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临床护理 被引量:7
1
作者 窦锐 曹艳霞 +1 位作者 金秀均 吕卫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术后关键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3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颈前方入路手术治疗的3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和教训。结果30例CSM患... 目的探讨颈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术后关键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3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颈前方入路手术治疗的3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和教训。结果30例CSM患者术后病情均明显好转,大部分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1例出现喉上神和喉返神经损伤,3个月后恢复正常;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的术后护理对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CSM保证手术疗效、防治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减压 前路手术 植骨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脊髓减压病对大鼠TNF-α、NGF及Trk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章建程 赵敏 +3 位作者 殷明 陈锐勇 方以群 王文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7-568,共2页
关键词 脊髓减压 肿瘤坏死因子 α 神经生长因子 TRKA
下载PDF
大鼠脊髓减压病模型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敏 殷明 +3 位作者 章建程 陈锐勇 方以群 王文波 《海军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脊髓减压病模型的加减压方案。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安全减压组和快速减压组,快速减压组分别采用3种加减压方案建立大鼠减压病模型,取脊髓胸腰段,HE染色后观察病理变化。结果:采用方案Ⅱ(经30 s空气加压至1...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脊髓减压病模型的加减压方案。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安全减压组和快速减压组,快速减压组分别采用3种加减压方案建立大鼠减压病模型,取脊髓胸腰段,HE染色后观察病理变化。结果:采用方案Ⅱ(经30 s空气加压至1 MPa,高压下停留5.5 min,50 s减至常压出舱)制备的大鼠减压病模型,大体解剖可见所有大鼠脊髓有较多淤血和出血点,病理切片显示广泛的脊髓损伤。结论:方案Ⅱ制备的减压病模型大鼠死亡率低而且普遍发生脊髓损伤,可以作为建立脊髓减压病模型的加减压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减压 模型 减压 方案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减压病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殷明 赵敏 +3 位作者 章建程 陈锐勇 方以群 王文波 《海军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减压病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安全减压组、生理盐水(NS)组、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组、高压氧(HBO)暴露组、NGF与HBO联用组,建立大鼠脊髓减压病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实验(ELISA...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减压病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安全减压组、生理盐水(NS)组、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组、高压氧(HBO)暴露组、NGF与HBO联用组,建立大鼠脊髓减压病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实验(ELISA)定量检测比较各组大鼠出舱6、24、487、2 h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蛋白表达。结果:NGF治疗组TNF-α浓度在6、24、48、72 h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HBO治疗组TNF-α浓度在24、487、2 h也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NGF与HBO联用组TNF-α的浓度在24、48、72 h均显著低于单纯NGF治疗组和HBO暴露组(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和高压氧治疗可以抑制脊髓减压病大鼠TNF-α的蛋白表达,NGF与HBO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NGF治疗或HBO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减压 神经生长因子 高压氧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椎板分区切除脊髓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存 苗洁 +2 位作者 李晓东 刘炳智 曹俊明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3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椎板分区切除法脊髓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T-OLF患者接受椎板分区切除法脊髓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有25例获得完整随访,黄韧带骨化2个节段者4例、3个节段13例、4个节段6例、5个节段2例。记... 目的观察椎板分区切除法脊髓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T-OLF患者接受椎板分区切除法脊髓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有25例获得完整随访,黄韧带骨化2个节段者4例、3个节段13例、4个节段6例、5个节段2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局部后凸角。结果手术时间(207.4±39.6)min,出血量(685.8±176.4)mL,随访时间15~40个月,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脱出及局部后凸畸形。术前ASIA脊髓损害分级:A级1例、B级11例、C级9例、D级4例;术后分级:B级2例、C级7例、D级7例、E级9例,手术前后比较,Z=-4.056,P<0.01。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5.6±1.7)、(7.8±2.2)、(9.5±2.8)分,Cobb角分别为17.6°±3.9°、15.0°±3.4°、15.6°±3.6°,不同时间点JOA评分、Cobb角比较,P均<0.05。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2.2%±14.8%。术中共4例(16.0%)患者发生脑脊液漏,取人工硬膜覆盖并严密缝合筋膜层后伤口均愈合良好。结论椎板分区切除脊髓减压内固定术可减少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椎管内侵袭性操作,硬膜撕裂的发生率低,安全性相对高,且术后胸椎稳定性维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减压内固定术 椎板分区切除 黄韧带骨化症
下载PDF
AF内固定加脊髓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福如 张艳珍 +3 位作者 高文平 周志琪 梁建全 卢汉生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3期249-250,共2页
目的 :通过AF内固定及脊髓前外侧减压即时减除脊髓压迫 ,促进脊髓功能恢复。方法 :采用AF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 ,同时行脊髓前外侧减压 ,双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31例中 ,压缩的椎体高度 ,完全恢复 11例 ,恢复 90 % 8例 ,85 ... 目的 :通过AF内固定及脊髓前外侧减压即时减除脊髓压迫 ,促进脊髓功能恢复。方法 :采用AF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 ,同时行脊髓前外侧减压 ,双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31例中 ,压缩的椎体高度 ,完全恢复 11例 ,恢复 90 % 8例 ,85 % 3例 ,80 % 5例 ,恢复 70 % 3例 ,恢复 6 5 % 1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 :8例术前A级 ,术后7例无恢复 ,1例恢复到B级 ;10例B级术后恢复到C级 8例 ,D级 2例 ;9例C级恢复到D级 7例 ,E级 2例 ;4例D级均恢复到E级。结论 :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复位固定可靠 ,结合彻底的脊髓前外侧减压 ,横突间植骨融合 ,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脊髓减压 治疗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并发症 AF钉
下载PDF
脊髓减压病的神经保护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敏 殷明 章建程 《海军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分析了脊髓减压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对其神经保护机制作了综述 ,为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脊髓减压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脊髓减压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后路TSRH内固定及环脊髓减压治疗外伤性截瘫
8
作者 郭开今 李宏伟 +3 位作者 周冰 郭含军 葛保健 龚维成 《实用骨科杂志》 2001年第6期401-403,共3页
目的:评价TSRH内固定后环脊髓减压治疗外伤性截瘫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外伤性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行TSRH内固定后用“环钻”作椎管环行减压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例病例经平均18个月随访,全部病例椎体高... 目的:评价TSRH内固定后环脊髓减压治疗外伤性截瘫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外伤性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行TSRH内固定后用“环钻”作椎管环行减压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例病例经平均18个月随访,全部病例椎体高度恢复良好,神经系统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TSRH内固定后行环脊髓减压既保证了脊柱的稳定性,有效的恢复了椎体的高度,同时,从后路解除了脊髓前方的压迫,简化了手术操作,为截瘫的恢复提供了有利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脊柱内固定 脊髓减压 外伤性截瘫 手术入路
下载PDF
颈脊髓减压术中脊髓再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9
作者 张超远 付鹏军 +3 位作者 顾夙 欧阳晟 蒋洪涛 李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9期144-146,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脊椎退变性疾病逐渐增多,颈椎管狭窄需手术患者病例数也逐年上涨,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医院相继开展了颈脊髓减压手术。由于种种原因,其相关手术并发症仍屡见不鲜,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颈脊髓损伤[...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脊椎退变性疾病逐渐增多,颈椎管狭窄需手术患者病例数也逐年上涨,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医院相继开展了颈脊髓减压手术。由于种种原因,其相关手术并发症仍屡见不鲜,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颈脊髓损伤[1,2],如何采用有效的办法避免其发生是每一位骨科医师都希望掌握的技术。自1998年2月至2012年8月我院共行颈脊髓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减压 脊髓再损伤 原因分析 治疗对策
下载PDF
脊髓减压脊柱内固定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18例报告
10
作者 曾时兴 周良安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9期610-611,共2页
报告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性肿瘤18例,其中前路手术行脊髓减压、脊柱内固定10例,后路手术行脊髓减压、脊柱内固定8例。术后89%患者腰背痛消失或减轻,8例不完全性截瘫患者术后7例得到改善;4例术前卧床,术后可下地活动;3例完全性截瘫... 报告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性肿瘤18例,其中前路手术行脊髓减压、脊柱内固定10例,后路手术行脊髓减压、脊柱内固定8例。术后89%患者腰背痛消失或减轻,8例不完全性截瘫患者术后7例得到改善;4例术前卧床,术后可下地活动;3例完全性截瘫患者,术后除局部疼痛减轻外,截瘫未得到改善。作者认为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其目的在于保存或恢复脊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转移瘤 脊髓减压 脊柱内固定
下载PDF
漂浮骨化灶脊髓减压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治疗中的应用
11
作者 曾勇 陈伶 +4 位作者 郑晨希 石化洋 马红兵 龚文斌 胡明鉴 《现代临床医学》 2007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漂浮骨化灶脊髓减压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手术疗效。方法:本组将2001年以来手术治疗的10例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其中5例行漂浮骨化灶脊髓减压。按照JOA评分标准判定其术后改善率。结果:漂浮骨化灶脊髓减... 目的:探讨漂浮骨化灶脊髓减压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手术疗效。方法:本组将2001年以来手术治疗的10例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其中5例行漂浮骨化灶脊髓减压。按照JOA评分标准判定其术后改善率。结果:漂浮骨化灶脊髓减压手术平均改善率为63%,直接切除骨化灶平均改善率为65%。前路直接切除骨化灶并发脑脊液漏1例,本组1例术前MR I检查存在脊髓信号改变者术后仍存在,无死亡及瘫痪加重病例。结论:漂浮骨化灶脊髓减压与直接切除骨化灶脊髓减压平均改善率无显著差异,前者可避免脊髓及硬膜囊损伤,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漂浮 脊髓减压 骨化灶 后纵韧带骨化症
下载PDF
改良前路颈椎脊髓减压术中的护理配合
12
作者 郭垂芸 刘丽珠 +2 位作者 杜暖华 蔡丽莉 邱赛琴 《天津护理》 2003年第5期237-238,共2页
为提高前路颈椎手术的疗效及减少创伤,达到充分减压,又兼顾稳定性及动力学的效果,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改良显微前入路开窗摘除椎间盘,刮除增生骨赘,利用术中自体骨碎屑加EC生物胶粘合回植治疗54例累及多节段颈椎病致脊髓压迫患者,取得... 为提高前路颈椎手术的疗效及减少创伤,达到充分减压,又兼顾稳定性及动力学的效果,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改良显微前入路开窗摘除椎间盘,刮除增生骨赘,利用术中自体骨碎屑加EC生物胶粘合回植治疗54例累及多节段颈椎病致脊髓压迫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颈椎脊髓减压 护理 临床资料 手术配合 器械护士 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前后联合入路脊髓减压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13
作者 王国新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S2期13-13,共1页
目的分析前后联合入路脊髓减压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76例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前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前后联合入路脊髓减压椎管... 目的分析前后联合入路脊髓减压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76例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前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前后联合入路脊髓减压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比较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颈椎高度和曲度、疼痛评分、JO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后联合入路脊髓减压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联合入路脊髓减压椎管扩大成型术 严重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半椎板切除脊髓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开明 张庆 +2 位作者 杨德顺 秦骥 廖亮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10期608-609,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手术方式。方法对2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后路伤椎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定期复查CT和X线片。结果经过平均15个月随访,神经功能获1~3级恢复,脊柱...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手术方式。方法对2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后路伤椎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定期复查CT和X线片。结果经过平均15个月随访,神经功能获1~3级恢复,脊柱结构、伤椎形态、椎管形态基本得到了恢复,无断钉。结论后路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对脊柱结构破坏小,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半椎板切除 脊髓前后减压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探析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博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7期896-897,共2页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后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接受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后均实施全面护理,分析效果。结果 60例患者术...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后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接受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后均实施全面护理,分析效果。结果 60例患者术后均没有出现并发症,咳痰、咳嗽以及咽喉疼痛在术后一周内恢复;1例轻微饮水呛咳以及声音嘶哑患者术后3个月后恢复;患者对术后护理满意度为96.67%。结论针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后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术后护理措施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脊髓减压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英侠 孙运芝 《职业与健康》 CAS 2001年第7期145-145,共1页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病人,应早日采取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多采用颈椎前路手术途径,具有简便,安全暴露好,出血少,既可解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又可行椎体间植骨稳定颈椎的特点.但由于颈前部解剖较为复杂...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病人,应早日采取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多采用颈椎前路手术途径,具有简便,安全暴露好,出血少,既可解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又可行椎体间植骨稳定颈椎的特点.但由于颈前部解剖较为复杂和险要,四周与重要器官相邻,其底部为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重要组织,这就不仅要求医生手术认真,良好的护理配合亦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我院自1997~1999年以来共收治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髓核摘除加植骨融合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减压 护理
下载PDF
探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3期153-154,共2页
目的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接受颈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归纳。方法 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使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后采取常规护理、切口疼痛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功能锻炼等护... 目的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接受颈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归纳。方法 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使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后采取常规护理、切口疼痛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功能锻炼等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6年,3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或较大程度缓解,大小便控制情况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在3~7 d均恢复,喉返神经损伤患者3个月后恢复正常。结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够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减压 前路手术 植骨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全脊髓减压Dick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
18
作者 彭贤望 谷和莉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11期695-696,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截瘫 脊髓减压 内固定
下载PDF
经椎间孔胸腰段脊髓减压及椎间植骨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冬 牛犇 +3 位作者 韩思林 丛杰 胡玉亮 孙亚伟 《颈腰痛杂志》 2005年第5期358-359,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由后路经椎间孔解除胸腰段脊髓侧前方[1]压迫的术式。方法掌握椎间孔应用解剖,经椎间孔行胸腰段脊髓侧前方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应用CD-I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63例及椎间盘突出18例。结果全组病历无术中死亡及术后感... 目的介绍一种由后路经椎间孔解除胸腰段脊髓侧前方[1]压迫的术式。方法掌握椎间孔应用解剖,经椎间孔行胸腰段脊髓侧前方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应用CD-I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63例及椎间盘突出18例。结果全组病历无术中死亡及术后感染。68例病人获随访,脊髓损伤完全或大部分恢复占80.9%;骨折术后椎体高度完全恢复占93.2%,无一例手术节段失稳。结论该术式操作方便,显露好,减压确实可靠,出血少[2],对脊髓刺激轻,不加重神经损伤,是解除胸腰段脊髓侧前方压迫最为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 脊髓侧前方减压 骨移植
下载PDF
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对脊髓神经减压术后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的影响
20
作者 刘清宁 王彦哲 +4 位作者 闫春林 刘丽娟 吕守英 韩文莉 赵静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对脊髓神经减压术后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脊柱外科收治的62例行脊髓神经减压术且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 目的探讨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对脊髓神经减压术后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脊柱外科收治的62例行脊髓神经减压术且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引导想象训练。比较2组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结果2组疼痛评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29.691,P<0.001;F_(组间)=7.063,P<0.001;F_(交互)=25.634,P<0.001);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790.029,P<0.001;F_(组间)=46.914,P<0.001;F_(交互)=180.366,P<0.001)。结论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可以缓解脊髓神经减压术后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睡眠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引导想象训练 脊髓损伤 脊髓神经减压 神经病理性疼痛 睡眠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