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化湿-干法洗脱二氧化硫
1
作者 Hans T.Karlsson Jonas Klingspor +2 位作者 Marita Linne Ingemar Bjerle 王德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4年第9期55-62,共8页
一、前言近几年来,湿式洗脱二氧化硫的方法已开始被活化湿-干法所替代。湿-干法用浆状或澄清的吸收剂溶液喷入二氧化硫反应器,喷入的液滴由于反应器中烟道气的热量,水分被蒸发,当吸收剂与烟道气接触时,在湿的和干的条件下与二氧化硫发... 一、前言近几年来,湿式洗脱二氧化硫的方法已开始被活化湿-干法所替代。湿-干法用浆状或澄清的吸收剂溶液喷入二氧化硫反应器,喷入的液滴由于反应器中烟道气的热量,水分被蒸发,当吸收剂与烟道气接触时,在湿的和干的条件下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二氧化硫 烟道气 袋式除尘器 化湿 高硫煤 床反应器 溶解速率 浆状 滤布 运行条件
下载PDF
哌嗪类有机胺脱除二氧化硫性能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志豪 郭子东 +2 位作者 陈俊 陆星洲 魏凤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46-51,共6页
选择哌嗪(PZ)及其衍生物N,N′-双(2-羟乙基)哌嗪(BHEP)、N,N′-双(2-羟丙基)哌嗪(HPP)、1-(2-羟乙基)-4-(2-羟丙基)哌嗪(HEHPP)、1-(2-羟乙基)哌嗪(HEP)5种哌嗪类有机胺作为SO2吸收剂,采用动态法在填料塔中吸收模拟烟气中的SO2并对吸收... 选择哌嗪(PZ)及其衍生物N,N′-双(2-羟乙基)哌嗪(BHEP)、N,N′-双(2-羟丙基)哌嗪(HPP)、1-(2-羟乙基)-4-(2-羟丙基)哌嗪(HEHPP)、1-(2-羟乙基)哌嗪(HEP)5种哌嗪类有机胺作为SO2吸收剂,采用动态法在填料塔中吸收模拟烟气中的SO2并对吸收剂进行热再生。4次循环吸收解吸实验结果表明:有机胺的碱性与位阻效应共同决定其脱硫性能。PZ的pKa最大,对SO2有较大的吸收容量,首次饱和吸收容量高达0.8428mol/mol,但难解吸且再生能耗高,首次解吸率仅为78.9%,4次循环后饱和吸收容量下降了54.3%,循环吸收能力较差;HEP吸收效果次于PZ,其解吸性能较PZ有所提高;双羟基哌嗪类二胺的pKa最小,饱和吸收容量相对较低,平均不低于0.4mol/mol;解吸率高,平均保持在95%以上,且再生能耗低、稳定性好,其中HEHPP的脱硫性能介于BHEP和HPP之间。因此,双羟基哌嗪可作为新型高效脱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类有机胺 脱二氧化硫 循环吸收解吸 再生能耗
下载PDF
电氧化法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丽丽 高云芳 芦晴晴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09年第2期49-52,共4页
以Br2/Br-为氧化还原介质进行电化学法烟气脱硫,介绍了脱硫的原理及工艺流程,研究了电极材料、溴与二氧化硫的量比、电解液温度及电流密度等因素对脱硫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极材料宜选用DSA钌钛,阴极材料宜用镍基合金,最佳的n(Br2):n... 以Br2/Br-为氧化还原介质进行电化学法烟气脱硫,介绍了脱硫的原理及工艺流程,研究了电极材料、溴与二氧化硫的量比、电解液温度及电流密度等因素对脱硫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极材料宜选用DSA钌钛,阴极材料宜用镍基合金,最佳的n(Br2):n(SO2)是1~1.5,电解液温度为55~65℃,电流密度对整个电解池的槽电压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烟气 槽电压 二氧化硫除率
下载PDF
碳材料吸附脱除二氧化硫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兴 黄宏宇 +3 位作者 大坂侑吾 呼和涛力 肖林发 李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963-4972,共10页
选用了7种不同物理化学特性的碳材料,分别为活性炭-1(比表面积1779m^(2)/g)、活性炭-2(比表面积970m^(2)/g)、多孔纳米炭-1(平均孔径14nm)、多孔纳米炭-2(平均孔径85nm)、多孔纳米炭-3(平均孔径4.7nm,掺氮)、多孔纳米炭-4(平均孔径4.1nm... 选用了7种不同物理化学特性的碳材料,分别为活性炭-1(比表面积1779m^(2)/g)、活性炭-2(比表面积970m^(2)/g)、多孔纳米炭-1(平均孔径14nm)、多孔纳米炭-2(平均孔径85nm)、多孔纳米炭-3(平均孔径4.7nm,掺氮)、多孔纳米炭-4(平均孔径4.1nm,不掺氮)和纳米碳纤维。在对比这7种不同的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与其脱硫性能的基础上,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脱硫温度、反应空速等因素对碳材料吸附脱除SO_(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材料吸附脱除SO_(2)的性能受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表面官能团、脱硫温度和反应空速的综合影响。不同的碳材料中,材料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对材料的脱硫性能影响很大,以微孔结构为主的碳材料SO_(2)去除率较高,以介孔结构为主的碳材料脱硫容量较高;随着脱硫温度升高,碳材料的吸附脱硫性能降低;随着反应空速降低,碳材料的吸附脱硫性能升高。本研究中,多孔纳米炭NCP-10的吸附脱除SO_(2)性能最好,能在室温下保持100%的SO_(2)去除率持续1h,且在室温下1h内累积的脱硫容量最高可达108mg(SO_(2))/g(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碳材料 吸附剂 二氧化硫 固定床 硫性能
下载PDF
有机胺法脱除二氧化硫工艺技术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梁锋 《硫酸工业》 CAS 2019年第10期14-19,共6页
介绍了有机胺法脱除502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重点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在胺法脱除S02溶剂配方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和探讨了该法在国内应用中存在的系统腐蚀、堵塞及胺液损耗等问题。开发高脱硫效率胺类离子液体... 介绍了有机胺法脱除502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重点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在胺法脱除S02溶剂配方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和探讨了该法在国内应用中存在的系统腐蚀、堵塞及胺液损耗等问题。开发高脱硫效率胺类离子液体配方(耐硫酸腐蚀、黏度低、吸收能力强、解吸效率高、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好且溶剂绿色环保)、高传质效率脱硫设备,以及优化脱硫工艺流程,以达到环境友好、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和降低能耗,是未来有机胺法脱除二氧化硫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胺法 二氧化硫 技术进展
下载PDF
干姜及其提取物中二氧化硫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6
作者 袁观富 樊亚鸣 +4 位作者 何芝洲 杨庆 曾源 孔令会 陈镜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9-124,共6页
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指标是国家质检部门的严控指标之一,在生姜干燥过程中,人为及非人为因素均导致干姜中二氧化硫残留。就我国干姜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来源、存在形态及危害、国内外相关限量标准、检测法及脱除方法等5方面问题,... 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指标是国家质检部门的严控指标之一,在生姜干燥过程中,人为及非人为因素均导致干姜中二氧化硫残留。就我国干姜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来源、存在形态及危害、国内外相关限量标准、检测法及脱除方法等5方面问题,综合阐述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对干姜提取物的脱硫技术的研究,提出以下结论:对于干姜中二氧化硫,我国食品国标中相应限量为200 mg/kg;作为中药材,中国药典的限量为150 mg/kg;国外的限量则为30~50 mg/kg。对于如此巨大的限量差异,目前国内外市场都选择了更为安全的国外标准,这呼唤着新型脱硫技术及新限量标准来保障国人的食品安全。目前尚无一套完善的脱除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方法。未来食用植物(如干姜)中脱除二氧化硫的技术将充分考虑保存食品本身的风味与品质,根据不同对象研究具有针对性、可控性并且经济便捷的技术,来保障食品安全。研究的干姜提取物的脱硫技术,兼顾了风味成分的保留、传统干燥技术的保留及二氧化硫约80%的脱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二氧化硫 限量标准 二氧化硫
下载PDF
Cansolv二氧化硫脱除法的工艺基础 被引量:3
7
《硫酸工业》 CAS 1999年第1期54-55,共2页
Cansolv二氧化硫脱除法由联合碳化物公司和Cansolv工艺公司开发,是一种再生型胺基二氧化硫脱除工艺,可用于硫回收装置尾气、电厂烟气等气体的脱硫。该工艺采用一种专利二胺溶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溶液通过加热再生... Cansolv二氧化硫脱除法由联合碳化物公司和Cansolv工艺公司开发,是一种再生型胺基二氧化硫脱除工艺,可用于硫回收装置尾气、电厂烟气等气体的脱硫。该工艺采用一种专利二胺溶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溶液通过加热再生,同时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硫气体。其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solv二氧化硫除法 再生型胺基二氧化硫除工艺 回收装置 尾气 电厂烟气
下载PDF
新型二氧化硫脱吸系统在精制硫酸生产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宝江 王志勇 李传红 《硫酸工业》 CAS 2016年第3期16-18,共3页
介绍一种精制硫酸所用二氧化硫脱吸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设备组成。重点介绍了新型二氧化硫脱吸塔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通过与常规二氧化硫脱吸工艺相比较,该系统具有投资少、加工制造容易、施工周期短、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等优点。生产... 介绍一种精制硫酸所用二氧化硫脱吸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设备组成。重点介绍了新型二氧化硫脱吸塔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通过与常规二氧化硫脱吸工艺相比较,该系统具有投资少、加工制造容易、施工周期短、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等优点。生产实践表明:二氧化硫脱吸率可以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制硫酸生产 净化空气 二氧化硫吸塔 比较 应用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ACF)脱硫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楚英豪 尹华强 +3 位作者 刘中正 串亚权 罗德明 胡玉英 《四川环境》 2001年第2期8-11,共4页
本文在消除内外扩散的条件下对SO2 -O2 -N2 -H2 O ( g)体系下 ,自制ACF脱除气相中二氧公硫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认为在F >40 0ml/min时可消除外扩散的影响。在空速为 5 0 0 0Nm3 /tACF·h~ 2 40 0 0Nm3 /tACF·h ,SO2 ... 本文在消除内外扩散的条件下对SO2 -O2 -N2 -H2 O ( g)体系下 ,自制ACF脱除气相中二氧公硫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认为在F >40 0ml/min时可消除外扩散的影响。在空速为 5 0 0 0Nm3 /tACF·h~ 2 40 0 0Nm3 /tACF·h ,SO2 浓度为 0 1%~0 5 % ,氧浓度为 1%~ 14 % ,反应温度为 3 2 3K~ 40 3K ,增湿温度在 3 13K~ 3 63K之间探讨了温度、水、SO2 及O2 对ACF脱硫性能的影响 ,求出了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D=0 0 0 6exp ( -885 2 8/RT)Cso2 0 4 93 6Co2 0 73 81CH2 O0 70 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脱二氧化硫 催化 动力学 环境材料 ACF
下载PDF
烟气中气体组分对活性半焦脱硫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任红星 张香兰 李科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4期48-51,共4页
用自制的活性半焦颗粒在SO2-O2-N2-H2O(g)体系下,在动力学控制条件范围内,考察了SO2浓度为0.08%~0.2%,O2浓度为4%~10%,H2O(g)浓度为6%~14%,反应温度为368~398 K范围内SO2、O2、H2O(g)及温度等对活性半焦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自制的活性半焦颗粒在SO2-O2-N2-H2O(g)体系下,在动力学控制条件范围内,考察了SO2浓度为0.08%~0.2%,O2浓度为4%~10%,H2O(g)浓度为6%~14%,反应温度为368~398 K范围内SO2、O2、H2O(g)及温度等对活性半焦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速率对O2浓度变化最不敏感,SO2次之;对H2O(g)的浓度变化最为敏感,且存在一个最佳的浓度值(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半焦 烟气 脱二氧化硫
下载PDF
氧化热处理对活性炭纤维吸附转化SO_2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开喜 刘朗 +2 位作者 张碧江 凌立成 刘振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0-215,共6页
本文研究了经O_2,空气或HNO_3氧化后,高温下热处理改性的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在O_2和水蒸气存在下脱除SO_2的能力,结果表明,氧化热处理改性后,ACF的脱硫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其中O_2改性的ACF脱硫活性最高,HNO_3改性... 本文研究了经O_2,空气或HNO_3氧化后,高温下热处理改性的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在O_2和水蒸气存在下脱除SO_2的能力,结果表明,氧化热处理改性后,ACF的脱硫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其中O_2改性的ACF脱硫活性最高,HNO_3改性的ACF最低,空气改性的ACF居中,并对改性ACF具有不同脱硫活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TPD实验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表面改性 二氧化硫
下载PDF
海水脱硫工艺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平正 《纯碱工业》 CAS 2009年第5期3-7,共5页
综述了海水脱硫国内外应用简况,工艺原理、流程、设备及防腐蚀措施,排水水质与环境及综合评价。
关键词 海水脱二氧化硫
下载PDF
烟气脱硫处理技术途径探讨
13
作者 陈吉庆 《中国氯碱》 CAS 1997年第11期42-46,共5页
根据自备电厂一台35t/h锅炉年运行过程中,烟气经文丘里水膜除尘器处理前后主要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浓度变化情况,证实文丘里水膜除尘器除尘效果明显,并具有一定的脱除二氧化硫效果,烟气排放达标。
关键词 电厂 烟气 脱二氧化硫
下载PDF
国内外电厂排烟脱硫技术述评
14
作者 祝汉民 《环境科学动态》 1985年第4期4-7,共4页
二氧化硫是全世界大气中最为普遍的污染物之一.目前进入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数量仍在增加,估计每年约增加6~7%.我国是世界上大气硫污染比较严重的国家。
关键词 排烟 硫率 亚硫酸盐法 亚硫酸钙 二氧化硫气体 石灰石浆液 亚硫酸钠法 烟道气 脱二氧化硫 石灰法
下载PDF
石灰石(CaCO3)的石膏法脱硫技术——在钢厂烧结机上的实际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乐意 《化工管理》 2013年第6期188-188,共1页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法是火力发电厂及钢厂烧结机上脱硫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具有技术应用广成熟,原料成本低等多种优点。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的主要原理,以及对其在钢厂烧结机上的实践与应用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 石灰石石膏法 二氧化硫 钢厂烧结机应用
下载PDF
我国钢铁废气末端治理之脱硫技术类比
16
作者 魏文静 《科技风》 2019年第3期123-123,共1页
随着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钢铁废气末端治理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其废弃物中所含二氧化硫导致诸多环境污染问题,是土地酸化的罪魁祸首。现阶段我国钢铁废气的废料残余物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治理是控制土地污染和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环节,... 随着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钢铁废气末端治理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其废弃物中所含二氧化硫导致诸多环境污染问题,是土地酸化的罪魁祸首。现阶段我国钢铁废气的废料残余物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治理是控制土地污染和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环节,文章就钢铁废气末端治理的众多脱硫技术进行类比,讨论研究现阶段工业发展收益最高的脱硫技术,分析相关影响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硫技术 环境污染 废气治理
下载PDF
钴络合物液相络合NO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春琼 邓先和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6-29,共4页
介绍了钴络合物液相络合NO的研究情况,详细论述了其络合NO的反应机理、动力学、吸收液的再生和吸收过程的影响因素,同时详述了该类络合剂同时脱除SO2和NO的研究情况,并对今后该类络合剂单独脱氮和同时脱硫脱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 介绍了钴络合物液相络合NO的研究情况,详细论述了其络合NO的反应机理、动力学、吸收液的再生和吸收过程的影响因素,同时详述了该类络合剂同时脱除SO2和NO的研究情况,并对今后该类络合剂单独脱氮和同时脱硫脱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络合物 氧化 脱二氧化硫
下载PDF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ungsten-containing mesoporous silica for heterogeneous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铭 朱文帅 +5 位作者 李宏平 荀苏杭 李猛 李亚男 魏延臣 李华明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1-978,共8页
A series of functional,tungsten-containing mesoporous silica materials(W-SiO2) have been fabricated directly from an ionic liquid that contained imidazole and polyoxometalate,which acted as mesoporous template and m... A series of functional,tungsten-containing mesoporous silica materials(W-SiO2) have been fabricated directly from an ionic liquid that contained imidazole and polyoxometalate,which acted as mesoporous template and metal source respectively.These materials were then characterized through X-ray diffraction(XRD),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Raman spectroscopy,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FTIR),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DRS),an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which were found to contain tungsten species that were effectively dispersed throughout the structure.The as-prepared materials W-SiO2 were also found to possess a mesoporous structure.The pore diameters of the respective sample W-SiO2-20 determined from the TEM images ranged from 2 to 4 nm,which was close to the average pore size determined from the nitrogen desorption isotherm(2.9 nm).The materials were evaluated as catalysts for the heterogeneous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dibenzothiophene(DBT),which is able to achieve deep desulfurization within 40 min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Catalyst(W-SiO2-20)= 0.01 g,temperature = 60℃,oxidant(H2O2)= 20 μL).For the removal of different organic sulfur compounds within oil,the ability of the catalyst(W-SiO2-20)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o remove sulfur compounds decreased in the order:4,6-dimethyldibenzothiophene Dibenzothiophene Benzothiophene 1-dodecanethiol.Additionally,they did not require organic solvents as an extractant in the heterogeneous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process.After seven separate catalytic cycles,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was still as high as 90.3%.From th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analysis,DBT was entirely oxidized to its corresponding sulfone DBTO2 after reaction.A mechanism for the heterogeneous desulfurization reaction wa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Tungsten species Mesoporous silica One-pot synthesis ORGANOSULFUR
下载PDF
Ultra-deep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fuel with H_2O_2 catalyzed by phosphomolybdic acid supported on silica 被引量:8
19
作者 田永胜 王光辉 +3 位作者 龙娟 崔佳伟 金伟 曾丹林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98-2105,共8页
A highly active catalyst of phosphomolybdic acid ~HPMo) was prepared and applied in the catalytic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CODS) system. The catalyst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XRD, XPS and superconducting NMR. ... A highly active catalyst of phosphomolybdic acid ~HPMo) was prepared and applied in the catalytic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CODS) system. The catalyst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XRD, XPS and superconducting NMR. The influences of rn(catalyst)/m(oil), V(H202)fV(oil),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on the fractional conversion of benzothiophene (BT) and dibenzothiophene (DBT) were investigated. GC-MS and micra-coulometric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reaction. The catalyst has high 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in the removal of BT and DBT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recycling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DBT and BT removal could still reach 95.2% and 95.7% after 10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porous silica Phosphomolybdic acid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Benzothiophene Dibenzothiophene
下载PDF
蓄电池级硫酸制取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进龙 张析 《甘肃冶金》 2015年第6期44-46,共3页
利用某冶炼厂98%的浓硫酸为原料,原料中杂质含量较低,通过脱除硫酸中残留的二氧化硫和过滤净化的方法制取的蓄电池级硫酸产品达到化工部标准HG/T2692-2007指标要求。
关键词 冶炼硫酸 蓄电池硫酸 二氧化硫 净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