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脑淋巴系统探讨阿尔茨海默病“肾虚-酿毒-伤络”理论
1
作者 吴昊天 于顾然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2期22-25,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却尚未完全阐明。在中医体系中,“毒损脑络”学说被认为是AD的主要病机。近年来,脑内新发现了以胶质淋巴系统与脑膜淋巴管为主的脑淋巴系统,为AD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同...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却尚未完全阐明。在中医体系中,“毒损脑络”学说被认为是AD的主要病机。近年来,脑内新发现了以胶质淋巴系统与脑膜淋巴管为主的脑淋巴系统,为AD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进一步揭示其中医病因病机。“毒损脑络”应是“肾虚-酿毒-伤络”病机演变的过程。脑淋巴系统可能是“脑络”病变的生物学基础,为揭示“肾虚-酿毒-伤络”的现代内涵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淋巴系统 阿尔茨海默病 肾虚 伤络
下载PDF
脑淋巴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玉璋 刘全磊 +1 位作者 宋云飞(综述) 杨新宇(审校)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7期607-609,共3页
淋巴系统在物质代谢与免疫方面起重要作用。传统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不含淋巴系统--脑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进入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通过CSF循环将代谢产物排入静脉系统,实现代谢更新。然而,... 淋巴系统在物质代谢与免疫方面起重要作用。传统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不含淋巴系统--脑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进入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通过CSF循环将代谢产物排入静脉系统,实现代谢更新。然而,有研究发现CSF与脑间质液(interstitial fluid,ISF)存在交换的机制,还发现硬脑膜淋巴管(dural lymphatic vasculars,DLVs)[1]。这使人们对脑淋巴系统获得重新认识。本文就脑淋巴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淋巴系统 淋巴 胶质淋巴系统 脊液 间质液
下载PDF
AD小鼠脑胶质淋巴系统CSF流入量与年龄的关系:基于9.4 T DCE-MRI的可视化研究
3
作者 江心雨 苏云燕 +1 位作者 胡春洪 张龙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19,共7页
目的基于9.4 T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MRI探索不同月龄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脑胶质淋巴系统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流入变化,以阐明随年龄增长脑胶质淋巴系统清除的变... 目的基于9.4 T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MRI探索不同月龄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脑胶质淋巴系统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流入变化,以阐明随年龄增长脑胶质淋巴系统清除的变化规律及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在脑胶质淋巴系统清除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取2、4、6和8月龄的APP/PS1 AD小鼠和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每组1只,共8组,向小脑延髓池中注射钆喷酸葡胺(Gadopentetate dimeglumine,Gd-DTPA)后第30 min完成第一次DCE-MRI扫描,以后每15 min采集一次,共完成8次扫描。随后在DCE-MRI扫描之前,使用AQP4抑制剂N-(1,3,4-噻二唑基)烟酰胺[N-(1,3,4-Thiadiazolyl)nicotinamide,TGN-020]对2月龄WT小鼠进行处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QP4和β-淀粉样蛋白随月龄增长的表达变化。结果在APP/PS1小鼠模型的疾病早期,观察到随月龄增加,淀粉样蛋白逐渐累积,CSF流入信号强度均值从增加到降低,其中4至6月龄小鼠淀粉样蛋白的累积速率缓慢,对应于相应月龄CSF流入信号强度均值最高(4月龄为2711.67±1270.25;6月龄为2632.25±729.65)。同时,AQP4表现出随月龄增加极化程度降低的变化过程。随后,经AQP4抑制剂TGN-020处理后,观察到脑胶质淋巴系统的CSF流入信号强度均值降低(由3578.08±1199.95下降为1655.42±377.96;P=0.06)。结论在AD疾病的早期阶段(8月龄前),6月龄的脑胶质淋巴系统利用更明显,此阶段可能作为AD治疗的窗口期。AQP4在脑胶质淋巴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作为研究和治疗AD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淋巴系统 阿尔茨海默病 9.4 T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水通道蛋白4 APP/PS1小鼠
下载PDF
基于DTI-ALPS指数评价AICI患者的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
4
作者 韦敏 姜乔继 +3 位作者 沙静云 严卉 姜粲然 张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利用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DTI-ALPS)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CI)患者的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搜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33例AICI患者(AICI组)和33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临床... 目的:利用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DTI-ALPS)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CI)患者的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搜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33例AICI患者(AICI组)和33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集所有被试者的DTI参数以计算DTI-ALPS指数,用于评价AICI患者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的变化。结果:AICI组患者病灶侧大脑半球DTI-ALPS指数显著低于健侧(t=-3.11,P<0.01),也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5.20,P<0.01),AICI病灶的体积、病灶至测量层面的距离与病灶侧大脑半球DTI-ALPS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P=0.38;P=0.24)。结论:利用DTI-ALPS指数能够评估AICI患者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变化,且AICI患者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的损害在病灶同侧大脑半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淋巴系统 急性缺血性梗死 弥散张量成像 血管周围间隙
下载PDF
脑部类淋巴系统中水通道蛋白4与脑出血
5
作者 杨镇宇 张博(综述) 涂鄂文(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3年第10期1857-1864,共8页
脑部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脑脊液和间质溶质之间新定义的全脑血管周围转运网络,可促进脑代谢废物的清除。其复杂的网络由动脉周围脑脊液流入通路、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由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支持的流体和溶质的... 脑部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脑脊液和间质溶质之间新定义的全脑血管周围转运网络,可促进脑代谢废物的清除。其复杂的网络由动脉周围脑脊液流入通路、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由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支持的流体和溶质的对流运输以及静脉周流出通路组成。其功能障碍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并在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对脑部GS和AQP4在生理和ICH后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可进一步了解其在ICH后的风险评估、诊断、预后和治疗中的潜在用途,以及与中医中风的“玄府”理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类淋巴系统 水通道蛋白4 出血
下载PDF
脑胶质淋巴系统——脑卒中病理机制的新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易婷 金硕果 +2 位作者 尹海燕 高萍 朱天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36-1140,1154,共6页
胶质淋巴系统是一个由星形胶质细胞上水通道蛋白4(AQP4)介导的促进脑脊液(CSF)-组织液(ISF)交换流动的系统,起到维持CSF-ISF平衡及清除脑内代谢废物等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胶质淋巴系统与脑卒中病理改变及转归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 胶质淋巴系统是一个由星形胶质细胞上水通道蛋白4(AQP4)介导的促进脑脊液(CSF)-组织液(ISF)交换流动的系统,起到维持CSF-ISF平衡及清除脑内代谢废物等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胶质淋巴系统与脑卒中病理改变及转归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现胶质淋巴系统对脑卒中后CSF循环及脑水肿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且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不同类型的脑卒中的病理改变也有影响。本文就胶质淋巴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对不同类型脑卒中病理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胶质淋巴系统 水通道蛋白质4 综述
下载PDF
脑胶质-淋巴系统与其成像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静 李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605-609,共5页
胶质-淋巴系统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脑内液体引流途径,能够使大脑快速清除代谢废物,对维持脑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各种成像技术的应用,有关它的结构、功能、影响因素及相关疾病等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归纳总结了胶质-淋巴... 胶质-淋巴系统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脑内液体引流途径,能够使大脑快速清除代谢废物,对维持脑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各种成像技术的应用,有关它的结构、功能、影响因素及相关疾病等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归纳总结了胶质-淋巴系统的影响因素、相关疾病及其成像方法,为寻找到适用于临床评估胶质-淋巴系统功能的更安全、有效的成像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淋巴系统 荧光成像 双光子成像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镇静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马佳佳 吴自越 +5 位作者 李贞 王越 任自敬 丁志刚 李小龙 杨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9-1015,共7页
目的 研究镇静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并观察其对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及脑类淋巴系统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100只,8~12周龄,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咪... 目的 研究镇静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并观察其对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及脑类淋巴系统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100只,8~12周龄,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咪达唑仑组、丙泊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仅行颈部血管剥离,缺血再灌注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tMCAO)方法建立模型,咪达唑仑组、丙泊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分别于tMCAO模型建立后静脉泵入咪达唑仑50μg/(kg·h),丙泊酚1 mg/(kg·h),右美托嘧啶0.5μg/(kg·h)。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建模后72 h的神经功能,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尼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脑组织AQP4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AQP4蛋白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mNSS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含水量增多(P<0.05),脑组织AQP4蛋白含量升高(P<0.05),脑组织皮层区AQP4表达及阳性细胞数增多(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咪达唑仑组、丙泊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mNSS降低(P<0.05),脑组织含水量减少(P<0.05),脑组织AQP4蛋白含量降低(P<0.05),脑组织皮层区AQP4表达及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 镇静处理可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水肿,其发挥脑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AQP4的表达,促进脑类淋巴系统功能的恢复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治疗 缺血性卒中 水肿 淋巴系统
下载PDF
细胞微环境成像新方法与脑分区稳态的发现 被引量:6
9
作者 韩鸿宾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325-328,共4页
脑内因缺少淋巴系统,其组织液的引流依靠细胞间隙内物质转运来实现,这是维系脑微环境稳态的保证。以往脑细胞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的测量主要依赖电化学法、光学示踪法。由于两类方法只能显示脑浅表区域或者两点间距离小于20... 脑内因缺少淋巴系统,其组织液的引流依靠细胞间隙内物质转运来实现,这是维系脑微环境稳态的保证。以往脑细胞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的测量主要依赖电化学法、光学示踪法。由于两类方法只能显示脑浅表区域或者两点间距离小于200μm的细胞间隙结构或功能信息,因此脑深部广阔区域组织通道与细胞间隙的结构与功能尚未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微环境 脑淋巴系统 磁示踪法 磁共振成像 分区稳态
下载PDF
脑胶质-淋巴系统——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清除机制的新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浦佳丽 张宝荣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58-761,共4页
帕金森病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α-突触核蛋白的病理性沉积和清除障碍是帕金森病的核心病理过程,然而目前其机制仍不清楚。脑胶质-淋巴系统是脑内清除代谢废物及沉积蛋白的功能管道网络,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其在神经退... 帕金森病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α-突触核蛋白的病理性沉积和清除障碍是帕金森病的核心病理过程,然而目前其机制仍不清楚。脑胶质-淋巴系统是脑内清除代谢废物及沉积蛋白的功能管道网络,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帕金森病中的相关研究仍处在初始阶段。探索帕金森病中脑胶质-淋巴系统及其与α-突触核蛋白清除之间的关系,或许能为帕金森病病理生理机制揭示新线索,为帕金森病的疾病修饰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胶质-淋巴系统
原文传递
脑类淋巴系统在脑小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雨 王伊龙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4期200-204,共5页
脑类淋巴系统由动脉旁间隙的流入通路、脑实质内脑脊液和组织液的交换通路和静脉旁间隙流出通路组成,是引流脑脊液和清除代谢物质的重要途径。目前,已发现类淋巴系统功能紊乱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然而鲜有关于脑小血管病领域的相... 脑类淋巴系统由动脉旁间隙的流入通路、脑实质内脑脊液和组织液的交换通路和静脉旁间隙流出通路组成,是引流脑脊液和清除代谢物质的重要途径。目前,已发现类淋巴系统功能紊乱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然而鲜有关于脑小血管病领域的相关探索。本文首先就血管周围间隙这一解剖结构进行介绍,详细地分析了脑类淋巴系统与脑小血管病各发病机制之间的联系,最终探讨了脑类淋巴系统在脑小血管的临床症状尤其是痴呆中起的作用。可见,重视脑类淋巴系统在脑小血管病中的作用,以全新的视角理解脑小血管病和脑类淋巴系统的相互关系,具有较大的科学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病 淋巴系统 血管周围间隙 认知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脑池造瘘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彭家军 仝海波 刘震洋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4-648,共5页
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主要手术方式包括脑室穿刺外引流(EVD)、去骨瓣减压术(DC)、颅内血肿清除术以及脑挫裂伤灶内减压术等。这些手术方式均可降低患者的颅内压(ICP),减少死亡率,但也存在术后功能不良发生率较高的缺点。随着颅内显微手... 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主要手术方式包括脑室穿刺外引流(EVD)、去骨瓣减压术(DC)、颅内血肿清除术以及脑挫裂伤灶内减压术等。这些手术方式均可降低患者的颅内压(ICP),减少死亡率,但也存在术后功能不良发生率较高的缺点。随着颅内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脑池造瘘术,发现其治疗部分难治性颅内高压的sTBI患者能取得良好疗效。本文现围绕脑池造瘘术治疗sTBI的研究进展,包括其病理生理基础、手术技术、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疗效等内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造瘘术 重型颅损伤 颅内压 胶质淋巴系统
原文传递
顺义社区人群血管周围间隙发现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江涛 陈思禹 +8 位作者 韩菲 翟菲菲 周立新 倪俊 姚明 崔丽英 李明利 金征宇 朱以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47-652,共6页
目的 调查社区人群血管周围间隙(PVS)的影像学发现率、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纳入北京市顺义地区大孙各庄镇5个自然村年龄≥35岁,无卒中史且完成头颅MRI检查及成像清晰的受试者共1 232名.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 目的 调查社区人群血管周围间隙(PVS)的影像学发现率、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纳入北京市顺义地区大孙各庄镇5个自然村年龄≥35岁,无卒中史且完成头颅MRI检查及成像清晰的受试者共1 232名.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采集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资料;采用3.0T场强的MRI技术,以高分辨3D-T1WI、T2WI及FLAIR等序列对受试者进行检查,评估PVS人群发现率及其在基底节区、皮质下白质的分级和分布情况,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各部位PVS的危险因素.结果 1 232名受试者,年龄(55±10)岁,男性占37.3%(460名),所有受试者(100%)均可见基底节区和皮质下白质PVS;234例(19.0%)可观察到大的PVS(直径≥3 mm).基底节区PVS严重程度与年龄增加(重度比轻度,每增加10岁,OR=1.81,95%CI 1.45~2.27,P<0.01)和高脂血症(OR=0.58,P=0.01)相关;皮质下白质PVS程度与年龄增加(重度比轻度,每增加9.7岁,OR=1.39,95%CI 1.13~1.71,P<0.01)相关.大的PVS危险因素为年龄增加(OR=1.03,95%CI1.02~1.05,P<0.01)和ApoE ε4携带(OR=1.53,95%CI 1.01~2.23,P=0.04)相关.结论 社区人群中基底节区、皮质下白质的血管周围间隙普遍存在;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血管周围间隙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提示其可能存在不同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类淋巴系统 患病率 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