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0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腺肽α1对衰老小鼠肌肉减少症的调控机制
1
作者 亚森江·买买提 买买提吐尔洪·吐尔逊 +3 位作者 苏婷 穆克达斯·阿布力提甫 祖力菲亚·阿吉木 徐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对自噬接头蛋白SQSTM1/p62和衰老小鼠肌肉减少症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小鼠成肌细胞(C2C12)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胸腺肽α1组、地塞米松+胸腺肽α1+p62沉默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对自噬接头蛋白SQSTM1/p62和衰老小鼠肌肉减少症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小鼠成肌细胞(C2C12)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胸腺肽α1组、地塞米松+胸腺肽α1+p62沉默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450 nm波长的OD值)的变化,并检测各组C2C12的肌管细胞形成情况。另外,将30只SAMP8快速衰老小鼠用随机数表法分为SAMP8组、胸腺肽α1+SAMP8组及胸腺肽α1+p62沉默+SAMP8组,每组小鼠10只。检测各组小鼠的瘦体质量(LBM)与体质量(BM)的比值[LBM/BM(%)]。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C2C12和小鼠肌肉组织中p62、肌球蛋白原D(MyoD)、肌原细胞转录因子(MyoG)、肌球蛋白重链(MyHC)、肌肉RING-指蛋白1(MuRF1)和肌肉萎缩相关蛋白(MAFbx)的表达。采用GraphPad PRISM 5.0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地塞米松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肌管细胞形成能力均显著下调(均P<0.05),p62、MyoD、MyoG、MyHC的表达量都减少(均P<0.05),但MuRF1和MAFbx的表达量均增加(均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地塞米松+胸腺肽α1组的增殖活性和肌管细胞形成能力均显著上调(均P<0.05),而且p62、MyoD、MyoG、MyHC的表达量也都增加(均P<0.05),MuRF1和MAFbx的表达量均减少(均P<0.05)。与地塞米松+胸腺肽α1组比较,地塞米松+胸腺肽α1+p62沉默组的肌管细胞形成能力显著降低(均P<0.05),而且p62、MyoD、MyoG、MyHC的表达量也都减少(均P<0.05),但是MuRF1和MAFbx的表达量均增加(均P<0.05)。与SAMP8组比较,胸腺肽α1+SAMP8组的LBM/BM比值显著上调(P<0.05),p62的表达量增加(均P<0.05),但MuRF1和MAFbx的表达量均减少(均P<0.05)。与胸腺肽α1+SAMP8组比较,胸腺肽α1+p62沉默+SAMP8组的LBM/BM比值显著下调(P<0.05),p62的表达量减少(均P<0.05),但MuRF1和MAFbx的表达量均增加(均P<0.05)。结论 胸腺肽α1通过激活SQSTM1/p62信号从而缓解衰老小鼠的肌肉减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SQSTM1/p62 自噬 衰老 肌肉减少症
下载PDF
胸腺肽α1对伴MVI的肝细胞癌患者解剖性肝切除术后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钟平勇 刘欣 +2 位作者 牟廷刚 卿明 谢飞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术后应用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胸腺肽α1(Tα1)治疗对伴有微血管侵犯(MVI)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在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术后病理为HCC伴MV... 目的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术后应用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胸腺肽α1(Tα1)治疗对伴有微血管侵犯(MVI)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在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术后病理为HCC伴MVI的10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联合应用Tα1,将患者分为Tα1治疗组(Tα1组,49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57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变化;比较两组肿瘤1年复发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情况;分析影响HCC患者术后复发的预后因素。结果 (1)Tα1组患者术后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常规组(F=10.336,16.541,16.397;均P<0.05);两组术后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38,P=0.426)。Tα1组CD3^(+)、CD4^(+)、CD4^(+)/CD8^(+)术后即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CD8^(+)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常规组在术后6个月时,CD3^(+)、CD4^(+)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CD8^(+)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CD4^(+)/CD8^(+)在术后3、6个月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2)Tα1组患者NLR在术后1、3、6个月下降率明显高于常规组(χ^(2)=9.811,10.271,10.120;P<0.05)。(3)Tα1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18.4%,常规组为2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0,P=0.330);Tα1组术后无复发生存率优于常规组(χ^(2)=4.348,P<0.05)。(4)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应用Tα1是一个显著影响HC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OR=0.554,95%CI 0.317-0.967,P=0.038)。结论 Tα1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和免疫状态,提高伴有MVI的HCC患者在解剖性肝切除术后的无复发生存率,使患者生存预后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解剖性肝切除术 胸腺肽α1 T淋巴细胞亚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胸腺肽α1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炎症介质的影响
3
作者 黄钰萍 丁江涛 +2 位作者 范辉 王亚民 王小红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评价使用胸腺肽α1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抑酸、抑制胰腺分泌、抑制酶原活化、补液... 目的评价使用胸腺肽α1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抑酸、抑制胰腺分泌、抑制酶原活化、补液及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皮下注射胸腺肽α1,比较入院第1天、第5天、第10天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胃肠损伤评分(AGI)分值、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内毒素、D-乳酸浓度。比较两组30d内感染率和死亡率。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APACHEⅡ、AGI分值、T淋巴细胞亚群、CRP、PCT、内毒素、D-乳酸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5天,观察组APACHEⅡ、AGI分值、血清PCT、CRP、D-乳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内毒素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0天,观察组APACHEⅡ、AGI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PCT、内毒素、D-乳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计数和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率(23.81%)显著低于对照组(4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0天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显著提高SAP患者疗效,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及炎症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胸腺肽α1 胃肠损伤评分
下载PDF
依替米星联合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循环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高泽 刘爱娣 陈欢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3期64-67,94,共5页
目的探讨依替米星联合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循环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依替米星联合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循环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替米星,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循环功能、肾功能、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双歧杆菌、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尿量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类杆菌、专性厌氧菌、假单胞菌、心率、血肌酐、尿素氮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的双歧杆菌、CVP、M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类杆菌、专性厌氧菌、假单胞菌、心率、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2=6.275,P=0.012)。结论依替米星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脓毒症患者,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和循环功能,且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替米星 胸腺肽α1 脓毒症 肠道菌群 循环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槐耳颗粒联合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辅助性T细胞1型/2型平衡及肝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世国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槐耳颗粒联合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辅助性T细胞1型/2型(Th1/Th2)平衡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 目的:分析槐耳颗粒联合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辅助性T细胞1型/2型(Th1/Th2)平衡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槐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7 d,两组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两组CD3^(+),CD4^(+)及CD4^(+)/CD8^(+)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两组CD8^(+)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7 d,两组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白蛋白(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两组AST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两组ALT,TBIL及ALB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采用槐耳颗粒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颗粒 胸腺肽α1 原发性肝癌 TH1/TH2平衡 肝功能
下载PDF
TACE术后应用阿帕替尼联合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影响
6
作者 吕亚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目的:观察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应用阿帕替尼联合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PHC患者... 目的:观察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应用阿帕替尼联合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P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TACE后,对照组选择晨间皮下注射胸腺肽α1,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晚饭后增加口服阿帕替尼。治疗后,复查上腹增强CT或MRI,根据动脉期强化显影,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HC患者TACE术后,采用阿帕替尼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可有效提高TACE的疾病控制率和治疗有效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胸腺肽α1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胸腺肽α1联合XELOX方案辅助化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张智勇 黄钟庭 裘丰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8期91-96,共6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胸腺肽α1联合XELOX方案化疗对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生存时间的影响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收治的24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采用随...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胸腺肽α1联合XELOX方案化疗对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生存时间的影响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收治的24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单纯XELOX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腺肽α1联合XELOX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抗原(carcinoem antigen,CA)199、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KPS)、体力状况评分(zubrod performance status,ZPS)以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血清CA199、CA125、CE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血清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Z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贫血、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害、肺功能损害、心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较对照组轻微(P<0.05);观察组术后3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为60.00%(72/120)、73.33%(88/120),对照组为55.00%(66/120)、70.00%(84/1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XELOX方案辅助化疗中胸腺肽α1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XELOX方案辅助化疗 胸腺肽α1 肿瘤标志物 生存时间 耐受性
下载PDF
胸腺肽α1在结核病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谈卓林 曾嘉炜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10期1051-1055,共5页
结核分枝杆菌能通过免疫逃逸途径抵抗宿主的免疫伤害并造成宿主的免疫功能低下,提示结核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受损。免疫疗法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与抗结核化疗药物联用有着积极的临床效益。其中,胸腺肽α1作为经... 结核分枝杆菌能通过免疫逃逸途径抵抗宿主的免疫伤害并造成宿主的免疫功能低下,提示结核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受损。免疫疗法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与抗结核化疗药物联用有着积极的临床效益。其中,胸腺肽α1作为经典的免疫调节剂,已在国内结核病患者中得到应用。本文就胸腺肽α1在结核病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胸腺肽α1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胸腺肽α1联合深部热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周艳 钟光华 +2 位作者 陈炳光 蔡月英 桑红琼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深部热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胸腺肽α1联合深部热疗)与对照组(30例,一般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深部热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胸腺肽α1联合深部热疗)与对照组(30例,一般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1个周期及2个周期后,两组的免疫功能细胞水平、KPS评分、EORTC QLQ-C30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深部热疗可以有效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深部热疗 晚期恶性肿瘤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胸腺肽α1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王智钧 林燕金 +2 位作者 吴格立 丁燕晶 王树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在我院ICU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老年患者(≥60岁)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两组均采取脓毒血症集束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在我院ICU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老年患者(≥60岁)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两组均采取脓毒血症集束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皮下注射进行免疫增强治疗,每次1.6mg,每周2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D3^(+)、CD4^(+)、CD4^(+)/CD8^(+)变化以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Lac)水平;观察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休克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的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第3、5、7天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RP、PCT、Lac、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PCT、Lac水平低于对照组,MAP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休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胸腺肽α1治疗老年脓毒性休克,有助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免疫抑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休克时间,降低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改善老年脓毒性休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胸腺肽α1 老年 T淋巴细胞亚群 预后
下载PDF
胸腺肽α1对严重脓毒血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林燕金 丁燕晶 +2 位作者 林小敏 王树明 王智钧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7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严重脓毒血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6例在东莞市厚街医院ICU病区诊断为严重脓毒血症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平均年龄、基础疾病、APACHEⅡ评分、MAP、降钙素原(PCT)、CRP...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严重脓毒血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6例在东莞市厚街医院ICU病区诊断为严重脓毒血症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平均年龄、基础疾病、APACHEⅡ评分、MAP、降钙素原(PCT)、CRP、IL-6、乳酸(Lac)水平等资料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根据脓毒血症诊治指南进行积极控制感染、抗休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进行免疫调理治疗,采用注射用胸腺肽α1皮下注射,每次1.6mg,每周治疗2次。观察两组患者免疫指标CD3^(+)、CD4^(+)、CD8^(+)计数及CD4^(+)/CD8^(+)比值的差异、感染指标PCT、CRP、IL-6以及代谢指标Lac的差异,观察其APACHEⅡ评分、MAP、休克时间、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入院第1天CD3^(+)、CD4^(+)、CD8^(+)计数、CD4^(+)/CD8^(+)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计数均明显低下,CD4^(+)/CD8^(+)比值降低。应用胸腺肽α1治疗后第3、5、7天,观察组CD3^(+)、CD4^(+)计数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同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CRP、IL-6、Lac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休克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MAP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脓毒血症患者,进行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有助于促进其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的恢复,增强其免疫功能,缩短其休克时间,降低其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严重脓毒血症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胸腺肽α1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于磊 李臻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3期2211-2213,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接受胸腺肽α1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治疗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而hs-CRP、PCT、IL-6、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重症肺炎联用胸腺肽α1、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能更好地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缩短治疗指标,疗效和安全性均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重症肺炎 免疫功能 血清炎性因子
下载PDF
胸腺肽α1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的效果
13
作者 陈梦诗 高辉煜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4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28例AECOPD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28例AECOPD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均予以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1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水平、血清学指标[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OCS3)]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61/64),高于对照组的84.38%(5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FEV_(1)、FVC、FEV_(1)/FVC、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AA、PCT、SOCS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AECOPD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水平和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降低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左氧氟沙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左氧氟沙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细菌性肺炎 肺功能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胸腺肽α1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支气管扩张症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14
作者 梁秋亭 谢衬梨 +3 位作者 王惠嫦 柳元斌 陈立冲 袁炜良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3期21-24,81,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腺肽α1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支气管扩张症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采购的50只铜绿假单胞菌介导的Balb/c大鼠纳入研究,随机抽取10只大鼠依照常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成功建模;20只大鼠接受胸腺肽α1... 目的分析胸腺肽α1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支气管扩张症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采购的50只铜绿假单胞菌介导的Balb/c大鼠纳入研究,随机抽取10只大鼠依照常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成功建模;20只大鼠接受胸腺肽α1皮下注射治疗为观察组;另20只大鼠接受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大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外周血为检测标本,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线粒体DNA(mtDNA)含量;免疫蛋白印迹试验测定Toll样受体(TLR)9;以流式细胞术测定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计数、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计数、白细胞分化抗原(CD)4^(+)、CD8^(+)细胞计数;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白细胞介素(IL)-2、IL-6、IL-10、IL-17水平;综合评估胸腺肽α1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支气管扩张症免疫调节的作用。结果观察组CD4^(+)、CD8^(+)细胞计数和mtDNA、Th17、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LR9、Treg、IL-2、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支气管扩张症大鼠的免疫力低,而胸腺肽α1可通过调节大鼠免疫功能来改善大鼠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铜绿假单胞菌 支气管扩张症 免疫失衡
下载PDF
胸腺肽α1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肝衰竭患者疗效及对TBil、ALT、ALb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杨世达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7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对肝衰竭患者采用胸腺肽α1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接收的肝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对肝衰竭患者采用胸腺肽α1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接收的肝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胸腺肽α1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白蛋白)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6周后临床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肝衰竭疗效较好,可改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及白蛋白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腺苷蛋氨酸 肝衰竭
下载PDF
胸腺肽α1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杨云梅 吕雪英 +1 位作者 黄卫东 沈美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9-341,共3页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 ,用胸腺肽α1治疗 2个月 ,第 1个月每日 1.6 mg,第 2个月隔日 1.6 mg,均为皮下注射 ,观察治疗前后 T细胞亚群及 NK细胞、患者生活质量、血常规...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 ,用胸腺肽α1治疗 2个月 ,第 1个月每日 1.6 mg,第 2个月隔日 1.6 mg,均为皮下注射 ,观察治疗前后 T细胞亚群及 NK细胞、患者生活质量、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30例患者用胸腺肽α1前 ,CD4、CD4 /CD8、NK细胞分别为 (32 .33± 6 .2 5 ) %、(0 .77± 0 .2 3) %、(16 .0 5± 6 .79) % ,治疗后为 (39.4 2± 9.2 6 ) %、(1.19± 0 .5 3) %、(2 4 .37± 8.2 3) %。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意义 (P<0 .0 5 ) ,患者生活质量分值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提高 (P<0 .0 5 )。结论 :胸腺肽α1能提高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是较理想的免疫增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胸腺素/治疗应用 杀伤细胞 天然 T淋巴细胞亚群 胸腺肽α1 恶性肿瘤 老年人
下载PDF
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联合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9
17
作者 郭剑颖 邓群 +4 位作者 郭旭升 刘双庆 张玉红 何忠杰 林洪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0-834,共5页
目的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效果。方法采用经典大鼠CLP脓毒症模型,全部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乌司他丁+胸腺肽α1)、乌司他丁治疗组和胸腺肽α1治疗组。制模成功后分别于6、24、48和... 目的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效果。方法采用经典大鼠CLP脓毒症模型,全部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乌司他丁+胸腺肽α1)、乌司他丁治疗组和胸腺肽α1治疗组。制模成功后分别于6、24、48和72 h经尾静脉或皮下注射给药,记录每天死亡数。制模后24、48、72和96 h处死动物,留取心、肝、脾、肺、肾、小肠标本,以光镜进行病理学检查,脾脏标本行凋亡检测。结果联合治疗组死亡率显著降低(P=0.0325);组织病理学显示,对照组各脏器损害最严重,单药组其次,联合用药组最轻;此外,对照组脾脏细胞大量凋亡,联合用药组凋亡程度显著下降[(47.4±10.9)%vs(39.3±11.4)%,P=0.0000]。结论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联合用药可以显著减轻脓毒症大鼠脏器损害,抑制脾脏细胞凋亡,提高脓毒症大鼠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病理学 乌司他丁 胸腺肽α1 联合用药
下载PDF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8
作者 吴杭源 朱银芳 +3 位作者 华忠 徐淑凡 过小叶 姚上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3-145,148,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疗效。方法将42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对照组(n=21)给予保肝、白蛋白基础治疗,观察组(n=21)在基础治疗之上加用苦参素、胸腺肽α1治疗,疗程48周。...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疗效。方法将42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对照组(n=21)给予保肝、白蛋白基础治疗,观察组(n=21)在基础治疗之上加用苦参素、胸腺肽α1治疗,疗程4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Child-Pugh评分、血生化指标、HCV-RNA(hepatitis C virus-RNA)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65.0%患者乏力消失,62.5%患者腹胀消失,50%患者腹水消失Child-Pugh评分由治疗前的(9.7±1.4)分降至治疗后的(8.3±0.7)分,观察组85.7%患者乏力消失,87.5%患者腹胀消失,88.3%患者腹水消失Child-Pugh评分由治疗前的(9.8±1.6)分降至治疗后的(5.7±0.6)分,2组临床症状改善、Child-Pugh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生化指标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CV-RNA无显著变化,观察组治疗前后HCV-RNA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有效降低HCV-RNA水平,延缓肝硬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胸腺肽α1 失代偿 肝硬化 抗病毒
下载PDF
胸腺肽α1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慧敏 陈玉蓉 +1 位作者 廖美琳 韩宝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Tα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共入组初治Ⅲ/Ⅳ期NSCLC40例,Tα1组:化疗+Tα1,对照组: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结果:T...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Tα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共入组初治Ⅲ/Ⅳ期NSCLC40例,Tα1组:化疗+Tα1,对照组: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结果:Tα1组CD4在化疗后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对照组NK在化疗后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后Tα1组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Tα1组50%(10/20),对照组35%(7/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骨髓抑制无差异;Tα1组无1例发生感染或严重毒副反应,而对照组有1例严重肺部感染;Tα1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生存率两组有显著差异,MSTTα1组为22.1月,对照组12.0月,1年生存率Tα1组84.21%,对照组50.00%,3年生存率分别为27.72%和14.29%(P<0.05)。结论:加用Tα1的肺癌化疗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肺癌 化疗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