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1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A-DM基因多态性与脊髓灰质炎疫苗诱导抗体应答的相关性
1
作者 齐汝楠 史磊 +2 位作者 刘舒媛 李菁 史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 探讨HLA-DM基因多态性与脊髓灰质炎疫苗诱导抗体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55名2~3月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健康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Sanger测序法对DMA的外显子3和DMB的外显子2/3总共10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在等位基因、基因型和单倍... 目的 探讨HLA-DM基因多态性与脊髓灰质炎疫苗诱导抗体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55名2~3月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健康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Sanger测序法对DMA的外显子3和DMB的外显子2/3总共10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在等位基因、基因型和单倍型水平上分析DMA和DMB基因与脊髓灰质炎疫苗诱导抗体应答的相关性。结果 脊髓灰质炎疫苗诱导的I型抗体应答中,DMA*01:02、DMB*01:01、DMB*01:01/DMB*01:01和DMA*01:02-DMB*01:01在抗体非阳转组中的频率高于阳转组(P <0.05);脊灰II型抗体应答中,DMA*01:02、DMA*01:02/DMA*01:02、DMB*01:01/DMB*01:01和DMA*01:02-DMB*01:01在抗体非阳转组中的频率高于阳转组(P <0.05)。结论 DMA*01:02和DMB*01:01等位基因可能与脊髓灰质炎疫苗诱导的I型和II型抗体应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M 基因多态性 脊髓灰质炎疫苗 抗体应答
下载PDF
2011—2020年泉州市脊髓灰质炎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析
2
作者 曾珊珊 陈雅红 +2 位作者 石神鉴 詹惠春 陈文同 《应用预防医学》 202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泉州市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报告发生情况,评价疫苗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20年泉州市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和脊灰...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泉州市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报告发生情况,评价疫苗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20年泉州市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和脊灰灭活疫苗(IPV)的AEFI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AEFI报告发生率。结果 2011—2020年泉州市共报告脊灰疫苗AEFI病例150例,报告发生率为2.49/10万剂。其中tOPV、bOPV和IPV的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30/10万剂、2.65/10万剂和5.62/10万剂,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0.84/10万剂、1.62/10万剂和4.61/10万剂,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0.32/10万剂、0.81/10万剂和0.37/10万剂。异常反应病例中,接种tOPV、bOPV和IPV后诊断为过敏性皮疹的报告发生率分别为0.32/10万剂、0.43/10万剂和0.37/10万剂,接种后诊断为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的报告发生率分别为0.00/10万剂、0.16/10万剂和0.00/10万剂。结论 泉州市脊灰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在预期范围内,总体安全性良好,但监测敏感性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疫苗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报告发生率
下载PDF
山东省疑似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桂芳 徐爱强 +7 位作者 王海岩 刘萍 姜萍 李漫时 周晓琳 雷杰 刘尧 李岩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21-823,共3页
目的 了解山东省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相关病例(VAPP)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山东省 1993~ 2 0 0 0年期间通过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报告的 81例疑似VAP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以脊灰减毒活疫苗 (OPV)投放量计算 ,疑似VAPP发... 目的 了解山东省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相关病例(VAPP)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山东省 1993~ 2 0 0 0年期间通过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报告的 81例疑似VAP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以脊灰减毒活疫苗 (OPV)投放量计算 ,疑似VAPP发生率为 0 2 7/ 10 0万~ 1 3 3 / 10 0万 ,平均为0 79/ 10 0万 ;首次服苗、再次服苗及全程免疫后 ,疑似VAPP发生率分别为 7 3 4 / 10 0万、2 5 8/ 10 0万和 0 61/ 10 0万。疑似VAPP的发生多为散发 ,男性高于女性 ;病毒分离发现 ,接触病例中以Ⅱ型脊灰病毒为主 ,服苗病例中Ⅱ型和Ⅲ型病毒的分离率基本相同 ;服苗病例的平均潜伏期为 4 5天 ;60天后随访时均残留麻痹。结论 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VAPP的研究 ,应考虑以脊灰灭活疫苗 (IPV)替代OPV进行常规免疫 ,以避免VAP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疫苗 相关病例 流行病学 山东
下载PDF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Ⅱ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变异株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崇山 张勇 +10 位作者 叶绪芳 王海岩 王东艳 祝双利 朱晖 安洪秋 李杰 严冬梅 许松涛 毛乃颖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研究Ⅱ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变异株的基因特征,为我国使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使用策略,维持无脊灰状态和全球最终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型内鉴定的检测结果,从2000-2001年AFP病例分离到的Ⅱ型脊灰疫苗变异株... 研究Ⅱ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变异株的基因特征,为我国使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使用策略,维持无脊灰状态和全球最终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型内鉴定的检测结果,从2000-2001年AFP病例分离到的Ⅱ型脊灰疫苗变异株中选取有聚集性的5株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贵州省3株、山东省2株),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贵州省3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完全一致,但与SabinⅢ型病毒发生重组,重组区域在3A区(nt5343-5353);与疫苗株相比,Ⅱ型区域变异10个碱基,其中VP1区变异4个,与SabinⅡ型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9.56%,氨基酸同源性99.34%;Ⅲ型区域变异9个碱基。山东省2株病毒全基因序列共享16个突变位点,没有发生重组,与SabinⅡ型株相比,VP1区分别变异7个和4个碱基,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22%和99.56%,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0%和99.67%。上述5株病毒在重要的减毒位点nt481、nt2909均发生突变。此研究中5株病毒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传播链,但是共享nt481、nt2909、nt2992三个突变位点,这3个突变位点不在重组区域内,他们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影响病毒传播力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无证据证明脊灰疫苗病毒型间重组会增加病毒的毒力及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疫苗变异株 基因特征 序列测定和分析
下载PDF
山东省1993~1998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少华 徐爱强 +4 位作者 宋立志 许青 李黎 雷杰 王爱莲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23-1025,共3页
山东省 1993~ 1998年 5次 10轮NID实施效果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 :随着NID的继续 ,服苗人数不断增多 ,脱漏人数不断减少 ,每一次NID都是对上一次的补充和加强。大年龄组儿童服苗较好 ,0岁组相对较差 ,是历次NID的薄弱环节。NID实施的质... 山东省 1993~ 1998年 5次 10轮NID实施效果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 :随着NID的继续 ,服苗人数不断增多 ,脱漏人数不断减少 ,每一次NID都是对上一次的补充和加强。大年龄组儿童服苗较好 ,0岁组相对较差 ,是历次NID的薄弱环节。NID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好于常规免疫 ,接种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均较好 ,持续NID的效果是可取的 ,建议常规免疫和NID相结合仍应作为今后消灭脊灰首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疫苗 强化免疫 效果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玉杰 王华庆 李晓霞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37-938,共2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疫苗 VAPP 减毒活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郑金凤 吴瑞红 +2 位作者 周勇 林浩 郭齐华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8-29,88,共3页
[目的]了解VAPP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探讨降低VAPP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OPV引发的VAPP发生率,病毒型别分布,人群分布,OPV免疫剂次与VAPP发生的关系等进行综述。[结果]世界各地VAPP发生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美国1/250万(疫... [目的]了解VAPP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探讨降低VAPP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OPV引发的VAPP发生率,病毒型别分布,人群分布,OPV免疫剂次与VAPP发生的关系等进行综述。[结果]世界各地VAPP发生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美国1/250万(疫苗使用量),罗马尼亚1/18.3万;我国江苏省、甘肃省VAPP的发生率分别为0.15/100万和0.27/100万。病毒型别主要为Ⅲ型,其次为Ⅱ型,主要发生在<1岁儿童,且多为首次服苗后。VAPP的发生主要与疫苗株病毒的基因突变、重组有关。机体免疫缺陷者更易发生。[结论]联合应用OPV和脊灰灭活疫苗(IPV)或单用IPV进行免疫能有效地减少VAPP的发生。在我国当前尚未改变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的情况下,为减少和避免VAPP的发生,必须加强接种前儿童病史询问和体检,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同时要加强对VAPP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 减毒活疫苗 疫苗相关病例
下载PDF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伟健 赵玉英 +3 位作者 方兴 王栋 李继红 姚文清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9-729,共1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疫苗 强化免疫 接种率 免疫活动 免疫工作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金花 董关木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1年第2期72-74,共3页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只能以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已大幅度降低了全球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然而,由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和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风险的出现,今后必须停止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只能以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已大幅度降低了全球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然而,由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和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风险的出现,今后必须停止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彻底根除脊髓灰质炎。消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之后,将会严格管理来源于野毒株的传统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而用Sab in株研制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抗原性及免疫原性与传统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不同。脊髓灰质炎病毒样颗粒可能成为一种可开发的脊髓灰质炎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病毒样颗粒
下载PDF
广东省2003~2004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永杰 罗耀星 +2 位作者 雷仁宇 吴承刚 邵晓萍 《华南预防医学》 2004年第5期24-25,共2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 2 0 0 3~ 2 0 0 4年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方法 按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于 2 0 0 3年 12月 5~ 6日和 2 0 0 4年 1月 5~ 6日在广东省全省范围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逐级进行资料汇总上报 ... 目的 了解广东省 2 0 0 3~ 2 0 0 4年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方法 按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于 2 0 0 3年 12月 5~ 6日和 2 0 0 4年 1月 5~ 6日在广东省全省范围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逐级进行资料汇总上报 ,并采用随机原则进行现场快速评估。结果 全省各地上报第一轮应接种对象 2 70 10 2 9人 ,已接种 2 6 2 5 0 39人 ,接种率为 97 2 % ;第二轮应接种对象 2 76 974 5人 ,已接种 2 6 935 4 5人 ,接种率为 97 2 %。现场快速评估 ,第一轮共调查 794 7名对象 ,接种率为97 1% ,上卡率为 92 9% ;第二轮共调查 75 39名对象 ,接种率为 98 2 % ,上卡率为 94 1%。结论 两轮强化免疫活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均达到 95 %以上的目标。今后应继续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免疫活动 接种率 脊髓灰质炎疫苗 接种对象 快速评估 调查 效果分析 广东省
下载PDF
1例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殚 王凤双 张松建 《首都公共卫生》 2009年第2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疫苗 不良反应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3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作森 刘海田 +1 位作者 迟敬庆 于海波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2年第5期569-570,共2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疫苗 口服 药物不良反应 婴幼儿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四川省西部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宇 方刚 +13 位作者 杜飞 覃志英 刘青恋 方世梅 倪萍 王保清 童文彬 马晓珍 陈娜 付清培 陈筱纯 李银乔 敬嵛淋 刘家洁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3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评价2012年四川省西部的阿坝、甘孜、凉山地区开展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今后继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按照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在阿坝、甘孜、凉山地区开展了3轮脊灰疫苗强化免... 目的评价2012年四川省西部的阿坝、甘孜、凉山地区开展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今后继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按照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在阿坝、甘孜、凉山地区开展了3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并进行了每轮服苗结束后接种率现场快速评估和脊灰疫苗接种后目标儿童血清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3轮脊灰强免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7.54%、97.77%和96.94%,均达到了95%以上的目标。共报告零剂次儿童15 583人,零剂次儿童主要集中在0~1岁组(51.71%),大于1岁年龄段儿童的零剂次比例明显下降。3轮快速评估接种率分别为99.53%、98.42%和97.96%。接种1个月后,0~14岁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97.70%。结论该次强免活动疫苗接种率较高,接种效果较好,0~14岁儿童对脊髓灰质炎建立了比较牢固的免疫屏障。但零剂次儿童的存在,提示常规免疫工作中有薄弱环节,免疫空白仍然存在。儿童完成全程免疫是保证免疫效果的基础,强化免疫只能是一种对常规免疫的补充,不能以强化免疫代替常规免疫,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免疫规划仍是目前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疫苗 强化免疫活动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无锡市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初免免疫成功率监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于 钱燕华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疫苗 免疫 监测 儿童 成功率
下载PDF
湛江市1994~2003年检出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三 余永清 苏华瑜 《华南预防医学》 2004年第4期23-25,共3页
目的 了解湛江市检出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株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 (VAPP)病例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 1994~ 2 0 0 3年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的AFP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994~ 2 0 0 3年... 目的 了解湛江市检出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株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 (VAPP)病例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 1994~ 2 0 0 3年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的AFP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994~ 2 0 0 3年共报告AFP 199例 ,其中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16例 ,平均检出率为 8 0 4 %。对检出脊灰疫苗株的AFP病例分析结果显示 :病例以≤ 1岁儿童为主(14例 ) ,男性多于女性 ;地区分布无明显聚集性 ,发病季节高峰在每年 12~ 2月 ;检出的疫苗株以Ⅱ型病毒为主 (9例 ) ,残留麻痹率较高 ;VAPP发生率为 0 37/ 10 0万 ,服苗VAPP发生率为 0 2 2 / 10 0万 ,首次服苗发生率为 1 87/ 10 0万 ,接触者VAPP发生率为 0 15 / 10 0万。结论 脊灰疫苗株病毒可能在湛江市外环境发生循环 ,今后必须提高脊灰疫苗免疫覆盖率 ,以阻止脊灰疫苗株病毒的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病毒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下载PDF
银川市2003年/2004年度开展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嫣平 郑华 《医学动物防制》 2005年第4期260-262,共3页
关键词 银川市 2003年 2004年 口服用药 脊髓灰质炎疫苗 强化免疫
下载PDF
阳江市儿童监护人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策略转换知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其婷 利定良 +2 位作者 黄美连 谢爱仪 李海凤 《应用预防医学》 2018年第3期198-200,203,共4页
目的了解阳江市儿童监护人对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的知晓情况,为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全市4个县区共51个接种单位均为调查点,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于接种日在各... 目的了解阳江市儿童监护人对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的知晓情况,为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全市4个县区共51个接种单位均为调查点,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于接种日在各个接种门诊现场随机抽取20名3~12月龄儿童的监护人,共1 020名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 017份,问卷有效率为99.71%。在1 017个调查对象中,97.64%认为接种脊灰疫苗非常重要、93.51%知晓OPV、76.50%觉得OPV比糖丸方便。在脊灰疫苗策略转换知晓方面,46.51%的调查对象知晓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进行了调整。65.19%的调查对象愿意带孩子自费接种注射用脊灰灭活疫苗(IPV);转变为免费接种后,愿意接种比例上升至92.33%。在有关信息获得途径方面,通过接种点医生、预防接种证获得疫苗接种信息的比例分别为89.58%和58.80%。结论阳江市3~12月龄儿童监护人对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知晓情况并不理想。免费接种是提高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实施的有效方式,而接种点医生则是儿童监护人获得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故需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定期进行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知识的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疫苗 免疫策略 知晓情况
下载PDF
规模化制备培养基及其在脊髓灰质炎疫苗生产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丽旌 孙明波 +5 位作者 李国良 段可谦 徐其武 黄成 沈伟 李卫东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99-300,共2页
目的 比较规模化与传统法制备培养基在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生产中对细胞产量、细胞使用率和病毒滴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5批不同方法制备的培养基,进行细胞产量、使用率、病毒滴度的平行试验。结果 规模化制备的培养基可提高细胞产... 目的 比较规模化与传统法制备培养基在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生产中对细胞产量、细胞使用率和病毒滴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5批不同方法制备的培养基,进行细胞产量、使用率、病毒滴度的平行试验。结果 规模化制备的培养基可提高细胞产量33%,提高细胞使用率29.8%,提高病毒滴度0.3个常用对数值,并使细胞污染率降低24%;结论 规模化制备培养基质量均一,批间差异小,优于传统制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制备 培养基 脊髓灰质炎疫苗生产 应用 细胞产量 病毒滴度
下载PDF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效力标准品国际协作研究
19
作者 周铁群 王剑锋 英志芳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评价第2代脊髓灰质炎疫苗效力国际标准品的适用性,并确定其标示滴度。方法由WHO参考实验室英国国家检定所(NIBSC)组织协作研究,并提供测定样本及单克隆抗体,共有13个实验室参加,各实验室分别采用单抗及内部参考品进行测定,结果递交N... 目的评价第2代脊髓灰质炎疫苗效力国际标准品的适用性,并确定其标示滴度。方法由WHO参考实验室英国国家检定所(NIBSC)组织协作研究,并提供测定样本及单克隆抗体,共有13个实验室参加,各实验室分别采用单抗及内部参考品进行测定,结果递交NIBSC进行总结。结果本实验室对各样本测定的结果与各实验室测定结果均值总体上是一致的,变异系数基本在5%以下。结论本实验室目前采用的病毒滴度测定方法及试剂的敏感性、标准化程度均与国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效力测定 标准品 国际协作 疫苗效力 灰质 脊髓 测定结果 口服 病毒滴度
下载PDF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出现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2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春华 张铁军 +1 位作者 柳国锋 鲍承贤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228-1229,共2页
1病例摘要 病例1,男,2011年7月20日出生。于2011年9月23日在双桥区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下第1剂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10月1日,家长发现患儿肛门周围出现1包块,随即包块逐渐增大。7日到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 1病例摘要 病例1,男,2011年7月20日出生。于2011年9月23日在双桥区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下第1剂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10月1日,家长发现患儿肛门周围出现1包块,随即包块逐渐增大。7日到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在全麻下进行了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 预防接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