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肿瘤与癫痫的临床及影像相关性探究
1
作者 李胜开 袁晓丹 +3 位作者 张志艳 李卉 李林蔚 代海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脑肿瘤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探讨脑肿瘤与其继发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34例脑肿瘤且合并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脑肿瘤不伴癫痫症状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间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肿瘤部位及... 目的分析脑肿瘤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探讨脑肿瘤与其继发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34例脑肿瘤且合并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脑肿瘤不伴癫痫症状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间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肿瘤部位及影像特征差异,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组织类型差异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肿瘤分布情况在额叶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78),两组肿瘤影像学特征在伴局部脑萎缩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2)。结论脑肿瘤与癫痫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充分运用影像学检查指导这类患者的诊疗能有效地减少癫痫带来的继发损害和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肿瘤 相关性分析 影像诊断
下载PDF
脑肿瘤三维可视化模型自动重建技术的开发及临床应用
2
作者 刘培龙 蒋理 +4 位作者 谢延风 詹彦 邓博 徐伟竣 石全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1-477,共7页
目的:研究和开发一种基于头颅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学数据,自动重建常见脑肿瘤及其周围重要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验证其效能及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常见脑肿瘤头颅多模态核磁共振影像数据,并... 目的:研究和开发一种基于头颅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学数据,自动重建常见脑肿瘤及其周围重要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验证其效能及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常见脑肿瘤头颅多模态核磁共振影像数据,并将其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临床测试集。在训练及验证中,通过3D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训练系统自动分割并重建出脑肿瘤及周围结构的能力;在临床测试集中分别用系统及人工手动的方法完成重建,比较本系统自动重建与手动重建之间的重建效率及图像质量。结果:在完成1例肿瘤及周围结构一体化模型重建的时间花费上面,系统用时由人工用时的(5 442±623) s减少至(657±78)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30,P=0.000)。且系统重建出的模型与原始影像学图像具有高度一致性(Dice系数为0.92),系统重建出的图像与人工重建的图像在质量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基于多模态影像学数据,运用深度学习等算法对脑肿瘤及周围结构进行自动分割及全自动三维可视化重建,具有准确、高效、可靠的优点,对于脑肿瘤的诊断和手术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多模态MRI 脑肿瘤 三维可视化模型
原文传递
脑肿瘤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非药物预防的循证护理实践
3
作者 陶伏莹 周元 +2 位作者 李游 刘梅 冯建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7期704-710,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脑肿瘤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DVT)非药物预防方法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指导,于2021年4-9月,按照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循证实践应用于脑肿瘤... 目的 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脑肿瘤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DVT)非药物预防方法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指导,于2021年4-9月,按照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循证实践应用于脑肿瘤围术期患者,比较循证实践应用前后患者DVT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总结19条静脉血栓非药物预防证据并把证据转化为34条审查指标开展循证实践,脑肿瘤围术期DVT预防审查指标执行率及护士DVT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水平明显提高,其中知识、行为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发生率由10.75%降低到4.05%(P=0.020),患者知识得分由(14.00±2.14)分提高至(22.00±2.87)分(P<0.001)。结论 通过开展脑肿瘤围术期DVT非药物预防的循证实践,能有效改善临床实践环境,培养护士循证理念,提高其DVT预防知识、态度及临床措施依从性,提升患者预防知识水平,降低临床DV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静脉血栓 循证护理 证据应用
下载PDF
语义流引导采样结合注意力机制的脑肿瘤图像分割
4
作者 宋建丽 吕晓琪 谷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77,共13页
U型网络结构的脑肿瘤自动分割方法由于多次卷积和采样操作会造成信息损失,导致分割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能够利用语义信息流引导上采样特征恢复的特征对齐单元,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轻量级的双重注意力特征对齐网络(DAFANet)。首... U型网络结构的脑肿瘤自动分割方法由于多次卷积和采样操作会造成信息损失,导致分割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能够利用语义信息流引导上采样特征恢复的特征对齐单元,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轻量级的双重注意力特征对齐网络(DAFANet)。首先,将特征对齐单元分别引入3D UNet、DMFNet和HDCNet三个经典网络,以验证其有效性和泛化性。其次,在DMFNet基础上构造轻量级的双重注意力特征对齐网络DAFANet,利用特征对齐单元强化上采样过程中的特征恢复,3D期望最大化注意力机制同时作用于特征对齐路径和级联路径,用于重点获取上下文的全程依赖关系。同时使用广义Dice损失函数提升数据不平衡时的分割精度并加快模型收敛。最后,在BraTS2018和BraTS2019公开数据集进行验证,文中所提算法在ET,WT和TC区域的分割精度分别达到80.44%,90.07%,84.57%和78.11%,90.10%,82.21%。相较于当前流行的分割网络,具有对增强肿瘤区域更好的分割效果,更擅长处理细节和边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图像分割 特征对齐 注意力机制 轻量化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融合和自适应剪枝Transformer的脑肿瘤图像分割算法
5
作者 姚宗亮 黄荣 +2 位作者 董爱华 韩芳 王青云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脑肿瘤是目前世界上最致命的肿瘤之一,所以脑肿瘤图像的自动分割在临床诊疗中变得日益重要.近年来,基于CNN和Transformer的脑肿瘤分割方法在医学图像分割领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然而,大多数方法没有充分利用脑肿瘤多模态间的互补性... 脑肿瘤是目前世界上最致命的肿瘤之一,所以脑肿瘤图像的自动分割在临床诊疗中变得日益重要.近年来,基于CNN和Transformer的脑肿瘤分割方法在医学图像分割领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然而,大多数方法没有充分利用脑肿瘤多模态间的互补性和差异性,并且模型中的Transformer在捕获远程依赖性的同时,忽略了其较大的计算复杂性、冗余依赖性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和自适应剪枝Transformer的脑肿瘤图像分割方法(MF-MAPT Swin UNETR),其中多模态融合模块可以充分学习性质相近的模态间信息和不同模态不同尺度的特征变化,为后续分割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基于多模态的自适应剪枝Transformer可以降低计算复杂度,对提升性能有一定的帮助,将MF-MAPT Swin UNETR模型在两个公共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较最先进的方法整体具有突出的分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分割 TRANSFORMER 模态交叉连接 多尺度特征融合 token融合 自适应剪枝
下载PDF
LRAE-Unet:轻量级MRI脑肿瘤全自动分割网络
6
作者 林嘉豪 王瑜 +1 位作者 肖洪兵 孙梅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提出一种轻量级脑肿瘤全自动分割网络,即轻量级残差注意力增强网络(LRAE-Unet)。首先采用轻量级残差模块解决网络层数增加时出现的梯度消失和网络退化问题;其次采用轻量级自注意力模块抑制输入图像中的不相关区域,同时突出特定局部区域... 提出一种轻量级脑肿瘤全自动分割网络,即轻量级残差注意力增强网络(LRAE-Unet)。首先采用轻量级残差模块解决网络层数增加时出现的梯度消失和网络退化问题;其次采用轻量级自注意力模块抑制输入图像中的不相关区域,同时突出特定局部区域的显著特征;最后通过增强视野平均池化模块减少特征图的空间,节省计算资源,控制网络过拟合现象。在BraTS 2019数据集的测试结果显示LRAE-Unet在完整肿瘤、肿瘤核心与增强肿瘤区域的Dice相似系数为91.24%、88.64%与88.32%,证明使用LRAE-Unet进行脑瘤分割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LRAE-Unet 轻量级残差模块 轻量级自注意力模块 平均池化模块
下载PDF
基于扩散磁共振成像的脑组织微结构成像在脑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胡芷瑄 毛椿平 +3 位作者 王梦珠 严序 毛家骥 沈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7-206,共10页
扩散MRI(diffusion MRI,dMRI)是一种利用水分子扩散速率和方向变化产生信号对比的成像技术,成像效果主要取决于MR信号采集及后处理中所采用的定量物理模型,对于在体无创揭示脑组织与脑部疾病的微结构信息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 扩散MRI(diffusion MRI,dMRI)是一种利用水分子扩散速率和方向变化产生信号对比的成像技术,成像效果主要取决于MR信号采集及后处理中所采用的定量物理模型,对于在体无创揭示脑组织与脑部疾病的微结构信息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dMRI领域中不断有新成像技术涌现,诸如基于新型扩散编码的多维度扩散成像(multidimensional diffusion,MDD)、平均表观传播MRI(mean apparent propagator MRI,MAP-MRI)以及基于多隔室模型的轴突定向扩散和密度成像(neurite orientation dispersion and density imaging,NODDI)等技术。本文从信号采集和模型拟合两个方面综述了基于dMRI的多种脑组织微结构成像技术目前的发展概况,以及其在脑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等常见脑肿瘤中的初步应用,主要包括脑肿瘤的鉴别诊断、分级评估、分子分型、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等临床关切的问题。未来,有待进一步优化基于dMRI的脑组织微结构成像技术的成像条件,比如设置合适的b值范围及成像时间,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比较各种新型脑组织微结构成像技术在上述关键临床问题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推动基于dMRI的脑组织微结构成像技术的发展与临床应用,从微观形态学角度全面揭示脑肿瘤的特征,为脑肿瘤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肿瘤分级、分子分型以及预后预测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扩散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扩散编码 信号模型 隔室模型
下载PDF
脑肿瘤患者术中低血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
8
作者 崔倩宇 李嘉欣 +4 位作者 马婷婷 张星月 李姝 曾敏 彭宇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脑肿瘤切除术中低血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28例,男276例,女152例,年龄≥18岁,BMI 15~36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本研究定义... 目的探讨脑肿瘤切除术中低血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28例,男276例,女152例,年龄≥18岁,BMI 15~36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本研究定义了3个低血压阈值,分别为术中MAP<65 mmHg、60 mmHg和55 mmH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个不同阈值下术中低血压与术后AKI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07例发生术后AKI。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MAP<65 mmHg(OR=1.11,95%CI 1.03~1.20,P=0.010)和术中MAP<60 mmHg(OR=1.12,95%CI 1.02~1.23,P=0.017)与术后AKI的发生相关。结论术中MAP<65 mmHg和60 mmHg与脑肿瘤切除术后AKI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脑肿瘤 术中低血压
下载PDF
老年脑肿瘤患者发生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治疗的有效性
9
作者 赵新静 张洋 +1 位作者 许倩倩 沙娅·玛哈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PND将患者分为PND组(n=78)和非PND组... 目的探讨老年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PND将患者分为PND组(n=78)和非PND组(n=42),比较两组人口学信息及相关临床指标。按照干预方式,将PND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37),比较不同干预方法在改善PND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效果。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脑肿瘤患者发生PND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脑肿瘤患者PND发生率为65.0%(78/120)。PND组与非PND组患者年龄、肿瘤部位、WHO肿瘤病理分级及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角色、躯体、社会及情绪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脑肿瘤患者PND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肿瘤部位(OR=1.879,95%CI 1.103~3.203)、WHO肿瘤病理分级(Ⅱ级:OR=1.964,95%CI 1.021~3.780;Ⅲ级:OR=2.186,95%CI 1.099~4.349;Ⅳ级:OR=2.462,95%CI 1.162~5.216)及肿瘤体积(20~<40 cm 3:OR=1.793,95%CI 1.016~3.166;40~<60 cm 3:OR=2.038,95%CI 1.114~3.727;≥60 cm 3:OR=2.207,95%CI 1.207~4.298)。结论老年脑肿瘤患者PND发生率较高,尤以肿瘤部位处于额颞叶、WHO肿瘤病理分级高及肿瘤体积大的脑肿瘤患者为高危人群,需重点关注,在PND发生后,给予康复治疗有利于神经认知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肿瘤 神经认知障碍 康复治疗
下载PDF
稀土纳米材料在脑肿瘤成像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尹娜 王樱蕙 张洪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27,共19页
脑肿瘤是最致命的疾病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导致其预后差、复发率高,患者5年生存率低。因此,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非侵入性高分辨率成像技术以获得脑肿瘤的解剖结构和信息,实现精准的早期诊断,并开发新型高效的治疗方式... 脑肿瘤是最致命的疾病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导致其预后差、复发率高,患者5年生存率低。因此,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非侵入性高分辨率成像技术以获得脑肿瘤的解剖结构和信息,实现精准的早期诊断,并开发新型高效的治疗方式,以及诊断、治疗一体化的新范式。稀土纳米材料(Rare earth-based nanoparticles,RENPs)因其独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输送、肿瘤治疗和生物成像等领域。RENPs具有独特的光学、磁学特性和高X射线吸收能力,可通过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对脑肿瘤进行高分辨率成像。RENPs的发射光可调谐,特别是其近红外第二生物学窗口(Second near-infrared,NIR-Ⅱ,1000~1700 nm)的发射具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低的背景荧光干扰,适合用于荧光成像探针及光响应性治疗的光刺激。重要的是,RENPs还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表面易功能化等特点,可与抗体、肽和药物等生物大分子结合,以增强穿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能力,有利于靶向治疗和高对比度成像。因此,本综述重点介绍了RENPs在脑肿瘤成像和治疗领域的设计策略和应用,最后探讨了RENPs在肿瘤诊疗领域现有的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纳米材料 稀土掺杂 脑肿瘤 生物成像 肿瘤治疗 诊疗一体化
下载PDF
基于改进UNet的脑肿瘤图像分割算法
11
作者 吴瑜祺 曾志高 +2 位作者 朱艳辉 易胜秋 袁鑫攀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脑肿瘤图像采用传统方法难以实现高精度分割,而手动分割图像费时费力,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的脑肿瘤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在模型的上采样部分嵌入注意力机制,提高主要特征权重;其次,使用迁移学习增强模型泛化能力;最后,进行实验分析... 脑肿瘤图像采用传统方法难以实现高精度分割,而手动分割图像费时费力,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的脑肿瘤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在模型的上采样部分嵌入注意力机制,提高主要特征权重;其次,使用迁移学习增强模型泛化能力;最后,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脑肿瘤图像分割上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脑肿瘤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跨模态融合的双注意力脑肿瘤分割算法
12
作者 张鹏跃 马巧梅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针对脑肿瘤多模态信息融合不充分以及肿瘤区域细节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跨模态融合的双注意力脑肿瘤图像分割网络(CFDA-Net).在编码器-解码器的基础结构上,首先在编码器分支采用密集块与大内核注意力并行的新卷积块,可以使全局和... 针对脑肿瘤多模态信息融合不充分以及肿瘤区域细节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跨模态融合的双注意力脑肿瘤图像分割网络(CFDA-Net).在编码器-解码器的基础结构上,首先在编码器分支采用密集块与大内核注意力并行的新卷积块,可以使全局和局部信息有效融合且可以防止反向传播时梯度消失的问题;其次在编码器的第2、3和4层的左侧加入多模态深度融合模块,有效地利用不同模态间的互补信息;然后在解码器分支使用Shuffle Attention注意力将特征图分组处理后再聚合,其中分组的子特征一分为二地获取空间与通道的重要注意特征.最后使用二进制交叉熵(binary cross entropy,BCE)、Dice Loss与L2 Loss组成新的混合损失函数,缓解了脑肿瘤数据的类别不平衡问题,进一步提升分割性能.在BraTS2019脑肿瘤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整体肿瘤区域、肿瘤核心区域和肿瘤增强区域的平均Dice系数值分别为0.887、0.892和0.815.与其他先进的分割方法ADHDC-Net、SDS-MSA-Net等相比,该模型在肿瘤核心区域和增强区域具有更好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多模态 深度融合 注意力机制 图像分割
下载PDF
神经内镜联合颅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对脑肿瘤患者的影响
13
作者 陆建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颅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cranial base micro neurosurgery,CBM)对脑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灵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肿瘤患者。根据单双号将其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颅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cranial base micro neurosurgery,CBM)对脑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灵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肿瘤患者。根据单双号将其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CBM治疗,试验组实施神经内镜联合CBM治疗。比较两组肿瘤切除情况及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相关指标,并发症及治愈率。结果:试验组完全切除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S-100β蛋白(S-lfln protein 100β,S100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联合CBM可以提高脑肿瘤无全切除率,改善其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治愈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预后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内镜 颅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初诊脑肿瘤病人肿瘤相关症状群构成差异研究
14
作者 张新蕊 孙鹏 +1 位作者 ALPHONCE M Nyalali 李峰 《循证护理》 2024年第9期1611-1616,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症状群在原发良性组、原发恶性组及继发转移组脑肿瘤病人之间的构成差异。方法:便利抽取2021年9月—2023年4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390例脑肿瘤病人,病人入院后采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ST)评估,采...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症状群在原发良性组、原发恶性组及继发转移组脑肿瘤病人之间的构成差异。方法:便利抽取2021年9月—2023年4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390例脑肿瘤病人,病人入院后采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ST)评估,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症状群。结果:344例病人完成调查,析出胃肠道症状群、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群和躯体应激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群以一致的内部症状稳定存在于原发良性组、原发恶性组及继发转移组脑肿瘤病人中;躯体应激症状群内部症状显示构成差异,原发恶性组较原发良性组脑肿瘤病人内部构成症状增加,包括理解困难、表达困难、口干和麻木感。疲劳、苦恼和急躁症状作为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群的构成症状在不同肿瘤病人中均有较高发生率,在继发转移组脑肿瘤病人群体中发生率高达96.4%、94.6%和92.0%;除气短、癫痫和视力损害之外,其他症状在原发良性组、原发恶性组及继发转移组脑肿瘤病人中严重程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恶性组脑肿瘤病人报告更多的躯体应激症状;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的高发生率和症状严重程度差异提示临床脑肿瘤病人肿瘤间接相关症状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临床症状灵活调控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症状群 症状差异 症状管理 护理
下载PDF
原发性脑肿瘤病人症状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5
作者 潘华英 罗玲玲 +6 位作者 任佳丽 张洲 粟丽 赵慧明 夏浩然 陈婷 王亚莉 《循证护理》 2024年第8期1401-1408,共8页
目的:调查原发性脑肿瘤(PBT)病人的疾病症状,分析其症状群类型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3月—11月在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PBT病人257例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安德森脑肿瘤症状评估量表;症状群提... 目的:调查原发性脑肿瘤(PBT)病人的疾病症状,分析其症状群类型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3月—11月在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PBT病人257例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安德森脑肿瘤症状评估量表;症状群提取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症状群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最终确定神经认知症状群、能量下降情绪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疼痛症状群、外观消除症状群5个症状群,最终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85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医疗负担、肿瘤类型、肿瘤位置、是否合并慢性病、病程、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是不同症状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PBT病人症状负担较重,5个症状群中能量下降情绪症状群表现最突出。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的病人特征包括工人/个体/自由职业者、家庭人均年收入低、医疗负担重、伴有慢性病、病程长、KPS评分≤70分、胶质瘤和垂体瘤,特别是不同因素影响较大的症状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脑肿瘤 症状 症状群 影响因素 护理
下载PDF
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在脑肿瘤外科手术后脑室引流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张凤霞 蔡晓娟 韩莎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究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在脑肿瘤外科手术后脑室引流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外科进行脑肿瘤外科手术后脑室引流手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在脑肿瘤外科手术后脑室引流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外科进行脑肿瘤外科手术后脑室引流手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比较两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管道阻塞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及管道阻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颅内感染、脑膜炎及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插管3 d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应用于脑肿瘤外科手术后脑室引流管护理管理中,可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和管道阻塞率,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护理 风险评估 脑肿瘤 脑室引流管
下载PDF
原发性脑肿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潘华英 罗玲玲 +5 位作者 任佳丽 张洲 粟丽 赵慧明 陈婷 王亚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调查原发性脑肿瘤(PBT)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11月在四川省南充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住院部的2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卡诺夫斯基功能... 目的调查原发性脑肿瘤(PBT)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11月在四川省南充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住院部的2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卡诺夫斯基功能状态量表(KPS)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CP)。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PB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257例PBT患者,患者的SPBS-CP总分为(53.18±22.1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6个月、KPS评分≤70分、学历越低、医疗负担越重、照顾者为其他的患者SPBS-CP得分越高(P<0.05)。结论PBT患者SPB处于中度水平,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病程>6个月、KPS评分≤70分、学历低、医疗负担重、照顾者为其他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脑肿瘤 自我感受负担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脑肿瘤患儿的神经认知功能预后
18
作者 汤卓杭 梁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647-1653,共7页
脑肿瘤(Brain Tumor, BT)在儿童中是仅次于白血病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存率,但如何有效改善认知功能预后仍然是一个挑战。近年来对脑肿瘤患儿认知功能预后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对以上研究进行系统回顾... 脑肿瘤(Brain Tumor, BT)在儿童中是仅次于白血病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存率,但如何有效改善认知功能预后仍然是一个挑战。近年来对脑肿瘤患儿认知功能预后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对以上研究进行系统回顾,探索BT对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干预措施,以期改善BT患儿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认知功能 儿童
下载PDF
循环分层解耦卷积和最大滤波的三维脑肿瘤图像分割
19
作者 李锵 李瑞璇 +2 位作者 刘恒忻 关欣 Mohammed Jajere Adamu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233,共11页
由于脑肿瘤的大小和形状呈不规则状态,从三维磁共振图像中自动分割脑肿瘤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目前的方法存在两个问题:基于3D建模的方法参数量较大难以训练而且全局或远距离上、下文信息的关联性不足;模型忽略局部区域细节特征使... 由于脑肿瘤的大小和形状呈不规则状态,从三维磁共振图像中自动分割脑肿瘤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目前的方法存在两个问题:基于3D建模的方法参数量较大难以训练而且全局或远距离上、下文信息的关联性不足;模型忽略局部区域细节特征使得分割结果边界模糊.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循环分层解耦卷积和最大滤波(recurrent hierarchical-decoupled convolution and maximum filtering,RHMF)的轻量网络实现三维脑肿瘤图像分割.该网络在特征提取阶段提出循环分层解耦卷积取代标准卷积,减少参数利用多时域的反馈信息建立全局上、下文信息关联.引入改进的多尺度策略对不同尺度下的多层次特征进行提取融合,提高网络的目标识别能力.在定位阶段做局部域细节处理,提出了最大滤波模块激活目标区域像素实现特征图的像素级定位,增强目标区域像素与其他区域像素的区别,进一步细化分割,解决边界模糊问题.在BraTS2020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RHMF-Net在增强肿瘤区、整体肿瘤区和核心肿瘤区的平均Dice系数值分别为77.23%、90.01%和83.10%,参数量为0.4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分割 循环卷积 轻量级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
下载PDF
ASL技术联合DWI在脑肿瘤术后检查中的应用
20
作者 欧阳红斌 刘林林 +3 位作者 陈瑞欢 许健恩 黄清善 李腾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技术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肿瘤术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在佛山复星禅诚医院进行术后检查的58例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访或二次手术病理结果分为肿瘤复发...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技术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肿瘤术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在佛山复星禅诚医院进行术后检查的58例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访或二次手术病理结果分为肿瘤复发组34例和胶质增生组2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扫描和ASL、DWI检查,对肿瘤灌注最显著区域及对侧正常脑实质的脑血流量(CBF)进行测量,计算相对CBF (rCBF),并对肿瘤实质强化边缘外1 cm内水肿区域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者的rCBF、AD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CBF、瘤周1 cm内ADC及两者联合对胶质增生及脑肿瘤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脑肿瘤复发组患者的rCBF水平为3.59±0.46,明显高于胶质增生组的0.93±0.25,瘤周1 cm内ADC为(1.30±0.25)×10^(-3)mm^(2)/s,明显低于胶质增生组的(1.53±0.18)×10^(-3)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rCBF联合瘤周1 cm内ADC诊断胶质增生及脑肿瘤复发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6.80%、92.45%,明显高于rCBF、瘤周1 cm内ADC单独诊断的84.44%、87.52%与89.83%、7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L技术联合DWI应用于脑肿瘤术后检查中可准确评估肿瘤复发与胶质增生,且不需要注射对比剂,安全无创,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相对脑血流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