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动作观察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超星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CINAHL Embase、PubMed、Ovid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目的探讨动作观察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超星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CINAHL Embase、PubMed、Ovid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关于动作观察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段为建库至2021年9月。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予以评价,之后采用RevMan 5.4软件展开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包括2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动作观察法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EAT-10评分[MD=-4.18,95%CI(-5.90,-2.46),P<0.00001,I^(2)=37%]、渗透-误吸量表评分[MD=-1.18,95%CI(-1.60,-0.76),P<0.00001,I^(2)=0)]、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评分[MD=1.24,95%CI(0.88,1.61),P<0.00001,I^(2)=0]、洼田饮水试验有效率[RR=1.97,95%CI(1.47,2.64),P<0.00001,I^(2)=0]等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动作观察法能够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但受纳入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不同靶区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TM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侧高频组(A组)、患侧高频组(B组...目的探究不同靶区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TM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侧高频组(A组)、患侧高频组(B组)、双侧高频组(C组)、假刺激组(D组)。四组患者均继续目前内科相关疾病的治疗,吞咽管理护理、吞咽训练及舌三针疗法等康复治疗;根据病情接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治疗。采用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ing Test,WST),渗透-误吸评价量表(Penetration-Aspiration Scale,PAS),空吞时表面肌电图平均时限及平均振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motor-evoked potentials,MEP)潜伏期及波幅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A、B、C组WST,PAS,空吞时表面肌电图平均时限及平均振幅,MEP潜伏期及波幅改善均优于D组,治疗4周后A、B、C组间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不同靶区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TM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侧高频组(A组)、患侧高频组(B组)、双侧高频组(C组)、假刺激组(D组)。四组患者均继续目前内科相关疾病的治疗,吞咽管理护理、吞咽训练及舌三针疗法等康复治疗;根据病情接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治疗。采用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ing Test,WST),渗透-误吸评价量表(Penetration-Aspiration Scale,PAS),空吞时表面肌电图平均时限及平均振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motor-evoked potentials,MEP)潜伏期及波幅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A、B、C组WST,PAS,空吞时表面肌电图平均时限及平均振幅,MEP潜伏期及波幅改善均优于D组,治疗4周后A、B、C组间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