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退行性疾病的Meta分析
1
作者 余照宇 谭黎鑫 +2 位作者 孙凯 鲁尧 李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3-820,共8页
目的: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脊柱内固定手术中,可以显著提高固定强度,但与常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是否更具有优势尚缺乏循证医学定论。文章系统评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 目的: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脊柱内固定手术中,可以显著提高固定强度,但与常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是否更具有优势尚缺乏循证医学定论。文章系统评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以及Embase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传统椎弓根螺钉与骨水泥强化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对照研究,按相关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纳入2篇随机对照研究和18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共20篇文献,包括1566例患者,其中骨水泥强化螺钉组789例,传统螺钉组777例;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骨水泥强化螺钉组术后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椎间隙高度及融合率均高于传统螺钉组(MD=1.60,95%CI:1.14,2.07,P<0.00001;MD=1.26,95%CI:0.62,1.90,P=0.0001;OR=11.24,95%CI:2.86,44.14,P=0.0005),手术时间长于传统螺钉组(SMD=0.82,95%CI:0.42,1.23,P<0.0001),术后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螺钉松动率均低于传统螺钉组(MD=-0.50,95%CI:-0.78,-0.21,P=0.0007;SMD=-0.49,95%CI:-0.88,-0.10,P=0.01;OR=0.08,95%CI:0.05,0.12,P<0.00001),两组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时更能有效改善术后融合率及椎间隙高度、降低术后螺钉松动率,提高远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强化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骨质疏松 胸腰椎退行性疾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玉米、红薯在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腹胀、便秘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芩慈 林玲珍 +1 位作者 张璜 吴佳丽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1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玉米、红薯对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腹胀、便秘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玉米组80例、红薯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玉米组和红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3 d开始至术前晚、术后第1... 目的探讨玉米、红薯对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腹胀、便秘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玉米组80例、红薯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玉米组和红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3 d开始至术前晚、术后第1天开始至出院分别食用熟黄玉米100 g或熟红薯100 g,每日2次。比较3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便秘严重程度(采用便秘积分法评价)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玉米组和红薯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及程度、便秘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围手术期食用玉米或红薯能明显降低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腹胀、便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红薯 胸腰椎退行性疾病 腹胀 便秘
下载PDF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胸腰椎退行性疾病
3
作者 张金鹏 《医药论坛杂志》 2016年第1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胸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合并骨质疏松的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探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胸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合并骨质疏松的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优良率、螺钉稳定性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6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10.2±38.4)min,术中出血量为(189.2±75.1)ml,住院时间为(10.1±2.2)d;所有患者中优35例、良27例,可2例,差1例,治疗总优良率为95.38%(62/65);术后1年随访,所有患者中58例螺钉稳定、5例欠稳定、2例不稳定;患者出现2例脑脊液漏、5例神经根牵拉伤、1例硬脊膜破裂,并发症发生率为12.31%(8/65)。结论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胸腰椎退行性疾病可明显提高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少,可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骨质疏松 胸腰椎退行性疾病 疗效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在胸腰椎单节段退行性疾病后入路矫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慕迪迪 张运淳 +1 位作者 蔡宁 潘鑫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98-30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胸腰椎单节段退行性疾病后入路矫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拟行后入路矫治术的胸腰椎单节段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50例。甲...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胸腰椎单节段退行性疾病后入路矫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拟行后入路矫治术的胸腰椎单节段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50例。甲组实施单纯全麻,乙组实施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比较麻醉开始前5 min(T_(0))、麻醉后10 min(T_(1))、手术开始后10 min(T_(2))、术毕时(T_(3))、术后2 h(T_(4))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变化情况,并比较术中药物用量、术后气管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2 h、6 h、12 h、24 h、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另比较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HR、MAP在组间、时间、交互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T_(0)与T_(1)、T_(2)、T_(3)、T_(4)比较以及T_(1)与T_(2)比较外,甲组组内其余各时刻HR、MAP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T_(2)与T_(4)比较外,乙组组内其余各时刻HR、MAP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T_(1)、T_(2)、T_(3)、T_(4)时刻的HR、MAP高于乙组(P<0.05);乙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用量均少于甲组(P<0.05),乙组术后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与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在组间、时间、交互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48h的静息VAS评分低于术后6 h、12 h、24 h(P<0.05),乙组术后48 h的静息VAS评分低于术后24 h(P<0.05),乙组术后2 h、6 h、12 h、24 h、48 h的静息VAS评分均低于甲组(P<0.05);乙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甲组(P<0.05),使用曲马多补救镇痛率低于甲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单节段退行性疾病后入路矫治术中应用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全麻药、肌松药用量,并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全身麻醉 腰椎单节段退行性疾病 后入路矫治术 血流动力学 镇痛效果
下载PDF
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力学测试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文 《科学技术创新》 2018年第29期55-56,共2页
腰椎上承胸椎下接骶椎是人体传导重力的主要结构,也是退行性疾病多发的节段。根据骨科研究所现有的力学测试仪器,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物力学测试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胸腰椎压缩骨折、腰椎滑脱、腰椎峡部裂等多种腰椎疾病的生物力学实... 腰椎上承胸椎下接骶椎是人体传导重力的主要结构,也是退行性疾病多发的节段。根据骨科研究所现有的力学测试仪器,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物力学测试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胸腰椎压缩骨折、腰椎滑脱、腰椎峡部裂等多种腰椎疾病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测试 实验装置 胸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