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脏腑病机的特点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卢红蓉 李燕 杨丽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39-1840,共2页
钱乙总结其一生之儿科经验,提出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观点,并发展了五脏病机理论,五脏各有所主,临证中详辨五脏虚实;运用五脏生克制化分析脏腑关系,以此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转归;注重五脏与四时阴阳结合,以判断... 钱乙总结其一生之儿科经验,提出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观点,并发展了五脏病机理论,五脏各有所主,临证中详辨五脏虚实;运用五脏生克制化分析脏腑关系,以此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转归;注重五脏与四时阴阳结合,以判断五脏气之盛衰,注重天地自然对人体的影响在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 脏腑病机
下载PDF
中医脏腑病机术语标准化研究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薛博瑜 叶放 +1 位作者 李国春 方南元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17-318,32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脏腑病机术语标准化研究方法。方法:界定病机的内涵和外延,总结当前脏腑病机部分存在概念过大、病机表述繁杂、用词多端等问题,检索和挖掘中医文献中脏腑术语,形成术语讨论稿,专家函调法论证并修改,完成中医脏腑病机术语... 目的:探讨中医脏腑病机术语标准化研究方法。方法:界定病机的内涵和外延,总结当前脏腑病机部分存在概念过大、病机表述繁杂、用词多端等问题,检索和挖掘中医文献中脏腑术语,形成术语讨论稿,专家函调法论证并修改,完成中医脏腑病机术语标准初稿。结果:总结出"脏腑病机术语标准(初稿)"形成的思路与方法,为临床相关研究作出示范。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函调,形成脏腑病机术语标准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病机 中医术语 标准化 思路与方法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之脏腑病机论 被引量:5
3
作者 傅纪婷 杨芳 +1 位作者 韩正 王淑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62-1863,共2页
糖尿病肾病可归属于中医之"消渴""虚劳""水肿"等范畴。文章从"脏腑病机"理论出发,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发病机制,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糖尿 脏腑病机
原文传递
《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为中心的辨治体系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丁世幸 周亚萍 《河南中医》 2010年第6期521-526,共6页
《金匮要略》注重脏腑病机,以脏腑病机为中心,进行病证辨治,内容丰涵。其中可分涉心病机、涉肺病机、涉肝病机、涉脾病机、涉肾病机。明晰《金匮要略》脏腑病机及其在脏腑病机指导下的证治规律,对指导现今临床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张仲景 《金匮要略》 脏腑病机 涉心 涉肺 涉肝 涉脾 涉肾
下载PDF
脏腑病机的五行传变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戴永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393-394,共2页
据《内经》之旨,纵论脏腑病机的五行传变。依五行定五藏之气的盛衰,阐明疾病的生克乘侮传变与不必治于传;按五行互藏,分类脏病廿五变;循五行主时节律,详述脏腑病证逆从。均可丰富中医病机学内容。
关键词 脏腑病机 五行传变 中医学
下载PDF
《黄帝内经》脏腑病机特点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红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5-256,共2页
《黄帝内经》中有丰富的脏腑病机理论,涉及到五脏病机、六腑病机、奇恒之腑病机等病机理论。其脏腑病机理论具有以"四时五脏阴阳"藏象模型为论证基础;脏腑病变不离精气阴阳,尤重脏腑气之虚实;五脏之间相通,相互影响等特点。... 《黄帝内经》中有丰富的脏腑病机理论,涉及到五脏病机、六腑病机、奇恒之腑病机等病机理论。其脏腑病机理论具有以"四时五脏阴阳"藏象模型为论证基础;脏腑病变不离精气阴阳,尤重脏腑气之虚实;五脏之间相通,相互影响等特点。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局部病变联系全身,脏腑经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病机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病机 四时五脏阴阳
下载PDF
荨麻疹中医脏腑病机再认识 被引量:14
7
作者 秦文钰 苏庆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2-744,共3页
荨麻疹属于中医学“瘾疹”“风疹块”范畴,目前中医对于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大多着眼于外邪或内在脏腑。笔者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及临床诊疗经验总结,发现荨麻疹的发生与风邪密切相关,与脏腑关系亦十分密切:风邪侵袭、内通于肝,心火亢盛灼于肺... 荨麻疹属于中医学“瘾疹”“风疹块”范畴,目前中医对于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大多着眼于外邪或内在脏腑。笔者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及临床诊疗经验总结,发现荨麻疹的发生与风邪密切相关,与脏腑关系亦十分密切:风邪侵袭、内通于肝,心火亢盛灼于肺金,脾失健运血虚风燥,肺卫不固外邪侵袭,体虚邪袭久病及肾等。本文试从脏腑与皮肤、腠理的关系入手,分析脏腑关系失调与本病发生的关系,希望对荨麻疹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皮肤腠理 脏腑病机
下载PDF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脏腑病机学的研究概况分析
8
作者 矫俊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17期156-157,共2页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一组症候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更加复杂,这种疾病出现了更多的新特点,为了能够在临床上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诸多医者针对本病...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一组症候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更加复杂,这种疾病出现了更多的新特点,为了能够在临床上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诸多医者针对本病的中医脏腑病机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现对近十年此方面研究概况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脏腑病机 中医理论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之脏腑病机论 被引量:4
9
作者 高丹 杨芳 商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18期42-43,共2页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骨痹"、"肾虚腰痛"、"骨痿"等范畴,针对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研究多从"肾主骨"理论入手,本文从"脏腑病机"理论出发,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发病机制,认为骨质疏松症的...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骨痹"、"肾虚腰痛"、"骨痿"等范畴,针对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研究多从"肾主骨"理论入手,本文从"脏腑病机"理论出发,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发病机制,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除与肾密切相关外,常涉及脾、肝、肺、胆等脏腑,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以补肾为主,常需兼顾其它脏腑,更好的诠释中医整体观,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脏腑病机 骨痹
下载PDF
四字格中医脏腑病机术语的词法结构及英译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甜甜 刘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期137-139,共3页
此研究从词法结构角度将四字格中医脏腑病机术语分为定中式偏正结构、主谓(宾)结构和并列结构三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以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回译性和系统性原则为依据,考量四个平行翻译文本的译法。研究发现,定中式偏正结构四字格脏腑病... 此研究从词法结构角度将四字格中医脏腑病机术语分为定中式偏正结构、主谓(宾)结构和并列结构三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以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回译性和系统性原则为依据,考量四个平行翻译文本的译法。研究发现,定中式偏正结构四字格脏腑病机术语可译为n(中心语名词)+of/in+n(修饰语名词)的介词短语结构,其修饰语可用单字组合法英译,中心语是双音节合成词则仍采用单字组合法英译,是双音节单纯词则采用意译法;主谓(宾)结构的四字格脏腑病机术语可译为n(主语)+Ving+n(宾语)的英语短语结构,英译的重点和难点是谓语动词,寻找对应语英译时应首先理解动词在源术语中的含义,并考虑其与相关近义词的区别;并列结构的四字格脏腑病机术语英译时需考虑术语隐含的语义逻辑关系,并选择恰当的逻辑连接词来翻译隐含的语义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字格 脏腑病机 术语 词法结构 英译
下载PDF
张元素脏腑病机特点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红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78-1179,共2页
张元素为易水学派的创始人,精研《黄帝内经》理论,旁参《中藏经》、《千金要方》等著作,并结合自己数十年临证经验,自成一家,在分析脏腑病机、脏腑辨证、脏腑病变用药上颇有特色,独树一帜。张氏论脏腑病机以寒热虚实为纲,分标病本病论... 张元素为易水学派的创始人,精研《黄帝内经》理论,旁参《中藏经》、《千金要方》等著作,并结合自己数十年临证经验,自成一家,在分析脏腑病机、脏腑辨证、脏腑病变用药上颇有特色,独树一帜。张氏论脏腑病机以寒热虚实为纲,分标病本病论述脏腑病机,是在前人以寒热虚实论述脏腑病机基础之上的集成创新,形成了标本寒热虚实条理清晰的脏腑病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素 脏腑病机 理论研究
原文传递
双字格中医脏腑病机术语的特点及英译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甜甜 邵文锦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00-102,F0003,共4页
本研究从词法结构角度对双字格中医脏腑病机术语进行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以术语翻译的准确性、系统性和回译性原则为依据,考量四个平行翻译文本的译法。研究发现,双字格脏腑病机术语在词法结构上均属于名词作定语修饰名词的偏正结构,... 本研究从词法结构角度对双字格中医脏腑病机术语进行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以术语翻译的准确性、系统性和回译性原则为依据,考量四个平行翻译文本的译法。研究发现,双字格脏腑病机术语在词法结构上均属于名词作定语修饰名词的偏正结构,在译法上此类结构可采用单字组合法翻译,译法具有准确性、系统性和回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字格 脏腑病机 术语 词法结构 英译
原文传递
张元素《医学启源》和《脏腑标本药式》脏腑“火”病机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雨晴 邵晶晶 +3 位作者 于峥 周文婷 成西 陈小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2,25,共3页
张元素对脏腑病机、证候的系统论述见于《医学启源》上卷第三篇和《脏腑标本药式》。以往讨论张元素的脏腑病机、证候学术思想者均是将这两部分合并而论。但笔者发现,二者所论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可能有历史发展方面的意义。本文比较《... 张元素对脏腑病机、证候的系统论述见于《医学启源》上卷第三篇和《脏腑标本药式》。以往讨论张元素的脏腑病机、证候学术思想者均是将这两部分合并而论。但笔者发现,二者所论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可能有历史发展方面的意义。本文比较《医学启源》上卷第三篇和《脏腑标本药式》在脏腑"火"病机方面的异同发现,一是《医学启源》和《脏腑标本药式》在脏腑"火"病机方面有很大差异。《医学启源》上卷第三篇无脏腑"火"病机,"火"病机在《脏腑标本药式》的脏腑病机中占重要地位;二是《医学启源》和《脏腑标本药式》在脏腑"火"病机方面的差异可能有历史发展方面的意义。《医学启源》上卷第三篇主要抄录自《中藏经》,而《脏腑标本药式》为张元素所著,二者成文的朝代不同,所以《医学启源》和《脏腑标本药式》在脏腑"火"病机方面的差异可能有历史发展方面的意义,张元素对脏腑"火"病机方面的真实认识与两汉或六朝时代的《中藏经》其实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启源》 脏腑标本药式》 脏腑“火” 比较 张元素
下载PDF
消渴病(糖尿病)的病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陈长青 熊曼琪 李赛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脏腑病机 气血津液 消渴 糖尿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青卿 颜新 +2 位作者 潘新 孙鑫 颜乾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48-650,共3页
基于当前急性脑损伤得不到有效纠正的矛盾,对当前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的进行了研究与思考。提出从脏腑基本病机出发,从方法论的角度,重新认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机。并从清腑开窍、清心开窍、清化痰瘀、清肝熄风、清热滋阴多层次着... 基于当前急性脑损伤得不到有效纠正的矛盾,对当前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的进行了研究与思考。提出从脏腑基本病机出发,从方法论的角度,重新认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机。并从清腑开窍、清心开窍、清化痰瘀、清肝熄风、清热滋阴多层次着手论治,以尽快复脑清灵之性、元神之主,以尽快促进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并以颜氏清脑2号方为代表,具体诠释了"脑病宜清"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 清法 颜氏清脑2号方 脏腑基本
下载PDF
从脏腑论治儿童腺样体肥大
16
作者 王明晶 肖臻 姜之炎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8-23,共6页
近年来儿童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 AH)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西医治疗本病缺乏特效药物,以手术切除为主,中医以脏腑功能为核心,通过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儿童AH为本虚标实之证,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病机可以概括... 近年来儿童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 AH)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西医治疗本病缺乏特效药物,以手术切除为主,中医以脏腑功能为核心,通过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儿童AH为本虚标实之证,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病机可以概括为肺失宣肃则通调失常、脾失运化则痰湿内生、肾元亏虚则气化无权、肝气郁结则刑金克木、肠腑不通则肺气壅塞五个方面,因此从脏腑论治,多将本病分为肺经蕴热证、脾虚痰湿证、肺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四型,治以辛凉宣肺、健脾助运、补益肺脾、滋补肺肾,兼以化痰散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中医治疗 痰核 脏腑病机 本虚标实 脏腑论治
下载PDF
中医脏腑理论映射出的诊疗原型系统及其基本结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喜灵 郑秋生 +3 位作者 王振华 李靖 张启明 姜伟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中医五脏系统在临床中出现的复杂证候群,体现出了五脏系病机演变的过程。临床中的"多个脏系同时发病",是普遍存在的规律;而"五脏系同病",是病机演变过程中的趋向与终点,映射出的是中医诊疗原型系统及其基本结构,对... 中医五脏系统在临床中出现的复杂证候群,体现出了五脏系病机演变的过程。临床中的"多个脏系同时发病",是普遍存在的规律;而"五脏系同病",是病机演变过程中的趋向与终点,映射出的是中医诊疗原型系统及其基本结构,对其内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会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脏腑病机演变 五脏系同 诊疗原型系统 基本结构
下载PDF
金元时期脏腑辨证学说发展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雪梅 李德杏 王玉兴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62-65,共4页
金元时期脏腑辨证学说经张元素总结发展成为完备的辨证论治体系。刘完素的脏腑病机论、李杲的“脾胃论”、朱丹溪的“相火论”等丰富了对各脏腑病机病证的认识。当时的理学、道教从方法论的高度深刻影响了各家对脏腑病机病证的认识,他... 金元时期脏腑辨证学说经张元素总结发展成为完备的辨证论治体系。刘完素的脏腑病机论、李杲的“脾胃论”、朱丹溪的“相火论”等丰富了对各脏腑病机病证的认识。当时的理学、道教从方法论的高度深刻影响了各家对脏腑病机病证的认识,他们从不同角度各抒己见,将脏腑辨证的方法普遍运用于临证各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辨证 金元时期 脏腑病机 脾胃论 相火论
下载PDF
脏腑阴阳辨证思维对易水学派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琳 《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第5期109-110,共2页
脏腑阴阳辨证渊源于《黄帝内经》,是一种集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于一体的医学思辨模式。在《黄帝内经》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易水学派以五脏阴阳辨证观为基础,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以脏腑的寒热虚实论点分析疾病的发生与演变,探讨脏腑的... 脏腑阴阳辨证渊源于《黄帝内经》,是一种集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于一体的医学思辨模式。在《黄帝内经》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易水学派以五脏阴阳辨证观为基础,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以脏腑的寒热虚实论点分析疾病的发生与演变,探讨脏腑的虚实病机,并将药物功效与脏腑辨证结合起来,在遣方制药方面,发明了性味归经及引经报使等药学理论,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水学派 脏腑病机理论 遣方制药
下载PDF
高血压病中医研究之探讨
20
作者 许从真 《吉林中医药》 1995年第2期2-2,共1页
高血压病中医研究之探讨安徽省黄山市中医院(245000)许从真【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脏腑学说,阴阳平衡根据祖国医学的观点,人体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得到平衡,失去平衡即产生疾病,这个论点是和神经论相符合的。疾病... 高血压病中医研究之探讨安徽省黄山市中医院(245000)许从真【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脏腑学说,阴阳平衡根据祖国医学的观点,人体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得到平衡,失去平衡即产生疾病,这个论点是和神经论相符合的。疾病的发生,是由一定的病因(邪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 阴阳平衡 脏腑病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