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MRI弥散加权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1
作者 许宗丽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期1-4,8,共5页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患者,在开展检查的过程中应用3.0MRI弥散加权成像对于分级的有效价值以及准确性。方法:选取248例脑胶质瘤患者,均为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均进行3.0MRI弥散加权成像,分析弥散系数值对于不同级别(低级...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患者,在开展检查的过程中应用3.0MRI弥散加权成像对于分级的有效价值以及准确性。方法:选取248例脑胶质瘤患者,均为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均进行3.0MRI弥散加权成像,分析弥散系数值对于不同级别(低级/高级)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正常脑组织以及脑脊液的弥散系数以及弥散系数值。结果:弥散系数值1.11×10^(-3)mm^(2)/s属于最佳的临界点,当检测值大于最佳临界点时候,计为低级别的脑胶质瘤,3.0MRI弥散加权成像时可知,灵敏度93.33%,特异度93.75%,准确率93.55%,阳性的预测值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93.75%;弥散系数值0.93×10^(-3)mm^(2)/s属于最佳的临界点,当数值小于最佳临界点以上,则计为高级别的脑胶质瘤,进行检测可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的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81.25%、93.33%、87.10%、95.86%、82.35%,通过弥散系数值分析判定脑胶质瘤可知(P<0.05);正常白质的DWI信号低于正常灰质,组间对比弥散系数以及弥散系数值无差异(P>0.05);灰白质的信号更高,高于脑脊液,弥散系数低于脑脊液,弥散系数值比脑脊液高(P<0.05)。结论:针对脑胶质瘤分级应用3.0MRI弥散加权成像,分级效果显著,准确性更高,有助于治疗的进行,值得规模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MRI弥散加权成像 脑胶质瘤分级 诊断价值 准确性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价值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洪建斌 许乃滔 侯志雄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9期1169-1170,共2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BG)分级中的价值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诊治的89例BG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BG分级标准分成高级别组以及低级别组。对比两组MSCT参数以及MVD、血管...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BG)分级中的价值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诊治的89例BG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BG分级标准分成高级别组以及低级别组。对比两组MSCT参数以及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析相对脑血容量(rCBV)和MVD、VEGF的相关性。结果高级别组的脑血流量(CBF)、相对脑血流量(rCBF)、脑血容量(CBV)、rCBV均明显高于低级别组;高级别组VEGF阳性率为89.13%(41/46),明显高于低级别组的55.81%(24/43);高级别组MVD为70.76±8.85,明显高于低级别组的37.75±5.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CBV值与MVD以及VEGF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10、0.631,P<0.05)。结论 rCBV与MVD以及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MSCT可为BG分级提供较好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脑胶质瘤分级 微血管密度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脑胶质瘤分级 被引量:2
3
作者 吴聪 黄中勇 +2 位作者 殷浩 刘罡 李江浩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60-64,共5页
针对脑胶质瘤人工分级难度大、费时费力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来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在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上增加一层卷积层和采样层,同时使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依据大脑结构自动定位肿瘤区域并输入网络进行... 针对脑胶质瘤人工分级难度大、费时费力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来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在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上增加一层卷积层和采样层,同时使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依据大脑结构自动定位肿瘤区域并输入网络进行分类。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网络的训练准确率为85.27%,测试准确率为83.79%,均优于传统的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脑胶质瘤分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诊断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崔振华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6期743-744,747,共3页
目的:研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安阳市肿瘤医院脑收治的94例胶质瘤患者,均行SWI、1H-MRS检查,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方法为“金标准”。比... 目的:研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安阳市肿瘤医院脑收治的94例胶质瘤患者,均行SWI、1H-MRS检查,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方法为“金标准”。比较脑胶质瘤不同分级的SWI、1H-MRS检查参数[磁敏感信号(ITSS)评分、胆碱化合物(Cho)/肌酸(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r、NAA/Cho],比较SWI、1H-MRS检查及联合检查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不同脑胶质瘤分级NAA/Ch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脑胶质瘤患者ITSS评分、Cho/Cr高于低级患者,NAA/Cr低于低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89,17.845,12.675,P<0.05);联合检查高级脑胶质瘤灵敏度93.75%高于SWI检查70.83%、1H-MRS检查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47,P<0.05);联合检查高级脑胶质瘤特异度为82.61%、准确度为88.30%,SWI检查特异度为86.96%、准确度为78.72%,1H-MRS检查特异度为84.78%、准确度为78.72%,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I检查+1H-MRS成像能准确区分高、低级脑胶质瘤,提高诊断效能,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脑胶质瘤分级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的脑胶质瘤分级模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郝惠惠 吴亚平 +2 位作者 赵国桦 王梅云 林予松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5-40,共6页
针对当前研究中的脑胶质瘤分级模型难以充分利用磁共振影像序列间的互补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视角的脑胶质瘤分级模型(MBMED)。以最大熵判别模型(MED)为基础分类器;利用AdaBoost对多视角脑胶质瘤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训练时进行等... 针对当前研究中的脑胶质瘤分级模型难以充分利用磁共振影像序列间的互补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视角的脑胶质瘤分级模型(MBMED)。以最大熵判别模型(MED)为基础分类器;利用AdaBoost对多视角脑胶质瘤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训练时进行等权重初始化,通过优化误差率对样本和多个视角的权重进行迭代更新,输出基础分类器的组合,实现对脑胶质瘤的精准分级预测。在公开数据集BraTS2017和自建数据集GliomaHPPH2018上进行十折交叉验证实验,平均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85和0.9612。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 脑胶质瘤分级 多视角 ADABOOST 最大熵判别
下载PDF
基于影像组学与集成学习的脑胶质瘤分级预测 被引量:4
6
作者 戴宏 符冉迪 金炜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1年第4期28-34,共7页
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对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分级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像组学和集成学习的无创胶质瘤术前分级方法.首先,从不同序列的感兴趣区域提取428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递归特征消除算法进行特征选择,采用6种不同的... 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对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分级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像组学和集成学习的无创胶质瘤术前分级方法.首先,从不同序列的感兴趣区域提取428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递归特征消除算法进行特征选择,采用6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并对各自的性能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选取逻辑回归、决策树和多层感知机3种分类器作为脑胶质瘤分级预测的机器学习算法;最后,将3种分类器的输出采用投票方式进行集成,并评估硬投票机制与软投票机制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数据集BraTS2019,基于硬投票机制的集成学习算法的性能较好,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933±0.031,准确度为0.886±0.048,敏感度为0.872±0.077,特异度为0.905±0.105.该方法不仅能增加胶质瘤分级模型的可解释性,而且可以提高分级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分级 影像组学 递归特征消除 集成学习
下载PDF
磁共振DTI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张英俊 段绍毅 +4 位作者 易文中 熊小平 傅华成 聂婷 高苗苗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3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MRI弥散张量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高级别脑胶质瘤30例,低级别脑胶质瘤20例,分析脑胶质瘤MRI患者弥散张量成像检查结果。结果... 目的:探讨MRI弥散张量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高级别脑胶质瘤30例,低级别脑胶质瘤20例,分析脑胶质瘤MRI患者弥散张量成像检查结果。结果: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神经纤维走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高级别胶质瘤中,17例可见瘤周神经纤维中断,6例有神经纤维缠结出现,发病部位瘤周纤维神经纤维走形情况:11例为额叶,5例为顶叶,14例为颞叶,额叶部出现神经纤维缠结比例为3.3%(1/30),颞叶部出现神经纤维缠结比例为16.7%(5/30);20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中,14例肿瘤瘤周神经纤维推移。结论:低级别脑胶质瘤瘤周神经纤维多表现为推移,高级别胶质瘤瘤周神经纤维多表现为中断,神经元缠结多出现在额叶、颞叶,MRI弥散张量成像能提高对于高、低级别脑胶质瘤诊断的准确性,是一种较为可靠的临床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弥散张量成像 脑胶质瘤分级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脑胶质瘤分级中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静 王蕊 朱莉敏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探索磁共振成像(MRI)、超声造影(CEUS)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接受CEUS、MRI检查的非脑胶质瘤患者(对照组,94例)和脑胶质瘤患者(观察组,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在术... 目的探索磁共振成像(MRI)、超声造影(CEUS)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接受CEUS、MRI检查的非脑胶质瘤患者(对照组,94例)和脑胶质瘤患者(观察组,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在术前接受MRI、CEUS检查,比较两组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并用ROC曲线分析MRI、CEUS单独及联合预测脑胶质瘤分级的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TTP、D、f高于对照组,mTT低于对照组(P<0.05),高级别瘤患者TTP、D、f高于低级别瘤患者,mTT低于低级别瘤患者(P<0.05)。经ROC曲线分析,TTP、mTT、D、f及四项联合预测脑胶质瘤分级的AUC分别为0.849、0.839、0.914、0.893、0.971。结论CEUS联合MRI在预测脑胶质瘤分级中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磁共振 胶质 脑胶质瘤分级
原文传递
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疗效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德凡 蒋淑年 +3 位作者 杨帆 徐秀娟 刘冰 严庆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52-53,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05—2011-05在我院治疗的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38例,其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3级)26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WHO 4级)12例,手...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05—2011-05在我院治疗的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38例,其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3级)26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WHO 4级)12例,手术完整切除22例,残留16例。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5d/周,1次/d,2Gy/次,总量52-66Gy/[(26-33)次·(5.5-6.5)周],其中≥60Gy者28例,〈60Gy者10例。替莫唑胺150mg/(m^2·d),顿服,连续5d,28d为1周期,放疗第一周开始口服,共4个周期。结果全组1、3a生存率分别为68.4%、31.6%,中位生存时间为(21.23±4.45)个月;手术完整切除与手术残留组1、3a生存率分别为77.3%、45.5%与56.3%、12.5%(P〈0.05);放疗剂量≥60Gy组与〈60Gy组1、3a生存率分别为78.6%、39.3%与40.0%、10.0%(P〈0.05)。急性放化疗反应主要为皮肤反应、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及急性脑损伤反应。晚期发生放射性脑损伤仅2例。结论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高分级脑胶质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小,但手术后残留患者预后差,推荐术后放疗剂量不低于60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胶质 三维适形放疗 替莫唑胺
下载PDF
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华 张海萍 李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914-916,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分级脑胶质瘤手术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具有可比性。对照组67例,给予单纯放射治疗。观察组7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同步化疗和辅助化疗。对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分级脑胶质瘤手术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具有可比性。对照组67例,给予单纯放射治疗。观察组7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同步化疗和辅助化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统计。随访三年,记录三年期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和有效率分别为47.89%、40.85%、8.45%、2.82%和88.73%,对照组分别为28.36%、32.84%、13.43%、25.37%和61.19%,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一年、两年、三年生存率分别为91.55%、69.01%和50.70%,对照组分别为50.75%、16.42%和10.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下降以及血小板减少者分别占63.38%、49.30%和52.11%,对照组分别为62.69%、46.27%和52.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在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因此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胶质 同步放化疗 辅助化疗
下载PDF
血速升颗粒治疗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力强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430-433,共4页
目的:观察血速升颗粒对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细胞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 目的:观察血速升颗粒对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细胞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速升颗粒。比较2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细胞成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最终进入研究,同步放化疗2周时2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及血红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步放化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红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小板指数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步放化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过程中联合使用血速升颗粒,有有效促进骨髓造血、提升全血细胞数量、增强机体免疫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速升颗粒 分级胶质 手术切除 同步放化疗 免疫功能 血细胞成分 细胞免疫 造血功能
下载PDF
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灶同步放化疗的治疗体会
12
作者 王洪林 陈剑 +4 位作者 朱虹 夏怡 肖锋 李永春 陶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0期47-48,共2页
目的应用MRI模拟定位、适形调强放疗并同步化疗干预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评价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共41例,MRI模拟定位后予同步放化疗。放疗方案:适型调强放射治疗,1.8~2 Gy/(次·d),5次/周,总剂量50~60... 目的应用MRI模拟定位、适形调强放疗并同步化疗干预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评价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共41例,MRI模拟定位后予同步放化疗。放疗方案:适型调强放射治疗,1.8~2 Gy/(次·d),5次/周,总剂量50~60 Gy/25~33次;3~9个照射野。同步化疗方案:替莫唑胺75 mg/(m2·d),放疗开始即同步使用。放疗后的辅助化疗:第1个疗程替莫唑胺150 mg/(m2·d),第2疗程起200 mg/(m2·d),连续5 d,28 d为1个疗程。治疗每3个月评价1次疗效。结果治疗后评价为1、2、3、4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8.38%、56.76%、29.73%、13.51%和5.4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级、放疗剂量、辅助化疗疗程对OS有影响。结论适形调强放疗和同步化学治疗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分级胶质
下载PDF
高分级脑胶质瘤三维放疗后复发模式分析
13
作者 汤轶强 邬蒙 康恭礼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第6期609-611,620,共4页
目的探求更加合理的临床靶区勾画方式和处方剂量,以提高高分级脑胶质瘤三维放疗的局部控制率。方法对11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复发的高分级脑胶质瘤(Ⅲ级5例,Ⅳ级6例)患者进行剂量学研究,将复发肿瘤区(rGTV)在原三维计划中重建,对rGTV进... 目的探求更加合理的临床靶区勾画方式和处方剂量,以提高高分级脑胶质瘤三维放疗的局部控制率。方法对11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复发的高分级脑胶质瘤(Ⅲ级5例,Ⅳ级6例)患者进行剂量学研究,将复发肿瘤区(rGTV)在原三维计划中重建,对rGTV进行剂量学评价,并将rGTV和原计划的V95(95%等剂量线所包括的体积)进行比较,rGTV有95%以上体积在V95中者定义为野内复发,20%~95%者定义为野边缘复发,<20%者定义为野外复发。结果 11例患者共勾画12个rGTV(1例中出现2个互不相联的复发病灶),rGTV体积为1.68~98.28cm3,中位体积为6.91cm3。野内复发4例,野边缘复发1例,野外复发7例。6例出现脑室内播散。7例野外复发的rGTV几何中心点剂量为16.40~64.31Gy,中位剂量为49.29Gy。rGTV几何中心点距处方剂量等剂量曲线有0.45~2.63cm,中位距离2.24cm,距原计划GTV有0.94~4.60cm,中位距离2.75cm。结论野外复发比例较高,考虑为靶区勾画范围偏小,剂量偏低。对肿瘤累及或邻近侧脑室的患者,建议临床靶区至少应包括同侧侧脑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胶质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复发 剂量学评价
下载PDF
成人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设野的探讨
14
作者 梁振强 吴春华 王安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416-417,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局部扩大野的设野方法照射成人高分级脑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 :经术后病理证实为 ~ 级星形细胞瘤 5 3例 ,分为实验组 ( A组 ,2 5例 )和对照组 ( B组 ,2 8例 ) ,放疗采用常规分割 ,总剂量 DT5 0~ 6 5 Gy,设野方法 :A组... 目的 :探讨用局部扩大野的设野方法照射成人高分级脑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 :经术后病理证实为 ~ 级星形细胞瘤 5 3例 ,分为实验组 ( A组 ,2 5例 )和对照组 ( B组 ,2 8例 ) ,放疗采用常规分割 ,总剂量 DT5 0~ 6 5 Gy,设野方法 :A组用局部扩大野 ,B组用全脑加局部照射野。随访其放疗后生存期及 1、 3年生存率 ,复发率。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B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 14个月 ,15 .5个月 ,1,3年生存率分别是 80 % ,2 4%和 82 .14% ,2 4% ,复发率分别是 6 4% ,6 4.2 9%。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P >0 .0 5 ,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用局部扩大野和全脑加局部照射二种方法治疗高分级胶质瘤病人的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别。建议采用局部扩大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胶质 局部扩大野照射 放射治疗设野
下载PDF
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疗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琴 向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分析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疗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自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入我院的病理诊断为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疗的患者资料。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化疗、放... 目的:分析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疗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自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入我院的病理诊断为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疗的患者资料。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化疗、放疗量、KPS评分、术前癫痫发作、总生存期(随访2年)等数据进行分析,评价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疗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23例患者中,年龄16~86岁,平均发病年龄46.9岁,男性平均发病年龄42.0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49.5岁。小于40岁患者68例,大于等于40岁患者55例。从发病到明确诊断平均时间9.8月,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1年生存率69%,2年生存率37.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化疗与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疗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性别、放疗、术前癫痫发作、KPS评分与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疗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RR=1.844,95%CI:1.047~3.249)、肿瘤全切(RR=2.348,95%CI:1.389~3.968)、病理分级3级(RR=2.632,95%CI:1.479~4.684)、同步替莫唑胺化疗(RR=0.557,95%CI:0.329~0.944)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结论:年龄、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化疗等是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疗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年龄〈40岁、肿瘤全切、病理分级低、同步化疗患者生存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胶质 精确放疗 生存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影像分析的胶质瘤分级和生物标记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晨彬 黄峰平 +2 位作者 潘颖 张海石 夏顺仁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5-409,共5页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其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由于不同的胶质瘤患者之间预后差别很大,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化信息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当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术后组织分析来获取胶质瘤的病理组织类型和生物标记物...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其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由于不同的胶质瘤患者之间预后差别很大,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化信息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当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术后组织分析来获取胶质瘤的病理组织类型和生物标记物信息。然而,术后组织分析需要大块的组织样本,其结果容易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并且无法指导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所以,运用无创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胶质瘤的个体化信息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胶质瘤分级和生物标记检测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分级 个体化治疗 磁共振成像 生物标记物
原文传递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恩度及尼莫司汀治疗高分级脑胶质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旭辉 苗振静 +3 位作者 戴新国 李霞 翟立广 马晶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8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行放疗联合恩度及尼莫司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例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行三维适行放疗,DT50gy-68Gy;同时静脉给予恩度15mg/d,连用14d;尼莫司汀90mg/m2,第1天给药;28d为1周期。以R... 目的研究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行放疗联合恩度及尼莫司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例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行三维适行放疗,DT50gy-68Gy;同时静脉给予恩度15mg/d,连用14d;尼莫司汀90mg/m2,第1天给药;28d为1周期。以RECIST标准评价疗效,以NCI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结果 15例患者均可评价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CR53.3%,PR26.7%,SD13.3%,PD6.7%,RR(CR+PR)80.0%,DCR(CR+PR+SD)为93.3%。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4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6.7%和60.0%。结论三维适行放疗联合联合恩度及尼莫司汀治疗高分级脑胶质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恩度 尼莫司汀 分级胶质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加常规外照射治疗低分级脑胶质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倩 姜锡荣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10期79-79,共1页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放射结合常规外照射在低分级脑胶质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3年6月接受治疗的62例低分级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后接受...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放射结合常规外照射在低分级脑胶质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3年6月接受治疗的62例低分级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后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和常规外照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19.4%),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9.7%);对照组复发5例(16.1%),观察组复发2例(6.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结合常规外照射治疗低分级脑胶质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 常规外照射 分级胶质
下载PDF
脑胶质瘤化疗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申文江 李洪振 秋雨(编译) 《中国处方药》 2007年第12期66-69,共4页
高分级脑胶质瘤(恶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化疗传统观念上认为化疗对于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治疗价值有限。1980年Walker等对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分别行单纯BCNU化疗、单纯放射治疗、放疗联合BCNU化疗三种治疗方... 高分级脑胶质瘤(恶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化疗传统观念上认为化疗对于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治疗价值有限。1980年Walker等对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分别行单纯BCNU化疗、单纯放射治疗、放疗联合BCNU化疗三种治疗方法,结果表明,18个月总生存率,放疗+BCNU化疗组略优于单纯放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胶质 化疗进展 胶质母细胞 单纯放射治疗 单纯放疗 BCNU 星形细胞 术后治疗
下载PDF
基于不同扩散模型的扩散加权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和预测IDH-1突变的作用
20
作者 王卫中 姚萌萌 +2 位作者 刘梦 刘佳 杜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0005-0007,共3页
分析不同扩散模型的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与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院内病理结果确诊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检测,统计DTI... 分析不同扩散模型的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与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院内病理结果确诊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检测,统计DTI、DKI、NODDI参数,分析不同扩散模型诊断效能。结果 本组50例确诊脑胶质瘤患者,WHO分级Ⅱ级23例,Ⅲ级7例,Ⅳ级20例,其中Ⅳ级为高级别。IDH-1基因表型确定突变型患者27例,野生型患者23例。DKI、DTI、NODDI的各参数在高级别、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除DKI的MD参数以高级别低于低级别患者外,其他参数均以高级别高于低级别患者(P<0.05)。不同扩散模型在高级别、低级别鉴别符合率方面差异显著,其中DKI不同级别胶质瘤鉴别符合率较高(P<0.05)。野生型IDH-1患者经DKI检测各参数水平均高于突变型IDH-1患者,经DTI检测FA参数高于突变型患者,而MD参数低于突变型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NODDI检测各参数在不同IDH-1型患者中对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 本研究证实不同扩散模型的扩散加权成像均可为脑胶质瘤分级提供可靠依据,其中DKI参考价值较高,而对于IDH-1突变预测DTI、DKI具有可参考价值,NODDI各参数无法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模型 扩散加权成像 脑胶质瘤分级 IDH-1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