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治疗方案的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蔡伟 周长钰 +2 位作者 刘淑红 蔡金荣 郑成环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00-503,共4页
目的 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PWD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治疗方案对心脏整体及局部室壁功能的改变。方法 AMI患者58例其中经皮冠脉内干预治疗经皮冠状动脉内干预治疗(PCI)组24 例,溶栓组22例,保守治疗组12例;采用PWDTI... 目的 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PWD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治疗方案对心脏整体及局部室壁功能的改变。方法 AMI患者58例其中经皮冠脉内干预治疗经皮冠状动脉内干预治疗(PCI)组24 例,溶栓组22例,保守治疗组12例;采用PWDTI定量测定患者治疗1周时二尖瓣环及局部室壁运动速度,同时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于梗死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二尖瓣环S波峰速度(Vs)、e波峰速度(Ve)、e/a、S波速度时间积分(VTIs)、S波峰加速度(ACCs)等参数PCI组与溶栓组在治疗后1周至1个月和3个月时均比保守组有显著增大(P<0.05),在1个月时PCI组Vs大于溶栓组(P<0.05)。PCI及溶栓组的Vs、VTIs、ACCs在1 周至1 个月及1周至3个月时明显增大,而保守组仅代表收缩功能的VTIs及ACCs也有增大。结论 PWDTI能更准确地定量反映心脏整体功能的变化。Vs、ACCs、及VTIs可作为反映心室收缩功能的主要指标,Ve及e/a可作为反映舒张功能的主要指标,PCI及溶栓治疗优于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栓溶解疗法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超声心动描记术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
下载PDF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丽霞 王捷 杜凤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2-895,共4页
目的探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非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5例。其中25例除外冠心病者为对照组,冠脉造影证实左前降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50例,依据狭窄程度... 目的探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非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5例。其中25例除外冠心病者为对照组,冠脉造影证实左前降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50例,依据狭窄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三组。所有入选者在行冠脉造影检查前行前降支供血相关室壁节段(即左室前壁、前间隔)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查,测量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峰速度(VA)以及舒张早晚期速度比值(VE/VA)等速度指标,并分别比较结果。结果随着冠脉狭窄程度加重,大部分前降支供血节段心肌的VS、VE和VE/VA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逐渐下降。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对VS判断前降支中重度狭窄的价值进行分析发现,对于前壁基底段,以VS≤7.5cm/s为诊断标准,诊断准确性较高,其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7%;在前间壁基底段以VS≤7.0cm/s作为标准,诊断的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92%,诊断的准确性也高。结论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病变的诊断有肯定的价值。同时建议,在前壁、前间壁基底段以VS≤7.0cm/s作为前降支可能存在中度以上狭窄性病变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左前降支
下载PDF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延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的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琦磊 王光友 沈雪彬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5期1711-1713,共3页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pulse-wave doppler yissue imaging,PWDTI)评价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局部室壁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AM...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pulse-wave doppler yissue imaging,PWDTI)评价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局部室壁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AMI病人60例,其中PCI+药物组30例,单纯药物治疗组30例。采用PWDTI定量测定病人治疗一周时局部室壁运动速度,同时结合常规16节段超声心动图资料,在梗死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60例总计出现异常室壁运动节段382个,两组间异常室壁节段,延迟PCI和保守在1周时收缩波峰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Vs)、收缩波加速度(acceleration of S wave,ACCs)及舒张早期峰速度/舒张晚期峰速度(E/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CI+药物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Vs、收缩波时间速度积分(systolic velocity-time integral,VTIs)、ACCs明显高于单纯药物组。结论 PWDTI可评估AMI不同治疗时段对心脏局部室壁功能的影响,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后经皮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延迟PCI 梗死面积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心脏室壁功能
下载PDF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左前降支内支架置入术后左心室局部功能
4
作者 宫剑滨 蒋建红 +5 位作者 江时森 孙晖 王立军 彭永平 邹莺 刘保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B05期36-40,共5页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PW-D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支架置入术前后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PW-DTI技术,对26例IAD单支病变并行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1-3天,术后第7、30天检测左心室12节段...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PW-D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支架置入术前后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PW-DTI技术,对26例IAD单支病变并行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1-3天,术后第7、30天检测左心室12节段的局部心肌运动速度,即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比较支架置人术后LAD对应节段的Sm、Em、Am以及Em/Am比值的变化。结果:LAD4个对应节段(前壁和前间隔)的Sm在术后第7天时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并在术后30天时进一步增高;大部分对应节段的Em在术后第7、30天时较术前增高。非LAD对应节段中,仅个别节段的速度测值在支架置入术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早期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W-DTI技术通过检测局部室壁运动速度,能够客观地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 支架置入术 左前降支
下载PDF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疾病左心室局部功能
5
作者 蒋建红 宫剑滨 +5 位作者 江时森 孙晖 王立军 彭永平 邹莺 刘保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B05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PW-DTI)技术速度指标在定量评价冠状动脉疾病(CAD)左心室局部收缩、舒张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CAD组47例,正常对照组3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231 支冠脉分为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 目的:探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PW-DTI)技术速度指标在定量评价冠状动脉疾病(CAD)左心室局部收缩、舒张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CAD组47例,正常对照组3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231 支冠脉分为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采用PW-DTI技术检测左心室前间隔、后壁、前壁、下壁、侧壁以及后间隔各基底段和中间段共计12个节段的瞬时心肌运动速度,即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并计算Em/Am比值。结果:轻度狭窄组冠脉对应节段的Am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之间的Sm、Em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度狭窄组部分对应节段的Sm、Em、Am与正常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所有对应节段的Sm、Em、Am与正常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PW-DTI技术通过定量检测室壁运动速度,能够客观地反应左心室局部收缩、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 冠状动脉疾病 左心室局部功能
下载PDF
二维超声结合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缩功能的评价
6
作者 沈晓棠 周长钰 +3 位作者 蔡金荣 郑成环 叶岚 王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通过心电图(ECG)QRS波记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坏死面积大小进行分组,测量二维超声及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PW-DTI)心脏收缩指标,以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不同梗死面积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ECGQRS记分将101例首发AMI患者分为... 目的通过心电图(ECG)QRS波记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坏死面积大小进行分组,测量二维超声及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PW-DTI)心脏收缩指标,以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不同梗死面积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ECGQRS记分将101例首发AMI患者分为两组。记分≤3分为小面积梗死组(G1组),共43例。记分>3分为大面积梗死组(G2组),共58例。于AMI后1周记录二维超声图象及PW-DTI速度频谱,并在梗死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复测。结果(1)再灌注治疗(溶栓及PCI)3个月时G1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S波波峰速度(Vs)、S波速度时间积分(VTIs)及S波加速度(ACCs)均优于G2组,表明梗死面积大则心功能受损明显,虽经再灌注治疗亦不能完全消除梗死面积带来的影响。(2)指标LVEF、Vs、VTIs、ACCs多在梗死3个月时方显现差异,表明心脏功能改善可能发生在梗死1个月以后。(3)在PCI治疗的G2组ΔLVEF、瓣环ΔVs、ΔVTIs均较G1组者改善更明显,而经溶栓治疗的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大面积梗死选择PCI治疗可能获益更大。结论(1)PW-DTI指标能准确反映心脏整体及局部功能的变化,Vs、ACCs可作为判定AMI后心脏功能的指标,ACCs能较Vs更好的表现收缩功能的变化。(2)较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在再灌注治疗中获益更多,大面积心肌梗死选择PCI治疗可能更优于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超声心动图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
下载PDF
二维超声结合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对婴幼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伍玉晗 赵亚平 +6 位作者 高峻 张庆 何钊群 彭晶 孙杰 宋柟 姚瑶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24,139,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PW-TDI)在评价婴幼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中的价值。方法: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组(EFE组)和正常对照组各31例。应用常规二维超声观察心室壁运动的幅度及心内膜回声强度变化,同时获取以...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PW-TDI)在评价婴幼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中的价值。方法: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组(EFE组)和正常对照组各31例。应用常规二维超声观察心室壁运动的幅度及心内膜回声强度变化,同时获取以下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左房舒张末期前后径(LAED),心内膜厚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及等容舒张时间(IVRT)。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获取心尖四腔切面二尖瓣环侧壁缘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及舒张早晚期速度比值(Ve/Va)。结果:EFE患儿心内膜增厚、回声增强,室壁运动幅度明显减低;LVED、LAED及IVRT不同程度增大,LVEF、LVFS、E、Ve及Va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峰呈下降趋势,Ve/Va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能客观显示EFE心腔大小变化,心内膜厚度及瓣膜室壁活动情况,PW-TDI可较准确反映左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两者结合应用评价EFE较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原文传递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8
作者 石小红 邓又斌 +5 位作者 杨好意 刘娅妮 陈斌 刘静华 张清阳 黎春蕾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97-399,共3页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PWDTI)检测糖尿病(DM)组和健康对照组左室舒张功能,并与传统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较。方法用PWDTI在心尖左室长轴水平二尖瓣环后壁处测量舒张期E峰速度(Ve)、A峰速度(Va),计算Ve/Va比值;在同一切面用彩...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PWDTI)检测糖尿病(DM)组和健康对照组左室舒张功能,并与传统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较。方法用PWDTI在心尖左室长轴水平二尖瓣环后壁处测量舒张期E峰速度(Ve)、A峰速度(Va),计算Ve/Va比值;在同一切面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A峰值,计算E/A比值,并计算E/Ve比值。DM组根据尿蛋白阴性或阳性分为两亚组,并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或>7%分为两亚组。结果DM组和健康对照组Ve/Va比值[(0.87±0.37)、(1.21±0.4)]以及E/Ve比值[(9.24±4.47)、(6.03±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尿蛋白阴性、阳性亚组的E/Ve比值分别为(7.36±2.46)、(10.5±2.49),DM组HbA1c≤7%和>7%亚组E/A比值分别为(0.64±0.24)、(1.32±0.22),两亚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WDTI观测DM左室舒张功能较传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两者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反映左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左室舒张功能
原文传递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定量分析血管重建术前后左心室局部与整体的收缩功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尹家保 郭瑞强 +3 位作者 孙有刚 张峻 周立明 郝力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采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PW DTI)定量分析血管重建术前后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方法  16例健康人 ,2 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 2 DE及DTI。采用PW DTI分析血管重建术前、后左室壁及二尖瓣环DTI指标 :收缩期峰值收缩速度Vs、射血前时... 目的 采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PW DTI)定量分析血管重建术前后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方法  16例健康人 ,2 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 2 DE及DTI。采用PW DTI分析血管重建术前、后左室壁及二尖瓣环DTI指标 :收缩期峰值收缩速度Vs、射血前时间PEP、射血前时间PEP与局部射血时间ET之比PEP/ET、二尖瓣环 4个位点平均收缩速度值Vmva。结果 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比较 ,室壁运动异常节段Vs显著降低 (P <0 .0 1) ,PEP延长 (P <0 .0 5 ) ,PEP/ET值增大 (P <0 .0 1) ;冠心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前后比较 ,室壁运动恢复节段Vs显著增高 (P <0 .0 1) ,PEP缩短 (P <0 .0 5 )、PEP/ET值减小 (P <0 .0 1) ,血管重建术后Vmva增高 ,且左室射血分数EF与Vmva呈显著正相关 (r=0 .81,P <0 .0 1)。结论 PW DTI可实时监测心肌运动变化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左室收缩功能 血管重建术 冠心病 手术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右室功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光美 朱方成 +2 位作者 白姣 黎春雷 景红霞 《郧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PW-TDI)分析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右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测量36例RHD患者右心常规超声指标,按肺动脉压分为高、中、低组(A、B、C组),比较三组三尖瓣环处的PW-TDI频谱图指标,并与24例... 目的: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PW-TDI)分析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右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测量36例RHD患者右心常规超声指标,按肺动脉压分为高、中、低组(A、B、C组),比较三组三尖瓣环处的PW-TDI频谱图指标,并与24例健康者对照。结果:排除年龄因素影响后,与对照组比较,A组收缩功能Vs、PET、PET/ET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Vs减低、PET延长、PET/ET增大(P均<0.05);而三组舒张功能较对照组Ve与Ve/Va均显著下降,IRT均显著延长(P均<0.05);结论:RHD患者早期存在右室舒张功能下降,肺动脉高压出现后,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受损;三尖瓣环处Vs、PET/ET和Ve、Ve/Va、IRT可分别反映右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右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
下载PDF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凡 李泉水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72-174,共3页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 冠心病 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药物负荷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早期诊断冠心病
12
作者 褚雯 王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30期134-135,共2页
目的联合使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PW-TDI)和潘生丁负荷试验对左室局部纵向心肌的舒缩功能进行定量分析,为早期诊断冠心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7例,设正常对照组25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应用PW-TDI分别测量两组静息状... 目的联合使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PW-TDI)和潘生丁负荷试验对左室局部纵向心肌的舒缩功能进行定量分析,为早期诊断冠心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7例,设正常对照组25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应用PW-TDI分别测量两组静息状态及潘生丁负荷状态下左室各壁基底段和中段Vs、Ve、Va及RIVRT。结果单纯应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冠心病组Vs、Ve、e/a较对照组减低,RIVRT较对照组延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冠心病敏感性79.3%、特异性71.6%。潘生丁负荷状态下,两组对应数据差异均明显增大(P<0.01),诊断冠心病敏感性81.8%、特异性87.1%。结论 PW-DTI结合潘生丁负荷实验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有值得肯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生丁负荷试验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 冠心病
下载PDF
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对右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艳华 张全斌 +6 位作者 高瑞锋 张园园 曹润林 李奇全 李刚 乔丽萍 原学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对右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2×2析因设计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四组,其中健康志愿者35例,单纯胰岛素抵抗者31例,原发性高血压不伴胰岛素抵抗患者36例,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对右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2×2析因设计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四组,其中健康志愿者35例,单纯胰岛素抵抗者31例,原发性高血压不伴胰岛素抵抗患者3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32例,分别测定静息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身高、体重,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体重指数,并经校正的心尖四腔心切面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分别测定三尖瓣瓣环外侧壁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最大运动速度(Am)、等容舒张时间(IVRT),经校正的心尖四腔心切面应用脉冲多普勒记录舒张期三尖瓣口的血流频谱,测量右心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峰并计算Em/Am、E/Em比值。结果 Em、Am、Em/Am、E、E/Em指标:胰岛素抵抗因素与高血压因素两因素间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IVRT指标:胰岛素抵抗因素与高血压因素两因素间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和原发性高血压均可独立影响右心室舒张功能。尚不能认为原发性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对右心室舒张功能产生明显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 胰岛素抵抗 右心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冠心病左心室功能的应用
14
作者 李建辉 李泉水 郑隆权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第3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PW-DTI技术检测60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和收缩期运动速度(S),并用脉...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PW-DTI技术检测60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和收缩期运动速度(S),并用脉冲多普勒法和改良simpson's法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和左室射血分数(EF),比较两组参数的不同。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心电图检查,60例患者中正常对照组(A组)22例、冠心病非心肌梗塞组(B组)26例,心肌梗塞组(C组)12例。①A组与B组的A、E/A,Ea与Ea/Aa比值4个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余参数相差不显著;②A组与C组除A、Aa外,其余各参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B组与C组的S,EF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④各组间E/A与Ea/Aa,S与EF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05)。结论: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及收缩期运动速度参数可用于定量无创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损害程度,较传统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功能更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 冠心病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对冠心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莉 李东野 +2 位作者 陈清枝 王晓萍 吴兰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 探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 (PW DTI)技术几个量化指标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该技术对 32例正常人和 34例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进行测量 ,测量指标 :s波峰值速度 (s)、持续时间(s D)及时间速... 目的 探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 (PW DTI)技术几个量化指标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该技术对 32例正常人和 34例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进行测量 ,测量指标 :s波峰值速度 (s)、持续时间(s D)及时间速度积分 (s TVI)。结果 正常组s、s TVI从基底段到心尖段逐渐降低 (P <0 .0 5 ) ;冠心病组病变节段s、s TVI低于正常组的相应节段 (P <0 .0 5 ) ,而s D差异不显著。结论 s ,s TVI是反映冠心病患者局部收缩功能的较好指标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 冠心病 左心室收缩功能
下载PDF
应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测量冠心病左室局部等容舒张时间的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薛莉 陈清枝 +1 位作者 李东野 王晓萍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 (PW -DTI)测量冠心病患者局部等容舒张时间 (R -IVRT)的可行性及R -IVR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W -DTI技术对 32例正常人 (正常组 )和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 34例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左室 16节段的... 目的 探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 (PW -DTI)测量冠心病患者局部等容舒张时间 (R -IVRT)的可行性及R -IVR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W -DTI技术对 32例正常人 (正常组 )和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 34例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左室 16节段的R -IVRT进行测量 ,比较冠心病组和正常组相应节段的测量值 ,同时每个研究对象 16节段R -IVRT的均值 (GRI)与左室整体等容舒张时间 (G -IVRT)、二尖瓣血流的E/A比值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组各节段R -IVRT无差异 ,而冠心病组的病变节段长于正常组的相应节段 (P <0 .0 5 )。GRI与G -IVRT存在相关 ,正常组和冠心病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44 8、0 .45 0 (P <0 .0 1)。GRI与二尖瓣血流的E/A不相关 ,正常组和冠心病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181、- 0 .0 85 (P >0 .0 5 )。结论 PW -DTI可快速、无创地测量冠心病者的R -IVRT ,该指标可作为评价局部功能的较好指标 ,但是否为负荷依赖性尚须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 左室局部等容舒张时间 冠心病 诊断价值 PW-DTI
下载PDF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谌瑾寰 王跃群 叶湘漓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技术在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对102例尿毒症患者分别采用脉冲波多普勒法(PW)测量二尖瓣口前向血流速度参数: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计算E/A比值;采用PW-DT... 目的探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技术在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对102例尿毒症患者分别采用脉冲波多普勒法(PW)测量二尖瓣口前向血流速度参数: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计算E/A比值;采用PW-DTI技术测量左室侧壁、前壁、下壁、室间隔的二尖瓣环水平DTI参数: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计算Em/Am比值;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结果 102例尿毒症患者用PW法测得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异常,例数为67例,异常例数检出率65%;启动PW-DTI测量程序后,二尖瓣环运动频谱Em/Am比值异常例数增至92例,异常例数检出率90%。PWDTI对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PW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9,P<0.01)。结论PW-DTI技术可以实时定量地反映心肌运动的方向与速度,客观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效避免频谱多普勒检查中存在的假性正常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 尿毒症 左心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估存活心肌
18
作者 许幼峰 张国阳 +4 位作者 尹凤英 陈为英 王爱玉 陈立斌 郭旻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07年第2期108-109,143,共3页
目的利用脉冲组织多普勒定量检测心肌运动速度的特点,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估冠心病梗死节段的心肌存活性。方法34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分别于静息状态、小剂量负荷状态(5... 目的利用脉冲组织多普勒定量检测心肌运动速度的特点,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估冠心病梗死节段的心肌存活性。方法34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分别于静息状态、小剂量负荷状态(5~10μg·kg-1·min-1)及术后1个月检测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心肌收缩峰值速度,计算负荷状态相对于静息状态的收缩峰值速度增加百分率。结果92个心肌节段进入研究分析,56个节段判断为存活心肌节段,36个为非存活心肌节段。静息状态,收缩期峰值速度均减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小剂量负荷状态,存活心肌节段峰值速度增加大于非存活心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增加百分率35%为界限,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93%和81.01%。结论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能更敏感和准确地检测缺血节段的心肌存活性,对指导和评估冠脉血运重建术的适应证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心肌
下载PDF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杨健 卢林琪 +3 位作者 李金国 钟玲 陈丹 陈良龙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 (PW- DTI)定量诊断冠心病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PW- DTI对 38例冠心病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左室壁节段长轴和短轴方向运动速度进行测定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 ;对其中 12例行冠... 目的 探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 (PW- DTI)定量诊断冠心病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PW- DTI对 38例冠心病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左室壁节段长轴和短轴方向运动速度进行测定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 ;对其中 12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 1个月复查 PW- DTI。结果 冠心病组病变节段与正常组比较 ,其运动峰值速度 S、E及 E/ A比值显著性减低。长轴左室壁节段收缩峰值速度 S分布比例在正常组与冠脉狭窄组 (直径狭窄率≥ 75 % )间有显著差异。长轴方向 ,在心底水平冠心病组有 91.6 %的病变节段收缩峰值速度 S≤6 .0 cm/ s,正常组相应百分比为 8.3% (P<0 .0 1) ;乳头肌水平 ,冠心病组 88.4 %的病变节段 S≤ 4 .0 cm/ s,而正常组相应百分比为 6 .7% (P<0 .0 1)。 12例冠状动脉前降支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 ,术后 1个月复查 PW- DTI,发现短轴和长轴方向前降支所支配的大多数节段收缩峰值速度 S较术前改善。结论  (1) PW- DTI可准确定量评价冠心病局部室壁短轴和长轴的运动异常。 (2 )长轴方向心底水平收缩峰值速度 S≤ 6 .0 cm / s,乳头肌水平 S≤ 4 .0 cm/ s,可作为判断冠心病病变节段心肌缺血的参考量化指标。 (3) PW- DTI可客观评价冠脉介入治疗效果和心功能变化 ,对冠心病的无创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诊断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 临床应用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脉冲波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杨宗仁 高燕 艾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采用脉冲波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PW- DTI)观察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的情况,分析PW- DTI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冠心病患者与(冠心病组) 38例健康人(对照组) ,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 2 - DE)及PW- DTI检查。PW- DTI测量收... 目的:采用脉冲波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PW- DTI)观察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的情况,分析PW- DTI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冠心病患者与(冠心病组) 38例健康人(对照组) ,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 2 - DE)及PW- DTI检查。PW- DTI测量收缩期参数:Vs、PEP及PEP/ET。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室壁运动异常节段Vs显著降低( P<0 .0 1 ) ,PEP延长( P<0 .0 5 ) ,PEP/ET值增大( P<0 .0 1 )。结论:PW- DTI技术可直观、定量、准确地评估室壁运动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冠心病诊断 应用价值 PW-DTI 二维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患者 室壁运动异常 室壁运动速度 定量指标 对照组 PEP 健康人 收缩期 I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