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联合五行针灸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神经调控作用及对免疫炎症反应、认知功能损害和HPG、HPT的影响
1
作者 王珊珊 薛秀娟 +5 位作者 王文刚 相希 赵鑫 王亚静 陈爱霞 董文静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联合五行针灸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的神经调控作用及对免疫炎症反应、认知功能损害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于该院治疗的脑卒中...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联合五行针灸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的神经调控作用及对免疫炎症反应、认知功能损害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于该院治疗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五行针灸组51例(脱落2例,最终纳入49例),方剂联合组51例(脱落2例,最终纳入49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五行针灸组患者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五行针灸治疗,方剂联合组患者在五行针灸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简明幸福与生活质量满意度问卷(Q-LES-Q-SF)评分,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白细胞介素17a(IL-17a)、促甲状腺激素(TSH)、5-羟色胺(5-HT)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方剂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96%(48/49),高于五行针灸组的81.63%(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方剂联合组患者精神焦虑抑郁、脘痞、胸胁作胀、善太息和嗳气频作等中医证候评分较五行针灸组降低,HAMD、GAD-7评分较五行针灸组降低,MMSE、Q-LES-Q-SF评分较五行针灸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方剂联合组患者的IL-1β、IL-17a和GFAP水平较五行针灸组降低,NGF水平较五行针灸组升高,5-HT、E2和TSH水平较五行针灸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联合五行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可减少免疫炎症反应,减少神经及认知功能损害,调节HPG、HPT,改善焦虑及抑郁情绪,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 五行针灸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 免疫炎症反应 下丘-垂体-性腺轴 下丘-垂体-甲状腺轴
下载PDF
放松训练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中的治疗观察
2
作者 卢志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162-0165,共4页
探究放松训练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 抽选本院神经内科在2019年12月~2022年12月之间,所接收入院的158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设为研究目标,依照等距随机抽样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79例患者应... 探究放松训练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 抽选本院神经内科在2019年12月~2022年12月之间,所接收入院的158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设为研究目标,依照等距随机抽样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79例患者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的7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放松训练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并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放松训练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具有极好的治疗效果,能大幅度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松训练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苏占清 康冰 +2 位作者 朱运斋 翟毅 黄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8期468-47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 (PSCA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35例PSCAD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并辅以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进行测评 ,并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 (PSCA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35例PSCAD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并辅以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进行测评 ,并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 ,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消失率为 74.2 9% ;SAS、SDS标准分均数值均显著下降 (P <0 .0 0 1 ) ;各项目所引出的症状得分均数值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结合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下载PDF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苏占清 翟毅 +2 位作者 黄敏 朱运斋 康冰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2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PSCAD)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症状特点,寻找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SAS、SDS量表对115例脑卒中病人进行测评,收集年龄、病程、性别、卒中次数、肌力等资料,对所获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PSCAD的发生率为27.83%...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PSCAD)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症状特点,寻找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SAS、SDS量表对115例脑卒中病人进行测评,收集年龄、病程、性别、卒中次数、肌力等资料,对所获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PSCAD的发生率为27.83%,病程、卒中次数、偏瘫程度等与PSCAD的发生相关。常见焦虑症状有不幸预感、睡眠障碍、乏力、焦虑等,抑郁症有能力减退、忧郁、易激惹、食欲减退等。结论 宜注重防治脑卒中,加强心理、家庭、社会支持,适当选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 PSCAD 发病率 症状 治疗
下载PDF
乌灵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丁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106例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岳亚男 郑晨星 +1 位作者 李雷申 王宝亮 《北方药学》 2019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中成药乌灵胶囊联合西药盐酸帕罗西丁用于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6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的情况下自愿随机分为实验组(n=53)和对照... 目的:分析中成药乌灵胶囊联合西药盐酸帕罗西丁用于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6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的情况下自愿随机分为实验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并服用盐酸帕罗西丁抗抑郁,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成药乌灵胶囊;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9.2%;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1周、2周、4周、6周后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都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在治疗一周后与治疗前相比HAMD评分无明显变化,治疗2周、4周、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的HAMD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使用西药盐酸帕罗西丁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虽有显著的疗效,但是乌灵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丁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 盐酸帕罗西丁
下载PDF
盐酸帕罗西丁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白雁明 胡淑丽 朱晓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9期77-78,共2页
近年来焦虑、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一大部分是并发于脑卒中后,我们于2010-02-2010-09应用盐酸帕罗西丁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1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盐酸帕罗西丁 乌灵胶囊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
下载PDF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国铭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第11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并焦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黛...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并焦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黛力新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17及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3、4周后的HAMD17及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黛力新
下载PDF
维、汉两民族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米热尼沙.阿克尤木 马春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维、汉两民族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近5年收治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患者2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维、汉... 目的:探讨维、汉两民族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近5年收治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患者2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维、汉两民族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的一般情况无差异。维族患者脑卒中后其焦虑的症状明显多于抑郁的症状,其影响因素主要与生活居住方式、婚姻调试功能相关。汉族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高于维族患者,主要与信仰、教育方式、社会支持相关。结论:维族患者脑卒中后焦虑的发病率高于汉族,汉族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高于维族患者,其影响因素不同,为脑卒中后焦虑和抑郁障碍的治疗和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 维族 汉族
下载PDF
调神宁心解郁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及相关因素分析
9
作者 王欣 万军锋 +2 位作者 赵海燕 李晓阳 卫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070-0073,共4页
对调神宁心解郁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疗效进行探讨,并对该类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0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研究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给予调神宁心解郁法治疗。... 对调神宁心解郁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疗效进行探讨,并对该类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0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研究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给予调神宁心解郁法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治疗后2、4、8周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对入组患者其发生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研究组经8周治疗,前后间HAMA,HAMD及AD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较,2、4、8周各HAMA,HAMD及ADL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因素分组下脑卒中后的焦虑评分结果中,不同病程、梗死部位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抑郁评分结果中,不同年龄、病程、梗死部位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调神宁心解郁法能够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的焦虑抑郁可能与以额叶、颞叶、丘脑、基底节区为主的梗死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 调神宁心解郁法
下载PDF
观察盐酸度洛西汀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状态(PSCAD)的效果
10
作者 孙志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017-0020,共4页
评价PSCAD患者使用盐酸度洛西汀+盐酸曲唑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随机单盲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2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66例,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盐酸曲唑酮治疗,评估组联合盐酸度洛西汀,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实验结果,评估组... 评价PSCAD患者使用盐酸度洛西汀+盐酸曲唑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随机单盲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2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66例,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盐酸曲唑酮治疗,评估组联合盐酸度洛西汀,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实验结果,评估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盐酸度洛西汀与盐酸曲唑酮治疗PSCAD患者的疗效确切,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状态 盐酸度洛西汀 盐酸曲唑酮
下载PDF
89例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龙璐 向光红 周晓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期144-145,147,共3页
目的:了解脑卒患者中焦虑及抑郁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对89例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评估与焦虑和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89例脑卒中患者中,51.69%的患者存在抑郁,39.33%的患者存在焦虑,38.22%... 目的:了解脑卒患者中焦虑及抑郁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对89例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评估与焦虑和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89例脑卒中患者中,51.69%的患者存在抑郁,39.33%的患者存在焦虑,38.22%的患者有焦虑抑郁共病(post-stroke comorbid anxiety and depression,PSCAD)。其中,文化程度、性格特征、神经功能缺损可以影响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病情,但没有发现性别、经济能力与焦虑或抑郁有相关性。结论:脑卒中患者中存在较高的情感障碍发生率,值得非精神科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
下载PDF
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抑郁与焦虑状态共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嵘 王晶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0期1437-1439,共3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PSCDA)发病率为10%~27.81%[1,2]。卒中后心理健康水平对缺乏诊断治疗心理疾病技能和经验的非精神专科医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研究对连续收入院的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进行抑郁、焦虑的评... 近年来研究发现,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PSCDA)发病率为10%~27.81%[1,2]。卒中后心理健康水平对缺乏诊断治疗心理疾病技能和经验的非精神专科医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研究对连续收入院的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进行抑郁、焦虑的评估,研究提示了急性期卒中患者 PSCDA 的发病率以及临床特征,有益于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识别和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 患者 焦虑状态 急性期 临床分析 精神专科医生 临床医护人员 心理疾病
下载PDF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黎四平 冯铁桥 王建坤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4期48-50,共3页
目的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焦虑抑郁共病的发生率、临床特征、相关因素研究。方法入组患者于发病第二周由两名专训人员对82例进行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与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社会支持量表及应付方式问卷的测评。结果神经功... 目的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焦虑抑郁共病的发生率、临床特征、相关因素研究。方法入组患者于发病第二周由两名专训人员对82例进行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与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社会支持量表及应付方式问卷的测评。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值越高,患脑卒中焦虑抑郁共病(PSCAD)的危险性就越大;社会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的分值越高,PSCAD发生的危险性就越小。应付方式中积极应付方式分值越高,患PSCAD的危险性就越小,消极应付方式分值越高,患PSCAD的危险性就越大。结论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为PSCAD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为PSCAD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社会支持 应付方式
下载PDF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向伟 陆光华 丁宇杰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0年第6期617-619,共3页
脑卒中患者除偏瘫外,还可出现一系列情感行为的变化,其中抑郁和焦虑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研究表明只有39.5%的情感障碍和59.3%的焦虑障碍是以单独的形式出现的,而焦虑抑郁共病(comorbid anxiety and depression,CAD)则是最常... 脑卒中患者除偏瘫外,还可出现一系列情感行为的变化,其中抑郁和焦虑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研究表明只有39.5%的情感障碍和59.3%的焦虑障碍是以单独的形式出现的,而焦虑抑郁共病(comorbid anxiety and depression,CAD)则是最常见的共病模式[1].这种情绪变化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上和精神上痛苦,而且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为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的重要性.现将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情况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共病
原文传递
振源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景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振源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6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振源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6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黛力新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振源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源胶囊联合黛力新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临床疗效确切,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源胶囊 黛力新 后焦虑抑郁
下载PDF
PSCAD临床特征分析及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早期识别
16
作者 孙永胜 杨德兵 +6 位作者 刘金泉 张年萍 马俊 王佃晖 陈日升 吉继华 马存根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6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PSCAD的临床特征,探索建立基于微信公众号的PSCAD的早期识别及干预平台。方法入组的研究对象于发病第二周进行焦虑、抑郁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将诊断为PSCAD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其余患者设为对照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发... 目的研究PSCAD的临床特征,探索建立基于微信公众号的PSCAD的早期识别及干预平台。方法入组的研究对象于发病第二周进行焦虑、抑郁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将诊断为PSCAD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其余患者设为对照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对发卒中患者自动进行焦虑、抑郁自评与他评,并进行在线问诊和教育的平台。结果PSCAD发病率为28.63%,PSCAD的症状特点是患者焦虑、抑郁症状都较突出:焦虑症状为患者焦虑心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运动性不安等;抑郁症状为患者有低落心境、有能力减退、睡眠障碍、生活空虚感等抑郁症常见的症状;建立微信公众号,患者通过健康自评、线上问诊,实现PSCAD的早发现、早干预和早康复。结论PSCAD是较常见的脑卒中后情绪障碍,临床上应常规进行评估。微信庞大的用户群以健康意识较强年轻人群体为主,且老年用户也在逐年增加,所以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卒中后焦虑抑郁识别及干预平台,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发现患者情绪情感异常进行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微信公众号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