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叶醇通过调控Nrf2/HO-1途径调节氧化应激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1
作者 罗佳 吴宇 +2 位作者 刘京东 陈莎 董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1-439,共9页
目的研究香叶醇对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后Nrf2/HO-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随机将雄性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200 mg·kg^(-1)香叶醇组、缺血/再灌注(I/R)组、I/R+50 mg·kg^... 目的研究香叶醇对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后Nrf2/HO-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随机将雄性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200 mg·kg^(-1)香叶醇组、缺血/再灌注(I/R)组、I/R+50 mg·kg^(-1)香叶醇组、I/R+100 mg·kg^(-1)香叶醇组、I/R+200 mg·kg^(-1)香叶醇组、依达拉奉组,I/R+brusatol(Nrf2抑制剂)组、I/R+200 mg·kg^(-1)香叶醇+brusatol组。大鼠在MCAO术前5 d连续腹腔注射香叶醇,术后再次腹腔注射香叶醇。假手术组和假手术+200 mg·kg^(-1)香叶醇组只分离血管不插栓线,其余组别使用线栓法建立大鼠CIRI损伤模型。通过改良神经功能评分表评定大鼠神经功能受损情况;TTC脑片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皮层受损情况;TUNEL凋亡染色测定大鼠皮层细胞凋亡情况;测定氧化应激相关参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受损侧皮层组织中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香叶醇给药组能明显改善大鼠神经损伤症状、减少脑梗死体积和改善大鼠脑受损皮层的损伤情况;同时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并且香叶醇干预组能明显增加大鼠右侧皮质Nrf2/HO-1蛋白的表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结论香叶醇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途径,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大鼠缺血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香叶醇 NRF2 HO-1
下载PDF
泽泻醇A保护血脑屏障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2
作者 邓云飞 李惠红 +2 位作者 魏伟 周阳杰 薛偕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0,共8页
目的 探讨泽泻醇A(alisol A, AA)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MMP-9)改善皮层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障碍介导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方法 构建小鼠... 目的 探讨泽泻醇A(alisol A, AA)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MMP-9)改善皮层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障碍介导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方法 构建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glob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GCI/R)体内动物模型,AA灌胃干预7 d(30 mg·kg^(-1)),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 mNSS)、旷场和Y迷宫实验检测神经功能,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检测皮层相关代谢物质水平,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观察皮层BBB超微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皮层MMP-9蛋白表达,分子对接分析AA与MMP-9结合的可能性。结果 相较于假手术组(Sham), GCI/R组小鼠mNSS评分升高、旷场总路程和中心路程占总路程比值均减少、Y迷宫交替率降低(P<0.01),而AA干预组(GCI/R+AA)较GCI/R组小鼠mNSS评分降低、旷场总路程和中心路程占总路程比值增加、Y迷宫交替率增加(P<0.01)。MRS检测发现GCI/R组小鼠大脑皮层γ-氨基丁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表达降低,胆碱、肌醇和牛磺酸表达升高(P<0.01);GCI/R+AA组小鼠γ-氨基丁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表达升高,胆碱、肌醇和牛磺酸表达降低(P<0.01)。TEM发现GCI/R组小鼠脑微血管基膜塌陷、管腔变窄;内皮细胞被激活、质膜褶皱且间隙变大,紧密连接破坏;星形胶质细胞终足肿胀。GCI/R+AA组小鼠血管管腔充盈;内皮细胞质膜平整,紧密连接完好;星形胶质细胞终足相对正常。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GCI/R组小鼠皮层MMP-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GCI/R+AA组明显降低(P<0.05)。分子对接发现AA与MMP-9可通过TYR-50和ARG-106两个基团结合,结合能为-6.24 kcal·mol^(-1)。结论 AA治疗可改善GCI/R小鼠皮层CIRI,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MP-9升高造成BBB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泽泻醇A 屏障 神经保护 分子对接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通过调控Caspase-1介导的经典焦亡途径抑制细胞焦亡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3
作者 张怡 侯仙明 +4 位作者 张拴成 周晓红 刘璐瑶 王泽超 高维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5-329,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脑组织的干预作用及对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R)、溶剂对照组(DMSO)和黄芪甲苷组(AS-Ⅳ)。大脑中动脉阻塞2 h...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脑组织的干预作用及对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R)、溶剂对照组(DMSO)和黄芪甲苷组(AS-Ⅳ)。大脑中动脉阻塞2 h、再灌注24 h构建大鼠脑I/R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Zea Longa评分评估,脑梗死体积采用TTC染色法进行观察,脑组织病理损伤采用HE染色法分析,采用Caspase-1和TUNEL免疫荧光双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细胞焦亡,Western blot分析脑组织内NLRP3、Cleaved Caspase-1、IL-18、IL-1β等通路蛋白表达。结果:通过构建大脑MCAO/R模型发现,黄芪甲苷可有效改善脑I/R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缩小脑梗死体积,缓解梗死侧神经细胞的坏死、丢失情况,并通过调控Caspase-1介导的经典焦亡途径抑制细胞焦亡。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调控Caspase-1介导的经典焦亡途径抑制神经细胞焦亡,缓解脑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焦亡 Caspase-1信号通路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自噬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单玉栋 赵艳萌 +6 位作者 靳晓飞 周晓红 叶佳蓓 马秀娟 田甜 蔡国英 高维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6-391,共6页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自噬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补阳还五汤组(BYHWD)、PI3K抑制剂组(LY294002)与溶媒剂组(Vehicle)。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均缺...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自噬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补阳还五汤组(BYHWD)、PI3K抑制剂组(LY294002)与溶媒剂组(Vehicle)。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均缺血2 h,再灌注72 h造模处理。Zea Longa评分评估神经缺损、TTC检测脑梗死体积、HE观察脑部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损伤、免疫荧光检测LC3B、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通路与自噬标志蛋白。结果BYHWD组与Model组相比,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小、脑部IP病理损伤减轻,PI3K与p-AKT/AKT表达增加,LC3Ⅱ/Ⅰ降低,p62升高(P<0.05);BYHWD的调控作用被LY294002减弱(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抑制细胞自噬,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PI3K/AKT通路 自噬 缺血卒中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保护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提高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突触可塑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开令 张亚星 +3 位作者 高宇容 周颖 巫芳华 刘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3-399,共7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提高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突触可塑性的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缺血2h后再灌注,随机分为缺血/再灌...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提高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突触可塑性的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缺血2h后再灌注,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MCAO/R组)、MCAO/R+bFGF组、MCAO/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抑制剂组和MCAO/R+bFGF+Gap26[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抑制剂]组,另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每组6只。bFGF和Gap26于术后第3天腹腔注射(剂量分别为100μg/kg,25μg/kg,每天1次),FGFR1抑制剂于术后第3天灌胃给药(3 mg/kg,每天2次),7 d后取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缺血侧海马组织中Cx43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标记FGFR1与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SYN)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在缺血侧海马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组织中Cx43表达增多(P<0.05);与MCAO/R组相比,MCAO/R+bFGF组中Cx43表达显著增多(P<0.05),而FGFR1抑制剂组Cx43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同时FGFR1与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表达定位高度重合;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YN和GAP-43的表达增多,bFGF可显著增加SYN和GAP-43的表达(P<0.05),而联合使用Gap26后bFGF对SYN和GAP-43表达的增强作用被显著抑制(P<0.05)。结论:bFGF可能通过Cx43促进SYN和GAP-43的表达,进而提高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突触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突触可塑性 缝隙连接蛋白43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通过激活大鼠海马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机制
6
作者 辛紫媛 刘真一 +4 位作者 高萍 马娴 张彐宁 靳晓飞 高维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87-1793,共7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T)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ion 1,SIRT1)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T)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ion 1,SIRT1)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R)、补阳还五汤组(BYHWT)、BYHWT+SIRT1抑制剂组(BYHWT+EX527)。各组大鼠通过Zea Longa检测神经功能学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海马区的病理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IRT1、IL-6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TNF-α、IL-1β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MCAO/R组神经功能学评分增高(P<0.05);脑梗死体积增加(P<0.05);海马区神经细胞损伤严重、排列紊乱、核破碎;SIRT1表达减少,IL-6表达增加(P<0.05);TNF-α、IL-1β表达增加(P<0.05)。与MCAO/R组相比,BYHWT组神经功能学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海马区神经细胞损伤减轻;SIRT1表达增加,IL-6表达减少(P<0.05);TNF-α、IL-1β表达减少(P<0.05)。与BYHWT组相比,BYHWT+EX527组神经功能学评分增高(P<0.05);脑梗死体积增加(P<0.05);海马区神经细胞损伤加重;SIRT1表达减少,IL-6表达增加(P<0.05);TNF-α、IL-1β表达增加(P<0.05)。结论BYHWT可激活大鼠脑组织海马区SIRT1,减轻CIRI后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SIRT1 炎症反应 海马
下载PDF
PI3K通路发挥抗氧化应激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探讨
7
作者 蒲天强 刘树改 +2 位作者 龙燕玲 梁秋霞 刘宏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678-682,共5页
目的 本研究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发挥抗氧化应激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保护机制;方法 喂养SD大鼠,制作脑I/R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非抑制剂组、低剂量抑制剂组和高剂量抑制剂组3组,分别于持续给药7 d之后、14 d之后... 目的 本研究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发挥抗氧化应激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保护机制;方法 喂养SD大鼠,制作脑I/R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非抑制剂组、低剂量抑制剂组和高剂量抑制剂组3组,分别于持续给药7 d之后、14 d之后处死各组大鼠7只和8只,对其脑部组织进行提取,分析和比较不同组别大鼠脑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及PI3K激酶、一氧化氮(NO)、B淋巴细胞瘤-2 (bcL-2)基因、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的表达量。结果 发现给药前,三组的丙二醛(MDA)、化学需氧量(COD)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 0.05),不同剂量的两组抑制剂组,MDA、COD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给药前,且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的MDA、COD的表达更高(P<0.05);而非抑制剂组,在前后MDA、COD的表达量无明显改变(P>0.05)。给药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I3K、NO、Bcl-2、p-Akt与非抑制剂组比,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过抑制剂方法I/R损伤的大脑中,可能通过抑制PI3K通路来减少脑血管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起到对脑I/R损伤进行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抗氧化应激 大鼠实验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枸杞糖肽通过抑制铁死亡减轻高血糖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8
作者 李鹏 杨晶 +2 位作者 马艳梅 张建忠 景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43-2049,共7页
目的探讨枸杞糖肽(Lycium barbarum glycopeptide,LbGp)是否通过抑制铁死亡减轻高血糖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高血糖假手术组、高血糖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tMCAO... 目的探讨枸杞糖肽(Lycium barbarum glycopeptide,LbGp)是否通过抑制铁死亡减轻高血糖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高血糖假手术组、高血糖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tMCAO/R)组、高血糖LbGp预处理tMCAO/R组及高血糖去铁酮阳性对照tMCAO/R组。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法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磁共振T2加权成像测量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脑组织铁含量、GSH/GSSG比值、SOD活性、T-AOC及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或Western blot检测TFR1、DMT1、FPN1、ACSL4、GPX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高血糖tMCAO/R组相比,LbGp组mNSS、脑梗死体积、核固缩神经元数量,以及脑组织铁含量、MDA含量、TFR1、DMT1、ACSL4蛋白表达量均降低,GSH/GSSG比值、SOD活性、T-AOC、FPN1及GPX4蛋白表达均增加。结论LbGp可减轻高血糖大鼠脑CIR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铁死亡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糖肽 高血糖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保护 铁死亡 GPX4
下载PDF
玫瑰花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I3K/AKT通路和内质网应激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景荣 于秀石 +6 位作者 高瑞娟 孔良靖元 孙攀喜 张重阳 李丽 魏丽丽 司军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6-902,共7页
目的研究玫瑰花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Rosa rugosa,TFR)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影响,探讨TFR是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 目的研究玫瑰花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Rosa rugosa,TFR)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影响,探讨TFR是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途径调控神经细胞凋亡。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TFR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1)·d^(-1))组,灌胃7 d,末次给药1 h后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24 h后检测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脑梗死面积、脑组织含水量;HE和尼氏染色观察病理相关指标;TUNEL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 Caspase-3、PI3K、p-PI3K、AKT、p-AKT、GRP78、CHOP和Caspase-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MCAO/R组比,中、高剂量TFR给药组大鼠神经行为学功能改善,脑梗死面积下降,脑水肿程度降低,脑皮质区病理损伤减轻,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升高,促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降低,p-PI3K/PI3K、p-AKT/AKT表达升高。ERS相关蛋白GRP78、CHOP、Caspase-12表达降低。结论TFR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和ERS途径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CIRI大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总黄酮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PI3K/AKT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GIV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
10
作者 陈明 石鹏 +2 位作者 夏明燕 龙婷婷 禹文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包含88A的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GIV是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神经炎症应答反应有影响。方法构建C57BL/6小鼠的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MACO/R)及BV2小胶质细胞的氧糖剥夺/复氧模型(OGD 6 h+R 24 h),TTC染色检测小鼠的脑... 目的探讨包含88A的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GIV是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神经炎症应答反应有影响。方法构建C57BL/6小鼠的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MACO/R)及BV2小胶质细胞的氧糖剥夺/复氧模型(OGD 6 h+R 24 h),TTC染色检测小鼠的脑梗死面积;Longa神经生物学评分评价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及细胞培养物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释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梗死灶周围皮质区组织中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GIV)、TREM2及TLR4的蛋白表达;不同浓度(1、5、10μg/ml)的脂多糖(LPS),刺激BV2细胞24 h建立神经炎症模型,qRT-PCR检测IL-6、TNF-α、IL-1β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GIV的表达;运用siRNA干扰技术敲低GIV基因的表达后进行OGD/R培养处理;ELISA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IL-6和TNF-α的释放浓度;Western blot检测GIV的敲低效率。结果成功构建的MCAO/R及OGD/R模型均激活了神经炎症应答反应,诱导了GIV的蛋白表达降低;MCAO/R诱导了小鼠外周血中IL-6和TNF-α的释放浓度增加,促进了TREM2及TLR4的蛋白表达;LPS激活了BV2细胞IL-6、IL-1β和TNF-α表达,但不影响GIV的表达;siRNA干扰GIV基因的表达后进一步增加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结论GIV基因可能特异性地参与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神经炎症应答反应,其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V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多糖 氧糖剥夺/复氧 BV2细胞 神经炎症
下载PDF
清脑滴丸通过调控miR-223-3p抑制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
11
作者 刘孟涵 吴艺帆 +5 位作者 刘云婷 王翎沣 巩俐 刘嘉 杨小蕊 刘雪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47-1955,共9页
目的:探讨清脑滴丸(Qingnao dripping pills,QNDP)通过调控微小RNA-223-3p(microRNA-223-3p,miR-223-3p)介导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信... 目的:探讨清脑滴丸(Qingnao dripping pills,QNDP)通过调控微小RNA-223-3p(microRNA-223-3p,miR-223-3p)介导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R)组、MCAO/R+QNDP组、MCAO/R+miR-223-3p拮抗剂(antagomiR-223)组和MCAO/R+QNDP+antagomiR-223组,另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每组18只。MCAO/R术后灌胃给予QNDP(150 mg/kg),MCAO/R术前24 h侧脑室注射给予antagomiR-223。采用Garcia评分法测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TC染色法观察脑缺血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RT-qPCR法测定缺血皮层miR-223-3p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皮层NLRP3、含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ASC)和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NLRP3在缺血侧皮层中的分布情况;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18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R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1),脑缺血体积和脑含水量显著增加(P<0.01)。与MCAO/R组相比,MCAO/R+QNDP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脑缺血体积和脑含水量显著降低(P<0.01),miR-223-3p表达增加(P<0.05),NLRP3炎症小体(NLRP3、ASC及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NLRP3分布,以及IL-1β和IL-18水平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MCAO/R+QNDP+an-tagomiR-223组上述各项指标与MCAO/R+QNDP组趋势一致(P<0.05或P<0.01)。MCAO/R+antagomiR-223组上述各项指标与MCAO/R+QNDP组趋势相反(P<0.05或P<0.01)。与MCAO/R+QNDP组比较,MCAO/R+QNDP+an-tagomiR-223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1),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增加(P<0.05或P<0.01),miR-223-3p表达显著减少(P<0.01),NLRP3和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NLRP3表达量,以及IL-1β和IL-18水平在缺血侧皮层增加(P<0.05或P<0.01),ASC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MCAO/R+antagomiR-223组比较,MCAO/R+QNDP+antagomiR-223组大鼠ASC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QNDP可能通过上调miR-223-3p表达抑制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诱导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丸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微小RNA-223-3p NLRP3炎症小体
下载PDF
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QP-4及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纪风涛 曹铭辉 +3 位作者 梁建军 刘玲 李峰 卜宪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研究化学合成的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QP-4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72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组)和姜黄素(缺血... 目的研究化学合成的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QP-4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72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组)和姜黄素(缺血前30 min腹腔给予50、100 mg.kg-1)组(C1和C2组),每组18只。I组和C1、C2组分别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处死。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的评分;干湿重法观察大鼠脑含水量的变化,通过收集透出脑血管外的伊文思蓝(EB)来示踪血脑屏障(BBB)的变化,免疫印记法检测AQP-4和c-Jun氨基端激酶(JNK)的表达情况。结果 S组无神经行为改变;C1、C2组脑含水量、EB量、AQP-4表达及JNK磷酸化水平与I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C1、C2组神经学评分高于Ⅰ组(P<0.05)。结论化学合成的姜黄素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AQP-4表达水平及BBB的破坏程度,减轻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通路的磷酸化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 姜黄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AQP-4 C-JUN氨基端激酶 屏障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邱丽颖 余涓 陈崇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72-976,共5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72h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局部大脑缺血2h、再灌72h模型,观察60mg·kg-1阿司匹林对脑损伤面积、水肿程度及死亡率的影响;并从抗凋亡、能量代谢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变化探讨其机...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72h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局部大脑缺血2h、再灌72h模型,观察60mg·kg-1阿司匹林对脑损伤面积、水肿程度及死亡率的影响;并从抗凋亡、能量代谢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变化探讨其机制。结果阿司匹林明显缩小再灌注72h引起的脑损伤范围,减轻水肿,降低死亡率,明显降低脑细胞凋亡数目,提高Bcl2/Bax,改善能量代谢,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异常升高。结论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损伤72h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凋亡、提高Bcl2/Bax、改善能量代谢及对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BCL-2/BAX 能量代谢 钙调神经磷酸酶
下载PDF
5-脂氧合酶抑制剂zileuto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许琳 余涓 +1 位作者 刘颖 陈崇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53-855,共3页
目的观察5-脂氧合酶抑制剂zileuto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 h/再灌注24 h,观察zileuton 10、50 mg.kg-1对脑梗塞体积、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目的观察5-脂氧合酶抑制剂zileuto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 h/再灌注24 h,观察zileuton 10、50 mg.kg-1对脑梗塞体积、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结果zileuton 10、50 mg.kg-1均能明显缩小脑梗死灶,降低NOS活性及NO含量,高剂量组亦可降低脑组织MDA含量、增加GSH-PX活性、缓解MPO升高。结论zileuto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LEUTON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质过氧化 炎症反应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醛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晓楠 宋雪兰 +3 位作者 李艳 宋波 杨建光 何芳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29-1735,共7页
目的探讨天麻酚性成分4-HBd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动物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以神经病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评价4-HBd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化学法(连二亚硫酸钠)复制原... 目的探讨天麻酚性成分4-HBd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动物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以神经病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评价4-HBd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化学法(连二亚硫酸钠)复制原代皮层神经元OGD/Rep损伤模型,检测细胞存活率、MDA含量、SOD活性、NO释放量以及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 4-HBd可降低MCAO/R模型大鼠的神经病学评分(P<0.05)、脑梗死体积(P<0.01),提高OGD/Rep损伤原代皮层神经元的细胞存活率(P<0.05)、SOD的活性(P<0.05),降低模型细胞MDA的含量(P<0.05)、NO的释放量(P<0.05),并能下调模型细胞Bax的表达水平(P<0.05)、上调Bcl-2的表达水平(P<0.05),下调Bax/Bcl-2的比值(P<0.05),最终下调caspase-3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4-HBd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NO释放、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进而对抗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醛 天麻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连二亚硫酸钠 缺糖缺氧/复糖复氧 原代皮层神经元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多巴胺D_1和D_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纵雪梅 曾因明 +1 位作者 许铁 吕建农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5-570,共6页
实验应用开阔法、组织病理学方法、原位末端标记(in situ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e-oxy-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探讨多巴胺D_1、D_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 实验应用开阔法、组织病理学方法、原位末端标记(in situ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e-oxy-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探讨多巴胺D_1、D_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前脑缺血5min可引起沙土鼠探索活动增加;再灌注3 d,海马CA1区约95%的锥体细胞凋亡;再灌注7 d,海马CA1区仅残存约2%-7%的存活锥体细胞;前脑缺血5 min可抑制bcl-2的表达并诱导bax表达增高;预先应用D_2受体激动剂培高利特可减轻缺血后沙土鼠行为学异常、抑制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提高锥体细胞存活数、显著诱导bcl-2的表达并抑制bax的表达。预先应用SKF38393、SCH23390及螺哌隆对以上结果无明显影响。实验结果提示,培高利特具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诱导bcl-2并抑制bax的表达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多巴胺 沙土鼠 bcl-2基因 BAX基因
下载PDF
重组人谷氧还蛋白1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莉芳 刘莹莹 +4 位作者 房绍红 周宏博 邹朝霞 杨歌德 任亚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谷氧还蛋白1(rhGrx1)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病理形态学方法证实模型建立成功。小鼠尾静脉注射rhGrx1(5mg·kg-1和10mg·kg-1)后,观察脑组织中乳... 目的探讨重组人谷氧还蛋白1(rhGrx1)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病理形态学方法证实模型建立成功。小鼠尾静脉注射rhGrx1(5mg·kg-1和10mg·kg-1)后,观察脑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蛋白质羰基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中p38MAPK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HE染色证实模型建立成功且提示rhGrx1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rhGrx1能增加小鼠脑组织LDH、SOD活性、降低蛋白质羰基的含量。与假手术组小鼠相比,缺血和再灌注时脑组织p38MAPK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注射rhGrx1后p38MAPK蛋白表达被抑制。结论rh-Grx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氧还蛋白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LDH SOD 蛋白质羰基含量 P38MAPK
下载PDF
芹菜素对急性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婵 涂丰霞 陈翔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急性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TTC染色及电镜观察,测定脑含水量和EB含量。结果:模型组和芹菜素组出现不同程度...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急性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TTC染色及电镜观察,测定脑含水量和EB含量。结果:模型组和芹菜素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异常;TTC染色示模型组出现白色梗死灶;电镜下4h模型组海马CA1区和缺血区皮层的胶质细胞内和毛细血管周围水肿明显,神经元出现核固缩,而芹菜素组病变明显减轻;芹菜素组脑含水量和EB含量较模型组各对应时点明显减少。结论:芹菜素对急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含水量 屏障 TFC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彦玲 朱文侠 +1 位作者 陈雅慧 陈美霓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0min再灌注24h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Epo组及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观察缺血...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0min再灌注24h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Epo组及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观察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果:Epo组血清NO和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显著下降,SOD活性显著升高,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下降,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Epo能减轻脑组织的含水量,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水肿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Sirtuins 1通路促进自噬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5
20
作者 石瑶 郭倩 +2 位作者 周也涵 万丹 叶秀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4期496-501,共6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脑保护作用与自噬的关系。方法随机将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低和高剂量(15和40 mg/kg)Res处理组(R1和R2组),其中将R2组另设2个亚组:R2+3-甲...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脑保护作用与自噬的关系。方法随机将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低和高剂量(15和40 mg/kg)Res处理组(R1和R2组),其中将R2组另设2个亚组:R2+3-甲基腺嘌呤(3-MA)组和R2+Sirt1抑制剂Sirtinol组。线栓法构建大鼠I/R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用尼氏染色观察皮质区的组织学形态;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组织的梗死体积;用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Sirt1和LC3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S组相比,I/R组大鼠可见明显的脑梗死灶,显微镜下见病理损伤改变,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Sirt1表达均有上升。Res预处理后,能明显减轻I/R大鼠皮质区的病理损伤,减少脑梗死体积(P<0.01),显著增加I/R大鼠脑组织中LC3Ⅱ/LC3Ⅰ和Sirt1的表达(P<0.01);而Sirt1抑制剂及3-MA能削弱Res的作用。结论 Res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Res通过提高Sirt1的表达进而促进自噬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白藜芦醇 自噬 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