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值理论的河南省三维水生态足迹评价与预测
1
作者 李嘉欣 彭少明 +1 位作者 朱永楠 李卓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6-82,共7页
为有效评估河南省水资源供需水平和水资源消耗强度,量化评价区域水资源利用状况,将能值理论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相结合,构建三维能值水生态足迹模型,评价了2008—2020年河南省能值水生态足迹广度和深度度量的水资源利用时空变化,预测了... 为有效评估河南省水资源供需水平和水资源消耗强度,量化评价区域水资源利用状况,将能值理论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相结合,构建三维能值水生态足迹模型,评价了2008—2020年河南省能值水生态足迹广度和深度度量的水资源利用时空变化,预测了河南省2021—2030年人均能值水生态足迹。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研究期内河南省多年人均能值水生态足迹广度为0.07 hm^(2)、能值水生态足迹深度为1.76,总体变化趋势呈M形,在2013年、2019年达到峰值,分别为2.42和2.68;空间尺度上,人均能值水生态足迹与能值水生态足迹均显著正相关,其中人均能值水生态足迹广度南高北低,能值水生态足迹深度南低北高;预测2021—2030年河南省人均能值水生态足迹仍呈缓慢增加趋势,2030年将增大到0.117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理论 水生态足迹 空间自相关 灰色预测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青藏高原水电站生态影响研究
2
作者 贤雯 张士锋 邱桃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综合定量评价水电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效应,是合理开发和运营水电站的重要前提。为了探究青藏高原水能资源开发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运用能值分析法,以西藏雅鲁藏布江加查水电站为例,将水电站建设、运行过程中的各项资源投... 综合定量评价水电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效应,是合理开发和运营水电站的重要前提。为了探究青藏高原水能资源开发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运用能值分析法,以西藏雅鲁藏布江加查水电站为例,将水电站建设、运行过程中的各项资源投入以及因水电站建设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纳入能值核算体系中,对水电站的生态效应进行综合定量评估。结果显示:(1)加查水电站平均每年运行需要的能值投入为1.18×10^(21) sej,其中河流势能提供了3.30×10^(20) sej,占能值总投入的27.79%;(2)生态系统服务年能值损失为8.40×10^(18)sej,主要包括泥沙淤积、水库淹没和气候调节等,其中泥沙淤积年能值损失占比89%,是生态服务年能值损失的主要组成部分;(3)环境负载率(ELR)为0.85,能值可持续指标(ESI)为3.60,说明加查水电站对青藏高原的生态影响较小且有较好的可持续能力。研究表明,在青藏高原建设水电站是可行的,但其开发规划必须遵循适度开发、生态为先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理论 生态效应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青藏高原 加查水电站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与熵权法的灌溉分类水价研究
3
作者 黄毓林 王双银 +2 位作者 李鑫 樊镕鑫 马雪燕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6-179,共4页
研究分类水价可为合理制定农业水价提供科学依据,对保障灌区良性运行、促进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为研究对象,选取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和灌溉水产出两类评价指标,采用能值理论定义了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并基... 研究分类水价可为合理制定农业水价提供科学依据,对保障灌区良性运行、促进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为研究对象,选取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和灌溉水产出两类评价指标,采用能值理论定义了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并基于熵权法构建了不同作物农业水价份额评价体系,建立了灌溉分类水价评估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咸阳市宝鸡峡灌区。结果表明,灌溉效益分摊系数为0.42,粮油作物农业水价分摊份额为0.37,经济作物为0.63;对于农业供水完全成本水价,粮油作物农业水价为0.485元/m~3,经济作物为0.827元/m~3;对于农业供水运行成本水价,粮油作物农业水价为0.377元/m~3,经济作物为0.641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理论 熵权法 灌溉分类水价 咸阳市宝鸡峡灌区
原文传递
基于能值理论的贵州省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易定宏 文礼章 +3 位作者 肖强 胡聃 李锋 游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5635-5645,共11页
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详细分析了贵州省1992—2008年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对其环境负载率、废弃物能值比率、能值-货币比率、人均能值用量、能值使用强度、电力能值使用量比、能值投入率、净能值产出率、能值自给率、人口承载力等指标进行... 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详细分析了贵州省1992—2008年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对其环境负载率、废弃物能值比率、能值-货币比率、人均能值用量、能值使用强度、电力能值使用量比、能值投入率、净能值产出率、能值自给率、人口承载力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地区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生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地资源,输出能值中仍以原材料输出为主,缺乏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环境负荷率由1992年的2.15上升到2008年的3.82之间,表明贵州省环境和资源系统的负荷率在增大。能值-货币比呈现下降趋势,其值在3.82×1013sej/$到2.47×1013sej/$之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贵州省的GDP增长较快造成的,受总能值使用量和人口数量的制约,人均能值使用量在13.6×1015sej和11.4×1015sej之间波动。能值使用强度呈上升趋势,其值在1.07×1011sej和1.57×1011sej之间,说明贵州对省内资源利用的不断增强。电力能值使用量比呈上升趋势,这与贵州省加快水电资源开发有关。能值投入率由1992年的0.049上升到2008年的0.107。净能值产出率非匀速下降,在25.3—10.9之间变动,此值高于新疆、四川、甘肃的净能值产出。能值自给率呈现一种波动状态,其比例从1992年的95.7%下降到2008年的8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理论 评估 贵州省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奈曼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赵玉萍 赵学勇 +2 位作者 左小安 黄刚 孟庆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3-571,共9页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对奈曼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流进行分析,通过典型能值分析指标的计算对其系统可持续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奈曼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2004年能值投入总量为1.47E+21sej(solarenergy joules),不可更新环境资源和...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对奈曼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流进行分析,通过典型能值分析指标的计算对其系统可持续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奈曼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2004年能值投入总量为1.47E+21sej(solarenergy joules),不可更新环境资源和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投入分别占26.11%和35.78%;系统能值产出为3.23E+21sej,其中畜牧业能值产出比重高达72.52%。2004年系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牧民生活质量低于中国2000年农业的平均水平,但系统净能值产出率较高,在争取经济输入能值方面具有优势。系统可持续水平高于2000年全国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水平,但不可更新环境资源的大量损耗给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2000—2004年期间系统能值投入中工业辅助能投入比重逐年增加,相应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增长了78%,其中畜牧业能值产出增长了104.10%。在农业经济水平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系统的环境负载率逐年上升,能值可持续性指数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理论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奈曼旗 可持续性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中国矿业城市发展程度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曹志国 赵怡晴 +1 位作者 袁锋 李翠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61,共6页
矿业城市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评价与分析一直是矿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理论和指标体系,对矿业城市的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分析,进而指导矿业城市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能值理论为基础... 矿业城市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评价与分析一直是矿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理论和指标体系,对矿业城市的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分析,进而指导矿业城市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能值理论为基础,将其方法、基本步骤和评价指标引入到矿业城市发展评价中,提出了矿业城市发展程度的能值分析方法,建立了能值分析步骤,即通过对矿业城市进行系统的分析,构建中国矿业城市发展的能值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个矿业城市的能值指标值,进而对不同类型的矿业城市及其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能值指标值进行对比分析,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评价方法在不同类型矿业城市及与其他区域之间不易进行发展对比评价的缺陷。最后通过收集整理中国矿业城市2006年度发展数据,运用能值分析方法计算其能值指标值,对其发展程度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表明该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同时也为我国制定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理论 指标体系 矿业城市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国刚 杨德刚 +1 位作者 张新焕 唐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2-358,共7页
运用能值理论,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改进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78—2007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进行评价,对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能值改进模型充分考虑了整个区域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所以... 运用能值理论,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改进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78—2007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进行评价,对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能值改进模型充分考虑了整个区域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所以量化结果较大;同时因其采用能值转换率等更稳定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承载力 能值理论 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 新疆
原文传递
生态系统能值理论研究进展及若干问题思考 被引量:13
8
作者 钟珍梅 翁伯琦 +1 位作者 王义祥 黄勤楼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520-525,共6页
能值分析理论是美国著名的系统生态学家Odum为首创立的,该理论的问世首次使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货币流通过能值转化率转化成太阳能值进行对比,为自然资源价值的评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及可持续发展评估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 能值分析理论是美国著名的系统生态学家Odum为首创立的,该理论的问世首次使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货币流通过能值转化率转化成太阳能值进行对比,为自然资源价值的评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及可持续发展评估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试就生态系统能值理论的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现状作一概述,通过与其他几种方法对比,从能值理论的产生、难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能值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能值理论 生态系统评价方法 能值转化率
下载PDF
能值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探讨 被引量:14
9
作者 姚成胜 朱鹤健 刘耀彬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17-2122,共6页
能值理论与研究方法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被认为是连接生态学与经济学的桥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尽管能值分析有效的将自然环境的价值纳入了产品的生产,更能真实地揭示产品的真实价值,从而克服了传统能量分析... 能值理论与研究方法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被认为是连接生态学与经济学的桥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尽管能值分析有效的将自然环境的价值纳入了产品的生产,更能真实地揭示产品的真实价值,从而克服了传统能量分析和经济分析的诸多缺陷,但其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综合国内外有关能值理论与研究方法的相关文献,对当前能值理论研究中能值转化率的计算问题、多产品或复合产品系统的能值流计算问题、能值价值论与市场价值论结合问题、能值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 能值转化率 能值理论 能值分析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生物质发电系统评价 被引量:16
10
作者 罗玉和 丁力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12-117,共6页
应用能值理论,借助能值转换率ηTr、能值产出率ηEYR、环境负载率ηELR、能值可持续指数ηESI等指标,对25MW直燃、2×12MW国产直燃、4MW中型气化、15MW大型气化和22MW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5种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发电系统进行分析和比较... 应用能值理论,借助能值转换率ηTr、能值产出率ηEYR、环境负载率ηELR、能值可持续指数ηESI等指标,对25MW直燃、2×12MW国产直燃、4MW中型气化、15MW大型气化和22MW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5种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发电系统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5种生物质发电系统的ηEYR虽然并不明显高于燃煤发电,但ηELR都很低,均属于低环境负荷系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的ηTr最大,单位数量的电力所需投入的能值最多。气化发电投资、运行投入的能值比例较低,ηEYR、ηESI均高于其他几种生物质发电。但生物质直燃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可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发电 能值理论 评价 可持续性
原文传递
基于能值理论分析方法的农业灌溉效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乾 方国华 +1 位作者 黄显峰 闫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7-139,共3页
针对传统方法计算农业灌溉效益时无法衡量自然环境对农作物生产影响的缺陷,以连云港市农作物生产系统为例,采用能值理论及其统一衡量标准将决定灌溉效益的主要指标转化为同一量纲,定义了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构建了农业灌溉效益能值指标体... 针对传统方法计算农业灌溉效益时无法衡量自然环境对农作物生产影响的缺陷,以连云港市农作物生产系统为例,采用能值理论及其统一衡量标准将决定灌溉效益的主要指标转化为同一量纲,定义了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构建了农业灌溉效益能值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影响因素,为灌溉效益准确计算提出了具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理论 农业灌溉效益 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农作物生产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能值理论的河南省农业生态系统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焦士兴 崔思静 +4 位作者 王安周 刘洪妍 刘亚奇 尹义星 赵荣钦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5-139,共5页
运用能值理论,评价河南省2005—2016年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和效率等。结果表明:(1)从能值投入来看,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78.42%)>可更新有机能值(10.25%)>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10.18%)>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1.14%),且... 运用能值理论,评价河南省2005—2016年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和效率等。结果表明:(1)从能值投入来看,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78.42%)>可更新有机能值(10.25%)>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10.18%)>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1.14%),且内部结构存在差异和发展趋势不同。(2)从能值指标体系来看,能值购买率、能值收益率、环境负荷率等均呈波动增加趋势,农业过度依赖工业辅助能值投入,农业产出效益不断提高,但正在远离生态可持续发展。(3)养殖业、种植业在农业能值产出中多年平均占比分别为74.46%,25.54%,其中畜牧业(73.10%)>粮食作物(14.00%)>经济作物(11.54%)>渔业(1.36%),且产出能值(棉花除外)均呈现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理论 农业生态系统 河南省
下载PDF
能值理论在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蔡博峰 秦大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4,共5页
通过对生态系统稳定研究的回顾 ,分析了争论的根源 ,从而提出划分 2种稳定性的分析角度 ,并利用能值理论较为准确。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稳定性 能值理论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兰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谈存峰 王生林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5,共8页
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对兰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1996~2008年投入产出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农业系统对化肥、农药等工业辅助能投入依赖愈来愈强,对劳动力、种子、有机肥等可更新辅助能的投入逐渐减少;农业投入越... 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对兰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1996~2008年投入产出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农业系统对化肥、农药等工业辅助能投入依赖愈来愈强,对劳动力、种子、有机肥等可更新辅助能的投入逐渐减少;农业投入越来越高,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业系统生产效率呈降低趋势,环境负载率的不断上升加大了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对兰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应大力发展有机、循环农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理论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兰州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工业生态系统分析——以龙盛科技工业园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婕 樊鸿涛 +3 位作者 张炳 毕军 王仕 袁增伟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08年第2期74-77,共4页
基于能值理论,以龙盛科技工业园为例,对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进行分析,通过能值分析的方法,将能量流、物质流等转化为统一的能值单位,对工业生态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龙盛科技工业园由于注重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梯级... 基于能值理论,以龙盛科技工业园为例,对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进行分析,通过能值分析的方法,将能量流、物质流等转化为统一的能值单位,对工业生态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龙盛科技工业园由于注重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生态效率和系统稳定性都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态系统 效率 稳定性 能值理论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湖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演变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汤进华 李晖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共6页
研究耕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能值理论的研究方法,运用湖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从农业机械集约度、化肥集约度、农药集约度、农膜集约度和劳动力集约度等5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湖南省2003~2012年间耕地利用... 研究耕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能值理论的研究方法,运用湖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从农业机械集约度、化肥集约度、农药集约度、农膜集约度和劳动力集约度等5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湖南省2003~2012年间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总体看,2003~2012年,湖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呈增长趋势,10年间耕地利用集约度共上升了0.252 8,其中生产要素集约度共增加了0.230 2,而复种指数增加了0.018 4。从各要素看,2003~2012年湖南省的农业机械、农药、农膜、化肥集约度都呈增长趋势,研究期间农药集约度增加了0.035×10^(13)sej/hm^2;化肥增加了3.111×10^(13)sej/hm^2;农膜增长了0.01×10^(13)sej/hm^2。而劳动集约度呈下降趋势;复种指数在研究时间段内总体呈上升趋势;耕地利用集约度在生产要素集约度和复种指数的综合作用下不断上升;从区域差异看,长株潭城市群和环洞庭湖区耕地利用集约度较高,因为该区域有比较优越的地理经济区位。而化肥、机械、劳动力投入水平都比较低的山地丘陵地区,工业辅助能集约度要低于劳动集约度,耕地利用集约度低。并结合分析结果和湖南省情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度 生产要素集约度 能值理论 时空变化 湖南省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楚芳芳 蒋涤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50,共6页
采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对长沙、株洲和湘潭2000-2009年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动态能值分析,剖析了3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比较差异,结果表明:长沙作为省会城市,自然资源能值丰富,10年间变化甚微,国民经济能值和人均能值等指标... 采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对长沙、株洲和湘潭2000-2009年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动态能值分析,剖析了3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比较差异,结果表明:长沙作为省会城市,自然资源能值丰富,10年间变化甚微,国民经济能值和人均能值等指标呈现上升趋势,核心城市的经济聚集和辐射能力逐步增强,在3市中具有难以逾越的优势和地位,单位GDP能耗和电耗逐年降低,并在3市中最小,但其环境负荷率越来越大;株洲自然资源能值、国民经济能值和人均能值量等能值指标比湘潭略有强势,单位GDP能耗和电耗也比湘潭小,而湘潭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整体而言处于劣势。在此形势下,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的对策,以便加强区际资源互补和消除行政壁垒,保障较好的能值匹配,使能值流动得到优化并趋向最大化,促成城市互补、互利、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理论 长株潭城市群 城市一体化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水资源对农业生产贡献量化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翠美 周海生 +1 位作者 凌敏华 陆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9-253,共5页
运用能值理论,依据水资源对农业生产贡献的特点,提出了水资源对农业生产贡献量和贡献率的量化方法,为科学量化水资源对农业生产贡献提供新思路。以许昌市为例,计算结果显示,许昌市2005~2016年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贡献量多年平均值为12. ... 运用能值理论,依据水资源对农业生产贡献的特点,提出了水资源对农业生产贡献量和贡献率的量化方法,为科学量化水资源对农业生产贡献提供新思路。以许昌市为例,计算结果显示,许昌市2005~2016年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贡献量多年平均值为12. 04×1020sej,折合人民币22. 09×108元,贡献率为6. 11%;其中地下水贡献率3. 87%,占水资源贡献率的64%。许昌市水资源对农业生产贡献的变化规律分析显示,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贡献量及贡献率均呈增长趋势;且单方水贡献率随农业用水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农业生产 贡献 能值理论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奈曼旗种植业系统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纯辉 刘倩 李昕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5-639,共5页
应用能值理论对内蒙古奈曼旗种植业系统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能值投入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并对比了1980年与2000年的一系列能值指标变化.通过能值分析得出,奈曼旗种植业系统对环境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用以维持种植业系统运行所需的能值输... 应用能值理论对内蒙古奈曼旗种植业系统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能值投入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并对比了1980年与2000年的一系列能值指标变化.通过能值分析得出,奈曼旗种植业系统对环境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用以维持种植业系统运行所需的能值输入越来越少,各类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种植业正在从传统封闭型向现代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理论 内蒙古奈曼旗 种植业 变化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