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藏药如意珍宝片多次给药的靶器官-脑组织的成分探究
1
作者 侯红平 王彩霞 +10 位作者 彭博 刘荣霞 李冰 陈腾飞 李峰 车向宜 宋玲 高云航 罗倩 叶祖光 张广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目的:探讨经典藏药如意珍宝片多次给药后,其靶器官脑组织的活性成分,分析其可能的作用特点。方法:6只斯泼累格·多雷(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连续给药7 d,在最后一次给药后1 h处死动物,取血浆和脑组织,分析入血成分,并... 目的:探讨经典藏药如意珍宝片多次给药后,其靶器官脑组织的活性成分,分析其可能的作用特点。方法:6只斯泼累格·多雷(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连续给药7 d,在最后一次给药后1 h处死动物,取血浆和脑组织,分析入血成分,并对潜在入脑成分进行检测和验证。结果:采用Full mass/dd-MSMS模式,以目标峰的一级谱图的分子量的组成及二级质谱图的分子离子峰进行定性分析;并依据入血成分作为潜在入脑成分,将其输入到包含列表内,进行样品检测。结合数据库mzcloud和ChemSpider的结果,对潜在入脑成分进行搜索,根据保留时间、一级质量数和二级质谱数据,共发现了13个入脑成分,其中大豆苷、胆酸、紫苜蓿酮、3′-O-methylviolanone、胡椒碱已用标准品验证。色氨酸、茴香脑、异木香酸和腺苷已通过mzCloud数据库进行二级碎片信息比对。结论:如意珍宝片中的降香、荜茇、甘草膏、肉桂、木香、黄葵子、牛黄、红花等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进入靶器官脑组织中,发挥其疗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藏药 如意珍宝片 多次给药 组织定性 脑组织 靶器官 牛黄 红花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测序的验证及功能分析
2
作者 高玉广 钟洁 +3 位作者 黄德庆 马玉娟 廖煜雄 刘琦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182-3189,共8页
背景:急性脑出血中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与脑出血发生发展有关。目的:筛选急性脑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和关键基因,并采用qPCR进行验证,分析关键基因与脑出血后神经功能、脑组织含水量的关系。方法:78只SD大鼠随机... 背景:急性脑出血中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与脑出血发生发展有关。目的:筛选急性脑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和关键基因,并采用qPCR进行验证,分析关键基因与脑出血后神经功能、脑组织含水量的关系。方法: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脑出血组大鼠于右侧尾状核部位注射胶原酶构建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于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运用TRIzol法将2组大鼠的脑组织提取出RNA,转录组测序,筛选急性脑出血脑组织的差异表达的基因,经过qPCR验证,分析基因与脑出血后神经功能、脑组织含水量的关系,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对关键基因进行GO、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分别是CXCL8、SERPINE1、TFPI2、CXCR4、GDA、KCNQ5、ERICH3、SCN3B、CACNA1E、CCL20;②脑出血组的关键基因GDA、KCNQ5、ERICH3、SCN3B、CACNA1E含量低于假手术组(P<0.05),CXCL8、SERPINE1、TFPI2、CXCR4、CCL20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③关键基因GDA、KCNQ5、ERICH3、SCN3B、CACNA1E含量与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正相关(P<0.05),CXCL8、SERPINE1、TFPI2、CXCR4、CCL20含量与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负相关(P<0.05);④GO分析显示基因在生物过程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白细胞趋化性、趋化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胞组成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阳离子通道复合物、离子通道复合物;分子功能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门控通道活动、离子通道活动;⑤KEGG分析示基因集中于TNF信号通路、谷氨酸能突触、GABA能突触;⑥结论:在脑出血中出现差异表达的基因为CXCL8、SERPINE1、TFPI2、CXCR4、GDA、KCNQ5、ERICH3、SCN3B、CACNA1E、CCL20,这些基因与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功能相关,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组分、结合功能、细胞突起等相关的生物学功能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基因 差异性表达 神经功能 脑组织含水量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稳态时难治性癫痫大鼠体内脑心清对卡马西平药动学及脑组织分布的影响
3
作者 牛倩倩 党翔吉 +2 位作者 牛国强 宋霞 焦海胜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目的研究难治性癫痫大鼠体内稳态时脑心清对卡马西平药动学及脑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向SD大鼠侧脑室内注入红藻氨酸(KA)建立难治性癫痫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难治性癫痫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卡马西平组和脑心清+卡马西平组,... 目的研究难治性癫痫大鼠体内稳态时脑心清对卡马西平药动学及脑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向SD大鼠侧脑室内注入红藻氨酸(KA)建立难治性癫痫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难治性癫痫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卡马西平组和脑心清+卡马西平组,卡马西平组给予卡马西平80 mg/kg及生理盐水5 ml灌胃,脑心清+卡马西平组给予脑心清550 mg/kg+卡马西平80 mg/kg灌胃,连续给药60 d。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及脑组织样品,测定血浆与脑组织中卡马西平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单用卡马西平组相比,脑心清联合卡马西平组的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脑心清联合卡马西平组的脑药浓度明显高于单用卡马西平组。结论长期给药脑心清不影响卡马西平在难治性癫痫大鼠体内的稳态血药浓度,且对卡马西平通过血脑屏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卡马西平的稳态脑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心清 卡马西平 药动学 脑组织分布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脑组织中NEK7、NLRP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4
作者 常运光 任志强 +2 位作者 李来华 栗向军 赵黎明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究脑出血患者脑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 (NLRP3)、NIMA相关蛋白激酶7 (NEK7)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颐和医院诊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取皮层造瘘通道靠近血肿0.5 cm处... 目的 探究脑出血患者脑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 (NLRP3)、NIMA相关蛋白激酶7 (NEK7)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颐和医院诊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取皮层造瘘通道靠近血肿0.5 cm处的脑组织为靠近组,另取远离血肿位置的脑组织为远离组。依据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将其分为少量组(出血量<15 mL) 29例、中量组(出血量15~30 m L) 27例和大量组(出血量>30 mL)24例;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组(1~4分) 30例、中型组(5~15分) 27例和重型组(>15分) 2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法测定各组脑组织中NEK7 m RNA、NLRP3 m RN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脑出血患者血肿0.5 cm处脑组织中NEK7 m RNA表达水平与NLRP3 m 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出血量、不同严重程度的脑出血患者距离血肿0.5 cm处脑组织中NEK7 m RNA、NLRP3 m RNA表达水平。结果 靠近组患者脑组织中NEK7 m RNA、NLRP3 m 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72±0.58、1.69±0.57,明显高于远离组的1.03±0.34、1.01±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血肿0.5 cm处脑组织中NEK7 m RNA表达水平与NLRP3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63,P<0.05);脑出血患者距离血肿0.5 cm处脑组织中NEK7m RNA、NLRP3 m RNA表达水平随着出血量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距离血肿0.5 cm处脑组织中NEK7 mRNA、NLRP3 m RNA表达水平随着NIHSS评分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距离血肿0.5 cm处脑组织中NEK7、NLRP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两者均与出血量和疾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检测距离血肿0.5 cm处脑组织NEK7、NLRP3有利于判断脑出血严重程度及出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脑组织 Nod样受体蛋白-3 NIMA相关蛋白激酶7 出血量 严重程度
下载PDF
低剂量双源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价值及对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指导意义
5
作者 周戈 李培华 +1 位作者 杨才能 尹伊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组织灌注缺损及指导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10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3)和常规剂量组(n=53),分别于发病4.5 h内行低剂量、常规... 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组织灌注缺损及指导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10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3)和常规剂量组(n=53),分别于发病4.5 h内行低剂量、常规剂量双源CTP检查。比较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CTP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脑组织灌注异常率及脑组织灌注缺损面积,分析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比较低剂量组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分析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CTP参数CBF、CBV、TTP、MTT、图像质量评分及脑组织灌注异常率、脑组织灌注缺损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CTP参数CBF、CBV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TTP、MTT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低剂量组疗效不良患者治疗前CBF、CBV低于疗效良好患者,TTP、MTT高于疗效良好患者(P<0.05);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CBF、CBV、TTP、MTT预测AIS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疗效为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7、0.820、0.702、0.817。结论低剂量双源CTP能满足评估AIS患者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临床要求,且能辅助临床预测血管内再通治疗疗效,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血管内再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 脑组织灌注缺损 血管内再通治疗
下载PDF
脑组织压缩力学性能和本构模型
6
作者 蔡志华 刘春平 常利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 研究脑组织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压缩力学性能和本构模型。方法 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猪脑组织白质和灰质开展准静态压缩和中速压缩试验,获得脑组织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Ogden本构模型对试验曲线进行拟合,确定本构模型参... 目的 研究脑组织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压缩力学性能和本构模型。方法 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猪脑组织白质和灰质开展准静态压缩和中速压缩试验,获得脑组织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Ogden本构模型对试验曲线进行拟合,确定本构模型参数,并在有限元软件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 脑组织应力-应变曲线呈现非线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应变率相关性和敏感性。压缩至0.6应变时,在5×10^(-4)~5×10^(-2) s^(-1)应变率下,白质和灰质的应力分别增加102%和129%,在1~1.5 s^(-1)应变率下则分别增加50.7%和54.6%;1.5 s^(-1)应变率下白质、灰质应力比5×10^(-4) s^(-1)应变率下分别增加347%、413%。Ogden模型拟合下的R~2>0.99,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在1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论 研究结果有助于实现对脑组织变形的预测,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人体模拟靶标以及在设计和改进颅脑防护装备上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 压缩性能 Ogden本构模型 数值仿真
原文传递
科学家首次3D打印出功能性人类脑组织
7
作者 吴玉(编译) 《自然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8-138,共1页
美国科学家首次3D打印出功能性人类脑组织,它可以像传统脑组织一样正常生长并发挥作用。相关研究结果2024年2月1日发表于《细胞-干细胞》。科学家认为,这一突破对研究大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多种神经和神经发育疾病具有重要... 美国科学家首次3D打印出功能性人类脑组织,它可以像传统脑组织一样正常生长并发挥作用。相关研究结果2024年2月1日发表于《细胞-干细胞》。科学家认为,这一突破对研究大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多种神经和神经发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信作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魏斯曼中心神经科学和神经学教授张素春(音)表示,该脑组织可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类脑细胞和大脑是如何交流的。“它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干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以及许多神经和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3D打印 神经科学 帕金森病 神经学 细胞 干细胞生物学 脑组织
下载PDF
颅脑手术患者废弃脑组织中神经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8
作者 曹猛 朱孟虎 +1 位作者 邵明凤 刘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73-0076,共4页
分析颅脑手术患者废弃脑组织中的神经干细胞的培养以及鉴定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对原代培养方法改进后,从颅脑手术患者的废弃脑组织中培养以及鉴定神经干细胞(NSCs)。收集患者各个脑区废弃脑组织,收集量>500mg,通过改... 分析颅脑手术患者废弃脑组织中的神经干细胞的培养以及鉴定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对原代培养方法改进后,从颅脑手术患者的废弃脑组织中培养以及鉴定神经干细胞(NSCs)。收集患者各个脑区废弃脑组织,收集量>500mg,通过改良后的方法,进行原代培养以及传代,采取免疫荧光检测NSCs标志物巢蛋白(Nestin)的表达量,传代培养五代时做诱导分化。结果 培养三到十天后可发现干细胞球生长,通过Nestin免疫荧光检测后表达为阳性。在选取第六代诱导分化后的贴壁细胞,其需要经过神经元标志物(β-Tubulin)、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Sox10)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免疫荧光法检测,可发现少量的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发生阳性表达。选取第三代和第六代细胞做免疫印迹进行鉴定后发现,第三代细胞只存在Nestin以及少量的β-Tubulin的表达,第六代细胞中存在程度不同的Nestin、β-Tubulin、Sox10以及GFAP的表达。结论 从所有颅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的各个脑区的废弃脑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可以得到成人NSCs,并可以向神经元以及神经胶质细胞发生分化,这也为立体定向自体神经干细胞移植对神经功能的修复速度的提升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废弃脑组织 神经干细胞 培养分化 鉴定
原文传递
局灶低温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外伤高热患者体温及脑组织改善的影响
9
作者 张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53-0156,共4页
对局灶低温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外伤高热患者体温及脑组织改善的影响展开分析。方法 筛选2021年1月——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8例重型颅脑外伤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模式的差异性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均等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在治... 对局灶低温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外伤高热患者体温及脑组织改善的影响展开分析。方法 筛选2021年1月——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8例重型颅脑外伤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模式的差异性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均等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在治疗中配合常规全身低温护理干预,为参照组(49例),另外一组在治疗中配合局灶低温护理干预,为研究组(49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并通过对比指标数据,分析不同干预模式在脑组织改善及体温变化中产生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组间比较,研究组各个时间段的体温下降情况均好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CNP(15.34±4.21/ ng/L)及IGF-Ⅱ指标(0.56±0.14/μg /L)较参照组(CNP:8.69±2.52/ ng/L、IGF-Ⅱ:0.22±0.08/μg /L)更高,P-选择素(14.99±3.27/ mg/L)较参照组(26.11±4.62/ mg/L)更低,(p<0.05)。研究组生活能力评分超过60分的患者人数(46例,93.88%)明显高于参照组(32例,65.31%),60分以下的患者人数则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重型颅脑外伤高热患者的临床中,选择局灶低温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脑组织功能改善,还能获得良好的降温效果,可在今后的临床中作为首选模式优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低温护理干预 重型颅外伤 高热 脑组织 体温
下载PDF
电针联合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模型大鼠脑组织NR1、NR2B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韦日铺 徐崟 +1 位作者 唐晓 李锦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7-171,I0026,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药线点灸、电针合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10只为空白对照组,另40只采用RTX腹腔注射来复制实验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等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药... 目的观察电针、药线点灸、电针合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10只为空白对照组,另40只采用RTX腹腔注射来复制实验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等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药线点灸治疗组、电针合药线点灸治疗组,共干预14 d。观察各组机械性痛阈(Paw withdrawl threshold,PWT)的改变,取脑组织,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法检测NR1、NR2B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real-time fluorescencespectrometry,QPCR)NR1、NR2B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PWT:在注射后1、4、7、14、21、36 d检测,模型对照组的大鼠PWT值依次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3个治疗组PWT值均显著提高(P<0.001),其中药线点灸治疗组较电针治疗组提高更为明显(P<0.01),电针合药线点灸治疗组提高最为明显(P<0.001)。(2)WB结果:采用IPP软件蛋白条带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R1,P-NR1、NR2B、P-NR2B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治疗组,药线点灸治疗组和电针合药线点灸治疗组,P-NR1及P-NR2B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3)NR1 mRNA表达:模型对照组脑组织中NR1 mRNA表达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其余4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治疗组组间对比,电针和药线点灸组的NR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电针治疗组和药线点灸治疗组,差异显著(P<0.001)。(4)NR2B mRNA表达: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药线点灸治疗组NR2B mRNA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01),其中模型对照组的NR2B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电针治疗组、药线点灸治疗组和电针合药线点灸治疗组(P<0.01);各治疗组中电针合药线点灸治疗组的NR2B mRNA表达量最低。结论电针及药线点灸对大鼠的机械性痛阈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可减轻大鼠后遗神经痛,两种疗法联合治疗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其镇痛机制可能与下调脑组织中NR1、NR2B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壮医药线点灸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脑组织 NR1 NR2B
原文传递
基于Raf-MEK-ERK信号通路探究梓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组织损伤的影响
11
作者 孟艳举 王路 +1 位作者 王献清 郝志勇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通过考察梓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脑组织丝/苏氨酸蛋白激酶(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SAH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梓醇组、梓醇+U012... [目的]通过考察梓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脑组织丝/苏氨酸蛋白激酶(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SAH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梓醇组、梓醇+U0126组(梓醇+Raf-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采用血管内穿孔法构建大鼠SAH模型,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和SAH分级,伊文思蓝(EB)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及微管连接蛋白轻链3-Ⅱ(LC3-Ⅱ)、p-ERK阳性细胞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Raf、MEK、磷酸化(p)-MEK、ERK1/2、p-ERK1/2、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自噬基因Beclin-1、LC3-Ⅱ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AH组神经元细胞排列松散,数目减少,SAH分级、脑组织含水量、EB渗出量、原位末端标(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凋亡率、LC3-Ⅱ、p-ERK阳性表达、Bax、Beclin-1、LC3-Ⅱ、Raf、p-MEK/MEK、p-ERK1/2/ERK1/2表达显著升高,神经功能评分减少,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SAH组相比,梓醇组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细胞死亡较少,SAH分级、脑组织含水量、EB渗出量、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凋亡率、Bax显著降低,神经功能评分、Bcl-2表达升高,LC3-Ⅱ、p-ERK阳性表达及Beclin-1、LC3-Ⅱ、Raf、p-MEK/MEK、p-ERK1/2/ERK1/2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Raf-MEK-ERK通路抑制剂U0126可逆转梓醇对脑组织损伤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梓醇可能通过激活Raf-MEK-ERK信号通路,促进神经细胞自噬,改善SAH大鼠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组织损伤 Raf-MEK-ERK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的热应激肉鸡脑组织共享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2
作者 张吉清 朱明霞 马秀亮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4,共5页
试验旨在筛选与肉鸡热应激有关的重要脑组织共享差异表达基因(DEGs),探究其分子作用机理。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获取热应激处理的鸡大脑和下丘脑两套基因芯片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数据二次挖掘。结果显示,筛选出与热应激有关的... 试验旨在筛选与肉鸡热应激有关的重要脑组织共享差异表达基因(DEGs),探究其分子作用机理。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获取热应激处理的鸡大脑和下丘脑两套基因芯片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数据二次挖掘。结果显示,筛选出与热应激有关的重要脑组织共享DEGs共32个,其中显著表达上调基因27个,显著表达下调基因5个。通过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上述基因主要参与7个生物学过程和3个KEGG通路。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有16个节点和102个蛋白质互作;筛选出前7位枢纽基因为GC、FGG、FGA、FGB、PLG、APOB和FABP1,均为差异表达上调基因。研究表明,共享DEGs可能与热应激过程中肉鸡不同组织或器官的损伤及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GEO数据库 脑组织 生物信息学 共享差异表达基因 肉鸡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脑组织氧代谢、术后恢复的影响
13
作者 戚小航 吴振宇 +1 位作者 孙东辉 张建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9期2119-2122,共4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脑组织氧代谢、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脑组织氧代谢、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两组术前10 min均予以右美托咪定泵注,A组术中采用常规补液,B组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观察两组术前(T_(0))、蛛网膜下腔阻滞5 min(T_(1))及手术30 min(T_(2))的脑组织氧代谢[左、右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以及术中低血压发生情况、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T_(0)的左rScO_(2)、右rScO_(2)、MA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_(1)、T_(2)的左rScO_(2)分别为(68.41±4.76)%、(66.18±3.99)%,T_(1)、T_(2)的右rScO_(2)分别为(67.58±4.41)%、(65.17±3.85)%,均高于A组[(65.53±5.05)%、(62.15±4.02)%和(64.36±4.10)%、(61.09±3.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_(1)、T_(2)的左rScO_(2)、右rScO_(2)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_(1)、T_(2)的MAP水平分别为(95.97±5.16)、(95.44±4.22)mmHg,心率水平(82.95±4.63)、(85.40±4.75)次/min,均高于A组[MAP:(93.65±6.77)、(92.15±4.10)mmHg;心率:(79.95±4.74)、(82.36±5.10)次/min],B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为1.67%,低于A组(1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3 d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别为(26.81±1.53)、(27.08±1.11)分,均高于A组[(25.74±2.03)、(26.23±1.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够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脑组织氧代谢,减小术中血压及心率波动,降低术后低血压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右美托咪定 目标导向液体 脑组织氧代谢
下载PDF
脑红蛋白在赛加羚羊脑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
14
作者 刘霞 郑丽平 +2 位作者 杜晓华 王玉娇 吴亚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赛加羚羊(Saiga antelope)是小种群栖息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带的国家及世界濒危保护动物,其野生种群极为罕见。为了探讨赛加羚羊的低氧耐受性与脑红蛋白(NGB)的相关性,以1只因难产而死的雌性赛加羚羊为对象,各组织样品重复取样3次,对... 目的赛加羚羊(Saiga antelope)是小种群栖息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带的国家及世界濒危保护动物,其野生种群极为罕见。为了探讨赛加羚羊的低氧耐受性与脑红蛋白(NGB)的相关性,以1只因难产而死的雌性赛加羚羊为对象,各组织样品重复取样3次,对赛加羚羊脑组织在适应低氧过程中脑红蛋白的分布情况与表达规律进行了研究。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NGB在赛加羚羊脑组织顶叶、额叶、颞叶、枕叶、下丘脑、海马、梨状叶、扣带回、纹状体和丘脑中分布特征和表达量。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NGB在赛加羚羊脑组织的各部位均有阳性表达,在大脑皮质顶叶、额叶、颞叶和枕叶中发生阳性反应的细胞多为颗粒细胞和马丁诺蒂细胞;海马中的颗粒细胞层、锥体细胞层和分子细胞层均可见NGB的阳性表达,其中锥体细胞层阳性反应着色最强;梨状叶和下丘脑中的NGB阳性表达主要发生在多型细胞中;NGB在扣带回的颗粒细胞和胶质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颗粒细胞中;NGB在纹状体中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颗粒细胞;NGB在丘脑中的阳性表达可见于多型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且多型细胞的阳性物质着色明显。Real-time PCR结果表明,NGB在赛加羚羊脑组织不同区域中均有表达,在大脑皮质的额叶中表达量最高,顶叶表达量次之,且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脑组织其余区域(P<0.05);其中,海马、下丘和丘脑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区域(P<0.05);梨状叶表达量显著高于颞叶、枕叶、扣带回和纹状体(P<0.05);颞叶和枕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扣带回和纹状体(P<0.05);在扣带回和纹状体中的表达量最低(P>0.05)。结论赛加羚羊脑组织不同区域NGB的表达在长期适应低氧环境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差异,额叶和顶叶对低氧具有相对最高的耐受度,海马等次之,纹状体对低氧耐受度相对最弱,这可能与脑组织不同区域的特定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蛋白 脑组织 表达与定位 免疫组织化学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赛加羚羊
原文传递
论维生素复合制剂对老龄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改善作用
15
作者 司秋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026-0028,共3页
探讨以维生素E、维生素D3组方的复合制剂对衰老所致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SD雄性大鼠6月龄8只、18月龄40只,其中6月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40只18月龄大鼠按血清SOD、MDA水平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维生素E组(10mg/kg维... 探讨以维生素E、维生素D3组方的复合制剂对衰老所致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SD雄性大鼠6月龄8只、18月龄40只,其中6月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40只18月龄大鼠按血清SOD、MDA水平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维生素E组(10mg/kg维生素E)、维生素D3组(0.2mg/kg维生素D3)、复合制剂低剂量组(0.2g/kg)、复合制剂高剂量组(0.4g/kg)5组,每组8只。正常及模型对照组灌胃蒸馏水,其余各组灌胃相应受试物,每天同时间段灌胃1次,每次10ml/kg,连续给药42d,考察大鼠脑组织中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维生素E组、维生素D3组、维生素复合制剂低、高剂量组能清除老龄大鼠脑组织中氧化应激产物,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并抑制炎症因子生成释放(P<0.05或P<0.01);2个单方组间相比,维生素E组清除氧化应激产物能力更强,而维生素D3组抑制炎症因子生成释放能力更强,二者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方面差别不大;维生素E、维生素D3联合使用能从清除蛋白质氧化产物、脂质过氧化物两方面共同作用,且对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方面起到协同作用。结论 维生素E、维生素D3联合使用能从清除氧化应激产物、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炎症因子产生释放3个途径改善老龄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且效果强于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维生素D3 脑组织氧化应激 老龄大鼠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的关黄母颗粒主要化学成分及脑组织移行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秘 张增珠 +3 位作者 李刚 苏丹 熊国营 刘匡一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2期298-306,共9页
目的 运用UPLC-QTOF/MS法对关黄母颗粒中化学成分及脑组织移行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 基于UPLC-QTOF/MS,在0.1%甲酸水-乙腈流动相体系下,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色谱分离后进行正负离子扫描,结合文献、数据库检索等方式,对制剂主... 目的 运用UPLC-QTOF/MS法对关黄母颗粒中化学成分及脑组织移行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 基于UPLC-QTOF/MS,在0.1%甲酸水-乙腈流动相体系下,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色谱分离后进行正负离子扫描,结合文献、数据库检索等方式,对制剂主要化学成分及入脑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鉴定出159种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萜类、黄酮类、皂苷类等多种化合物,并成功鉴定出15种脑组织移行成分,结果显示其主要入脑成分为生物碱及萜类物质。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适用于关黄母颗粒中化学成分分析,也可为寻找出该类药物质量标志物及抗抑郁作用物质基础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黄母颗粒 UPLC-QTOF/MS 脑组织移行成分
原文传递
细胞印片技术在脑组织淋巴瘤术中冷冻诊断中的应用
17
作者 唐锦玲 李涛 +3 位作者 宋国新 席雷 李明娜 潘敏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98-1400,共3页
脑组织淋巴瘤临床较少见,术前影像学诊断困难,需与胶质瘤、转移癌、生殖细胞肿瘤、炎性脱髓鞘假瘤和感染性病变等鉴别。因为各肿瘤治疗方案不同,所以术中冷冻病理诊断直接影响临床手术决策,临床医师对脑肿瘤术中冷冻诊断的依赖度极高。... 脑组织淋巴瘤临床较少见,术前影像学诊断困难,需与胶质瘤、转移癌、生殖细胞肿瘤、炎性脱髓鞘假瘤和感染性病变等鉴别。因为各肿瘤治疗方案不同,所以术中冷冻病理诊断直接影响临床手术决策,临床医师对脑肿瘤术中冷冻诊断的依赖度极高。由于脑组织含水量高,冷冻切片常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冰晶,导致切片质量欠佳,严重影响病理医师对脑肿瘤的诊断准确率[1]。研究表明,细胞学诊断可显著提高术中脑肿瘤诊断与常规最终诊断的符合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 淋巴瘤 细胞印片 冷冻切片
下载PDF
纳洛酮对脑损伤大鼠脑组织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祖军 余厚友 郭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9期3804-3805,共2页
目的:采用Feeney法自由落体撞击脑损伤动物模型,观察纳洛酮对脑损伤大鼠脑组织氧代谢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损伤后分别给予纳洛酮或生理盐水,采用Neurotrend系统观察脑组织氧分压、脑组织二氧化碳分压、脑组织pH值... 目的:采用Feeney法自由落体撞击脑损伤动物模型,观察纳洛酮对脑损伤大鼠脑组织氧代谢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损伤后分别给予纳洛酮或生理盐水,采用Neurotrend系统观察脑组织氧分压、脑组织二氧化碳分压、脑组织pH值和HC03-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脑损伤后,纳洛酮治疗组脑组织氧分压犤(2.75±0.95)kPa比(5.12±0.65)kPa犦显著升高(t=2.98959,P<0.01)、脑组织二氧化碳分压犤(9.32±0.98)kPa比(7.03±1.62)kPa犦显著降低(t=2.46274,P<0.01)、脑组织pH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的拮抗剂有显著改善脑组织氧代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损伤 大鼠 脑组织氧代谢 脑组织氧分压 脑组织二氧化碳分压
下载PDF
小剂量rt-PA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组织影像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先结 朱天胜 孙林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9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分析小剂量rt-PA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组织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1—2022-12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予以基础治疗+0.6 mg/k... 目的分析小剂量rt-PA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组织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1—2022-12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予以基础治疗+0.6 mg/kg的小剂量rt-PA+阿加曲班治疗,对照组44例予以基础治疗+0.9 mg/kg标准剂量rt-PA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组织影像学指标、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84.09%(P<0.05)。观察组治疗后ADC水平、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FA水平、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小剂量rt-PA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改善患者脑组织影像学指标、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阿加曲班 小剂量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脑组织影像学
下载PDF
NIX和LC3-Ⅱ在成年牦牛不同脑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分析
20
作者 冯法铭 张倩 +2 位作者 崔燕 何俊峰 靳宏亮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78-2386,共9页
为了探讨牦牛(Bos grunniens)脑组织低氧适应性,选择成年(3~5岁)牦牛脑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与促凋亡BNIP3L蛋白(BNIP3L/NIX)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在... 为了探讨牦牛(Bos grunniens)脑组织低氧适应性,选择成年(3~5岁)牦牛脑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与促凋亡BNIP3L蛋白(BNIP3L/NIX)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在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延髓和小脑中的表达与定位情况,并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检测脑组织中细胞的凋亡水平。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光密度分析结果显示,成年牦牛大脑皮质和海马的HIF2α、NIX、LC3-Ⅱ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丘脑、延髓及小脑(P<0.05),另外Caspase-3 mRNA和蛋白水平在五个部位之间无显著差异。免疫组化镜下观察发现HIF2α阳性反应表达于神经元胞核及胞质,而NIX、LC3-Ⅱ和Caspase-3阳性反应均集中在细胞质,且上述四个因子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的多形细胞层和海马的CA区锥体细胞层,另外,在丘脑、延髓和小脑神经元中均有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HIF2α、NIX、LC3-Ⅱ与神经元核抗原抗体NeuN在上述各部位神经元细胞共定位,Caspase-3荧光强度较弱。以上结果表明,海马和大脑皮质可能更容易受到低氧刺激;另外,HIF2α的表达可能促进NIX和LC3-Ⅱ的表达,降低Caspase-3表达水平,从而使牦牛大脑和海马适应高原环境。本试验为深入研究牦牛中枢神经系统的低氧适应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低氧 脑组织 NIX LC3-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