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脆秆水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艳玲 申广勒 +3 位作者 王慧 李侠芳 陈思 张从合 《中国种业》 2023年第12期11-15,共5页
水稻茎秆的机械强度与抗倒伏能力高度相关,茎秆的强度又与细胞壁结构和组成有关,脆秆水稻的出现有利于揭示细胞壁合成和调控机制,对于提高水稻抗倒伏性、抗病虫害、抗逆性等有重要作用。选育谷草兼用型的脆秆水稻,既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水稻茎秆的机械强度与抗倒伏能力高度相关,茎秆的强度又与细胞壁结构和组成有关,脆秆水稻的出现有利于揭示细胞壁合成和调控机制,对于提高水稻抗倒伏性、抗病虫害、抗逆性等有重要作用。选育谷草兼用型的脆秆水稻,既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饲草供给平衡,同时也能减少环境污染、节本增效。对脆秆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脆秆水稻品种选育及其应用情况,为脆秆品种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脆秆基因 纤维素含量 定位克隆 品种选育
下载PDF
一个水稻脆秆突变体bc21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1
2
作者 戴文慧 朱琪 +6 位作者 张小芳 吕沈阳 项显波 马涛 陈宇杰 朱世华 丁沃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6-1431,共6页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籼稻Kasalath获得一个脆秆突变体bc21。表型分析发现,该突变体的茎秆及叶片均易折断,且该脆性表型在苗期开始表现,至成熟期时最显著。茎秆机械强度分析表明, bc21茎秆的抗折力、拉伸力显著下降。树脂切片及扫...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籼稻Kasalath获得一个脆秆突变体bc21。表型分析发现,该突变体的茎秆及叶片均易折断,且该脆性表型在苗期开始表现,至成熟期时最显著。茎秆机械强度分析表明, bc21茎秆的抗折力、拉伸力显著下降。树脂切片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 bc21茎秆的厚壁组织细胞空隙增多,细胞壁明显变薄。茎秆细胞壁组分含量分析表明,与野生型相比, bc21的纤维素含量降低36.60%,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升高23.08%和26.06%。经遗传分析得出,bc21的脆性性状由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SSR标记和自行设计的STS标记将BC21基因定位于水稻第6号染色体STS标记STS2和STS3之间约52.9kb的范围内,该区间内没有已报道的水稻脆性相关基因,表明BC21可能是1个新的水稻脆秆基因,为进一步揭示水稻茎秆机械强度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材料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脆秆突变体 细胞壁 纤维素 基因定位
下载PDF
脆秆水稻科辐粳7号在庐江县的种植表现及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永广 高时凤 +1 位作者 夏大东 何立斌 《农技服务》 2023年第11期74-77,共4页
科辐粳7号是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跃进团队利用水稻脆秆突变体的遗传分子机制培育而成,2019年通过安徽省审定。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株叶形态好、高产、稳产、米质优、开花后秸秆变脆,脆而不倒等特点,适宜在安徽中粳区域... 科辐粳7号是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跃进团队利用水稻脆秆突变体的遗传分子机制培育而成,2019年通过安徽省审定。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株叶形态好、高产、稳产、米质优、开花后秸秆变脆,脆而不倒等特点,适宜在安徽中粳区域种植。为科辐粳7号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总结科辐粳7号在庐江白山镇的种植表现,并介绍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秆水稻 科辐粳7号 种植表现 机插栽培技术 庐江县
下载PDF
水稻脆秆矮生突变体鉴定及基因定位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叶亚峰 刘斌美 +3 位作者 许学 章忠贵 吴跃进 王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经过氮离子束处理的籼稻品种9311,其M2代中发现1株茎、叶均较脆且株高偏矮的突变体,暂定名为矮脆(dfr)。该突变体株高74.5cm,而野生型株高为122.9cm;细胞壁成分分析表明,突变体和野生型叶片纤维素含量分别为13.8%和23.8%;半纤维素分别为... 经过氮离子束处理的籼稻品种9311,其M2代中发现1株茎、叶均较脆且株高偏矮的突变体,暂定名为矮脆(dfr)。该突变体株高74.5cm,而野生型株高为122.9cm;细胞壁成分分析表明,突变体和野生型叶片纤维素含量分别为13.8%和23.8%;半纤维素分别为24.2%和20.6%;突变体和野生型茎秆的纤维素含量分别为22.3%和34.1%;半纤维素分别为30.3%和18.6%;细胞壁其他成分无明显变化。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脆性矮生性状受单隐性基因控制;以突变体dfr与02428杂交组合的F2代群体为基因定位群体,利用SSR分析标记将dfr突变位点定位在2号染色体,位于SSR分子标记的RM5472和RM240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1cM和1.6cM。这些结果为研究脆秆矮生突变体及其基因克隆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遗传分析 脆秆矮生突变体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水稻脆秆重组体茎秆的形态结构观察与理化测定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上都 余显权 +1 位作者 赵福胜 马天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水稻脆秆重组体茎秆与普通茎秆形态结构与理化性的差异,对两者的茎秆差异通过茎秆形态解剖和纤维素、可溶性糖含量测定进行了比较,通过扫描电镜对茎秆观察得到,重组体734的小维管束数目多于对照(733),小维管束之间的凹陷比对照... 为了研究水稻脆秆重组体茎秆与普通茎秆形态结构与理化性的差异,对两者的茎秆差异通过茎秆形态解剖和纤维素、可溶性糖含量测定进行了比较,通过扫描电镜对茎秆观察得到,重组体734的小维管束数目多于对照(733),小维管束之间的凹陷比对照深,而皮层纤维细胞层数少于对照。茎秆组织的光学显微镜解剖观察结果为734茎秆基本组织的细胞大、排列较疏松,对照的细胞比较小、排列紧密;734维管束内的韧皮部与木质部细胞少而疏松,对照多且排列紧密。虽然734茎秆单位面积内的细胞数与对照相近,但细胞壁比对照薄,细胞腔比对照大。茎秆的相对含水量和粗纤维含量测定显示:重组体734的含水量比对照高4.5%,粗纤维含量比对照低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脆秆 维管束 粗纤维 可溶性糖
下载PDF
一个水稻脆秆重组体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上都 余显权 +1 位作者 赵福胜 马天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6,共2页
在两个表现正常茎秆形态的贵农筒恢×蜀恢527 F7株系群体中,分离出脆秆单株,经过3代自交,证实脆秆性状已经纯合,定名为734,其对照正常秆植株定名为733。734与733杂交试验显示,F1植株全部正常,表现为不脆。F2群体中,正常秆和脆秆以3... 在两个表现正常茎秆形态的贵农筒恢×蜀恢527 F7株系群体中,分离出脆秆单株,经过3代自交,证实脆秆性状已经纯合,定名为734,其对照正常秆植株定名为733。734与733杂交试验显示,F1植株全部正常,表现为不脆。F2群体中,正常秆和脆秆以3∶1分离,以733为回交亲本的B1C1植株,表现正常,即为不脆;而以脆秆734为回交亲本的B1C1植株,正常茎秆和脆秆则以1∶1分离。结果表明:该脆秆性状符合孟得尔遗传规律并由一对隐性单基因控制,是受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的重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脆秆 重组体 遗传分析
下载PDF
插入含Ds因子的T-DNA产生的水稻脆秆突变株的遗传和分子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梅芳 张景六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在构建由农杆菌介导的玉米Ds转座因子插入的水稻转化群体中 ,得到一个茎秆等组织发生脆性突变的株系。理化指标定量测定表明 ,脆性株系的载荷强度和纤维素含量都比正常植株低很多 ,可溶性糖含量略有减少。对这个突变株的分子检测结果表... 在构建由农杆菌介导的玉米Ds转座因子插入的水稻转化群体中 ,得到一个茎秆等组织发生脆性突变的株系。理化指标定量测定表明 ,脆性株系的载荷强度和纤维素含量都比正常植株低很多 ,可溶性糖含量略有减少。对这个突变株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Ds因子在脆性株系中为单位点插入。检测了自交 3代(T1、T2 、T3 )植株中T DNA(Ds)插入与脆性表型的共分离关系。初步结果表明这个突变是T DNA(Ds)的插入造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因子 T-DNA 水稻 脆秆突变株 遗传 分子分析 转座因子标签 共分离
下载PDF
水稻显性脆秆突变体Bc18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应财 刘文真 +4 位作者 傅亚萍 王鹤潼 胡国成 陈温福 徐正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7-135,共9页
从三交组合Ⅱ-32B//协青早B/Dular的F2群体中获得了1个脆性突变体,整个植株表现全生育期脆性。根据该突变体的表型,将其命名为Bc18(Brittle culm 18)。为了更好地鉴定该突变体,用正常茎秆强度品种中9B作轮回亲本与Bc18杂交,创制了Bc18... 从三交组合Ⅱ-32B//协青早B/Dular的F2群体中获得了1个脆性突变体,整个植株表现全生育期脆性。根据该突变体的表型,将其命名为Bc18(Brittle culm 18)。为了更好地鉴定该突变体,用正常茎秆强度品种中9B作轮回亲本与Bc18杂交,创制了Bc18脆秆近等基因系中脆B和中9B。表型鉴定显示,突变体Bc18在生育期、株高、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上与野生型中9B无显著差别,但茎、叶的机械强度分别下降了70.70%和47.16%。细胞壁组分分析表明,突变体Bc18茎、叶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野生型中9B无显著差异,但半纤维素含量分别提高了31.84%和17.35%。6个杂交组合F2和12个回交BC1F1群体的遗传分析证明Bc18脆性突变由单显性基因控制。采用图位克隆技术,构建了Bc18/02428和Bc18/9311的F2定位群体,并利用网上公布的SSR标记和新设计的InDel标记,最终将Bc18基因定位在第1染色体长臂端InDel标记PBC22与PBC33之间约154kb的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BCL 8 显性脆秆 机械强度 半纤维素含量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水稻脆秆突变体bc1-wu3的鉴定与基因克隆 被引量:2
9
作者 许作鹏 仲崇元 +1 位作者 张丽佳 刘巧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7-165,共9页
【目的】茎秆机械强度与植株抗倒伏性直接相关。发掘脆秆突变体,克隆其相关基因有助于了解茎秆机械强度遗传机制,为抗倒伏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经^(60)Co-γ诱变的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后代群体中获得一个脆秆突变体,命名为bc1-wu3... 【目的】茎秆机械强度与植株抗倒伏性直接相关。发掘脆秆突变体,克隆其相关基因有助于了解茎秆机械强度遗传机制,为抗倒伏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经^(60)Co-γ诱变的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后代群体中获得一个脆秆突变体,命名为bc1-wu3(brittle culm 1 from Wuyujing3),以突变体bc1-wu3为母本,Kasalath为父本构建相应的F_2分离群体,采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定位相应脆秆基因。【结果】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叶片、叶鞘、茎秆等组织在全生育期始终表现为脆性,易折断;穗长和粒长显著降低,粒宽显著增加。茎秆细胞细胞壁糖成分测定表明,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极显著下降,而木糖、葡萄糖及阿拉伯糖含量则显著增加。茎秆切片观察发现突变体茎秆的厚壁细胞层数减少,厚壁细胞细胞壁极显著变薄。遗传分析表明,bc1-wu3脆性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采用图位克隆的技术将该基因定位于第3染色体标记MK12与MK18之间,物理距离为57 kb,在此定位区段内包含1个已克隆的脆性基因BC1(LOC_Os03g30250)。测序结果表明,突变体bc1-wu3中BC1基因第2外显子内(CDS 659处)有1个碱基的替换(G-T),导致编码氨基酸由半胱氨酸变异为苯丙氨酸。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BC1基因在脆秆突变体bc1-wu3茎秆中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据此推断本研究中定位的脆秆基因bc1-wu3为BC1新等位基因。相关结果加深了对BC1基因功能的认识,有助于阐明水稻茎秆强度遗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脆秆突变体 BC1基因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水稻脆秆褐穗突变体fb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雯 唐彦强 +3 位作者 廖红香 蒋钰东 杨正林 桑贤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98-2305,共8页
为鉴定新的脆杆突变体,从籼型水稻恢复系缙恢10号的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体库中鉴定了一个全生育期植株变脆且开花后稻穗呈褐色的突变体,暂命名为脆秆褐穗突变体fb1,对其进行了机械强度、光合色素含量、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等测定,并开... 为鉴定新的脆杆突变体,从籼型水稻恢复系缙恢10号的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体库中鉴定了一个全生育期植株变脆且开花后稻穗呈褐色的突变体,暂命名为脆秆褐穗突变体fb1,对其进行了机械强度、光合色素含量、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等测定,并开展了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等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fb1茎秆和叶片的最大载荷分别下降了43.3%和63.1%,茎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为野生型的76.5%和66.6%,叶片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则分别为野生型的91.0%和95.5%,均显著降低。开花前,fb1的穗部性状与野生型相比无变化,开花后颖壳逐渐褐化,成熟后呈灰褐色。fb1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野生型的74.8%、90.5%和85.3%,均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调控,基于西农1A/fb1的F2群体,利用SSR等分子标记最终将调控基因FB1精细定位在第1染色体SSR标记RM1268和RM11669之间42 kb的物理范围内,包含7个注释基因。该研究结果不仅为FB1基因的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也为植物细胞壁发育分子机理研究和新能源水稻育种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穗 脆秆 纤维素 基因定位
下载PDF
脆秆粳稻新品系主要特征特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健 方兆伟 +10 位作者 王宝祥 杨波 迟铭 卢百关 刘艳 陈庭木 刘金波 邢运高 徐波 孙志广 徐大勇 《中国稻米》 2019年第6期100-102,共3页
通过复交、回交方式,将脆秆基因导入到常规水稻品种中,在后代分离群体中选育出具有优良农艺性状、适合生产上种植的2个脆秆新品系CG16-3和CG16-9。新品系产量性状较好,品质优良,抗病性好,尤其是后期不易倒伏,收获时秸秆易粉碎,利于秸秆... 通过复交、回交方式,将脆秆基因导入到常规水稻品种中,在后代分离群体中选育出具有优良农艺性状、适合生产上种植的2个脆秆新品系CG16-3和CG16-9。新品系产量性状较好,品质优良,抗病性好,尤其是后期不易倒伏,收获时秸秆易粉碎,利于秸秆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脆秆 特征特性
下载PDF
水稻脆秆突变体bc16的鉴定和基因精细定位 被引量:5
12
作者 舒亚洲 曾冬冬 +3 位作者 秦冉 金晓丽 郑希 石春海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5-355,共11页
脆秆突变体是一类研究植物机械强度的重要材料。利用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筛选获得一个脆秆突变体,命名为bc16(brittle culm16)。与野生型植株相比,bc16茎秆、叶片和根明显变脆,而株高、穗粒数降低,穗长和主根长变短。... 脆秆突变体是一类研究植物机械强度的重要材料。利用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筛选获得一个脆秆突变体,命名为bc16(brittle culm16)。与野生型植株相比,bc16茎秆、叶片和根明显变脆,而株高、穗粒数降低,穗长和主根长变短。茎秆细胞壁成分分析表明,bc16纤维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半纤维素含量则显著增加,而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突变体bc16薄壁细胞形状无规则、排列紊乱,表皮层下厚壁细胞次生壁和薄壁细胞壁变薄。遗传分析表明bc16突变体由隐性单基因控制,位于水稻第2染色体长臂端InDel标记2-F和2-H间66.6kb的区间内。该区间共有7个候选基因,其中Os02g0738900是bc3脆秆基因的等位基因。测序结果表明,bc16突变体中的Os02g0738900基因从ATG开始第5113位,在第13内含子近末端发生了T→A的置换,导致转录过程中该内含子末端6个核苷酸被剪切到mRNA中,最终导致翻译提前终止。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Os02g0738900基因在bc16脆秆突变体根、茎、叶中的表达量降低。bc16基因可能通过调控厚壁组织次生细胞壁和薄壁细胞初生壁的合成来影响水稻茎秆机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脆秆 基因定位 细胞壁合成
下载PDF
一个新的水稻脆秆突变体bc17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鸿瑞 叶亚峰 +8 位作者 何丹 任艳 杨阳 谢建 程维民 陶亮之 周利斌 吴跃进 刘斌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9,共9页
利用重离子辐照武运粳7号(Wuyunjing 7,wyj7)获得一个脆秆突变体bc17(brittle culm 17),该突变体脆性特征仅在茎秆中表现,叶片正常,并且茎秆脆性在抽穗后开始表现,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脆性特征逐渐显著。农艺性状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生长发... 利用重离子辐照武运粳7号(Wuyunjing 7,wyj7)获得一个脆秆突变体bc17(brittle culm 17),该突变体脆性特征仅在茎秆中表现,叶片正常,并且茎秆脆性在抽穗后开始表现,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脆性特征逐渐显著。农艺性状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株高显著低于野生型,分蘖数减少以及结实率降低。茎秆和叶片生化成分测定显示,与野生型相比,bc17茎秆和叶片的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22.70%和18.67%,半纤维素含量分别升高45.76%和31.36%。bc17茎秆的抗折力、拉伸力均显著低于野生型,表明茎秆的机械强度发生改变。组织解剖学观察发现,bc17茎秆的厚壁细胞孔隙变大,结构疏松,细胞数目减少。遗传分析表明,bc17的脆秆特征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bc17基因精细定位于水稻第7号染色体162 kb区域中,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可能是一个新的水稻脆秆基因,为揭示水稻细胞壁合成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脆秆突变体 细胞壁 基因定位 纤维素含量
下载PDF
脆秆水稻秸秆饲喂湖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举勇 胡祖余 +3 位作者 栗新 殷康银 陆运霞 刘礼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4期171-172,共2页
为探索脆秆水稻秸秆的饲用价值,开展湖羊饲喂试验,以进一步寻求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试验选择规模养殖场5月龄左右的湖羊40头,随机分成4组,进行为期35 d的饲喂对比试验。4个试验组的基础饲料一致,分别试喂普通稻草、脆秆稻草、青贮脆秆... 为探索脆秆水稻秸秆的饲用价值,开展湖羊饲喂试验,以进一步寻求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试验选择规模养殖场5月龄左右的湖羊40头,随机分成4组,进行为期35 d的饲喂对比试验。4个试验组的基础饲料一致,分别试喂普通稻草、脆秆稻草、青贮脆秆稻草及全株青贮玉米等4种试验料。结果表明,脆秆稻草的适口性比普通稻草好,试验羊对脆秆稻草的采食量明显高于普通稻草,采食量增加了22.46%,总可消化成分也高于普通稻草,完全可以作为湖羊的粗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秆水稻秸 湖羊 饲用价值 增质量
下载PDF
中科院育成脆秆水稻新品种通过验收
15
作者 王晓易 《植物医生》 2016年第12期18-18,共1页
据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消息,该院技术生物所和地方种业公司共同选育出的脆秆水稻新品种科辐粳7号,通过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组织专家完成的收获期脆秆特性鉴定。专家组认为,这一水稻新品种不但秸秆易粉碎、适合还田,还兼具丰产、抗... 据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消息,该院技术生物所和地方种业公司共同选育出的脆秆水稻新品种科辐粳7号,通过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组织专家完成的收获期脆秆特性鉴定。专家组认为,这一水稻新品种不但秸秆易粉碎、适合还田,还兼具丰产、抗病虫和脆而不倒的特性。来自农学、栽培、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脆秆 抗病虫
下载PDF
水稻脆秆控制基因BCl的分离与功能分析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年第2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脆秆 控制基因 分离 功能 BCl基因
下载PDF
脆秆中粳水稻“科辐粳7号”的示范推广及配套高产技术研究
17
作者 翁兆军 刘礼明 王占英 《园艺与种苗》 CAS 2020年第7期46-47,共2页
结合在六安地区示范推广种植结果,对科辐粳7号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表现进行了总结,并从合理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脆秆 科辐粳7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合肥研究院在水稻半显性脆秆机理研究中获进展
18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1年第1期44-45,共2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离子束生物工程与绿色农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吴跃进课题组在水稻显性脆秆Sdbc1基因克隆和功能解析研究中获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semi-dominant mutation in OsCESA9 im⁃proves biomass e...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离子束生物工程与绿色农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吴跃进课题组在水稻显性脆秆Sdbc1基因克隆和功能解析研究中获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semi-dominant mutation in OsCESA9 im⁃proves biomass enzymatic digestibility and salt toler⁃ance by relatively remodeling cell walls in rice为题,在线发表在Rice上,博士叶亚峰为论文第一作者,副研究员刘斌美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离子束生物工程 智能机械 功能解析 论文第一作者 脆秆
下载PDF
显性脆秆水稻不育系中脆A的选育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应财 甘朝洪 +1 位作者 王鹤潼 徐正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3,101,共6页
在三交组合Ⅱ-32B∥协青早B/Dular的F2群体中获得1株显性脆秆水稻,遗传稳定后命名为ZGBCR1。用中9B作轮回亲本与ZGBCR1杂交并连续回交3次,再与中9A测交、连续回交,育成印水型显性脆秆水稻不育系中脆A。中脆A茎叶脆嫩、全生育期表现脆性... 在三交组合Ⅱ-32B∥协青早B/Dular的F2群体中获得1株显性脆秆水稻,遗传稳定后命名为ZGBCR1。用中9B作轮回亲本与ZGBCR1杂交并连续回交3次,再与中9A测交、连续回交,育成印水型显性脆秆水稻不育系中脆A。中脆A茎叶脆嫩、全生育期表现脆性,配合力好,米质优,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较好,异交习性好,繁殖制种产量高。用中脆A组配的F1杂种优势强,茎秆容易折断。中脆A于2008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业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在稻草饲用和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不育系 显性脆秆 A 选育
原文传递
水稻脆秆突变体bc-wy7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20
作者 许作鹏 李善策 +4 位作者 张冬梅 仲崇元 张丽佳 朱奕雯 刘巧泉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9-218,共10页
脆秆突变体是研究植物茎秆机械强度遗传机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利用^(60)Co-γ诱变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Wuyunjing7’,wy7),在其后代中选到1份叶片、叶鞘、茎秆等组织易折断的脆性突变体,命名为bc-wy7(brittle culm from‘Wuyunjing... 脆秆突变体是研究植物茎秆机械强度遗传机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利用^(60)Co-γ诱变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Wuyunjing7’,wy7),在其后代中选到1份叶片、叶鞘、茎秆等组织易折断的脆性突变体,命名为bc-wy7(brittle culm from‘Wuyunjing7’)。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bc-wy7在全生育期期间均表现出脆性,其株高变矮、穗长变短、穗粒数减少、生育期推迟,并出现包颈的表型。茎秆细胞壁糖组分分析表明,突变体bc-wy7茎秆细胞壁中纤维素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木糖及阿拉伯糖的含量显著增加,其他糖成分含量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突变体bc-wy7茎秆表皮层下方厚壁组织及厚壁细胞细胞壁变薄,薄壁细胞呈现变小的趋势,但排列更紧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bc-wy7的脆性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该基因定位于第2染色体分子标记S2-52与S2-56间180 kb的物理区段内,该区段内包含1个已克隆的与茎秆机械强度相关的基因Brittle Culm 3(BC3)。测序结果表明,突变体bc-wy7中BC3基因第9外显子处有2个碱基缺失,造成移码突变使翻译提前终止;定量RT-PCR结果表明,脆秆突变体bc-wy7茎秆和叶片中BC3基因的表达量均降低。据此推断定位的脆秆基因bc-wy7为BC3基因的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脆秆突变体bc-wy7 BC3基因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