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清式大木作梁架结构脊瓜柱-脊檩复合榫卯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国军
赵益峰
+1 位作者
薛素铎
李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82-86,共5页
脊瓜柱-脊檩复合榫卯节点是一种普遍用于清式大木作建筑中的承重构件,对于建筑物整体的抗震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沈阳故宫文溯阁古建筑,以其中的脊瓜柱-脊檩节点为原型,通过对一足尺模型的拟静力试验,测得了对应的弯矩-转角滞...
脊瓜柱-脊檩复合榫卯节点是一种普遍用于清式大木作建筑中的承重构件,对于建筑物整体的抗震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沈阳故宫文溯阁古建筑,以其中的脊瓜柱-脊檩节点为原型,通过对一足尺模型的拟静力试验,测得了对应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提取了骨架曲线和刚度变化曲线,分析了节点的受力变形特点和破坏模式,建立了相应的恢复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节点的破坏形式为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榫卯发生脱离以及垫板的面外偏斜,此时构件的各组成部分并未发生明显的弯曲和剪切破坏。最终的结论可以为文溯阁古建筑的有限元模拟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也可为清式大木作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结构
中国清式大木作梁架结构
脊瓜柱
脊檩
复合榫卯节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谱系视角下风土建筑附脊檩做法时空分布研究——以新发现的两座元代民居为例
2
作者
周易知
李一鸣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0-125,共6页
在风土建筑谱系视角下,通过梳理共时性和历时性两条线索,对元代石仿木构顺昌宝山寺大殿与龙南叶氏老厅、石狮邓宅正厅两座民间木构,以及闽赣两省明清风土建筑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存在附脊檩的龙南叶氏老厅、石狮邓宅正厅具有元代建...
在风土建筑谱系视角下,通过梳理共时性和历时性两条线索,对元代石仿木构顺昌宝山寺大殿与龙南叶氏老厅、石狮邓宅正厅两座民间木构,以及闽赣两省明清风土建筑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存在附脊檩的龙南叶氏老厅、石狮邓宅正厅具有元代建筑风格。这说明附脊檩做法在元代很可能广泛分布于赣闽地区,而自明代开始分布地逐渐萎缩至赣西湘东的客家方言区一带,其他地域的附脊檩做法可以作为判定元代遗构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土建筑
谱系
形制年代
附
脊檩
元代民居
原文传递
明代至清早期官式建筑脊檩彩画年代特征探究
3
作者
杨红
纪立芳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59,共6页
本文运用历史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对紫禁城内及其他处官式建筑六十余处明代到清早期保留下来的重要脊檩彩画,分析其在纹饰造型、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差异,归纳出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为建筑本体的年代判断及建筑使用功能的判定提供...
本文运用历史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对紫禁城内及其他处官式建筑六十余处明代到清早期保留下来的重要脊檩彩画,分析其在纹饰造型、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差异,归纳出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为建筑本体的年代判断及建筑使用功能的判定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式建筑
脊檩
彩画
构图
年代
原文传递
慕陵隆恩殿做法浅析
4
作者
梁海婷
《古建园林技术》
2021年第3期53-57,共5页
清西陵慕陵隆恩殿系道光皇帝陵寝的主要殿堂。本文从建筑形式、材料使用、特殊构造、装饰雕刻、烫蜡做法以及墙体采用白樘篦子等特殊做法,论述了该隆恩殿与其他陵寝同类建筑的诸多不同,以及其承载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信息、高超的技艺和重...
清西陵慕陵隆恩殿系道光皇帝陵寝的主要殿堂。本文从建筑形式、材料使用、特殊构造、装饰雕刻、烫蜡做法以及墙体采用白樘篦子等特殊做法,论述了该隆恩殿与其他陵寝同类建筑的诸多不同,以及其承载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信息、高超的技艺和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陵隆恩殿
设计理念
三根
脊檩
特例
时代特征
历史文化信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清式大木作梁架结构脊瓜柱-脊檩复合榫卯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国军
赵益峰
薛素铎
李江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樊恭烋荣誉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82-8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011)
北京市教委科技一般项目(KM201710005018)。
文摘
脊瓜柱-脊檩复合榫卯节点是一种普遍用于清式大木作建筑中的承重构件,对于建筑物整体的抗震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沈阳故宫文溯阁古建筑,以其中的脊瓜柱-脊檩节点为原型,通过对一足尺模型的拟静力试验,测得了对应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提取了骨架曲线和刚度变化曲线,分析了节点的受力变形特点和破坏模式,建立了相应的恢复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节点的破坏形式为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榫卯发生脱离以及垫板的面外偏斜,此时构件的各组成部分并未发生明显的弯曲和剪切破坏。最终的结论可以为文溯阁古建筑的有限元模拟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也可为清式大木作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古建筑
木结构
中国清式大木作梁架结构
脊瓜柱
脊檩
复合榫卯节点
Keywords
ancient building
timber structure
Chinese timber beam frame structure of Qing Dynasty
king post
ridge purlin
composite mortise-tenon joint
分类号
TU366.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谱系视角下风土建筑附脊檩做法时空分布研究——以新发现的两座元代民居为例
2
作者
周易知
李一鸣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0-125,共6页
文摘
在风土建筑谱系视角下,通过梳理共时性和历时性两条线索,对元代石仿木构顺昌宝山寺大殿与龙南叶氏老厅、石狮邓宅正厅两座民间木构,以及闽赣两省明清风土建筑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存在附脊檩的龙南叶氏老厅、石狮邓宅正厅具有元代建筑风格。这说明附脊檩做法在元代很可能广泛分布于赣闽地区,而自明代开始分布地逐渐萎缩至赣西湘东的客家方言区一带,其他地域的附脊檩做法可以作为判定元代遗构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风土建筑
谱系
形制年代
附
脊檩
元代民居
Keywords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pedigree
chronology
attaching ridge purlins
dwellings in Yuan Dynasty
分类号
TU24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K247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9.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明代至清早期官式建筑脊檩彩画年代特征探究
3
作者
杨红
纪立芳
机构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
出处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59,共6页
基金
故宫博物院“英才计划”
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学术故宫万科公益基金会专项经费资助。
文摘
本文运用历史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对紫禁城内及其他处官式建筑六十余处明代到清早期保留下来的重要脊檩彩画,分析其在纹饰造型、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差异,归纳出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为建筑本体的年代判断及建筑使用功能的判定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官式建筑
脊檩
彩画
构图
年代
分类号
K879.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209.2 [艺术—美术]
TU-851 [艺术—艺术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慕陵隆恩殿做法浅析
4
作者
梁海婷
机构
易县清西陵文物管理处文博馆
出处
《古建园林技术》
2021年第3期53-57,共5页
文摘
清西陵慕陵隆恩殿系道光皇帝陵寝的主要殿堂。本文从建筑形式、材料使用、特殊构造、装饰雕刻、烫蜡做法以及墙体采用白樘篦子等特殊做法,论述了该隆恩殿与其他陵寝同类建筑的诸多不同,以及其承载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信息、高超的技艺和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
慕陵隆恩殿
设计理念
三根
脊檩
特例
时代特征
历史文化信息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清式大木作梁架结构脊瓜柱-脊檩复合榫卯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
孙国军
赵益峰
薛素铎
李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谱系视角下风土建筑附脊檩做法时空分布研究——以新发现的两座元代民居为例
周易知
李一鸣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3
明代至清早期官式建筑脊檩彩画年代特征探究
杨红
纪立芳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4
慕陵隆恩殿做法浅析
梁海婷
《古建园林技术》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