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磷酸脱氟过程中氟离子及金属离子的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苏殊 许德华 +3 位作者 杨秀山 严正娟 张志业 王辛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2-306,共5页
硝酸法磷酸脱氟制备饲料级磷酸氢钙拓宽了硝酸法磷酸的产品范围,但是目前对脱氟过程中氟离子及金属离子的反应机理还缺乏认识。对含不同金属离子和氟离子组成的模拟硝磷酸溶液进行中和沉淀分析。结果表明,溶液中游离氟和其它离子(SiF_(6... 硝酸法磷酸脱氟制备饲料级磷酸氢钙拓宽了硝酸法磷酸的产品范围,但是目前对脱氟过程中氟离子及金属离子的反应机理还缺乏认识。对含不同金属离子和氟离子组成的模拟硝磷酸溶液进行中和沉淀分析。结果表明,溶液中游离氟和其它离子(SiF_(6)^(2-))解离生成的F^(-)与Ca^(2+)结合生成CaF_(2)沉淀;金属离子Al^(3+)、Fe^(3+)、Mg^(2+)和Ca^(2+)等与磷酸根结合生成AlPO_(4)、Fe_(5)(PO_(4))_(4)(OH)_(3)·2H_(2)O、MgHPO_(4)·0.78H_(2)O和CaHPO_(4)·2H_(2)O等磷酸盐沉淀,在此过程中生成的磷酸氢钙在不同溶液中有不同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法 湿法磷酸 脱氟机理 金属离子
下载PDF
732型改性树脂脱氟剂的制备与脱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董岁明 李佩成 周孝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研究了732型改性树脂脱氟剂的制备方法和离子交换方式、酸洗、铁交换量,以及再生和其他共存离子等对脱氟剂饱和吸附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732型改性树脂脱氟剂可能的脱氟机理。结果表明,采用酸洗和动态交换方式可显著提高该脱氟剂的脱氟效... 研究了732型改性树脂脱氟剂的制备方法和离子交换方式、酸洗、铁交换量,以及再生和其他共存离子等对脱氟剂饱和吸附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732型改性树脂脱氟剂可能的脱氟机理。结果表明,采用酸洗和动态交换方式可显著提高该脱氟剂的脱氟效果;共存离子和再生对该脱氟剂的脱氟效果无明显影响,树脂的最佳载铁量为69.39 m g/g,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2.36 m g/g。研究还揭示了该脱氟剂的脱氟机理及其具有操作简单、易再生、能重复使用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32型阳离子改性树脂 效果 脱氟机理
下载PDF
镁基活性氧化铝的制备及脱氟性能研究
3
作者 范茂盛 裴启飞 +1 位作者 陆占清 杨坤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针对现行改性活性氧化铝吸附剂尚未有系统研究,对工业指导性弱等问题,本文以实际含氟废水为考察对象,对比考察了多种改性剂种类的影响,优选制备镁基活性氧化铝,并利用Pseudo-First-Order(PFO)和Pseudo-Second-Order(PSO)非线性模型对其... 针对现行改性活性氧化铝吸附剂尚未有系统研究,对工业指导性弱等问题,本文以实际含氟废水为考察对象,对比考察了多种改性剂种类的影响,优选制备镁基活性氧化铝,并利用Pseudo-First-Order(PFO)和Pseudo-Second-Order(PSO)非线性模型对其脱氟机理进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锌、钙、镧改性,硫酸镁改性能明显提高活性氧化铝对氟的吸附性能.当硫酸镁浓度为0.05 mol/L、液固比为8、焙烧温度为350℃,吸附剂中出现活性相AlOOH和MgAl_(2)(OH)_(8),除氟能力达到最佳.采用此层状镁基活性氧化铝吸附剂去除废液氟时,在吸附时间2.5 h、除氟温度70℃时,氟脱除率和平衡吸氟量达到最佳,分别为70.70%和8.36 mg/g,且吸附废液氟离子过程遵循PSO模型,吸附过程为镁基活性氧化铝吸附剂表面物质与废液中氟离子发生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活性氧化铝 改性活性氧化铝吸附剂 脱氟机理 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