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9篇文章
< 1 2 1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桡动脉脉搏波重构方法
1
作者 艾海明 张清利 +3 位作者 宋现涛 王野 张松 杨益民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472-478,共7页
目的:针对从指端脉搏波重构出桡动脉脉搏波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重构方法。方法:使用四通道数据采集系统PowerLab分别无创采集指端脉搏波和桡动脉脉搏波,对脉搏波信号噪声源进行分析,利用去基线算法、小波变换去噪算法、归一... 目的:针对从指端脉搏波重构出桡动脉脉搏波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重构方法。方法:使用四通道数据采集系统PowerLab分别无创采集指端脉搏波和桡动脉脉搏波,对脉搏波信号噪声源进行分析,利用去基线算法、小波变换去噪算法、归一化预处理算法,得到稳定的信号波形。设计变分自编码器(VAE)网络模型结构参数,利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对744例受试者数据进行训练,建立桡动脉脉搏波预测模型。设置学习率、随机失活、正则化项共3项超参数,对VAE网络模型进行优化。结果:186例受试者桡动脉脉搏波重构和同步检测结果表明:低阻型和高阻型指端脉搏波经VAE网络模型建模后5%K差、20%K差、K差总方差、FIT分别为49.10%、96.70%、89.74和75.80%;低阻型和高阻型指端脉搏波经VAE网络优化模型建模后5%K差、20%K差、K差总方差、FIT分别为48.50%、94.50%、73.74和66.30%。结论:VAE网络模型建模及其优化方法可用于桡动脉脉搏波重构,重构精度较高,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脉搏波 形重构 模型优化 变分自编码器
下载PDF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无创血压连续测量研究进展
2
作者 叶青 章祎枫 +2 位作者 沙金亮 方桦 余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56-1774,共19页
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血压能够反映患者血液流动、身体体征变化等生理信息,是诊断组织器官健康状态的重要参考数据。由于传统血压测量方法存在有创、间断等局限性,利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hoto plethysmo graphy, PPG)实现血压的无创连... 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血压能够反映患者血液流动、身体体征变化等生理信息,是诊断组织器官健康状态的重要参考数据。由于传统血压测量方法存在有创、间断等局限性,利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hoto plethysmo graphy, PPG)实现血压的无创连续检测成为当前血压测量的热门研究领域。为此,首先简要介绍了PPG的理论背景与技术原理;其次阐述了利用PPG进行血压预测的具体流程,包括公开数据集、评估标准、预处理方法、特征提取与模型建立,并就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总结了基于PPG实现无创血压连续测量的挑战与未来研究方向,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容积脉搏波 血压监测 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超声极速成像技术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评估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康渊强 李光源 +2 位作者 王永槐 关正宇 高明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探讨基于超声极速成像技术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评估的临床意义。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4例作为糖尿病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及血压相匹配... 探讨基于超声极速成像技术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评估的临床意义。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4例作为糖尿病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及血压相匹配糖尿病前期患者60例作为糖尿病前期组,正常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3组患者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后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应用超声极速成像技术检测患者颈总动脉收缩期起始时PWV(PWVBS)、收缩期结束时PWV(PWV-ES)。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PWV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血糖水平对PWV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前期组患者BMI、FPG、2hPG及HbA1c、PWV-BS、PWV-ES均显著增高(均P<0.05)。与糖尿病前期组比较,糖尿病组BMI、FPG、2hPG及HbA1c、PWV-BS、PWV-ES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PWV-BS、PWV-ES与FPG、2hPG及HbA1c均呈正相关(均P<0.01)。因此认为,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PWV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且PWV与血糖水平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极速成像技术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硬化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王利 单晨 刘克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患者左腕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住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2例,根据是否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将其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122)。...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患者左腕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住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2例,根据是否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将其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122)。采用智能腕表收集患者服药后0.5 h、2.5 h、4.5 h、6.5 h、8.5 h的左腕PWT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观察组(93±15,93±13,87±15,85±15,84±10)与对照组(98±18,92±16,90±10,89±8,89±9)的PWTT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缩短(F=11.448,P<0.001)。(2)随着时间的延长,观察组与对照组PWTT下降的幅度相同(F=2.206,P>0.05)。(3)观察组和对照组5个时间点PWTT无统计学差异(F=1.164,P>0.05)。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腕PWTT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高血压 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
下载PDF
极速脉搏波技术评估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影响
5
作者 王志伟 冯艳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9期82-85,共4页
目的应用极速脉搏波技术(ultrafast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评估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目的应用极速脉搏波技术(ultrafast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评估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SGLT-2抑制剂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并利用UFPWV测量颈总动脉收缩早期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beginning of systole,PWV-BS)和收缩末期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end of systole,PWV-ES)。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BP、DBP、BMI、FPG、2hPG、HbA1c、CIMT、PWV-BS、PWV-ES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BMI、FPG、2hPG、HbA1c、CIMT、PWV-BS、PWV-ES与对照组患者的2hPG、HbA1c、SBP、CIMT、PWV-BS、PWV-ES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HbA1c、SBP、DBP、BMI、CIMT、PWV-BS、PWV-ES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FPWV可有效评估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改善情况,且准确率高,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2型糖尿病 极速脉搏波技术 颈动脉弹性
下载PDF
上肢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脉图参数关联性研究
6
作者 王珏 荆聪聪 +3 位作者 崔骥 胡晓娟 李勇枝 许家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44-150,共7页
目的探究上肢脉搏波传导速度(ulPWV)特征价值及不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脉图参数的关系。方法同步采集82名健康人上肢不同部位多信号波形,利用Matlab提取传导时间与脉图参数,结合传导距离计算6种ulPWV,观察其分布情况并比较左右侧差异... 目的探究上肢脉搏波传导速度(ulPWV)特征价值及不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脉图参数的关系。方法同步采集82名健康人上肢不同部位多信号波形,利用Matlab提取传导时间与脉图参数,结合传导距离计算6种ulPWV,观察其分布情况并比较左右侧差异;对不同PWV之间的关系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对不同PWV与脉图参数的关系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心臂脉搏波速度(hbPWV)、心桡脉搏波速度(hrPWV)与心指脉搏波速度(hfPWV)变异率小,可能是较为稳定的ulPWV指标。健康人ulPWV左右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ulPWV与对应的动脉血管类型及动脉壁构成特点有关,富含主动脉弹性信息的hbPWV最低,反映肌性中小动脉硬度的臂桡脉搏波速度(brPWV)最高,对应手部末梢循环的桡指脉搏波速度(rfPWV)有其特异性。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WV指标与脉图参数的集合变量间相关(R=0.612,P=0.004),hbPWV、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h3/h1正相关、与h5/h1负相关,hrPWV与h4/h1正相关,且hbPWV对PWV集合变量的权重系数大于baPWV。结论健康人左右侧ulPWV反映的动脉血管硬度相近,且不同ulPWV反映对应血管的生理结构特点。健康人不同PWV与脉图参数相关,主动脉硬度信息有可能从“寸口”桡动脉处获取,两者可从中医脉诊和现代医学2个维度结合用于血管健康状况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度 上肢脉搏波传导速度 臂踝脉搏波速度 脉图参数
下载PDF
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对新发心力衰竭的影响
7
作者 季春鹏 汪国栋 +5 位作者 黄喆 朱辰蕊 王娜 刘妍 王锦梅 吴寿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0-1035,共6页
目的:探讨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PWV)对新发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体检、无心力衰竭病史且资料完整的98269例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为观察队列,平均随访(13.85±1.40)年。将研究人群按e PWV四分位数分... 目的:探讨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PWV)对新发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体检、无心力衰竭病史且资料完整的98269例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为观察队列,平均随访(13.85±1.40)年。将研究人群按e PWV四分位数分为四组:即Q1组(e PWV<12.54 m/s,n=24567)、Q2组(12.54 m/s≤ePWV<13.95 m/s,n=24567)、Q3组(13.95 m/s≤ePWV<15.44 m/s,n=24568)和Q4组(ePWV≥15.44m/s,n=24567),计算各组新发心力衰竭的发病密度。在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文化程度、心血管家族史、心肌梗死病史、脑卒中病史、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后,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e PWV对新发心力衰竭的影响。结果:随着ePWV四分位组的递增,新发心力衰竭的发病密度呈递增趋势,分别为0.48/千人年、1.21/千人年、2.45/千人年和5.42/千人年。在校正性别、吸烟、饮酒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ePWV每增加1 m/s,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增加37%(HR=1.37,95%CI:1.34~1.39,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无论有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男性还是女性、青中年(<52岁)还是中老年(≥52岁),ePWV均与新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存在显著关联(P均<0.01)。结论:ePWV是新发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无创心功能和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金莲 杨帆 宁新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09-2312,共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老年患者的无创心功能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第六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60岁患有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老年患者的无创心功能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第六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60岁患有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心衰推荐指南最佳用药的基础上将血管紧张素(Ang)转换酶抑制剂(ACEI)替换成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照组采用心衰指南推荐最佳用药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跟踪记录两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胸液水平(TFC)、PWV等。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心功能参考指标CI、CO、SV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PWV、SVRI及TF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的无创心功能有显著改善效果,并且有降低患者PWV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力衰竭 无创心功能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下载PDF
超声极速成像技术在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富维强 刘永馥 何旖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极速成像(UFI)技术在单纯夜间高血压(NH)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进行高血压筛查的患者182例,按照血压状况分为血压正常组(白天平均血压<135/85mmHg,且夜... 目的 探讨超声极速成像(UFI)技术在单纯夜间高血压(NH)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进行高血压筛查的患者182例,按照血压状况分为血压正常组(白天平均血压<135/85mmHg,且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Hg,n=75)、单纯NH组(白天平均血压<135/85 mmHg,且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Hg,n=31)、全天高血压组(白天平均血压≥135/85 mmHg,且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Hg,n=76)。采用常规颈动脉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采用UFI测量颈总动脉前壁收缩起始时PWV和收缩结束时PWV。结果 与血压正常组比较,全天高血压组和单纯NH组颈总动脉前壁收缩结束时PWV均增大(均P <0.05);而与全天高血压组比较,单纯NH组收缩结束时PWV减小(P <0.05)。3组收缩起始时PWV及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全天高血压和单纯NH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与颈总动脉前壁收缩结束时PWV相关(均P <0.05)。结论 单纯NH患者颈总动脉收缩结束时PWV增大。UFI可以准确评价单纯NH患者颈动脉硬度,为临床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并评估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高血压 脉搏波传导速度 超声极速成像 应用
下载PDF
接受降压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莫剑梅 钱静 +2 位作者 黄荣杰 史吉莹 石榴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7期2068-2073,共6页
目的探讨接受降压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0例接受规律降压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302例与女性组258例,比较两组的年龄... 目的探讨接受降压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0例接受规律降压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302例与女性组258例,比较两组的年龄、病程、并发疾病情况、药物使用情况、血生化指标、动态血压指标及动脉硬化指标,分析影响患者baPWV的因素。结果(1)男性组尿素氮、肌酐、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血钾水平及合并并发疾病比例高于女性组,肌酐清除率(Ccr)、血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水平及使用利尿剂比例低于女性组(P<0.05)。(2)女性组的右baPWV、左baPWV及平均baPWV高于男性组(P<0.05)。(3)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平均baPWV与年龄、病程呈正相关,与血钠水平、收缩血压变异性(SBPV)呈负相关(P<0.05);女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平均baPWV与病程、三酰甘油水平、LDL水平、夜间血压下降率、舒张血压变异性(DBPV)、清晨收缩压(mSBP)呈正相关,与尿素氮水平、Ccr、SBPV、清晨舒张压呈负相关,应用利尿剂及调脂药可以降低女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平均baPWV(P<0.05)。结论接受降压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aPWV存在性别差异,女性高于男性。影响女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aPWV的因素较男性多;三酰甘油水平、LDL水平、夜间血压下降率、DBPV及mSBP增高是女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aPWV增加的危险因素,应用利尿剂及调脂药或可降低女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aPW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脉搏波传导速度 性别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脉搏波的无创连续血压预测研究进展
11
作者 庄丽媛 王新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6期37-40,45,共5页
血压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指标,近年来,无创、无袖带、连续血压监测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基于脉搏波的特征参数建立合适的模型,通过测量脉搏的一系列特征如动脉脉搏波的脉冲传递时间,可以用来连续估计动脉血压。本文首先介绍基于脉搏波的特... 血压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指标,近年来,无创、无袖带、连续血压监测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基于脉搏波的特征参数建立合适的模型,通过测量脉搏的一系列特征如动脉脉搏波的脉冲传递时间,可以用来连续估计动脉血压。本文首先介绍基于脉搏波的特征参数测量血压的原理,并总结归纳相关测量模型,如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对其研究结果进行概括总结,并对脉搏波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的研究现状予以介绍,最后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 连续血压测量 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关于脉诊客观化研究中脉搏波测量的思考
12
作者 刘力 刘奇 +3 位作者 苗玉清 杨晓航 乔海法 史宇兵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7-10,共4页
对脉搏波的测量和分析是当前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比较不同指标变量的基础上,认为从测量的便捷性、精度和经济性的角度,压力波作为脉搏波的指标变量是最合适的。此外,中医经典中所描述的脉象,是医者通过指端触觉感受寸口处的脉... 对脉搏波的测量和分析是当前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比较不同指标变量的基础上,认为从测量的便捷性、精度和经济性的角度,压力波作为脉搏波的指标变量是最合适的。此外,中医经典中所描述的脉象,是医者通过指端触觉感受寸口处的脉搏波在头脑中形成的对脉搏情况的主观认识和印象,与脉搏波相关但是并非脉搏波本身,所以研究者也应当注意脉象与脉搏波之间的关联和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诊 脉象 脉搏波 压力
下载PDF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意义
13
作者 闫晓辉 赵娟茹 王琼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2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血透中心长期规律行血液透析的2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baPWV高于平均值的患者纳入高baPWV组(101例),低于平均值的患者纳入低baPWV组(12... 目的分析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血透中心长期规律行血液透析的2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baPWV高于平均值的患者纳入高baPWV组(101例),低于平均值的患者纳入低baPWV组(127例)。分析baPWV与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分析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高baPWV组的年龄、透析前收缩压、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总胆固醇水平高于低baPWV组,白蛋白水平低于低baPW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透析前收缩压>141.25 mmHg、baPWV>23.17 m/s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baPWV与血液透析患者的多种临床指标相关,且是预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血液透析 预后
下载PDF
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无创连续血压模拟器设计
14
作者 卢瑞祥 张晓庆 王文丹 《医疗装备》 2023年第2期38-41,45,共5页
该研究针对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PTT)方法和听诊法标定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系统,设计一种用于产品性能测试的血压信号模拟器,通过建立PTT-BP逆映射函数关系,建立表征特定患者PTT特征参数的表达方程组,并给出在标定过程解析特征参数的方法... 该研究针对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PTT)方法和听诊法标定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系统,设计一种用于产品性能测试的血压信号模拟器,通过建立PTT-BP逆映射函数关系,建立表征特定患者PTT特征参数的表达方程组,并给出在标定过程解析特征参数的方法,依据PTT算法,完成了一种包括心电信号-指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信号(ECG-PPG)发生器的PTT无创连续血压模拟器设计,并给出了标定方法和测试流程。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可以满足PTT无创连续血压测量系统产品性能测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传导时间 血压模拟器 设计
下载PDF
光电容积脉搏波采集系统设计及课程应用
15
作者 李华 梁永波 +2 位作者 朱健铭 肖文香 张倩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23期16-22,共7页
为了提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医学电子仪器设计能力,实现电子信息特色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内涵的深入融合,开发了一套光电容积脉搏波采集系统。该系统以微控制器STC89C52为核心,采用标准医用血氧饱和度探头NELLCOR DS-100A对人体脉搏波... 为了提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医学电子仪器设计能力,实现电子信息特色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内涵的深入融合,开发了一套光电容积脉搏波采集系统。该系统以微控制器STC89C52为核心,采用标准医用血氧饱和度探头NELLCOR DS-100A对人体脉搏波信号进行采集。信号调理部分融合了电压跟随电路、电流转电压电路、有源带通滤波放大电路,有效地实现了nA级光电流信号至毫伏级电压信号的调理。通过本实验项目的锻炼,能够使学生对医学电子信号有更清晰的认识,具备基本的医学生理测量系统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电子仪器 光电容积脉搏波 信号调理电路
下载PDF
基于RISC-V的多路光电容积脉搏波监测系统 被引量:1
16
作者 岳文韬 张政 +2 位作者 高博 龚敏 彭玲 《电子技术应用》 2023年第3期37-41,共5页
针对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 ographic,PPG),基于RISC-V内核设计了一款多通道、实时PPG监测系统。该系统使用RISC-V架构的E203 IP作为低功耗内核,通过ICB总线挂接模拟前端和蓝牙控制模块。AFE4400模拟前端控制模块控制背靠背LED... 针对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 ographic,PPG),基于RISC-V内核设计了一款多通道、实时PPG监测系统。该系统使用RISC-V架构的E203 IP作为低功耗内核,通过ICB总线挂接模拟前端和蓝牙控制模块。AFE4400模拟前端控制模块控制背靠背LED实现两路PPG信号采集,复用该模块分时处理来实现多路采集。蓝牙控制模块挂接到E203实现了通过蓝牙外设下达系统控制指令,之后上传PPG波至终端。该系统通过FPGA验证了22位双通道PPG信号物联网终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容积脉搏波 RISC-V 串行外设接口总线 硬件设计语言建模 蓝牙
下载PDF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脑出血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晓云 王淑慧 +4 位作者 谢兆宏 刘莉 王存福 毕建忠 来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395-3396,共2页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脑出血的相关性及其在脑出血防治中的意义。方法测定31例脑出血患者的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比较分析脑出血患者不同部位测量值的一致性,并与30例...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脑出血的相关性及其在脑出血防治中的意义。方法测定31例脑出血患者的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比较分析脑出血患者不同部位测量值的一致性,并与30例非脑血管病查体者进行对比,分析脉搏波速度与脑出血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患者的双侧cr-PWV无显著差异(P>0.05),双侧cf-PWV无显著差异(P>0.05);同侧cr-PWV与cf-PWV相比无显著差异(均P>0.05);脑出血组的右侧cr-PWV和cf-PW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各部位PWV均有一致性,测量cr-PWV和cf-PWV均可反映脑血管弹性改变;PWV加快是脑出血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下载PDF
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关键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牛磊 艾海明 +1 位作者 刘登辉 张松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构建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处理关键算法,以提升光电容积脉搏波技术临床应用效能。方法:根据信号采集特征及采集部位不同,采用小波变换除噪算法、五点差分阈值算法、去基线归一化算法、高斯拟合算法和传递模型算法,在个人电脑(PC)端... 目的:构建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处理关键算法,以提升光电容积脉搏波技术临床应用效能。方法:根据信号采集特征及采集部位不同,采用小波变换除噪算法、五点差分阈值算法、去基线归一化算法、高斯拟合算法和传递模型算法,在个人电脑(PC)端到手机Android端的跨平台和Matlab语言到Java语言的跨语言编程中,实现高斯拟合算法和传递模型算法。结果:除噪算法中的db9小波函数除噪中噪声集中于第1层高频段,运动伪迹分布在第8层低频段;五点差分阈值算法能够准确识别出波峰点;去基线归一化算法能够有效抑制低频干扰并统一信号幅值;高斯拟合算法和传递模型算法在跨平台跨语言编程实现了性能一致。结论:构建的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处理关键算法可为容积脉搏波技术用于生物医学工程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容积描记(PPG)脉搏波 关键算法 桡动脉 高斯拟合 传递模型
下载PDF
UltraFast^(TM)极速成像技术在颈动脉脉搏波速度测量中的重复性应用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宏波 王晗 +3 位作者 黄辉 栾云 吴林琳 刘牛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9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Ultra Fast^(TM)极速成像技术(UF)在颈动脉脉搏波速度(PWV)测量中的重复性应用效果。方法入选对象为32例健康志愿者(64条颈动脉),由两位统一培训的操作者应用UF技术测量颈动脉弹性参数,包括收缩期开始时血管壁扩张脉搏波传导速... 目的观察Ultra Fast^(TM)极速成像技术(UF)在颈动脉脉搏波速度(PWV)测量中的重复性应用效果。方法入选对象为32例健康志愿者(64条颈动脉),由两位统一培训的操作者应用UF技术测量颈动脉弹性参数,包括收缩期开始时血管壁扩张脉搏波传导速度(BS-PWV)和收缩期结束时血管壁回缩脉搏波传导速度(ES-PWV),分析评价两位测量者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结果两位测量者间颈总动脉BS-PWV、ES-PWV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 878和0. 801,BS-PWV和ES-PWV呈线性相关(r分别为0. 600 8、0. 969 3,P均<0. 05),Bland-AItman图显示颈动脉PWV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在规范化的测量条件下,不同测量者间UF测量颈动脉PWV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动脉硬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速成像技术 脉搏波速度 收缩期开始时血管壁扩张脉搏波传导速度 收缩期结束时血管壁回缩脉搏波传导速度 重复性
下载PDF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无袖带血压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麻琛彬 张鹏 +2 位作者 宋凡 孙洋洋 张光磊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3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无袖带血压监测技术由于低生理/心理负荷等特点,在健康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无袖带血压测量技术能够获取连续动态的血压参数,有效弥补传统袖带血压测量不便、间断测量等不足。本文对基于光电容积脉搏... 无袖带血压监测技术由于低生理/心理负荷等特点,在健康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无袖带血压测量技术能够获取连续动态的血压参数,有效弥补传统袖带血压测量不便、间断测量等不足。本文对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无袖带血压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从传感测量和数据处理方面介绍了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的获取与分析方法。然后简述了传统的基于脉搏波速度理论进行血压测量的研究,重点分析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形态学参数的机器学习方法研究以及基于序列学习的深度网络研究。最后对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无袖带血压测量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详细讨论,以期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容积脉搏波 无袖带血压 信号处理 机器学习 序列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