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与脑室扩大及微小躯体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郭素芹 苏林雁 +5 位作者 郭敬华 杜海霞 郭芳 李强 潘伟盟 常克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17-421,共5页
目的调查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BDNF)C270T多态性与脑室扩大及微小躯体异常(MPA)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204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0名健康对照的BDNF基... 目的调查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BDNF)C270T多态性与脑室扩大及微小躯体异常(MPA)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204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0名健康对照的BDNF基因C270T多态性;用CT测量患者的脑室值,采用Waldrop编制的躯体异常量表(WS)修改版评定MPA发生情况。结果①患者组BDNF基因C270T多态性的C/T和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2=24.56,P<0.01;2=24.04,P<0.01);②不同基因型患者组之间各脑室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T与C/T基因型患者合并后哈氏值高于C/C型患者(t=2.28,P<0.05);③T/T和C/T型合并后与C/C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部WS评分及WS总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34,P<0.05;t=2.10;P<0.05);④WS总分与哈氏值及三脑室宽度存在正相关(r=0.26,P<0.01;r=0.29;P<0.01),与前角指数存在负相关(r=-0.18,P<0.05)。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与微小躯体异常有关,并可能与脑室扩大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童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室扩大 微小躯体异常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脑室扩大的随访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美玉 郑秀华 +6 位作者 胡建山 丁学勤 闫宗荣 孙金萍 马海侠 吕淑兰 吴明昌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探对影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脑室扩大患儿预后的因素 方法 对我院2002年1-12月收治的足月新生儿HIE 76例出院后进行3-19个月随访,其中26例在"SARS"期间改用电话随访 结果 住院HIE患儿88例,随访76例(86.4%),健... 目的探对影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脑室扩大患儿预后的因素 方法 对我院2002年1-12月收治的足月新生儿HIE 76例出院后进行3-19个月随访,其中26例在"SARS"期间改用电话随访 结果 住院HIE患儿88例,随访76例(86.4%),健康存活73例(96.1%),死亡2例(2.6%),脑瘫1例(1.3%) 轻度HIE 39例无后遗症;中度35例中脑瘫、死亡各1例(各2.9%),重度2例中死亡1例(50%),另1例无后遗症 有阿氏评分记录者71例,其中1 mm 8-10分30例中脑瘫1例(3%),1mm≤7分、5mm8-10分者17例均无后遗症;1mm、5mm均≤7分者24例中死亡2例(8%) 预后不良与胎儿发育迟缓、重度窒息、治疗不当等有关 头颅B超随访49例,脑室扩大12例(24.5%),其中出生时即有、随访中出现各6例,后者脑瘫1例,余在12-19个月恢复正常 结论 影响HIE预后不良的因素与胎儿发育迟缓、重度窒息、治疗不当等有关随访中可见一过性脑室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氧 脑缺血 随访 脑室扩大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神经营养素-3基因甘氨酸/谷氨酸多态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其脑室扩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杜海霞 郭素芹 +5 位作者 苏林雁 潘伟盟 郭敬华 郭芳 李强 常克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3基因(NT-3)基因甘氨酸(Gly) /谷氨酸(Glu)多态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其脑室扩大的关系。方法分析218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0名正常儿童对照的NT-3基因Gly/Glu多态性;患者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采用A...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3基因(NT-3)基因甘氨酸(Gly) /谷氨酸(Glu)多态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其脑室扩大的关系。方法分析218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0名正常儿童对照的NT-3基因Gly/Glu多态性;患者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采用Andreason阳性与阴性精神分裂症分型标准分为阴性症状为主型(阴性组)和阳性症状为主型(阳性组)。结果①患者组NT-3基因Gly/Gly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2% vs 64.3%, X2=6.86,P<0.05),等位基因Gly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2% vs 81.0%, X2=4.37,P<0.05)。②阴性组与阳性组患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各脑室值、PANSS量表总分及因子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患者阴性症状分与哈氏值、三脑室宽度呈正相关(r=0.38,P<0.01;r=0.16,P<0.05),与脑室指数和前角指数呈负相关(r=-0.16,P<0.05;r=-0.19,P<0.05)。结论 NT-3基因Gly/Glu多态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有关,与患者的脑室扩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儿童神经营养素-3基因脑室扩大
下载PDF
多发性脑梗塞合并脑白质疏松、脑室扩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俊抛 皮小容 +2 位作者 苏丽芳 全显跃 温志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93-95,共3页
对66例多灶性脑梗塞并脑白质疏松、脑室扩大患者的症状、体征、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并行头颅CT图像作双额径(BF)、双尾径(BC)及Ⅲ脑室外侧至半球外侧裂径(ⅢV—S)与其相应颅腔径比率测定。结果表明有痴呆患者BC比率增加,ⅢV—S比率减... 对66例多灶性脑梗塞并脑白质疏松、脑室扩大患者的症状、体征、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并行头颅CT图像作双额径(BF)、双尾径(BC)及Ⅲ脑室外侧至半球外侧裂径(ⅢV—S)与其相应颅腔径比率测定。结果表明有痴呆患者BC比率增加,ⅢV—S比率减少,与健康对照组及脑梗塞并白质疏松非痴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我们认为多灶性脑梗塞并白质疏松其产生痴呆的原因与Ⅲ脑室外侧壁、丘脑和脑岛之间的结构损害累及Papez环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脑白质疏松 脑室扩大 痴呆
下载PDF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行为问题与病后脑室扩大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玉玲 盖关臣 郭素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调查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行为问题与病后脑室扩大的关系。方法:选择92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回顾性调查患者在4~5岁年龄段的行为特征。用行为问题总分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行为... 目的:调查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行为问题与病后脑室扩大的关系。方法:选择92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回顾性调查患者在4~5岁年龄段的行为特征。用行为问题总分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行为问题高分组和低分组,用CT测量患者的脑室参数。结果: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组CBCL社会能力总分(t=-2.690,P〈0.05)低于对照组;行为问题总分、抑郁因子分、社交退缩因子分、多动因子分及攻击性因子分(Z=-3.144,-3.370,-3.248,-2.862,-2.349;P〈0.0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问题总分高分组患者哈氏值及三脑室宽度(t=2.726,5.221;P〈0.05)均大于低分组患者,脑室指数及前角指数(t=-2.760,-2.166;P〈0.05)均小于低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裂强迫因子分与脑室指数(rs=-0.219,P=0.036)呈负相关,抑郁因子分与三脑室宽度呈正相关(rs=0.297,P=0.004),社交退缩因子分与脑室指数(rs=-0.276,P=0.008)及前角指数(rs=-0.229,P=0.028)均呈负相关,多动因子分与前角指数(rs=-0.311,P=0.003)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室扩大与病前行为问题存在相关关系,病前行为问题越多,病后脑室扩大和脑结构异常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童 儿童行为量表 脑室扩大
原文传递
CT下腰穿逆行性脑室造影局限性脑室扩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开胜 高学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CT下腰穿逆行性脑室造影局限性脑室扩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局限性脑室扩大患者,分别在CT下行腰穿术非离子型造影剂逆行性脑室造影。结果:27例为脑室囊肿,5例为单纯局限性脑室扩大。结论:CT下腰穿逆行性脑室造影可鉴别脑... 目的:探讨CT下腰穿逆行性脑室造影局限性脑室扩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局限性脑室扩大患者,分别在CT下行腰穿术非离子型造影剂逆行性脑室造影。结果:27例为脑室囊肿,5例为单纯局限性脑室扩大。结论:CT下腰穿逆行性脑室造影可鉴别脑室囊肿及单纯局限性脑室扩大;对颅内蛛网膜囊肿、脑积水梗阻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照像术 断层摄影术 电子计算机 脑室造影术 穿刺术 局限性脑室扩大
下载PDF
CT对婴幼儿脑室扩大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时胜利 陈琬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5期139-139,共1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脑室扩大的病因。方法搜集我院53例患儿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3例中,脑萎缩引起脑室扩大者28例,脑积水引起脑室扩大者22例,营养不良及不正确使用脱水剂和大量使用类固醇药物致脑室扩大者3例。结论婴幼儿脑脊液循... 目的探讨婴幼儿脑室扩大的病因。方法搜集我院53例患儿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3例中,脑萎缩引起脑室扩大者28例,脑积水引起脑室扩大者22例,营养不良及不正确使用脱水剂和大量使用类固醇药物致脑室扩大者3例。结论婴幼儿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脑室系统积水导致脑室扩大及脑白质萎缩导致脑室扩大为引起婴幼儿脑室扩大的主要因素,而明确脑室扩大的病因,对及时有效的治疗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脑室扩大 CT
下载PDF
多发性脑梗塞并脑白质疏松、脑室扩大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俊抛 皮小容 +1 位作者 苏丽芳 刘红映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25-27,共3页
本文对66例多灶性脑梗塞并脑白质疏松、脑室扩大患者的症状、体征、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并对头颅CT图像作双额径、双尾径及Ⅲ脑室外侧至半球外侧裂径与其相应颅腔径比率测定。结果表明有痴呆患者BC比率增加,ⅢV—S比率... 本文对66例多灶性脑梗塞并脑白质疏松、脑室扩大患者的症状、体征、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并对头颅CT图像作双额径、双尾径及Ⅲ脑室外侧至半球外侧裂径与其相应颅腔径比率测定。结果表明有痴呆患者BC比率增加,ⅢV—S比率减少,与健康对照组及脑梗塞并白质疏松非痴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脑室扩大 痴呆 脑栓塞
下载PDF
脑室扩大16例临床病因分析
9
作者 刘玲玲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39-439,共1页
脑室扩大是许多因素导致的临床上的单一脑室或多个脑室同时扩大的临床征候群,由于临床上引起脑室扩大的病因较多,机制复杂,部分病因隐匿,为我们临床病因诊断增加了不少难度.下面就我院今年收治的16例致脑室扩大的患者,病因分析如下:
关键词 脑室扩大 病因分析 临床 病因诊断 征候群 多因素
下载PDF
早产儿脑室扩大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韩晓红 袁天明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扩大(VD)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11-2009-11在NICU病房住院的313例于生后3-7d进行头颅B超检查的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4例诊断VD患儿为病例组,289例脑室正常患儿为对照组,分析...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扩大(VD)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11-2009-11在NICU病房住院的313例于生后3-7d进行头颅B超检查的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4例诊断VD患儿为病例组,289例脑室正常患儿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并进行早产儿VD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早产儿VD发生率7.67%,其中胎龄<28、28-30及≥30周的早产儿VD发生率分别为33.33%、23.29%和1.73%,出生体重<1500、1500-2000及≥2000g的早产儿VD发生率分别为26.53%、9.00%和2.15%。病例组病死率为4.17%,对照组为2.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折结果显示,早产儿VD的相关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血糖、血pH值、贫血、呼吸机治疗;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折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呼吸机治疗是早产儿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胎龄、低出生体重、应用呼吸机治疗是早产儿VD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开展相关因素预防措施的研究是降低早产儿VD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扩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MRI的脑室扩大自动诊断算法研究
11
作者 林丹 黄海于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2年第2期203-207,共5页
本文针对Evans指数诊断脑室扩大中存在的测距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二阶段脑室扩大诊断算法,首先通过椭圆检测及结果矫正获取最大横向距离,然后利用椭圆中心位置分割出包含额角的脑室区域,最后对该区域分割以获取额角间的最宽距离。在A... 本文针对Evans指数诊断脑室扩大中存在的测距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二阶段脑室扩大诊断算法,首先通过椭圆检测及结果矫正获取最大横向距离,然后利用椭圆中心位置分割出包含额角的脑室区域,最后对该区域分割以获取额角间的最宽距离。在ADNI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所提方法的脑室扩大诊断准确率达到8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扩大 Evans指数 椭圆检测 脑室分割
下载PDF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室扩大明显
12
作者 杨来启 《河北精神卫生》 1991年第1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男性精神分裂症 脑室扩大 大脑结构
下载PDF
脑室扩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海霞 郭素芹 +2 位作者 李强 郭芳 郭敬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908-1910,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扩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CT装置对168例精神分裂症患儿(精神分裂症组)和4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脑室进行平扫,以眶耳线为基线向头顶方向连续扫描,层厚和层距为10mm。将精神分裂症组与健康对照组CT片随意混合... 目的探讨脑室扩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CT装置对168例精神分裂症患儿(精神分裂症组)和4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脑室进行平扫,以眶耳线为基线向头顶方向连续扫描,层厚和层距为10mm。将精神分裂症组与健康对照组CT片随意混合,然后由一名主治医师与放射科医师在盲式下测量和统计,分析各脑室值的差异;用Andreason阳性与阴性精神分裂症分型标准将患儿分为阴性症状为主型(阴性组)和阳性症状为主型(阳性组),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1.精神分裂症组哈氏值和三脑室宽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4.870P=0,t=3.454P=0.001),脑室指数和前角指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3.054P=0.003,t=4.582P=0)。2.阴性组、阳性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哈氏值、三脑室宽度、脑室指数和前角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阴性组患者哈氏值和三脑室宽度均显著高于阳性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脑室指数和前角指数均显著低于阳性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阳性组患者哈氏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前角指数和脑室指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分与哈氏值和三脑室宽度呈正相关(r=0.375P=0,r=0.161P=0.037),与脑室指数和前角指数呈负相关(r=-0.159P=0.039,r=-0.191P=0.013)。结论精神分裂症患儿有明显的脑室扩大,并且脑室扩大与阴性症状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室扩大 儿童
原文传递
脑性瘫痪患儿脑室扩大程度与运动发育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惟 杨红 +2 位作者 李惠 施炳培 王素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4-406,共3页
目的 明确脑性瘫痪患儿脑室扩大与运动发育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运动发育评定量表 (PDMS)评估 2 8例脑性瘫痪患儿 ,将其CT片中的脑室指数、体部指数、宽度指数和前角指数与PDMS的粗大运动发育商 (GMQ)、精细运动发育商 (FMQ )... 目的 明确脑性瘫痪患儿脑室扩大与运动发育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运动发育评定量表 (PDMS)评估 2 8例脑性瘫痪患儿 ,将其CT片中的脑室指数、体部指数、宽度指数和前角指数与PDMS的粗大运动发育商 (GMQ)、精细运动发育商 (FMQ )、总运动发育商 (TMQ)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宽度指数与GMQ、FMQ、TMQ相关 (P <0 .0 5 ) ;体部指数与GMQ、TMQ相关 (P <0 .0 5 ) ;前角指数与FMQ相关 (P<0 .0 5 ) ;脑室指数与FMQ、TMQ相关 (P <0 .0 5 )。结论 脑性瘫痪患儿的脑室扩大程度与运动发育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脑室扩大 运动发育 CT Peabody运动发育评定量表 PDMS
原文传递
第218例乏力-脑积水-脑室扩大-低钠血症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桂艳 李玉秀 +1 位作者 陆召麟 胡明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579-2581,共3页
病历摘要 患者男,42岁,主因纳差、乏力5年,发现血钠低1个月于2007年8月21日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乏力、纳差,查血钠135 mmol/L,血氯94 mmol/L,血钾3.8 mmol/L,肝肾功能正常,头颅MRI示脑积水,中脑导水管阻塞,行神经内窥镜... 病历摘要 患者男,42岁,主因纳差、乏力5年,发现血钠低1个月于2007年8月21日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乏力、纳差,查血钠135 mmol/L,血氯94 mmol/L,血钾3.8 mmol/L,肝肾功能正常,头颅MRI示脑积水,中脑导水管阻塞,行神经内窥镜下导水管打通术及脑室终板造瘘术,术后半年复查MRI较前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扩大 脑积水 低钠血症 乏力 头颅MRI 中脑导水管 肾功能正常 神经内窥镜
原文传递
连续腰椎穿刺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后脑室扩大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东宝 陈寿伟 《新生儿科杂志》 2003年第5期221-222,共2页
我院新生儿科自1 999年2月~2 002年4月用连续腰椎穿刺放脑脊液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ICH),主要是胚胎生发层基质-脑室内出血(GMH-ⅣH)后引起脑室进行性扩大1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连续腰椎穿刺 治疗 新生儿 颅内出血 脑室扩大 疗效观察 脑脊液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儿神经营养素-3基因甘氨酸/谷氨酸多态性与脑室扩大和微小躯体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吉明安 郭素芹 +4 位作者 郭敬华 郭芳 李强 张红梅 李玉玲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5-447,466,共4页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儿神经营养素-3基因(NT-3)甘氨酸(Gly)/谷氨酸(Glu)多态性与脑室扩大及微小躯体异常(MPAs)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218例精神分裂症患儿和210例健康儿童NT-3基因Gly/Glu多态...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儿神经营养素-3基因(NT-3)甘氨酸(Gly)/谷氨酸(Glu)多态性与脑室扩大及微小躯体异常(MPAs)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218例精神分裂症患儿和210例健康儿童NT-3基因Gly/Glu多态性;采用CT测量患儿的脑室参数(计算哈氏值、三脑室宽度、脑室指数、侧脑室体部指数、侧脑室宽度指数、前角指数表示),采用waldrop编制的躯体异常量表(WS)修改版评定MPAs发生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t检验比较NT-3不同基因型(Gly/Gly、Gly/Glu、Glu/Glu)患儿之间脑室值的差异,采用非参数检验及t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患儿之间的WS评分差异,脑室值与WS评分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1.研究组NT-3基因Gly/Gly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2%vs64.3%,χ2=6.86,P<0.05),等位基因Gly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2%vs81.0%,χ2=4.37,P<0.05)。2.不同基因型患儿之间各脑室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3.Glu/Glu基因型患儿头部WS评分显著高于Gly/Gly和Gly/Glu型患儿(Z=2.237,2.728,Pa<0.05)。4.WS总分与哈氏值及三脑室宽度均呈正相关(r=0.26、0.29,Pa<0.01),与前角指数呈负相关(r=-0.178,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儿NT-3基因Gly/Glu多态性与微小躯体异常有关,与脑室扩大之间无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神经营养素-3 基因 脑室扩大 微小躯体异常 儿童
原文传递
侧脑室枕角扩大畸形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义成 贾清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0期703-705,共3页
目的 :分析 4例侧脑室枕角扩大畸形 ,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4例男性侧脑室枕角扩大畸形患儿 ,年龄 10天~ 5岁 ,均行头部CT轴位平扫 ,层厚 10mm ,层距 10mm。结果 :CT示两侧侧脑室枕角、三角区呈对称性扩大。而额角、体部无扩大... 目的 :分析 4例侧脑室枕角扩大畸形 ,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4例男性侧脑室枕角扩大畸形患儿 ,年龄 10天~ 5岁 ,均行头部CT轴位平扫 ,层厚 10mm ,层距 10mm。结果 :CT示两侧侧脑室枕角、三角区呈对称性扩大。而额角、体部无扩大。 2例有额角异常 ,三脑室轻微扩大和胼胝体发育不良。均有三角区、枕角周围的白质量减少变薄 ,但无明显白质密度降低改变和灰质增厚。结论 :侧脑室枕角扩大畸形是少见病 ,有典型侧脑室枕角、三角区对称性扩大 ,无明显白质密度降低改变和灰质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枕角扩大畸形 空洞脑 CT 诊断
下载PDF
脑室扩大90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李斌 王进成 +1 位作者 许震 权衡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388-1389,共2页
关键词 脑室 脑室扩大
原文传递
先天性脑钙化、室管膜下囊肿伴脑室扩大1例
20
作者 吴伟 高肖鸿 +1 位作者 刘兰女 李云珠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1996年第5期227-227,共1页
关键词 室管膜下囊肿 脑钙化 先天性 脑室扩大 弓形虫感染 乙酸螺旋霉素 宫内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CMV感染 妇婴保健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