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阻滞复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1
作者 陈靖军 蒋嘉兴 +3 位作者 赵永凯 赵向波 勾志静 韩雪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疼痛科收治的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手法复位组和硬膜...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疼痛科收治的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手法复位组和硬膜外阻滞组,每组30例。试验组在行硬膜外阻滞的基础上联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手法复位组仅接受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硬膜外阻滞组仅接受硬膜外阻滞。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其治疗结束后腰部疼痛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VAS评分低于手法复位组和硬膜外阻滞组(P<0.05)。3组患者经治疗后JOA评分均提高,且试验组JOA评分高于手法复位组和硬膜外硬膜外阻滞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可有效缓解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提高其JOA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
下载PDF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欧华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09-0112,共4页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小针刀技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在对照组中,共有40例患者,治疗方案为小针刀技术;而在...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小针刀技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在对照组中,共有40例患者,治疗方案为小针刀技术;而在治疗组中,亦有40例患者,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与小针刀技术联合治疗。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以期得出结论。结果 在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腰椎功能指标、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疼痛消失、腰椎活动能力复常、治疗总时间等相关指标数据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小针刀治疗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小针刀 腰椎间盘突出症 新医正骨疗 疼痛 活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前后棘间韧带MR影像的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冯宇 杨文东 毕永民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本文利用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观察一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后,突出节段棘间韧带的信号改变,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疗效提供影像依据,并进一步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解除神经根压迫的机理。方法选取2015-08-2... 目的本文利用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观察一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后,突出节段棘间韧带的信号改变,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疗效提供影像依据,并进一步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解除神经根压迫的机理。方法选取2015-08-2016-08于空军总医院诊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21~53岁(平均41.29±9.78岁);其中病变部位为L_5-S_1的19例,L_(4-5)的27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节段(L_5-S_1或L4-5)棘间韧带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信号强度区域均值及最高值,以及治疗前后的直腿抬高角度(ASLR)、视觉疼痛量表(VAS)、MRI轴位像突出髓核矢状径指数(SI)。结果 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后ASLR明显高于治疗前,VAS评分值明显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影像学测试指标中:椎间盘突出的SI值在手法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棘间韧带矢状位T_2WI脂肪抑制信号强度区域均值及最高值均在治疗后明显减低(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后,坐骨神经痛明显减轻或消失。MR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棘间韧带炎性水肿消除或减弱提供了量化的影像学依据,与临床疗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核磁共振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下载PDF
功能性训练结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宋艳萍 姚娜 +5 位作者 沈效平 王荣 陈红波 祁应虎 刘晓婧 陈奇刚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7期924-926,共3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在青少年生长发育高峰期出现的无明确病因的脊柱畸形,女性发生率大于男性,主要表现为脊柱侧弯和椎体旋转。临床上检查,可明显看到脊柱三维弯曲的同时伴有骨盆倾斜、脊柱...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在青少年生长发育高峰期出现的无明确病因的脊柱畸形,女性发生率大于男性,主要表现为脊柱侧弯和椎体旋转。临床上检查,可明显看到脊柱三维弯曲的同时伴有骨盆倾斜、脊柱两侧肌肉不平衡、形体不对称、功能失衡等病理现象[1,2]。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3%[3]。AIS病因众多复杂,并不是由某单一因素决定,其具隐蔽性,早期不易被察觉,直到出现显著症状时才可能被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脊柱畸形 骨盆倾斜 椎体旋转 功能失衡 功能性训练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病理现象
下载PDF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腰扭伤82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卫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3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中药
下载PDF
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调整胸椎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戴海螺 李永筹 鲍晓琴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3期208-209,共2页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常因外感风寒、潮湿、外力受伤等因素,致使肩关节囊、肩袖、韧带、肌肉、肌腱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其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2008年5月—2011年9月笔者通过PAL...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常因外感风寒、潮湿、外力受伤等因素,致使肩关节囊、肩袖、韧带、肌肉、肌腱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其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2008年5月—2011年9月笔者通过PALM触诊仪测定肩周炎患者双侧肩关节三维位置的差异[1],采用北京空军总医院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调整胸椎,促进患者双侧肩关节三维位置对称的改善,并结合肩关节旋转袖相关肌肉的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胸椎调整 旋转袖肌肉松解
下载PDF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中西医护理
7
作者 甄鹰 董淑华 孙永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982-1983,共2页
关键词 混合型颈椎病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护理
下载PDF
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8
作者 高亚男 赵丽丽 +3 位作者 姜婷婷 谢云辉 李卓 张亚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2期137-138,共2页
我院于2010年与北京武警总医院对接开设了东三省唯一的新医正骨科。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前来就诊的省内外患者络绎不绝。2012年2月新医正骨科病房正式接收患者。我们在实践中边学习,边实施,不断摸索经验、改进、完善、创新,... 我院于2010年与北京武警总医院对接开设了东三省唯一的新医正骨科。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前来就诊的省内外患者络绎不绝。2012年2月新医正骨科病房正式接收患者。我们在实践中边学习,边实施,不断摸索经验、改进、完善、创新,参照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技术,积极地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患者的治疗过程,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护理技术 治疗 颈椎病 骨科病房 武警总医院 患者 国内外
原文传递
新医正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护理
9
作者 董连青 段丽娜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0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围绕冯氏创立的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损伤性脊柱疾病的治疗机制,总结出与之配套的规范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上依据冯氏的新医正骨理论治疗损伤性脊柱疾病新疗法机制,以新医正骨疗... 目的:围绕冯氏创立的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损伤性脊柱疾病的治疗机制,总结出与之配套的规范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上依据冯氏的新医正骨理论治疗损伤性脊柱疾病新疗法机制,以新医正骨疗法专科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新医正骨手法治疗后的护理、病情观察的重点、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指导,出院前的健康教育等。结果:总结出的一套相应的护理方法,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缩短了住院日,提高了疗效。结论:采取与治疗机制配套的规范的专科护理方法是一套有效的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正骨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 护理
下载PDF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
10
作者 张涛 霍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5期00293-00293,295,共2页
目的探究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脊柱小关节紊乱患者50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6月,均行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究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脊柱小关节紊乱患者50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6月,均行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疼痛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50例患者中,治愈32例,好转17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00%。结论脊柱小关节紊乱患者实施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恢复,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脊柱小关节紊乱 疼痛
下载PDF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玫莉 庞开慧 +3 位作者 雷丹丹 陈善焕 劳启琼 张玉凤 《现代临床护理》 2008年第9期51-53,共3页
目的总结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9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998例患者中,治愈912例,好转61... 目的总结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9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998例患者中,治愈912例,好转61例,无效15例,治愈复发10例,总有效率97.5%。结论护理人员精心护理是该手法治疗成功的关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
下载PDF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结合运动疗法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金凤 甘伟 陈建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24期3809-3812,共4页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结合运动疗法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茂名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102例AIS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院号进行分组,尾数奇数为对照组(51例),尾数偶数为...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结合运动疗法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茂名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102例AIS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院号进行分组,尾数奇数为对照组(51例),尾数偶数为研究组(51例)。对照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11.33±2.18)岁;研究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11.92±3.23)岁。两组AIS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方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运动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疗法。对比两组AIS患者治疗前后的Cobb角、疼痛程度、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AIS患者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Cobb角、VAS评分分别为(8.58±0.73)°、(2.23±0.1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34±0.87)°、(4.29±0.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45/51),高于对照组62.75%(3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5,P<0.05)。治疗后,研究组功能活动、疼痛、自我形象、心理健康及治疗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78±0.42)分、(4.57±0.32)分、(4.48±0.53)分、(4.63±0.37)分、(4.13±0.73)分,均优于对照组的(4.45±0.51)分、(4.36±0.25)分、(4.03±0.51)分、(4.21±0.52)分、(3.59±0.62)分,且研究组总分为(22.59±1.9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0.64±1.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AIS患者采取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结合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其Cobb角及疼痛程度,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运动疗 COBB角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雪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24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的2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结果 256例患者,治愈例数为233例,好转例数为15例,无效例数为8例,总治疗有效率... 目的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的2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结果 256例患者,治愈例数为233例,好转例数为15例,无效例数为8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6.88%,无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有助于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
下载PDF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14
作者 陈洪生 丛凤英 《世界中医骨科杂志》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以运用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0例的资料分析,证明了冯天有教授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并对一些治疗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提出发病部位集中在L4.5与L5~S1的原因;不同椎体移位的体征特点、机理及其在临床... 以运用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0例的资料分析,证明了冯天有教授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并对一些治疗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提出发病部位集中在L4.5与L5~S1的原因;不同椎体移位的体征特点、机理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治疗时根据不同病情,掌握不同的手法要领;坚持综合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治疗 复位
下载PDF
“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对中青年巨大型LDH患者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凯丽 朱丽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6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探究“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对中青年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103例中青年巨大型LDH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和复位组。传统... 目的:探究“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对中青年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103例中青年巨大型LDH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和复位组。传统组51例给予传统推拿手法、牵引等综合干预,复位组52例增加“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因子水平、脊柱稳定性、体感诱发电位。结果:治疗4周末两组SP、PGE_(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复位组低于传统组(P<0.05)。治疗4周末两组腰椎曲度、腰椎前凸角度、腰骨倾斜角、平均椎间隙高度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复位组高于传统组(P<0.05)。治疗4周末两组DSE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复位组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中青年巨大型LDH患者,可调节其疼痛因子水平,改善脊柱稳定性,调控体感诱发电位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并重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稳定性
下载PDF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传崇 董秀真 《浙江中医杂志》 2014年第5期378-378,共1页
笔者自2010年2月~2012年1月期间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出症45例,并与单纯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独活寄生汤
下载PDF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浮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顺利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5期207-208,共2页
目的:分析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浮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徐州市沛县中医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浮针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 目的:分析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浮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徐州市沛县中医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浮针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浮针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腰腿痛症状及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其ODI的评分较低,其JOA的评分较高,P<0.05。结论: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浮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减轻其腰腿痛的症状,改善其腰椎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浮针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287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火统伦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8-39,共2页
目的:明确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诊断,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对2 87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进行治疗,一周旋转复位一次,治疗四次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 87例中,治愈1 82例( 63.41 % ) ;显效78例( 2... 目的:明确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诊断,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对2 87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进行治疗,一周旋转复位一次,治疗四次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 87例中,治愈1 82例( 63.41 % ) ;显效78例( 2 7.1 8% ) ;好转1 9例( 6.62 % ) ;无效8例( 2 .79% )。结论: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是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方法简单、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临床观察 疗效
下载PDF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正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李瑞凯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4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伸、前屈、右侧侧屈及左侧侧屈活动度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及腰部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正骨推拿手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 腰部活动度
下载PDF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性失眠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军 张凤清 +2 位作者 韦仁杰 黄大波 姚弘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年第9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黄连仙灵安神汤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黄连仙灵安神汤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P〈0.01);治疗组PSQ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性失眠是治病求本之法,其疗效显著、简便易行、无成瘾性及依赖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失眠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黄连仙灵安神汤 疗效 睡眠质量 中医症状积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