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7篇文章
< 1 2 1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x-LDL/LOX-1信号通路探讨脂质代谢紊乱促进肺癌进展中的机制
1
作者 吴阳 姚坚 陈金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4,31,共7页
目的基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人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信号通路探讨脂质代谢紊乱促进肺癌进展的机制。方法收集81个已鉴定的具有成对相邻非癌组织(离肿瘤至少5 cm)的肺腺癌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OX-1表达。... 目的基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人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信号通路探讨脂质代谢紊乱促进肺癌进展的机制。方法收集81个已鉴定的具有成对相邻非癌组织(离肿瘤至少5 cm)的肺腺癌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OX-1表达。肺腺癌细胞系(A549、H1299细胞)中过表达LOX-1。用Transwell测定细胞侵袭能力。用不同浓度oxLDL处理细胞,并检测细胞中LOX-1表达情况。结果在包含原发性人肺癌和匹配的邻近非癌组织中,肿瘤中LOX-1染色比非癌组织样品明显增强(中值H分数99.4 vs.16.2,P<0.001)。高LOX-1表达与低生存显著相关(P<0.001)。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相比,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癌组织具有更高的LOX-1水平(中值H分数83.2 vs.121.1,P<0.01)。LOX-1过表达显著促进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细胞数(P<0.01)。此外,LOX-1是ox-LDL诱导的肺癌细胞转移所必需的功能靶点。伊他替尼抑制LOX-1过表达的A549在体外的转移能力。结论LOX-1的表达随着oxLDL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并且LOX-1的表达上调促进了肺癌细胞的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Janus激酶/转录因子激活子(JAK1/STAT6)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蛋白 人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蛋白受体1 肺癌 脂质代谢
下载PDF
维生素D辅助低分子肝素钙对子痫前期患者机体凝血功能、脂质代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
作者 陈素云 李卫文 +1 位作者 袁媛 郑建丽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维生素D辅助低分子肝素钙对子痫前期患者机体凝血功能、脂质代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分析维生素D辅助低分子肝素钙对子痫前期患者机体凝血功能、脂质代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应用维生素D,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脂指标以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凝血酶时间(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APTT、PT、TT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C、TG、HDL-C、LDL-C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HELLP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盘早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孕妇自觉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采用维生素D辅助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与脂质代谢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维生素D 低分子肝素钙 凝血功能 脂质代谢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单核–巨噬细胞调控脂质代谢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冯睿智 邓国民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911-3916,共6页
脂质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营养调节、激素调节和稳态。脂质代谢紊乱和脂质代谢相关疾病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负担,然而这些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免疫代谢领域的发展,揭示了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复杂的免疫学机制,为这些... 脂质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营养调节、激素调节和稳态。脂质代谢紊乱和脂质代谢相关疾病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负担,然而这些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免疫代谢领域的发展,揭示了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复杂的免疫学机制,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开创了很多潜在的新型治疗靶点。单核–巨噬细胞是目前免疫代谢领域中涉及研究最广泛的免疫细胞,其在脂质稳态和脂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单核–巨噬细胞在调控脂质代谢和促进脂质代谢紊乱中的机制,旨在寻找全新的脂质代谢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 单核–巨噬细胞 脂质代谢相关疾病 免疫代谢
下载PDF
金松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4
作者 杨兴文 姚诗炜 +7 位作者 卢红伶 蒋陈凯 胡文君 冯永才 陈振滨 沈国新 相兴伟 陈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4-312,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金松酸(sciadonic acid,SA)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只C57BL/6雄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C)、阳性对照组(S)、模型组(M)、金松酸低剂量组(LSA)、金松酸中剂量组(MSA)和金松酸高剂量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金松酸(sciadonic acid,SA)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只C57BL/6雄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C)、阳性对照组(S)、模型组(M)、金松酸低剂量组(LSA)、金松酸中剂量组(MSA)和金松酸高剂量组(HSA)。造模和给药同时进行,持续16周,低、高剂量组每日固定时间灌胃不同剂量的金松酸溶液。实验结束后从血脂代谢、肝脏脂肪代谢、肝脏氧化应激、肝脏脂质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等几个方面探讨金松酸调节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高剂量金松酸干预肥胖小鼠能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5),抑制体重增长,减少附睾脂肪积累,对肝组织损伤具有改善作用。此外,金松酸能明显提高小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氧化终产物MDA的生成(P<0.05),缓解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并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脂质合成,改善脂质代谢。综上,金松酸可通过抑制脂肪积累,缓解氧化应激,调控脂质合成和代谢改善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松酸 小鼠 饮食 脂质代谢 肥胖
下载PDF
香榧油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蒋起宏 姚诗炜 +7 位作者 卢红伶 蒋陈凯 胡文君 冯永才 陈振滨 沈国新 相兴伟 陈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6-181,共6页
肥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与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有关。为了探究香榧油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影响的潜在分子机制,以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小鼠模型,评估香榧油的降脂、抗氧化和抗炎症功能。结果表明,与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组小鼠相比,香... 肥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与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有关。为了探究香榧油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影响的潜在分子机制,以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小鼠模型,评估香榧油的降脂、抗氧化和抗炎症功能。结果表明,与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组小鼠相比,香榧油高剂量(Torreya seed oil high-dose,SCH)组小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香榧油能显著抑制体重增长,降低肝脏系数和肾周脂肪积累。此外,香榧油干预后能降低肥胖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酶活力,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香榧油低剂量(Torreya seed oil low-dose,SCL)组小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PEBP-1c)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lpha,AMPKα)和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表达水平略有降低但不显著;SCH组小鼠AMPKα、SPEBP-1c和FAS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香榧油改善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AMPKα/SREBP-1c信号通路,提高抗氧化水平和降低炎症反应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油 肥胖 脂质代谢 血症
下载PDF
白藜芦醇调控畜禽脂质代谢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国朵 张相伦 +3 位作者 刘晓牧 杨赵军 赵红波 林雪彦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脂质代谢是动物机体能量转化代谢的重要生理过程,与畜禽生长发育、脂肪沉积等密切相关。白藜芦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芪类多酚化合物,可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等多条途径调节畜禽脂质代谢。目前的... 脂质代谢是动物机体能量转化代谢的重要生理过程,与畜禽生长发育、脂肪沉积等密切相关。白藜芦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芪类多酚化合物,可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等多条途径调节畜禽脂质代谢。目前的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对畜禽不同类型脂肪组织的脂质代谢存在差异影响。本文综述了白藜芦醇调控脂质代谢的机制途径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白藜芦醇的精准化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脂质代谢 作用机制 畜禽生产
下载PDF
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鉴定及活血荣络方的干预作用
7
作者 颜思阳 杨仁义 +4 位作者 李飞亚 何孟豪 刘利娟 周德生 高晓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3-40,共8页
目的鉴定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并探讨活血荣络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多芯片联合差异分析(GSE61616、GSE30655),结合Reactome数据库,鉴定出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并在GSE97537芯片中鉴定并验证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的表达差异;采用Pearson相... 目的鉴定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并探讨活血荣络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多芯片联合差异分析(GSE61616、GSE30655),结合Reactome数据库,鉴定出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并在GSE97537芯片中鉴定并验证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的表达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GSE61616、GSE30655、GSE97537、GSE137595、GSE22255、GSE163614、GSE78731数据集中51个脑梗死样本mRNA表达相关性;通过STRING数据库、R语言clusterProfiler包对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及GO、KEGG富集分析。制备脑梗死模型大鼠,并予活血荣络方浸膏11.7 g/kg灌胃给药,连续7 d,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Nissl小体变化及脑梗死脂质代谢关键基因PLA2G4A、SPHK1、PTGS1 mRNA表达。结果TSPO、CYP1B1、PLIN2、CH25H、PLA2G4A、ANGPTL4、PTGS1、SPHK1、PTGES被鉴定为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在脑梗死中显著高表达且显著正相关,其中PTGS1、PLA2G4A、SPHK1相互作用关系最强,是脑梗死脂质代谢关键基因;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主要发挥氧化还原酶活性、铁离子结合、血红素结合等分子功能,介导花生四烯酸代谢、磷脂酶D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参与脂质代谢调控进程、脂肪酸代谢进程、脂肪酸衍生物代谢过程。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P<0.001),活血荣络方能有效改善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P<0.001);Nissl染色结果提示,脑梗死后神经元结构异常,数目明显减少(P<0.001),活血荣络方能增加神经元数目(P<0.001),修复神经元结构;RT-qPCR结果提示,脑梗死脂质代谢关键基因在脑梗死中显著高表达(P<0.001),与生物信息学结果一致,活血荣络方能降低脂质代谢关键基因PTGS1、PLA2G4A、SPHK1表达(P<0.001,P<0.01,P<0.05)。结论活血荣络方能下调PTGS1、PLA2G4A、SPHK1表达,发挥氧化还原酶活性、铁离子结合、血红素结合等分子功能,介导花生四烯酸代谢、磷脂酶D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参与脂质代谢调控进程、脂肪酸代谢进程、脂肪酸衍生物代谢过程,增加Nissl小体数目,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脂质代谢 生物标志物 实验验证 大鼠
下载PDF
林下菊苣草地放养对北京油鸡屠体性能、蛋肉品质、脂质代谢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张苏晗 孟林 +3 位作者 郭玉霞 郑明利 毛培春 田小霞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目的】比较分析林下菊苣草地放养与传统笼养对北京油鸡屠体性能、蛋肉品质、脂质代谢和免疫性能的影响。【方法】将体重相近的10周龄北京油鸡母鸡随机分为3组:传统笼养的对照组(CK)和林下菊苣草地放养组,放养密度分别为100只/667 m^(2... 【目的】比较分析林下菊苣草地放养与传统笼养对北京油鸡屠体性能、蛋肉品质、脂质代谢和免疫性能的影响。【方法】将体重相近的10周龄北京油鸡母鸡随机分为3组:传统笼养的对照组(CK)和林下菊苣草地放养组,放养密度分别为100只/667 m^(2)(T1)和120只/667 m^(2)(T2),采用草地放养与精料补饲相结合的方式,正试期95 d。试验结束后测定油鸡屠体性能和蛋肉品质,采集翅静脉血用于测定血液脂质代谢和免疫性能相关指标。【结果】与CK组相比,T1和T2组的全净膛率分别提高21.0%和21.6%(P<0.05);胸肌必需氨基酸、胸肌肌苷酸(0.05<P<0.01)和蛋黄色泽、蛋黄重(P<0.05)等主要蛋肉品质指标均有提高趋势;血液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质代谢指标均有降低趋势(0.05<P<0.1);T淋巴细胞转化率等免疫指标亦有提高趋势(0.05<P<0.1)。与CK组相比,T1组的蛋重、蛋黄色泽和蛋黄重分别提高25.34%、38.3%和53.2%(P<0.05)。此外,与T2组相比,T1组胸肌粗灰分含量提高4.9%(P<0.05),腿肌粗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1.8%和7.8%(P<0.05),腿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25.9%(P<0.05);鸡蛋蛋白高度提高55.5%、蛋黄色泽提高27.9%、蛋黄重提高40.6%(P<0.05)。【结论】林下菊苣草地放养对北京油鸡屠体性能、蛋肉品质、脂质代谢和免疫性能均有积极影响,其中T1组改善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草地放养 北京油鸡 蛋肉品 脂质代谢 免疫性能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塑料对小鼠生长发育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高心雪 高佳新 +4 位作者 朱建宇 石鑫琦 陶伯成 李宁 陈丽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4634-4638,共5页
背景:塑料作为耐用、廉价、易于制造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同时塑料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的特性使其在自然界难以降解,最终形成数量庞大的微塑料污染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目的:探究微塑料暴露对小鼠生长发育和肝脏脂质代谢的... 背景:塑料作为耐用、廉价、易于制造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同时塑料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的特性使其在自然界难以降解,最终形成数量庞大的微塑料污染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目的:探究微塑料暴露对小鼠生长发育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与微塑料组,每组10只,正常组小鼠予以普通饮食,自由饮水,饮用4周;微塑料组小鼠予以普通饮食,自由饮用1000μg/L的微塑料(聚苯乙烯)水,饮用4周。饮水2,4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与抓力、血脂与肝肾功能、肝脏超声形态及病理形态与肝脏脂质沉积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小鼠体质量逐渐增加,微塑料组小鼠饮水2,4周后的体质量大于正常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正常组小鼠抓力逐渐升高,微塑料组小鼠抓力先降低后升高,微塑料组饮水4周后的抓力低于正常组(P<0.05);②肝脏超声检查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微塑料组小鼠饮水2,4周后的肝脏超声回声信号增强;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微塑料组小鼠饮水2,4周后的肝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但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油红O染色显示,微塑料组小鼠饮水2,4周后肝脏可见明显脂质沉积;④与正常组比较,微塑料组小鼠饮水2周后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降低(P<0.05),饮水4周后的血清三酰甘油浓度降低(P<0.05);⑤结果表明,微塑料可能导致小鼠体质量增加、体力下降及肝脏脂质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微塑料 小鼠生长发育 脂质代谢 肝肾功能
下载PDF
富含OPO、OPL和LPL的结构脂质促进C57BL/6小鼠脂质代谢
10
作者 孙永 贺杨正 +6 位作者 邓泽元 李静 彭小雨 潘丽娜 李威 郭丹颖 汪家琦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5,共7页
该研究通过酶法合成一种富含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OPL)和1,3-二亚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LPL)结构脂质(SL),并研究其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选取21只健康的C57BL/6J型实验小鼠均分为3组... 该研究通过酶法合成一种富含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OPL)和1,3-二亚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LPL)结构脂质(SL),并研究其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选取21只健康的C57BL/6J型实验小鼠均分为3组,喂食无脂纯合日粮,并以灌胃形式分别给予小鼠相同剂量的大豆油,InFat CC(一种富含OPO的产品)和SL(富含OPO、OPL和LPL)。喂养期间观察小鼠体重和摄食量的变化,并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相关的脂质指标。实验表明,喂养富含OPO、OPL和LPL结构脂质(SL)的小鼠平均体重(24.97 g)低于大豆油(27.29 g)和InFat CC组(26.54 g)小鼠,SL组小鼠肝脏中的总胆固醇TC(0.05 mmol/g prot)、总甘油三酯TG(0.14 mmol/g prot)和脂肪酸合成酶(FAS)质量分数(0.13 mg/g肝脏)与大豆油和InFatCC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该研究表明SL能够通过促进肝脏脂质代谢来控制小鼠体重增加,为结构脂质的膳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甘油三酯 脂质代谢 体重控制
下载PDF
缬氨酸对猪原代肝细胞脂质代谢调节基因PPARα、FASN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谢宪兵 黄仁祺 +4 位作者 何玉珠 吴国云 陈星平 郑双艳 万小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7-437,共11页
【目的】研究旨在探究缬氨酸调节猪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及其参与的调控途径,为揭示缬氨酸调控猪肝脏脂质代谢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以5日龄三元杂(杜洛克×长白×大白)仔猪原代肝细胞为试验对象,采用... 【目的】研究旨在探究缬氨酸调节猪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及其参与的调控途径,为揭示缬氨酸调控猪肝脏脂质代谢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以5日龄三元杂(杜洛克×长白×大白)仔猪原代肝细胞为试验对象,采用0,0.1,1,10 mmol/L缬氨酸(Val)分别处理原代肝细胞24 h及48 h,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缬氨酸对脂质代谢重要调控基因PPARα及FASN的影响,同时将10 mmol/L缬氨酸处理24 h组与对照组的肝细胞样品进行RNA-Seq转录组测序,结合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缬氨酸调控肝脏脂类代谢的潜在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最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技术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10 mmol/L缬氨酸处理原代肝细胞24 h和48 h均显著降低PPARα、FASN基因的蛋白表达(P<0.05);(2)与对照组相比,10 mmol/L缬氨酸处理原代肝细胞24 h组共筛选出41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81个上调,237个下调。(3)GO功能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参与蛋白质结合过程、催化活性、分子转导活性和转运蛋白活性。(4)KEGG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富集在代谢、疾病、生物系统、细胞信号调控、基因调控、环境调控等6个生物过程。其中脂质代谢是参与代谢生物过程的主要信号通路之一,富集到脂肪酸代谢的FASN、SCD、FADS2、FADS1、HSD17B12等5个差异基因主要参与胰岛素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结论】10 mmol/L缬氨酸可显著下调猪原代肝细胞中PPARα及FASN的蛋白表达,调节脂质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及信号通路活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支链氨基酸调控脂代谢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氨酸 原代肝细胞 脂质代谢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大菱鲆29个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组织表达
12
作者 刘国旭 孟晓雪 +3 位作者 马强 卫育良 梁萌青 徐后国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3,共16页
不同鱼类的脂肪组织分布模式具有高度多样性。大菱鲆具有相对特殊的脂质储存模式;鳍条附近皮下脂肪组织是其重要的脂肪存储部位。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菱鲆的脂质代谢生理,本实验初步研究了29个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在大菱鲆体内的组织表达,这... 不同鱼类的脂肪组织分布模式具有高度多样性。大菱鲆具有相对特殊的脂质储存模式;鳍条附近皮下脂肪组织是其重要的脂肪存储部位。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菱鲆的脂质代谢生理,本实验初步研究了29个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在大菱鲆体内的组织表达,这些基因参与了脂肪生成、脂肪酸β氧化、甘油酯的生物合成和水解、脂质运输以及相关的脂代谢转录调控过程。从30尾鱼(10尾混样作为一个重复)中采集眼、鳃、脑、皮肤、肌肉、肝脏、胃、肾脏、脾脏、心脏、前肠、幽门盲囊、后肠、盲肠和脂肪等共15个组织样本进行qRT-PCR分析。结果显示,肠和脑中脂肪生成基因表达量高,肝脏和肌肉脂肪生成基因表达量低。肠内大部分载脂蛋白和脂质代谢相关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也较高。肌肉中脂肪酸β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较低。细胞内甘油酯酶在脑、眼和心脏中高表达。研究表明,在大菱鲆体内,肠道可能不仅是脂质摄取的场所,也是大菱鲆体内重要的脂肪代谢器官。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大菱鲆脂代谢特征及探索不同储脂类型鱼类中脂肪代谢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数据,也将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研究鱼类的脂质代谢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基因组织分布 脂质代谢 储存模式 鱼类肠道功能
原文传递
脂质代谢参与铁死亡机制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马国霞 王佳丽 +3 位作者 闫宇 苗贺瑱 杨永秀 刘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99-102,共4页
铁死亡是一种调节性坏死性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物积累及活性氧蓄积,是由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驱动的。脂质代谢在铁死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相互作用可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治疗抵抗及... 铁死亡是一种调节性坏死性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物积累及活性氧蓄积,是由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驱动的。脂质代谢在铁死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相互作用可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治疗抵抗及免疫紊乱,是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近年来,铁死亡与妇科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中脂质代谢状态异常,对铁死亡表现出很高的敏感性。调控肿瘤细胞脂质代谢以诱导铁死亡有望成为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脂质代谢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宫颈肿瘤
下载PDF
人参不定根中皂苷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金永燮 丁兰卉 +4 位作者 李佳鑫 李凤林 朴玉兰 匡明 李美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38-44,共7页
目的研究人参不定根皂苷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个实验组(共50只,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人参不定根皂苷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30 d,测定小鼠... 目的研究人参不定根皂苷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个实验组(共50只,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人参不定根皂苷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30 d,测定小鼠血脂、肝损伤和抗氧化指标。结果与高脂对照模型组相比,人参不定根皂苷高剂量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显著降低(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人参不定根皂苷能够促进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小鼠机体代谢,降低血脂,修复肝损伤,降低过氧化损伤,增强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不定根皂苷 脂质代谢 肝损伤 抗氧化
原文传递
紫苏醇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腹脂沉积、肝脏脂质代谢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吴愁 刘康 +4 位作者 王雨薇 刘嵩松 孙玉 高嘉怡 李一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高脂饲粮中添加紫苏醇对黄羽肉仔鸡生长性能、腹脂沉积、肝脏脂质代谢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肉仔鸡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高脂饲粮以及添加1 g/kg紫苏醇的高脂饲粮。预... 试验旨在研究高脂饲粮中添加紫苏醇对黄羽肉仔鸡生长性能、腹脂沉积、肝脏脂质代谢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肉仔鸡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高脂饲粮以及添加1 g/kg紫苏醇的高脂饲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15 d。结果显示,与高脂饲粮组相比,添加紫苏醇对肉仔鸡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及肠道长度无显著影响(P>0.05);紫苏醇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腹脂率(P<0.05),使脂肪细胞变小;紫苏醇显著降低了肝脏中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含量(P<0.05),提高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5),降低了血清TG、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P<0.05);紫苏醇提高了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α (Pparα)、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 (Cpt1)和载脂蛋白A1 (Apoa1)的相对表达量,降低了载脂蛋白B (Apo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紫苏醇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的屠宰率、胸肌率和瘦肉率,降低了皮下脂肪厚度和肌间脂肪宽度(P<0.05)。研究表明,紫苏醇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可通过调节与脂肪酸β-氧化和胆固醇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肉仔鸡肝脏、血清和腹部的脂肪沉积,并提高了屠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醇 肉仔鸡 生长性能 脂质代谢 屠宰性能
原文传递
铵胁迫下Bacillus aryabhattai NM1-A2脂质代谢的多组学分析
16
作者 陆钊梅 Kashif Muhammad +2 位作者 莫淑名 杜林方 蒋承建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5,共8页
为了探究脂质代谢在抵抗铵胁迫中的具体作用,本研究以一株高耐铵菌株Bacillus aryabhattai NM1-A2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挖掘脂质代谢通路和关键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定量分析,并测定丙二醛... 为了探究脂质代谢在抵抗铵胁迫中的具体作用,本研究以一株高耐铵菌株Bacillus aryabhattai NM1-A2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挖掘脂质代谢通路和关键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定量分析,并测定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铵胁迫下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accC、fabG和fabF等)均上调表达,脂肪酸降解相关基因(ACSL、fadB和fadN等)大多下调表达,可能导致脂肪酸积累.醛脱氢酶编码基因ALDH上调表达以减少脂质氧化产物的积累.此外,铵胁迫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表达水平和活性的提高,以减少活性氧产生和细胞损伤.因此,活跃的脂质代谢和抗氧化酶系统是B.aryabhattai NM1-A2抵抗铵胁迫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胁迫 脂质代谢 抗氧化 组学分析
下载PDF
脂质代谢在哮喘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少甜(综述) 杨男(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1-466,共6页
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累及全年龄段,其患病率与社会医疗费用逐年升高。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脂质分子作为调节多种细胞生物过程强有力的信号分子,通过对哮喘患者气道不同细胞的调节,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从近年... 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累及全年龄段,其患病率与社会医疗费用逐年升高。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脂质分子作为调节多种细胞生物过程强有力的信号分子,通过对哮喘患者气道不同细胞的调节,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从近年来不断发展的脂质组学与哮喘的研究出发,总结哮喘中潜在的代谢生物标志物,探讨脂质代谢在哮喘发病过程对不同细胞发挥的作用机制,为哮喘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脂质代谢 组学 肪酸 免疫细胞
下载PDF
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动脉粥样硬化脂质代谢基因
18
作者 申俊敏 林芳蕊 +1 位作者 王宝沣 刘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9,共8页
为挖掘动脉粥样硬化脂质代谢相关基因,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数据库中下载数据集,利用加权相关网络分析(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差异分析以及韦恩图筛选关键基因,并进行疾病相关性分析... 为挖掘动脉粥样硬化脂质代谢相关基因,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数据库中下载数据集,利用加权相关网络分析(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差异分析以及韦恩图筛选关键基因,并进行疾病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0个关键基因HMGCR、HMGCS1、LDLR、DHCR24、DHCR7、SQLE、IDI1、INSIG1、FDFT1、MSMO1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LDLR)呈正相关;HMGCR、DHCR7和INSIG1与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呈正相关;除DHCR7外,其余9个基因与ATP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 ABCA1)呈负相关;DHCR24、SQLE、IDI1、INSIG1和FDFT1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G)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关键模块基因主要富集于类固醇、胆固醇和甾醇生物合成及代谢过程.10个关键基因可为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治疗靶点的筛选与研发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生物信息学 脂质代谢 富集分析 疾病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从瘀论治脂质代谢紊乱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杨瑜善 冯晓桃 邢楠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9,共8页
瘀血贯穿于脂质代谢紊乱发展全过程,是其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瘀血阻滞是脂质代谢紊乱重要病机。从瘀论治能有效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其潜在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肠道脂质消化吸收、增加脂质排泄;限制肝脏和脂肪组织脂质合成,促进脂质氧化... 瘀血贯穿于脂质代谢紊乱发展全过程,是其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瘀血阻滞是脂质代谢紊乱重要病机。从瘀论治能有效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其潜在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肠道脂质消化吸收、增加脂质排泄;限制肝脏和脂肪组织脂质合成,促进脂质氧化利用和白色脂肪棕色化,减轻脂质沉积;调控肝脏、巨噬细胞、脂肪细胞等脂质转运和血脂运输,减少细胞脂质含量。此外,从瘀论治还能通过以下途径改善包括肝脏、脂肪组织在内的脂质代谢:调节肠道微生物,改善肠道渗透性和恢复肠壁完整性;通过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等途径而抗氧化;调节免疫细胞、抑制炎症细胞趋化和极化、控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κB,NF-κB)信号通路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而改善炎症反应;通过改善自噬而影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探讨有关从瘀论治脂质代谢紊乱的药理作用机制,这将有助于为临床推广应用从瘀论治脂质代谢紊乱提供新策略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 血瘀证 活血化瘀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AMPD和AMPK在脂质代谢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时文悦 李少琦 +4 位作者 薛福婷 王秀文 吴琛 杨月萍 宋元达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58,共5页
一磷酸腺苷脱氨酶(AMPD)和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都是依赖一磷酸腺苷(AMP)调控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在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文章介绍AMPD和AMPK对脂质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及由胰岛素信号分子引起的相互调控作用,分析二者在三... 一磷酸腺苷脱氨酶(AMPD)和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都是依赖一磷酸腺苷(AMP)调控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在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文章介绍AMPD和AMPK对脂质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及由胰岛素信号分子引起的相互调控作用,分析二者在三羧酸循环以及脂质代谢等相关途径中协同调控细胞能量代谢和脂质合成的机制,综述AMPD和AMPK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成果,总结AMPD和AMPK及其相互作用对脂质代谢相关机制的影响。一方面通过研究脂质代谢途径更全面地了解动物生产;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解析脂质的合成途径,了解产油微生物的脂质积累机制,为提高产油微生物脂质产量、生产适口性饲料以及提高动物福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D AMPK 脂质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