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酮饮食治疗SCN2A基因相关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疗效观察(附1例报告)
1
作者 孙莹 段丽芬 +3 位作者 尹润秀 张艺 叶磊 余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治疗SCN2A基因相关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采用生酮饮食治疗的以发育落后、癫痫性痉挛发作为主要表现的SCN2A基因变异相关发育性癫痫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5月龄时出现癫痫性痉挛发作,EEG...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治疗SCN2A基因相关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采用生酮饮食治疗的以发育落后、癫痫性痉挛发作为主要表现的SCN2A基因变异相关发育性癫痫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5月龄时出现癫痫性痉挛发作,EEG提示高度失律并监测到癫痫性痉挛发作,基因检查提示SCN2A基因存在c.5317G>A(p.Ala1773Thr)新发杂合错义变异。患儿经多种抗发作药治疗后无效,后使用生酮饮食治疗起效。随访11个月,患儿发作完全控制,认知进步。结论生酮饮食可以用来治疗SCN2A基因相关的发育性癫痫性脑病,对于年龄小的患者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早发癫痫性脑病 SCN2A基因 基因变异 生酮饮食
下载PDF
1例STXBP1脑病报道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索桂海 戴雨菲 +2 位作者 郑玉芹 汤继宏 吴尤佳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并报道1例STXBP1脑病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及诊疗方法。方法:整理并分析1例STXBP1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STXBP1脑病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17 d龄首次就诊,临床表现为反复癫痫发作伴发育迟滞。全外显子基因测序:STXBP1... 目的:探讨并报道1例STXBP1脑病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及诊疗方法。方法:整理并分析1例STXBP1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STXBP1脑病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17 d龄首次就诊,临床表现为反复癫痫发作伴发育迟滞。全外显子基因测序:STXBP1杂合突变(c.863G>A),导致氨基酸改变p.W288X(无义突变)。经家系验证,患儿父母该位点均无突变,此突变为新发突变。结论:基因检测对于STXBP1脑病的早期诊断、遗传咨询、预后判断和治疗计划具有重要意义,该例突变扩充了STXBP1脑病的基因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 STXBP1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肝性脑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谢伟星 张高炼 +7 位作者 庞浇安 梁韡斌 郭建辉 曾敬 张晓宁 李亚平 叶斌 陈金梅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1967-1974,共8页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是由严重肝功能障碍或门体分流引起的脑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记忆力下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缺陷的神经或精神方面的改变。常见于肝硬化、急性肝衰竭等患者。基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是由严重肝功能障碍或门体分流引起的脑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记忆力下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缺陷的神经或精神方面的改变。常见于肝硬化、急性肝衰竭等患者。基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药物治疗旨在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改善症状并预防复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对患者的经济条件有较大的损耗。因此,笔者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向对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进行综述,为寻找有效且符合患者经济条件的药物提供重要临床参考依据。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 is a disorder of brain function resulting from severe hepatic insufficiency or portosystemic shunt, primarily manifested as neurological or psychiatric alterations including impaired consciousness, decreased memory, and inattention. It is commonly seen in patients with conditions such as liver cirrhosis and acute liver failure. Given that the pathogenesis of HE remains unclear and that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aimed at reducing ammonia production and absorption, alleviating symptoms, and preventing recurrence, have certain limitations and impose significant financial burdens on patients, the author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medication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HE from bo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perspectives. This review provides important clinical reference for identifying effective treatments that are also economically viable for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药物治疗 综述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经颅电刺激对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马利 郝美美 +2 位作者 高博 白如玉 高亚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487-491,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经颅电刺激对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1—2023-1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80例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经颅电刺激对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1—2023-1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80例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高压氧联合经颅电刺激。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OD、MDA水平,神经生长因子(NG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以及认知功能、智力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比70.0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GF、GDNF、BDNF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经颅电刺激可提升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的改善,同时进一步提升患者智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中毒迟发性脑病 高压氧 经颅电刺激 氧化应激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肝性脑病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王翠艳 王道存 董贾中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分析肝性脑病(HE)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统计124例H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定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将其根据PSQI评分分为... 目的分析肝性脑病(HE)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统计124例H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定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将其根据PSQI评分分为睡眠障碍组和无睡眠障碍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E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拟合度和预测效能。结果124例HE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8.06%。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PSSS评分、HADS焦虑评分、HADS抑郁评分、使用免疫抑制剂、疾病分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8~60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月收入<3000元、PSSS评分≤50分、HADS焦虑评分>8分、HADS抑郁评分>8分、使用免疫抑制剂、显性HE均是HE患者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HE患者睡眠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为:P=1/[1+e(-9.508+1.354×年龄+2.744×文化程度+0.978×月收入+1.538×PSSS评分+1.806×HADS焦虑评分+2.105×HADS抑郁评分+1.728×使用免疫抑制剂+1.937×疾病种类)];Hosmer-Lemeshow检验示,χ^(2)=13.224,P=0.104。ROC曲线显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HE患者睡眠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931(P<0.05)。结论HE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其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可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氢气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
6
作者 尚云 王倩楠 +5 位作者 申英俊 焦新新 牛海玲 李珍珍 唐成和 崔清洋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第3期80-84,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血清中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s,NSE)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 目的通过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血清中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s,NSE)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不同治疗方案中的变化,探讨氢气的抗炎及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7日龄SD大鼠制作新生大鼠HIE动物模型,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通过计算机程序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实验组1(饱和氢盐水组)、实验组2(亚低温组)、实验组3(联合组)。假手术组不做特殊处理,对照组仅造模,实验组1造模后腹腔注射饱和氢盐水,实验组2造模后行亚低温治疗,实验组3造模后同时进行亚低温联合注射饱和氢盐水治疗。造模后1、3、7天各组均取出10只大鼠留取脑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脑组织中IL-6、TNF-α的表达水平,抽血清检测S-100β及NSE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在造模后1天,脑组织中IL-6、TNF-α以及血清中S-100β及NSE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3天开始回落,7天已降至正常,与假手术组在1、3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1和实验组2在造模后1、3天各指标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减低(P<0.05),但高于实验组3及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和实验组2各阶段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气在某种程度上可降低神经系统的炎性反应,同时对新生大鼠HIE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氢气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S-100Β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大鼠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邱少佳 谢会丽 王艳艳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4期633-63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并统计术后3个月内肝性脑病发生情况。比较发生肝性脑病与...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并统计术后3个月内肝性脑病发生情况。比较发生肝性脑病与未发生肝性脑病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的因素。结果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发生肝性脑病11例(16.18%),未发生肝性肝病57例(83.82%)。发生肝性脑病组性别、年龄、病灶数量、肝硬化史、饮酒史与未发生肝性脑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肝性脑病组术前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血氨、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未发生肝性脑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血清AFP、血氨、TBil水平是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术前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血清AFP、血氨、TBi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 肝性脑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Apgar评分、磁共振成像综合评分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及预后评估价值
8
作者 张靖 任亚方 +2 位作者 王品 惠晓君 王景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Apgar评分、磁共振成像(MRI)综合评分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分为轻度组(n=60)、中度组... 目的探讨Apgar评分、磁共振成像(MRI)综合评分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分为轻度组(n=60)、中度组(n=30)和重度组(n=18例)。所有患儿进行Apgar评分,并在出生5~7 d后进行MRI检查,获得MRI综合评分。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的Apgar评分和MRI综合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pgar评分、MRI综合评分与新生儿HIE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根据患儿随访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80例)和预后不良组(n=28例)。收集患儿及患儿母亲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E脑损伤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gar评分联合MRI综合评分对HIE脑损伤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中度组和重度组患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轻度组,MRI综合评分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中度组,MRI综合评分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pgar评分与新生儿HIE脑损伤程度呈负相关(r=-0.702,P<0.05),MRI综合评分与新生儿HIE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736,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儿母亲年龄、孕次、产次、流产史、产程异常、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胎龄、性别、新生儿黄疸、继发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儿母亲生产时脐带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宫内窘迫史、羊水异常、胎膜早破、患儿败血症占比及MRI综合评分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患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膜早破、Apgar评分、MRI综合评分及败血症为HIE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gar评分联合MRI综合评分预测HIE脑损伤患儿预后的灵敏度、准确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2.41%、83.16%、0.811,均高于单一指标;特异度为72.95%,低于单一指标。结论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Apgar评分呈负相关,与MRI综合评分呈正相关,二者是影响HIE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二者联合预测HIE患儿预后的价值高于单一指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损伤 新生儿 APGAR评分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病案导学式教学模式在中医脑病门诊中的运用
9
作者 黄文琴 陈晓 孟晓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3期085-088,共4页
分析病案导学式教学模式在中医脑病门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0月-2023年05月在本院中医脑病门诊带教的3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16)和实验组(n=16),对照组学生通过传统教学法进行带教... 分析病案导学式教学模式在中医脑病门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0月-2023年05月在本院中医脑病门诊带教的3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16)和实验组(n=16),对照组学生通过传统教学法进行带教,实验组学生通过视频进行病案导学式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分析比较两种不同带教模式对学生的影响。结果 在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考核评分上,两组学生对比,入科时未见对比差异(P>0.05),带教结束时,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有差异,实验组分值更高(P<0.05);在学习能力评分两组学生对比,入科时未见对比差异(P>0.05),带教结束时,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有差异,实验组分值更高(P<0.05);在强化学习成效、职业素养培养、沟通能力提升、发散临床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占比上,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病案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于中医脑病门诊带教,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综合实力,而学生对此种带教模式也较认可和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 案导学式教学 中医脑病门诊 临床带教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陈俊源 李星星 潘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5期073-076,共4页
分析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这一诊断技术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进行判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之间开展本次对比工作,目标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数量为90例,所有入选的都分别接受了MRI与CT这两种影像... 分析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这一诊断技术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进行判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之间开展本次对比工作,目标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数量为90例,所有入选的都分别接受了MRI与CT这两种影像诊断技术。对两种影像诊断技术的结果进行对比,主要比较这两种方法对于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以及对于颅内出血情况、病情严重程度等情况的判断。结果 MRI诊断结果准确率要明显比CT更高,该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要更显著(P<0.05);同时,该诊断技术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结节区出血检出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MRI诊断下患者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RI诊断可显著提高对患儿疾病诊断准确率,对患儿疾病的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颅内出血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与血氨水平、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关系分析
11
作者 陈雅菲 郭皓 王志民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H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48例因肝硬化EVB行TIP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 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H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48例因肝硬化EVB行TIP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HE情况分为HE组(n=36例)和非HE组(n=112例)。整理并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HVPG)、术后1 d的实验室指标[血肌酐(SC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WBC、PLT、血氨、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评估HE病情程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实验室指标与HE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一般资料、MELD评分、手术前后HVPG及术后1 d的SCr、AST、WBC、PLT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组TBil、、血氨水平、PT均高于非HE组,Alb、FIB低于非HE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氨(OR=2.678,95%CI:1.413~5.073),高TBil(OR=0.934,95%CI:1.402~4.617),低Alb(OR=2.425,95%CI:1.243~4.732),PT延长(OR=2.354,95%CI:1.277~4.338),低水平FIB(OR=2.545,95%CI:1.341~4.830)均为肝硬化EVB行TIPS术后发生HE的危险因素(P<0.05);血氨、TBil、PT与HE程度均呈正相关(r=0.521、0.574、0.608,P<0.05),Alb、FIB与HE程度呈负相关(r=-0.415,P<0.05)。结论:肝硬化EVB行TIPS术后的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血氨水平、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改善患者的血氨水平、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有助于降低H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BOPPPS教学模式联合查房教学在脑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2
作者 冯锦绣 钟雯 刘玲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10期186-188,共3页
目的分析BOPPPS教学模式联合查房教学在脑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脑病科临床实习60名护理实习生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为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n=30)... 目的分析BOPPPS教学模式联合查房教学在脑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脑病科临床实习60名护理实习生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为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n=30)为BOPPPS教学模式联合查房教学。对比两组临床能力评分[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学习状态评分[积极主动性测评量表(ALS)]、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Mini-CEX评分、ALS评分及对教学管理、课程进度、课堂氛围以及授课方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BOPPPS教学模式+查房教学应用于脑病科护理临床教学,可以让护理实习生达到更好的学习状态,有助于提升其临床能力及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式 查房教学 脑病科护理 临床教学 护理实习生
下载PDF
疑似碘克沙醇注射液诱发迟发性皮肤过敏伴对比剂脑病1例
13
作者 许志连 孙建宇 《中国乡村医药》 2025年第7期42-43,78,共3页
碘克沙醇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X线对比剂。该院2024年2月收治疑似碘克沙醇注射液诱发迟发性皮肤过敏伴对比剂脑病患者1例。患者于注射碘克沙醇注射液约14 h后出现皮肤过敏及对比剂脑病症状,未予任何治疗自行恢复,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通... 碘克沙醇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X线对比剂。该院2024年2月收治疑似碘克沙醇注射液诱发迟发性皮肤过敏伴对比剂脑病患者1例。患者于注射碘克沙醇注射液约14 h后出现皮肤过敏及对比剂脑病症状,未予任何治疗自行恢复,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通过对症及抗过敏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出院。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病历资料,以诺氏评估量表进行关联性评价,考虑上述不良反应很可能为碘克沙醇注射液所致。该文总结了患者诊治及药物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过程,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处置类似不良反应事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克沙醇注射液 疑似 冠状动脉造影 迟发性皮肤过敏 对比剂脑病 临床药师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并发早产儿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14
作者 王莉 陶松雪 +1 位作者 沈暐 陈名武 《河北医学》 2025年第3期470-476,共7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并发早产儿脑病(EOP)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2015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53例BPD早产儿,分为EOP组(47例)和非EOP组(106例),比较两组患儿...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并发早产儿脑病(EOP)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2015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53例BPD早产儿,分为EOP组(47例)和非EOP组(106例),比较两组患儿和母亲的一般资料。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EOP组败血症、母亲妊娠期高血压、5min Apgar评分≤3分和中重度BPD发生率高于非EOP组,剖宫产率低于非EO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败血症、妊娠期高血压和5分钟Apgar评分≤3分是EOP的独立危险因素,剖宫产为其保护因素。EOP列线图模型C-index为0.915(95%CI:0.861,0.936),ROC曲线下面积(AUC)0.765(95%CI:0.683,0.847),校准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的EOP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经Hosmer-Lemeshow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94,P=0.777),显示拟合度较好。结论:避免感染、母亲孕期防治妊娠期高血压、提高Apgar评分和选择剖宫产分娩,是预防BPD早产儿发生EOP的重要方法,基于上述变量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能有效评估患者发生EOP的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脑病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王维峰基于心脑从神理论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经验
15
作者 赵新栋 靳燕 +4 位作者 王建青 杜恺 李永 李灵芝 王维峰 《国医论坛》 2025年第1期52-54,共3页
王维峰教授认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机为毒邪损伤脑髓,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等密切相关,属于中医“痴呆”“神乱”范畴。基于心脑从神的学术思想,从神出发,以神为总纲,治疗时对神的物质基础以及神存在的场所采用益智开窍针法... 王维峰教授认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机为毒邪损伤脑髓,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等密切相关,属于中医“痴呆”“神乱”范畴。基于心脑从神的学术思想,从神出发,以神为总纲,治疗时对神的物质基础以及神存在的场所采用益智开窍针法与益智汤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神 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王维峰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肝性脑病中医/壮医“浊毒致病”理论及防治策略的构建与实践
16
作者 吴智鹏 张钰琴 +7 位作者 姚春 王明刚 王娜 彭梦如 磨宁芳 郑娅晴 张荣臻 毛德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0-374,共5页
肝性脑病为肝病领域的疑难危重疾病,进展迅速、治疗手段有限、发病机制亟待突破。选择合适的防治策略,对于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中医/壮医肝性脑病“浊毒致病”理论及防治策略进行述评,提出肝性脑病中... 肝性脑病为肝病领域的疑难危重疾病,进展迅速、治疗手段有限、发病机制亟待突破。选择合适的防治策略,对于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中医/壮医肝性脑病“浊毒致病”理论及防治策略进行述评,提出肝性脑病中医/壮医“浊毒致病”新学说,解析“浊”“毒”及“浊毒致病”理论的科学内涵,构建肝性脑病“四步曲”防治策略,并以此为基础延伸出以“四方两技法”为代表的肝性脑病临床防治新方案,继而阐明核心方药与技法防治肝性脑病的效应机制与生物学基础,以期为肝性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浊毒致 治疗学
下载PDF
IP3R2及RYR2介导Ca^(2+)信号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小鼠模型中的表达
17
作者 赵吉利 孟天予 +5 位作者 岳雅蓉 张鑫 杜文倩 张鑫宇 薛慧 项文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1,共8页
背景: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中Ca^(2+)的表达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目前由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s,IP3Rs)2、兰尼碱受体(ryanodine receptors,RYRs)2受体及其调控的Ca^(2+)信号通路已经成为认知障碍... 背景: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中Ca^(2+)的表达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目前由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s,IP3Rs)2、兰尼碱受体(ryanodine receptors,RYRs)2受体及其调控的Ca^(2+)信号通路已经成为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研究的热点。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动物模型中,海马组织内星形胶质细胞和IP3R2、RYR2介导的Ca^(2+)信号的表达情况,探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认知功能合格的C57BL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小鼠采用静态吸入一氧化碳建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模型,对照组小鼠吸入等量空气。造模后第21天,利用Morris水迷宫、苏木精-伊红染色、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双标法、Ca^(2+)荧光探针检测中毒小鼠行为学及神经元改变、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IP3R2、RYR2受体、星形胶质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结果与结论:①Morris水迷宫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表明实验组小鼠海马锥体细胞数减少、细胞结构紊乱、细胞核碎裂伴溶解;③免疫荧光检测表明海马区IP3R2、RYR2分别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存在共表达,且实验组海马区IP3R2、RYR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④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海马区IP3R2、RYR2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蛋白表达均增多(P<0.05);⑤Ca^(2+)荧光探针法检测表明实验组小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升高(P<0.05);⑥结果说明,星形胶质细胞可能通过介导IP3R2、RYR2受体影响Ca^(2+)信号,进而使一氧化碳中毒的小鼠认知功能受损,最终导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星形胶质细胞 IP3R2受体 RYR2受体 钙信号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基于血浊理论辨治脑病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柏 金妍 +5 位作者 王栋先 王琦 候志会 张永臣 贾红玲 王新陆(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5年第1期112-117,123,共7页
脑病种类众多,临床对其辨治面临诸多难题,需要新的诊疗思路。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提出了血浊理论,并将其运用于脑病辨治,认为脑病发病与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及环境污染等相关,主要病机为浊血伤髓、脑窍失养,并提出清化血浊、益脑填髓的治... 脑病种类众多,临床对其辨治面临诸多难题,需要新的诊疗思路。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提出了血浊理论,并将其运用于脑病辨治,认为脑病发病与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及环境污染等相关,主要病机为浊血伤髓、脑窍失养,并提出清化血浊、益脑填髓的治则,同时强调未病先防、活用援药。目前,在该理论指导下,采用中药内服、针药结合治疗脑病已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相关机制研究也正在展开。本文梳理血浊相关文献,对基于血浊理论辨治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痴呆、脑小血管病、偏头痛和癫痫等脑病的近况作一综述,以期为中医诊治脑病提供参考。参考文献46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浊 脑病 王新陆 清化血浊 填髓 综述
下载PDF
针灸治疗脑病多维路径探讨
19
作者 王瑞霞 曾慧琳 刘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4,共6页
从中医经典及传统理论视角,探讨脑病的针灸治疗路径,为构建符合中医特色的脑病针灸诊疗体系提供参考。首先梳理了历代医家对脑与脑病的认识,并对现代中医脑病包括的病症进行分类,确定中医脑病范畴;基于中医经典及古今医家的理论与实践,... 从中医经典及传统理论视角,探讨脑病的针灸治疗路径,为构建符合中医特色的脑病针灸诊疗体系提供参考。首先梳理了历代医家对脑与脑病的认识,并对现代中医脑病包括的病症进行分类,确定中医脑病范畴;基于中医经典及古今医家的理论与实践,详细阐释针灸治疗脑病的经脉路径、脏腑路径及身形路径等,包括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论治,从心、肾、肠等与脑相关的脏腑论治,以及从颅脑相关和脑窍相通的身形特点论治;最后,强调了这些路径对于丰富针灸临床治疗脑病方法选择的意义,并指出了构建符合针灸特色的脑病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 针灸 治疗路径 经脉路径 相关 相关 相关
下载PDF
基于微管相关蛋白2探讨针刺治疗脑病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李飞洋 公一囡 +7 位作者 苑功名 赵季宇 李佩云 徐媛 谢飞 李雪 郭义 郭永明 《针灸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96-100,共5页
脑病发病机制复杂,致残率高,并发症多且预后差,是医学界一直以来关注的课题。针刺疗法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和激发正气,是重要的脑病治疗手段,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改善神经系统的反应性,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 脑病发病机制复杂,致残率高,并发症多且预后差,是医学界一直以来关注的课题。针刺疗法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和激发正气,是重要的脑病治疗手段,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改善神经系统的反应性,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在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等疾病治疗中体现出良好的脑保护作用。研究显示,微管相关蛋白2(MAP2)参与脑病的发生发展,且针刺可以调控其表达,但MAP2是否能够成为针刺治疗脑病的作用靶点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围绕MAP2参与针刺的脑保护机制展开讨论,期待为进一步挖掘针刺治疗脑病的作用靶点提供更完善的理论支撑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 针刺 微管相关蛋白2 保护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