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4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8 MV快前沿电磁脉冲模拟器脉冲驱动源研制
1
作者 贾伟 陈志强 +9 位作者 吴伟 郭帆 谢霖燊 吴刚 梅锴盛 程乐 肖晶 孙楚昱 朱湘琴 陈伟 《现代应用物理》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为满足强电磁脉冲试验的需求,研制了一台输出电压可达3.8 MV的全气体绝缘快前沿脉冲驱动源。该脉冲源采用二级脉冲压缩技术路线,由Marx发生器、中储电容、中储开关、陡化电容及陡化开关等组件构成。内部各组件均采用模块化、紧凑型设计... 为满足强电磁脉冲试验的需求,研制了一台输出电压可达3.8 MV的全气体绝缘快前沿脉冲驱动源。该脉冲源采用二级脉冲压缩技术路线,由Marx发生器、中储电容、中储开关、陡化电容及陡化开关等组件构成。内部各组件均采用模块化、紧凑型设计思路,并整体放置在一个层层嵌套的腔体中,各层之间充有不同压力的SF_(6)气体。整机具有输出电压高、结构紧凑、重量轻及便于移动等优点。测试结果表明,在驱动75Ω倒立圆锥天线负载时,初级源最大输出电压大于3.8 MV,负载处输出电场波形的脉冲前沿小于2 ns。通过开关导通时刻的调节,在天线处生成的辐射场波形满足IEC 61000-4-25标准中关于电磁脉冲试验波形的规定,因此可将其作为电磁脉冲模拟器的脉冲驱动源,开展系统级电磁脉冲试验,用于电磁脉冲效应及加固防护技术研究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环境模拟 3.8 MV快前沿脉冲 脉冲压缩 损伤与防护
下载PDF
带反偏置的双路高压脉冲电源的研究
2
作者 李孜 张迪 +2 位作者 姜松 王永刚 饶俊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41,共8页
通过调节反向偏置电压可以改善电场渗透对质谱仪的影响,提高质谱仪的分辨率。为了满足质谱仪对脉冲电场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输出两路极性相反脉冲电场的脉冲电源,且高压正脉冲叠加幅值可调的直流负偏置电压。该电源只需一个... 通过调节反向偏置电压可以改善电场渗透对质谱仪的影响,提高质谱仪的分辨率。为了满足质谱仪对脉冲电场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输出两路极性相反脉冲电场的脉冲电源,且高压正脉冲叠加幅值可调的直流负偏置电压。该电源只需一个充电源便可以产生正负两路脉冲电场。分析了串联开关同步驱动效果,随后通过增加补偿绕组和并联电阻优化了串联电容的分压不均的问题,并验证一个磁芯加多个副边绕组的方案可进一步降低充电电压不均。最终实现了4个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与平均电压相差不超过0.1%。搭建了一台4级的电源样机,实验表明,其可以在容性负载上产生一路幅值为0~1.5 kV、脉宽为2~10μs可调的高压正脉冲且叠加幅值为0~-200 V的反向偏置电压,和一路幅值为0~-1.5 kV、脉宽为2~10μs可调的高压负脉冲,频率高达10 kHz,正负脉冲的前沿均小于30 ns,脉冲波形平稳。该脉冲电源结构紧凑,并且输出电压、脉宽、频率均连续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源 脉冲发生器 脉冲电场 方波脉冲 谐振充电
下载PDF
用脉冲星的脉冲序号复现坐标时方法
3
作者 刘民 童明雷 +5 位作者 平劲松 刘文彪 方海燕 周庆勇 帅平 何克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2,共9页
为实现包括地球和地球以外的时间统一,需要运用相对时间观的两种时间来替代目前时间计量体系中的标准时间,这两种时间分别是:原时和坐标时,其中坐标时可溯源到脉冲星时间基准上。为构建简单的本地轨道参数历表,阐明分层嵌套的空间包含关... 为实现包括地球和地球以外的时间统一,需要运用相对时间观的两种时间来替代目前时间计量体系中的标准时间,这两种时间分别是:原时和坐标时,其中坐标时可溯源到脉冲星时间基准上。为构建简单的本地轨道参数历表,阐明分层嵌套的空间包含关系,形成时间相对统一的观点。从计量角度,提出了一种脉冲星复现坐标时的理论,运用相对时间观中的时间和空间不可分割观点,归纳了统一时间的广域坐标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强调了原点观者的特殊性,提出了基于原点观者的脉冲星脉冲序号和初始历元的定义方法。首先,把一组脉冲星的脉冲序号约定为坐标时基准,用来复现坐标时,约定一组脉冲星的脉冲周期为固定的常数数组,约定后不再测定,常数的单位仍是国际单位制[秒],常数可理解为脉冲序号的坐标时间隔与[秒]之间换算的系数。然后,基于平面电磁波模型,把脉冲星的脉冲电磁波经过原点的时刻与脉冲序号一一对应,于是原点观者的坐标时与连续的脉冲序号成为线性函数关系,最后,分析了脉冲星稳定特点,给出了以一组序号为变量的脉冲星集合稳定性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 原时 坐标时 脉冲序号 空间守时系统 空间计量
原文传递
脉冲放电破岩等离子体通道长度预测方法
4
作者 刘毅 廖洪彬 +3 位作者 程晋 李柳霞 林福昌 赵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55,共9页
针对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电弧等离子体通道长度难以预测的问题,构建了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综合试验平台,测量了花岗岩-自来水组合介质下电弧等离子体通道发展特性及典型电流、电压参数,提取了不同电极间距和脉冲放电次数下岩石表面形成的破碎... 针对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电弧等离子体通道长度难以预测的问题,构建了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综合试验平台,测量了花岗岩-自来水组合介质下电弧等离子体通道发展特性及典型电流、电压参数,提取了不同电极间距和脉冲放电次数下岩石表面形成的破碎区域。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岩石中电弧等离子体通道的阻抗模型,采用迭代优化算法获取阻抗模型参数的近似最优解,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7%。基于优化参数,利用实测电流电压数据预测了等离子体通道的长度。模型预测的等离子体通道长度与实测值的绝对误差均处于毫米量级,且两者的相对误差小于10%,为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系统电源-电极负载的匹配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 高压脉冲放电破岩 电弧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通道长度预测
下载PDF
电磁脉冲电场测量技术研究综述
5
作者 聂鑫 石跃武 +5 位作者 刘逸飞 郭景海 苗建国 马良 王伟 吴伟 《现代应用物理》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宽频带大动态范围的脉冲电场测量是电磁脉冲效应、防护以及电磁兼容等相关领域的一项共性基础技术,在过去50年以来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发展出不同手段的测量技术。无源微分(D-dot)测量传感器带宽相对较高,但尺寸较大、集成度低;... 宽频带大动态范围的脉冲电场测量是电磁脉冲效应、防护以及电磁兼容等相关领域的一项共性基础技术,在过去50年以来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发展出不同手段的测量技术。无源微分(D-dot)测量传感器带宽相对较高,但尺寸较大、集成度低;有源光纤测量系统最大测量带宽约为1 GHz,尺寸相对较小、集成度高、实用性强。集成光学传感器作为一种带宽宽、体积小的无源传感器,各国均有研究。本文主要回顾上述几种脉冲电场测量技术近期研究进展,并结合发展现状分析脉冲电场测量技术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环境 脉冲电场 电场传感器 测量技术
下载PDF
强脉冲光不同脉宽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疗效分析
6
作者 王英 李咏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强脉冲光的不同脉宽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皮肤性病科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患者资料57例,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采用... 目的探讨采用强脉冲光的不同脉宽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皮肤性病科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患者资料57例,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采用较长脉宽治疗的患者为A组(29例),较短脉宽治疗的患者为B组(28例)。采用临床红斑评定量表(CEA)评价红斑改善情况,毛细血管扩张7点评分标准(TGS)评价毛细血管扩张改善情况,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组间比较,两组CEA评分治疗后均降低,但A组CEA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S评分均增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随着治疗次数增加,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EA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S评分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患者,两种脉宽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均得到较好改善;长脉宽较短脉宽红斑改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增加治疗次数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 红斑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疗效 脉冲宽度
下载PDF
基于高分子电压诱导变阻膜的全PCB抗脉冲防护
7
作者 刘辉 吴丰顺 +4 位作者 武占成 龚德权 王晶 胡元伟 马浩轩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随着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内部互连导线间距越来越小,器件更易在静电作用下受到损害。为提高印制电路板(PCB)在实际应用中抗静电放电(ESD)和电磁脉冲(EMP)的能力,制作了一种高分子电压诱导变阻膜,将其嵌入PCB中形成脉冲吸收网络,使全... 随着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内部互连导线间距越来越小,器件更易在静电作用下受到损害。为提高印制电路板(PCB)在实际应用中抗静电放电(ESD)和电磁脉冲(EMP)的能力,制作了一种高分子电压诱导变阻膜,将其嵌入PCB中形成脉冲吸收网络,使全板具备抗瞬变脉冲能力,实现对ESD和EMP的全系统防护。ESD防护实测结果表明,对比普通PCB,全抗脉冲PCB对静电脉冲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释放效率;传输线脉冲(TLP)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电压诱导变阻膜的PCB中每一点都具有过电压脉冲吸收能力,电流泄放能力可达50 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放电(ESD) 传输线脉冲(TLP)测试 电磁脉冲(EMP) 变阻膜
下载PDF
MHz高压脉冲电源的研究
8
作者 丁凯 饶俊峰 《电子科技》 2024年第2期69-75,共7页
针对均匀放电、生物医疗等高频纳秒脉冲的应用需求,文中设计了一款基于射频MOSFET(Metal 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的高重频高压脉冲电源。脉冲电源的控制信号由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提供,并通过光... 针对均匀放电、生物医疗等高频纳秒脉冲的应用需求,文中设计了一款基于射频MOSFET(Metal 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的高重频高压脉冲电源。脉冲电源的控制信号由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提供,并通过光纤进行传输,经驱动芯片放大后同步触发每一级放电管。驱动芯片采用电源模块隔离供电的方式来提供不同的地电位。放电管采用RCD(Residual Current Device)吸收电路来改善开关时刻的瞬时工况。分析和研究了最后一级隔离电感对放电管电压波形、负载电压波形的影响,并对Marx电路做出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在1 kΩ纯阻性负载上,该电源可在1 MHz重复频率下输出上升沿为40 ns、半高宽为100 ns以及电压幅值为1.1 kV的纳秒脉冲。实验验证表明该电源能够在高频高压状态下稳定工作,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发生器 射频MOSFET 脉冲电源 纳秒脉冲 隔离电感 FPGA 脉冲功率技术 1 MHz重频
下载PDF
剪切式旋转阀高速脉冲器定转子间隙对脉冲幅度的影响
9
作者 葛阳 贾武升 +1 位作者 李晓明 陶海君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2期47-50,共4页
随着地质导向钻井的不断发展,井下上传的数据量日益增多,对传输速率的要求也更高。剪切式旋转阀高速脉冲器是将井下实时数据通过泥浆脉冲上传地面的重要的执行机构,在探究脉冲发生器脉冲信号产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使用六合LH-61高温仪器... 随着地质导向钻井的不断发展,井下上传的数据量日益增多,对传输速率的要求也更高。剪切式旋转阀高速脉冲器是将井下实时数据通过泥浆脉冲上传地面的重要的执行机构,在探究脉冲发生器脉冲信号产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使用六合LH-61高温仪器+MWD+剪切式旋转阀高速脉冲发生器进行地面水循环试验,揭示了不同泥浆流量下定转子间隙对脉冲器产生脉冲幅度的影响规律:脉冲信号幅度随流量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相同流量下,间隙越大,脉冲信号幅度越小,与理论值进行比对,得出合理的定转子间隙范围为0.5~0.7 mm。此研究结果可为旋转阀高速脉冲器定转子间隙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阀高速脉冲发生器 旋转阀设计 定转子间隙 脉冲信号 脉冲幅度
下载PDF
太瓦飞秒脉冲激光峰值功率测量装置及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10
作者 朱光毅 金尚忠 +8 位作者 吴磊 薛媛元 莫云龙 尤越 张云龙 俞兵 杨鸿儒 董再天 卢飞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8-404,共7页
超短超强脉冲激光(飞秒强激光)具有极高的峰值功率,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高能物理、激光微加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飞秒脉冲激光峰值功率是评价超短超强脉冲激光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介绍了基于光谱相位相干直接电场重构法的太... 超短超强脉冲激光(飞秒强激光)具有极高的峰值功率,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高能物理、激光微加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飞秒脉冲激光峰值功率是评价超短超强脉冲激光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介绍了基于光谱相位相干直接电场重构法的太瓦量级飞秒脉冲激光峰值功率测量方法、测量装置组成和工作原理,搭建了一套太瓦量级的飞秒脉冲激光峰值功率测量装置,分析和讨论了影响太瓦激光峰值功率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来源和主要因素。测量峰值功率的重复性为2.9%,测量不确定度达到17.6%(k=2),有效解决了太瓦量级飞秒激光峰值功率测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脉冲宽度 脉冲波形 峰值功率 测量不确定度
下载PDF
Crab脉冲星巨脉冲辐射等待时间分布的非稳态泊松模拟
11
作者 王辉 温志刚 +10 位作者 王娜 王洪光 陈建玲 袁建平 袁少南 李健 吕成冰 王金鹏 闫文明 托乎提努尔 崔思然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0,共8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26m射电望远镜,在中心频率1556MHz,对Crab脉冲星(PSR B0531+21)进行了长达12.6h的连续观测,观测带宽为512MHz,时间分辨率为32μs,研究了巨脉冲辐射的等待时间分布特征.观测共探测到2097个信噪比大于1... 利用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26m射电望远镜,在中心频率1556MHz,对Crab脉冲星(PSR B0531+21)进行了长达12.6h的连续观测,观测带宽为512MHz,时间分辨率为32μs,研究了巨脉冲辐射的等待时间分布特征.观测共探测到2097个信噪比大于10的巨脉冲,对应的流量密度大于100Jy.巨脉冲的爆发率表现为高度的间歇性,在较短的时间内具有较高的爆发率,在相对长的宁静期内巨脉冲的爆发率较低,尤其是中间脉冲相位内的巨脉冲爆发.相邻两个巨脉冲的等待时间分布表现为幂律分布特征,可以用一个非稳态的泊松过程进行模拟,这表明巨脉冲的爆发是一种独立的随机事件.此外,主脉冲和中间脉冲相位上的巨脉冲具有不同的等待时间分布特征,这意味着脉冲星不同磁极的巨脉冲辐射机制可能是不同的.这些观测结果对于理解脉冲星的射电辐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个别:Crab 脉冲星:巨脉冲 方法:观测 方法:数据分析
下载PDF
脉冲信号的奇异性分布熵特征分析
12
作者 王璐 陈志菲 +2 位作者 陈希 招启军 鲍明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2,共12页
为了对低信噪比复杂环境下脉冲信号的奇异性差异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标定,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极大值理论的奇异性分布熵特征分析模型。首先对脉冲信号进行归一化并进行小波变换,计算各尺度下模极大值及其特定分布,可以体现具有奇异性差异的... 为了对低信噪比复杂环境下脉冲信号的奇异性差异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标定,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极大值理论的奇异性分布熵特征分析模型。首先对脉冲信号进行归一化并进行小波变换,计算各尺度下模极大值及其特定分布,可以体现具有奇异性差异的模极大值曲线族。为定量描述这种差异性,用熵值表达构成模极大值曲线族的模极大值点分布,并构建能有效分析脉冲信号奇异性差异的奇异性分布熵特征模型。该模型能对低噪比下信号的奇异性差异进行刻画。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6 dB的环境下对典型的直升机脉冲信号(桨/涡干扰信号和高速脉冲信号)进行分析,能够得到89.25%和87.63%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信号 桨/涡干扰信号 高速脉冲信号 奇异性 特征分析
下载PDF
金刚石探测器脉冲响应特性实验研究
13
作者 王子业 高飞 +4 位作者 王菲菲 刘蕴韬 丁雨阳 陈义珍 侯金兵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脉冲辐射场具有瞬时剂量率高、持续时间短的特性,传统核辐射探测器在脉冲辐射场中存在信号堆叠、离子复合、死时间等问题,难以实现对脉冲辐射剂量的准确测量。金刚石探测器具有禁带宽度大、载流子迁移率高、抗辐照能力强、时间响应快等... 脉冲辐射场具有瞬时剂量率高、持续时间短的特性,传统核辐射探测器在脉冲辐射场中存在信号堆叠、离子复合、死时间等问题,难以实现对脉冲辐射剂量的准确测量。金刚石探测器具有禁带宽度大、载流子迁移率高、抗辐照能力强、时间响应快等优点,本研究利用毫秒级与纳秒级脉冲X射线参考辐射场、高剂量率γ照射装置对TW60019型单晶金刚石探测器开展脉冲辐射场响应特性测试。结果表明,金刚石探测器的单脉冲响应随脉冲剂量的增大而减小,探测器收集效率随单脉冲剂量的增大而减小。基于该实验现象,分析了人工合成金刚石薄膜中的杂质与缺陷对探测器收集效率的影响规律,讨论了在金刚石探测器信号收集过程中后端电子学系统对收集效率的影响,验证了金刚石探测器能够满足快响应、高瞬时剂量率的脉冲辐射测量要求,为后续进一步实现脉冲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解决医疗诊断、工业探伤等领域中广泛存在的脉冲辐射剂量监测技术需求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探测器 脉冲辐射 脉冲响应
下载PDF
50~120kV脉冲X射线参考辐射场建立及剂量率测量
14
作者 郝光辉 张晓乐 +4 位作者 徐坠 李德红 黄建微 成建波 万琳健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1期7-16,共10页
为满足国内医疗、安检等脉冲辐射场所对剂量监测仪表准确溯源的需求,基于栅控技术建立满足规范和标准要求的50~120 kV毫秒级脉冲X射线参考辐射场,其脉冲宽度在1~6 300 ms范围内可调。通过对该辐射场的管电压稳定性、剂量线性、重复性、... 为满足国内医疗、安检等脉冲辐射场所对剂量监测仪表准确溯源的需求,基于栅控技术建立满足规范和标准要求的50~120 kV毫秒级脉冲X射线参考辐射场,其脉冲宽度在1~6 300 ms范围内可调。通过对该辐射场的管电压稳定性、剂量线性、重复性、脉冲波形等关键参数进行研究测试,建立脉冲X射线参考波形,并使用30 cm3的圆柱电离室开展脉冲剂量率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管电压预设60 kV时,介入法、非介入法测量管电压的相对偏差均不超过±1.5%;可输出参考波形脉冲的最小脉冲宽度为20 ms,在1 m处95%均匀辐射野直径约为5.5 cm;且N系列、RQR系列辐射质条件下的剂量率范围可分别扩展至0.002~10 mGy/s和0.03~250 mGy/s,可用于防护仪表的量值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X射线 参考辐射场 参考脉冲波形 剂量率测量 辐射剂量学
下载PDF
功率基准型脉冲序列控制三相逆变器分析
15
作者 王志福 杨平 +1 位作者 王一帆 许建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6,共12页
针对宽负载范围工况脉冲序列(PT)控制三相离网逆变器存在输出电压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三相离网逆变器功率基准型脉冲序列(PRM-PT)控制技术。针对不同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PRM-PT控制在不同功率基准的多个高功率脉冲和低功率脉冲中选... 针对宽负载范围工况脉冲序列(PT)控制三相离网逆变器存在输出电压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三相离网逆变器功率基准型脉冲序列(PRM-PT)控制技术。针对不同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PRM-PT控制在不同功率基准的多个高功率脉冲和低功率脉冲中选择合适的控制脉冲对输出电压进行控制,减小不同输出功率时高、低功率脉冲差异,有效抑制了输出电压低频振荡现象。PRM-PT控制器以离散化方式拟合占空比函数,不需要误差放大器及相应补偿网络,具有环路设计简单、控制运算量低的优点。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PRM-PT控制相比PT控制输出电压纹波小、动态响应速度更快,有效抑制了输出电压的低频振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基准 脉冲序列控制 脉冲系数 低频振荡 三相离网逆变器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脉冲星搜寻及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宋祎宁 陈卯蒸 刘志勇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86,共20页
脉冲星在天体演化、物理学、计时、深空自主导航、引力波探测等领域均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脉冲星搜寻及其应用也成为了当前天文界热点研究之一。为了更好地探究脉冲星搜寻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在Web of Science(W... 脉冲星在天体演化、物理学、计时、深空自主导航、引力波探测等领域均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脉冲星搜寻及其应用也成为了当前天文界热点研究之一。为了更好地探究脉冲星搜寻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筛选出有关脉冲星搜寻及应用的964篇文献,在阅读核心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方法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脉冲星搜寻及应用领域的研究经历了初始探索阶段和稳健发展阶段,目前进入蓬勃增长阶段。该领域各国之间密切合作,形成了三大主要的研究群体。脉冲星搜寻及其应用研究在未来将产生如直接探测引力波、深空自主导航等重要科研价值和实际应用结果,将进一步丰富和多元化脉冲星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 脉冲星搜寻 数据分析 可视化 知识图谱
下载PDF
自校准首脉冲时间编码神经元模型
17
作者 冯忍 陈云华 +1 位作者 熊志民 陈平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4-250,共7页
由于脉冲神经元具有复杂的时空动力过程且脉冲信息不可导,脉冲神经网络(SNN)的训练一直是一个难题。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转SNN间接训练深度SNN的方法,避免了直接训练深度SNN的难题,但该方法所获得的SNN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脉冲... 由于脉冲神经元具有复杂的时空动力过程且脉冲信息不可导,脉冲神经网络(SNN)的训练一直是一个难题。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转SNN间接训练深度SNN的方法,避免了直接训练深度SNN的难题,但该方法所获得的SNN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脉冲信息编码机制的影响。在众多编码机制中,首脉冲时间编码(TTFS)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基础和更高的能效,但现有TTFS编码采用单脉冲形式,信息表征能力较弱,编码所需时间窗较大。为此,在TTFS的单脉冲编码基础上,增加一个校准脉冲,形成一种自校准首脉冲时间(SC-TTFS)编码机制,并构建相应的SC-TTFS神经元模型。在SC-TTFS中,首脉冲为必定发放的脉冲,而校准脉冲根据首脉冲发放后剩余的膜电位来确定是否发放,用于对编码脉冲所引起的转换量化误差和截断误差进行补偿,同时缩小编码所需的时间窗。通过对多种编码对应的转换误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在多种网络结构上进行ANN-SNN转换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采用CIFAR10和CIFAR100数据集,基于VGG和ResNet两种网络结构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两类网络结构和两种数据集上均实现了精度无损的ANN-SNN转换,且相较于最先进的同类方法,所提方法所构建的SNN具有最短的网络推理延迟。另外,在VGG结构上,所提方法相比TTFS编码能源效率提升了约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神经网络 脉冲编码机制 ANN-SNN转化
下载PDF
同步脉冲偏压对低温制备的CrSiN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贵宾华 张腾飞 +6 位作者 刘铭 周晖 马占吉 杨拉毛草 汪科良 鲜昌卫 蒋钊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1期48-56,共9页
利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研究了同步脉冲偏压对低温沉积的CrSiN薄膜的组织结构、力学、摩擦学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同步脉冲偏压升高,荷能离子轰击对薄膜表面的溅射作用增强,薄膜中的轻质元素含量略有下降,同时c-CrN(1... 利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研究了同步脉冲偏压对低温沉积的CrSiN薄膜的组织结构、力学、摩擦学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同步脉冲偏压升高,荷能离子轰击对薄膜表面的溅射作用增强,薄膜中的轻质元素含量略有下降,同时c-CrN(111)晶面衍射峰消失,薄膜呈明显的(200)晶面择优取向,晶粒细化,致密度提高。在−500 V偏压下沉积的薄膜硬度最大,达到16.5 GPa,腐蚀电流密度可达2.09×10^(−10)A/cm^(2);磨粒磨损及黏着磨损为CrSiN薄膜的主要磨损机制。调控同步脉冲偏压实现了低温下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CrSiN薄膜的可控制备,为拓宽CrSiN薄膜在温度敏感基体上的适用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 同步脉冲偏压 组织结构 摩擦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电脉冲轧制6061Al电热耦合模型及电弧加热机理分析
19
作者 闫志航 王文先 +2 位作者 卞功波 张涵 张婷婷 《电焊机》 2024年第3期24-29,共6页
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模拟高频脉冲电流激励时两板间界面处电弧的产生。讨论了在高频脉冲电流激励下,两块具有一定角度的金属板在电脉冲辅助轧制过程中界面处产生电弧的条件,并结合电磁学分析了电弧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 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模拟高频脉冲电流激励时两板间界面处电弧的产生。讨论了在高频脉冲电流激励下,两块具有一定角度的金属板在电脉冲辅助轧制过程中界面处产生电弧的条件,并结合电磁学分析了电弧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电脉冲辅助轧制过程中,除了焦耳加热外,还存在电弧加热现象,当加载300 A电流和10 kHz频率时,可以产生电弧并使两块铝板结合形成焊点。随着电流的增加,电弧温度和电势差也相应增加。在800 A电流下,电弧温度可达4 210 K,电势差可达54.5 V,已达到电弧形成的条件,但产生的电弧并不稳定。电弧的存在不仅瞬间加热了板材,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而且在电弧力的作用下更容易形成波纹界面。模拟结果显示,加载800 A电流下可以产生超过4 000 K的电弧,并且在第一个脉冲周期内形成;并拟合了电弧产生的热源方程;为电脉冲辅助轧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轧制 电弧热分析 超声波电弧 高频脉冲电流 粗糙表面
下载PDF
可编程多脉冲绿光激光器
20
作者 吴丽霞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09,共6页
为了满足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和反射物速度干涉仪系统的应用要求,研制出一套可编程多脉冲绿光激光器。采用光强可编程技术,在任意波形发生器中输入一长脉冲电压波形,并将其加载到电光调制器上;通过对此电压脉冲波形的编辑,在实现时域... 为了满足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和反射物速度干涉仪系统的应用要求,研制出一套可编程多脉冲绿光激光器。采用光强可编程技术,在任意波形发生器中输入一长脉冲电压波形,并将其加载到电光调制器上;通过对此电压脉冲波形的编辑,在实现时域上控制光强的同时输出多脉冲,且多脉冲的脉冲间隔、脉冲宽度及脉冲波形均任意可调。结果表明,放大过程的波形畸变得到矫正,获得脉宽为110 ns的绿光单脉冲方波;脉宽为50 ns、时间间隔5μs的绿光双脉冲方波;脉宽为40 ns、50 ns和60 ns、时间间隔为2μs、1μs的绿光三脉冲方波。该研究为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和反射物速度干涉仪系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脉冲 脉冲整形 任意波形 电光调制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