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稞酒糟脂溶性成分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组成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佳丽 罗毅皓 +2 位作者 孙万成 冯声宝 李善文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1-238,共8页
以青稞酒糟为研究对象,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青稞酒糟脂溶性成分,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对酒糟脂溶性成分中脂肪酸和甾醇的组成及含量... 以青稞酒糟为研究对象,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青稞酒糟脂溶性成分,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对酒糟脂溶性成分中脂肪酸和甾醇的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稞酒糟脂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装料系数0.6,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20 min,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得率达5.50%。通过谱图解析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酒糟脂溶性成分中共分离鉴定出18种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棕榈酸和油酸,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SFA)含量为67.09%,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含量为19.66%,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含量高达47.43%;此外,脂溶性成分中共分离鉴定出9种甾醇,β-谷甾醇的相对含量最高,为52.78%,其次是樟脑酚即菜油甾醇(12.80%)和豆甾醇(5.10%)。该研究可为青稞酒糟的深度开发和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酒糟 脂溶性成分 响应面法 成分分析 肪酸 甾醇
下载PDF
三种桑黄子实体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罗阳兰 曹乃馨 +3 位作者 杨玉梅 黄丽玲 阎勇 黄世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9-157,共9页
比较分析不同桑黄子实体脂溶性成分差异,并初步探究其抗氧化活性。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得脂溶性成分并进行GC-MS分析,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测定其还原能力、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析抗氧化活性。GC-MS结果表明共鉴定... 比较分析不同桑黄子实体脂溶性成分差异,并初步探究其抗氧化活性。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得脂溶性成分并进行GC-MS分析,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测定其还原能力、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析抗氧化活性。GC-MS结果表明共鉴定到176种化合物,JM1、JM2和JM3的脂溶性成分分别有68、75和71种化合物,对化合物进行归类分析发现主要含有烷类、酯类、芳香族类等物质,共有成分共8种,相对含量分别占JM1、JM2和JM3提取物的12.88%、9.85%、9.54%,分别为2,4-二甲基庚烷、乙苯、对二甲苯、苯乙烯、6-十二酮、棕榈酸甲酯、木蜡酸甲酯和四十四烷。3种子实体中JM1脂溶性物质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桑黄子实体脂溶性成分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可为深入研究其药理功效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抗氧化活
下载PDF
酒醋盐炙丹参物性指标与脂溶性成分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梦珂 王梦伟 陈天朝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35-141,共7页
目的研究酒醋盐炙丹参饮片的物性指标与脂溶性成分含量变化。方法对酒醋盐炙丹参饮片进行物性指标(相对密度、pH值、吸水膨胀度、氧化值)测定,用紫外法(UV)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测定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含量,采用AHP-CRITIC法... 目的研究酒醋盐炙丹参饮片的物性指标与脂溶性成分含量变化。方法对酒醋盐炙丹参饮片进行物性指标(相对密度、pH值、吸水膨胀度、氧化值)测定,用紫外法(UV)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测定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含量,采用AHP-CRITIC法确定脂溶性成分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进行综合评分,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酒醋盐炙对丹参饮片的影响。结果酒醋盐炙丹参饮片的相对密度、吸水膨胀度、氧化值与总黄酮和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含量无相关性,丹参不同炮制品饮片的物性指标pH值与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将AHP-CRITIC法与相关性结合建立pH值与丹参酮ⅡA的回归模型分析所得R2>0.75,有较好的准确性。结论基于酒醋盐炙丹参物性指标pH值的变化能判断饮片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含量变化,将物性指标与化学成分结合可为药物饮片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酒醋盐炙 AHP-CRITIC法 指标 脂溶性成分
下载PDF
细果角茴香内生真菌X-396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物脂溶性成分分析
4
作者 谭慧 皮立 +4 位作者 杨小龙 安婷 郭旭栋 刘艳萍 文怀秀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20-426,共7页
以藏药细果角茴香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出一株内生真菌X-396。经形态学观察、ITS测序与序列比对鉴定内生真菌X-396为间座壳属(Diaporthe sp.)真菌Diaporthe sp.YG-2015。进一步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该真菌发... 以藏药细果角茴香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出一株内生真菌X-396。经形态学观察、ITS测序与序列比对鉴定内生真菌X-396为间座壳属(Diaporthe sp.)真菌Diaporthe sp.YG-2015。进一步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该真菌发酵物脂溶性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并通过CCK-8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发酵物脂溶性成分共鉴定出35个,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麦角甾醇(31.83%)、β-谷甾醇(12.00%)和十六酸甲酯(4.22%);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显示,发酵物脂溶性成分对人肿瘤细胞株A549、MCF-7和HepG2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HepG2抑制效果最好,IC 50为22.65μg/mL。本研究表明细果角茴香内生真菌X-396发酵物脂溶性成分中具有产生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潜力,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果角茴香 内生真菌 发酵物 脂溶性成分 GC-MS 抗肿瘤
下载PDF
党参脂溶性成分提取与分析研究
5
作者 韩磊 陈前锋 祝慧凤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3期2166-2173,2180,共9页
目的 探讨党参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分析党参脂溶性成分。方法 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均匀设计实验优化党参脂溶性成分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4个参数后,利用乙醚超声辅助提取法对党参脂溶性成分进行提取,比较不同产地党参脂溶... 目的 探讨党参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分析党参脂溶性成分。方法 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均匀设计实验优化党参脂溶性成分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4个参数后,利用乙醚超声辅助提取法对党参脂溶性成分进行提取,比较不同产地党参脂溶性成分含量,并分析巫山庙宇党参(简称庙党)脂溶性成分的变化。结果 (1)在提取时间为10~50 min时,随着时间的增加,脂溶性成分提取率呈升高趋势;当提取时间超过50 min后,提取率开始下降。(2)在提取温度为15~45℃时,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脂溶性成分提取率呈升高趋势;当提取温度超过45℃后,提取率开始下降。(3)在料液比为1∶5~1∶10时,脂溶性成分提取率呈升高趋势;当料液比超过1∶10后,提取率开始降低。(4)在超声功率为80~120 W时,脂溶性成分提取率呈升高趋势;当超声功率达到120 W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2.072 6%,随后提取率开始降低。10个不同产地党参脂溶性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低温下(4℃)贮存1个月后,庙党脂溶性成分从原来的90种减少至29种,且成分种类发生了较大变化。结论 采用乙醚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党参脂溶性成分具有工艺稳定、高效、可靠的特点,不同产地党参脂溶性成分含量差异明显,以庙党含量最高,部分解释了庙党气味浓烈的原因,同时应重视庙党脂溶性成分的储存条件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脂溶性成分 乙醚超声辅助提取法
下载PDF
鬼点灯药材脂溶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6
作者 赵小超 胡筱希 +3 位作者 程英歌 柴玲 商勋 廖承谱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鬼点灯药材脂溶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鬼点灯药材的脂溶性成分(石油醚提取物),并参考标准质谱谱库数据进行鉴定;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检测其抗氧化活性,均以维生素C作阳性对照。结果... 目的研究鬼点灯药材脂溶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鬼点灯药材的脂溶性成分(石油醚提取物),并参考标准质谱谱库数据进行鉴定;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检测其抗氧化活性,均以维生素C作阳性对照。结果共检测出46个化学成分,鉴定出22个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包括棕榈酸(26.19%)、反式-13-十八碳烯酸(22.92%)、生育酚(10.03%)、5,7-二甲氧基香豆素(8.80%)、肌醇(4.55%)等。药材脂溶性成分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08.69μg/mL,对ABTS^(+)自由基的IC_(50)为146.00μg/mL,阳性对照的IC_(50)分别为25.80μg/mL及21.20μg/mL。结论首次鉴定出鬼点灯脂溶性成分主要含有脂肪酸类、脂肪醇类及维生素类成分;该类成分抗氧化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点灯药材 石油醚提取物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抗氧化活
下载PDF
玛咖脂溶性成分的GC-MS指纹图谱的构建及溯源
7
作者 李明 王涛 陈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采用超声辅助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7个不同产地的玛咖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提取检测.计算了91种脂溶性成分中15个特征成分异氰酸苄酯、苯乙腈、苯乙酸、3-甲氧基苯乙腈、2-苯基乙酰胺、N-乙酰苄胺、棕榈酸甲酯、2-甲基-4-苯甲氧基吡... 采用超声辅助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7个不同产地的玛咖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提取检测.计算了91种脂溶性成分中15个特征成分异氰酸苄酯、苯乙腈、苯乙酸、3-甲氧基苯乙腈、2-苯基乙酰胺、N-乙酰苄胺、棕榈酸甲酯、2-甲基-4-苯甲氧基吡啶氮氧化物、亚油酸甲酯、(Z,Z)-9,12-十八烯酸苄酯、十八烷-9,12,15-三烯酸苄酯、芥酸酰胺、N-苄基-(9Z,12Z)-十八碳二烯酰胺、N-苄基十六烷酰胺和(9Z)-N-苄基-9-十八碳烯酰胺的相对含量;通过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构建了玛咖的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得到3-甲氧基苯乙腈、亚油酸甲酯和N-苄基十六烷酰胺3个主要成分,它们总累计百分比达到88.947%.根据玛咖中三种主要的脂溶性成分的相对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清晰的区分了7个产地的玛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脂溶性成分 指纹图谱
下载PDF
不同产地棒毛络新妇蜘蛛的脂溶性成分GC-MS分析
8
作者 顾小亮 杨月娥 +2 位作者 杨志斌 罗建蓉 杨自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9-243,I0051,I005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棒毛络新妇Trichonephila clavata蜘蛛的脂溶性成分,比较不同产地棒毛络新妇脂溶性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差异。方法样品以石油醚进行索氏提取得到脂溶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甲酯化的样品进行检测,最后通过标准谱...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棒毛络新妇Trichonephila clavata蜘蛛的脂溶性成分,比较不同产地棒毛络新妇脂溶性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差异。方法样品以石油醚进行索氏提取得到脂溶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甲酯化的样品进行检测,最后通过标准谱库(NIST)进行检索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百分含量,并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似度评价对整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棒毛络新妇脂溶性成分提取率为12.25%~16.10%,从中共鉴定出脂溶性成分26种,共有成分为11种,以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最高,平均含量分别为35.84%、20.43%和11.87%;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按产地分类,相似度评价结果在0.383~0.983。结论棒毛络新妇脂溶性成分的种类及相对百分含量受产地和生境的影响。研究为棒毛络新妇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同时也为棒毛络新妇作为食品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毛络新妇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肪酸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人参脂溶性成分中亚油酸含量
9
作者 徐阳 岳显文 +3 位作者 孟凡娟 王晓朦 周妍 吕鹏 《人参研究》 2023年第1期16-17,共2页
建立HPLC法测定人参脂溶性成分中亚油酸的含量。采用Agilent TC C18色谱柱(4.6×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65∶35,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体积为10μL,柱温为25℃。结果亚油酸浓度在5.25~52... 建立HPLC法测定人参脂溶性成分中亚油酸的含量。采用Agilent TC C18色谱柱(4.6×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65∶35,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体积为10μL,柱温为25℃。结果亚油酸浓度在5.25~52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值为1.54%。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可靠,适用于人参脂溶性成分中亚油酸的含量测定,为人参脂溶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人参脂溶性成分 亚油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丹参不同栽培类型的生物量与水溶性、脂溶性成分积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唐晓清 王康才 +2 位作者 陈暄 吴健 余伯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3-758,共6页
目的为了选育出适合于江苏省栽培的优质丹参品种,也为丹参品种的系统选育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对不同类型丹参根内的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及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进行了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其总... 目的为了选育出适合于江苏省栽培的优质丹参品种,也为丹参品种的系统选育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对不同类型丹参根内的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及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进行了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其总丹参酮和总丹酚酸的量进行分析,同时对4种类型丹参后期生物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Exce l和SPSS软件对其生物量与脂溶性、水溶性成分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4种类型的丹参的后期生物量积累不完全一致,并且总丹参酮、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丹参素和总丹酚酸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生物量与有效成分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生物量与成分间呈负相关,脂溶性成分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各类型的丹参酮ⅡA与隐丹参酮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ZY)、0.942(DY)、0.715(XY)、0.960(ZC);水溶性成分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各类型丹参的丹参素与丹酚酸B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6(ZY)、0.416(DY)、0.841(XY)、0.618(ZC)。但是两大类成分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各类型的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的积累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不同类型丹参中以小叶型为最佳,其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量均高于其他3种类型,但其他类型的质量也远高于《中国药典》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栽培类型 生物量 脂溶性成分 成分
下载PDF
牛角瓜花脂溶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茂媛 王建荣 +2 位作者 张新蕊 晏小霞 王祝年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4-407,共4页
目的:研究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L.)Dry.ex Ait.f.花脂溶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牛角瓜花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其对2种人体病... 目的:研究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L.)Dry.ex Ait.f.花脂溶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牛角瓜花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其对2种人体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从牛角瓜花中共鉴定出31种脂溶性成分,占色谱总出峰面积的85.14%;牛角瓜花脂溶性成分对金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白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牛角瓜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角瓜 脂溶性成分 抗菌活 GC-MS
原文传递
蓝桉果实中的脂溶性成分(英文) 被引量:13
12
作者 谈满良 汪冶 +1 位作者 周立刚 姜微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46-2149,共4页
从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果实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结构鉴定为:5-羟基-4′,7-二甲氧基-6-甲基黄酮(1)、blumenol A(2)、蓝桉醇(3)、绿花白干层醇(4)、β-谷甾醇(5... 从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果实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结构鉴定为:5-羟基-4′,7-二甲氧基-6-甲基黄酮(1)、blumenol A(2)、蓝桉醇(3)、绿花白干层醇(4)、β-谷甾醇(5)、二十二烷酸(6),其中化合物1~4和化合物6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首次从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桉 blumenol A 蓝桉醇 黄酮 脂溶性成分
下载PDF
复方丹参缓释片脂溶性成分体外释放度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盛山 谢凯 +2 位作者 赵磊磊 姜红宇 李苑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557-2560,共4页
关键词 复方丹参缓释片 体外释放度 脂溶性成分 复方丹参片 三七提取物 《中国药典》 丹参提取物 成分
下载PDF
丹参中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优选实验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政德 蒋孟良 +1 位作者 李昌刚 李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8-339,共2页
关键词 丹参 脂溶性成分 提取工艺 优选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亚临界水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志宏 钱广生 +1 位作者 李章万 赵松梅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07-1311,共5页
通过亚临界水提取丹参药材中的丹参酮ⅡA的研究 ,建立了中药材中的脂溶性成分的亚临界水提取条件。分别考察了温度、压力、提取时间、提取物颗粒度等因素对提取量的影响 ,并与有机溶剂提取法比较。结果表明 :当两者具有相同的提取效率... 通过亚临界水提取丹参药材中的丹参酮ⅡA的研究 ,建立了中药材中的脂溶性成分的亚临界水提取条件。分别考察了温度、压力、提取时间、提取物颗粒度等因素对提取量的影响 ,并与有机溶剂提取法比较。结果表明 :当两者具有相同的提取效率时 ,亚临界水提取法的提取时间及提取溶剂的消耗大大减少 ,并避免了因使用有机溶剂而造成的污染。提取最佳条件为 :样品颗粒度为 0 .18~ 0 .15mm ,5MPa ,180℃保持 10min。并通过提取 HPLC联机分析实现了对提取物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脂溶性成分 亚临界水 提取方法 中药材 丹参酮ⅡA
下载PDF
菝葜药材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艳林 严海 +2 位作者 钟小清 王力生 邹节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46-1248,共3页
目的建立菝葜药材的脂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的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03nm。结果不同产地菝葜药材的指纹图谱有较好的相似... 目的建立菝葜药材的脂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的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03nm。结果不同产地菝葜药材的指纹图谱有较好的相似度,通过比较对应了山龙眼苷A、落新妇苷、白藜芦醇及黄杞苷4个对照品。结论建立的方法能较好地反映了菝葜中二氢黄酮醇苷及二苯乙烯两类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菝葜 脂溶性成分 指纹图谱 梯度洗脱
下载PDF
丹参脂溶性成分的ESI-MS行为及其特征图谱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韩凤梅 张玲 +1 位作者 陈怀侠 陈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研究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的ES I-M S规律,建立丹参药材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提取物ES I-ITM S特征图谱。方法应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 I-ITM S)技术研究丹参酮类成分的ES I-M S规律;用95%乙醇超声提取丹参药材中丹参酮类物质,在正离子... 目的研究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的ES I-M S规律,建立丹参药材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提取物ES I-ITM S特征图谱。方法应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 I-ITM S)技术研究丹参酮类成分的ES I-M S规律;用95%乙醇超声提取丹参药材中丹参酮类物质,在正离子方式检测模式下,直接进样应用一级全扫描质谱建立其特征ES I-ITM S图谱。结果丹参酮类物质在ES I-M S一级正离子全扫描时,易捕获一个质子形成分子离子,且都易形成二聚体加合N a+离子峰;分子离子在二级质谱中易发生脱水、脱羰基和A环开环裂解。丹参药材中丹参酮类物质的ES I-ITM S图谱重现性与特征性较好,易于解析。结论丹参脂溶性成分ES I-ITM S图可用于丹参药材及复方丹参中丹参酮类成分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药材 脂溶性成分 电喷雾-质谱 指纹图谱
下载PDF
乌骨藤药材脂溶性成分的G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陆华 相秉仁 +1 位作者 李晓晶 杨丽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146-2149,共4页
目的:采用GC和GC-MS色谱法研究并建立各产地乌骨藤药材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DB-5石英毛细管柱(0.25 mm×30 m,0.25μm);程序升温,柱温70℃(保持5 min),以8℃.min-1升至200℃(保持12 min),再以5℃.mi... 目的:采用GC和GC-MS色谱法研究并建立各产地乌骨藤药材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DB-5石英毛细管柱(0.25 mm×30 m,0.25μm);程序升温,柱温70℃(保持5 min),以8℃.min-1升至200℃(保持12 min),再以5℃.min-1升至260℃(保持10 min);以高纯氮为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300℃;气化室温度280℃;分流比10∶1。结果:乌骨藤药材指纹图谱选定了15个共有峰,质谱分析鉴定出其成分,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聚类分析及相似度评价。结论:本法重现性好,可结合乌骨藤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评价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藤 脂溶性成分 指纹图谱 GC GC-MS
下载PDF
GC-MS分析药对远志-石菖蒲中的脂溶性成分  被引量:14
19
作者 房敏峰 张文娟 +3 位作者 李云峰 刘春芝 张君 郑晓晖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23期3-5,共3页
目的分析药对远志-石菖蒲中的脂溶性成分。方法用石油醚提取药对远志-石菖蒲及其单味药材,采用GC-MS技术,在NIST98标准质谱库中检索,确定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在药对远志-石菖蒲脂肪油中鉴定出75个脂溶性成分,39个来自石... 目的分析药对远志-石菖蒲中的脂溶性成分。方法用石油醚提取药对远志-石菖蒲及其单味药材,采用GC-MS技术,在NIST98标准质谱库中检索,确定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在药对远志-石菖蒲脂肪油中鉴定出75个脂溶性成分,39个来自石菖蒲,5个为二者的叠加,新产生34个。结论药对远志-石菖蒲中脂溶性成分与单味药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 远志 石菖蒲 脂溶性成分 GC—MS
下载PDF
通光藤中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邢旺兴 张玉荣 +2 位作者 陈斌 宓鹤鸣 吴玉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39-1341,共3页
关键词 GC—MS分析 脂溶性成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散结 保肝 治气 止痛 植物 主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