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葡萄糖代谢连接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梁胜祥 杨俊超 +3 位作者 张宇思 尹小龙 黄力 李钻芳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493-501,共9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轻度认知障碍(MCI)(T2DM&MCI)患者脑葡萄糖代谢连接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倡议(ADNI)数据库收录的T2DM&MCI受试者(观察组)和健康受试者(对照组),每组35例。从...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轻度认知障碍(MCI)(T2DM&MCI)患者脑葡萄糖代谢连接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倡议(ADNI)数据库收录的T2DM&MCI受试者(观察组)和健康受试者(对照组),每组35例。从数据库获取2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患者报告日常认知量表的记忆评分(EcogPtMem)、患者亲属报告日常认知量表的记忆评分(EcogSPMem)以及氟代脱氧葡萄糖-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PET)图像。利用SPM12将FDG-PET图像标准化到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MNI)空间脑模板上。以小脑作为参考区,提取每个受试者解剖自动标记法(AAL)模块脑区的标准摄取值比率(SUVR),构建葡萄糖代谢连接脑网络。采用GRETNA软件分析全局效率、度中心性、节点局部效率等脑网络拓扑属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差异脑区度中心性与EcogPtMem评分以及EcogSPMem评分的相关性、节点局部效率与EcogPtMem评分以及EcogSPMe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更低,EcogPtMem和EcogSPMem评分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全局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左侧海马旁回(P=0.005)、左侧海马(P=0.013)、左侧顶下缘角回(P=0.031)、左侧角回(P=0.034)、右侧角回(P=0.013)、右侧顶下缘角回(P=0.044)、右侧海马旁回(P=0.024)度中心性明显降低;左侧直回(P=0.028)、左侧海马旁回(P=0.044)、左侧海马(P=0.026)、左侧顶下缘角回(P=0.031)、左侧角回(P=0.024)、右侧角回(P=0.004)、右侧顶下缘角回(P=0.039)节点局部效率明显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左侧海马度中心性(r=-0.273,P=0.022)和左侧海马旁回度中心性(r=-0.341,P=0.004)与EcogPtMem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左侧海马度中心性(r=-0.391,P=0.001)、左侧海马旁回度中心性(r=-0.410,P<0.001)、右侧海马旁回度中心性(r=-0.240,P=0.045)与EcogSPMem评分呈负相关关系。观察组左侧海马节点局部效率(r=-0.257,P=0.032)、左侧海马旁回节点局部效率(r=-0.251,P=0.036)、右侧角回节点局部效率(r=-0.265,P=0.027)与EcogPtMem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左侧海马节点局部效率(r=-0.363,P=0.002)和左侧海马旁回节点局部效率(r=-0.362,P=0.002)与EcogSPMem评分呈负相关关系。结论:T2DM&MCI患者脑葡萄糖代谢连接网络拓扑结构异常可能是引起其记忆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这可为探究T2DM&MCI神经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轻度认知障碍 度中心性 节点局部效率 脑葡萄糖代谢 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下载PDF
头针对抑郁症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泳 李东江 +5 位作者 唐安戊 李求实 夏东斌 解亚宁 龚伟 陈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察头针对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12例抑郁症患者均接受头针治疗,取穴为顶中线(MS5)、额中线(MS1)和双侧额旁1线(MS2)。电针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接受PET检测。框取感... 目的 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察头针对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12例抑郁症患者均接受头针治疗,取穴为顶中线(MS5)、额中线(MS1)和双侧额旁1线(MS2)。电针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接受PET检测。框取感兴趣脑区(ROI),将各脑区所得葡萄糖代谢放射性计数采用半定量方式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上述穴位头针能升高双侧额叶、双侧顶叶、右侧扣带回、右侧尾核和左侧小脑葡萄糖代谢,降低右侧颞叶、双侧丘脑葡萄糖代谢。结论 电针抑郁症患者顶中线、额中线和双侧额旁1线能影响不同脑区的葡萄糖代谢,初步表明头针治疗抑郁症的机理与其调整皮质-边缘通路功能障碍、提高脑区葡萄糖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 抑郁症患者 脑葡萄糖代谢 头针治疗 额旁1线 电针 中线 兴趣 结论
下载PDF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 被引量:20
3
作者 何洁 许英路 +3 位作者 翟勇 张人玲 张顺英 孙素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5-628,共4页
目的 通过比较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观察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5例正常人的脑18氟脱氧葡萄糖(18 F FDG)符合线路显像与99 锝m 双半胱氨酸乙酯(99Tcm ECD)脑血... 目的 通过比较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观察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5例正常人的脑18氟脱氧葡萄糖(18 F FDG)符合线路显像与99 锝m 双半胱氨酸乙酯(99Tcm ECD)脑血流灌注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1.81%、95.71%,脑血流灌注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7.45%(P<0.01)、92.86%(P>0.05)。结论 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较脑血流灌注显像更灵敏,故可用于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 血流灌注显像 血管病
下载PDF
头电针对正常人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泳 唐安戊 +3 位作者 李求实 李东江 张祥松 夏东斌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79-781,共3页
目的 :观察头电针对正常人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6例健康自愿者均接受头电针治疗 ,穴位为顶中线 (MS 5 )、额中线 (MS 1)和双侧额旁 1线 (MS 2 )。电针前后分别接受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检测 ,设置感兴趣区 (ROI... 目的 :观察头电针对正常人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6例健康自愿者均接受头电针治疗 ,穴位为顶中线 (MS 5 )、额中线 (MS 1)和双侧额旁 1线 (MS 2 )。电针前后分别接受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检测 ,设置感兴趣区 (ROI) ,将各区所得葡萄糖代谢放射性计数采用半定量方式于电针前后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头电针能显著升高双侧额叶、尾核、左侧扣带回和小脑的葡萄糖代谢。结论 :电针正常人顶中线、额中线和双侧额旁 1线能提高部分脑区的葡萄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正常人 脑葡萄糖代谢 双侧 额旁1线 扣带回 PET
下载PDF
针刺百会穴前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不同脑区的脑葡萄糖代谢 被引量:27
5
作者 黄泳 赖新生 +4 位作者 陈静 李东江 唐安戊 Win Moe Htut Fenanda Hamanenga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6期68-70,共3页
目的: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观察百会穴针刺前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对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方法:收治2004-05/10广州星光老人之家二院和广州千禧颐老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病程1~9年;均为右利手。随机... 目的: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观察百会穴针刺前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对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方法:收治2004-05/10广州星光老人之家二院和广州千禧颐老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病程1~9年;均为右利手。随机分为常规体针治疗组5例和百会治疗组5例。5次/周,共治疗4周。10例中缺血性脑血管病8例,出血性脑血管病2例;有1次脑卒中史9例,有2次脑卒中史1例;右侧偏瘫7例,左侧偏瘫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法观察脑区感兴趣区[分别设为双侧额叶(眶回)、双侧顶叶、双侧颞叶(海马及海马旁回)、双侧枕叶、双侧丘脑、双侧扣带回、双侧尾状核、双侧豆状核和双侧小脑]的葡萄糖代谢水平,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1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常规针刺组治疗前后脑部感兴趣区葡萄糖代谢变化:患脑豆状核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2.49±0.99,1.85±0.53),t=2.90,P<0.05]。健脑治疗后颞叶明显高于治疗前[(1.59±0.63,1.28±0.36),t=2.88,P<0.05]。②百会组治疗前后脑部感兴趣区葡萄糖代谢变化:患脑额叶、豆状核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2.78±0.27,2.80±0.40;2.21±0.34,2.25±0.35),t=3.01,3.25,P<0.05]。健脑颞叶、豆状核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1.69±0.43,2.79±0.38;1.32±0.36,2.22±0.47),t=2.93,3.16,P<0.05]。结论:①常规针刺组能显著提高患脑豆状核和健脑颞叶的葡萄糖代谢水平。②百会穴治疗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患脑额叶、健脑颞叶及双侧豆状核区的葡萄糖代谢有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百会穴 血管性痴呆 代谢 脑葡萄糖代谢 中医治疗
下载PDF
针刺对脑葡萄糖代谢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霁 董竞成 +3 位作者 左传涛 魏薇 管一晖 赵军 《上海针灸杂志》 2001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明确针刺特定穴位对特定脑功能区影响 ,探索针刺效应的作用原理。方法 选穴合谷与曲池 ,足三里和上巨虚 ,头部运动区和风池 (对应于肢体取穴的一侧 )。应用 1 8F- FDG PET技术观察电针对 12例正常人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和脑功能活... 目的 明确针刺特定穴位对特定脑功能区影响 ,探索针刺效应的作用原理。方法 选穴合谷与曲池 ,足三里和上巨虚 ,头部运动区和风池 (对应于肢体取穴的一侧 )。应用 1 8F- FDG PET技术观察电针对 12例正常人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和脑功能活动的变化。结果 针刺穴位后 ,可见两侧额叶、中上颞叶、顶叶、感觉皮层、丘脑、眶回、对侧小脑、海马、对侧前颞叶葡萄糖代谢和脑功能活动增高变化 (以对侧为主 )。结论 针刺调节作用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在 PET影像技术研究针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中得到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葡萄糖代谢 功能 电针
下载PDF
头针对帕金森病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卓鹰 黄泳 +4 位作者 姜雪梅 唐安戊 李东江 邵明 吴卓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头针 美多巴 脑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的PET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选红 江开达 +3 位作者 左传涛 王立伟 曹秋云 赵军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症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神经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对1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与 1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ositionemissiontomography ,PET)。抑郁症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Montgomer... 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症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神经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对1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与 1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ositionemissiontomography ,PET)。抑郁症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Montgomery Asberg抑郁量表 (MA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中国修订版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WAIS RC)、中国修订版韦克斯勒记忆量表 (WMS 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评定。结果  (1)感兴趣区 (ROI)分析显示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右侧扣带回的rCMRglc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rCMRglc降低甚于左侧额上回rCMRglc降低 (P <0 0 5 )。 (2 )抑郁症组左侧、右侧rCMRglc与其MADS评分值呈负相关 (分别为P <0 0 5、P <0 0 1) ;右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双侧扣带回、双侧颞叶rCMRglc与SI评分值呈负相关 (除右颞叶P <0 0 1,余区域P <0 0 5 ) ;左侧额下回rCMRglc与其WMS评分值呈正相关P <0 0 5 )。 (3)抑郁症组右侧丘脑rCMRglc与其 1→ 10 0数数值呈正相关 (P <0 0 5 ) ;右侧额中回rCMRglc与其图片值呈负相关 (P <0 0 5 ) ;右侧岛叶rCMRglc与其再认值呈正相关 (P <0 0 5 ) ;左侧颞叶、左侧枕叶rCMRglc与其理解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局部脑葡萄糖代谢 PET 神经心理测验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下载PDF
正常人安静和催眠状态下脑葡萄糖代谢的自身对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郑直 王立伟 +3 位作者 左传涛 管一晖 陶明毅 施慎逊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健康正常人催眠静息状态和清醒安静状态下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差异,初步探索催眠状态的神经生理基础。方法正常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行18F-FDG PET扫描。隔日后,采用凝视法将受试者诱导进入催眠状态,再次行18F-FDG PET扫描。两种状... 目的研究健康正常人催眠静息状态和清醒安静状态下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差异,初步探索催眠状态的神经生理基础。方法正常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行18F-FDG PET扫描。隔日后,采用凝视法将受试者诱导进入催眠状态,再次行18F-FDG PET扫描。两种状态皆应采用3D模式进行PET脑显像,应用SPM分析对催眠静息状态和清醒安静状态18F-FDG PET图像进行组间体元统计,统计所得到的一系列数值构成了统计参数地图(SPM)。比较催眠静息状态和清醒安静状态脑局部糖代谢的变化,根据变化差异显著(p<0.001)区域的Talariach坐标值确定其部位。结果SPM分析显示催眠静息状态较清醒安静状态右侧枕叶(BA17,18)、左侧枕叶(BA17,18)、左侧顶叶(BA40,)、左侧颞上回(BA22)、右侧尾状核、右侧小脑后叶、右侧额叶(BA6)、左侧额中回(BA8,9)和右侧丘脑葡萄糖代谢明显降低(P<0.001)。结论催眠静息状态脑葡萄糖代谢不同于清醒安静状态,催眠静息状态存在神经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眠 催眠静息状态 清醒状态 PET 葡萄糖代谢 脑葡萄糖代谢 催眠状态 安静状态 自身对照研究 正常人
下载PDF
护理因素对^(18) FDG PET/CT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文艳 吴大勇 +2 位作者 边艳珠 胡玉敬 魏强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7期2706-2708,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因素对患者PET/CT脑代谢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47例进行PET/CT脑代谢显像检查患者,患者经专科护理,空腹6 h以上,封闭视听30 min后注射18FDG,注射药物后继续封闭视听40 min,然后进行PET/CT脑代谢显像检查。由3名主治医... 目的探讨护理因素对患者PET/CT脑代谢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47例进行PET/CT脑代谢显像检查患者,患者经专科护理,空腹6 h以上,封闭视听30 min后注射18FDG,注射药物后继续封闭视听40 min,然后进行PET/CT脑代谢显像检查。由3名主治医师职称以上医生共同阅片,对PET/CT脑代谢显像图像质量是否符合诊断要求进行评价,评价等级分为良好,合格及不合格三级。结果经过护理47例患者全部完成检查,其中42例PET/CT脑代谢图像质量评为良好,3例评为合格,2例评为不合格。结论护理工作是保障患者顺利完成PET/CT脑代谢显像、获得高质量图像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 护理 显像质量
下载PDF
健康成年人脑葡萄糖代谢性别差异的SPM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卫平 徐浩 +2 位作者 李金花 王淑侠 朱林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8-540,545,共4页
目的:采用统计参数图(SPM)法分析健康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大脑葡萄糖代谢水平的性别差异。方法:对306例健康成年人进行静息状态下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脑显像。采用SPM 5软件将男性组(n=218)和女性... 目的:采用统计参数图(SPM)法分析健康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大脑葡萄糖代谢水平的性别差异。方法:对306例健康成年人进行静息状态下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脑显像。采用SPM 5软件将男性组(n=218)和女性组(n=88)PET脑显像数据进行基于体素水平的图像分析。男、女性之间脑代谢水平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获得有差异区域的Talairach坐标值,并查出各坐标所对应的脑功能区。结果:女性组总体脑葡萄糖代谢水平较男性组高。男性组脑葡萄糖代谢水平较女性组增高的脑区为右额叶旁中央小叶,而较女性组减低的脑区为左扣带后回、右颞叶中央后回、左额叶中央前回和右额叶上回。结论:安静状态下健康成年人脑葡萄糖代谢水平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葡萄糖代谢 性别差异 统计参数图
下载PDF
情志因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迈兰 兰蕾 +3 位作者 曾芳 李学智 刘旭光 梁繁荣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分别对7例伴有轻度焦虑抑郁(抑郁焦虑组)和8例不伴有焦虑抑郁(非抑郁焦虑组)的FD患者行脑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用统计...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分别对7例伴有轻度焦虑抑郁(抑郁焦虑组)和8例不伴有焦虑抑郁(非抑郁焦虑组)的FD患者行脑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2)比较两组间脑葡萄糖代谢的差别.结果:抑郁焦虑组与非抑郁焦虑组比较,脑葡萄糖代谢下降的脑区集中于右侧大脑半球,主要位于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左侧大脑半球较少,主要位于额下回和中央前回;脑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集中于右侧大脑半球的颞叶、枕叶和左侧大脑半球的顶叶,枕叶及边缘系统.结论:FD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加工和调节涉及广泛的脑区,左右大脑半球均参与,主要集中于额叶、颞叶和边缘系统,枕叶和顶叶也参与了抑郁焦虑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抑郁焦虑 脑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健康成人脑葡萄糖代谢的PET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秋云 江开达 +6 位作者 左传涛 刘永昌 赵军 管一晖 肖世富 黄红芳 张明圆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8-191,共4页
目的 探求健康成年人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 对11例年龄在60岁以上(SS)和17例在60岁以下(LS)的两组健康成年人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 photography,PET),对各脑区及多个核团进行半定量测定... 目的 探求健康成年人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 对11例年龄在60岁以上(SS)和17例在60岁以下(LS)的两组健康成年人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 photography,PET),对各脑区及多个核团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 SS组双侧额叶、眶回、前后扣带回、海马、海马旁回、尾状核、壳核、颞叶、丘脑、岛叶、枕颞外侧回、中央后回、顶叶、颞-顶枕交界区(temporparieto-occipital,TPO)、杏仁核及左侧枕颞内侧回、左侧中央前回等大脑各部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regional cerebral metabolism rate of glucose,rCMRglc)较LS组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左侧颞叶下回及双侧中央前回rCMRglc的变化与增龄无关,提示该部位CMRglc相对稳定,其余脑区均与增龄呈负相关(P<0.05或P<0.01);另外,所有脑区CMRglc的改变均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 健康成年人的大脑代谢和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对健康成年人的变化有所了解,方能更好地对异常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成年人 脑葡萄糖代谢 PET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卢岩 王世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5-999,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微循环和葡萄糖代谢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和地机组,电针治疗15天和30天,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检测电针对局灶性脑缺...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微循环和葡萄糖代谢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和地机组,电针治疗15天和30天,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检测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采用酶化学法测定脑组织葡萄糖、乳酸及丙酮酸的含量研究电针对脑组织葡萄糖代谢的改善作用。结果:针刺治疗后,针刺内关组大鼠海马CA1区微循环血流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和针刺地机组大鼠(P<0.05),针刺内关组大鼠脑组织内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含量明显升高,乳酸含量降低,与模型组、针刺地机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30天组疗效好于15天组。结论:电针可明显提高MCAO大鼠海马CA1区的微循环血流量,通过微循环的改善进而增加缺血脑组织能量供应,改善缺血后组织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减轻组织细胞的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缺血 电针 微循环血流量 脑葡萄糖代谢
原文传递
MicroPET观察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虹 高凯 +5 位作者 李瑞晟 任映 朱志慧 孙海芸 杨金铎 王蓬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36-338,I0011,共4页
目的利用18氟-脱氧葡萄糖microPET(18F-FDG microPET)影像学技术观察正常对照组小鼠,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脑葡萄糖代谢情况。方法随机挑选6月龄正常对照组C57BL/6J小鼠3只,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APPswe/PS1... 目的利用18氟-脱氧葡萄糖microPET(18F-FDG microPET)影像学技术观察正常对照组小鼠,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脑葡萄糖代谢情况。方法随机挑选6月龄正常对照组C57BL/6J小鼠3只,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各3只,通过2%异氟烷吸入麻醉后,从尾静脉弹丸式注射放射性示踪剂18F-FDG每例约14.8~16.5 MBq,摄取45 min后进行10 min microPET图像采集。计算并比较各组小鼠每克脑组织(除小脑)18F-FDG的摄取率。结果姜黄素治疗组小鼠每克脑组织18F-FDG的摄取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结论姜黄素能明显提高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脑18 F-FDG的摄取及每克脑组织的摄取率,并可能通过影响脑葡萄糖代谢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脱氧葡萄糖 脑葡萄糖代谢 姜黄素 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年龄对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左传涛 刘永昌 +2 位作者 管一晖 赵军 林祥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PET仪研究脑葡萄糖代谢与年龄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将29例正常人分为三个年龄段 ,分别进行FDG -PET脑显像。将各脑区与白质的比值作为评价葡萄糖代谢的半定量方法。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 ,皮质代谢有所减低 ,尤以额...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PET仪研究脑葡萄糖代谢与年龄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将29例正常人分为三个年龄段 ,分别进行FDG -PET脑显像。将各脑区与白质的比值作为评价葡萄糖代谢的半定量方法。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 ,皮质代谢有所减低 ,尤以额叶为明显 ,而小脑、壳核代谢减低不明显。结论 :总结老年脑FDG -PET图像的特点如下。(1)外侧裂增宽、脑室增大、脑沟增宽 ;(2)皮质代谢减低 ,尤以额叶为明显 ;(3)额叶放射性/白质放射性比值的95 %可信区间为1.81~2.48 ;(4)皮质前后梯度性变化消失 ;(5)小脑、壳核代谢减低不明显 ;(6)小脑放射性/白质放射性比值的95 %可信区间为1.82~2.51。(7)壳核放射性/额叶放射性比值的95 %可信区间为0.98~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G-PET 年龄 脑葡萄糖代谢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的SPM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选红 江开达 +2 位作者 左传涛 曹秋云 赵军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特点。方法对14例首发并且符合DSM-Ⅳ的抑郁症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估及18F-FDGPET检查;对11例年龄、性别、文化...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特点。方法对14例首发并且符合DSM-Ⅳ的抑郁症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估及18F-FDGPET检查;对11例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均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18F-FDGPET检查。18F-FDGPET显像后,用统计参数地图(SPM,P值设为0.001)方法分析抑郁症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分布差别。结果SPM分析显示双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额叶内侧,右侧脑岛葡萄糖代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左侧丘脑,左侧前扣带回,双侧小脑前叶山顶、右侧小脑后叶山坡,左侧枕中回,左侧颞中、下回葡萄糖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皮质-丘脑-边缘回路代谢异常;小脑的代谢异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区域;从神经影像学角度为抑郁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SPM分析 神经影像学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脑葡萄糖代谢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对脑梗死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影响的穴位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申鹏飞 石学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醒脑开窍"组穴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经穴特异性效应,研究针刺治疗脑梗塞的中枢机制。方法:选取急性基底节脑梗死患者18例,分为经穴组(基础治疗+醒脑开窍主穴针刺)、非经非穴组(基础治疗+非经非穴针刺... 目的:探讨针刺"醒脑开窍"组穴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经穴特异性效应,研究针刺治疗脑梗塞的中枢机制。方法:选取急性基底节脑梗死患者18例,分为经穴组(基础治疗+醒脑开窍主穴针刺)、非经非穴组(基础治疗+非经非穴针刺)和对照组(基础治疗),每组6例。以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PET-CT的18F-FDG(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显像资料作为中枢代谢改善评价标准,从分子水平动态的观察针刺经穴、非经穴及无针刺干预对脑梗死全脑、脑梗死中心和梗死周围水肿带葡萄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全脑代谢、脑梗死中心和梗死周围水肿带代谢呈明显激活状态,其激活广度及强度均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和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基底节梗死病人,可有效改善病人脑内相应部位葡萄糖代谢,与非经非穴相比有显著的特异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开窍”针刺法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脑葡萄糖代谢 经穴特异性
原文传递
MicroPET观察姜黄素对9月龄AD小鼠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慧利 高凯 +5 位作者 魏鹏 王虹 任映 孙海芸 杨金铎 王蓬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8-41,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氟18-脱氧葡萄糖MicroPET(18F-FDG microPET)影像技术观察姜黄素对9月龄AD小鼠的脑葡萄糖代谢影响。方法随机挑选9月龄(3月龄小鼠,干预6个月)模型组、西药组和姜黄素大、中、小剂量组AD小鼠各3只,以及同月龄C57BL/6J正常对照组... 目的通过氟18-脱氧葡萄糖MicroPET(18F-FDG microPET)影像技术观察姜黄素对9月龄AD小鼠的脑葡萄糖代谢影响。方法随机挑选9月龄(3月龄小鼠,干预6个月)模型组、西药组和姜黄素大、中、小剂量组AD小鼠各3只,以及同月龄C57BL/6J正常对照组小鼠3只,通过吸入2%异氟烷麻醉后,每例弹丸式从尾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18F-FDG约14.8~16.5 MBq,摄取1 h后采集10 min MicroPET图像。计算每组小鼠每克脑组织(除小脑)18F-FDG的摄取率并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姜黄素中剂量组小鼠和西药组小鼠每克脑组织18F-FDG的摄取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结论姜黄素治疗后,9月龄AD模型小鼠脑18F-FDG的摄取有所改善,提示AD模型脑糖代谢所反映的脑功能得到改善,姜黄素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葡萄糖代谢 姜黄素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氟18-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护理因素对儿童PET/CT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文艳 吴大勇 +3 位作者 边艳珠 胡玉敬 魏强 李金付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10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因素对患儿PET/CT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24例患儿纳入研究,患儿空腹4 h以上,封闭视听30 min后注射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注射药物后继续封闭视听40 min,然后进行PET/CT检查。对依从性差、显像时不能保持... 目的:探讨护理因素对患儿PET/CT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24例患儿纳入研究,患儿空腹4 h以上,封闭视听30 min后注射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注射药物后继续封闭视听40 min,然后进行PET/CT检查。对依从性差、显像时不能保持头部静止不动的患儿给予镇静。结果:大于7岁患儿共9例均未镇静,其中2例患儿显像失败,经家属及护理人员安抚及鼓励,再次显像图像达到诊断要求,余7例大于7岁患儿图像均达到诊断要求。小于7岁患儿15例均口服10%水合氯醛镇静后显像,图像均达到诊断要求。结论:护理工作是保障患儿顺利完成PET/CT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获得高质量图像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PET/CT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