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6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动态图像后处理对脑血管畸形病变的诊断价值研讨
1
作者 王丽 周田 刘斯咪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动态图像后处理运用于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接诊的70例疑似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并且提供多层螺...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动态图像后处理运用于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接诊的70例疑似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并且提供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动态图像后处理,应用CT多平面重组、三维容积漫游及联合诊断分析诊断效能。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阳性检出率为48.57%,CT多平面重组诊断阳性检出率为42.86%,三维容积漫游诊断阳性检出率为44.29%,联合检查阳性检出率为51.43%。CT多平面重组诊断、三维容积漫游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显著高于CT多平面重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维容积漫游诊断、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动态图像后处理中,CT多平面重组联合三维容积漫游诊断运用于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病变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动态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郭志佳 孙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66-0169,共4页
观察对接受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就诊的96例脑血管畸形患儿的资料,对他们均开展介入栓塞手术的治疗并随机分成2组,参照组给予基础护理模式,试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 观察对接受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就诊的96例脑血管畸形患儿的资料,对他们均开展介入栓塞手术的治疗并随机分成2组,参照组给予基础护理模式,试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差异。结果 两组栓塞术患者护理后的术前SAS评分、术后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P<0.05)。结论 在使用介入栓塞术治疗脑血管畸形的治疗中开展综合护理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不仅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还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儿接受手术后能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介入栓塞术 综合护理干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探讨经颅多普勒对小儿脑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3
作者 赵俊 王芳 刘娟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5期95-96,共2页
目的 分析经颅多普勒对小儿脑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文中抽取100例小儿脑血管畸形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分析经颅多普勒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 (1)选择100例正常受检人员和脑血管畸形患儿进行比较,两组MCA... 目的 分析经颅多普勒对小儿脑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文中抽取100例小儿脑血管畸形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分析经颅多普勒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 (1)选择100例正常受检人员和脑血管畸形患儿进行比较,两组MCA、ACA、PCA水平对比(P<0.05);(2)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后9个月脑血管畸形患儿MCA、ACA、PCA的收缩期流速经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后9个月脑血管畸形患儿MCA、ACA、PCA的PI水平经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脑血管畸形采用经颅多普勒应用价值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小儿脑血管畸形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脑铁沉积与脑血管畸形患者栓塞术后脑出血的关系
4
作者 张云鹏 陈小帅 +3 位作者 王岩 李玉明 李长宝 李昊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分析脑铁沉积与脑血管畸形患者栓塞术后脑出血的关系,为临床诊疗、预后评估等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6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神经外科和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血管一病区收治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血管内栓塞... 目的分析脑铁沉积与脑血管畸形患者栓塞术后脑出血的关系,为临床诊疗、预后评估等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6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神经外科和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血管一病区收治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根据栓塞术后7 d内的头颅CT结果分为非脑出血组65例和脑出血组12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栓塞术前脑铁沉积(磁化率);观察脑出血患者出血第1天、3天、7天脑血肿体积值及脑铁沉积的变化情况。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脑血管畸形患者脑铁沉积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脑铁沉积预测脑血管畸形患者栓塞术后脑出血的价值。结果栓塞术后7 d内,经CT检查证实颅内出血12例(15.58%)。脑出血组引流静脉栓塞占比高于非脑出血组(χ^(2)/P=4.663/0.031);脑出血组栓塞术前丘脑、壳核、海马、红核、黑质的磁化率值均高于非脑出血组患者(t/P=4.340/0.001、2.944/0.004、4.833/<0.001、2.326/0.023、2.742/0.008),2组栓塞术前尾状核、苍白球磁化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性别与丘脑的脑铁沉积有关(r=0.293,P=0.010),其他基线资料与脑铁沉积无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丘脑、壳核、海马、红核、黑质及五者联合的磁化率值预测血管畸形患者栓塞术后脑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5、0.741、0.850、0.706、0.750、0.979,且五者联合预测效能高于丘脑、壳核、红核、黑质单独预测(Z/P=2.129/0.033、2.560/0.010、3.243/0.001、2.490/0.013)。栓塞术后脑出血患者出血第1天、3天、7天,脑铁沉积与脑血肿体积值变化趋势一致。结论脑铁沉积与脑血管畸形患者栓塞术后脑出血有关,脑铁沉积过量可增加脑出血的风险,且脑铁沉积可能与患者脑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脑铁沉积 血管内栓塞术 脑出血 相关性
下载PDF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李云梦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住院时间、心理状态、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住院时间、心理状态、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出血 优质护理模式 康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标准化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郭茜 王晓娜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8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在脑血管畸形伴出血治疗中辅以标准化优质护理,对患者病情康复的干预意义。方法:试验者是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医院治疗的70例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分成相同例数的2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与标准化优质护理,比对不... 目的:探讨在脑血管畸形伴出血治疗中辅以标准化优质护理,对患者病情康复的干预意义。方法:试验者是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医院治疗的70例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分成相同例数的2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与标准化优质护理,比对不同护理模式下各项护理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标准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利于减少患者治疗中发生并发症风险,改善其不良情绪的同时,还能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对促进其康复起着积极意义,临床借鉴意义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出血 标准化优质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情绪变化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VEGF、LP、Ang1、Ang2的影响
7
作者 唐明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897-900,共4页
目的 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用于隐匿性脑血管畸形(OVMS)出血对患者瘦素(L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及血管生成素2(Ang2)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01月-2022年10月收入OVMS出血患者总共9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 目的 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用于隐匿性脑血管畸形(OVMS)出血对患者瘦素(L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及血管生成素2(Ang2)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01月-2022年10月收入OVMS出血患者总共9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常规切除畸形血管并清除颅内血肿)、观察组(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各有49例,比较两组疗效;生活能力分级;并发症;术前术后LP、VEGF、Ang1、Ang2含量;术前术后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以及椎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在有效率方面是95.92%远远高于对照组79.59%(P<0.05)。观察组在生活能力分级方面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并发症占比方面是4.08%远远低于对照组18.37%(P<0.05)。术前,两组LP、VEGF、Ang1、Ang2含量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LP、VEGF、Ang2均较术前降低(P<0.05),Ang1含量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LP、VEGF、Ang2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Ang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流速度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流速度均较前提升(P<0.05),且观察组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用于OVMS出血患者疗效理想,能提升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出现,改善LP、VEGF、Ang1以及Ang2水平,促进脑血管血流恢复,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瘦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
下载PDF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出血接受介入栓塞术的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8
作者 徐春富 仇圣刚 袁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938-941,共4页
目的探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出血接受介入栓塞术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52例)两组。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出血接受介入栓塞术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52例)两组。对照组接受手术切除联合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生活功能分级标准(ADL)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分级中的优良率(Ⅰ级+Ⅱ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出血的效果确切,可使患者生活功能得到有效提升,并使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可作为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出血治疗的有效方式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出血 介入栓塞术 疗效 并发症 生活功能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血管畸形出血的围术期护理探究
9
作者 刘亚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0149-0152,共4页
脑血管畸形出血开展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实施为手术期护理研究。方法 抽取我院血管畸形出血患者20例,分为两组比较不同护理效果,对照组开展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经护理后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 脑血管畸形出血开展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实施为手术期护理研究。方法 抽取我院血管畸形出血患者20例,分为两组比较不同护理效果,对照组开展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经护理后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脑血管畸形出血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能够提高整体康复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手术 血管内栓塞术 脑血管畸形 脑出血 围手术 并发症 恢复效果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双持硬膜外麻醉用于妊娠合并脑血管畸形患者剖宫产术一例
10
作者 姚志平 殷开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839-840,838,共3页
脑血管畸形包括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海绵状血管畸形、发育性静脉异常以及其他混合性病变或未分类的血管瘤,这些病变发作往往预后不好,通常需要提前手术或血管内介入干预[1]。硬膜外麻醉是将麻醉药注射到硬膜... 脑血管畸形包括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海绵状血管畸形、发育性静脉异常以及其他混合性病变或未分类的血管瘤,这些病变发作往往预后不好,通常需要提前手术或血管内介入干预[1]。硬膜外麻醉是将麻醉药注射到硬膜外,通过浸润的方式起作用,脊柱高低位两点穿刺硬膜外麻醉可以解决单一硬膜外麻醉中麻醉平面不够、上腹部腹肌紧张、牵拉反应明显的问题,还可以解决腰硬联合麻醉中血压、心率波动过大的问题。当妊娠合并脑血管畸形的患者需要剖宫产手术时,选择全身麻醉需要面临困难气道带来的困难插管和返流误吸的巨大挑战,腰麻可能会带来脑脊液的流失、颅内压下降引发脑血管出血等问题,我们可以考虑采用两点穿刺双持的硬膜外麻醉方法。本文通过病例报道来详细介绍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持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脑血管畸形
下载PDF
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丁晓 李智斌 黄戈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9期32-33,共2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血肿清除加脑血管畸形切除术患者19例,行血肿清除加Ⅱ期脑血管畸形切除术患者9例,... 目的分析与探讨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血肿清除加脑血管畸形切除术患者19例,行血肿清除加Ⅱ期脑血管畸形切除术患者9例,行脑室外引流加Ⅱ期脑血管畸形切除术患者7例,行血肿清除加去除骨瓣减压手术5例。结果 40例患者中治愈37例,死亡3例。治疗效果优24例,良9例,差4例。术后随访患者37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3年,22例患者恢复工作,10例患者生活能够自理,5例患者仍需要他人照顾。结论对于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的外科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清除血肿,妥善处理脑血管畸形团,以实现改善病症与解除病因的目的。行血肿清除加脑血管畸形切除术可以促使患者术后身体功能的恢复,有效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急性出血 外科治疗 血肿清除加脑血管畸形切除术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血管畸形显像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刘亚欧 李坤成 +3 位作者 杨延辉 安靖 于春水 秦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初步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血管畸形显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006年5月至9月间对11例颅内血管畸形患者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11例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25岁。其中6例为海绵状血管瘤,3例为脑动静脉畸形,2例为静脉畸形。SW... 目的初步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血管畸形显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006年5月至9月间对11例颅内血管畸形患者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11例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25岁。其中6例为海绵状血管瘤,3例为脑动静脉畸形,2例为静脉畸形。SWI所得图像应用10mm厚度的最小密度投影重组。与手术所见和DSA对比,将SWI图像与常规MR序列比较。结果SWI对11例血管畸形患者的病灶均显示清楚。其中6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常规MR序列发现10个海绵状血管瘤,而SWI发现了15个;3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中,2例SWI较常规序列发现更多病灶。SWI发现了DSA所见的4支引流静脉中的3支,而常规MR序列仅可以显示1支,且更易与动脉区分,常规序列和SWI均可发现2支供血动脉,SWI还可以显示其中1例动静脉畸形的钙化;2例静脉畸形均可清晰显示扩张的髓静脉和粗大的引流静脉,而常规序列显示欠佳。结论SWI应作为脑血管畸形尤其慢流速血管畸形诊断的常规序列应用于临床,结合其他序列对脑血管畸形能提供更全面、精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血管畸形 引流静脉 髓静脉
下载PDF
脑血管畸形的MRI及MRA诊断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伟国 李晓阳 +2 位作者 陈金华 李允先 许兴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研究脑动静脉畸形与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及MRA特征,评价不同的成像方法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1例脑动静脉畸形及6例海绵状血管瘤分别作了常规MR成像及MR血管成像,MRI采用SET1和Turbo... 目的:研究脑动静脉畸形与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及MRA特征,评价不同的成像方法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1例脑动静脉畸形及6例海绵状血管瘤分别作了常规MR成像及MR血管成像,MRI采用SET1和TurboSET2加权序列,MRA采用2D-FLASH及3D-FISP序列,6例海绵状血管瘤MRA仅使用2D-FLASH序列。所有成像以环形激化头线圈在1.0TMR仪上完成。结果:T1及T2加权成像畸形血管表现为无信号的流空区,AVM的内部结构及继发改变MRI能很好显示,FISP-3D成像,17例显示供血动脉,11例引流静脉在2D-FLASH成像时显示。脑海绵状血管瘤在T1及T2加权像上表现典型,FISP-3DMRA未发现有病变血管显示。结论:MRA能显示AVM的三维解剖结构,采用不同的成像方法,能完整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与瘤巢的关系,MRA和MRI联合使用有利于对血管结构及周围软组织结构作出全面评价。T1及T2加权成像能对脑海绵状血管瘤作出明确诊断,MRA并不能提供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NMR 成像 诊断
下载PDF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 被引量:4
14
作者 夏鹤春 孙涛 +1 位作者 宋家仁 黄德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79-279,共1页
本文分析了12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对其疾病的发生机理进行了详细讨论。阐述了CT、MRI在此疾病中的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了对其手术治疗的意义及重点。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隐匿型 CT NMR 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脑血管畸形急性脑出血30例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全祥 张军臣 +3 位作者 张延庆 陈德勤 关金花 梁雪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脑血管畸形 外科治疗 头颅CT 患者 脑动静脉畸形 脑血管造影 例外
下载PDF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与隐匿性脑血管畸形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余辉 陈世洁 +4 位作者 吴明灿 刘建雄 姚远 张志文 罗国才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EICH)及合并隐匿性脑血管畸形(AOVM)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CEICH2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1例CEICH均表现为脑内局灶性反复出血和扩展,14例合并有AOVM,其中部分病例CT扫描可见... 目的探讨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EICH)及合并隐匿性脑血管畸形(AOVM)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CEICH2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1例CEICH均表现为脑内局灶性反复出血和扩展,14例合并有AOVM,其中部分病例CT扫描可见斑点状、条索状钙化,或显示点片状、条索状强化;MRI显示于出血灶内部或边缘可见等、低信号背景下密集杂乱小球形、斑点状高、等信号影。结论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上述特点者,应考虑CEICH或合并AOVM,显微外科和病理检查是最佳确诊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 脑血管畸形 CT MRI
下载PDF
经颅彩色双功超声显像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及脑血管畸形 被引量:6
17
作者 简文豪 武文 +3 位作者 丁桂春 朱洁 郑文济 魏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 :研究经颅彩色双功超声显像 (TCCD)方法学及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和脑血管畸形的可靠性。材料和方法 :颅内占位性病变 (ISOL)及脑血管畸形 (CVM)共 73例 ,探头频率 2 .0~ 3 .5MHz ,彩色多普勒 (CDFI)频率 2 .0MHz。颞窗是主要声窗 ... 目的 :研究经颅彩色双功超声显像 (TCCD)方法学及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和脑血管畸形的可靠性。材料和方法 :颅内占位性病变 (ISOL)及脑血管畸形 (CVM)共 73例 ,探头频率 2 .0~ 3 .5MHz ,彩色多普勒 (CDFI)频率 2 .0MHz。颞窗是主要声窗 ,探头行横切、纵切、斜切扫查。结果 :ISOL及CVM共 66例 ( 90 .4% )被检出 ,CVM包括动静脉畸形 (AVM)及动脉瘤 (aneurysm)。ISOL 6例及CVM 1例 ( 9.6% )超声未检出的原因与病变类型及声窗无关 ,主要与病变位置有关。结论 :TCCD可作为对诊断与鉴别诊断AVM及动脉瘤的较好方法 ,对ISOL可作为辅助诊断及随诊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彩色双功超声显像 颅内占位性病变 脑血管畸形 静脉畸形 动脉瘤
下载PDF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附15例报告)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健 刘荣耀 +4 位作者 许友松 李涛 位振清 董滨 朱廷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7期392-394,共3页
目的探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AOCVM)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OCVM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2例予以骨瓣复位,3例行去骨瓣。结果 AOCVM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本组病人均以脑出血或癫痫发作发病,表现为相应的症状和体征。C... 目的探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AOCVM)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OCVM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2例予以骨瓣复位,3例行去骨瓣。结果 AOCVM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本组病人均以脑出血或癫痫发作发病,表现为相应的症状和体征。CT显示为不规则混杂密度影,或在血肿周围出现环状、点状增强影。DSA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血管畸形征象或者为无血管区占位,类似脑出血。随访3个月~5年,痊愈10例,轻度偏瘫5例,所有患者均无癫痫发作和再出血。结论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上述特点者,应考虑AOCVM,病理检查和显微外科手术是最佳确诊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青年隐匿性脑血管畸形18例诊断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14
19
作者 梁朝辉 王帅 +4 位作者 赵林 田剑光 刘新 胡福广 王立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9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隐匿性脑血管畸形(AOVM)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8例青年AOVM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诊治方案,术后随访9.7±2.3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均以脑叶出血就诊,经全脑血管造影未发... 目的探讨青年隐匿性脑血管畸形(AOVM)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8例青年AOVM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诊治方案,术后随访9.7±2.3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均以脑叶出血就诊,经全脑血管造影未发现颅内异常染色血管;其中6例患者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血肿清除+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脑血管动静脉畸形14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术后恢复良好17例,1例患者出院时遗留一侧肢体活动不利,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结论针对青年脑叶出血患者,应依据头颅CT、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磁共振SWI序列扫描,采取早期手术治疗,是患者预后良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造影术 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