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7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疗效观察
1
作者 陈培升 林泽毅 覃柯璋 《右江医学》 2024年第11期995-1000,共6页
目的观察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SPD)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循环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贵港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20年5月—2024年4月诊治的116例肝硬化PHT患... 目的观察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SPD)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循环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贵港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20年5月—2024年4月诊治的116例肝硬化PH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55例),研究组予腹腔镜下SPD治疗,对照组予开腹SP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流循环、血常规和血清IL-6、TNF-α水平,并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第1天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相比于术前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和凝血酶时间(PT)水平均下降,白蛋白(ALB)水平则升高,且研究组的TBIL、ALT、PT水平更低,ALB水平更高(P<0.05);术后门静脉、脾静脉的静脉直径(VD)、血流量(VF)较术前减小,流速(VV)水平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VD、VF更小,VV水平更高(P<0.05);术后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1个月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腹腔镜SPD术式相比于开腹SPD术式,可减少肝硬化PHT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血流动力学,降低IL-6、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肝功能 血流循环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腹部外加压治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近期腹腔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军辉 曹罡 +3 位作者 张焱 张莉 杨荔 杨文彬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761-763,766,共4页
目的观察自制腹带全腹外加压对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术后近期腹腔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2005年1月至2015年8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近期出现... 目的观察自制腹带全腹外加压对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术后近期腹腔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2005年1月至2015年8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近期出现腹腔出血,并经积极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19例,应用腹部外加压治疗,观察加压治疗后2、4、8、12 h患者生命体征、休克指数、膀胱测压、输血量、腹腔引流量和颜色、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变化。结果 18例患者经腹部外加压治疗以及保守治疗后止血成功,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休克指数、输血量及腹腔引流量逐渐下降;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逐渐上升,腹腔压力维持在20 mm Hg(1 mm Hg=0.133 k Pa)左右,与加压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腹部外加压治疗后4 h引流量仍持续增加,中转开腹进行压迫止血后出血停止。无术后死亡患者。结论腹部外加压通过增加腹腔压力,使腹腔压力大于毛细血管压力,暂时控制出血,可以使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近期腹腔出血患者度过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期,通过自身凝血功能的恢复,发挥内源性控制出血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止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腹腔出血 腹部外加压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填胸包肾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金柱 蔡卫华 胡进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09-1710,共2页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已成为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1],但有其自身的缺点,本研究分析了自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填胸包肾术及同期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共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已成为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1],但有其自身的缺点,本研究分析了自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填胸包肾术及同期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共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2例,男109例,女33例,年龄均数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治疗 大网膜 方式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丽萍 刘战丛 史永涛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5期406-407,共2页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256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可能导致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相关因素进...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256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可能导致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门静脉血栓的形成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术前门静脉压力、合并有糖尿病有密切关系,与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后血小板升高关系不密切。结论肝脏功能损害严重,门静脉压力明显增高,合并糖尿病是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高危险因素,应积极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门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沈鹏 胡娟英 郝建宏 《浙江实用医学》 2006年第4期261-262,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2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急诊成功止... 目的探讨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2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急诊成功止血41例(97.6%),手术死亡4例(9.5%)。死亡原因分别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衰竭和术后胃穿孔,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率高,操作简便,易在基层医院开展,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急诊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232例围手术期及术中护理体会
6
作者 李文淑 张宇 +1 位作者 赵妮娜 吴建中 《传染病信息》 2005年第2期93-94,共2页
本文对23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实施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EED)加脾切除术治疗病例手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EED加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PHT门静脉高压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关键环节及注意事宜.
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护理体会 围手期护理 切除 治疗病例 护理资料 关键环节 PHT 注意事
下载PDF
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6
7
作者 谭薇 王晓春 高吉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6期31-32,共2页
我国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较多,大多于出血后才就诊,此时肝功能较差,且凝血障碍很难纠正。对于此类患者来说,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对机体打击大,手术危险大。这类患者一般脾脏较大,常伴巨脾,且会出现较多而粗的侧支血管,... 我国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较多,大多于出血后才就诊,此时肝功能较差,且凝血障碍很难纠正。对于此类患者来说,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对机体打击大,手术危险大。这类患者一般脾脏较大,常伴巨脾,且会出现较多而粗的侧支血管,在分离时稍不注意极易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镜下难于控制,属高危难手术,一直被视为禁忌。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和手术器械的改进,腹腔镜技术也逐渐用于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我院2005年1月-2006年8月利用腹腔镜技术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腹腔镜技 配合 肝硬化患者 门脉高压症 凝血障碍 创伤 危险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心脏血流动力参数变化情况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亚东 张红霞 +1 位作者 赵颜斌 张辉 《肝脏》 2019年第6期669-671,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心脏血流动力参数的变化。方法 选取45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并以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对照组与手术组术前的心率、每搏指数、平...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心脏血流动力参数的变化。方法 选取45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并以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对照组与手术组术前的心率、每搏指数、平均动脉压、外周循环阻力、左心作功,并比较手术组手术前1d与术后1个月的心率、每搏指数、平均动脉压、外周循环阻力、左心作功。结果 手术组术前心率、外周循环阻力为(79.55±6.38)次/min、(1826.58±625.34)dyn·s·min^-1,显著高于对照组(75.94±5.25)次/min、(1410.33±598.57)dyn·s·min^-1,每搏指数、平均动脉压、左心作功分别为(36.28±3.46)mL·min^-1·mL^-2、(80.14±4.48)mmHg、(5.79±0.41)kg·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01±3.70)mL·min^-1·mL^-2、(84.00±5.74)mmHg、(6.03±0.48)kg·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平均动脉压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心率与外周循环阻力降至(76.01±5.11)次/min、(1556.86±575.65)dyn·s·min^-1,均较术前显著减小,每搏指数、左心作功升高至(38.75±3.59)mL·min^-1·mL^-2、(5.97±0.43)kg·m,较术前显著增大(P<0.05)。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接受脾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每搏功增加,心率降低,心脏血流动力参数获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心脏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6
9
作者 董瑞 杜锡林 +5 位作者 阴继凯 李江斌 赵磊 樊东 张章 鲁建国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3年第12期892-89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为13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由于术中出血难以控制而中转开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为13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由于术中出血难以控制而中转开腹,129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150~270 min,平均(195.9±24.4)min;术中出血量150~1 000 ml,平均(346.1±112.2)ml;术后住院5~9 d,平均(6.3±0.6)d。2例由于术后腹腔出血行二次手术,1例术后腹腔出血非手术治疗。术后发生胰漏1例,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随访3~18个月,均无近期消化道再出血。结论: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确定等优点。术前认真选择患者,固定手术组人员,根据术者经验灵活处理各种情况,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景峰 王玉文 +1 位作者 吴威 徐政光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34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的43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中19例行腹腔镜手术,24例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的43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中19例行腹腔镜手术,24例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略长于开腹组。结论完全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尤其在右斜位下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 腹腔镜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伟 洪智贤 +1 位作者 张珂 孙文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641-642,共2页
目的 :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自1999年 6月~ 2 0 0 2年 6月对不合并肝癌及胆管癌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并随访 2 76例 ,其中肝炎后肝硬变 2 5 7例 ,... 目的 :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自1999年 6月~ 2 0 0 2年 6月对不合并肝癌及胆管癌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并随访 2 76例 ,其中肝炎后肝硬变 2 5 7例 ,占 93 1%。结果 :手术止血率 98 6% (2 72 /2 76) ,围手术期病死率 0 18% (5 /2 76) ,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平均随访时间 2 3年 ,术后复发出血率 3 9% (11/2 76) ,肝性脑病发生率 3 3 % (9/2 76)。结论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为提高手术疗效应做到 :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 ,彻底断流 ,熟练掌握本手术的技术要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
下载PDF
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国英 汪新妹 朱佩钦 《护理与康复》 2009年第4期298-299,共2页
总结3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术后容易出现出血、感染、门静脉血栓形成、腹水、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术后必须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对... 总结3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术后容易出现出血、感染、门静脉血栓形成、腹水、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术后必须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对症处理,以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腹腔镜 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丽霞 《医学信息》 2011年第8期2267-2267,共1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新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给予循证护理的治疗组在临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率等方面均显著...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新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给予循证护理的治疗组在临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实施循证护理,疗效好,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5例
14
作者 牛新捷 王作仁 +3 位作者 耿智敏 仵正 张云峰 吴胜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 肝豆状核变性 治疗
下载PDF
全腹腔镜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李开宇 徐福军 徐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6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贲门周围血管离 切除 食管支 腹腔镜下 膈韧带 腹腔镜手 肋缘 胃韧带 肾韧带 离断 胆囊结石
下载PDF
三腔二囊管联合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16
作者 曾天才 蔡庆和 +2 位作者 徐阳 陈先祥 张林菲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61-262,265,共3页
门静脉高压症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在临床十分常见,该病发病突然,出血量大,病死率极高。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内镜介入治疗、外科切脾加胃底食管周围血管离断术等治疗。药物治疗往往难以控制出血;内镜介入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在临床十分常见,该病发病突然,出血量大,病死率极高。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内镜介入治疗、外科切脾加胃底食管周围血管离断术等治疗。药物治疗往往难以控制出血;内镜介入治疗在大出血时因操作视野不清,硬化剂注射难以达到满意程度;三腔二囊管压迫用于紧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三腔二囊管 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双阳 戴兵 +1 位作者 刘驰 宋展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7期592-594,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门静脉高压症病人4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开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腔镜组(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每组24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 目的分析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门静脉高压症病人4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开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腔镜组(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每组24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下降幅度分别为45.00、35.59和25.79,开腹组分别为49.34、43.17和27.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67%(4例),开腹组为58.33%(16例);腔镜组术后随访1年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17%(1例),开腹组为29.17%(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ALT、AST、TBIL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 门脉高压症 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
原文传递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52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18
作者 张玲枝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10期265-265,共1页
本文分析了我院52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词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期护理 患者 临床治疗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翔 丁佑铭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 目的:探讨分析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组予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少,手术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PT、ALB、ALT、TBIL水平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PT、ALT及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B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3%(2/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0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减少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肝功能指标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的护理分析
20
作者 浦英 李淑英 +1 位作者 王延英 金燕红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8期6187-6188,共2页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70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66例痊愈,死亡4例。结论 :护士在手术后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熟练...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70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66例痊愈,死亡4例。结论 :护士在手术后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熟练的护理技术对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缩短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护理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