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继平 王志彬 +3 位作者 林爱华 李蜀光 文凤妮 姚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Wistar大鼠,采用Allen’s打击法制作中度SCI模型,参照改良Tarlov评分标准,选择后肢运动功能障碍评分为2~3分的模型大鼠48只,...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Wistar大鼠,采用Allen’s打击法制作中度SCI模型,参照改良Tarlov评分标准,选择后肢运动功能障碍评分为2~3分的模型大鼠48只,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金纳多组。补阳还五汤组给予40 g/kg体质量补阳还五汤水溶液灌胃,金纳多组给予45.5 mg/kg体质量金钠多水溶液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用药2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CI大鼠脊髓组织中PAF含量。结果补阳还五汤组与金纳多组评分随时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及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及金纳多均可明显降低SCI大鼠脊髓组织PAF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补阳还五汤组明显低于金纳多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改善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和体质量降低,与其降低脊髓组织PAF含量、减轻PAF对脊髓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脊髓损伤 脊髓组织 血小板活化因子 大鼠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继平 王志彬 +3 位作者 林爱华 李蜀光 文凤妮 姚晖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学结构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制作中度SCI模型,参照改良Tarlov评分标准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金纳多组、正常组;2周后取SCI大鼠脊髓组织HE染色制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学结构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制作中度SCI模型,参照改良Tarlov评分标准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金纳多组、正常组;2周后取SCI大鼠脊髓组织HE染色制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出现脊髓组织出血、组织疏松、水肿,细胞胞浆外渗、变性,呈空泡状,神经元细胞核游离、固缩等严重损伤现象;补阳还五汤组和金纳多组上述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以空泡变性减轻,神经细胞形态恢复,细胞核分布排列趋于完整尤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改善明显;脊髓组织修复趋势补阳还五汤组>金纳多组>模型组。Tarlov评分比较,在0~3周内,补阳还五汤组与金纳多组评分随时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及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组间比较结果:造模后3 d,模型组大鼠评分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补阳还五汤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改善SCI损伤大鼠脊髓组织的组织结构损伤,营养神经元细胞,促进神经纤维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脊髓损伤 脊髓组织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电针对脊髓创伤后脊髓组织中氧自由基含量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连欣 张进禄 +1 位作者 周东生 王晓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5期912-913,共2页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后早期电针治疗对脊髓组织中氧自由基含量有无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对脊髓继发性损伤有无抑制作用。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42只,分为对照组、损伤组、电针治疗组等3组,按Allen法致伤造成脊髓损伤模型,电针治疗组术后采用电...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后早期电针治疗对脊髓组织中氧自由基含量有无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对脊髓继发性损伤有无抑制作用。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42只,分为对照组、损伤组、电针治疗组等3组,按Allen法致伤造成脊髓损伤模型,电针治疗组术后采用电针治疗。0.5h及6h后取损伤段脊髓组织,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观察脊髓病理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MDA含量升高,SOD含量下降,使用电针治疗后可使MDA降低,SOD升高。结论: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自由基含量升高,电针治疗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脊髓创伤 脊髓组织 氧自由基 含量测定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兔缺血再灌注脊髓组织中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洪涛 杨惠林 +1 位作者 唐天驷 杨同其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1期4192-4193,T001,共3页
目的:脊髓缺血再灌注可使组织自身产生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PMNL)的浸润加重组织损伤。观察缺血再灌注脊髓组织中24h内不同阶段PMNL的黏附、聚集及浸润情况。方法:采用腰动脉阻断法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缺血40,60min后再灌... 目的:脊髓缺血再灌注可使组织自身产生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PMNL)的浸润加重组织损伤。观察缺血再灌注脊髓组织中24h内不同阶段PMNL的黏附、聚集及浸润情况。方法:采用腰动脉阻断法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缺血40,60min后再灌注,对不同时间段损伤脊髓节段行光镜观察。结果:在缺血期均未观察到PMNL的黏附、浸润,随着再灌注的进程,病理改变的加重,组织中PMNL数量逐渐增多;6h时PMNL主要黏附、聚集在血管中,甚至堵塞血管腔部;同时可见其穿透血管壁向外游出,实质中可见少量的PMNL浸润;12,24h时大量PMNL浸润在实质中,并形成“噬神经元”现象。此外,不同的缺血时间,其各自再灌注后PMNL聚集、浸润程度不同;在同一时间点上,缺血时间长、损伤重的,PMNL出现数量多。结论:脊髓缺血再灌注早期(24h内),PMNL最初聚集并阻塞血管,然后浸润到组织实质中,从而加重损伤;进一步阐明中性粒细胞参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脊髓组织 中性粒细胞 PMNL 干预措施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移植的胚胎脊髓组织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巨恩 郭畹华 曾园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20-423,共4页
用胚胎脊髓腹侧组织块植入缺损运动神经元的大鼠脊髓内;同时把带有神经的拇长伸肌移放到脊髓移植物旁.其神经的断端插入移植的部位.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用脊髓移植物,经HRP逆行追踪。
关键词 脊髓组织存活 碱性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胚胎
下载PDF
急性马尾神经压迫模型的脊髓组织病理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展 李浩鹏 +4 位作者 贺西京 郝定均 张堃 陈明霞 雷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0期5973-5978,共6页
背景:动物实验发现,压迫马尾神经可导致腰骶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生凋亡。目的:观察急性马尾神经压迫后家犬相应脊髓节段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将27只犬随机分为9组,每组3组,其中1组为正常对照,7个实验组在L6椎板下硬膜外脂肪上方置... 背景:动物实验发现,压迫马尾神经可导致腰骶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生凋亡。目的:观察急性马尾神经压迫后家犬相应脊髓节段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将27只犬随机分为9组,每组3组,其中1组为正常对照,7个实验组在L6椎板下硬膜外脂肪上方置入空水囊,进行注水压迫,压迫时间分别设置为4,8,12,24,48,72,168 h;假手术组只置入空水囊,不进行注水压迫。达到压迫时间后,取马尾神经发出段脊髓及相邻头端脊髓,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结论:(1)光镜观察结果:压迫4-48 h,脊髓前角前运动神经元未见明显改变;压迫72 h后,观察到运动神经元体积减小,细胞膜皱缩,与周围组织分离,细胞均质浓染;压迫168 h可见运动神经元消失,但相邻头端脊髓切片未见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异常;(2)电镜观察结果:压迫12 h,脊髓组织开始肿胀,随压迫时间的延长,脊髓组织肿胀加重,胶质细胞肿胀明显,至168 h时髓鞘板层结构溶解,轴突空泡化,轴浆外溢,有炎性损伤特征样改变;(3)前角运动神经元凋亡检测结果:压迫12 h开始出现凋亡,随后逐渐增多,至168 h仍呈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神经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马尾神经 急性压迫 脊髓组织 凋亡 继发性炎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大鼠脊髓创伤后脊髓组织中3种内源性阿片肽含量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明 杜俊超 +1 位作者 吴岳嵩 洪新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3-246,共4页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技术测定了实验性大鼠脊髓创伤后各段脊髓组织中3种不同内源性阿片肽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强啡肽(DynA)随损伤程度的加重进行性升高,DynA含量变化局限于损伤胸段及邻近腰段脊髓,且呈时间...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技术测定了实验性大鼠脊髓创伤后各段脊髓组织中3种不同内源性阿片肽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强啡肽(DynA)随损伤程度的加重进行性升高,DynA含量变化局限于损伤胸段及邻近腰段脊髓,且呈时间依赖型变化。β-内啡肽(β-Ep)无明显变化。亮脑啡肽(L-Ek)伤后在损伤段脊髓组织中含量降低或无明显变化,且与受伤程度无明显相关。研究结果证明:内源性阿片肽参与了实验性大鼠脊髓创伤后双后肢体运动功能丧失的病理过程,且以其中DynA的作用最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创伤 阿片肽 大鼠 脊髓组织
下载PDF
Fas蛋白在鼠急性脊髓组织损伤中分布特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世清 周华 +4 位作者 彭昊 周月容 赵东明 李皓桓 卫爱林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大白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损伤区Fas蛋白的表达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 4 2只 ,使用改良Allen氏法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 36只 ,采取HE、Nissl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损伤后 1 ,4 ,8,2 4 ,72h及 7d的脊髓组织。结果 ... 目的 :探讨大白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损伤区Fas蛋白的表达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 4 2只 ,使用改良Allen氏法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 36只 ,采取HE、Nissl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损伤后 1 ,4 ,8,2 4 ,72h及 7d的脊髓组织。结果 :在损伤后 4h ,损伤段灰质可见Fas阳性细胞 ,8h表达达高峰。正常组未见Fas阳性细胞表达。高倍镜观察 ,阳性细胞具有凋亡细胞的特征。结论 :Fas蛋白可能在诱导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FAS蛋白 大鼠 急性脊髓组织损伤 分布特点 表达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惠林 张洪涛 +2 位作者 唐天驷 杨同其 刘继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659-661,共3页
目的 观察兔缺血再灌注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 8(IL - 8)的表达 ,探讨其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病理学方法 ,检测并观察兔缺血再灌注不同阶段脊髓组织中IL - 8的表达情况及病理改变。结果 随着缺... 目的 观察兔缺血再灌注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 8(IL - 8)的表达 ,探讨其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病理学方法 ,检测并观察兔缺血再灌注不同阶段脊髓组织中IL - 8的表达情况及病理改变。结果 随着缺血及再灌注进程、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的加重 ,组织中IL - 8阳性表达强度逐渐增加。结论 缺血再灌注脊髓组织中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组织 白细胞介素-8 实验研究 脊髓缺血 再灌注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组织中疼痛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冬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192-1195,1199,共5页
目的:分析番茄红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组织中疼痛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根据文献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包括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模型治疗组各10只。将大鼠处死后获取脊髓L2-L6段,测定其中... 目的:分析番茄红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组织中疼痛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根据文献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包括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模型治疗组各10只。将大鼠处死后获取脊髓L2-L6段,测定其中疼痛相关指标的血清水平、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的血清IL-17、HMGB-1、Aβ、Tau、C3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及模型治疗组,CGRP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及模型治疗组,模型治疗组大鼠的血清IL-17、HMGB-1、Aβ、Tau、C3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CGRP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大鼠的ERK、CREB、BDNF、NMDA、AMPA、c-fos mRNA表达量低于模型对照组及模型治疗组,模型治疗组大鼠的脊髓ERK、CREB、BDNF、NMDA、AMPA、c-fos mRNA表达量低于模型对照组大鼠(P<0.05);假手术组大鼠的TRPV1、NF-κB、NOS、GFAP、ERK、CREB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对照组及模型治疗组,Reg表达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及模型治疗组(P<0.05),模型治疗组大鼠的TRPV1、NF-κB、NOS、GFAP、ERK、CREB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对照组,Reg表达量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番茄红素可以有效减少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的促疼痛基因表达,有望成为日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番茄红素 脊髓组织 疼痛相关分子 大鼠
下载PDF
不同年龄大鼠脊髓组织中天冬氨酸特异酶切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活性及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卓豫 吴宝明 +1 位作者 李陶 王禾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大鼠脊髓组织中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情况及其在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脊髓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3/09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完成。选择Wistar大鼠...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大鼠脊髓组织中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情况及其在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脊髓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3/09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完成。选择Wistar大鼠324只,成年、幼年、老年大鼠各108只。不同年龄组动物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对照组12只为非手术组;手术组共96只,分为术后1d,3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8个时间组,每组12只。各手术组大鼠均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切除股方肌下缘约6mm的坐骨神经。大鼠脊髓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及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PI双标检测法,原位缺口末端标记阳性细胞及AnnexinⅤ阳性细胞即凋亡细胞;大鼠脊髓组织中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活性应用ActivityAssay试剂盒检测。结果:所有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脊髓细胞凋亡情况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及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PI双标检测结果:正常成年及老年大鼠未见明显标记的阳性细胞,正常幼年大鼠可见个别阳性标记细胞,坐骨神经损伤诱导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高发时间为伤后2~4周,老年大鼠细胞凋亡持续时间较长。各手术组正常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年龄大鼠AnnexinⅤ阳性细胞出现时间均早于原位缺口末端标记阳性细胞。②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活性及表达情况比较:幼年正常组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及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活性均高于成年及老年大鼠(P<0.01),损伤后各年龄组均有明显变化,幼年正常组损伤后1d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开始升高,升高时间早于成年及老年组。各手术组正常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脊髓细胞凋亡情况与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活性测定结果有较好的相同改变趋势,提示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活化是细胞凋亡的早期生物化学指标。不同年龄大鼠正常时脊髓组织中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以其在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存在差异,说明针对不同年龄段发生的周围神经损伤,其促进神经再生调控时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半胱氨酸蛋白酶类 脱噬作用 大鼠 脊髓组织 天冬氨酸特异酶切 半胱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脊髓组织工程中仿生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枕玮 郑启新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6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自组装 仿生支架 脊髓组织 电子纺丝 纳米纤维 种子细胞 胶原凝胶 组织工程学 多肽分子 纳米技术
下载PDF
CNTF基因在正常大鼠和猫脊髓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习杨彦彬 王廷华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在正常大鼠和猫脊髓中的表达.方法从正常成年SD大鼠及成熟猫脊髓组织中抽提总RNA,管家基因NF-M为内参,RT-PCR技术检测CNTF mRNA脊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用RT-PCR技术检测到了CNTF mRNA在正常大鼠脊髓中的...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在正常大鼠和猫脊髓中的表达.方法从正常成年SD大鼠及成熟猫脊髓组织中抽提总RNA,管家基因NF-M为内参,RT-PCR技术检测CNTF mRNA脊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用RT-PCR技术检测到了CNTF mRNA在正常大鼠脊髓中的表达;(2)用相同的RT-PCR条件未能检测到CNTF mRNA在正常猫脊髓中表达.结论(1)在正常大鼠脊髓中有CNTF mRNA表达,提示CNTF可能与脊髓的生理功能有关;(2)CNTF mRNA可能在猫脊髓中不表达;用于扩增大鼠CNTF的RT-PCR条件可能不适合于猫;或大鼠和猫的CNTF mRNA存在种属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脊髓组织 CNTF MRNA RT—PCR 表达
下载PDF
bFGF保护脊髓组织、促进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文革 宋建榕 王峰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促进脊髓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利用Allen氏WD (Weightdrop ,WD)技术 ,以 10 g× 2 5cm致伤力造成SD大白鼠T8脊髓损伤模... 目的 探讨应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促进脊髓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利用Allen氏WD (Weightdrop ,WD)技术 ,以 10 g× 2 5cm致伤力造成SD大白鼠T8脊髓损伤模型 ,并于损伤平面以下蛛网膜下腔置细塑料导管。治疗组分别于术后即刻、 1、 2、 3、 4、 8、 12、 2 4及 48h经导管注入bFGF溶液 2 0 μl (含bFGF10 0 μ) ,以后每周经导管注入 2 0 μlbFGF ;对照组则在同时间注入等量生理盐水 ,术后取伤区脊髓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特殊染色 ,观察神经纤维再生情况。结果 伤区白质内髓鞘结构紊乱 ,囊性变严重 ,应用bFGF可明显改善 ;Gless染色发现bFGF治疗组神经纤维生长情况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Fast-blue染色发现bFGF治疗组脊髓变性较轻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脊髓损伤后应用外源性bFGF可以保护脊髓神经组织 ,并且对神经纤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Glees染色 脊髓组织 神经再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维甲酸诱导脊柱裂胎鼠脊髓组织中Caspase-3表达情况
15
作者 马英桓 袁正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维甲酸诱导脊柱裂胎鼠脊髓组织Caspase-3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孕10 d Wistar大鼠,实验组用溶有维甲酸(40mg/ml)的橄榄油,以135 mg/kg经胃管注入给药制作脊柱裂畸形大鼠模型;对照组选取孕10 d Wistar大鼠给等量橄榄油。将...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维甲酸诱导脊柱裂胎鼠脊髓组织Caspase-3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孕10 d Wistar大鼠,实验组用溶有维甲酸(40mg/ml)的橄榄油,以135 mg/kg经胃管注入给药制作脊柱裂畸形大鼠模型;对照组选取孕10 d Wistar大鼠给等量橄榄油。将实验组及对照组按照孕12、15、17和20 d分为4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分析Caspase-3在对照组、畸形组胎鼠脊髓组织细胞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脊柱裂大鼠脊髓神经组织中Caspase-3在15 d开始增多,一直持续到20 d胚胎大鼠。其增高情况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大鼠。胚胎15、17和20 d显性脊柱裂畸形鼠脊髓组织Caspase-3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维甲酸诱导的脊柱裂胎鼠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发育胎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脊髓组织 细胞凋亡 CASPASE-3
原文传递
胚胎脊髓组织移植修复急性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郭庆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76-376,378,共2页
成年哺乳动物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导致的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至今仍少有补救措施。近年来,利用胚胎脊髓(fetalspinalcord,FSC)组织移植修复SCI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仅就此... 成年哺乳动物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导致的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至今仍少有补救措施。近年来,利用胚胎脊髓(fetalspinalcord,FSC)组织移植修复SCI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仅就此方面的研究作一扼要综述。1历史与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胚胎 脊髓组织移植 治疗
下载PDF
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9
17
作者 方健 陈文笔 +5 位作者 严家春 马勇 徐长江 方以群 侯铁胜 刘景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996-998,共3页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 (SCI)用高压氧 (HBO)处理后脊髓的病理学变化。方法 :用SD大鼠复制SCI模型 ,0 .1MPa和 0 .2 5MPaHBO处理后 ,取损伤脊髓作HE染色。结果 :正常对照组脊髓结构完整 ,细胞形态正常 ,分布均匀 ,胞膜、胞核正常 ,组织间...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 (SCI)用高压氧 (HBO)处理后脊髓的病理学变化。方法 :用SD大鼠复制SCI模型 ,0 .1MPa和 0 .2 5MPaHBO处理后 ,取损伤脊髓作HE染色。结果 :正常对照组脊髓结构完整 ,细胞形态正常 ,分布均匀 ,胞膜、胞核正常 ,组织间隙正常 ;单纯损伤组示组织出血、疏松水肿、细胞空泡变性 ,神经纤维溶解、消失 ;处理后 ,0 .2 5MPaHBO组及 0 .2 5MPaHBO +激素 (L ,M )组脊髓恢复最明显 ,组织水肿、细胞空泡变性减轻 ,细胞形态恢复 ,结构排列完整。结论 :HBO治疗可明显阻止或减轻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 ,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组织 脊髓损伤 高压氧 病理学 SCI
下载PDF
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方健 侯铁胜 +4 位作者 方以群 胥军民 陈文笔 傅强 刘景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14-1015,共2页
通过复制脊髓损伤(SCI)模型 ,用常氧、高压氧(HBO)、氮氧混合气、激素等分别处理各组大鼠后 ,取脊髓组织测兴奋性氨基酸(EAA ,包括天冬氨酸Asp及谷氨酸Glu)含量 ,以探讨HBO治疗SCI的机制。结果显示 ,损伤后 ,大鼠脊髓组织中EAA(Glu)含... 通过复制脊髓损伤(SCI)模型 ,用常氧、高压氧(HBO)、氮氧混合气、激素等分别处理各组大鼠后 ,取脊髓组织测兴奋性氨基酸(EAA ,包括天冬氨酸Asp及谷氨酸Glu)含量 ,以探讨HBO治疗SCI的机制。结果显示 ,损伤后 ,大鼠脊髓组织中EAA(Glu)含量明显升高 ,经不同处理后 ,除氮氧混合气组外 ,Glu含量均有所下降 ,以 0 2 5MPaHBO组和 0 2 5MPaHBO +激素组下降最明显 ,与损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 ;0 2 5MPaHBO组与 0 1MPaHBO组比较及 0 2 5MPaHBO +激素组与激素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提示HBO能通过减少组织中的EAA减轻SCI后的继发性损伤 ,恢复脊髓组织的功能 ,其中以0 2 5MPaHBO和 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组织 脊髓损伤 高压氧 兴奋性氨基酸类
下载PDF
大鼠脊髓慢性受压后脊髓组织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19
作者 王新家 叶卫莲 +3 位作者 孔抗美 蔡燕玲 周雪琼 齐伟力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6-87,F003,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慢性受压后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后路渐进性压迫的方法制作大鼠轻、中、重度脊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组织中NGF及其受体的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慢性受压后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后路渐进性压迫的方法制作大鼠轻、中、重度脊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组织中NGF及其受体的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脊髓组织中的脊髓神经元和灰、白质中的胶质细胞NGF和TrkA表达较弱;脊髓受压后NGF和TrkA表达增强(P<0.05)。受压程度越重,其表达越明显,免疫反应强度与脊髓受压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大鼠脊髓慢性受压后,NGF及其受体表达增多,这可能对脊髓神经元的存活和保留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组织 慢性 神经生长因子(NGF) 脊髓神经元 免疫组化检测 TRKA 脊髓受压 动物模型 脊髓压迫 正常大鼠 胶质细胞 表达增强 反应强度 受体表达 渐进性 正相关
下载PDF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脊髓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对CyHV-2的敏感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魏钰娟 潘晓艺 +7 位作者 蔺凌云 姚嘉赟 郝贵杰 曹铮 夏焱春 尹文林 刘忆瀚 沈锦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2-1238,共7页
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是近些年来危害养殖鲫鱼最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 CyHV-2)。本研究以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脊髓组织为材料,进行组织细胞体外培养,构建对鲤疱疹病毒Ⅱ型敏... 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是近些年来危害养殖鲫鱼最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 CyHV-2)。本研究以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脊髓组织为材料,进行组织细胞体外培养,构建对鲤疱疹病毒Ⅱ型敏感的异育银鲫脊髓细胞系(Spinalcordtissuecell lines of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CSC)。采用组织块移植法,进行异育银鲫脊髓细胞的原代培养,并进行传代,已传代至第128代次,获得稳定传代的细胞系后,采用低渗法进行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进行鲤疱疹病毒Ⅱ型的敏感性测试与传代。结果表明,以含10%胎牛血清的L-15培养基,在24℃恒温条件下,可稳定传代培养异育银鲫脊髓细胞,传代细胞呈成纤维样或纺锤状;核型分析显示,染色体数为156±2条,该细胞为三倍体细胞。通过对CyHV-2敏感性的测试,CSC细胞感染CyHV-2后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感染第7天的病变细胞液的TCID50达到109.33/mL,CyHV-2病毒可在CSC细胞上稳定传代;通过对病变细胞的电镜观察,可见大量直径为128-134nm大小的疱疹样病毒颗粒。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异育银鲫脊髓细胞系对CyHV-2敏感,并在细胞上能进行稳定传代,传代病毒具有较高病毒滴度,这为鲤疱疹病毒Ⅱ型的深入研究及疫苗开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脊髓组织细胞系 鲤疱疹病毒Ⅱ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