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A联合PWI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张雪莲 刘霞 +1 位作者 徐英达 刘巧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灌注加权成像(PWI)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与否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灌注加权成像(PWI)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与否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A、PWI检查。观察两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A及PWI诊断结果,比较分析血管狭窄、血管阻塞PWI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RA、PWI检测结果均显示无异常。观察组中57例显示异常灌注,诊断准确率93.44%(57/61)。MRA检查诊断血管狭窄27例,准确率87.09%(27/31);血管闭塞30例,准确率100%(30/30)。血管狭窄与闭塞患者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管闭塞患者达峰时间(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均高于血管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病变检查中,MRA、PWI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前者图像清晰度高,可清楚显示病变血管,后者的TTP、rMTT作为敏感指标,有助于识别早期血管病变,两者联合互补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全面的定量和定性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灌注成像 糖尿病 脑血管病变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张营 高静 +1 位作者 邓冬燕 刘延雯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及脑血管病变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及脑血管病变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在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脑血管病变50例(占比50%);单因素分析显示,脑血管病变组中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占比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TyG指数均高于未发生脑血管病变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高脂血症、存在颈动脉斑块及较高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LDL-C、TyG指数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TyG指数等,能够为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早期预防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脑血管病变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冬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TA)对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诊的脑血管病变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A及CT检查,对比分析参与研究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12例颅内出血、21例蛛网膜...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TA)对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诊的脑血管病变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A及CT检查,对比分析参与研究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12例颅内出血、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正常,CTA检查结果显示24例脑动脉瘤、9例动静脉畸形、6例动脉狭窄、2例动脉硬化、4例正常。以患者出院诊断为标准,CTA检查的准确率高于CT(95.56%vs.80.00%,P=0.024)。结论CTA检查对脑血管病变诊断效果佳,尤其是在动静脉畸形及脑动脉瘤方面的诊断中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蛛网膜下腔出血问题的诊出率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脑血管病变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心脑联合造影评估心脑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兰权 刘子浩 桂亮 《新疆医学》 2024年第9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脑联合造影在冠心病诊疗过程中的必要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来昌吉州中医院及合作医院就诊的52例明确或可疑有冠心病或脑血管病变的患者行心脑联合造影,评估冠脉及脑血管狭窄的支数、狭窄程度,根据结果... 目的探讨心脑联合造影在冠心病诊疗过程中的必要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来昌吉州中医院及合作医院就诊的52例明确或可疑有冠心病或脑血管病变的患者行心脑联合造影,评估冠脉及脑血管狭窄的支数、狭窄程度,根据结果探讨心血管与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52例患者均完成心脑联合造影检查,其中单纯心血管病变5例,单纯脑血管病变4例,同时合并心脑血管病变36例;心血管病变患者中单支16例,两支14例,多支11例,脑血管病变患者中1处19例,2处12例,3处及以上9例。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冠脉狭窄与脑血管狭窄存在明显相关(P<0.05),而两者之间的狭窄数量同样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同时影响心血管及脑血管,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针对此类患者在日常诊疗过程完善心脑联合造影或冠脉和头颈部CTA组套检查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病变 脑血管病变 心脑联合造影 相关性
下载PDF
头颈联合CTA技术对比DSA检查在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潘红卫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0期1819-1821,1833,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颈联合CTA技术对比DSA检查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74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2年10月,均给予DSA检查和头颈联合CTA技术检查,将DSA的检查结果当作金标准,对头颈联合CTA技术的诊断... 目的:探讨头颈联合CTA技术对比DSA检查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74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2年10月,均给予DSA检查和头颈联合CTA技术检查,将DSA的检查结果当作金标准,对头颈联合CTA技术的诊断效能以及两组的血管狭窄程度和血管病变分布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头颈联合CTA技术诊断ICVD的特异度为98.91%、准确度为98.29%、敏感度为92.11%。结论:头颈联合CTA技术应用在脑血管病变诊断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诊断价值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联合CTA技术 DSA检查 脑血管病变
下载PDF
酒精中毒大鼠脑血管病变及相应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观察 被引量:40
6
作者 赵丽 韩威 +3 位作者 陈嘉峰 曹树文 崔元日 李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3,i002,共4页
目的 观察酒精中毒后大鼠脑血管病变、脑组织损伤情况及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酒精灌胃 4周造成慢性酒精中毒模型。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酒精中毒后大鼠脑血管的病理变化及相应脑组织的损伤。结果 酒精中毒组大鼠额叶脑... 目的 观察酒精中毒后大鼠脑血管病变、脑组织损伤情况及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酒精灌胃 4周造成慢性酒精中毒模型。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酒精中毒后大鼠脑血管的病理变化及相应脑组织的损伤。结果 酒精中毒组大鼠额叶脑内小血管内弹力膜厚薄不一 ,出现皱褶 ,内皮细胞部分脱落 ,中膜平滑肌细胞及外膜胶原纤维增生 ;大脑皮质、海马、小脑皮质等部位均有神经细胞数目缺失及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及损伤 ,但以小脑皮质的改变尤为明显。结论 酒精中毒后可以引起脑血管自身结构的改变并影响脑血流 ,造成缺血缺氧性改变 ,可能是酒精中毒后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大鼠 脑组织损伤 脑血管病变 改变 病理观察 小脑皮质 变性 外膜 数目
下载PDF
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特点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利丽 张丽 +3 位作者 陈天风 顾华 李继民 魏宝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特点。方法对74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进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分析血管病变的部位、性质和程度。结果本组74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中61例(82.4%)被CTA证实有血管病变。其中,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8例(10.8%),...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特点。方法对74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进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分析血管病变的部位、性质和程度。结果本组74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中61例(82.4%)被CTA证实有血管病变。其中,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8例(10.8%),血管狭窄38例(51.4%),血管纤细22例(29.7%),血管发育不良12例(16.2%)。单纯前循环血管病变7例(9.5%),单纯后循环血管病变21例(28.4%),前后循环均有血管病变例33例(44.6%);前循环血管病变以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为主,后循环血管病变以椎动脉颅外段和大脑后动脉病变最为多见;前、后循环血管病变狭窄程度均以重度为主。结论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主要血管病变部位在椎动脉颅外段和大脑后动脉,其次为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常见的病变性质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且以重度狭窄最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脑血管病变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45 例中老年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蔡敦保 吴华强 +2 位作者 黄丽丽 陈国瑞 曾嘉霖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17-118,共2页
45例中老年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蔡敦保1吴华强2黄丽丽1陈国瑞1曾嘉霖1中老年糖尿病(DM)并发脑血管病(CVD)的发病率增高,有许多复杂因素相互影响,必须及早发现、及时处理,特别是对高危状态的病例更应抓紧... 45例中老年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蔡敦保1吴华强2黄丽丽1陈国瑞1曾嘉霖1中老年糖尿病(DM)并发脑血管病(CVD)的发病率增高,有许多复杂因素相互影响,必须及早发现、及时处理,特别是对高危状态的病例更应抓紧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疗效、减少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血管病变 中年人 老年人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肾小球滤过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病变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董恺 张倩 +3 位作者 俞志鹏 丁建平 宋海庆 黄小钦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与脑血管病变相关性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86例,采用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MR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或DSA评价患者脑血管病...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与脑血管病变相关性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86例,采用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MR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或DSA评价患者脑血管病变范围和程度,改良的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方程计算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 GFR)以评价肾功能。根据血管病变范围及血管狭窄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大血管无狭窄者(139例)、颅内血管狭窄者(142例)、颅外血管狭窄者(55例)、颅内外血管狭窄者(150例),以及轻度血管狭窄者(65例)、中度血管狭窄者(50例)、重度血管狭窄者(97例)和血管闭塞者(135例)。根据e GFR水平对慢性肾脏疾病(CKD)进行分期,将肾功能不全定义为e GFR<60 ml·min^(-1)·1.73 m^(-2)(CKD 3~5期)。随访出院后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并根据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将患者分成有终点事件组(53例)与无终点事件组(433例),分析e GFR与脑血管狭窄及终点发生事件的关系。结果 (1)血管狭窄与CKD分期相关性:脑血管狭窄程度与CKD分期无相关性(r=0.054,P=0.237);颅内血管狭窄程度与CKD分期呈正相关(r=0.130,P=0.029);颅外血管狭窄程度及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与CKD分期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71、0.062,P值分别为0.326、0.462)。(2)终点事件发生率:随访1年后,发生终点事件53例,其中死亡21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患者32例,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0.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 GFR<60 ml·min^(-1)·1.73 m^(-2)为急性脑梗死出院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96,95%CI:1.972~7.696;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狭窄发生率增高往往伴随着肾脏功能的下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肾功能越差,预后越差,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肾功能不全 肾小球滤过率 脑血管病变
下载PDF
^(13)N-NH_3PET脑血流灌注显像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被引量:12
10
作者 乔穗宪 唐安戊 +8 位作者 王丽娟 刘新通 袁彦伯 陈立光 罗耀武 张祥松 王淑侠 刘斌 徐卫平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4-276,T002,共4页
目的 探讨13 N NH3 PE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例健康志愿者 ,2 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静脉注射13 N NH3 740~ 92 5MBq ,3~ 5min后行T +E二维方式脑血流灌注显像。图像分析采用视图分析和脑皮质标... 目的 探讨13 N NH3 PE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例健康志愿者 ,2 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静脉注射13 N NH3 740~ 92 5MBq ,3~ 5min后行T +E二维方式脑血流灌注显像。图像分析采用视图分析和脑皮质标准摄取值 (SUV)半定量分析 ,镜像比值法测量左 /右两侧相应脑区SUV比值 (SUV_r)。其中 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行乙酰唑胺 (ACZ)脑负荷试验 ,观察口服ACZ前后脑区影像、SUV和SUV_r变化。结果 正常左 /右脑区平均SUV_r为0 .99± 0 .15 ,患侧 /健侧 (L/N)比值 <0 .85为稀疏区 ,<0 .7为缺损区。 13例TIA 13 N NH3 PET显像示 7例阳性 ,8例行MRI 2例阳性 ,6例行CT 1例阳性。 7例TIA13 N NH3 PET显像阳性患者发现 2 9个缺血灶 ,平均SUV 1.78± 0 .41,低于对照组 (2 .5 1± 0 .5 2 ,t=8.78,P <0 .0 5 )。脑梗死 (CI)患者共发现 13个梗死灶 ,平均SUV 1.0 5± 0 .2 3 ,明显低于对照组和TIA组 (t =5 .9,P <0 .0 0 1)。 9例ACZ脑负荷试验 ,缺血灶由静息 2 9处增至 3 5处 ,检出率提高 17.1% ;TIA阳性率由 5 3 .8%提高到 62 .5 % ;静息平均SUV_r为 0 .87± 0 .11,口服ACZ后减低至 0 .77± 0 .0 7(t=6.47,P <0 .0 5 )。结论 13 N NH3 PET脑灌注显像安全、无创伤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脑血流灌注显像 诊断 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氮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用TCD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与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云昆 沈洁 程天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3-254,共2页
用TCD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与分析张云昆①沈洁②程天明长期以来就认为,糖尿病病人中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硬化这两种病变发生率均比一般人群为高,而且发病早,病变亦较重。近年来由于胰岛素和抗菌素的应用,显著降低了糖尿... 用TCD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与分析张云昆①沈洁②程天明长期以来就认为,糖尿病病人中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硬化这两种病变发生率均比一般人群为高,而且发病早,病变亦较重。近年来由于胰岛素和抗菌素的应用,显著降低了糖尿病酸中毒及感染的发生率后,动脉粥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D 糖尿病 脑血管病变 诊断
下载PDF
术前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贾耀辉 陈慧敏 +1 位作者 郭贤利 代永庆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对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存在颅内血管狭窄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对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存在颅内血管狭窄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2例。所有患者均行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手术前后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凝血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所有患者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均成功,手术成功率1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2%vs 32.1%,P<0.05)。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vs 14.3%,P>0.05)。术后72h,观察组ASPECT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在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术后脑血流灌注,并且能够改善凝血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临床上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右旋糖酐 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 老年 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凝血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MS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奕昭 黄晓健 +3 位作者 胡海菁 冯结映 梁德志 陈伟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7期11-14,F0002,共5页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明确诊断的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等出血性脑血管病变共208例,全部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并采用容积再...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明确诊断的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等出血性脑血管病变共208例,全部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并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血管重建,并和DSA、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208例中,动脉瘤138例159个,动静脉畸型48例,脑静脉性血管畸形22例。MSCTA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2.45%、93.75%、86.36%。结论 MSCTA是显示出血性脑血管病变简单、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联合运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对其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后处理技术 脑血管病变
下载PDF
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对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明 邢伟 +2 位作者 邱建国 孙益芳 丁玖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320排容积CT对192例病例进行全脑灌注扫描,利用动态容积原始数据重建容积图像,减影后选择容积再现及最大密度投影方式获得脑血管重建图像,并利用软件生成相应的全...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320排容积CT对192例病例进行全脑灌注扫描,利用动态容积原始数据重建容积图像,减影后选择容积再现及最大密度投影方式获得脑血管重建图像,并利用软件生成相应的全脑灌注三维图像。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良好的动态血管图像及全脑灌注图像,发现脑血管病变77例,其中动脉瘤30例,血管畸形15例,血管狭窄或闭塞32例。动脉瘤病例均经DSA证实,血管畸形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0例血管栓塞病例行溶栓术后病理证实,22例血管狭窄经DSA证实。治疗前全部患者存在脑灌注异常区域,患侧与健侧比较,rCBV、rCBF减低,M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异常灌注区域rCBV、rCBF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对于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随访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可以实现对脑血管病变的全面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全脑灌注 CT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病变
下载PDF
16层螺旋CTA在脑血管病变中应用的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春艳 刘卫金 王玉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评价扫描参数和后处理技术对螺旋CT脑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45例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结果45例中41例脑血管成像质量评价为优或良,4例脑血管成像质量差。结论采用预试验时间-密度曲线法或对比剂自动跟踪法确定... 目的评价扫描参数和后处理技术对螺旋CT脑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45例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结果45例中41例脑血管成像质量评价为优或良,4例脑血管成像质量差。结论采用预试验时间-密度曲线法或对比剂自动跟踪法确定扫描延迟时间及联合运用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技术可获得良好的脑血管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脑血管成像 脑血管病变 CTA 最大密度投影 扫描延迟时间 成像质量 后处理技术 扫描参数 图像质量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脑血管病变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霍健伟 靳文毅 +4 位作者 尹晓明 吴戈 邓刚 王军 常鑫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5年第3期58-60,共3页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应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脑血管三维重建,显示病变解剖关系。结果:全部20例病变其中动脉瘤10例,动静脉畸形8例,脑血管狭窄2例均经手术及...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应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脑血管三维重建,显示病变解剖关系。结果:全部20例病变其中动脉瘤10例,动静脉畸形8例,脑血管狭窄2例均经手术及DSA证实。其中一例动脉瘤手术证实,DSA未检出。结论: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可全方位显示脑血管,具有微创、安全、可靠、费用低廉等特点,适合于手术计划制定、术前定位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变 诊断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裘敏剑 章士正 +1 位作者 张峭巍 郑伟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372-374,共3页
目的:研究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临床上经DSA证实的12例(共15个病灶)脑血管病变的患者行三维CTA检查,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伪彩技术观察... 目的:研究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临床上经DSA证实的12例(共15个病灶)脑血管病变的患者行三维CTA检查,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伪彩技术观察脑血管病变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毗邻关系;采用仿真内镜技术和透明化技术相结合观察病变血管的内部情况;并应用电影功能快速回放以动态观察。结果:三维CTA对15个病灶中除1个动脉狭窄未能显示外,其余病变能清晰辨认,包括6个动脉瘤,6个动静脉畸形,1个动脉狭窄,1个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结论:三维CT血管造影作为一种血管造影技术,综合应用多种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能清楚显示脑血管病变的形态和空间毗邻关系,能用于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并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CT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变 螺旋CT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脑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文明 翁建平 +1 位作者 张常然 崔卫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住院的6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脑血管病变的12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在124例脑卒中患者中,男性稍多于女性,但均以60岁以上的高...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住院的6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脑血管病变的12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在124例脑卒中患者中,男性稍多于女性,但均以60岁以上的高龄多见,共有93例(75%)。脑卒中以缺血性脑病灶为主(88.7%),与出血性脑病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并脑卒中患者中高血压和肥胖的发生比例较高(分别为69.4%和77%),而2型糖尿病无合并脑卒中组高血压的发生比例为42.3%,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124例脑卒中患者当中,有7例死亡(占5.6%),有26例为再发(20.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白蛋白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收缩压、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白蛋白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及/或肥胖者易发生脑卒中,多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临床特点为以缺血性病变为主,且脑卒中再发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脑血管病变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颅脑损伤与脑血管病变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夔鸣 廖志钢 +1 位作者 陈阳 潘洪富 《华西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458-459,共2页
在法医尸体解剖及鉴定中 ,伴有脑血管病变的颅脑损伤占有相当比例 ,由于其外力大小与后果的不一致性 ,成为法医学鉴定中需要注重的问题。通过对尸检中的此部分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合文献 ,探讨各类原发和继发性脑血管病变的病理改变... 在法医尸体解剖及鉴定中 ,伴有脑血管病变的颅脑损伤占有相当比例 ,由于其外力大小与后果的不一致性 ,成为法医学鉴定中需要注重的问题。通过对尸检中的此部分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合文献 ,探讨各类原发和继发性脑血管病变的病理改变和出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血管病变 法医学鉴定 尸检
下载PDF
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威 高岩 毕国荣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9-300,共2页
目的研究脑分水岭梗死(CWI)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状况。方法对48例幕上CWI患者行头颅MRI和MR血管成像(MRA)检查。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外侧型、内侧型和混合型CWI。梗死灶同侧供血动脉狭窄>50%或中断为病变责任血管。结果本组CWI患者MRA检查... 目的研究脑分水岭梗死(CWI)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状况。方法对48例幕上CWI患者行头颅MRI和MR血管成像(MRA)检查。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外侧型、内侧型和混合型CWI。梗死灶同侧供血动脉狭窄>50%或中断为病变责任血管。结果本组CWI患者MRA检查发现责任血管39例(81.3%),大血管病变80处;外侧型、内侧型和混合型CWI患者的责任血管检出率及其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串珠样梗死灶的患者大血管病变的比率(95.6%)显著高于无串珠样梗死灶患者(68.0%)(P<0.05)。结论CWI患者颅内责任血管的检出率较高,各类型CWI之间无明显差异;有串珠样梗死灶的CWI患者多为颅内大血管病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分水岭梗死 MRI MR血管成像 脑血管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