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源雌激素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杨琳 艾静 《神经药理学报》 2019年第5期50-64,共15页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绝经后女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患病风险远高于男性。大量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女性绝经后脑源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有关。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关于体内雌激素(尤其脑源雌激素)合...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绝经后女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患病风险远高于男性。大量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女性绝经后脑源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有关。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关于体内雌激素(尤其脑源雌激素)合成及代谢过程和作用机制、脑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s)、脑源雌激素在调节认知功能中的作用以及脑源雌激素功能异常在AD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脑源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雌激素α受体基因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宁玉萍 侯乐 +3 位作者 唐牟尼 谭燕 林康广 施海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7-721,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与雌激素α受体(ERα)基因在中国南方汉族晚发型(65岁以后发病)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发病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与雌激素α受体(ERα)基因在中国南方汉族晚发型(65岁以后发病)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发病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03例LOAD患者与138名正常对照BNDF基因C270T位点、ERα基因XbaⅠ位点和PvuⅡ位点基因多态性,比较两基因位点间存在的交互作用。结果LOA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BNDF基因C270T、ERα基因XbaⅠ和PvuⅡ3个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DNF基因C270T位点与ERα基因XbaⅠ位点发生交互作用(2=23.96,P<0.01),同时携带CC和xx基因型的个体LOAD的发病风险增加(OR=2.38,95%CI:1.02~5.53)。结论BDNF基因和ERα基因在LOAD发病过程中存在交互作用,可能使个体LOAD的发病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性神经营养因子雌激素α受体基因 交互作用
下载PDF
前脑神经元芳香酶敲除对自然衰老雌性大鼠海马CA1区胶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吴翔 黄媛媛 +4 位作者 白静 高福佳 张欣 马玙萱 王瑞敏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3-190,共8页
目的 芳香化酶(Aromatase)为雌激素合成关键酶,本研究采用前脑神经元芳香化酶敲除雌性大鼠(FBN-Aro-KO, KO),观察随衰老海马CA1区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分化的变化,揭示脑源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为神经退行性脑病的防... 目的 芳香化酶(Aromatase)为雌激素合成关键酶,本研究采用前脑神经元芳香化酶敲除雌性大鼠(FBN-Aro-KO, KO),观察随衰老海马CA1区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分化的变化,揭示脑源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为神经退行性脑病的防治提供重要靶点。方法 动物分组为(1)自然衰老雌性大鼠:1、3、6、14和18Mon;(2)6、18Mon KO大鼠和年龄匹配野生型大鼠(W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标志蛋白(SOX2)、星形胶质细胞标志蛋白(GFAP)、小胶质细胞标志蛋白(Iba1)、轴突和树突骨架蛋白(MBP和MAP2)水平。结果 在自然衰老组,1、3、6Mon大鼠SOX2+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之比较,14Mon和18Mon组SOX2+的细胞数显著降低;GFAP荧光强度、SOX2+与GFAP+的共定位表达以及SOX2+/GFAP+细胞的增殖率升高(P<0.05)。在18Mon组,与WT组比较,KO组GFAP荧光强度、SOX2+细胞数、SOX2+与GFAP+共定位细胞数以及GFAP+增殖率均显著升高(P<0.01);且与WT组比较,KO组星形胶质细胞的总体积显著增大(P<0.05)。在自然衰老组,与1Mon组比较,14和18Mon组Iba1免疫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001);与18Mon WT组比较,KO组SOX2+与Iba1+的共定位表达、Iba1荧光强度、小胶质细胞的总体积显著增多(P<0.05)。在6Mon组,与WT组比较,KO组SOX2+与GFAP+的共定位表达、GFAP的荧光强度及增殖率均显著增高(P<0.01);但MAP2和MBP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 自然衰老过程中,雌性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发生在成年后显著较少,中年后细胞增殖降低;但胶质细胞增殖率增加。前脑神经元脑源雌激素长期缺失(敲除合成关键酶Aromatase),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和胶质细胞增殖、活化,促进神经炎症,最终导致神经元骨架蛋白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衰老 神经发生 脑源雌激素 芳香化酶 胶质细胞
原文传递
基于雌激素受体通路探讨青娥丸对CUMS大鼠的抗抑郁机制 被引量:9
4
作者 宋珊珊 孙红 +2 位作者 井汶 戴国梁 居文政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5,共7页
目的:研究青娥丸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UMS)大鼠的抗抑郁效果,及其对雌激素受体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青娥丸的抗抑郁机制。方法:54只SD大鼠建立CUMS抑郁大鼠模型,实验设为正常组、模型组、草酸依他普伦组(6.3 mg·k... 目的:研究青娥丸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UMS)大鼠的抗抑郁效果,及其对雌激素受体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青娥丸的抗抑郁机制。方法:54只SD大鼠建立CUMS抑郁大鼠模型,实验设为正常组、模型组、草酸依他普伦组(6.3 mg·kg^-1)及青娥丸低、中、高剂量组(1.71,5.13,15.39 g·kg^-1)。CUMS造模4周后给予各组相应药物治疗2周,采用行为学[糖水消耗实验(SPT),强迫游泳实验(FST),旷场实验(OFT)]评价大鼠抑郁状态;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 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糖水消耗率及旷场得分均下降(P<0.05,P<0.01),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同时ERα,ERβ,BDNF和Trk B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得到改善,糖水消耗率及旷场得分增加(P<0.05,P<0.01),游泳不动时间减少(P<0.05),同时ERα,ERβ,BDNF和Trk B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其中青娥丸中剂量组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结论:青娥丸可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Rα,ERβ的表达,激活雌激素受体介导的ERβ/BDNF/Trk B通路起到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娥丸 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UMS) 抑郁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β(ERβ)/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