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0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联合CT在脑静脉窦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王德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8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MRI联合CT在脑静脉窦血栓(CVS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收治的86例疑似CV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结果将其分CVST组(n=70)和非CVST组(n=16)。所有... 目的:探讨MRI联合CT在脑静脉窦血栓(CVS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收治的86例疑似CV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结果将其分CVST组(n=70)和非CVST组(n=16)。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统计不同检查方法CVST具体部位诊断结果,统计CT、MRI及联合检测对CVST的诊断结果。分析CT、MRI及联合检测对CVST的诊断效能。结果:DSA明确诊断CVST共计70例,CT诊断符合55例,MRI诊断符合60例,CT联合MRI诊断符合65例。CT诊断55例与DSA结果一致,有18例误判。MRI诊断60例与DSA结果一致,有11例误判。CT联合MRI诊断65例与DSA结果一致,有6例误判。CT联合MRI准确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联合MRI对CVST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较CT和MRI检查手段的单独应用更为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 MRI 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治分析
2
作者 张宏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17-0020,共4页
探索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且记录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选取入院时间在2018年3月-2023年4月的患者22例入院治疗脑静脉血栓患者,其中17例予以静脉泵入普通肝素,以APTT值为依据,对普通肝素剂量进行调节,时间在2至3周;5例皮下注射低分子... 探索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且记录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选取入院时间在2018年3月-2023年4月的患者22例入院治疗脑静脉血栓患者,其中17例予以静脉泵入普通肝素,以APTT值为依据,对普通肝素剂量进行调节,时间在2至3周;5例皮下注射低分子溶栓肝素。如果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则给予介入溶栓治疗,联合运用肝素、介入溶栓治疗后,口服华法林抗凝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在肝素治疗2至3周后,17例患者,达成再通脑静脉窦血栓目标,4例泵入足量普通肝素患者,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给予介入溶栓治疗后,再通目的得以实现,1例患者罹患血液疾病,预期效果并未达成。随访患者6个月后,得出预后较好的结论,其中16例患者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基本能够不依靠别人而正常生活;4例患者遗留残疾后遗症,走路、说话功能都完全丧失;还有死亡1例、失访1例。结论 对于脑静脉血栓诊断而言,最有效的方式为颅脑MRI与MRV联合使用法,而对于脑静脉血栓的治疗而言,安全且有效的方式为肝素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血栓 形成 临床诊治
原文传递
核磁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李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12-0115,共4页
利用核磁对脑静脉窦血栓进行诊断,探讨此方法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静脉窦血栓病患。从中选择60例,并按照入院的奇偶编号将其平均分为两组:CT诊断组(30例)和核磁诊断组(30例)。研究将比较这... 利用核磁对脑静脉窦血栓进行诊断,探讨此方法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静脉窦血栓病患。从中选择60例,并按照入院的奇偶编号将其平均分为两组:CT诊断组(30例)和核磁诊断组(30例)。研究将比较这两组患者在诊断后的各项指标差异,以评估核磁诊断技术的价值。结果 经统计结果可得,核磁诊断组的诊断效能(特异度和敏感度)、诊断符合度(确诊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均明显高于CT诊断组,其确诊率高达93.33%, P<0.05。结论 MRI作为CVST的诊断工具,具有更好的效能,能够对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诊断 脑静脉窦血栓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及MRI/MRV特征与抗凝治疗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叶伟 张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MRI联合MRV及相关临床特征预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经抗凝治疗后不同预后的评价指标;指导临床尽早干预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47例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经MRI联合MRV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MRI联合MRV及相关临床特征预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经抗凝治疗后不同预后的评价指标;指导临床尽早干预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47例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经MRI联合MRV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影响CVST患者抗凝治疗预后的病因、临床特征及MRI及MRV的影像特点等。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P=0.014)、D-二聚体(P=0.039)、静脉性梗死合并出血(P=0.044)、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P=0.002)、侧支循环(P=0.014)在不同预后分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OR=58.138,95%CI:1.423-2374.543,P=0.032)是CVST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侧支循环1级(OR=0.008,95%CI:0.000-0.807,P=0.040)是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结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是CVST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侧支循环1级与CVST患者预后良好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 磁共振成像 抗凝 预后
下载PDF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选)——第7章脑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管理
5
作者 范玉华 党超 +8 位作者 余剑 陈红兵 段建刚 莫大鹏 朱文浩 欧阳馥冰 王博 曾进胜 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撰写工作委员会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9期1030-1035,共6页
CVT发病率低,但临床漏诊及误诊率高。提高对CVT的认识,及时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本章节介绍CVT的诊断和治疗流程,包括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抗凝药物的选择和疗程、血管内治疗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
关键词 脑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 治疗 抗凝治疗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T1-3D-GRE增强技术在脑静脉血栓影像学诊断中的价值
6
作者 郑玉凤 何明颖 +5 位作者 陈巧妮 黄莹 刘旭红 章思竹 陈秋香 丁碧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9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T1-3D-GRE增强技术在脑静脉血栓(cerebral vein thrombosis,C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经临床确诊的CV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在MR平扫、3D CE-MRV及T1-3D-GRE增强的扫描图像上对病灶的信号特征及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分... 目的探讨T1-3D-GRE增强技术在脑静脉血栓(cerebral vein thrombosis,C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经临床确诊的CV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在MR平扫、3D CE-MRV及T1-3D-GRE增强的扫描图像上对病灶的信号特征及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分为浅静脉组、深静脉组及静脉窦组进行病灶计数,并将病灶数据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们共检出CVT病灶172个,其中3D CEMRV检出133个,检出率77.3%,T1-3D-GRE增强检出155个,检出率90.1%。3D CE-MRV及T1-3D-GRE增强对静脉窦组及深静脉组的CVT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3D-GRE增强对浅静脉组的CVT的检出率高与3D CE-MR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1-3D-GRE增强对CVT的检出率高于3D CE-MRV,尤其对皮层静脉(浅静脉)血栓的检出,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血栓 三维对比增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马耀华 王淑君 秦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 UC)合并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的临床特点,提高对UC合并CVT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治的18例UC合并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诊治的无...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 UC)合并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的临床特点,提高对UC合并CVT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治的18例UC合并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诊治的无CVT并发症的UC患者共5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病程相匹配,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C合并CVT的危险因素。结果 UC合并CVT患者中,男性发生率高(66.7%),中位病程4.75年(2~7.25年),重度UC(10/18)、全结肠型(12/18)多见,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头痛、头晕(10/18),呕吐(3/18)、视物模糊(2/18)、肢体(2/18)及言语障碍(2/18),单纯出现嗜睡症状易被忽视。CVT部位以横窦多见(11/18),也可表现为多部位血栓(6/18)。低蛋白血症、血小板增多是UC合并CVT的危险因素。采用以低分子肝素为主的抗凝治疗后,17例患者好转,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UC合并CVT的预后要比UC未合并CVT预后差。结论 低蛋白血症、血小板增多是UC合并CVT的危险因素,采用低分子肝素为主的治疗可能预防及治疗UC合并C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素红 赵树新 +1 位作者 朱云玲 杨心忠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09-710,共2页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病例分析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缺血性血管疾病 脑静脉血栓形成 CVST 少见类型 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
下载PDF
非血栓性脑静脉回流障碍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琪涵 王媛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4-353,共10页
与脑动脉系统相比,脑静脉缺乏平滑肌和弹性纤维,解剖结构更为复杂多变且不对称。随着对静脉系统认识的深入,脑静脉疾病成为脑血管病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静脉系统疾病因其症状和体征隐匿,易被误诊或漏诊。许多造成脑静脉窦及颈内静脉狭... 与脑动脉系统相比,脑静脉缺乏平滑肌和弹性纤维,解剖结构更为复杂多变且不对称。随着对静脉系统认识的深入,脑静脉疾病成为脑血管病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静脉系统疾病因其症状和体征隐匿,易被误诊或漏诊。许多造成脑静脉窦及颈内静脉狭窄或相对狭窄的原因均可引起脑静脉回流障碍,长期慢性脑静脉回流障碍可导致脑组织静脉性缺血,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作者综述了与非血栓性脑静脉回流障碍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及脑静脉回流障碍的诊治方法,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脑静脉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 颈内静脉 狭窄 综述
下载PDF
屈螺酮炔雌醇片(Ⅱ)致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
10
作者 初丽娟 王辉 +1 位作者 吴涛 徐慧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0期153-155,共3页
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商品名:优思悦®)是一种包含3 mg屈螺酮和20μg炔雌醇的低剂量复方口服避孕药(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COC),在2014年底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2015年4月份在国内上市,说明书适应证主要针对女性... 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商品名:优思悦®)是一种包含3 mg屈螺酮和20μg炔雌醇的低剂量复方口服避孕药(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COC),在2014年底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2015年4月份在国内上市,说明书适应证主要针对女性避孕和年龄>14岁患有中度寻常痤疮且没有口服避孕药已知禁忌证的已初潮女性患者。临床还应用于痛经治疗以及流产后预防宫腔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螺酮炔雌醇片(Ⅱ)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1
作者 马薇 周一帆 +3 位作者 姜慧敏 卫慧敏 周陈 吉训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4-714,共11页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卒中的特殊亚型,占所有脑卒中的0.5%~1%,好发于青壮年和女性。其病理机制复杂,诊断困难,漏诊及误诊率高,重症病死率高达30%,是神经科的疑难病。除血栓形成外,还伴有不同的CVS...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卒中的特殊亚型,占所有脑卒中的0.5%~1%,好发于青壮年和女性。其病理机制复杂,诊断困难,漏诊及误诊率高,重症病死率高达30%,是神经科的疑难病。除血栓形成外,还伴有不同的CVST相关实质损伤,包括水肿、缺血性卒中和脑内出血。为了进一步探索CVST的病理演变规律及分子病理特征,需要建立适宜的CVST动物模型,以研究CVST血栓形成、脑组织损伤等分子病理机制以及相关防治方案。本篇综述主要概述了现有的CVST实验动物模型,重点分析了每一种模型的优势、局限性和当前相关研究的应用,以期为CVST的基础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病 卒中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动物模型 静脉性卒中
下载PDF
磁共振静脉成像检查在脑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周岩 张洪宇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28-329,共2页
目的分析在诊断脑静脉窦血栓过程中采用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56例疑似脑静脉窦血栓患者,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脑... 目的分析在诊断脑静脉窦血栓过程中采用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56例疑似脑静脉窦血栓患者,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脑部MRV扫描,对照组患者接受脑部CT扫描。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疾病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脑静脉窦血栓不同位置病灶例数检出灵敏度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结果灵敏度88%,特异度66.67%,准确性82.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3.34%和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V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对不同位置病灶例数检出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 核磁共振 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核磁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陶增胜 訾丽芳 陈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89-0091,共3页
比较MRI普通扫描与MRV在诊断脑静脉窦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疑似脑静脉窦血栓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平扫和MRV检查。按照检查方式分为MRI组和MRV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敏感度、... 比较MRI普通扫描与MRV在诊断脑静脉窦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疑似脑静脉窦血栓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平扫和MRV检查。按照检查方式分为MRI组和MRV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 MRI组:15例患者中,MRI诊断脑静脉窦血栓11例,阴性4例,MRI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敏感度为73.3%。MRV组:15例患者中,MRV诊断脑静脉窦血栓14例,阴性1例,MRV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敏感度为93.3%。MRI组4例漏诊,而MRV组1例误诊。MRI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特异度为75%,MRV的特异度为100%。结论 与MRI平扫相比,MRV可以更清晰显示脑静脉窦血栓的位置、范围、邻近脑组织受累情况,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是理想的无创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 核磁共振 MR静脉造影 诊断
下载PDF
自身免疫相关的脑静脉血栓形成1例报道
14
作者 朱佳慧 黄佼 唐波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8期57-59,共3页
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是一种以颅内静脉回流受阻和脑脊液循环障碍为特征的脑静脉系统血管病。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预后差。本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肿瘤、风湿免疫疾病和血液疾病相关。本文报道1例老年女性患... 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是一种以颅内静脉回流受阻和脑脊液循环障碍为特征的脑静脉系统血管病。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预后差。本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肿瘤、风湿免疫疾病和血液疾病相关。本文报道1例老年女性患者系自身免疫因素引起的CVT,并对自身免疫相关的CVT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自身免疫 白塞病 克罗恩病
下载PDF
脑静脉、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
15
作者 吴大号 王常贞 林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至2022年3月收治的160例CVST的临床资料。结果119例(74.4%)MRI存在异常,其中出血性梗死93例,缺血性梗死26例;脑实质受累以顶叶最多见(40.6%),血栓部... 目的探讨脑静脉、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至2022年3月收治的160例CVST的临床资料。结果119例(74.4%)MRI存在异常,其中出血性梗死93例,缺血性梗死26例;脑实质受累以顶叶最多见(40.6%),血栓部位以横窦多见(67.5%);孤立性皮质表浅静脉受累最多见(79.4%)。额叶、颞叶病变以上矢状窦及横窦血栓形成多见,颞叶和小脑病变以乙状窦血栓形成多见,基底节区和丘脑病变以直窦血栓形成多见。随访3个月,130例(81.3%)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30例预后不良(mRS评分3~5分;死亡17例)。随访6个月,预后良好132例(82.5%),预后不良11例。横窦受累与6个月不良预后有关(OR=2.325;95%CI 1.124~5.236;P=0.032)。结论CVST病人脑组织受累部位与静脉窦血栓形成有关,横窦受累与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特征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范文辉 迟路湘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783-1784,共2页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研究 脑静脉血栓形成 影像诊断技术 患者 CVT 文献 普及
下载PDF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崴 张本恕 任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对23例确诊为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经降颅压、抗炎及抗凝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后,1... 目的探讨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对23例确诊为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经降颅压、抗炎及抗凝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后,19例好转出院,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须行MRI/MRV或DSA检查。早期给予抗凝及溶栓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血栓 脑静脉窦血栓 诊断 治疗 影像学 抗凝
下载PDF
出血性脑静脉窦血栓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宝民 李生 +3 位作者 曹向宇 王君 李雪梅 郭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1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脑静脉窦血栓 脑静脉血栓 出血性梗死 解放军总医院 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 静脉 颅内出血 循环时间
下载PDF
加强脑静脉研究,提升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水平——脑静脉系统解剖、生理和临床概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一帆 姜慧敏 +5 位作者 卫慧敏 谷雨航 胡文伯 刘璐 周陈 吉训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5-520,共16页
大脑是人体内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需要丰富的血液供应以维持复杂的功能活动,人脑的血液供应分为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脑动脉的病理生理机制已被深入的研究,然而,目前国际上对脑静脉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经验较少。脑静脉系统容纳颅内70%~80... 大脑是人体内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需要丰富的血液供应以维持复杂的功能活动,人脑的血液供应分为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脑动脉的病理生理机制已被深入的研究,然而,目前国际上对脑静脉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经验较少。脑静脉系统容纳颅内70%~80%的血容量,在保证血流灌注及代谢废物的清除、血-脑脊液屏障的完整、颅内压调节、免疫监视甚至脑膜淋巴管功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陆续被报道。脑静脉系统作为新的研究领域,其在维持脑功能稳态和各种急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病理生理作用也逐渐被重视。本综述概述了脑静脉系统的解剖引流和结构特征、脑静脉的生理功能以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病理作用,旨在为全面认识脑静脉功能,科学认识与脑静脉相关的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脑静脉 脑静脉 静脉窦血栓形成 脑静脉回流障碍
下载PDF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并发出血性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冉 薛素芳 +1 位作者 刘秀珍 张运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34期4214-4215,共2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出血性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89例经全脑血管造影及其脑MRI、MRV检查证实的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予以降低颅内压治疗,17例经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证实并发出血性梗死患者中... 目的探讨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出血性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89例经全脑血管造影及其脑MRI、MRV检查证实的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予以降低颅内压治疗,17例经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证实并发出血性梗死患者中,12例好转出院,1例出院时改善不明显,1例因内科疾病转科治疗,2例因脑疝死亡,1例患者好转出院后2周因硬膜下出血脑疝死亡。结论静脉系统出血性梗死的临床表现可能会因病灶的扩大而加重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治疗除加强脱水降颅压和其他生命支持外,继续坚持溶栓或抗凝治疗是唯一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脑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窦血栓形成 出血性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