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指与所指在革命历史建筑文创中的设计研究
1
作者 谷岩 陈悦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7,共6页
革命历史建筑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蕴含特殊情感镌刻其中,是建筑技术与革命文化的体现。革命历史建筑文化面临“内涵弱化、同质化严重”等困境。因此,旨在运用能指与所指符号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将地域文化、传统手工艺与革命历史建筑... 革命历史建筑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蕴含特殊情感镌刻其中,是建筑技术与革命文化的体现。革命历史建筑文化面临“内涵弱化、同质化严重”等困境。因此,旨在运用能指与所指符号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将地域文化、传统手工艺与革命历史建筑融合设计,纵深内涵探索,扩宽传承路径。首先,分析能指与所指在革命历史建筑旅游类文创产品属性中的物质层与精神层价值;其次,提出能指与所指在革命历史建筑旅游类文创产品设计创新探索过程:其从能指符号的外放呈现、所指符号的内核挖掘总结创新;最后,进行黑龙江革命历史建筑元素具体的设计实践。验证上述创新设计思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为其他革命历史建筑旅游类文创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指与所指 革命历史建筑 文创产品 传统手工艺 设计
下载PDF
能指与所指:诗歌语言的符号学特性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任裕海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1-54,共4页
从语用功能的角度,我们可以将人类语言的功用大致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也是最常见的一类,是用来传递交流信息.我们说现在是早上七点,说某某喜欢一本书,说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这些可以分属此类,我们亦可称其为语言的实用功... 从语用功能的角度,我们可以将人类语言的功用大致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也是最常见的一类,是用来传递交流信息.我们说现在是早上七点,说某某喜欢一本书,说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这些可以分属此类,我们亦可称其为语言的实用功能,它帮助我们处理日常事务.第二类是将语言作为一种工具,例如广告、宣传布告、宣教、政治宣言等均属此类,可称为语言的工具功能.语言的第三类功用存在于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中,这些文学形式能够加深并拓展我们对生活的感受,这是语言的文学功能.由于语言具有文学的功能,因此它能够对人类的经验进行浓缩组织,使之产生出新的意义,并通过文学作品传达这种意义.文学语言不仅能够将别人的经验传达给我们,而且能够让我们通过想象参与其中.文学语言能够让人们通过想象而获得对生活的更加完全、更加深切的感知和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语言 符号学 能指与所指 索绪尔 文学语言 语符 对应物 语用功能 结构主义 文学作品
下载PDF
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多视角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建国 《甘肃高师学报》 2020年第1期5-8,共4页
语言符号的研究是语言研究的基础,从能指和所指的已有研究入手,文章系统论述了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的几种关系:相互依存性,连续性、在线性和动态性,文本间性,交互性和平衡性。对能指与所指不同角度的研究,能增加对语言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语言符号 能指与所指 相互依存性 连续性 在线性 动态性 文本间性 交互性 平衡性
下载PDF
论文学语言能指与所指的分离 被引量:1
4
作者 叶向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4年第1期63-65,62,共4页
论文学语言能指与所指的分离叶向东和科学语言不同,文学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往往是分离的,不对应的,它所要表达的意思象玩游戏一样要让读者去猜。在猜的过程中,也就是读者在参与文学的再创造过程中,由读者来确定文学语言所指的具体内... 论文学语言能指与所指的分离叶向东和科学语言不同,文学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往往是分离的,不对应的,它所要表达的意思象玩游戏一样要让读者去猜。在猜的过程中,也就是读者在参与文学的再创造过程中,由读者来确定文学语言所指的具体内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言 能指所指 能指与所指 论文学 科学语言 语言符号 客体对象 所指意义 接受主体 文本
下载PDF
能指与所指的悖谬──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北京人》的喜剧性
5
作者 李晓东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北京人》 能指与所指 语义学 喜剧人物 曾文清 封建礼教 礼乐教化 中国现代喜剧 “文” 封建家庭制度
下载PDF
“能指”对“所指”的僭越——后现代时尚符号体系的转变与探析
6
作者 姚心蕊 徐军 《Design(汉斯)》 2024年第1期1251-1257,共7页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催动了传统时尚行业的转型升级,使得时尚体系步入后现代时期,在这样充满消解意味的语境下,传统时尚符号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阐释服饰发展趋势和流行现象。本文旨在从罗兰•巴特的时尚符号体系出发,探寻时尚符号中的“能...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催动了传统时尚行业的转型升级,使得时尚体系步入后现代时期,在这样充满消解意味的语境下,传统时尚符号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阐释服饰发展趋势和流行现象。本文旨在从罗兰•巴特的时尚符号体系出发,探寻时尚符号中的“能指”如何对“所指”产生僭越,时尚符号体系的转变如何发生,并通过实例对观点进行现实考量,以期丰富虚拟时尚发展背景下后现代时尚符号体系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指与所指 时尚符号体系 后现代 虚拟时尚
下载PDF
马克思:异化话语能指与所指的辩证法
7
作者 张一兵 《新华文摘》 2024年第2期39-41,共3页
关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劳动异化批判理论的争论,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我觉得,今天重新审视这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的重要问题,理论构境深层焦点并不在于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不是重要,马克思晚年是不是仍然使用了异化概念,关键... 关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劳动异化批判理论的争论,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我觉得,今天重新审视这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的重要问题,理论构境深层焦点并不在于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不是重要,马克思晚年是不是仍然使用了异化概念,关键在于在不同时代存在于马克思思想中的异化观念的相同能指与历史性的意义所指场境的缝合与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指与所指 异化概念 异化批判 异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 辩证法 青年马克思 马克思思想
原文传递
关于语言能指与所指新解释的意义(二)──八论汉语文教学与索绪尔的贡献和局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德江 《汉字文化》 CSSCI 1995年第3期4-7,共4页
关于语言能指与所指新解释的意义(二)──八论汉语文教学与索绪尔的贡献和局限徐德江三、有利于纠正对词义理解和词义教学的片面性。索绪尔说:“我们建议保留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①这就是... 关于语言能指与所指新解释的意义(二)──八论汉语文教学与索绪尔的贡献和局限徐德江三、有利于纠正对词义理解和词义教学的片面性。索绪尔说:“我们建议保留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①这就是说,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所指只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绪尔 能指与所指 语言符号 汉语文教学 语法手段 结合性 语言单位 新解释 词汇手段 语言理论
原文传递
流行音乐符号的能指、所指与意指的构成关系
9
作者 王玥 《音乐传播》 2017年第3期118-121,共4页
符号学对人文研究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符号学大师索绪尔明确区分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界线,(1)叶尔姆斯列夫在其基础上又对能指、所指做了进一步划分,提出能指(表达面)和所指(内容面)各自包含了形式与实质,
关键词 音乐符号 叶尔姆斯列夫 人文研究 索绪尔 旋律线 音乐作品 能指与所指 目的性 意指作用 流行歌曲
原文传递
能指与所指──惠特曼与狄金森的两首诗的文本解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遥 《外国语言文学》 1998年第1期52-57,共6页
关键词 狄金森 惠特曼 文本解析 能指与所指 破折号 音节 抽象词 诗行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书写符号
原文传递
魔幻现实主义外衣下的隐喻和象征——漫谈《西游记》文本的能指与所指
11
作者 袁晓东 《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 2019年第6期68-69,共2页
玉石·钻石——关于东西文化的联想《西游记》第一章:石猴问世。众所周知:地势坤,厚德载物,大地才是众生之母。在这里,石头,成了生命的起源。这使我想起了《红楼梦》,宝玉是衔玉而生的,同辈人皆为"玉"字辈(贾琏、贾珍、... 玉石·钻石——关于东西文化的联想《西游记》第一章:石猴问世。众所周知:地势坤,厚德载物,大地才是众生之母。在这里,石头,成了生命的起源。这使我想起了《红楼梦》,宝玉是衔玉而生的,同辈人皆为"玉"字辈(贾琏、贾珍、贾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幻现实主义 《西游记》 贾珍 贾琏 贾环 隐喻和象征 能指与所指 《红楼梦》
原文传递
论原始文化表述的象征符号中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差距——瑶族文化研究札记
12
作者 彭兆荣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5-68,共4页
人类的原始文化表述是原始思维的果实,它与逻辑思维的差异在于:前者“是伴随着象征符号进行的”,后者“是伴随着概念进行的”象征符号通常存在着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差异。(在索绪尔(F·Saussure)的语言学概念里... 人类的原始文化表述是原始思维的果实,它与逻辑思维的差异在于:前者“是伴随着象征符号进行的”,后者“是伴随着概念进行的”象征符号通常存在着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差异。(在索绪尔(F·Saussure)的语言学概念里,能指是音象;所指是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符号 瑶族文化 能指与所指 原始文化 象征系统 绳带 札记 支系 丧葬仪式 符号系统
原文传递
关于语言能指与所指新解释的意义(一)─—八论汉语文教学与索绪尔的贡献和局限
13
作者 徐德江 《汉字文化》 CSSCI 1995年第2期12-13,共2页
关于语言能指与所指新解释的意义(一)─—八论汉语文教学与索绪尔的贡献和局限徐德江笔者在《语言的能指不只是音响形象,语言的所指不只是概念─—七论汉语文教学与索绪尔的贡献和局限》一文中,对语言的能指与所指提出了新的解释。... 关于语言能指与所指新解释的意义(一)─—八论汉语文教学与索绪尔的贡献和局限徐德江笔者在《语言的能指不只是音响形象,语言的所指不只是概念─—七论汉语文教学与索绪尔的贡献和局限》一文中,对语言的能指与所指提出了新的解释。我认为,这些新的解释有如下意义: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绪尔 符号系统 能指与所指 汉语文教学 语言符号 音响形象 新解释 文字符号 口语 声音符号
原文传递
当石头不再是石头——从造景角度分析石头的能指与所指
14
作者 何昊辰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第10期62-,共1页
古有"园可无山,不可无石"、"园无石不雅"、"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之说,可见石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在经典的景观设计中,石头这种元素符号作为空间处理中点睛之笔,除了其表象形式功能外,还具有深层次... 古有"园可无山,不可无石"、"园无石不雅"、"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之说,可见石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在经典的景观设计中,石头这种元素符号作为空间处理中点睛之笔,除了其表象形式功能外,还具有深层次的精神思想含义。本文以太湖石,京都龙安寺石庭以及苏州博物馆的"片石假山"为例,分析在园林造景中,石头的能指与所指。太湖石太湖石是一种多孔而玲珑剔透的石灰岩。在我国古典园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指与所指 园林造景 苏州博物馆 龙安寺 石假山 古典园林 空间处理 景观设计 见石 精神思想
原文传递
电影《狗十三》中的主体性缺失和残酷成长物语
15
作者 石箫 《戏剧之家》 2024年第4期133-135,共3页
曹保平导演的电影《狗十三》讲述13岁的少女李玩由于父母离异且父亲重组家庭,而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故事,正处于青春期的她渴望得到理解、陪伴和爱。而在“要听话”的中国式教育里,李玩也完成了属于她的“成人礼”。电影中,父亲希望... 曹保平导演的电影《狗十三》讲述13岁的少女李玩由于父母离异且父亲重组家庭,而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故事,正处于青春期的她渴望得到理解、陪伴和爱。而在“要听话”的中国式教育里,李玩也完成了属于她的“成人礼”。电影中,父亲希望通过一条宠物小狗完成与女儿的和解与沟通,李玩为小狗取名“爱因斯坦”,暗流涌动的青春因“爱因斯坦”的意外走失开启了它汹涌又无奈的成长之路。本文将通过电影符号学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对电影中少女李玩主体性的缺失和长大成人的社会建构过程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符号 能指与所指 精神分析 镜象阶段 成长
下载PDF
新媒介环境下群氓能指的狂欢——以微博中网络流行语“元芳,你怎么看”为例
16
作者 方秋玲 《戏剧之家》 2014年第7期342-342,共1页
文章旨在对近期流行的元芳体进行跨学科分析。以传播学为主导,涉及大众心理学与后现代主义相关学说,试图解释元芳体流行的原因,初步揭示其深层的社会语境,并对当今网络流行文化做简要思考。
关键词 群氓效应 能指与所指 元芳体
下载PDF
空间叙事视阈下的《书商的笔记本》解读
17
作者 吴嘉伟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7期34-36,共3页
空间叙事(Spatial Narrative)是20世纪初西方叙事理论空间转向所产生的一种理论,它以空间要素作为叙事媒介,借助能指与所指的符号学途径,通过叙事的方式向读者传递场所意义、思想感情或表达故事情节。在小说《书商的笔记本》中,作者运... 空间叙事(Spatial Narrative)是20世纪初西方叙事理论空间转向所产生的一种理论,它以空间要素作为叙事媒介,借助能指与所指的符号学途径,通过叙事的方式向读者传递场所意义、思想感情或表达故事情节。在小说《书商的笔记本》中,作者运用空间叙事的写作手法,通过地志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和文本空间四个维度展现了约旦社会边缘人物的生存困境,反映着约旦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存在的社会痼疾与民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文本空间 叙事理论 地志空间 能指与所指 空间转向 空间要素 写作手法
下载PDF
大众消费时代广告本质的批判社会学解读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婕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5-109,共5页
西方现代社会文化变革的根源之一是大众消费主义的兴起。广告作为现代商业社会一架不可或缺的消费刺激"引擎",逐渐演化为一种突出的大众文化现象。随着文化的世俗化和消费品化的演进,一种享乐主义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消费和... 西方现代社会文化变革的根源之一是大众消费主义的兴起。广告作为现代商业社会一架不可或缺的消费刺激"引擎",逐渐演化为一种突出的大众文化现象。随着文化的世俗化和消费品化的演进,一种享乐主义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消费和欲望的满足是其核心。在需求向欲求的转变中,广告提供了一个合理化过程、一系列"由幻觉组成的集市",其中充斥的是对欲望的肯定和对反抗的收编。似乎存在着两种逻辑,一种是事实逻辑,一种是广告逻辑。在广告中,现代文化与经济实现了结合,只是这里的文化已经沦为一种媚俗的碎片式的平庸文化,一种缺乏连续性的断裂的文化。而广告无论如何制造自己"文化化"的表象,也无法剥离其消费主义与意识形态化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 消费主义 意识形态 能指与所指 文化研究
下载PDF
体育解说的符号学审视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伟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Z期31-32,共2页
在当前的体育赛事转播中,体育解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考察,体育赛事转播是多媒体文本。其中,广播体育赛事转播只诉诸受众的听觉,它由现场声、音乐和体育解说组成。在广播转播中,定调媒介应当是体育解说。电视体育赛事... 在当前的体育赛事转播中,体育解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考察,体育赛事转播是多媒体文本。其中,广播体育赛事转播只诉诸受众的听觉,它由现场声、音乐和体育解说组成。在广播转播中,定调媒介应当是体育解说。电视体育赛事转播和新媒体体育赛事转播比较类似,它们同时诉诸受众的视觉和听觉。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多媒体文本的定调媒介应当是图像,但是,体育解说仍然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体育解说符号的双重分节双重分节是符号学的基本原理,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开始,能指与所指分节的重要性就被一再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事转播 分节 能指与所指 符号学家 罗兰·巴尔特 语言类型 巴蒂尔 解释者 迈阿密热火队 韩乔生
下载PDF
抽象绘画形式的符号学解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詹七一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4-58,共5页
作为视觉艺术符号的绘画,其形式就是以一定秩序组合在二维平面中的点、线、面、光色等要素。与古典具象绘画相比,现代抽象绘画形式从具象摹拟转向抽象构形,抽象绘画创始人兼理论阐释者康定斯基曾把这种转向看作是绘画艺术从死亡走向... 作为视觉艺术符号的绘画,其形式就是以一定秩序组合在二维平面中的点、线、面、光色等要素。与古典具象绘画相比,现代抽象绘画形式从具象摹拟转向抽象构形,抽象绘画创始人兼理论阐释者康定斯基曾把这种转向看作是绘画艺术从死亡走向生命的分水岭。①康氏的观点不无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绘画 绘画符号 具象绘画 符号学 艺术符号 横组合关系 肖似性 文艺复兴 能指与所指 组合编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