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震荡后综合征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1
作者 严家豪 黄文静 张静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7,共6页
脑震荡后综合征(postconcussional syndrome,PCS)是脑外伤后最常见的慢性后遗症。PCS的损伤机制涉及多种神经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例如,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灌注加权成像(per... 脑震荡后综合征(postconcussional syndrome,PCS)是脑外伤后最常见的慢性后遗症。PCS的损伤机制涉及多种神经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例如,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hydroge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等被用于探究PCS从急性期到慢性期的神经病理生理变化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本文根据患者受伤的不同时期及其疾病进展进行纳入,对多种高级MRI手段在PCS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从不同角度了解其潜在神经病理机制,更好地服务于疾病的诊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后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miRNA在儿童持续性脑震荡后综合征唾液中的表达(摘译)
2
作者 陈月亮 宋子翊 +18 位作者 周家俊(译) 杨静珍 李丽萍(审校) Katherine E.Miller James P.MacDonald Lindsay Sullivan Lakshmi Prakruthi Rao Venkata Junxin Shi Keith Owen Yeates Su Chen Enas Alshaikh H.Gerry Taylor Amanda Hautmann Nicole Asa Daniel M.Cohen Thomas L.Pommering Elaine R.Mardis Jingzhen Yang the NCH Concussion Research Group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3年第2期7-11,共5页
在美国,每年有高达两百万的儿童受脑震荡影响,约1/3会发展为持续性脑震荡后综合征(persistent post-concussion syndrome,PPCS),影响时长达数月。相较于未发生PPCS的儿童,该群体更有可能缺课、情绪低落、缺乏社交以及拥有低生活质量。... 在美国,每年有高达两百万的儿童受脑震荡影响,约1/3会发展为持续性脑震荡后综合征(persistent post-concussion syndrome,PPCS),影响时长达数月。相较于未发生PPCS的儿童,该群体更有可能缺课、情绪低落、缺乏社交以及拥有低生活质量。目前预测PPCS风险主要依赖于患者报告的症状和临床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后综合征 临床体征 持续性 PPC 缺课 情绪低落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成像、事件相关电位及脑震荡后综合征问卷评分在轻度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陶仅德 李秋雨 +3 位作者 漆强 曾鹏 刘晓 吴贵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1-735,共5页
背景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较常见且其引发的脑震荡后综合征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由于其临床表现相对主观,相关辅助检查阳性率不高,临床诊断尚存争议,因此探寻早期诊断、评估预后的有效检测手段尤为重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 背景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较常见且其引发的脑震荡后综合征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由于其临床表现相对主观,相关辅助检查阳性率不高,临床诊断尚存争议,因此探寻早期诊断、评估预后的有效检测手段尤为重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脑震荡后综合征问卷(RPQ)评分在mTB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5月—2015年6月选取东莞东华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mTBI患者30例为病例组,同期选取于本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MRI检查、P300检测和RPQ评分,分别测量其大脑的基底核、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左侧及其右侧的代谢物[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水平,并记录病例组患侧、健侧NAA/Cr、Cho/Cr,对照组左侧、右侧NAA/Cr、Cho/Cr,记录两组P300波幅、P300潜伏期、RPQ评分。结果两组常规MRI检查均未见异常,病例组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患侧NAA峰较其健侧下降、Cho峰较其健侧升高。对照组基底核、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左侧NAA/Cr、Cho/Cr与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基底核、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患侧NAA/Cr、Cho/Cr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患侧NAA/Cr小于健侧,Cho/Cr大于健侧(P<0.05)。病例组P300波幅小于对照组,P300潜伏期、RPQ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患侧的NAA/Cr与P300波幅呈正相关(r=0.874,P<0.001;r=0.883,P<0.001),与P300潜伏期(r=-0.813,P<0.001;r=-0.850,P<0.001)、RPQ评分(r=-0.617,P<0.001;r=-0.627,P<0.001)均呈负相关;病例组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患侧的Cho/Cr与P300波幅均呈负相关(r=-0.862,P<0.001;r=-0.749,P<0.001),与P300潜伏期(r=0.607,P<0.001;r=0.552,P=0.002)、RPQ评分(r=0.786,P<0.001;r=0.558,P=0.001)均呈正相关。结论 MRS能从分子层面反映mTBI患者伤后脑组织的生化及组织代谢的变化情况,P300能客观地反映mTBI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情况,RPQ评分能较客观地反映mTBI患者脑震荡后综合征的严重程度,三者结合在mTBI的早期诊断、评估及预后中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脑震荡后综合征
下载PDF
脑震荡后综合征及其客观评定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赵虎 亢明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175-177,共3页
脑震荡后综合征诊断具有很大的争议性。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后脑震荡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涉及神经损伤和心理社会因素。迄今,已有大量的研究对现有的检查方法或工具(包括精神检查、常规CT和核磁共振、神经心理学测试和神经生化检查)的评定和... 脑震荡后综合征诊断具有很大的争议性。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后脑震荡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涉及神经损伤和心理社会因素。迄今,已有大量的研究对现有的检查方法或工具(包括精神检查、常规CT和核磁共振、神经心理学测试和神经生化检查)的评定和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轻度创伤性脑损伤的受损部位主要分布在灰白质交界附近和大脑深部中线结构,由于大脑损伤的弥漫性,常规影像学检查无阳性发现。本文对脑震荡后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诊断现状及争议、常规诊断技术、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震荡后综合征和轻度创伤性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及展望进行了综述。现代大脑成像技术可无创定量评定大脑损伤,并可能成为脑震荡后综合征诊断及法医学鉴定更敏感和更有前途的评定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临床学 脑震荡后综合征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频谱成像
下载PDF
脑震荡后综合征大鼠海马的神经损伤及磁共振波谱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舒细记 柳威 +3 位作者 周红艳 熊魏鹏 艾永循 赵虎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脑震荡损伤对大鼠海马区代谢物水平的影响及其病理机制.方法:将2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PCS组(n=15),采用Marmarou改良法复制大鼠脑震荡损伤模型,对脑震荡24h大鼠及对照组大鼠进行1H-MRS扫描后处死,对脑组织... 目的:探讨脑震荡损伤对大鼠海马区代谢物水平的影响及其病理机制.方法:将2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PCS组(n=15),采用Marmarou改良法复制大鼠脑震荡损伤模型,对脑震荡24h大鼠及对照组大鼠进行1H-MRS扫描后处死,对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的残存锥体细胞和凋亡细胞的数量.结果:1H-MRS扫描结果显示,PCS组大鼠左侧海马区NAA/Cr水平(0.824±0.17)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299±0.12),P<0.01;PCS组大鼠右侧海马NAA/Cr水平(0.792±0.17)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287±0.18),P<0.01.PCS组大鼠海马CA1区小血管扩张淤血,锥体细胞呈代偿肥大与凋亡并存状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CS组大鼠海马CA1区NeuN阳性细胞数量(176.17±26.92)较正常对照组(228.33±26.34)明显减少,P<0.05;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PCS组海马CA1区凋亡细胞的数量(48.03±5.46)较正常对照组(35.49±7.75)明显增多,P<0.01.结论:脑震荡后大鼠双侧海马区神经细胞的代谢物水平均下降,海马CA1区残存锥体细胞数量减少和凋亡细胞增多,后者可能是代谢物水平变化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后综合征 质子磁共振波谱 海马 NEUN 凋亡
下载PDF
轻型颅脑损伤并脑震荡后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贺建勋 孟庆龙 +4 位作者 段光辉 顾淑莉 莫延红 何蕊芳 魏洪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6期65-67,72,共4页
目的分析轻型颅脑损伤后并脑震荡后综合征的相关因素,为脑震荡后综合征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于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轻型颅脑损伤后并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48例(病例组),以及轻型颅脑损伤后3个月无症... 目的分析轻型颅脑损伤后并脑震荡后综合征的相关因素,为脑震荡后综合征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于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轻型颅脑损伤后并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48例(病例组),以及轻型颅脑损伤后3个月无症状患者30例(对照组)的相关临床资料,利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轻型颅脑损伤后并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中职业不稳定占比、受伤原因为暴力伤害占比、生活压力大占比、伤前有躯体疾病占比、受伤后未得到赔偿或进行诉讼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稳定、受伤原因为其他、得到赔偿或进行诉讼为轻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震荡后综合征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受伤原因、赔偿或诉讼、职业可能是轻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震荡后综合征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颅脑损伤 脑震荡后综合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防治脑震荡后综合征28例——附常规西药治疗24例对照 被引量:2
7
作者 陆远强 周晗瑛 鲍德国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06-506,共1页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脑震荡后综合征 西药治疗 静脉滴注 中医药治疗 颅脑外伤
下载PDF
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贺建勋 孟庆龙 +4 位作者 孙伟伟 段光辉 顾淑莉 孙红军 魏洪涛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轻型颅脑创伤后脑震荡后综合征(post-concussion syndrome,PC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7例P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组(n=32)和心理干预组(n=35)。常规药物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药物组治疗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轻型颅脑创伤后脑震荡后综合征(post-concussion syndrome,PC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7例P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组(n=32)和心理干预组(n=35)。常规药物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药物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及Rivermead PCS随访问卷(Rivermead post-concussion symptoms questionnaire,RPQ)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常规药物组仅在躯体症状方面有明显改善,心理干预组在各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心理干预组RP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PCS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有利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颅脑创伤 脑震荡后综合征 心理干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脑震荡后综合征150例心理状况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淑敏 尚运才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脑震荡后综合征 SCL-90 心理状况
下载PDF
自拟脑震荡汤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
10
作者 凌义龙 钱淼忠 《光明中医》 1999年第6期42-43,共2页
脑震荡伤后常伴有头病、头晕、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症状,有的经久难愈,反复发作。我们自1990年起,自拟脑震荡汤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64岁,最... 脑震荡伤后常伴有头病、头晕、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症状,有的经久难愈,反复发作。我们自1990年起,自拟脑震荡汤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8岁,平均446岁;病程3个月至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 脑震荡后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轻度颅脑外伤脑震荡后综合征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宗玲 朱少毅 赵虎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关键词 脑震荡后综合征 轻度颅脑外伤 问卷调查 发生率
下载PDF
脑震荡后综合征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鲁兴启 李洁 丁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6-459,共4页
轻度脑外伤(mTBI)是临床常见病,部分患者伤后数月或数年仍存在持久的脑震荡后综合征(PCS)。早期识别高PCS风险患者、评估mTBI伤情及监测预后已成为当代医学的重点难题之一。随着MR性能的不断提高和设备的普及,新技术如弥散峰度成像、动... 轻度脑外伤(mTBI)是临床常见病,部分患者伤后数月或数年仍存在持久的脑震荡后综合征(PCS)。早期识别高PCS风险患者、评估mTBI伤情及监测预后已成为当代医学的重点难题之一。随着MR性能的不断提高和设备的普及,新技术如弥散峰度成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及静息态功能MRI等可用于分析脑微观结构和功能变化,从而提高对mTBI的认识。本文对PCS的MRI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震荡后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脑震荡后综合征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牛越 姜颖 +1 位作者 陈卓 林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9期1594-1595,共2页
脑震荡后综合征(PCS)是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的常见后遗症,是一种症候群。一项国外资料显示,急诊科收治的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86%为闭合性脑损伤,而且结构性损伤很少见,大部分患者主诉脑震荡后综合征的症状[1]。本文对56例轻度... 脑震荡后综合征(PCS)是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的常见后遗症,是一种症候群。一项国外资料显示,急诊科收治的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86%为闭合性脑损伤,而且结构性损伤很少见,大部分患者主诉脑震荡后综合征的症状[1]。本文对56例轻度颅脑外伤PCS患者和5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PCS的发病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后综合征 影响因素 发病特点 创伤性脑损伤 闭合性脑损伤 健康体检者 问卷调查 颅脑外伤
下载PDF
脑震荡后综合征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善麒 刘协和 +1 位作者 霍克钧 张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5年第1期6-8,共3页
对脑震荡后综合征(PCS)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PCS组有精神疾病阳性家族史者高于正常组;记忆明显减低;MMPI测查显示PCS患者有明显的人格偏移,与神经衰弱组相似;PCS组生活事件数量和对生活事件的反应强度均高于... 对脑震荡后综合征(PCS)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PCS组有精神疾病阳性家族史者高于正常组;记忆明显减低;MMPI测查显示PCS患者有明显的人格偏移,与神经衰弱组相似;PCS组生活事件数量和对生活事件的反应强度均高于正常组和恢复组;一般性社会支持,以及是否涉及鉴定或赔偿与PCS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后综合征 人格 记忆 生活事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结构和功能MRI预测脑震荡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文静 樊凤仙 +2 位作者 张鹏飞 王俊 张静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4-97,共4页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是脑损伤最常见的类型,mTBI发生后患者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失忆及精神状态改变。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在短期内恢复,部分患者的不适症状持续存在,发展为脑震荡后综合征(post-concussion s...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是脑损伤最常见的类型,mTBI发生后患者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失忆及精神状态改变。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在短期内恢复,部分患者的不适症状持续存在,发展为脑震荡后综合征(post-concussion syndrome,PCS)。PCS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目前PCS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先进的MR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索mTBI的脑微观结构和功能改变,探讨PCS的发生机制并对其进行预测。笔者从脑结构和功能MRI对mTBI的异常发现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 脑震荡后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下载PDF
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宗玲 朱少毅 赵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82-184,188,共4页
因交通事故所致的脑震荡常见,其症状特征及发生率没有确切依据,导致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缺乏可靠性。现就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及病理、客观指标、影响因素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脑震荡后综合征 发生率 发病机制 客观指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脑震荡后综合征30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明辉 顾镭 陈永刚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13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脑震荡后综合征 颅脑外伤 诊断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天麻枸杞汤加减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肝肾亏损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磊 王健 +2 位作者 高淑珍 刘红军 高超群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33期96-98,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观察天麻枸杞汤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肝肾亏损型)的临床疗效,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探讨天麻枸杞汤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震荡后综合征(肝肾亏损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观察天麻枸杞汤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肝肾亏损型)的临床疗效,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探讨天麻枸杞汤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震荡后综合征(肝肾亏损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吡拉西坦片、谷维素片、氨基比林咖啡因片(选择用药)治疗,试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枸杞汤,疗程10d,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等临床疗效的观察。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显示,试验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天麻枸杞汤加减是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肝肾亏损型)的有效方剂,其疗效肯定,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是临床治疗此类型脑震荡后综合征(肝肾亏损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后综合征 天麻枸杞汤 肝肾亏损型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辩证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182例
19
作者 苏元波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4-25,共2页
我们采用分型辨证的治疗方法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182例,治法上,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肝风痰热型平肝息风、清热化痰;痰阻中阳型清热化痰和胃。方用温胆汤加黄芩,黄连;心肾两虚型益肾填精,养心安... 我们采用分型辨证的治疗方法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182例,治法上,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肝风痰热型平肝息风、清热化痰;痰阻中阳型清热化痰和胃。方用温胆汤加黄芩,黄连;心肾两虚型益肾填精,养心安神.方用大补元煎加酸枣仁,远志;气血两虚型补气养血,方用八珍汤加味。结果痊愈145例,好转3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后综合征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乌头通脉汤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60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颖灵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脑震荡后综合征 中医药治疗 乌头通脉汤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