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9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患者脓毒血症的流行病学和风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吕燕妮 付龙生 +5 位作者 吴瑶琪 赖敏芳 胥甜甜 周芸 宋小玲 陈瑾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707-711,共5页
目的:对脑梗死患者脓毒血症的流行病学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468例脑梗死患者,收集患者信息特征,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确定脑梗死患者脓毒血症和死亡率间关联、病原学及风险因素。结... 目的:对脑梗死患者脓毒血症的流行病学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468例脑梗死患者,收集患者信息特征,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确定脑梗死患者脓毒血症和死亡率间关联、病原学及风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68例脑梗死患者,其中11例有脓毒血症,平均年龄为60岁;457例无脓毒血症,平均年龄为64.65岁,比较脑梗死脓毒血症和非脓毒血症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和死亡人数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病原菌来源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具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组织来源包括痰液、血液、尿液等。合并脓毒血症和不合并脓毒血症脑梗死患者间多因素比较,提示住院时间与死亡率存在显著性关联。结论:脓毒血症与脑梗死患者死亡率存在一定关联,同时会增加患者住院时间,需要重视脑梗死患者可能发生的脓毒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脑梗死 死亡率 住院时间 风险因素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小板的影响
2
作者 潘永江 邹鹏鸣 梁安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29-32,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上重症脓毒血症的治疗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 目的探究临床上重症脓毒血症的治疗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临床疗效、血小板含量、肾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肌酐、尿素氮、CRP、PCT、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液净化 脓毒血症 临床疗效 小板
下载PDF
铁死亡在脓毒血症相关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黄春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97-0101,共5页
脓毒血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血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及病死率极高,且可发展为慢性肾脏病,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对于脓毒... 脓毒血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血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及病死率极高,且可发展为慢性肾脏病,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对于脓毒血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无确切定论,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被证实参与了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铁死亡参加了脓毒血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依赖铁、硫醇、脂质代谢三大支柱,多种研究证实抑制铁死亡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肾损伤,本文就铁死亡机制、铁死亡与脓毒血症相关急性肾损伤关系及铁死亡抑制剂展开论述,以期能够为脓毒血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相关肾损伤
下载PDF
伴上尿路结石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引流后早期或晚期行智能控压软镜碎石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
作者 孟伟 吕枫 +6 位作者 张华军 陈博 陆帅江 李宁宁 蔡波 马利民 管杨波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6-129,145,共5页
目的比较伴上尿路结石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引流后早期或晚期行智能控压软镜碎石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智能控压软镜碎石术治疗的59例伴上尿路结石的尿源性脓毒血症... 目的比较伴上尿路结石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引流后早期或晚期行智能控压软镜碎石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智能控压软镜碎石术治疗的59例伴上尿路结石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一期引流减压至二期碎石治疗间隔时间分为早期碎石(≤1周)组(n=27)与晚期碎石(>1周)组(n=32),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影像学资料、术中及术后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结石清除率、总并发症发生率、高级别并发症发生率、碎石治疗后的住院时间、碎石治疗后的住院费用和总住院治疗费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智能控压软镜碎石术早期碎石(≤1周)和晚期碎石(>1周)治疗尿源性脓毒血症引流后的患者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源性脓毒血症 智能控压软镜碎石术 早期碎石 晚期碎石 上尿路结石
下载PDF
肾小管HIF-1α/miR-23a通路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陈思宇 强立娟 +2 位作者 朱嘉兴 马世兰 陈占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45-651,共7页
目的探讨肾小管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icroRNA-23a(miR-23a)通路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SA-AKI)中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采用脂多糖(LPS)处理HK-2细胞构建SA-AKI细胞模型。LPS处理的HK-... 目的探讨肾小管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icroRNA-23a(miR-23a)通路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SA-AKI)中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采用脂多糖(LPS)处理HK-2细胞构建SA-AKI细胞模型。LPS处理的HK-2细胞分为LPS组、NC siRNA组、HIF-1αsiRNA组、anti-miR-NC组、anti-miR-23a组、HIF-1αsiRNA+miR-NC组、HIF-1αsiRNA+miR-23a组,以正常培养的HK-2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采用qRT-PCR法检测细胞中HIF-1α、miR-23a基因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中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IF-1α蛋白、NF-κB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HK-2细胞中HIF-1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miR-23a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细胞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HIF-1αsiRNA组HK-2细胞中HIF-1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miR-23a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细胞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anti-miR-23a组HK-2细胞中miR-23a mRNA表达水平降低,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细胞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与HIF-1αsiRNA组比较,HIF-1αsiRNA+miR-23a组HK-2细胞中miR-23a mRNA表达水平升高,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细胞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HK-2细胞p-NF-κB-p65/NF-κB-p65、p-IκBα/IκBα比值均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HIF-1αsiRNA组和anti-miR-23a组HK-2细胞p-NF-κB-p65/NF-κB-p65、p-IκBα/IκBα比值均降低(P<0.05)。与HIF-1αsiRNA组比较,HIF-1αsiRNA+miR-23a组HK-2细胞p-NF-κB-p65/NF-κB-p65、p-IκBα/IκBα比值均升高(P<0.05)。结论肾小管HIF-1α通过调控miR-23a表达调节NF-κB信号通路,从而参与L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小管低氧诱导因子-1α miR-23a 炎性反应 细胞凋亡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个案管理在脓毒血症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齐申婷 王文娇 +2 位作者 杜文婷 陈捷 娄小平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471-473,共3页
目的:探究个案管理在脓毒血症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4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021年1月-2021年12月的47例脓毒血症患者... 目的:探究个案管理在脓毒血症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4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021年1月-2021年12月的47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2022年12月的47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液体管理,干预组予以个案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量表评分(APACHEⅡ)、入院首日及3天后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平均动脉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用时间、入院前三天乳酸值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APACHEⅡ评分、3天后SOFA评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CRRT使用时间均较对照组低,而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入院首日、入院第2天及入院第3天的乳酸值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干预组容量相关并发症中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脓毒血症患者住院期间实施个案液体管理,可辅助减低疾病危险程度,缩减血管活性药物、CRRT治疗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个案管理 液体管理
下载PDF
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的相关指标研究
7
作者 李想 傅斌 +2 位作者 高蓉婷 陈炳 邬嘉波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405-408,共4页
目的 探讨尿液中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对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接诊的50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接诊的50例非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 目的 探讨尿液中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对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接诊的50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接诊的50例非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尿液中CHI3L1水平,采用Peason分析法分析尿液中CHI3L1与血清PCT、CRP、WBC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尿液中CHI3L1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PCT、CRP、WBC及尿液中CHI3L1水平分别为(4.61±0.64)μg/L、(50.76±5.43) mg/L、(16.82±2.59)×10^(9)/L、(194.98±33.65) pg/m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6±0.40)μg/L、(40.31±4.49) mg/L、(13.65±1.74)×10^(9)/L、(102.93±28.34) pg/mg,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尿液中CHI3L1与PCT、CRP、WBC均呈正相关(r=0.615、0.533、0.432,P<0.05);ROC分析显示,尿液中CHI3L1诊断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4,95%CI为0.946~1.000,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92%,截断值为140.26 pg/mg。结论 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尿液中CHI3L1水平明显升高,且尿液中CHI3L1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源性脓毒血症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外周血miR-30a对脓毒血症并发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欧阳银 唐伟伟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30a对脓毒血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诊治的100例脓毒血症合并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28天病情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35例,生存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miR-30a、ERK蛋白以及...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30a对脓毒血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诊治的100例脓毒血症合并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28天病情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35例,生存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miR-30a、ERK蛋白以及磷酸化蛋白水平,评估miR-30a、ERK蛋白以及磷酸化蛋白水平对脓毒血症并发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死亡组的miR-30a和磷酸化蛋白水平高于生存组,ERK蛋白低于生存组(P<0.05)。miR-30a、ERK蛋白、磷酸化蛋白进行联合诊断,其诊断特异度较高,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外周血miR-30a、ERK蛋白以及磷酸化蛋白表达异常可作为脓毒血症并发ARDS患者预后判定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miR-30a ERK蛋白 磷酸化蛋白 预后
下载PDF
CRP、PCT和D-D与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徐晓婷 臧宾宾 +1 位作者 李宗尚 王丽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39-0142,共4页
分析C反应蛋白 (CRP)及降钙素原 (PCT)?D-D(D-dimer)与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急救创伤中心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78例,将脓毒血症的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与... 分析C反应蛋白 (CRP)及降钙素原 (PCT)?D-D(D-dimer)与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急救创伤中心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78例,将脓毒血症的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三组,再根据28天内患者是否死亡,将脓毒血症的患者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统计CRP?PCT?D-D与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 结果 (1)脓毒性休克组CRP?PCT和D-D水平高于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PCT?CRP?D-D水平高于脓毒症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死亡组 CRP?PCT?D-D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患者28天预后绘制ROC曲线,SOFA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79、CRP曲线下面积为0.817、PCT曲线下面积为0.807。结论 炎症指标CRP、PCT、D-D与脓毒血症患者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脓毒血症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迪力夏提·居马 玉素甫江·牙库甫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641-3647,共7页
脓毒血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危及生命的疾病。随着脓毒血症定义的不断演变,对其如何快速识别,用以及时治疗越发重要。由于脓毒血症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快速识别脓毒血症在临床工作中成为一项挑战,因此许多脓毒血症相关生物... 脓毒血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危及生命的疾病。随着脓毒血症定义的不断演变,对其如何快速识别,用以及时治疗越发重要。由于脓毒血症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快速识别脓毒血症在临床工作中成为一项挑战,因此许多脓毒血症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应运而生,但目前仍未能找到理想的生物标志物用来诊断脓毒血症、指导临床的治疗决策以及评估预后。该综述描述了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现有脓毒血症生物标志物的深入理解,为其运用在脓毒血症的诊疗工作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生物标志物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孕妇产后发生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李晓丹 张锋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4期367-368,共2页
脓毒血症是指宿主感染致病菌后机体反应失调,从而引起多器官致命性功能障碍[1]。有文献报道脓毒血症占产褥期死亡的10%~15%[2]。Knight等[3]团队研究认为,产后发生脓毒血症若未及时采取措施规避器官功能受损,其死亡率将直线上升至60%,... 脓毒血症是指宿主感染致病菌后机体反应失调,从而引起多器官致命性功能障碍[1]。有文献报道脓毒血症占产褥期死亡的10%~15%[2]。Knight等[3]团队研究认为,产后发生脓毒血症若未及时采取措施规避器官功能受损,其死亡率将直线上升至60%,因此对孕妇产后脓毒血症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次研究通过对孕产妇高危因素的研究,识别脓毒血症感染风险,为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机体反应 性功能障碍 团队研究 文献报道 危险因素分析 感染风险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创伤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判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罗超 胡毅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4288-4293,共6页
急性创伤后脓毒血症是指机体创伤后继发感染病原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在严重感染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循环衰竭,危及生命。创伤后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及对预后的评估至关重要。但由于创伤后脓毒血症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 急性创伤后脓毒血症是指机体创伤后继发感染病原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在严重感染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循环衰竭,危及生命。创伤后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及对预后的评估至关重要。但由于创伤后脓毒血症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指标,患者病情凶险且多变,其诊断和治疗是目前临床医生所面临的困惑之一。针对创伤后脓毒症,目前临床上仍缺乏特异性的用于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联合可靠的生物标志物以及评估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中的运用无疑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本文综述了目前临床常用的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创伤后脓毒血症患者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生物标志物 急性创伤 预后判断
下载PDF
全面细节护理对脓毒血症血液净化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
13
作者 钟春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26-0129,共4页
分析全面细节护理对脓毒血症重症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21.01.01-2023.10.31,筛选80例样本,分为2组,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全面细节护理,对比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对照组而言,观察组SF-36评分、... 分析全面细节护理对脓毒血症重症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21.01.01-2023.10.31,筛选80例样本,分为2组,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全面细节护理,对比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对照组而言,观察组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更高,并发症、APACHEⅡ评分更低(P<0.05)。结论 全面细节护理对脓毒血症重症患者预后改善效果显著,可降低其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细节护理 脓毒血症 液净化 并发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联合左卡尼汀对脓毒血症中心肌损伤的疗效观察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14
作者 钟林岐 刘侃 +2 位作者 马清龄 汤俊宏 邓桂业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左卡尼汀对脓毒血症中心肌损伤的疗效观察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4例脓毒血症中心肌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5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左卡尼汀对脓毒血症中心肌损伤的疗效观察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4例脓毒血症中心肌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52)。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乳酸(La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肌钙蛋白(TNT-HSST)、脑利尿钠肽前体(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CD4^(+)水平、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脓毒血症中心肌损伤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乌司他丁与左卡尼汀,可提高临床效果,在控制细胞因子水平方面效果较为突出,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左卡尼汀 脓毒血症 心肌损伤 细胞因子水平
下载PDF
丙氨酰谷氨酰胺用于脓毒血症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周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 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用于脓毒血症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1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116例,根据营养支持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予常规营养支持疗法,研究组... 目的 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用于脓毒血症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1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116例,根据营养支持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予常规营养支持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1周后,2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清转铁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免疫球蛋白A与2组免疫球蛋白M、G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免疫球蛋白A、M、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常规营养支持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脓毒血症,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机体损伤,有效控制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营养支持 丙氨酰谷氨酰胺 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超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经皮肾造瘘术在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江新哲 余勇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 研究经皮肾造瘘术在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7年10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病人116例,合并肾功能指标异常者23例(血肌酐>500 mmol/L)。术前行泌尿... 目的 研究经皮肾造瘘术在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梗阻性尿源性脓毒血症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7年10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病人116例,合并肾功能指标异常者23例(血肌酐>500 mmol/L)。术前行泌尿系CT或超声等检查明确肾积水。依据术前血常规中血小板的数量分为研究组(血小板<50×10^(9)/L)和对照组(血小板≥50×10^(9)/L)。两组病人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肾造瘘术。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体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大出血、休克、副损伤出现情况。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术前发热时间为(6.9±2.2)天、血小板计数为(35±10.2)×10^(9)/L、术前降钙素原(PCT)为(36±6.2)ng/ml、血肌酐升高占比30%,对照组分别为(4.2±2.0)天、(115±58.9)×10^(9)/L、(20±2.6)ng/ml和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PCT恢复时间分别为(6.9±2.8)天、(4.8±1.5)天;体温正常恢复时间分别为(36.2±3.5)小时、(28.5±2.3)小时;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分别为(5.3±1.2)天、(3.2±2.5)天;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为(6.0±2.3)天、(3.5±2.0)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副损伤、大出血、休克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造瘘治疗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尿源性脓毒血症 经皮肾造瘘术 小板减少
原文传递
风险护理在脓毒血症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7
作者 马希悦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124-126,共3页
目的:分析风险护理在脓毒血症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护理... 目的:分析风险护理在脓毒血症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12 h,两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氧分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及尿量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心率、血肌酐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8 d,观察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风险护理在脓毒血症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肾功能,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风险护理 氧合功能 循环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脓毒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宁峰 贺鹏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498-1500,共3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脓毒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脓毒血症发生情况;另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脓毒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脓毒血症发生情况;另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47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共有19例发生脓毒血症,发生率为4.03%。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体重指数(BMI)、文化程度、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消化道出血、降钙素原(PCT)水平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脓毒血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近1个月内抗生素暴露、近1个月内侵袭性操作史、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近1个月内有抗生素暴露、近1个月内有侵袭性操作、MELD评分高、hs-CRP水平高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脓毒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脓毒血症的发生风险较高,且患者发生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较为多样,应针对危险因素开展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脓毒血症 危险因素 抗生素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结合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营养状况与胃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李娜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结合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营养状况及胃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宏力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94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均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此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各47...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结合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营养状况及胃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宏力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94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均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此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各47例,分别实施常规营养支持、早期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水平[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炎症反应指标[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胃肠动力学指标[生长抑素(SS)、胃动素(MOT)、胃泌素(GA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前B组TP、ALB、Hb水平与A组相近(P>0.05);治疗后B组TP、ALB、Hb水平均较A组高(P<0.05);治疗前B组PCT、hs-CRP、TNF-α水平与A组相近(P>0.05);治疗后B组PCT、hs-CRP、TNF-α水平较A组低(P<0.05);治疗前B组SS、MOT、GAS水平与A组相近(P>0.05);治疗后B组GAS评分低于A组,SS、MOT水平高于A组(P<0.05);治疗前B组APACHEⅡ评分与A组相近(P>0.05);治疗后B组APACHEⅡ评分较A组高(P<0.05)。结论: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实施早期营养支持,可改善其营养水平、胃肠道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连续性液净化 早期营养支持
下载PDF
微循环相关监测指标对脓毒血症患者中容量复苏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沈文龙 彭佳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01-0004,共4页
脓毒症微循环障碍贯穿疾病始终,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容量管理作为脓毒症治疗的核心环节,强调个体化多维度的参数以指导恰当、匹配的容量复苏已是近年来的趋势。微循环作为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组成部分,可提供器官... 脓毒症微循环障碍贯穿疾病始终,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容量管理作为脓毒症治疗的核心环节,强调个体化多维度的参数以指导恰当、匹配的容量复苏已是近年来的趋势。微循环作为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组成部分,可提供器官灌注层面信息。从而导向性的制定更为个体化的复苏策略。本文主要就目前的临床微循环监测指标的进展以及相关微循环监测指标指导早期液体复苏的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微循环 监测方法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