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AREG水平及CT定量参数与直肠癌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研究
1
作者 徐林生 徐翔 +2 位作者 杨金凤 胡良先 胡炳德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2-65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外周血双调蛋白(AREG)水平及CT定量参数与直肠癌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是否发生脉管侵犯与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分别为脉管侵犯阳性(A... 目的:探讨血清外周血双调蛋白(AREG)水平及CT定量参数与直肠癌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是否发生脉管侵犯与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分别为脉管侵犯阳性(A组)与阴性(B组),淋巴结转移阳性(C组)与阴性(D组)。对比各组患者血清AREG浓度水平、CT定量参数,分析以上指标与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病理结果显示87例患者中32例为直肠癌脉管侵犯阳性,55例脉管侵犯阴性;46例淋巴结转移阳性,41例淋巴结转移阴性。t检验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REG水平、静脉期无水碘密度、静脉期Eff-Z值与直肠癌脉管侵犯相关,血清AREG水平、静脉期Eff-Z值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血清AREG水平、静脉期无水碘密度值、静脉期Eff-Z值及三者联合预测脉管侵犯的AUC分别为0.772、0.784、0.738、0.901,血清AREG水平、静脉期Eff-Z值、两者联合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707、0.709、0.716。结论:血清AREG水平及CT定量参数中静脉期无水碘密度值、静脉期Eff-Z值与直肠癌脉管侵犯相关,血清AREG水平、CT定量参数中静脉期Eff-Z值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血清AREG水平及CT定量参数对预测直肠癌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外周血双调蛋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脉管侵犯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光谱CT多参数成像术前预测结肠癌神经及脉管侵犯状态的价值
2
作者 刘思佳 赵卫 +2 位作者 胡继红 李青青 杨亚英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探讨光谱CT多参数成像术前预测结肠癌神经侵犯(PNI)及脉管侵犯(LVI)状态的价值。方法:搜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光谱CT扫描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结肠癌的6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术后病理中PNI/LV... 目的:探讨光谱CT多参数成像术前预测结肠癌神经侵犯(PNI)及脉管侵犯(LVI)状态的价值。方法:搜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光谱CT扫描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结肠癌的6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术后病理中PNI/LVI的状态分为阳性组(29例)和阴性组(35例)。测量光谱CT动脉期、静脉期40 keV、90 keV单能级图像上病灶的CT值(CT40keV、CT90keV)、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有效原子序数(Zeff)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NZeff),并计算光谱曲线斜率λ。比较两组间各光谱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及最佳阈值,以评估各参数的预测效能。结果:结肠癌PNI/LVI阳性组的动脉期和静脉期光谱CT定量参数CT40keV、IC、NIC、Zeff、NZeff及λ均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间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90ke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动脉期各参数预测结肠癌PNI/LVI状态的效能高于静脉期,其中以动脉期IC的预测效能最佳,其AUC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3(95%CI:0.672~0.894)、82.76%和65.71%。结论:光谱CT定量参数CT40keV、IC、NIC、Zeff、NZeff及λ在术前预测结肠癌PNI/LVI状态中具有一定价值,以动脉期IC的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神经侵犯 脉管侵犯
下载PDF
联合CT特征和病理预测结直肠癌脉管侵犯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王咪 孙金兵 +3 位作者 付婷婷 陈光强 陆志华 张卫国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3,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CT特征和常规病理指标预测结直肠癌(CRC)脉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10例CRC患者资料,按照6∶4的比例纳入训练组(186例)和验证组(124例)。对可能影响LVI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影... 目的:探讨联合CT特征和常规病理指标预测结直肠癌(CRC)脉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10例CRC患者资料,按照6∶4的比例纳入训练组(186例)和验证组(124例)。对可能影响LVI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LV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训练组和验证组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训练组中肿瘤T分期、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沉积、肠梗阻、瘤周脂肪浸润类型在LVI阳性与阴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训练组中T3、T4期、N2期、线样及结节样瘤周脂肪浸润类型是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LVI阳性的灵敏度为79.7%、特异度为61.7%,曲线下面积为0.787。该模型在验证组中预测LVI阳性的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67.1%,曲线下面积为0.783。结论:T分期、N分期及瘤周脂肪浸润类型有助于预测CRC患者LVI是否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脉管侵犯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瘤周最大ADC联合T2WI影像征象对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脉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王彦龙 朱大林 +4 位作者 杜惠军 苟芳丽 彭梅娟 曹佳文 马睿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瘤周最大表观扩散系数(ADC)联合T2WI影像征象对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脉管侵犯(LVI)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50例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按术后LVI状态分为LVI+组25例,LVI-组125例,获得两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表现。采用χ^(... 目的探讨瘤周最大表观扩散系数(ADC)联合T2WI影像征象对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脉管侵犯(LVI)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50例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按术后LVI状态分为LVI+组25例,LVI-组125例,获得两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表现。采用χ^(2)/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有统计学差异变量绘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利用二元Logsitic回归选择与LVI相关变量建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此模型诊断效能。结果两组绝经史、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雄激素受体(AR)、表皮生长因子(EGFR)、钙黏蛋白E(E-Cad)表达、分子亚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形状、边缘、内部强化特征、TIC、肿瘤最大径、早期强化率、峰值强化率、肿瘤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瘤周水肿、瘤周最大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水肿、瘤周最大ADC值对LVI的AUC为0.672、0.762,二者联合的AUC为0.787。结论瘤周最大ADC、瘤周水肿对淋巴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LVI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前者的诊断效能优于后者,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瘤周水肿 浸润性乳腺癌 脉管侵犯
下载PDF
肺腺癌病理分级与肿瘤气道播散及脉管侵犯的相关性
5
作者 陈磊 顾米琦 +2 位作者 刘治鑫 彭俊 何金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究新版肺腺癌分级系统与气道播散及脉管侵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21年行肺癌手术且经术后病理确认浸润性肺腺癌的患者,采集患者临床及病理信息,根据IASLC发布的新浸润性肺腺癌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低分化... 目的:探究新版肺腺癌分级系统与气道播散及脉管侵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21年行肺癌手术且经术后病理确认浸润性肺腺癌的患者,采集患者临床及病理信息,根据IASLC发布的新浸润性肺腺癌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低分化组(III级)、中分化组(II级)、高分化组(I级)。分析患者术后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型与分级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低分化肿瘤与老龄、男性、实性结节、肺叶切除术和侵袭性特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期、气道播散、脉管浸润、胸膜浸润)相关。且与中高分化肿瘤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影像学特征、气道播散、脉管侵犯是独立因素。对行基因检测人群分析,EGFR突变在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基因型无法评估与分级相关性。结论:低分化肿瘤与气道播散及脉管侵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播散 脉管侵犯 肺腺癌分级 相关性
下载PDF
IVIM-DWI对可切除性胃腺癌脉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杨慧远 曲金荣 +4 位作者 王艺 黎海亮 吴越 赵卫杰 李靖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3-508,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DWI)术前预测胃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5月,前瞻性搜集行根治性胃切除的胃腺癌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包括IVIM和DWI。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无脉管侵犯组。测量胃...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DWI)术前预测胃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5月,前瞻性搜集行根治性胃切除的胃腺癌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包括IVIM和DWI。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无脉管侵犯组。测量胃癌病灶的厚度、ADC和IVIM-DWI参数(D、D^(*)、f)值,采用student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连续变量的差异,采用逻辑回归分析筛选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鉴别脉管侵犯状态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参数预测效能的差异。结果:共纳入73例胃癌手术患者,其中49例有脉管侵犯(67.12%)。有脉管侵犯组的肿瘤处胃壁厚度大于无脉管侵犯组,而ADC、D和f值均低于无脉管侵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处胃壁厚度及ADC、D和f值均能有效预测脉管侵犯状态,AUC分别为0.821、0.686、0.792和0.727(P均<0.05)。肿瘤处胃壁厚度[OR:1.302(1.098~1.543)]和f[OR:686.801(6.126~77004.267)]是预测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两者进行诊断时,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7、81.63%和91.67%,其AUC显著高于ADC和f(Delong检验,P均<0.05),但与D和肿瘤处胃壁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52)。结论:IVIM-DWI定量参数及肿瘤处胃壁厚度均能在术前有效预测胃癌脉管侵犯情况,尤其是肿瘤处胃壁厚度和f是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脉管侵犯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预测模型
下载PDF
ADH1B对肝细胞癌合并脉管侵犯患者的预后价值及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覃水玲 徐静轩 +2 位作者 韦浩文 马良 齐鲁楠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83-390,共8页
目的探讨乙醇脱氢酶1B(alcohol dehydrogenase 1B,ADH1B)分子在合并脉管侵犯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vascular invasion,VI-HCC)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及对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对VI-HCC组织进行RNA测序及GO、K... 目的探讨乙醇脱氢酶1B(alcohol dehydrogenase 1B,ADH1B)分子在合并脉管侵犯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vascular invasion,VI-HCC)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及对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对VI-HCC组织进行RNA测序及GO、KEGG、GSEA、WGCNA等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的ADH1B蛋白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运用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ADH1B蛋白表达组患者的生存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VI-HCC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检验分析ADH1B与AFP、Ki67的相关性。用过表达ADH1B及其阴性对照的慢病毒感染肝癌Huh7细胞以构建ADH1B过表达的稳转株,采用qRT-PCR法检测细胞中ADH1B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EDU、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能力。结果RNA测序结果发现VI-HCC根治术后预后不良的患者原发瘤呈代谢重编程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VI-HCC的癌组织中ADH1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预后良好组患者的ADH1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ADH1B低表达可缩短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free survival,R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P<0.01);ADH1B表达水平与AFP、Ki67水平呈负相关趋势(均P<0.01)。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ADH1B低表达是影响VI-HCC患者术后R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细胞学实验结果发现过表达ADH1B可抑制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促进其凋亡能力(均P<0.05)。结论肝脏代谢-解毒相关基因ADH1B在HCC中表达下调且其低表达缩短VI-HCC患者的RFS和OS,可能的机制是ADH1B抑制H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能力,促进HCC细胞的凋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ADH1B 脉管侵犯 增殖 侵袭 迁移 预后
下载PDF
Ki-67、TOPⅡ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脉管侵犯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俊荣 徐文鑫 +2 位作者 穆红 刘云云 陈艳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47-1251,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67、TOPⅡα的表达及其与脉管侵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TOPⅡα的表达,比较有脉管侵犯者和无脉管侵犯者上述分子标志...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67、TOPⅡα的表达及其与脉管侵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TOPⅡα的表达,比较有脉管侵犯者和无脉管侵犯者上述分子标志物表达的差异。结果:46例(76.7%)患者有脉管侵犯,其中在侵犯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脉管侵犯者的TOPⅡα、Ki-67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P<0.05)。亚组分析显示,有和无脉管侵犯者之间Ki-67高表达率的差异主要出现于男性、年龄≥65岁、肿瘤最大径<5 cm、组织学G_(2)-G_(3)级、浸润深度T_(3)及TNM分期Ⅰ-Ⅱ期;有和无脉管侵犯者之间TOPⅡα高表达率的差异主要出现于年龄≥65岁、肿瘤最大径≥5 cm及组织学G_(2)-G_(3)级。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Ki-67和TOPⅡα两者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14,P=0.015)。结论:有脉管侵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Ki-67、TOPⅡα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提示二者在脉管侵犯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TOPⅡα 脉管侵犯 食管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高分辨率MRI对直肠癌TN分期及肠壁外脉管侵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经伟 宋斌 张雅婧 《安徽医学》 2023年第9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对直肠癌TN分期及肠壁外脉管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入院的74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高分辨率MRI检测。以病理诊断直肠癌TN分期及肠壁外脉...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对直肠癌TN分期及肠壁外脉管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入院的74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高分辨率MRI检测。以病理诊断直肠癌TN分期及肠壁外脉管侵犯为金标准,比较高分辨率MRI诊断直肠癌T分期、N分期及肠壁外脉管侵犯与病理诊断的差异,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高分辨率MRI与病理检测对直肠癌TN分期及肠壁外脉管侵犯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高分辨率MRI诊断直肠癌T分期、N分期及肠壁外脉管侵犯准确性低于与病理诊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率MRI序列诊断直肠癌T2期、T3期、T4期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12、0.516和0.750,诊断直肠癌N0期、N1期、N2期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437、0.544和0.448,检测肠壁外脉管侵犯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34。结论高分辨MRI用于直肠癌TN分期及肠壁外脉管侵犯的诊断,诊断效能尚可,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TN分期 肠壁外脉管侵犯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脉管侵犯术前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10
作者 郭振江 赵光远 +1 位作者 杜立强 刘防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脉管侵犯(LVI)的术前预测因素,建立对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选取经胃肠外科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246例。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LVI阳性组(95例)和LVI阴性组(151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脉管侵犯(LVI)的术前预测因素,建立对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选取经胃肠外科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246例。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LVI阳性组(95例)和LVI阴性组(151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肿瘤大小、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cT分期、cN分期、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并比较2组间上述基线及临床特征的差异,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并进一步建立可视化列线图预测模型,运用Bootstrap法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内部验证。结果2组间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肿瘤分化、Lauren分型、cT分期、cN分期及SI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OR=2.184,95%CI:1.224~3.898)、Borrmann分型(OR=2.517,95%CI:1.294~4.896)、cT分期(OR=1.860,95%CI:1.045~3.308)、cN分期(OR=1.816,95%CI:1.004~3.285)及SII(OR=1.001,95%CI:1.000~1.002)是进展期胃癌LVI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进展期胃癌LVI的术前列线图预测模型。经内部验证,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5,分别高于肿瘤大小(0.599)、Borrmann分型(0.564)、cT分期(0.604)、cN分期(0.582)和SII(0.615)。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LVI的概率与实际发生的概率具有较好一致性。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拟合优度良好(χ^(2)=4.387,P=0.821)。结论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术前预测进展期胃癌LVI发生的概率,可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危险因素 列线图 进展期 脉管侵犯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临床特征联合CT影像组学列线图术前预测直肠癌脉管侵犯的价值
11
作者 徐晓燕 范莉芳 +3 位作者 吴树剑 徐争元 韩超 赵劲松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65-570,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特征联合增强CT静脉期影像组学构建的列线图术前预测直肠癌脉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299例直肠癌患者为训练组,164例患者为验证组。根据LVI状态分为LVI... 目的:探讨临床特征联合增强CT静脉期影像组学构建的列线图术前预测直肠癌脉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299例直肠癌患者为训练组,164例患者为验证组。根据LVI状态分为LVI阳性组与LVI阴性组。使用MaZda软件基于增强CT静脉期图像提取纹理特征,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对纹理特征进行降维,并建立影像组学标签,计算标签评分(Rad-score)。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LVI状态的模型,并绘制模型的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及校准度,使用决策曲线(DCA)评价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癌胚抗原(CEA)、肿瘤分化程度及Radscore为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在训练集AUC为0.811 (95%CI:0.760~0.861),验证集AUC为0.761 (95%CI:0.676~0.845)。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训练组(χ^(2)=7.981,P=0.435),验证组(χ^(2)=4.050,P=0.853),均无统计学意义。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性好。DCA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性。结论:临床特征联合CT影像组学列线图术前预测直肠癌LVI状态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侵犯 直肠癌 临床特征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下载PDF
胃癌组织DNA拓扑异构酶2α等8种分子的蛋白表达与脉管侵犯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戴东方 陈德玉 +2 位作者 李小琴 顾汉刚 王德强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研究DNA拓扑异构酶2α(TOP2A)等8种分子在伴脉管侵犯胃癌患者中的蛋白表达。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检测其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TOP2A、微管蛋白β3、胸苷酸合酶(TS)、非转移蛋白23(NM23)、P糖蛋白、增... 目的:研究DNA拓扑异构酶2α(TOP2A)等8种分子在伴脉管侵犯胃癌患者中的蛋白表达。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检测其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TOP2A、微管蛋白β3、胸苷酸合酶(TS)、非转移蛋白23(NM23)、P糖蛋白、增殖标记Ki-67、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酶1(ERCC1)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蛋白表达,比较有和无脉管侵犯者之间上述分子标志物表达的差异。结果:81例(33.5%)患者有脉管侵犯,其中女性、肿瘤最大径≥5 cm、伴神经侵犯及TNM分期Ⅲ-Ⅳ期患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P<0.05)。有脉管侵犯者的TOP2A高表达率(89.3%)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72.9%,P<0.05),而微管蛋白β3、TS、NM23、P糖蛋白、Ki-67、ERCC1及HER2的高表达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有和无脉管侵犯者之间TOP2A高表达率的差异主要出现于女性(100%vs 72.2%,P=0.045)和组织学分级Ⅲ级的患者中(89.3%vs 67.6%,P=0.040)。结论:有脉管侵犯胃癌患者的TOP2A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提示TOP2A在脉管侵犯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脉管侵犯 分子特征 DNA拓扑异构酶2α
下载PDF
磁共振IVIM成像预测直肠癌TN分期、分化、脉管侵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段书峰 冯峰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6期1088-1093,共6页
探讨磁共振IVIM成像预测直肠癌TN分期、分化、脉管侵犯的应用价值。对43例直肠癌患者行常规MRI及IVIM扫描,经后处理软件获得IVIM参数,病灶于一周内手术并送病理检查。随着T分期增加,D值减低、D*值升高(P<0.05);直肠腺癌病理分化程度... 探讨磁共振IVIM成像预测直肠癌TN分期、分化、脉管侵犯的应用价值。对43例直肠癌患者行常规MRI及IVIM扫描,经后处理软件获得IVIM参数,病灶于一周内手术并送病理检查。随着T分期增加,D值减低、D*值升高(P<0.05);直肠腺癌病理分化程度越低,D值越低,D*值越高(P<0.05);D值在直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IM各参数在直肠癌有无脉管侵犯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D值、D*值可以辅助直肠癌T分期,并能预测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D值可以辅助诊断直肠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IVIM 直肠癌 TN分期 病理分级 脉管侵犯
下载PDF
磁共振DKI成像预测直肠癌TN分期、分化和脉管侵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段书峰 郁晓路 冯峰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6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DKI成像技术预测直肠癌TN分期、分化和脉管侵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南通市肿瘤医院住院的43例直肠癌患者,行常规MRI及DKI扫描,经后处理软件获得DKI参数,并于1周内行病灶切除及送病理检查。结果:随着T分... 目的:探讨磁共振DKI成像技术预测直肠癌TN分期、分化和脉管侵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南通市肿瘤医院住院的43例直肠癌患者,行常规MRI及DKI扫描,经后处理软件获得DKI参数,并于1周内行病灶切除及送病理检查。结果:随着T分期增加,MK值升高,各参数在各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肠腺癌病理分化程度越低,MD值越低,MK值越高,各组患者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脉管侵犯的病例MK值较无脉管侵犯者更大,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为0.772,灵敏度为81.0%,特异度为68.7%。MK及MD值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K值可辅助诊断直肠癌T分期情况;MK联合MD值可预测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MK值可预测直肠癌周围脉管有无侵犯;MK联合MD可辅助诊断直肠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DKI 直肠癌 TN分期 病理分级 脉管侵犯
下载PDF
3.0T高分辨MRI诊断直肠癌术前壁外脉管侵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渊明 姜聪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4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直肠癌术前壁外脉管侵犯(EMV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行3.0T高分辨MRI诊断。结果:100例直肠癌患... 目的:探讨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直肠癌术前壁外脉管侵犯(EMV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行3.0T高分辨MRI诊断。结果:100例直肠癌患者中,经病理诊断出EMVI阳性14例,经3.0T高分辨MRI诊断出EMVI阳性10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经3.0T高分辨MRI诊断EMVI的灵敏度为57.14%,特异度为97.67%,准确度为92.00%,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93.33%,误诊率为2.32%,漏诊率为42.86%。3.0T高分辨MRI诊断EMVI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理想一致性(Kappa=0.623)。结论:3.0T高分辨MRI诊断直肠癌术前EMVI准确度较高,可为诊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壁外脉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直肠癌ADC值与其分化程度及神经脉管侵犯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吕茜婷 陈勇 +5 位作者 李珊玫 葸燕燕 朱凯 马文东 陈宇欣 高知玲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15-920,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xponential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e ADC)与直肠癌分化程度及神经脉管侵犯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3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xponential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e ADC)与直肠癌分化程度及神经脉管侵犯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3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常规序列及b值为50、500、1000 s/mm^2的MR扩散加权序列检查,测定不同b值下瘤体、正常肠壁的ADC、e ADC值并比较其差异。同时比较同一分化程度肿瘤不同b值间ADC、e ADC值的差异以及同一b值不同分化程度、神经脉管侵犯是否阳性的肿瘤间ADC、e ADC值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直肠癌在不同b值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图像上,均表现为稍高或高信号,b值为50、500、1000 s/mm^2的瘤体平均ADC值分别为(2.732±0.805)×10^(-3) mm^2/s、(1.226±0.195)×10^(-3) mm^2/s、(1.042±0.228)×10^(-3) mm^2/s,瘤体e ADC值分别为(0.097±0.058)mm^2/s、(0.304±0.055)mm^2/s、(0.363±0.070)mm^2/s,随着b值升高,组织ADC值降低,e ADC值则升高。不同b值条件下,瘤体ADC值随着肿瘤分化程度增高而增高,e ADC值则相反,b值为500、1000 s/mm^2的序列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500 s/mm^2时,P=0.03,F=4.123;b=1000 s/mm^2时,P=0.001,F=10.797);除b=1000 s/mm^2中神经侵犯阳性组平均ADC值较阴性平均ADC值高外,其余组神经脉管侵犯阳性结果组平均ADC值均较阴性组ADC值低。进行不同b值下瘤区ADC值与其分化程度Spear_son相关性分析,当b值为1000 s/mm^2时,病变ADC值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_s=0.742,P<0.05),而与e ADC值呈负相关(r_s=-0.630,P<0.05);b值为1000 s/mm^2的病灶的ADC值诊断直肠腺癌效能较佳。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及e ADC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肿瘤的分化程度及脉管癌栓受侵情况,ADC值可作为早期检测、直肠癌放化疗疗效及预后评价的重要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弥散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脉管侵犯
下载PDF
胃癌的脉管侵犯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玉杰 黄晓东 +3 位作者 杨超 程煌荣 黎华丽 郑勇斌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分析胃癌的脉管侵犯(LBVI)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356例,根据是否发生LBVI分为LBVI阳性者(221例,中位生存时间26个月)、LBVI阴性者(135例,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采用单... 目的分析胃癌的脉管侵犯(LBVI)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356例,根据是否发生LBVI分为LBVI阳性者(221例,中位生存时间26个月)、LBVI阴性者(135例,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胃癌发生LBVI的影响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对LBVI阳性与阴性者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超敏CRP、CEA、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是胃癌发生LBVI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不良、直径大、浸润深度深、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晚是胃癌LBVI的危险因素(P均<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是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P均<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不良、浸润深度深、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晚、LBVI是胃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肿瘤分化不良、直径大、浸润深度深、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晚的胃癌更易发生脉管浸润;肿瘤分化不良、浸润深度深、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晚的胃癌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肿瘤 脉管侵犯 患者预后 肿瘤分化 肿瘤直径 肿瘤浸润深度 淋巴结转移 TNM分期
下载PDF
诺模图(nomogram)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脉管侵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依迪丽·尼加提 迪丽阿热姆·艾海提 +5 位作者 阿布都克尤木江·阿布力孜 帕力丹木·吾买尔 田序伟 吴卓 沈君 戴国朝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9年第4期256-26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MRI参数的诺模图(nomogram)预测乳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经活检病理证实的25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常规MRI、DWI及DCEMRI的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定肿...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MRI参数的诺模图(nomogram)预测乳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经活检病理证实的25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常规MRI、DWI及DCEMRI的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定肿瘤脉管侵犯情况,将256例患者按约2:1随机分为训练集(n=171)及验证集(n=85)。采用LASSO回归筛选与乳腺癌脉管侵犯最相关的危险因素,构建诺模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模型的诊断效能,绘制诺模图校准曲线验证预测能力。结果256例患者中,99例(38.7%)肿瘤侵犯脉管。经LASSO回归,8个MRI参数及HER-2为乳腺癌脉管侵犯的独立预测因素。训练集中,基于多参数模型的诺模图预测脉管侵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敏感度76.3%,特异度77.7%,符合率77.2%,阳性预测值为64.3%,阴性预测值为86.1%;验证集中,诺模图预测脉管侵犯的AUC为0.833,敏感度65.0%,特异度84.4%,符合率75.3%,阳性预测值为78.8%,阴性预测值为73.1%。诺模图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与真实结局之间具有良好吻合度。结论本研究构建及验证的诺模图能有效预测乳腺癌脉管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脉管侵犯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诺模图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 被引量:19
19
作者 朱浩雨 陈基明 +3 位作者 葛亚琼 邵颖 高静 李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25-83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其中乳腺癌淋巴血管浸润(LVI)阳性50例,LVI阴性90例。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其中乳腺癌淋巴血管浸润(LVI)阳性50例,LVI阴性90例。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所有患者均行乳腺常规MRI和动态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全部层面进行手动勾画ROI,采用AK软件提取磁共振纹理特征;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 RMR)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对训练组纹理特征降维、建立影像组学标签。利用临床资料、形态学特征、病理结果及影像组学标签建立影像组学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AK软件共提取3132个影像特征,LASSO回归降维得到10个价值较大的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标签。影像组学标签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71,影像组学模型在验证组和训练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91,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效能更佳。结论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脉管侵犯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乳腺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脉管侵犯
下载PDF
胃癌患者脉管侵犯影响因素分析和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恺鹏 白浪 +1 位作者 雷星 白铁成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影响因素,同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454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影响因素,同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454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预测模型,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该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O血型、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数量是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构建出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预测模型为:P=e^(x)/(1+e^(x)),x=-4.686+1.796×ABO血型+1.095×肿瘤浸润深度+0.768×淋巴结转移数量。ROC曲线下面积为0.963,渐进95%CI为0.945,0.980,预测模型最佳截断值为0.740,该截断值对应的敏感度为0.907,特异性为0.917。结论ABO血型、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数量是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诊断价值良好,可以为胃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脉管侵犯 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模型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