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量山乌骨鸡肝脏组织发育特征及脂蛋白脂酶基因表达研究
1
作者 施艳燕 陈建忠 +2 位作者 吴培福 吴芸 陈粉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88-1997,共10页
【目的】明确无量山乌骨鸡肝脏组织发育过程中脂质沉积和脂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以及与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以1(D1)、42(D42)、84(D84)、126(D126)日龄共4个阶段的无量山公鸡和母鸡为研究对象,测... 【目的】明确无量山乌骨鸡肝脏组织发育过程中脂质沉积和脂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以及与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以1(D1)、42(D42)、84(D84)、126(D126)日龄共4个阶段的无量山公鸡和母鸡为研究对象,测定体重和肝脏组织重量并计算肝脏指数,HE石蜡切片染色鉴定肝脏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检测试剂盒(单试剂GPO-PAP法)检测肝脏组织中TG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LPL和肝酯酶(hepaticlipase,HL)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中LPL基因mRNA表达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LPL基因表达量和肝脏组织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无量山乌骨鸡公鸡和母鸡在不同生长阶段肝脏重差异均显著(P<0.05),D42和D84肝脏指数分别与D1和D126相比差异显著(P<0.05);公鸡和母鸡肝脏组织中TG含量均在D84时出现峰值;母鸡LPL和HL活性在D126时达到顶峰且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5),公鸡LPL和HL活性在D42时达到顶峰,公母鸡总脂酶活性分别在D42和D126时达到顶峰且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5);公鸡和母鸡肝脏组织LPL基因mRNA表达的峰值分别在D42和D1,且母鸡LPL基因mRNA表达量在D1、D42和D126共3个发育阶段均与HL活性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无量山乌骨鸡肝脏组织重量、肝脏指数、TG含量、脂酶含量和LPL基因mRNA表达量在不同发育阶段变化较大,而成鸡脂酶活性主要受性别影响,母鸡中LPL基因mRNA表达量与HL活性显著相关。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无量山乌骨鸡肝脏脂肪代谢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量山乌骨鸡 肝脏 甘油三酯 脂蛋白脂酶 肝酯
下载PDF
基因治疗药物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临床前神经系统安全性评价
2
作者 李芊芊 夏艳 +9 位作者 侯田田 王超 石茜茜 马雪梅 刘子洋 张颖丽 吴小兵 王三龙 刘国庆 耿兴超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通过评价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GC304)腺相关病毒注射液对C57BL/6N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确定受试物可能关系到人的安全性问题。方法共使用40只小鼠,雌雄各半,分别单次尾静脉给予溶媒对照、1.0×10^(13)、5×10^(13)、... 目的通过评价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GC304)腺相关病毒注射液对C57BL/6N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确定受试物可能关系到人的安全性问题。方法共使用40只小鼠,雌雄各半,分别单次尾静脉给予溶媒对照、1.0×10^(13)、5×10^(13)、1.5×10^(14)vg·kg^(-1)GC304腺相关病毒注射液,采用功能观测组合试验方法(FOB),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后1、4、24、48、96 h,7、14 d观察小鼠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自主活动等行为,评价受试物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并在给药后第14天检测血清TG、白蛋白和总蛋白改变。结果本研究前期,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脑中目的基因(LPL),其结果显示给予1.5×10^(14)vg·kg^(-1)GC3042周后,仍可在脑区内检测到目的基因(LPL)的拷贝数,基于上述数据开展了GC304行为学检测,其结果显示给予GC304后,可引起与药理作用相关的甘油三酯的明显降低,但在给药后2周内,GC304各剂量组动物笼内观察、手持观察、开放场观察、反射评价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GC304可进入脑区,且给药后14 d内,目的基因在脑区内仍有少量分布,但其不会诱导产生神经毒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GC304) 功能观测组合试验方法 LPL 神经毒性 安全性 小鼠
下载PDF
基因治疗药物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在小鼠体内的毒性研究
3
作者 侯田田 马思思 +8 位作者 吴小兵 霍桂桃 潘东升 王超 夏艳 刘艺 周晓冰 刘国庆 耿兴超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期19-26,共8页
目的评估基因治疗药物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GC304)在小鼠体内的毒性。方法(1)急性毒性研究中,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溶媒组和受试物组,单次尾静脉注射后,进行连续15 d临床症状观察、体重和摄食量测定,于第15天剖检。(2)... 目的评估基因治疗药物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GC304)在小鼠体内的毒性。方法(1)急性毒性研究中,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溶媒组和受试物组,单次尾静脉注射后,进行连续15 d临床症状观察、体重和摄食量测定,于第15天剖检。(2)长期毒性研究中,4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设置溶媒组,受试物低剂量组(1×10^(13)vg·kg^(-1))、中剂量组(5×10^(13)vg·kg^(-1))和高剂量组(1.5×10^(14)vg·kg^(-1)),单次尾静脉注射后,对动物体重、摄食量、血液学、血清生化、免疫毒性及免疫原性等毒性指标进行测定。给药后4周和6个月时解剖,动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在2、4周,3、6个月采用q PCR的方法检测GC304在动物各个脏器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1)急性毒性研究中,动物临床症状、体重、摄食量未见异常,未见与GC304相关的大体病理学改变。(2)长期毒性研究中,动物临床症状、体重、摄食量、细胞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未见与GC304相关的明显异常。GC304能够降低血浆中甘油三酯以及与抗药抗体相关的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下降,能够诱导抗AAV5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的产生,并持续至给药后6个月。给予GC304后,未检测到抗脂蛋白脂肪酶(LPL)抗体。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小鼠给药后4周,注射部位出现与药物相关的炎性细胞浸润,至给药后6个月可见恢复。与药物相关的改变为脾脏生发中心活跃伴易染体巨噬细胞增多、腹股沟淋巴结生发中心活跃伴易染体巨噬细胞增多。qPCR检测结果显示,GC304在小鼠外周血及脏器广泛分布和表达,但在肝脏中分布和表达显著高于其他脏器。结论C57BL/6N小鼠单次静脉给予GC304后,主要在肝脏中表达和分布,并且动物耐受性良好,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为该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 毒性研究 小鼠
下载PDF
基因治疗药物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在食蟹猴体内的毒性研究
4
作者 侯田田 夏艳 +10 位作者 潘东升 霍桂桃 马雪梅 刘子洋 孙立 刘艺 闫建奥 吴小兵 周晓冰 刘国庆 耿兴超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评估基因治疗药物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GC304)在食蟹猴体内的毒性。方法30只食蟹猴,分为溶媒对照组(静脉注射溶媒)、GC304低剂量组(3×10^(13)vg·kg^(-1))和高剂量组(1×10^(14)vg·kg^(-1))。试验期间,所有动... 目的评估基因治疗药物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GC304)在食蟹猴体内的毒性。方法30只食蟹猴,分为溶媒对照组(静脉注射溶媒)、GC304低剂量组(3×10^(13)vg·kg^(-1))和高剂量组(1×10^(14)vg·kg^(-1))。试验期间,所有动物进行临床症状和注射部位观察,每周进行摄食量和体重测定。在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进行免疫原性检测(包含抗AAV5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及抗LPL结合抗体)、血液学、血清生化、血凝和尿生化检查,并同时进行T淋巴细胞分型、细胞因子、心电、血压、体温和眼科检查。给药后4周和6个月解剖,动物进行大体观察、脏器称重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进行GC304的生物分布研究及表达产物测定,并在不同时间点对血液中目的基因DNA进行检测。结果受试物对食蟹猴临床症状、注射部位、体重、摄食量、眼睛各项指标、体温、血压、心电图、血凝、血清生化、T淋巴细胞分型、尿液、细胞因子、脏器重量等指标未见影响。高剂量组动物给药后4周血小板下降。与给予受试物相关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生发中心活跃伴易染体巨噬细胞增多。低剂量和高剂量均可引起食蟹猴产生抗AAV5结合与中和抗体,给药后6个月2种抗体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未见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给予GC304后,未显著诱导食蟹猴产生抗LPL抗体。qPCR检测结果显示,受试物在食蟹猴外周血及脏器广泛分布和表达,但主要集中在肝脏。结论食蟹猴单次静脉给予GC304,动物耐受性良好,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且主要在肝脏中分布和表达,为该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AAV5-脂蛋白脂酶变异体(GC304) 食蟹猴 毒性研究
下载PDF
黄芪当归合剂对肾病综合征大鼠脂蛋白脂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影响 被引量:91
5
作者 李宁军 李惊子 +3 位作者 辛岗 许远 洪健美 王海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合剂(合剂)调节脂代谢紊乱的可能机理。方法:在肾病综合征(NS)高脂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观察合剂对血清白蛋白、血脂及脂质降解的两个关键酶脂蛋白脂酶(LPL)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合剂(合剂)调节脂代谢紊乱的可能机理。方法:在肾病综合征(NS)高脂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观察合剂对血清白蛋白、血脂及脂质降解的两个关键酶脂蛋白脂酶(LPL)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的影响。结果:NS大鼠出现明显低白蛋白、高脂血症,同时LPL活性降低,LCAT活性相对不足;在NS大鼠应用合剂治疗后,不仅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血脂明显下降,LPL及LCAT活性亦明显增加;高胆固醇血症时LPL及LCAT活性无明显改变,合剂对其活性亦无影响。结论:NS大鼠LPL活性降低,LCAT活性相对不足是其高脂血症发生机理之一。合剂通过增加LPL和LCAT活性,促进循环中含载脂蛋白B(apo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当归合剂 肾病综合征 脂蛋白脂酶 治疗
下载PDF
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及脂蛋白脂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3
6
作者 郑珂珂 朱晓鸣 +3 位作者 韩冬 杨云霞 雷武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5-821,共7页
研究采用脂肪水平分别为4.7%、7.9%、10.9%、15.4%、18.9%的五种等氮配合饲料饲喂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进行了为期30d的生长实验,探讨了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的脂肪需求。并克隆了瓦氏黄颡鱼脂蛋白脂酶(LPL)cDNA序列片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研究采用脂肪水平分别为4.7%、7.9%、10.9%、15.4%、18.9%的五种等氮配合饲料饲喂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进行了为期30d的生长实验,探讨了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的脂肪需求。并克隆了瓦氏黄颡鱼脂蛋白脂酶(LPL)cDNA序列片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肝脏LPL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脂肪水平从4.7%增加到10.9%显著促进了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的生长(P<0.05)。饲料脂肪水平显著影响了实验鱼的鱼体体成分,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鱼体干物质和脂肪含量显著增加而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高脂诱导了瓦氏黄颡鱼肝脏LPL基因表达,摄食15.4%、18.9%这两组较高脂肪水平的实验鱼肝脏LPL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根据特定生长率通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出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最适脂肪水平为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 基因表达 瓦氏黄颡鱼
下载PDF
甘糖酯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蛋白脂酶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高焱 于文功 +4 位作者 韩峰 路新枝 宫倩红 胡晓珂 管华诗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87-690,共4页
目的 探讨甘糖酯调节血脂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不同剂量甘糖酯 (37 8,75 6mg·kg-1 ·d-1 )给高脂血症大鼠ig给药 3周 ,禁食 1 2h后 ,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 目的 探讨甘糖酯调节血脂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不同剂量甘糖酯 (37 8,75 6mg·kg-1 ·d-1 )给高脂血症大鼠ig给药 3周 ,禁食 1 2h后 ,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的浓度变化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法检测组织中脂蛋白脂酶 (LPL)mRNA的表达。结果 甘糖酯有降低血清TC ,TG和LDL C ,升高HDL C的作用 ,同时提高LPLmRNA的表达 ,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甘糖酯对LPLmRNA转录的促进作用与其降低TC ,TG和LDL C的作用呈正比关系。结论 甘糖酯通过促进LPLmRNA转录而调节血脂水平 ,这可能是甘糖酯降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糖酯 血症 脂蛋白脂酶 反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下载PDF
鳜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基因结构与组织表达 被引量:10
8
作者 姚煜 梁旭方 +2 位作者 李光照 王琳 刘秀霞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6-517,共12页
为了研究鳜(Siniperca chuatsi)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基因结构与功能关系,首先采用RT-PCR及RACE法,克隆得到鳜肝脏LPL与HL基因cDNA全序列。鳜肝脏LPL基因cDNA全长为2089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1548bp,编码515个氨基酸。鳜HL基... 为了研究鳜(Siniperca chuatsi)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基因结构与功能关系,首先采用RT-PCR及RACE法,克隆得到鳜肝脏LPL与HL基因cDNA全序列。鳜肝脏LPL基因cDNA全长为2089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1548bp,编码515个氨基酸。鳜HL基因cDNA全长为1964bp,其中ORF为1494bp,编码497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显示,鳜LPL与HL基因与其他脊椎动物的LPL、HL基因各自聚集成簇。对鳜基因组进行PCR获得鳜LPL与HL全基因组DNA序列,与其他脊椎动物基因结构相似,鳜LPL基因由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组成,全长7392bp;鳜HL基因由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组成,全长8837bp。应用Genome Walker方法在鳜克隆得到一段长为1071bp的LPL和一段长为2173bp的HL基因5′侧翼区序列,并利用相关软件预测其中具有多个保守的顺式调控元件。组织表达研究显示与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类LPL不同,鳜LPL基因在所有被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脂肪组织中大量表达,其次是肝脏、脑、肠道、肌肉,在脾中表达量最低;而鳜HL基因的表达则与人类相似,只在肝脏中表达。本研究将为深入探讨机体脂质代谢调节机制以及LPL、HL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 CDNA序列 基因结构 5'调控区 组织表达
下载PDF
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吉富罗非鱼鱼种生长性能、脂蛋白脂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爱民 杨文平 +4 位作者 於叶兵 吕富 吴文静 封功能 王资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102,共7页
试验选用均质量(2.63±0.16 g)的吉富罗非鱼鱼种315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分别饲喂3.7%、7.7%和16.6%的低、中、高脂肪水平的等氮饲料,探讨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吉富罗非鱼鱼种生长、肝体指数、脂肪沉积、脂蛋白脂... 试验选用均质量(2.63±0.16 g)的吉富罗非鱼鱼种315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分别饲喂3.7%、7.7%和16.6%的低、中、高脂肪水平的等氮饲料,探讨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吉富罗非鱼鱼种生长、肝体指数、脂肪沉积、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LPL基因表达与脂肪沉积的关联规律,试验周期90 d。结果显示:(1)饲喂高脂饲料的试验鱼肝体指数、脏体指数显著升高,肥满度无显著变化,肝脏与肌肉脂肪含量显著升高;(2)饲喂高脂肪饲料试验鱼的增重率显著下降、饲料系数下降显著;(3)LPL基因在吉富罗非鱼鱼种肝脏和肌肉中均有表达,但肝脏中LPL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肌肉;(4)在再投喂48 h内,在第6小时时,高脂肪试验组鱼肝脏LPL活性显著高于中、低脂肪试验组,但随后显著降低,显著低于3.7%试验组;7.7%和3.7%试验组鱼肝脏LPL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5)饲喂高脂饲料的试验鱼肝脏中LPL mRNA表达丰度最高,显著高于3.7%低脂试验组;(6)吉富罗非鱼肝体指数、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与肝脏LPL表达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结果表明,LPL mRNA在吉富罗非鱼肝脏和肌肉中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高脂饲料显著抑制了吉富罗非鱼鱼种增重;高脂饲料显著促进了吉富罗非鱼肝脏LPL的分泌,诱导了其肝脏中LPL基因表达,促进肝脏与肌肉脂肪沉积;LPL基因参与调节吉富罗非鱼脂肪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LPL) 饲料肪水平 LPL基因表达 肪沉积 吉富罗非鱼
下载PDF
双生子中脂蛋白脂酶基因S447X突变与血脂、血压的关联和连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爱群 胡永华 +5 位作者 徐波 詹思延 吕筠 秦颖 曹卫华 李立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5-590,共6页
目的在以一般人群为基础的中国成人双生子中探讨脂蛋白脂酶(LPL)基因S447X突变是否和血脂、血压有关联和连锁。方法基于双生子登记系统,对双生子进行问卷、体检、生化指标测定以及S447X突变的检测。按性别分层,分别进行S447X突变与甘油... 目的在以一般人群为基础的中国成人双生子中探讨脂蛋白脂酶(LPL)基因S447X突变是否和血脂、血压有关联和连锁。方法基于双生子登记系统,对双生子进行问卷、体检、生化指标测定以及S447X突变的检测。按性别分层,分别进行S447X突变与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其异常之间的单因素和控制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关联分析。用基于Halesman-Elston回归的非参数同胞对连锁分析方法,在异卵双生子(DZ)中进行该突变位点和血脂、血压的连锁分析。结果在962对成人双生子中,S447X突变等位基因的频率为8.6%;TG、HDL、SBP和DBP的遗传度分别为57%、68%、46%和44%;单因素和多因素关联分析显示,在女性双生子中,S447X突变和TG下降12.9%显著相关,也和SBP下降2.7mm Hg(1mm Hg=0.133kPa)、DBP下降1.8mm Hg显著相关。而且,S447X突变和高TG异常、低HDL异常及高血压的发生风险降低也呈显著相关,OR值分别为0.38(95%CI0.20~0.76)和0.49(95%CI0.29~0.81)和0.47(95%CI0.25~0.86)。结论在女性双生子中,S447X突变和血脂改善及血压降低相关,但在男性双生子中没有发现这种关联。也没有发现S447X突变位点和血脂及血压性状位点的连锁关系。因此,S447X突变和血脂及血压的关系可能是由于该突变和其它调节血脂和/或血压的功能性突变存在连锁不平衡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 基因 突变 血压 双生
下载PDF
蒺藜皂苷对预防小鼠高脂血症中肝脂酶和脂蛋白脂酶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家贵 瞿伟菁 +3 位作者 魏善巧 王捷思 庄秀园 郭小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8-811,共4页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tribu saponin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STT)对预防小鼠高脂血症模型中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活性的变化。方法:高脂膳食喂饲小鼠,并设正常对照、高脂对照、非诺贝特片阳...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tribu saponin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STT)对预防小鼠高脂血症模型中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活性的变化。方法:高脂膳食喂饲小鼠,并设正常对照、高脂对照、非诺贝特片阳性对照和STT高中低剂量组。测定血脂生化指标,同时检测血浆、肝组织中HL活性以及血浆、肝组织、脂肪组织和骨骼肌组织中LPL活性。结果:非诺贝特片及STT均能使肝组织中HL活性升高(P<0.01,P<0.05),STT能降低血浆中HL活性(P<0.05),而非诺贝特片组HL活性与高脂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组织中,非诺贝特片和STT能明显提高LPL活性(P<0.01,P<0.05);各组血浆中LPL活性均无明显改变(P>0.05);非诺贝特片和STT能提高骨骼肌组织中LPL活性(P<0.05),同时明显降低脂肪组织中LPL活性(P<0.01,P<0.05)和脂肪组织与肌肉组织中LPL的活性比值(P<0.01,P<0.05)。结论:STT能增加预防小鼠高脂血症模型肝组织中HL和LPL脂酶活性,降低脂肪组织与肌肉组织中LPL的活性比值,这一作用与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和预防高脂血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皂苷 脂蛋白脂酶 血症 小鼠
下载PDF
中华鲟及六种淡水养殖鱼类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基因克隆及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燕 梁旭方 +3 位作者 王琳 李光照 刘秀霞 姚煜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9-249,共11页
为了研究鱼类脂蛋白脂酶(liportein lipase,LPL)、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基因结构、功能及分子系统关系,作者克隆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pharyngodo... 为了研究鱼类脂蛋白脂酶(liportein lipase,LPL)、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基因结构、功能及分子系统关系,作者克隆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斑鳢(Channa maculata)的LPL和HL基因cDNA核心序列,并推测了其相应氨基酸序列。同时,还应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中华鲟、鲢肝脏LPL基因与中华鲟肝脏HL基因cDNA全序列。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LPL和HL氨基酸序列分别在哺乳类动物、鸟类、鱼类中相对保守。与已知的脊椎动物内皮脂酶(endothelial lipase,EL)和胰脂酶(pancreatic lipase,PL)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LPL、HL、EL与PL同属脂肪酶家族,四者聚集成一有根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系统进化 淡水鱼类
下载PDF
茶多酚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脂蛋白脂酶、肝脂酶活性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晓刚 陈运贞 +1 位作者 雷寒 王周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76-1480,共5页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 (AS)发生发展过程中脂蛋白脂酶 (LPL)、肝脂酶 (HL)活性的变化及茶多酚(TP)的作用。方法 :高脂食物AS模型兔口服茶多酚 2 0 0 μg·g-1·d-1,测定血浆中LPL、HL活性 ,同时用组织化学法检测动脉壁层组织...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 (AS)发生发展过程中脂蛋白脂酶 (LPL)、肝脂酶 (HL)活性的变化及茶多酚(TP)的作用。方法 :高脂食物AS模型兔口服茶多酚 2 0 0 μg·g-1·d-1,测定血浆中LPL、HL活性 ,同时用组织化学法检测动脉壁层组织中LPL活性、肝组织中HL活性。结果 :AS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管壁与正常对照组血管壁组织中LPL活性差异无显著 (P >0 0 5 ) ;AS组肝组织中HL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TP组肝组织中HL活性明显高于AS组 (P <0 0 5 )、血浆中TC和LDL -c水平低于AS组 (P <0 0 5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低于AS组(P <0 0 5 )。各组间血浆LPL、HL活性水平差异无显著 (P >0 0 5 )。结论 :茶多酚能增加实验性AS兔肝组织中HL脂酶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脂蛋白脂酶 动脉硬化
下载PDF
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群血脂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艳环 赵斐 +2 位作者 张勇 王延坤 马国栋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8-371,361,共5页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酶 (lipoproteinlipase,LPL)基因中常见多态性位点HindⅢ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群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确定2 3 3例老年人的HindⅢ -LPL基因型 ,并测定血脂 ,计算BMI...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酶 (lipoproteinlipase,LPL)基因中常见多态性位点HindⅢ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群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确定2 3 3例老年人的HindⅢ -LPL基因型 ,并测定血脂 ,计算BMI、WHR等。结果 :在老年人群中 ,H+H+ -LPL基因型的TG、VLDL -c、Lc/Hc、TC/Hc显著高于H+ H-基因型 ;H+ H+ 基因型的apoAI、apoAI/B、HDL -c显著低于H+ H-基因型。结论 :LP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 基因多态性 老年人 血症
原文传递
脂蛋白脂酶活性与早发冠心病临床表型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忠 马根山 +4 位作者 黄峻 朱铁兵 杨志健 王连生 曹克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8-608,626,共2页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酶 (LPL)活性与早发冠心病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测定 10 6例早发冠心病患者 (病例组 )肝素化后血浆LPL活性 ,血脂参数和血浆C反应蛋白 (CRP)浓度 ,与 5 4例非冠心病者 (对照组 )进行比较 ;病例组按照患者临床表型分...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酶 (LPL)活性与早发冠心病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测定 10 6例早发冠心病患者 (病例组 )肝素化后血浆LPL活性 ,血脂参数和血浆C反应蛋白 (CRP)浓度 ,与 5 4例非冠心病者 (对照组 )进行比较 ;病例组按照患者临床表型分组 ,分析LPL活性特点。结果 :病例组肝素化后血浆LPL活性低于对照组 [(2 6 18±3 90 )mmol·L-1·min-1vs (35 2 7± 5 96 )mmol·L-1·min-1,P <0 0 5 ],急性心肌梗死组LPL活性明显低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双因素相关分析 ,LPL与CRP呈显著负相关 (r=- 0 2 34,P <0 0 1) ;多因素回归分析 ,低LPL活性可能是早发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子 (OR =6 32 ,95 %CI1 96 - 18 2 4 ,P <0 0 5 )。结论 :低LPL活性是早发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子 ,LPL活性与早发冠心病临床表型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表型 脂蛋白脂酶
下载PDF
脂蛋白脂酶基因HindⅢ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任建民 孙琳 +3 位作者 刘新凤 唐宽晓 孙磊 吕怡静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酶基因HindⅢ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型DM患者203例,其中合并冠心病(CHD)76例(A组),无CHD的2型DM患者127例(B组),健康对照93例(C组),相互间无血缘关系;采用PCR-RFLP方法...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酶基因HindⅢ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型DM患者203例,其中合并冠心病(CHD)76例(A组),无CHD的2型DM患者127例(B组),健康对照93例(C组),相互间无血缘关系;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脂蛋白脂酶(LPL)基因HindⅢ限制性酶切位点多态性,测量其血脂、血糖水平、DM组空腹胰岛素水平并进行体格检查,用HOMA模型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细胞敏感指数(HOMA-IS)。结果:DM组及对照组3种基因型均检出,为纯合子H+H+型、H-H-型,杂合子H+H-型;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H+型56例,非H+H+型(包括H+H-型、H-H-型)20例,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LPL基因H+H+型HOMA-IR明显高于非H+H+型者(P<0.01),且高于B组H+H+型和非H+H+型者(P<0.01)。同时,A组血TG升高、HDL降低,与B组、健康对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TG、低HDL是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LPL基因H+H+型携带者是DM发生CHD的易感亚群,LPL基因H+H+型与DM合并CHD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冠状动脉疾病 胰岛素抵抗 脂蛋白脂酶 HindⅢ多态性
下载PDF
脂蛋白脂酶(LPL)生理功能及特异表达 被引量:29
17
作者 陈文 陈代文 黄艳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4年第4期29-30,共2页
脂蛋白脂酶 (lipoprotein lipase,L PL )是甘油三酯降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 (FFA)反应的限速酶 ,与机体的脂质代谢及肥胖与否密切相关。白色脂肪组织 (WAT)中的 L PL活性升高有助于机体脂质的贮存 ,棕色脂肪组织 (BAT)的 L PL活性与机... 脂蛋白脂酶 (lipoprotein lipase,L PL )是甘油三酯降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 (FFA)反应的限速酶 ,与机体的脂质代谢及肥胖与否密切相关。白色脂肪组织 (WAT)中的 L PL活性升高有助于机体脂质的贮存 ,棕色脂肪组织 (BAT)的 L PL活性与机体产热有关 ,而骨骼肌的 L PL活性升高有利于机体利用能量。动物饥饿或禁食 ,下调控 L PL m RNA ;动物补饲 ,上调控脂肪 - L PL活力。胰岛素可增加脂肪细胞内 L PL活性 ,轻度降低骨骼肌 L PL活性 ;儿茶酚胺和β-肾上腺素能制剂 (AMP)在脂肪组织或脂肪细胞中抑制 L PL活性 ,在心肌和骨骼肌却是提高 L PL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 生理功能 表达 基因 激素 食物能量
下载PDF
饥饿胁迫对彭泽鲫幼鱼形体指标、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肝脏脂蛋白脂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文静 丁立云 +4 位作者 邓勇辉 肖俊 章海鑫 王生 巫伟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82-2790,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饥饿胁迫对彭泽鲫幼鱼形体指标、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肝脏脂蛋白脂酶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14.35±0.59) g的彭泽鲫180尾,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设定3组试验鱼的饥饿时间分别为0(对照... 本试验旨在研究饥饿胁迫对彭泽鲫幼鱼形体指标、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肝脏脂蛋白脂酶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14.35±0.59) g的彭泽鲫180尾,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设定3组试验鱼的饥饿时间分别为0(对照组)、14(S14组)和28 d(S28组)。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彭泽鲫幼鱼的体质量、肝体比(HSI)、脏体比(VSI)和肥满度(CF)均呈下降趋势,S28组幼鱼的体质量、HSI、VSI和C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14组幼鱼的C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28组幼鱼的肌肉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28组幼鱼肌肉中C16∶0、C18∶1n-9、总饱和脂肪酸(SFA)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22∶6n-3(DHA)、C20∶4n-6(ARA)、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总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相对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肝脏中脂蛋白脂酶(LPL)mRNA相对表达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S14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28组(P<0.05)。综上所述,饥饿胁迫使彭泽鲫幼鱼的体质量、HSI、VSI和CF均降低。饥饿过程中彭泽鲫幼鱼可同时消耗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维持代谢,以利用脂肪为主。饥饿期间彭泽鲫幼鱼主要利用SFA和MUFA氧化供能,对PUFA尤其是DHA和ARA则选择性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胁迫 彭泽鲫 形体指标 肪酸 脂蛋白脂酶
下载PDF
脂蛋白脂酶基因Ser447Ter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融 刘伟 +2 位作者 胡耀敏 张小英 陈雅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41-1345,共5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脂蛋白脂酶(LPL)基因Ser447Ter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人437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糖尿病组),糖耐量正常者197例(对照组)。糖尿病组再根据空腹甘...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脂蛋白脂酶(LPL)基因Ser447Ter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人437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糖尿病组),糖耐量正常者197例(对照组)。糖尿病组再根据空腹甘油三酯(TG)水平分为为正常TG组(T2DM-NTG亚组,TG<1.70 mmol/L)和高TG组(T2DM-HTG亚组,TG≥1.70 mmol/L)。比较各组人群的糖、脂代谢指标;采用PCR-RFLP法检测各组LPL基因Ser447Ter多态性,并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LPL基因Ser447Ter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2DM-HTG亚组该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T2DM-NTG亚组(P<0.05);糖尿病组Ter等位基因携带者与非携带者相比,空腹TG、总胆固醇、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LPL基因Ser447Ter多态性在2型糖尿病发生过程中,可能是一保护性因素,表现为TG降低和胰岛素抵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2型糖尿病 高甘油三酯血症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广西三黄鸡脂蛋白脂酶基因的克隆及蛋白构象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晶 彭广南 +4 位作者 蒋钦杨 陈宝剑 郭亚芬 兰干球 蒋和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1-506,共6页
【目的】对广西三黄鸡和爱拔益加(AA)鸡的脂蛋白脂酶基因(LPL)进行克隆与蛋白质结构分析,为后期开展LPL基因表达与鸡肌内脂肪含量相关性研究及筛选出与优质肉质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鸡LPL基因序列... 【目的】对广西三黄鸡和爱拔益加(AA)鸡的脂蛋白脂酶基因(LPL)进行克隆与蛋白质结构分析,为后期开展LPL基因表达与鸡肌内脂肪含量相关性研究及筛选出与优质肉质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鸡LP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扩增广西三黄鸡和AA鸡的LPL基因cDNA序列,经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比对分析后,应用生物软件进行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分析。【结果】成功获得广西三黄鸡和AA鸡的LPL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大小均为1473bp,两者的同源性为99.4%;将广西三黄鸡LPL基因序列提交至GenBank获得序列号JX090309。相对于AA鸡,广西三黄鸡LPL基因CDs存在9个位点的碱基突变,其中碱基503T→C导致氨基酸168Val→Ala,606T→G导致202Asp→Glu,1066A→G导致356Thr→Ala,1277C→T导致426Ser→Phe,1420A→G导致474Arp→Gly,1432G→A导致202Glu→Lys,这6个位点为错义突变;第166、372和1305位点的碱基突变为同义突变。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广西三黄鸡与AA鸡LPL的C端结构域存在空间构象差异。【结论】LPL基因突变引起的氨基酸组成变化及蛋白质二级构象改变,可能影响鸡肌内脂肪沉积,进而决定肉质的优劣,即LPL基因可作为研究广西三黄鸡肌内脂肪代谢的主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鸡 脂蛋白脂酶基因 克隆 碱基突变 蛋白质二级构象 广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