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肢体血管超声及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对脑卒中瘫痪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邵仲萍 卞心怡 姜彬彬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肢体血管超声及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对脑卒中瘫痪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安徽省濉溪县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瘫痪患者91例,根据患者有无下肢DVT分为血栓组(n=45)... 目的分析肢体血管超声及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对脑卒中瘫痪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安徽省濉溪县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瘫痪患者91例,根据患者有无下肢DVT分为血栓组(n=45)和无血栓组(n=4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病情情况、肢体血管超声结果及实验室指标,混杂因素校正分析肢体血管超声及血浆D-D、纤维蛋白原与脑卒中瘫痪患者下肢DVT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肢体血管超声及血浆D-D、纤维蛋白原对脑卒中瘫痪患者下肢DVT的评估价值。结果血栓组患者年龄≥60岁、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6分、卧床时间≥14 d、瘫痪肢体分级0~1级、有静脉置管、肢体血管回声异常占比明显高于无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7、8.004、5.166、9.570、6.721、15.182,P<0.05)。血栓组患者肢体血管内径明显大于无血栓组,肢体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无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64、16.358,P<0.05)。血栓组患者血浆D-D、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无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80、26.729,P<0.05)。校正混杂因素分析显示,肢体血管内径大,肢体血流速度慢、血浆D-D、纤维蛋白原水平高是脑卒中瘫痪患者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χ^(2)=14.608、9.960、5.994、16.484、27.016,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肢体血管超声及血浆D-D、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评估脑卒中患者下肢DVT的曲线下面积0.884、特异性97.30%,较4项指标单独检测高。结论肢体血管超声及血浆D-D、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卒中瘫痪患者下肢DVT密切相关,通过严密监测患者肢体血管超声及血浆D-D、纤维蛋白原水平,能够早期特异性识别脑卒中瘫痪患者DVT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瘫痪 肢体血管超声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针灸及功能锻炼对脑卒中瘫痪恢复期疗效及脑血流、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曾丽燕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 研究针灸功能锻炼对脑卒中瘫痪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脑血流、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瘫痪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 目的 研究针灸功能锻炼对脑卒中瘫痪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脑血流、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瘫痪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针灸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干预前后的生活能力、髋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评分,干预满意度,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干预满意度为73.3%(P<0.05);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能力、髋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评分以及上肢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髋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评分以及上肢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脑卒中瘫痪患者于恢复期采用针灸和功能锻炼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脑血流以及各功能,影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功能锻炼 脑卒中瘫痪 临床疗效 血流 肢体功能
下载PDF
眼针结合中药疗法治疗脑卒中瘫痪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侯本赤 田维柱 王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5期958-959,共2页
目的:观察眼针与中药辨证结合治疗中风瘫痪的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将64例患者分为眼针疗法结合中药辨证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眼针疗法对照组(对照组),治疗组:每日行眼针疗法1次,早晚服中药2次。对照组:单纯使用眼针疗法每日1次。... 目的:观察眼针与中药辨证结合治疗中风瘫痪的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将64例患者分为眼针疗法结合中药辨证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眼针疗法对照组(对照组),治疗组:每日行眼针疗法1次,早晚服中药2次。对照组:单纯使用眼针疗法每日1次。以Brunnstrom 6阶段评估法评估偏瘫,以"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记分法评估日常活动能力。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偏瘫上、下肢功能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活动能力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结合中药疗法更有利于发挥眼针疗法促进脑卒中瘫痪恢复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瘫痪 眼针疗法 药疗法
原文传递
人文关怀护理对脑卒中瘫痪患者心理影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咏梅 曾令丹 江丽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8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脑卒中瘫痪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28例首次发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4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治疗及常规护理,功能锻炼及抗抑郁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护理,两组患者在护...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脑卒中瘫痪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28例首次发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4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治疗及常规护理,功能锻炼及抗抑郁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的评分与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住院治疗8周后,干预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改善脑卒中瘫痪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护理 脑卒中瘫痪 心理 效果
下载PDF
脑卒中瘫痪肢体早期康复训练
5
作者 于春霞 满翠荣 陈青凤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9期1366-1366,共1页
关键词 肢体功能障碍 训练方法 脑卒中瘫痪 康复训练
下载PDF
PINP、β-CTx与脑卒中瘫痪患者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翟冬妍 吴江洪 陈阳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5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与脑卒中瘫痪患者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85例脑卒中瘫痪患者作为研究组,85例肢体活动正常、未合并影响骨代谢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P... 目的探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与脑卒中瘫痪患者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85例脑卒中瘫痪患者作为研究组,85例肢体活动正常、未合并影响骨代谢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PINP、β-CTx检测,根据早期骨质疏松诊断结果对研究组进行针对性干预治疗,根据腰椎侧位骨小梁骨密度值进行骨质疏松诊断,对比两组腰椎侧位骨小梁骨密度值、骨质疏松发生率、PINP、β-CTx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腰椎侧位骨小梁骨密度值为(0.37±0.12)g/c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84±0.16)g/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性期PINP、β-CTx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INP、β-CTx仍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与本组急性期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转换生化标志物PINP、β-CTx可用于脑卒中瘫痪患者骨质疏松诊断与疗效评估,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瘫痪 骨质疏松症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提高脑卒中瘫痪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的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唐予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1期142-144,共3页
目的:提高脑卒中瘫痪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防止废用、误用综合症发生,缩短康复期。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提高脑卒中瘫痪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为主题,按照品管圈十大步骤,遵循PDCA循环方... 目的:提高脑卒中瘫痪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防止废用、误用综合症发生,缩短康复期。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提高脑卒中瘫痪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为主题,按照品管圈十大步骤,遵循PDCA循环方法,2016年3月14日至3月20日进行现状调查,改善前调查脑卒中瘫痪患者良肢位摆放118例次,正确44例次,正确率为37.3%。全体圈员发挥头脑风暴,分析导致良肢位摆放不正确的原因,追究真因,主要是专业培训不完善、翻身枕不符合规格、无流程标准和翻身枕数量不足,累计79.5%,列为本次主题改善重点。根据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进行实施。结果:2016年6月19日至6月25日进行效果确认,调查脑卒中瘫痪患者良肢位摆放120例次,正确98例次,正确率由改善前的37.3%提高到改善后的81.7%,超过了预计目标值76.3%;圈员自身责任心、参与度、专业知识、团队精神、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认识与应用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脑卒中瘫痪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肢位 正确率 脑卒中瘫痪 翻身枕 品管圈活动
下载PDF
外科手术治疗脑卒中瘫痪病人的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玉梅 黄治玲 +1 位作者 杨春耘 余雪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0-12,13,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脑卒中瘫痪病人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的90例脑卒中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8个月,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分析患者预后状况。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Bart...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脑卒中瘫痪病人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的90例脑卒中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8个月,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分析患者预后状况。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Barthel指数>50分,为预后良好组;对照组65例,Barthel指数≤50分,为预后不佳组。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脑卒中瘫痪经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脑卒中瘫痪经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包括高血压、患病类型、GCS评分、NIHSS分值、WBC水平、血钾浓度等;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表明,高血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最大(OR=3.651),其次是糖尿病(OR=3.371)、血钾浓度(OR=2.946)等。结论影响脑卒中瘫痪经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多种,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血钾浓度等,应采取相应措施缓解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对脑卒中瘫痪患者的预后状况、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瘫痪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预后
下载PDF
臭氧大自血疗法联合VSD防治脑卒中瘫痪患者压疮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谭碧贤 胡德明 +1 位作者 李艳丽 陈海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4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臭氧大自血疗法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脑卒中瘫痪患者难免性Ⅲ~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堂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4例Ⅲ~Ⅳ期褥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分别采用臭氧大自血疗... 目的:探讨臭氧大自血疗法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脑卒中瘫痪患者难免性Ⅲ~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堂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4例Ⅲ~Ⅳ期褥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分别采用臭氧大自血疗法联合VSD及VSD治疗,并对70 d治愈率、最终自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2%比对照组的52.9%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大自血疗法联合VSD更有利于脑卒中瘫痪患者难免性Ⅲ~Ⅳ期压疮伤口愈合,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是治疗脑卒中瘫痪患者难免性Ⅲ~Ⅳ期压疮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大自血疗法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脑卒中瘫痪 压疮
下载PDF
中医综合护理在预防脑卒中瘫痪患者发生难免性压疮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关娟 陈小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3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在预防脑卒中瘫痪患者发生难免性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阳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诊治的60例脑卒中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分为Reference组(n=30)和Comprehensive...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在预防脑卒中瘫痪患者发生难免性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阳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诊治的60例脑卒中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分为Reference组(n=30)和Comprehensive组(n=3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Comprehensive组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分。结果:接受治护后,与Reference组患者相比,Comprehensive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更低,其生理机能的评分、生殖职能的评分、社会职能的评分、情感职能的评分、精神状况的评分及躯体疼痛的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在预防脑卒中瘫痪患者发生难免性压疮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地降低其难免性压疮的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免性压疮 医综合护理 脑卒中瘫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老年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
11
作者 范永建 杨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505-3506,共2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预后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中老年脑卒中瘫痪患者438例外科手术资料,搜集并分析一般情况、可能影响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目的分析中老年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预后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中老年脑卒中瘫痪患者438例外科手术资料,搜集并分析一般情况、可能影响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患者外科手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以格拉斯哥(GOS)评分>3分为预后良好组,≤3分为预后不良组。结果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后预后不良检出率为52.7%,GOS评分与外科手术后死亡情况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科手术次数多(OR=11.00)、NIHSS(OR=7.09)、BI(OR=15.77)、mRS分数高(OR=20.02)是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预后不良组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重度依赖程度、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差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应关注脑卒中瘫痪患者外科手术的预后不良情况及干预其危险因素,以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瘫痪 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卒中瘫痪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12
作者 相爱香 杨虹秀 胡秀萍 《黑龙江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721-722,共2页
脑卒中是临床多发病,瘫痪在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患者易产生痛苦、焦虑、抑郁、悲观绝望等心理现象。做好瘫痪病人的心理护理已成为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一个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 脑卒中瘫痪 心理护理 瘫痪病人 生活自理能力 悲观绝望 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 信赖感 护理宣教 家庭式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瘫痪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钱晓曦 郤俊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24-25,共2页
探究早期的康复护理对脑卒当中偏瘫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对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很大。方法是:就以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有1200例脑卒中的偏瘫患者经过本院的治疗,把这1200名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照的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了研究的分组(n=60... 探究早期的康复护理对脑卒当中偏瘫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对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很大。方法是:就以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有1200例脑卒中的偏瘫患者经过本院的治疗,把这1200名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照的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了研究的分组(n=600例)和对照的分组(n=600例),并把对照的分组患者采取了常规护理的干预,对于观察的分组的话在这个基础上给予了康复健康的护理,采用了Carr-Shepher的运动评分评价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并且评估了患者家属对护理的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护理前的FMA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通过周期的护理,研究的分组以及对照的分组FMA的评分差异有很大的统计学的意义,并且研究的分组(99.3%)患者的家属对我院护理的工作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的分组(85.2%),比较的差异非常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得到的结论就是对脑卒中的偏瘫患者实施的康复的护理效果最明显,不单单能增强患者运动的功能,而且也可以很大提升护理的工作满意度,促进了患者早日恢复身体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瘫痪患者 运动功能 影响
下载PDF
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运用化痰通络解痉汤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14
作者 宋绍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09-0012,共4页
分析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运用化痰通络解痉汤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3年8月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共606例,随机分两组进行比对,对照组以常规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常规康复锻炼加化痰通络解痉汤。比较两组治... 分析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运用化痰通络解痉汤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3年8月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共606例,随机分两组进行比对,对照组以常规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常规康复锻炼加化痰通络解痉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上肢功能、下肢功能、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锻炼联合化痰通络解痉汤对于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痉挛性瘫痪 化痰通络解痉汤 辅助治疗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补土针灸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
15
作者 李佩佩 庄晟坚 盛俊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112-118,共7页
目的:观察补土针灸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4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及针灸联合治疗组各62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西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针灸联合治疗组在常规... 目的:观察补土针灸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4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及针灸联合治疗组各62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西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针灸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补土针灸法联合热敏灸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肌电图指标[患侧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屈伸最大等长收缩时表面肌电图积分肌电值(iEMG)、患肢M波最大波幅(Mmax)和H波最大波幅(Hmax)]、三维步态参数(步频、步速、支撑相、摆动相)及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 (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结果:治疗后,针灸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常规治疗组82.26%(P<0.05)。2组CSI、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CSI、MAS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胫骨前肌、腓肠肌iEMG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胫骨前肌、腓肠肌i EMG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Mmax、Hmax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Mmax、Hmax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步频、步速、支撑相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步频、步速、支撑相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摆动相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摆动相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FMA、PA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FMA、PASS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Nrf2、ARE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Nrf2、ARE水平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Keap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灸联合治疗组Keap1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补土针灸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可调节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改善肌张力、痉挛状态及三维步态参数,进而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肢体痉挛性瘫痪 补土针灸法 热敏灸 肌电图 三维步态参数 Keap1/Nrf2/ARE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瘫痪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洪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22-124,共3页
本研究旨在综合探讨对脑卒中瘫痪患者实施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的效果以及对病人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间在本院就诊的脑卒中瘫痪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 本研究旨在综合探讨对脑卒中瘫痪患者实施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的效果以及对病人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间在本院就诊的脑卒中瘫痪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个小组分别有43名病人组成,本研究对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采用的是穴位按摩和康复护理方式。在治疗后,对两组的运功机与日常活动机能状况机能进行比较;在照护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问卷,评价他们的生活质量(SF-36)。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其运功机与日常活动机能状况机能情况越差(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情况要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穴位按摩配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瘫痪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和生活品质有较大的提高,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按摩 康复护理 脑卒中瘫痪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瘫痪肢体患者中的效果
17
作者 邹莉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112-0115,共4页
关键词 早期针灸 康复护理 脑卒中瘫痪肢体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概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梦佳 徐西元 《河南中医》 2023年第6期948-956,共9页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刺治疗、推拿治疗等;西医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中医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存在以下问题:①缺少统一的辨证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可复制性差;②缺少大样本的临床...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刺治疗、推拿治疗等;西医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中医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存在以下问题:①缺少统一的辨证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可复制性差;②缺少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③评定标准不统一(如疾病判断不够确切,疗效评价标准不够客观等);④缺乏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缺少统一的病因病机阐述标准等。其西医治疗存在以下问题:①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如头晕乏力、感觉异常、胃肠道功能紊乱、焦虑抑郁等使一些患者对药物治疗耐受度低;②一些康复治疗项目(如机器人康复治疗等)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防治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心理依从性,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但也存在以下问题:①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文献研究相对较少;②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多是在常规西医内科(西药口服)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或施加针刺、推拿、艾灸等中医治疗项目,缺乏在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主要发病机制或病理核心指导下的规范化治疗,因此,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受限于患者病情差异、耐受程度差异等因素影响,难以形成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今后,应加强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具体发病机制、治则治法及临床各种中医药治疗及康复技术的研究,并结合现代神经网络理论以及电磁神经调控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机器人调控技术等,深层次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痉挛性瘫痪 针刺 推拿 艾灸 西医结合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联合化瘀通脉汤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雨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3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究在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醒脑开窍针联合化瘀通脉汤共同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共计纳入患者110例,研究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按照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55例,常规治... 目的探究在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醒脑开窍针联合化瘀通脉汤共同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共计纳入患者110例,研究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按照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55例,常规治疗+醒脑开窍针治疗)和观察组(55例,常规治疗+醒脑开窍针治疗+化瘀通脉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肢体功能、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方面评分、上肢肌力评分、下肢肌力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白细胞介素-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白细胞介素-10、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进行治疗中应用醒脑开窍针联合化瘀通脉汤共同进行治疗,可以促使患者受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并对患者四肢功能进行改善,缓解患者体内炎性反应,同时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窍针 化瘀通脉汤 后痉挛性瘫痪
下载PDF
针刺联合化痰通络解痉汤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
20
作者 李荣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3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化痰通络解痉汤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21年4月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针刺疗法,研究组给...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化痰通络解痉汤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21年4月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针刺疗法,研究组给予针刺联合化痰通络解痉汤,持续4周。比较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阿什沃思(Ashworth)量表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Ashworth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FMA总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Ashworth量表评分、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化痰通络解痉汤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减轻痉挛程度和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痉挛性瘫痪 针刺疗法 化痰通络解痉汤 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