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超声联合VCI、TUI技术观察脊髓圆锥对胎儿骶尾部疾病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周伟娜 吴向玲 +5 位作者 李强 刘益宁 孔亚荣 郑丽雅 马征戈 李春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4,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观察胎儿脊髓圆锥对胎儿骶尾部疾病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20年6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常规及孕中期产前超声检查为正常单胎的66例胎儿作为正常组,另选取同期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胎... 目的探讨超声观察胎儿脊髓圆锥对胎儿骶尾部疾病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20年6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常规及孕中期产前超声检查为正常单胎的66例胎儿作为正常组,另选取同期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脊髓圆锥位置低下,可疑胎儿脊髓发育异常,出生后经磁共振成像或引产后解剖病理证实为脊髓发育异常的14例胎儿作为异常组。使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VCI)和断层超声成像(TUI)技术定位两组的脊髓圆锥和脊髓腰膨大对应椎体位置;测量胎儿的脊髓圆锥-第一骶椎距离(CM-S1)、脊髓腰膨大横径和前后径。Pearson法分析孕周与胎儿CM-S1距离、脊髓腰膨大横径和前后径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孕中期胎儿脊髓圆锥末端对应椎体位于L_(3)水平的比例高于孕晚期胎儿(P<0.05),孕中期胎儿脊髓腰膨大对应椎体位于L_(1)水平的比例高于孕晚期胎儿(P<0.05);正常组不同孕周胎儿的CM-S1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S1距离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且正常组不同孕周胎儿的CM-S1距离均高于相应孕周第5百分位数;正常胎儿和脊髓异常胎儿的CM-S1距离与孕周呈线性相关(r=0.552和0.509,均P<0.05);正常组和异常组不同孕周胎儿的脊髓腰膨大前后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各阶段孕周胎儿的脊髓腰膨大前后径小于正常组胎儿;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正常组和异常组胎儿的CM-S1距离、脊髓腰膨大横径、脊髓腰膨大前后径与孕周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三维超声结合VCI、TUI技术可用于筛查正常胎儿与骶尾部疾病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胎儿,异常胎儿的脊髓圆锥对应椎体水平较正常胎儿低,CM-S1距离较正常胎儿短,行产前超声检查时可参考以上指标初步筛查脊髓异常胎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疾病 脊髓拴系综合征 脊髓圆锥 脊髓 胎儿 三维超声
下载PDF
脊髓圆锥马尾区畸胎瘤合并终丝牵张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2
作者 谢京城 陈晓东 杨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探讨脊髓圆锥马尾区畸胎瘤合并终丝牵张型脊髓拴系综合征(TCS)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22年3月手术治疗的50例脊髓圆锥马尾区畸胎瘤合并终丝牵张型TCS的临床资料。结果 畸胎瘤内容物及囊性部分... 目的 探讨脊髓圆锥马尾区畸胎瘤合并终丝牵张型脊髓拴系综合征(TCS)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22年3月手术治疗的50例脊髓圆锥马尾区畸胎瘤合并终丝牵张型TCS的临床资料。结果 畸胎瘤内容物及囊性部分内壁剥离切除45例,囊壁次全切除加电灼5例;50例终丝均分离、切断。术后病理均为成熟囊性畸胎瘤及内终丝结构。术后随访6个月~14.5年,中位数75个月,按Hoffman脊髓功能评分,脊髓功能状态好转27例,不变22例,恶化1例;1例畸胎瘤内膜次全切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其余49例未见肿瘤复发,无再拴系。结论 椎管内畸胎瘤多分布于脊髓圆锥马尾区,以慢性神经压迫为表现;对合并终丝牵张型TCS,一期行畸胎瘤切除术及终丝切断脊髓栓系松解术,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畸胎瘤 脊髓拴系综合征 显微手术
下载PDF
成人原发性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分型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国中 谢京城 +1 位作者 陈晓东 杨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1-645,共5页
目的:总结成人原发性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 TCS)的临床特点、分型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手术治疗的171例成人原发性TC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1例,女性110例,年龄18~65... 目的:总结成人原发性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 TCS)的临床特点、分型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手术治疗的171例成人原发性TC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1例,女性110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9.02±11.81)岁,主要症状为腰腿痛、双下肢麻木无力和大小便功能障碍。按照临床特点及医学影像学分为5型:终丝牵张型(69例)、脊髓纵裂型(21例)、脊髓脊膜膨出型(20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36例)、皮窦道型(25例)。对不同类型的TCS采取相应的显微手术治疗,以Kirollos分级评定手术拴系松解程度,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关键肌肉力量0~5级评分评价下肢运动功能,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括约肌功能评分评价膀胱功能。结果:171例患者均经显微手术松解粘连,切断终丝,其中61例将伴随病灶也分离切除。脊髓拴系均达到KirollosⅠ级松解,均重建硬膜囊。除5例脑脊液漏切口愈合不良外,其余无手术并发症,经过再次缝合加俯卧位,伤口均愈合。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或消失,双下肢无力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症状也逐渐恢复。随访时间6个月至12.5年,平均(5.62±2.31)年,153例患者的脊髓功能状态好转,18例稳定,无恶化病例,随访期间未见再拴系。结论:成人原发性TCS按临床特点及医学影像学分为5种类型,按照分型制定手术策略,手术解除脊髓牵张及压迫,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预防再粘连,相应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终丝 脊柱裂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1例
4
作者 王姣姣 朱圆圆 +2 位作者 董正森 肖彬 胡培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2-74,共3页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脊髓或圆锥受牵拉,使脊髓圆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疾病,其原因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的,主要包括脂肪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纵裂、终...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脊髓或圆锥受牵拉,使脊髓圆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疾病,其原因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的,主要包括脂肪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纵裂、终丝牵张、藏毛窦、先天性肿瘤及继发于手术后造成的粘连等[1]。TCS最常见的原因为隐性脊神经管闭合不全畸形,神经管闭合不全畸形常同时合并椎管内异常,主要包括脂肪瘤、脊髓纵裂和脊髓空洞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脂肪型 产前超声
下载PDF
儿童硬膜囊末端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8
5
作者 林国中 马长城 +3 位作者 王振宇 谢京城 刘彬 陈晓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硬膜囊末端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特点,探讨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7年10月35例儿童硬膜囊末端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年龄6~17岁,平均10. 6岁。均有腰骶部疼痛,双... 目的总结儿童硬膜囊末端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特点,探讨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7年10月35例儿童硬膜囊末端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年龄6~17岁,平均10. 6岁。均有腰骶部疼痛,双下肢无力32例,下肢畸形17例,二便功能障碍29例。CT均证实腰骶部脊柱裂。MRI表现为脊髓圆锥低位,腰骶部椎管内外脂肪信号。手术在显微镜及电生理监测辅助下进行,切除脂肪瘤,切断终丝,彻底解除拴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Hoffman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35例椎管内髓外脂肪瘤均全切,髓内脂肪瘤次全切除(残余比例<10%)。均将终丝切断,并将脊髓从硬脊膜分离,松解粘连,彻底松解拴系。20例使用自体硬膜行终池重建,15例使用自体硬膜和人工硬膜行终池重建。术后除5例有轻度肛周麻木感外,无其他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病理检查证实病变为脂肪瘤。术后随访3个月~7年,中位数3年,腰骶部疼痛减轻,VAS评分从(5. 83±1. 07)分降到(2. 17±0. 62)分,Hoffman分级均恢复到0级(14例)或Ⅰ级(21例)。无再拴系发生。结论儿童硬膜囊末端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治疗包括脂肪瘤切除和拴系松解。通过精细的显微微创治疗,大多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脊膜膨出 脂肪瘤 脊髓拴系综合征 显微手术 电生理监测
下载PDF
脊髓拴系综合征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徐林 洪毅 +3 位作者 易斌 王波 王昌海 周钧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04-307,共4页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TCS) 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112 例经MRI明确诊断的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硬膜外松解、切除脂肪瘤及纤维瘢痕,硬膜内松解粘...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TCS) 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112 例经MRI明确诊断的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硬膜外松解、切除脂肪瘤及纤维瘢痕,硬膜内松解粘连的神经根与脊髓,切断增粗的终丝。其中72 例得到2 年以上随访。结果:手术年龄在10 岁以下者,术后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和并发症改善率达60 % 以上,而年龄大于10 岁者却不足40 % 。经Kendall 等级相关检验,手术年龄与术后功能改善呈正相关( P< 0-01) 。结论:MRI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诊断一经成立宜及早手术,手术年龄越小,术后效果越好;手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并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可避免加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松解术 脊髓拴系综合征 手术疗效
原文传递
脊柱截骨术治疗合并脊髓纵裂伴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先天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明 陶惠人 +5 位作者 段春光 李涛 张波波 马骏 苏薇 罗卓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脊柱截骨术治疗合并脊髓纵裂伴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采用脊柱截骨手术治疗的23例合并脊髓纵裂伴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男6例,女17... 目的:探讨脊柱截骨术治疗合并脊髓纵裂伴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采用脊柱截骨手术治疗的23例合并脊髓纵裂伴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男6例,女17例;手术时年龄16.9±3.4岁(10~23岁)。腰骶部疼痛8例,其中5例仅表现为腰骶部疼痛,神经功能损害18例。术前冠状位Cobb角95.4°±25.2°(65°~156°)。Ⅰ型脊髓纵裂9例,Ⅱ型脊髓纵裂14例。脊髓圆锥位置均在L3水平以下。对合并Ⅰ型脊髓纵裂伴脊髓拴系的患者,采用骨性纵隔切除、一期脊柱截骨矫形;合并Ⅱ型脊髓纵裂伴脊髓拴系的患者单纯行一期脊柱截骨矫形(未处理纤维纵隔)。其中行全脊椎截骨13例,经椎弓根截骨10例。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分别测量患者侧凸Cobb角,并按脊柱裂神经功能评分(SBNS)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71.1±136.5min(310~835min);术中失血量4888.3±2482.3ml(500~9600ml)。随访38.9±18.3个月(24~79个月)。术后冠状面Cobb角33.7°±15.9°(3°~73°),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矫正率平均为(62.3±14.1)%;末次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37.4°±17.2°(5°~82°),矫正率平均为(58.1±14.7)%,较术后平均丢失4.2°±2.3°,与术后比较无明显矫形丢失(P〉0.05),但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18例患者神经损害症状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3例术前SBNS神经功能分级为Ⅱ级者术后恢复至Ⅰ级;2例Ⅲ级恢复至Ⅱ级;另外3例神经损害评分提高,SBNS分级维持不变,脊柱侧凸畸形及局部疼痛明显好转。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5例,其中2例术后出现单侧下肢肌力下降,1例术后2周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另1例于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2年随访肌力基本恢复正常;术中发现胸膜破裂1例,术后脑脊液漏1例、泌尿系感染1例。所有病例术后无伤口感染、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永久性神经损害并发症。结论:脊柱截骨术治疗合并脊髓纵裂伴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安全有效,且对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脊髓纵裂 脊髓拴系综合征 截骨术
原文传递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旭义 张赛 +2 位作者 蒋显锋 张忠强 汤锋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显微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1年收治的105例小儿脊髓拴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显微镜辅助下行脊髓探查及拴系松解术,其中49例(2008年后病例)行术中电生...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显微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1年收治的105例小儿脊髓拴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显微镜辅助下行脊髓探查及拴系松解术,其中49例(2008年后病例)行术中电生理监测(A组),56例未进行电生理监测(B组)。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治疗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6个月随访了解患者大小便功能、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及神经电生理恢复情况,疗效评定采用Hoffman分级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拴系完全松解(脊髓末端与周围无粘连,术中脊髓末端上升)率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1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患者术后无下肢瘫痪发生,仅出现大小便失禁2例,脑脊液漏4例;而B组患者术后出现下肢瘫痪5例,大小便失禁8例,脑脊液漏8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92例患者得以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平均2.5年,A组手术完全松解37例,松解率为75%,有效率为70%;B组完全松解36例,松解率为64%,与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为58%,与A组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配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明显降低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术后并发症,提高拴系完全松解率及改善中短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并发症 电生理监测
原文传递
一期胸腰椎两处截骨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并脊髓拴系综合征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超 付青松 +2 位作者 周宇 于海洋 赵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评价经后路一期胸腰椎两处截骨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6月~2009年2月,采用经后路一期胸腰椎两处截骨短缩脊柱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 目的:评价经后路一期胸腰椎两处截骨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6月~2009年2月,采用经后路一期胸腰椎两处截骨短缩脊柱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15岁、17岁和17岁,术前冠状位侧凸Cobb角81°、123°、141°,侧凸柔切性23.5%、18.7%、0.7%冠状f矗偏移距离6.9cm、1.6cm、1.8cm-2例合并矢状位畸形,骨凸Cobb角52°、46°椎体分节不全2例,半椎体畸形1例;2例合并脊髓纵裂。3例均有下肢无力、步态异常及膀胱功能障碍.2例有腰痛,1例双足疼痛。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1h,术中出血量3200~4200ml,平均3733ml。术后侧凸Cobb角分别为7°、27°、37°.矫正率91.4%、78%、73.7%;冠状位偏移距离0.2cm、0.8cm、0.3cm.矫正率97.1%、50%、83.3%2例骨凸Cobb角22°、25°,矫止率57.7%、45.7%分别随访19、15、13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分别为10°、28°、39°,矫正率为88.7%、77.2%、72.3%;冠状化偏移距离0.3cm、0.9cm、0.4cm,矫正率为95.6%、43.7%、77.7%.2例后凸Cobb角24°、26°所有患者植骨愈合良好,内固定无断裂及松动。术后所有患者脊髓拴系症状逐渐改善,禾次随访时2例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后路一期胸腰椎两处截骨不仅能较好矫正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并可同时减轻脊髓拴系张力,缓解拴系综合征,近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 脊髓拴系综合征 椎体截骨术 脊柱短缩 后路
原文传递
31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诚 高宇红 +2 位作者 薛毅珑 程东源 尚爱加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分析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方法我院诊断出的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31例,暴露检查部位,应用ATIR-M301B非制冷焦平面远红外热像仪,采取不同部位远红外热图,测量远红外热像图中同部位两侧的温度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分析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方法我院诊断出的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31例,暴露检查部位,应用ATIR-M301B非制冷焦平面远红外热像仪,采取不同部位远红外热图,测量远红外热像图中同部位两侧的温度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检测部位的远红外热像显示,双下肢远红外热像图呈左右不对称分布,主要呈缺血性改变。肌肉萎缩的下肢呈低温改变,腰骶部脂肪沉积的呈低温改变;足部溃疡处呈高温改变;既往曾行手术的瘢痕处呈高温改变。红外热像检查结果与患者主诉和主要异常体征检查基本一致。结论远红外热像检查能较好的反映出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身体相应部位的异常温度变化,为临床诊治该类疾病提供功能学影像依据,是对CT和MRI及超声等组织形态学影像技术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远红外热像 特征分析
下载PDF
脊髓拴系综合征手术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可夫 贾连顺 史建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6-658,共3页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遗传、发育或后天因素等导致的脊髓和神经被非弹性结构固定,在生长发育或运动过程中脊髓和神经在一定的牵拉力下血供发生变化,造成其氧化代谢功能受损,并由此产生一系列以畸形和神经...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遗传、发育或后天因素等导致的脊髓和神经被非弹性结构固定,在生长发育或运动过程中脊髓和神经在一定的牵拉力下血供发生变化,造成其氧化代谢功能受损,并由此产生一系列以畸形和神经功能障碍为代表的临床综合征[1-3]。TCS不仅存在脊髓圆锥的牵拉损伤,也存在神经和神经根的牵拉损伤[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牵拉损伤 脊髓圆锥 后天因素 tethered 临床综合征 终丝 腰椎椎间盘 手术时间 椎弓根螺钉
原文传递
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并发症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志才 贾连顺 +2 位作者 李家顺 袁文 徐印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96-296,共1页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原因牵拉圆锥,使圆锥位置下降并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症候群。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发症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原因牵拉圆锥,使圆锥位置下降并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症候群。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发症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报道较少。临床资料我院自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并发症 外科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术中应用超声乳化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敏刚 王恒冰 +1 位作者 王延宙 王继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超声乳化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3月收治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32例,术中均采用超声乳化切除脂肪瘤,临床上采用Hoffman功能性分级,术前及随访时均行电生理检查,对15例尿失禁患儿行尿动...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超声乳化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3月收治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32例,术中均采用超声乳化切除脂肪瘤,临床上采用Hoffman功能性分级,术前及随访时均行电生理检查,对15例尿失禁患儿行尿动力学检查,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 ̄53个月,平均27个月。临床上Hoffman分级无加重,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明显改善(P<0.05),伴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主要参数亦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结论:应用超声乳化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脂肪瘤 超声外科吸引器
原文传递
脊髓拴系综合征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波 刘瑞存 +1 位作者 徐林 高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患者的MRI影像进行观察,并研究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MRI可详细了解脊髓圆锥的位置、终丝... 目的:探讨MRI对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患者的MRI影像进行观察,并研究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MRI可详细了解脊髓圆锥的位置、终丝、椎管内外脂肪瘤、脊髓脊膜以及脊柱等的各种病理变化。结论:MRI可发现TCS的病因,为TCS的诊断和手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磁共振 诊断
原文传递
婴幼儿脊髓拴系综合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章赛春 黄亮萍 沈文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785-1786,共2页
关键词 婴幼儿 脊髓拴系综合征 术后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终丝牵张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MRI分型及显微手术治疗的中长期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谢京城 陈晓东 杨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终丝牵张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按照MRI分型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9年7月69例终丝牵张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根据MRI分为3型:Ⅰ型为单纯终丝牵张型,23例;Ⅱ型为合并骶管终丝囊肿型,32例;Ⅲ型... 目的探讨终丝牵张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按照MRI分型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9年7月69例终丝牵张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根据MRI分为3型:Ⅰ型为单纯终丝牵张型,23例;Ⅱ型为合并骶管终丝囊肿型,32例;Ⅲ型为合并末端脊髓空洞症型,14例。术前Hoffman评分0级26例,1级24例,2级19例。Ⅰ型行单纯显微手术终丝分离并切断;Ⅱ型行终丝切断、骶管囊肿切除、脊髓拴系松解术;Ⅲ型行终丝切断、脊髓拴系松解、脊髓空洞引流、脊膜囊重建术。结果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前疼痛44例,出院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从术前的(6.37±3.50)分降到(2.10±3.72)分,其中9例疼痛消失。术前运动障碍38例,出院时肌力提高1级15例,2级7例,3级4例,4级3例,其余9例无变化。术前大小便功能障碍26例,出院后3个月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膀胱括约肌评分从(1.36±2.21)分上升到(2.15±1.96)分。术前体位性低颅压头痛2例,出院时症状均消失。69例随访6个月~12年,平均5.1年,其中33例>5年。神经功能Hoffman分级0级47例,1级18例,2级4例。未见拴系复发。结论终丝牵张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单纯终丝牵张型、合并骶管终丝囊肿型和合并末端脊髓空间症型3型,显微镜下行终丝分离切断、脊髓拴系松解及脊膜囊重建,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终丝 硬脊膜囊肿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骶管终丝脊膜囊肿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9
17
作者 谢京城 王振宇 陈晓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651-653,657,共4页
目的总结骶管内终丝脊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3月显微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骶管内终丝脊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鞍区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MRI... 目的总结骶管内终丝脊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3月显微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骶管内终丝脊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鞍区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MRI检查显示骶管内长T1、长T2囊性信号,囊内可见终丝信号,囊壁无强化,11例均合并脊髓低位。手术行囊壁切除,终丝切断,脊髓拴系松解。手术将囊壁全切或次切切除,术后患者鞍区疼痛消失,双下肢无力及大小便功能障碍逐渐恢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从术前的(5.23±1.42)分降到术后的(2.03±1.32)分;运动障碍者手术后肌力提高1~2级;JOA括约肌评分从(2.10±0.98)分上升到(2.75±0.53)分。无手术并发症。随访3个月-3.8年,平均1.35年,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完好,随访期间未见囊肿复发。结论骶管内终丝脊膜囊肿罕见,临床上以局部疼痛及脊髓牵拉神经功能障碍为表现。在MRI表现为囊肿内脑脊液信号,囊内可见终丝结构,脊髓圆锥低位。手术应在显微镜下剥离囊壁,切断终丝行脊髓拴系松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膜囊肿 脊髓拴系综合征 骶管终丝 显微手术
下载PDF
脊髓拴系综合征的MRI表现及临床诊断 被引量:6
18
作者 亓连玉 刘冬艳 +1 位作者 凌宗艳 李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519-1521,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临床确诊的TCS患者MRI影像学表现,扫描范围包括下胸椎、腰椎、骶椎,常规矢状位、横轴位扫描,9例加扫了冠状位。结果本组12例TCS患者... 目的探讨MRI对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临床确诊的TCS患者MRI影像学表现,扫描范围包括下胸椎、腰椎、骶椎,常规矢状位、横轴位扫描,9例加扫了冠状位。结果本组12例TCS患者中脊髓圆锥下端低于L1/L2椎间盘水平的12例,脊髓终丝增粗(终丝直径大于3mm)9例,脊髓脊膜膨出7例,椎管内脂肪6例,脊髓空洞4例,脊柱裂4例,腰骶部皮毛窦4例,椎体畸形3例,脊柱侧弯畸形3例。结论 MRI多序列、多方位成像能清晰显示脊髓圆锥的位置、终丝的形态、椎管内外脂肪瘤、脊髓脊膜以及脊柱的各种病理变化,对TCS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小切口微创在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栓系松解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乐凯 陶本章 +2 位作者 杨昌浩 陈中 尚爱加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中针对单纯拴系的小切口微创手术与常规松解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脊髓拴系综合征患儿,根据MRI检查结果,将仅需做终丝切断的终丝紧张型脊髓拴系及脊髓纵裂(Pang氏... 目的对比分析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中针对单纯拴系的小切口微创手术与常规松解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脊髓拴系综合征患儿,根据MRI检查结果,将仅需做终丝切断的终丝紧张型脊髓拴系及脊髓纵裂(Pang氏Ⅱ型)共43例患儿纳入本研究。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的30例患儿接受常规松解术为对照组;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入院的13例患儿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为观察组。对2组患儿手术后疗效、并发症、住院时间、伤口大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43例患儿获随访3个月至2年,对照组手术的有效率为93.3%,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伤口大小的均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微创显微手术治疗在保证单纯拴系患儿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可减少手术的创伤,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少术区瘢痕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显微手术 疗效 并发症 小切口 微创
下载PDF
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分类与手术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文生 顾秀琴 +3 位作者 仝秀清 翟中文 王宏伟 张晶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31-232,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拴系综合症(TCS)的分类方法与手术后远期疗效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对作者本人治疗的TCS病例进行长期随访,对其中资料完整的57例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分类标准和方法。结果结合临床将TCS分为典型、缓慢进展型、先天性肿瘤型... 目的探讨脊髓拴系综合症(TCS)的分类方法与手术后远期疗效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对作者本人治疗的TCS病例进行长期随访,对其中资料完整的57例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分类标准和方法。结果结合临床将TCS分为典型、缓慢进展型、先天性肿瘤型。结论不同类型TCS好发年龄不同;显微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和完全控制其发展,但不同的类型手术效果有显著差别;应重视对典型TCS的早期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远期疗效 手术治疗 临床特征 显微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