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1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挫裂伤出血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分析
1
作者 柴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202-0205,共4页
分析脑挫裂伤出血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挫裂伤出血患者。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分析脑挫裂伤出血危险因素;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评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后再次出... 分析脑挫裂伤出血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挫裂伤出血患者。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分析脑挫裂伤出血危险因素;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评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后再次出血概率;护理前后卒中量表评分,简单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结果 患者出现脑挫裂伤出血,主要与年龄、吸烟、血压、血清离子钙浓度、外伤(车祸、跌倒、高空坠物)因素相关。护理后患者情绪评分、卒中量表评分低于护理前;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简单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 给予脑挫裂伤出血患者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出血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老年脑挫裂伤迟发性出血CT特征及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相关因子水平分析
2
作者 赵建华 朱骏 +1 位作者 瞿准 王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819-821,共3页
目的:探究老年脑挫裂伤迟发性出血的CT特征及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相关因子水平。方法:将90例老年脑挫裂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的复查结果,将44例迟发性出血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46例未发生迟发性出血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CT特征,... 目的:探究老年脑挫裂伤迟发性出血的CT特征及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相关因子水平。方法:将90例老年脑挫裂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的复查结果,将44例迟发性出血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46例未发生迟发性出血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CT特征,并分析其凝血功能障碍相关因子水平。结果:两组间早期CT检查征象中,研究组中存在局部脑占位效应、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界面征、局部脑灰白质分界不清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间在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研究组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以老年脑挫裂伤患者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为因变量(发生=1,未发生=0),对上述结果中存在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PLT、APTT、D-二聚体水平是老年脑挫裂伤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脑挫裂伤迟发性出血患者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局部脑占位效应、蛛网膜下腔出血、界面征、局部脑灰白质分界不清情况的发生率高于未发生迟发性出血患者,且PLT、APTT、D-二聚体水平可能对老年脑挫裂伤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挫裂伤 迟发性出血 CT特征 凝血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脑挫裂伤合并四肢骨折颅内血肿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金铂 梁莞琪 +3 位作者 陈瀚玮 李祎飞 张可 苏亦兵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挫裂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颅内血肿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21年5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挫裂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152例,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颅内血肿进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 目的 探讨脑挫裂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颅内血肿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21年5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挫裂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152例,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颅内血肿进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并对颅内血肿进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2例患者中男110例(72.4%),女42例(27.6%);年龄23~88岁,平均(49.2±14.1)岁,发生颅内血肿患者42例(27.6%)。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性别、住院时间、入院PT、入院APTT、脑挫裂伤范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住院时间越长(OR=1.403,95%CI:1.210~1.626,P=0.000)、入院PT越高(OR=1.390,95%CI:1.050~1.841,P=0.021)、入院APTT越高(OR=1.183,95%CI:1.040~1.345,P=0.010)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颅内血肿进展。结论 住院时间较长、入院PT和APTT较高是脑挫裂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颅内血肿进展的危险因素,对具有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复查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四肢骨折 颅内血肿进展 影响因素 抗凝
原文传递
重型脑挫裂伤术后昏迷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 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亚瑞 魏艳华 杨凤东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脑挫裂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昏迷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对96名重型脑挫裂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昏迷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睡眠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对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睡... 目的探讨重型脑挫裂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昏迷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对96名重型脑挫裂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昏迷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睡眠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对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状况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入组照顾者中照顾负担量表评分为(56.34±5.27)分,负担程度重度占54.04%,中度占29.17%,轻度占15.63%,极轻度或无占4.16%。入组照顾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7.28±0.75)分,睡眠质量良好占8.33%,中等占28.13%,较差占63.54%。入组照顾者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为(24.36±4.96)分,社会支持获得低水平占57.29%,中等水平占29.17%,高水平占13.5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入组照顾者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与照顾负担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重型脑挫裂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昏迷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度越低,照顾负担重,睡眠质量差,通过提升其社会支持可改善其照顾负担和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挫裂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昏迷 照顾负担 睡眠质量 社会支持
下载PDF
脑挫裂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影像诊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嗣煜 齐昊一 李坤正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533-535,539,共4页
目前,颅脑损伤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是导致颅脑损伤病人残疾、死亡的主要继发性损伤。颅脑损伤总体住院病死率为29%,其中非PHI病死率为17%,PHI病死率可达44%[2]。PHI的... 目前,颅脑损伤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是导致颅脑损伤病人残疾、死亡的主要继发性损伤。颅脑损伤总体住院病死率为29%,其中非PHI病死率为17%,PHI病死率可达44%[2]。PHI的诊断主要依靠CT,因动态CT扫描间隔不统一,发生“进展”的量缺乏标准化,文献报道的PHI发生率差异大,在14.4%~6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脑挫裂伤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影像诊断
下载PDF
单双侧开颅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张博 吴琼 +1 位作者 吴静 焦保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75-0078,共4页
分析单双侧开颅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双额叶脑挫裂伤所致的重型颅脑损伤并选择开颅手术的患者58例。分组方式为不同手术方式。58例分成两组,单侧组28例;双侧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 分析单双侧开颅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双额叶脑挫裂伤所致的重型颅脑损伤并选择开颅手术的患者58例。分组方式为不同手术方式。58例分成两组,单侧组28例;双侧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各项指标及6个月后恢复情况。结果 单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双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手术入路较双侧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具有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的优点,可以应用于临床,但对术者的解剖及显微镜下操作有一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额叶脑挫裂伤 重型颅损伤 额颞入路 双额入路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脑挫裂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晓丽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6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脑挫裂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83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记录两组住院时...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脑挫裂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83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记录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预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健康调查量表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7%,7/42)低于对照组(36.6%,15/4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助于脑挫裂伤患者术后康复,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脑挫裂伤 康复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脑挫裂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武艳娇 申海龙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30-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挫裂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4例轻型脑挫裂伤患者(轻型组)、34例中型脑挫裂伤患者(中型组)及30例同期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行TCD检查,观察受检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异常发生率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挫裂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4例轻型脑挫裂伤患者(轻型组)、34例中型脑挫裂伤患者(中型组)及30例同期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行TCD检查,观察受检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异常发生率变化,分析TCD检查在脑挫裂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组受检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型组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及中型组(P<0.05);中型组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低于对照组及轻型组(P<0.05)。轻型组、中型组患者血流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型组患者血流异常率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TCD检查可准确反映脑挫裂伤患者脑血流变化情况及病情演变,安全、便捷、无创,对脑挫裂伤病情判断、治疗方案制订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挫裂伤 动脉 平均血流速度 血流异常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效果
9
作者 陈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069-0071,共3页
细致分析单侧、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效果。方法选2021年3月-2022年9月就诊的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病例106例,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双侧开颅术)、特殊治疗组(单侧开颅术),每组53例,对比结果。结果 特殊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细致分析单侧、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效果。方法选2021年3月-2022年9月就诊的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病例106例,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双侧开颅术)、特殊治疗组(单侧开颅术),每组53例,对比结果。结果 特殊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该组患者嗅觉失常率为9.43%,精神障碍发生率为9.43%,普通治疗组患者嗅觉失常率为24.52%,精神障碍发生率为26.41%,特殊治疗组发生率比普通治疗组低;特殊治疗组恢复良好率为86.79%,普通治疗组为54.71%,前者术后恢复情况优,有差异(P<0.05)。结论 经单侧开颅术对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效果满意,对患者形成的损害较轻微,术后可快速恢复,对提升其的生存质量有一 定的促进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开颅术 双侧开颅术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 效果
下载PDF
损伤控制神经外科理念在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伟 何慧 +1 位作者 钟新发 傅谨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6期1758-1761,共4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神经外科(DCNS)理念在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龙游县人民医院接受单侧或双侧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65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用DCNS理念治...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神经外科(DCNS)理念在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龙游县人民医院接受单侧或双侧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65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用DCNS理念治疗80例,为观察组;按照常规方法治疗8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90 d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术后90 d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GO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90 d预后不良(GOS 1~3分)75例,预后良好(GOS≥4分)90例。年龄(OR=2.061)、入院时GCS(OR=3.180)、是否应用DCNS理念(OR=2.625)是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术后90 d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DCNS理念在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神经外科理念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 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 预后
下载PDF
额叶脑挫裂伤为主的中型颅脑损伤持续颅内压检测的临床意义
11
作者 马俊 马志明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7期11070-11074,共5页
目的:探讨以额叶脑挫裂伤为主的中型颅脑损伤持续颅内压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8月在新疆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37例额叶脑挫裂伤为主的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有创颅内压监测(ICP)治疗组及未监测常规治疗组,1... 目的:探讨以额叶脑挫裂伤为主的中型颅脑损伤持续颅内压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8月在新疆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37例额叶脑挫裂伤为主的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有创颅内压监测(ICP)治疗组及未监测常规治疗组,18例行有创颅内压监测治疗,19例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期3个月后预后情况(GOS评分)及治疗期间NICU治疗时间比较,临床病情进行性加重及外科开颅手术例数的情况。结果:两组37例患者从在NICU治疗天数、预后情况两方面作对比,ICP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临床病情进行性加重及外科开颅手术例数,有创颅内压监测治疗组例数及例数百分比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对于额叶损伤为主的中型颅脑损伤,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能时实反应颅内压变化,可以早期诊治,判断病情变化;判断外科开颅时间;预测和改善预后;减少外科开颅手术;减少NICU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脑挫裂伤 颅内压监测 ICP监测 预后
下载PDF
37例接受显微镜下复杂性脑挫裂伤清除术的临床体会
12
作者 李帆 张笑锋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5期902-904,共3页
目的 观察37例接受显微镜下复杂性脑挫裂伤(CCCA)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37例接受显微镜下CC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一侧开颅处理一侧脑挫裂伤(CCA)23例,两侧开颅处理两侧CCA8例,一侧开颅行... 目的 观察37例接受显微镜下复杂性脑挫裂伤(CCCA)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37例接受显微镜下CC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一侧开颅处理一侧脑挫裂伤(CCA)23例,两侧开颅处理两侧CCA8例,一侧开颅行两侧额叶CCA处理术共4例,两侧CCA行一侧CCA处理共2例。血肿已被完整清除15例、部分残留7例、少量残留13例。术后血肿再发1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6个月后,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22例,中等残疾6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状态3例。结论 对于CCCA患者采取显微手术可有效清除血肿,充分减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脑挫裂伤 格拉斯哥评分 显微镜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中持续颅内压监测的价值分析
13
作者 黄振华 吴益辉 +1 位作者 陈智全 陈金寿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1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究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中持续颅内压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8例接受持续颅内压监测表示为监测组,48例未接受持续颅内压监测表示为非监测组,通过临床指... 目的探究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中持续颅内压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8例接受持续颅内压监测表示为监测组,48例未接受持续颅内压监测表示为非监测组,通过临床指标、预后情况、并发症等统计分析评价持续颅内压监测效果。结果监测组颅脑CT扫描次数、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住院时间、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恢复良好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优于非监测组(P<0.05);监测组开颅清除血肿率14.58%,略高于非监测组8.33%(χ^(2)=0.924,P>0.05);监测组颅内压>60 mm Hg 8例,颅内压41~60 mm Hg 18例,颅内压≤40 mm Hg 22例,恢复良好率分别为12.50%、38.89%、72.7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0%、5.56%、0,差异显著(χ^(2)=9.934、6.281,P<0.05)。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过程中为患者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颅脑CT扫描次数,为患者治疗方案改善提供指导,减少患者电解质紊乱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更好保障患者健康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额叶脑挫裂伤 颅内压监测 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单侧开颅减压术治疗额颞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李武雄 赵旭辉 任光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1456-1459,共4页
目的 探究单侧开颅减压术治疗额颞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42例额颞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70例)和B组(72例)。A组患者接受单侧开颅减压术治疗,B组患... 目的 探究单侧开颅减压术治疗额颞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42例额颞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70例)和B组(72例)。A组患者接受单侧开颅减压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双侧开颅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疗效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颅内压、NIHSS评分均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结论 单侧开颅减压术治疗额颞脑挫裂伤效果确切,患者预后较好,颅内压、病情及神经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颞脑挫裂伤 单侧开颅减压术 疗效
下载PDF
1例脑挫裂伤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15
作者 李立娜 匡蕾蕾 +1 位作者 郑飞飞 李琼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11期151-153,共3页
总结1例脑挫裂伤伴肋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并发颅内高压及肺部感染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密切关注颅内压及灌注压,采用行为疼痛量表及躁动-镇静评分量表辅助动态调整镇痛镇静药物维持浅镇静状态从而维持颅内压的稳定、给予个体化体位... 总结1例脑挫裂伤伴肋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并发颅内高压及肺部感染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密切关注颅内压及灌注压,采用行为疼痛量表及躁动-镇静评分量表辅助动态调整镇痛镇静药物维持浅镇静状态从而维持颅内压的稳定、给予个体化体位引流及气道廓清技术促进患者肺部感染的康复、通过行动研究法理念制定护理计划达成了护理目标,患者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肋骨骨折 坠积性肺炎
下载PDF
高压氧对高原地区脑挫裂伤病人颅内压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王建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26-0029,共4页
分析对高原地区脑挫裂伤病人施以高压氧治疗对其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实验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9月,选取该时段我院收治的高原地区脑挫裂伤病人,共计64例样本,分组操作用密封信封抽选完成,对照组(32例)施以常规治疗,基于此,实验组(32... 分析对高原地区脑挫裂伤病人施以高压氧治疗对其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实验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9月,选取该时段我院收治的高原地区脑挫裂伤病人,共计64例样本,分组操作用密封信封抽选完成,对照组(32例)施以常规治疗,基于此,实验组(32例)增加高压氧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治疗后不同时间点颅内压、脑摄氧率、脑血流参数。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3.75%)相较于对照组(75.00%)要高(P<0.05)。组间治疗后1d颅内压相近(P>0.05),实验组治疗后3d(22.23±2.24)mmHg、5d(18.79±1.71)mmHg、10d颅内压水平(13.12±1.65)mmHg均比对照组要低(P<0.05)。组间治疗后1d脑摄氧率相近(P>0.05),实验组治疗后3d(30.51±5.26)、5d(32.39±4.74)、10d脑摄氧率(33.64±4.62)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治疗后1d组间脑血流参数相近(P>0.05),实验组Vs治疗后3d(85.83±9.86)cm/s、5d(88.72±9.36)cm/s、10d水平(89.94±11.05)cm/s均比对照组要高,Vm治疗后3d(48.05±6.54)cm/s、5d(50.85±7.21)cm/s、10d水平(54.35±4.54)cm/s均比对照组要高,PI治疗后3d(0.63±0.14)、5d(0.57±0.14)、10d水平(0.53±0.11)相较于对照组均要低(P<0.05)。结论 在高原地区脑挫裂伤病人治疗中应用高压氧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病人颅内压,提升脑摄氧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高压氧 颅内压 高原地区
下载PDF
脑挫裂伤患者心理护理后心理状态的改善观察
17
作者 李默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9期0163-0165,共3页
目的:探究脑挫裂伤患者心理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接收的100例脑挫裂伤患者,采取抽签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 目的:探究脑挫裂伤患者心理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接收的100例脑挫裂伤患者,采取抽签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追加心理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疗护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SAS/SDS)、护理总有效率和综合满意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疗护后,实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综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挫裂伤患者在经过医护人员的心理护理后,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降低反映出患者的心理情绪逐渐稳定,在临床上的实践效果较好,值得进行大规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方案对脑挫裂伤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研究
18
作者 叶燕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144-0147,共4页
探究脑挫裂伤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基于简单随机抽样,在2021年5月到2022年10月选择80例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脑挫裂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括40名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 探究脑挫裂伤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基于简单随机抽样,在2021年5月到2022年10月选择80例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脑挫裂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括40名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这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表现得出结论。结果 在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得分、SF-36各维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患者的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脑挫裂伤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其认知功能水平可显著提高,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针对性护理 效果
下载PDF
单、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张宇航 丁小明 +1 位作者 王艳东 黄立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34-0036,共3页
研究案例为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在治疗时应用双侧开颅手术与单侧开颅手术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两组临床各项数据和结果进行对比。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治疗时使用的方法为侧... 研究案例为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在治疗时应用双侧开颅手术与单侧开颅手术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两组临床各项数据和结果进行对比。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治疗时使用的方法为侧开颅手术,对照组使用的方法为双侧开颅手术,对比临床各项指标和数据方面的差异。结果:对比评分优良率相关数据,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对比临床指标有关数据,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更占优势,P<0.05;对比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观察组两项指标数据明显更好,P<0.05;对两组不良反映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更低,P<0.05。结论: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推荐应用单侧开颅手术的治疗方法,该方法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不但把患者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缩短,患者还能快速康复,减少了相关不良情况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开颅手术 双侧开颅手术 额叶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20
作者 逯惠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127-0130,共4页
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该时间段接诊的脑挫裂伤患者92例。根据接诊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在相同治疗措施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 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该时间段接诊的脑挫裂伤患者92例。根据接诊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在相同治疗措施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针对性护理方法。比较不同患者经过护理之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脑挫裂伤患者以针对性护理方法实施干预可有效改进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神志情况,综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针对性护理干预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