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视网膜出血与脐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祥訸 杨卫国 +3 位作者 王吉云 鲁勃文 闫芳 刘国瑞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视网膜出血(RH)与脐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沧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出生并行视网膜筛查的596例新生儿,根据新生儿是否视网膜出血分为出血组(n=230)和对照组(n=366),并依据出血程度可分... 目的探讨新生儿视网膜出血(RH)与脐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沧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出生并行视网膜筛查的596例新生儿,根据新生儿是否视网膜出血分为出血组(n=230)和对照组(n=366),并依据出血程度可分为Ⅰ度组(n=95)、Ⅱ度组(n=75)和Ⅲ度组(n=60)。比较出血组与对照组及Ⅰ度、Ⅱ度、Ⅲ度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氢离子浓度指数(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剩余碱(BE)值,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RH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脐动脉血气指标对RH的预测价值。结果出血组pH值、PaO_(2)及BE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aCO_(2)则高于对照组(P<0.05)。随视网膜出血程度的增加pH值、PaO_(2)及BE值降低,PaCO_(2)水平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阴道分娩、产钳助产、急产、早产儿及新生儿有窒息史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早产儿、产妇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阴道分娩、新生儿有窒息史及脐动脉血气中高水平PaCO_(2)及低水平PaO_(2)、BE、pH值均是影响RH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H值、PaO_(2)、PaCO_(2)及BE预测RH发生的AUC分别为0.755、0.719、0.669、0.816,pH值和BE的预测效能高于PaO_(2)和PaCO_(2)(P<0.05)。结论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与RH发生、发展紧密相关,且对RH的筛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pH值和BE筛查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视网膜出血 脐动脉血气分析 相关性
下载PDF
新生儿视网膜出血与脐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黄祥訸 王吉云 +1 位作者 杨卫国 王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视网膜出血(RH)与脐动脉血气分析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01/2021-12在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312例,根据RetCamⅢ眼底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发生RH的新生儿245例,RH组发生RH新生儿67例,比... 目的:探究新生儿视网膜出血(RH)与脐动脉血气分析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01/2021-12在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312例,根据RetCamⅢ眼底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发生RH的新生儿245例,RH组发生RH新生儿67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根据RH程度分为Ⅰ度组20例,Ⅱ度组29例和Ⅲ度组18例。分析不同RH程度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pH值与RH程度间的关系,影响新生儿发生RH因素。结果:RH组与对照组产妇年龄、平均孕周、胎儿性别、胎次、妊娠糖尿病、胎儿出生体质量、羊水情况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分娩方式、妊娠高血压、产钳助产、新生儿窒息及脐带绕颈均有差异(均P<0.05)。RH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剩余碱(BE)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RH患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有差异(P<0.05),且随着RH程度的增加,pH值、PaO_(2)及BE值逐渐下降(P<0.05),PaCO_(2)逐渐增加(P<0.05)。RH程度与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呈负相关(rs=-0.59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方式、妊娠高血压、产钳助产、新生儿窒息、脐带绕颈、pH、PaO_(2)、PaCO_(2)及BE均是影响新生儿发生RH的因素。结论:新生儿发生RH与脐动脉血气分析变化密切相关,脐动脉血气分析可用于新生儿RH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视网膜出血 脐动脉血气分析 相关性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超声Tei指数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万荣 沈赟 +2 位作者 王魁 沈志英 杨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8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超声Tei指数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窒息新生儿80例作为窒息组,并选取同期我院正常新生儿8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脐动脉血... 目的研究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超声Tei指数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窒息新生儿80例作为窒息组,并选取同期我院正常新生儿8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脐动脉血气指标[氢离子浓度指数(pH)、碱剩余(BE)、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超声Tei指数;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脐动脉血气指标联合超声Tei指数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两组孕妇妊娠期贫血、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羊水过少、脐带绕颈、宫内窘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pH、BE小于对照组,PaCO_(2)、超声Tei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羊水过少、宫内窘迫、pH、BE、PaCO_(2)、超声Tei指数是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P<0.05)。pH、BE、PaCO_(2)、超声Tei指数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项单独检测。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超声Tei指数对新生儿窒息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脐动脉血气分析 超声Tei指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进行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李金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0089-0091,共3页
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采用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本院21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窒息新生儿资料得知,其中非多器官损害患儿15例,多器官损害6例,对所有新生儿进行脐动脉血... 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采用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本院21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窒息新生儿资料得知,其中非多器官损害患儿15例,多器官损害6例,对所有新生儿进行脐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多器官损害新生儿的1、5min Apgar评分更低(P<0.05);两组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分析不同脐动脉血气pH水平发现,不同脐动脉血气pH值的新生儿结局存在差异(P<0.05)。结论 将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方法,可尽早确诊新生儿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发生严重不良预后,值得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多器官损害 脐动脉血气分析
原文传递
分娩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5
作者 陆叶 时春艳 +2 位作者 国巍 徐敏娟 杨慧霞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9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了解分娩时脐动脉血气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产妇810例,临床诊断胎儿窘迫401例,无胎儿窘迫409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并追踪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①胎儿窘迫组中脐... 目的了解分娩时脐动脉血气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产妇810例,临床诊断胎儿窘迫401例,无胎儿窘迫409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并追踪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①胎儿窘迫组中脐血pH值<7.2者49例,占12.2%,而无胎儿窘迫组pH值<7.2者26例,占6.4%。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胎儿窘迫组脐血pH均值(7.25±0.24),无胎儿窘迫组脐血pH均值(7.28±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②新生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7分者中脐血pH值<7.2占8.3%,而Apgar评分≤7分者中高达34.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③本研究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共18例,Apgar评分≤7分对HIE诊断的敏感性为38.9%,特异性为97.2%,阳性预测值24.1%,阴性预测值98.6%;脐血pH值<7.2对HIE诊断的敏感性55.6%,特异性91.8%,阳性预测值13.3%,阴性预测值98.9%;Apgar评分≤7分和pH值<7.2联合预测HIE的发生,特异性能增加至99.4%,阳性预测值增加至50%,阴性预测值98.4%。结论临床诊断胎儿窘迫者大多数出生时脐血气正常,可能存在过度诊断和治疗现象;血气分析是Apgar评分的补充,二者结合能增加对HIE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应结合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来共同评价新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血气分析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预后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娟 孙婷婷 熊莉华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及脐动脉血气分析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研究动脉血气分析对新生儿窒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012015-01在我院分娩的1 024例新生儿,其中有260例新生儿窒息,所有新生儿均在出生后1min内进行脐动脉血...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及脐动脉血气分析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研究动脉血气分析对新生儿窒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012015-01在我院分娩的1 024例新生儿,其中有260例新生儿窒息,所有新生儿均在出生后1min内进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根据研究数据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及1min内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结果:脐带因素、羊水因素、产程异常、胎位异常、早产、胎盘功能不全等是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新生儿动脉血PCO2与1min Apgar评分呈负相关,而PO2、BE、pH则与Apgar评分呈正相关;Apgar评分≤3的新生儿与Apgar评分>3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gar评分≤7与Apgar评分>7的新生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重度窒息、轻度窒息与脐带血PH呈负相关(P<0.01),正常组新生儿与脐带血PH呈正相关(P<0.01)。结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需做好产前保健、缩短第二产程、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及防治各种妊娠并发症等。脐动脉血气分析作为Apgar评分的有效补充对临床新生儿窒息的预测与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产科因素 脐动脉血气分析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及乳酸值评价围生儿的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马存丽 罗佳 秦山红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8期3044-3047,共4页
由围生儿引起的产科纠纷日益增多,单凭Apgar评分来诊断围生儿窒息因受主观因素影响,特异性差,致产科医师处于无证可循状态。在胎儿出生时立即脐动脉血检测,是胎儿血气和酸碱状况最客观、最可靠的指标,也是分析产程事件和新生儿之间关联... 由围生儿引起的产科纠纷日益增多,单凭Apgar评分来诊断围生儿窒息因受主观因素影响,特异性差,致产科医师处于无证可循状态。在胎儿出生时立即脐动脉血检测,是胎儿血气和酸碱状况最客观、最可靠的指标,也是分析产程事件和新生儿之间关联的重要证据。但仅从血pH正常不能否定胎儿缺氧,而脐动脉血乳酸与血pH至显著负相关,表明脐动脉血乳酸是一种诊断胎儿窘迫的方法,能否得到及时干预将影响新生儿预后,避免误诊和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窘迫 脐动脉血气分析 乳酸值 新生儿窒息 预后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与围生期窒息患儿脑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唐健茵 赵应斌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6期527-528,共2页
目的探讨围生期窒息性新生儿脐动脉血的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及剩余碱(BE)变化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出生的新生儿85例,按Apgar评分标准分为3组:Ⅰ组42例,为大于8分的健康出生的新生儿;Ⅱ组32例,为小于7分分... 目的探讨围生期窒息性新生儿脐动脉血的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及剩余碱(BE)变化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出生的新生儿85例,按Apgar评分标准分为3组:Ⅰ组42例,为大于8分的健康出生的新生儿;Ⅱ组32例,为小于7分分娩后仅需输氧等一般产房复苏即可自主呼吸,未发生明显脑损伤的新生儿;Ⅲ组11例,为小于5分分娩后需持续辅助机械通气,患儿中有脑损伤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后即做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3组之间的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CO2、B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能较准确地反映患儿出生时缺血缺氧的程度,在严重酸中毒时,患儿有脑损伤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血气分析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脑损伤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与窒息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阳梅 万光平 +2 位作者 刘芳 古志兵 杨婕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9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脐动脉血的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及剩余碱(BE)变化与喂养不耐受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出生的新生儿189例,按Apgar评分标准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为大于8分的健康出生的新生儿;窒息组96例,为低于8... 目的探讨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脐动脉血的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及剩余碱(BE)变化与喂养不耐受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出生的新生儿189例,按Apgar评分标准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为大于8分的健康出生的新生儿;窒息组96例,为低于8分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后即做脐动脉血气分析。窒息组患儿24h后即给予5%葡萄糖水2mL微量喂养,将喂养后能耐受的定为A组,为54例;喂养后不能耐受的定为B组,为42例,给予禁食2d后再次喂养,有40例能耐受,2例不能耐受。结果窒息组与对照组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O2、PCO2、B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内A、B两组之间的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O2、PCO2、B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禁食2d后微量喂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4.8%。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能较准确地反映胎儿出生时缺血、缺氧的程度,在严重的酸中毒时,患儿常有喂养不耐受,应延迟开始喂养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血气分析 新生儿窒息 喂养不耐受 围生期
下载PDF
血清S-100B蛋白和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检测在早期预测心肌梗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洪菲 赵金华 徐明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A01期177-177,共1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和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检测在早期预测心肌梗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58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2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和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检测在早期预测心肌梗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58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2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出生后24h后使用血清S-100B蛋白和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检测对脐血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健康足月儿各项指标均属于正常范围,体重积性别对血清S-100B蛋白水平无影响,研究组脐血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预测心肌梗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过程当中,使用血清S-100B蛋白和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检测,可明显提示脐动脉血气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之呈正相关,井能反应其严重程度,存在密切关系,对于心肌梗塞新生几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预测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S-100B蛋白 脐动脉血气分析 联合检测 心肌梗塞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玉梅 肖绪武 刁敬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6期508-509,共2页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检查对于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20例,出生后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并进行Apgar评分。结果 Apgar评分与血气分析pH值、PO2、BE呈正相关,而与血气分析PCO2呈负相关,重度窒息患儿pH≤7.20病例...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检查对于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20例,出生后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并进行Apgar评分。结果 Apgar评分与血气分析pH值、PO2、BE呈正相关,而与血气分析PCO2呈负相关,重度窒息患儿pH≤7.20病例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和正常组。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价诊断新生儿窒息,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脐动脉血气分析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预防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敏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9期27-28,共2页
目的研究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预防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分娩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程度进行评估,实施脐动脉血气分析,探究其在新生儿窒息预防及诊断中的临床价... 目的研究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预防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分娩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程度进行评估,实施脐动脉血气分析,探究其在新生儿窒息预防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中重度窒息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正常新生儿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gar评分系统能够对新生儿窒息进行基本判断,血气分析精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脐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呼吸评分在评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超云 叶旭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3期106-108,119,共4页
目的分析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呼吸评分在评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6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103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分度相关标准将上述患儿分为轻度组(34例)、中... 目的分析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呼吸评分在评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6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103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分度相关标准将上述患儿分为轻度组(34例)、中度组(37例)和重度组(32例),同期选取3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 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碱剩余(BE)、碳酸氢根(HCO3-)等血气分析指标,采用新生儿呼吸评分法对各组新生儿呼吸状态予以评估。比较HIE患儿及正常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及呼吸评分,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HIE患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及呼吸评分。结果 HIE患儿pH值、PO2、HCO3-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P <0.05),而PCO2、BE、呼吸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P <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HIE患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及呼吸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随着病情加重pH值、PO2、HCO3-等指标明显降低(P <0.05),而PCO2、BE、呼吸评分明显升高(P <0.05)。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呼吸评分在新生儿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评分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军辉 蒋伟春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2期228-229,272,共3页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临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活产新生儿临床资料,按照1min Apgar评分结果分为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对照组。比较3组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p H值的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临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活产新生儿临床资料,按照1min Apgar评分结果分为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对照组。比较3组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p H值的相关性。结果窒息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窒息组(Apgar评分≤3分)与轻度窒息组(4≤Apgar评分≤7分)的p H值、氧分压(P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碳分压(PCO2)以重度窒息组最高,对照组最低,碱剩余(BE)值均为负值,以重度窒息组最低,对照组最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按p H值分为3组:严重酸中毒组(pH<7.0)、中度酸中毒组(7.0≤p H≤7.2)、轻度酸中毒/对照组(pH>7.2)。以Apgar评分标准判断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随脐动脉血pH值的降低而增加,而82%的对照组新生儿动脉血p H>7.2,新生儿Apgar评分与血气分析p H值呈正相关(r=0.631,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脐动脉血气分析,可获得良好的评估效果,可以提高新生儿窒息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脐动脉血气分析
下载PDF
正常足月新生儿不同时间延迟断脐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晓晖 陈燕霞 +1 位作者 马兰 张宏玉 《黑龙江医学》 2019年第12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不夹闭脐带实施延迟断脐的过程中,采集脐动脉血气标本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正常足月健康新生儿50例,在生后15 s内夹闭脐带采血(1组),放开夹闭后再次采血(2组),1 min时(3组),脐带搏动停止时(约3 min时)(4组)共采4次。同... 目的探讨产后不夹闭脐带实施延迟断脐的过程中,采集脐动脉血气标本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正常足月健康新生儿50例,在生后15 s内夹闭脐带采血(1组),放开夹闭后再次采血(2组),1 min时(3组),脐带搏动停止时(约3 min时)(4组)共采4次。同时在足背进行经皮血氧饱和度的测量,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平均(7.25±0.08)mmol/L,经皮测足背血氧饱和度平均值(89.24±5.90)mmHg。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显示,不同分组间的脐动脉血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21,P=0.432),随生后时间推移,血气pH值相对稳定在7.23~7.26之间;经皮测血氧饱和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291,P=0.000),组间分析显示,1组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氧饱和度呈现上升趋势直至100%。按pH值为7.00,7.10,7.15和7.20为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下限,分别有0、18%、46%和67%的新生儿会达到下限。结论不夹闭脐带直接在搏动的血管上进行采血是可行的方法,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在生后15 s,1 min和3 min没有明显的变化,处于一个稳定的水平;经皮血氧饱和度自76%逐渐上升达到100%。正常足月新生儿Apgar评分大于8分者的脐动脉血pH值可达7.02,没有窒息表现,建议将pH值<7.02结合临床表现作为新生儿窒息的客观标准,并在采集脐动脉血气标本时保持脐带不夹闭,以保证新生儿得到延迟断脐的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断 脐动脉血气分析 经皮血氧饱和度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在评估围生期窒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冬红 罗丽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2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产时使用连续性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在评估围生期窒息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进入产房待产的孕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胎心监护正常的58例为对照组,胎心监护异常的82例为观察... 目的探讨产时使用连续性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在评估围生期窒息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进入产房待产的孕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胎心监护正常的58例为对照组,胎心监护异常的8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孕产妇产时脐动脉血气分析及分析在评价围生期窒息中胎心监护、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观察组的脐动脉血气分析的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随着PH值的下降,Apgar低评分增多,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高,而且产时胎心监测异常发生率也增高。结论胎心监护对预测胎儿窘迫有重大意义,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能为产前验证,准确评估、诊治围生期窒息及其预后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监护 脐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围生期窒息
下载PDF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与1 min Apgar评分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爽 汤锋 霍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与1 min Apgar评分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分娩的1921例新生儿为样本,行脐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的同时进行1 min Apgar评分,并追踪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脐动脉血pH值、PO_2与1 min Apgar评分呈正向关联,脐动脉...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与1 min Apgar评分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分娩的1921例新生儿为样本,行脐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的同时进行1 min Apgar评分,并追踪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脐动脉血pH值、PO_2与1 min Apgar评分呈正向关联,脐动脉血PCO_2与1 min Apgar评分呈负向关联。脐动脉血pH值、1 min Apgar评分与脏器并发症发生率呈负向关联。结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中脐动脉血气分析是不可或缺的,是1 min Apgar评分的有效补充,应结合脐动脉血气分析和1 min Apgar评分来综合评估新生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脐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新生儿预后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烨 何贤静 +1 位作者 苏红春 吴爱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6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研究组窒息新生儿及对照组健康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Apgar评分、p H、Pa O2、Pa CO2、BE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p H、Pa O2、BE等水...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研究组窒息新生儿及对照组健康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Apgar评分、p H、Pa O2、Pa CO2、BE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p H、Pa O2、BE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Pa CO2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特点,对疑似患儿应及时给予各项检查从而确诊,提供正确的临床治疗措施提高患儿救治效果,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血气分析 新生儿窒息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1
19
作者 刘斌 曹文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3期1964-1965,共2页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单胎足月孕妇80例,分为新生儿窒息组(n=40)和新生儿正常组(n=40),对2组孕妇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不同脐动...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单胎足月孕妇80例,分为新生儿窒息组(n=40)和新生儿正常组(n=40),对2组孕妇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不同脐动脉pH值新生儿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窒息组重度窒息新生儿的脐动脉pH值、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5),脐动脉血收缩末期峰值(S)/舒张末期峰值(D)值显著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5);重度、轻度窒息新生儿的脐动脉pH值、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组(P<0.05),脐动脉S/D值均显著高于新生儿正常组(P<0.05)。pH<7.20新生儿的窒息、羊水浑浊、脏器损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pH值7.21~<7.25、pH≥7.25的新生儿(P<0.05),而pH值7.21~<7.25新生儿的窒息、羊水浑浊、脏器损伤发生率又均显著高于pH≥7.25的新生儿(P<0.05)。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苏华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4期149-152,共4页
目的 分析在临床诊断新生儿窒息中,应用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21年8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5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的1 208名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依据国际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将56... 目的 分析在临床诊断新生儿窒息中,应用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21年8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5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的1 208名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依据国际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将56例患儿分为两组,A组:轻度窒息组(30例)、B组:重度窒息组(26例)。对比3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1min、5 min Apgar评分及临床表现。结果 B组患儿血pH、BE、HCO值分别为(6.80±0.07)、(-16.90±6.36)mmol/L、(13.02±2.52)mmol/L,均低于A组的(7.05±0.15)、(-12.02±3.31)mmol/L、(14.30±2.69)mmol/L及对照组的(7.35±0.42)、(-7.05±2.96)mmol/L、(20.12±3.08)mmol/L;Lac值为(10.05±2.74)mmol/L,高于A组的(8.35±1.24)mmol/L及对照组的(4.78±1.1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905、165.976、118.686、348.488,P<0.05)。B组患儿1、5 min Apgar评分为(2.99±0.92)分、(3.51±0.48)分,低于A组的(6.32±0.67)分、(6.49±0.51)分及对照组的(8.45±1.44)分、(8.51±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8.122、174.115,P<0.05);伴随患儿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程度的增加,患儿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70、10.898、12.954、12.954,P<0.05),其发生HIE风险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1,P<0.05)。结论 在临床诊断新生儿窒息中,应用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可为后续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参考,并指导新生儿复苏方案的选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诊断 脐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