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5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1
作者 孙秀钦 马远 +1 位作者 李含 秦晓彬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全身麻醉下脊柱手术的15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全身麻醉下脊柱手术的15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伴随疾病、手术原因、手术状态、手术方式、融合节段、术中事件、手术医师等等资料,观察围手术期(本研究定义为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28 d内)发生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分析观察影响MACE的风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共22例患者在研究定义的时间内发生MACE,发生率1.46%。单因素分析显示,MACE和非MACE患者的BMI、Hb、高血压、中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甲状腺疾病、慢性肺疾病、手术状态、手术方式、术中高血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和非MACE患者的性别、年龄、ASA分级、Ccr、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心力衰竭、手术原因、融合节段、术中低血压、术中输血等资料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原因为脊柱侧凸、术前有慢性心力衰竭史、术中发生低血压均是影响术后MACE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MACE发生率为1.45%,影响MACE发生的风险因素可能包括术前慢性心力衰竭史、脊柱侧凸手术和术中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手术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失血量的影响: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2
作者 汪玫 车建翔 +2 位作者 陈磊 宋婷婷 瞿金涛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4-68,I0006,共16页
目的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降低血压和心率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截至2023年2... 目的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降低血压和心率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截至2023年2月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对脊柱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失血量的影响。根据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结果 纳入21项随机对照研究,共1388例患者。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增加了术中低血压(OR:2.11;95%CI:1.24-3.58;P=0.006)和心动过缓(OR:2.48;95%CI:1.57-3.93;P=0.0001)的总体风险。特别是在给予负荷剂量时,低血压(OR:2.00;95%CI:1.06-3.79;P=0.03)和心动过缓(OR:2.28;95%CI:1.42-3.66;P=0.0007)的风险更为显著。当右美托咪定与静脉麻醉联合使用时,患者更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包括低血压(OR:2.90;95%CI:1.24-6.82;P=0.01)和心动过缓(OR:2.66;95%CI:1.53-4.61;P=0.0005)。与吸入麻醉联合时,仅增加了心动过缓的风险(OR:4.95;95%CI:1.41-17.37;P=0.01)。然而,当与静吸复合麻醉联合使用时,并未增加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风险。此外,右美托咪定还增加了重度低血压的风险(OR:2.57;95%CI:1.05-6.32;P=0.04),但对轻度低血压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于心动过缓而言,无论是轻度(OR:2.55;95%CJ:1.06-6.15;P=0.04)还是重度(OR:2.45;95%CI:1.43-4.20;P=0.001)的风险都有所增加。总体而言,右美托咪定对术中失血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与吸入麻醉联合时,失血量显著减少(MD:-82.97;95%CI:-109.04--56.90;P<0.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脊柱手术过程中增加了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风险。给予负荷剂量或与不同麻醉维持方式联合使用可能会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失血量产生不同的影响。然而,目前的研究结果仍需进一步证实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中血流动力学 失血量 脊柱手术
下载PDF
预康复全程管理流程在促进高龄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3
作者 潘文静 李玉伟 +3 位作者 徐静宜 褚鹤云 袁琳涵 杨宇卓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90-91,95,共3页
目的:分析预康复全程管理流程在促进高龄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高龄脊柱手术患者(n=150),根据入院时间将纳入患者分成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照组术前采用常... 目的:分析预康复全程管理流程在促进高龄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高龄脊柱手术患者(n=150),根据入院时间将纳入患者分成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管理流程护理,观察组给予预康复全程管理流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脊柱功能[采用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pine functional index,SFI)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NRS评分和术后3个月SFI、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康复全程管理流程能够有效减少高龄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卧床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疼痛感,改善脊柱功能,有效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康复全程管理 高龄脊柱手术患者 术后康复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脊柱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昊阳 季庆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01-0003,共3页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接受脊柱疾病手术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在脊柱手术中,大范围的肌肉组织剥离会导致椎管减压,骨移植融合,大面积的伤口,内固定可能会损伤脊柱内静脉丛的长段,这些因素可能会引起更多的术后出血。术后...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接受脊柱疾病手术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在脊柱手术中,大范围的肌肉组织剥离会导致椎管减压,骨移植融合,大面积的伤口,内固定可能会损伤脊柱内静脉丛的长段,这些因素可能会引起更多的术后出血。术后出血的数量与手术的复杂性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引流管切除的时间和术后输血的需要。减少切口血液渗出和尽快取出引流管不仅是术后康复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最大限度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必要条件。因此,减少围手术期的失血对于确保手术的安全是很重要的。目前,在骨科手术中,各种止血途径的止血药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需要固定,也存在DVT风险,因此,止血药物的应用仍有争议。作为一种常用的止血药,氨甲环酸(TXA)是赖氨酸合成衍生物和抗纤溶剂。TXA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存在争议和模糊。本文对TXA在脊柱手术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脊柱手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的建立与验证
5
作者 王安素 袁书逸 +4 位作者 周钰凤 苏鲜花 孔维军 陈林 廖文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9,共9页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为脊柱术后患者伤口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模型建立。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脊柱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95例患者临...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为脊柱术后患者伤口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模型建立。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脊柱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95例患者临床资料,按1∶2比例匹配同期接受脊柱手术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186例,共281例患者按2∶1比例分为训练组(n=188)和验证组(n=93)。将是否发生SSI作为结局变量,分别使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脊柱手术患者术后SSI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②模型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的区分度进行检验;采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DCA)评价模型的临床价值及其对实际决策的影响。③模型验证。利用验证组数据绘制ROC曲线、校准曲线,进行外部验证。结果:①训练组和验证组的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组中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OR=1.002,95%CI:1.000~1.003)、拔出引流管时间(OR=1.184,95%CI:1.049~1.337)、术后白蛋白质量分数≤30 g/L(OR=22.933,95%CI:1.051~500.498)是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②训练组与验证组ROC的AUC分别为0.775(95%CI:0.704~0.847)和0.754(95%CI:0.637~0.871),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实际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较好,预测概率与实测值基本一致。DCA分析显示,列线图在训练组与验证组有较好的临床获益性。结论:术中出血量、拔出引流管时间、术后白蛋白质量分数≤30 g/L是脊柱手术患者SSI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性能较好,可进一步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简单有效的评估方式,提高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 感染
下载PDF
小潮气量过度通气对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眼内压和颅内压的影响: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6
作者 段雪飞 韦锦锋 +1 位作者 梁安怡 纪雪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0-66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模式对全麻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眼内压及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6月接受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随机纳入常规通气组(n=36)与小潮气量过度通气组(n=36)。常规通气组Vt 8 mL/kg,Fr 12~15/min,维持etCO...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模式对全麻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眼内压及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6月接受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随机纳入常规通气组(n=36)与小潮气量过度通气组(n=36)。常规通气组Vt 8 mL/kg,Fr 12~15/min,维持etCO_(2)在35~40 mmHg;小潮气过度通气组Vt 6 mL/kg,Fr 18~20/min,维持etCO_(2)在30~35 mmHg。以手持式眼压计测量双眼眼内压(IOP),以床旁实时超声在眼球后3 mm处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分别在麻醉前(T0),麻醉完成即刻(T1),俯卧位摆放即刻(T2),手术进行2 h(T3),术毕转至平卧位即刻(T4),术后30 min(T5)记录IOP、ONSD以及循环及呼吸指标,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同时分析二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与T1相比,两组患者在T3、T4时刻IOP与ONSD均显著上升(P<0.05),过度通气组IOP测值在T3、T4时明显低于常规通气组(P<0.05),ONSD值在T4时低于常规通气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IOP与手术时长(r=0.779,P<0.001)及术中etCO_(2)呈现相关[r=-0.248(T3),P<0.001;r=-0.251(T4),P<0.001],ONSD仅与手术时长有关(r=0.561,P<0.05),而IOP与ONSD二者间无明显相关性[r=0.178(T3),P>0.05;r=0.165(T4),P>0.05]。结论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可显著增加患者IOP与ONSD,过度通气模式可以一定程度缓解俯卧位手术所致IOP与ONSD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 眼内压 颅内压 视神经鞘直径
下载PDF
洁净层流手术间开放性脊柱手术中无菌灯柄细菌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王成娟 张雪 +1 位作者 吴浩 陈晨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洁净层流手术间开放性脊柱手术使用的无菌灯柄不同时段的细菌污染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及时更换灯柄及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洁净层流手术间行开放性脊柱手术使用的275个无菌灯柄为研究对象,使用无菌棉拭子对灯柄外表... 目的探讨洁净层流手术间开放性脊柱手术使用的无菌灯柄不同时段的细菌污染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及时更换灯柄及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洁净层流手术间行开放性脊柱手术使用的275个无菌灯柄为研究对象,使用无菌棉拭子对灯柄外表面进行取样,对不同时段灯柄的细菌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开放性脊柱手术使用的275个无菌灯柄中从手术3 h开始共有41个(14.91%)灯柄检出细菌;培养出53株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17株(32.08%),所占比例最高。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开放性外伤、手术时间≥5 h、术中出血量≥400 mL、术中使用无菌灯柄对灯次数≥10次、灯柄有明显的血液污染及手术间人员数量≥8名是导致灯柄检出细菌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洁净层流手术间开放性脊柱手术使用的无菌灯柄细菌污染主要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灯柄的细菌污染与开放性外伤、手术时间、出血量、使用无菌灯柄对灯次数、灯柄有明显血液污染及手术间人员数量等多种因素有关,建议手术时间超过3 h时应更换灯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层流手术 脊柱手术 无菌灯柄 细菌污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运用磷酸肌酸钠对老年脊柱手术后早期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8
作者 张永 葛佳 吴勇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磷酸肌酸钠对老年脊柱手术后早期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脊柱手术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在常规麻醉基础上术后运用磷酸肌酸钠。... 目的探讨运用磷酸肌酸钠对老年脊柱手术后早期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脊柱手术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在常规麻醉基础上术后运用磷酸肌酸钠。比较两组患者拔管、睁眼、复苏室停留、下床时间和躁动与镇静评分、住院时间等早期康复指标,比较术前、术后1 d、3 d、5 d时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复苏室停留、下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睁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MMSE评分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 d、3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障碍、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磷酸肌酸钠能够缩短老年脊柱手术后复苏室停留、下床、住院时间,减轻躁动以及认知功能损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够促进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老年 脊柱手术 早期康复 并发症
下载PDF
社会健康决定因素对脊柱手术后30 d和90 d再入院率的影响
9
作者 莫少敏 陈超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4-18,23,共6页
目的探讨社会健康决定因素(determinants of social health,DSH)对脊柱手术后30 d和90 d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该院因腰椎退行性疾病接受手术治疗后90 d内再入院的患者73例,均纳入术后90 d内再入院组;其中47... 目的探讨社会健康决定因素(determinants of social health,DSH)对脊柱手术后30 d和90 d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该院因腰椎退行性疾病接受手术治疗后90 d内再入院的患者73例,均纳入术后90 d内再入院组;其中47例术后30 d内再入院,纳入术后30 d再入院组。按1:3比例抽取同期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术后30 d、术后31~90 d内未计划外再入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组间DSH因素(婚姻状况、教育水平、付费方式、职业状况、家庭收入、居住地)差异,剔除混杂因素后,观察DSH因素对术后30 d和90 d再入院率的影响。结果30 d再入院和非30 d再入院患者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居住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付费方式和职业状况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90 d再入院患者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和居住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90 d再入院患者的付费方式和职业状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其他临床资料影响后,付费方式(医保或新农合)不是术后30 d再入院和90 d再入院的风险因素(P>0.05),职业状态(在职)是术后30 d再入院和90 d再入院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DSH可能会影响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术后再入院率,其中在职状况与术后30 d和90 d再入院的发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术后30天再入院 术后90天再入院 社会因素
下载PDF
舒更葡糖钠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肌松恢复的影响
10
作者 李友青 俞江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残余肌松作用与术后肺部感染、急性呼吸衰竭等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可能导致永久性脑功能损伤。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患者的器官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药物结合与代谢能力减缓,更容易发生麻醉药物的残留^([1-2])。
关键词 老年 脊柱手术 术后肌松 舒更葡糖钠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张文静 刘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137-139,共3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收治的脊柱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收治的脊柱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护理后,两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自理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效果较好,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满足合理的康复需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围术期护理 术后疼痛 满意度 快速康复护理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手术中并发唇咬伤一例
12
作者 陈健 甘川 曹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141-1146,共6页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作为保护神经功能的常规手段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目前国内关于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报道却几乎没有,如何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暂缺明确的统一标准,现我们报道一例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导致患...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作为保护神经功能的常规手段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目前国内关于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报道却几乎没有,如何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暂缺明确的统一标准,现我们报道一例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导致患者口唇损伤病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神经电生理监测并发症的重视及预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唇咬伤
下载PDF
循证护理应用于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姚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48-0151,共4页
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俯卧位脊柱手术接受循证护理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加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并发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俯卧位 脊柱手术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负压球、引流袋结合引流在骨科脊柱手术及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尹传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25-0028,共4页
分析在骨科脊柱手术及关节置换术后负压球、负压引流结合引流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开展期间主要采取对比分析试验,从本院骨科收治的接受脊柱手术及关节置换术的病例中抽取50例,开展时间2020年1月,结束时间2022年12月,整理出所有... 分析在骨科脊柱手术及关节置换术后负压球、负压引流结合引流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开展期间主要采取对比分析试验,从本院骨科收治的接受脊柱手术及关节置换术的病例中抽取50例,开展时间2020年1月,结束时间2022年12月,整理出所有患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患者的情况完成两个小组的划分,依据随机数字法完成,其中25例患者使用结合引流方法(引流袋结合负压球)视为研究组;另外25例患者使用常规引流方法视为参照组,对两个小组的患者具体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明确相关数据,将引流时间、引流量和更换引流袋次数、住院所需费用和时间等临床指标作为主要对比数据并完成分析。结果 统计患者的临床指标,发现具有显著优势的为研究组,参照组偶说不足,数据统计后两组对比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对临床效果进行记录,并调查满意度,数据确定后发现,研究组两个数据均比参照组高,小组之间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引流袋结合负压球引流方式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以及骨科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引流,可减少更换引流袋的次数,并使引流时间和引流量缩小,而且效果显著,容易获取患者的满意,并发症发生率小,借鉴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脊柱手术 关节置换术 负压球 引流袋 效果
下载PDF
调控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病率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左彦波 王辉 +2 位作者 孟华 董秋月 陈志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31-0034,共4页
探究调控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院内2020年7月到2023年7月收治的78例老年脊柱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即低压组(L组)、对照组(N组)和高压组(H组),每组26例。通过调整呼... 探究调控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院内2020年7月到2023年7月收治的78例老年脊柱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即低压组(L组)、对照组(N组)和高压组(H组),每组26例。通过调整呼吸频率维持各组PETCO2范围,L组控制在25—30mmHg,N组控制在30—40mmHg,H组控制在40—45mmHg,对比三组的认知功能、血气指标与谵妄发病率。结果 术前三组的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5h和1d中H组和N组的评分相对高于L组,H组的CAM评分最低、L组评分最高,差异显著,P<0.05;三组血气指标中,H组的指标最优,其次为N组,最后为L组,差异显著,P<0.05;H组的IL-6、CRP、TNF-a水平等指标优于其他两组,N组次之、L组最低,差异显著,P<0.05;H组中发病人数为1例,发病率为3.846%,N组发病人数为5例,发病率为19.232%,L组发病人数为8例,发病率为30.769%,值为6.254,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老年脊柱手术群体中,将呼气末PETCO2控制在40—45mmHg之间,可有效预防认真障碍,降低谵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谵妄发生率 呼气末PETCO2 血气指标
原文传递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配合舒适干预对脊柱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分析
16
作者 覃丽云 罗芳丽 覃金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52-0155,共4页
探究脊柱手术中,应用舒适干预联合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共60例,均选取于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2021.08–2023.08期间行脊柱手术的患者,基于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n=30,传统护理+预见性护理+舒适干预)、对照组(n=30,传统护理),... 探究脊柱手术中,应用舒适干预联合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共60例,均选取于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2021.08–2023.08期间行脊柱手术的患者,基于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n=30,传统护理+预见性护理+舒适干预)、对照组(n=30,传统护理),区分两组的不同护理模式下的应用效果的区别。结果 压力性损伤发生率、Braden压力性量表评分方面,护理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满意程度方面,两组评分护理前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预见性护理配合舒适干预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能够显著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概率,起到有效预防的作用,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脊柱手术 压力性损伤 舒适干预
原文传递
术前认知干预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左彦波 王辉 +2 位作者 孟华 董秋月 陈志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13-0016,共4页
进一步研究探讨术前认知干预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实际影响。方法 分析研讨目标主要以2022年11月-2023年9月78例老年脊柱手术病人为主,研讨不同护理手段对术后谵妄的实际影响。依托双盲法将78例病人均分两组,参考组39例病人仅... 进一步研究探讨术前认知干预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实际影响。方法 分析研讨目标主要以2022年11月-2023年9月78例老年脊柱手术病人为主,研讨不同护理手段对术后谵妄的实际影响。依托双盲法将78例病人均分两组,参考组39例病人仅接受普通护理,实践组39例病人接受普通+术前认知护理,分析研讨参考组与实践组78例病人不同时段谵妄评分、术后谵妄临床发生率;结果 仅接受普通护理的39例参考组病人不同时段谵妄评分、持续时长以及术后谵妄临床发生率,高于接受普通+术前认知护理的39例实践组病人(P<0.05)。结论 术前认知干预能够改善谵妄评分,降低术后谵妄临床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认知干预 老年脊柱手术 术后谵妄 影响
原文传递
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探析
18
作者 左彦波 王辉 +2 位作者 孟华 董秋月 陈志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47-0050,共4页
深入分析研讨老年脊柱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大幅度提高临床恢复效果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依据。方法 观察分析对象以2022年7月-2023年9月随机抽样法选取的脊柱手术78例老年人为主,记录术后谵妄实际发生率。术后无谵妄现象的39例病人为空白组... 深入分析研讨老年脊柱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大幅度提高临床恢复效果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依据。方法 观察分析对象以2022年7月-2023年9月随机抽样法选取的脊柱手术78例老年人为主,记录术后谵妄实际发生率。术后无谵妄现象的39例病人为空白组,术后出现谵妄现象的39例病人为研究组,依托Logistic 回归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 Hb不及100 g/L、存在慢阻肺病史与术前焦虑、手术位置为颈椎、存在术中低氧血症、手术时长高于120 min、苏醒天数高于60 min以及年龄不低于70 岁是老年脊柱术后谵妄的临床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临床发生率较高,且受年龄、术前 Hb 水平以及手术时长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医生应充分结合相关因素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减少术后出现谵妄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脊柱手术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用于老年患者脊柱手术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景贤 黄燕娟 +5 位作者 黄华庚 秦东全 甘伟耀 冉雪莲 辜春霖 黄群英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77-481,共5页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脊柱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60例择期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男25例,女35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诱导联合丙...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脊柱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60例择期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男25例,女35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诱导联合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诱导及闭环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记录患者入手术室后5 min(T_(0))、插管前即刻(T_(1))、插管后3 min(T_(2))、转俯卧位前1 min(T_(3))、转俯卧位后3 min(T_(4))、缝皮结束时(T_(5))、转平卧位后3 min(T_(6))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值,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插管前即刻、插管后3 min、转俯卧位前1 min的MAP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插管后3 min的HR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振挛3例,术后躁动3例,呕吐5例;对照组:术后躁动5例,呕吐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MMSE评分与术前第1天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脊柱手术的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维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靶控输注 依托咪酯 丙泊酚 脊柱手术
下载PDF
脊柱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风险评估表的建立
20
作者 张华星 贾婧德 +3 位作者 曹京旌 陈佳 杜梦颖 胡涌渤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974-980,共7页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脊柱手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评估表。方法收集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6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脊柱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以及临床专家建议单的...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脊柱手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评估表。方法收集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6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脊柱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以及临床专家建议单的因素纳入非条件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用ROC曲线下的面积(AUC)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效果,根据回归模型统计的结果建立脊柱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评估表。结果627例脊柱手术后患者49例发生肺部并发症(7.8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BMI、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脊柱疾病类型、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限、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ASA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前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吸烟、糖尿病、脊柱疾病类型、手术类型、手术部位、ASA评分、麻醉类型及住院时间是脊柱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UC为0.883,95%可信区间为0.843~0.923;建立的风险评估表包括术前和术后评估指标,得分越高,脊柱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越高。结论建立了脊柱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评估表,评估表的评分越高,脊柱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肺部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