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临床研究
1
作者 叶春荣 何友成 +1 位作者 汤水华 严锦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42-146,共5页
目的观察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CAG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瑞巴派特片,0.1 g/次,每日3次,口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益胃宁胶囊,2 g/次,每日3... 目的观察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CAG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瑞巴派特片,0.1 g/次,每日3次,口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益胃宁胶囊,2 g/次,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疗效、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监测2组不良反应。结果2组均无病例脱落。研究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0.0%(28/40),研究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分下降(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中医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82.5%)优于对照组(67.5%),研究组病理疗效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可有效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表现及黏膜病变程度,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胃宁胶囊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气虚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温中和胃方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研讨
2
作者 马云龙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温中和胃方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7月沂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接受诊治的88例肾虚瘀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香砂六君丸治疗... 目的温中和胃方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7月沂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接受诊治的88例肾虚瘀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香砂六君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温中和胃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胃脘隐痛、胃脘胀满、嗳气、反酸、食欲下降以及咽部异物感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有下降,且研究组以上症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44)。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和胃方在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而显著地提高对脾胃气虚证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中和胃方 中医内科疾病 脾胃气虚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赵凤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61-0063,共3页
分析研究对于脾胃气虚证的治疗中采用四君子汤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之间收治的患有脾胃气虚证的患者中随机选择76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分析研究对于脾胃气虚证的治疗中采用四君子汤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之间收治的患有脾胃气虚证的患者中随机选择76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四君子汤的试验组,每组均为38人。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32%和94.74%(P<0.05)。结论 四君子汤用于治疗中医内病的脾胃气虚,疗效显著,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临床症状,在临床上能得到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中医内科 脾胃气虚证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价值观察
4
作者 张丽华 《智慧健康》 2024年第3期131-135,共5页
目的 探讨对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予以四君子汤治疗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脾胃病科所接诊的100例脾胃气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 目的 探讨对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予以四君子汤治疗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脾胃病科所接诊的100例脾胃气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四君子汤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不适症状、整体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以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疗效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脾胃气虚证患者予以四君子汤治疗,其安全性较高,可调整患者脾胃,健脾益气,增加其免疫力,加快代谢,并能明显改善脾胃运化等各项功能,促进其尽快恢复正常,减少疾病复发率,可在中医内科临床相关疾病中大范围推广、普及,成效、应用价值相对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中医内科 脾胃气虚证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老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脾胃气虚证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鞠萍 陆芳洁 +2 位作者 张高峰 张丽雯 陈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041-0043,共3页
评估老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脾胃气虚证行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66例老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样本,均符合脾胃气虚证证型,样本被随机分组,即普通组、汤剂组,均有33例样本,前者行普通治疗,后者增加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研究... 评估老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脾胃气虚证行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66例老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样本,均符合脾胃气虚证证型,样本被随机分组,即普通组、汤剂组,均有33例样本,前者行普通治疗,后者增加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研究在2020年2月-2022年12月实施,检测炎症因子,观察肠道菌群变化情况,评估症状积分,统计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检测CRP、PCT,了解各老人炎症情况,在汤剂组、普通组间符合常态分布,P>0.05。治疗后检测CRP、PCT,了解各老人炎症情况,在汤剂组低于普通组,P<0.05。治疗前统计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菌群数量,各指标在汤剂组、普通组间符合常态分布,P>0.05。治疗后统计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菌群数量,各指标在汤剂组均高于普通组,P<0.05。治疗前评估胃脘胀满、纳呆便溏等两个症状,检验所得积分,在汤剂组、普通组间符合常态分布,P>0.05。治疗后评估胃脘胀满、纳呆便溏等两个症状,检验所得积分,在汤剂组低于普通组,P<0.05。统计各组治疗有效率,在汤剂组高于普通组,分别为93.94%、72.73%,P<0.05。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疗效好,能纠正胃肠道菌群状态,减轻机体炎症,改善胃肠功能,对于脓毒症引发的胃肠功能障碍有较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气虚证 有效率 胃肠功能障碍 炎症因子 香砂六君子汤 肠道菌群 脓毒症
下载PDF
四君子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脾胃气虚证胃溃疡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娟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探究四君子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脾胃气虚证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脾胃气虚证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平均的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四君子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脾胃气虚证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脾胃气虚证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平均的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四君子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针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四君子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脾胃气虚证胃溃疡,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加减 雷贝拉唑 脾胃气虚证胃溃疡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双术运脾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马金丽 孙亚锋 褚燕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5期948-950,共3页
小儿厌食症为儿科常见的消化功能障碍类疾病,以1~6岁儿童多见,患儿主要的症状包括食欲欠佳、食量下降,甚至出现拒食,未及时控制会导致营养失衡、免疫力下降等,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亦可增加呼吸道感染、贫血等疾病的风险[1]。... 小儿厌食症为儿科常见的消化功能障碍类疾病,以1~6岁儿童多见,患儿主要的症状包括食欲欠佳、食量下降,甚至出现拒食,未及时控制会导致营养失衡、免疫力下降等,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亦可增加呼吸道感染、贫血等疾病的风险[1]。城市发病高于农村,被认为是富裕社会儿童的主要摄食问题之一。引起小儿厌食原因很多,喂养不当、进食油腻食品、零食、感染性疾病、长期应用抗生素等导致激素水平、微量元素、肠道菌群失调,胃动力不足而发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消化功能障碍 脾胃气虚证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呼吸道感染 感染性疾病 营养失衡 运脾汤
下载PDF
柴枳理中汤联合常规西医方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气虚证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王丽杰 李娜 《临床研究》 2023年第7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胃气虚证采用柴枳理中汤联合常规西医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台前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FD脾胃气虚证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2,柴枳理中汤联合常规西医方案)与...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胃气虚证采用柴枳理中汤联合常规西医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台前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FD脾胃气虚证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2,柴枳理中汤联合常规西医方案)与对照组(n=42,常规西药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血清胃泌素(GAS)水平、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尼平消化不良症状指数(NDSI)评分低于治疗前,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NDSI评分低于对照组,NDLQI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清GA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枳理中汤联合常规西医方案应用于FD脾胃气虚证患者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消化不良问题及GAS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枳理中汤 常规西医方案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胃气虚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疗效
9
作者 张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138-0140,共3页
探究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笔者本单位治疗的122例脾胃气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四君子汤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 探究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笔者本单位治疗的122例脾胃气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四君子汤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焦虑抑郁评分、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4%、治疗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X2分别为6.7562、7.3642;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6.32±2.04)分、(45.11±2.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为9.3256、8.316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疾病复发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X2分别为8.3154、7.6943,(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采用四君子汤治疗可以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四君子汤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可以积极改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减轻患者不良反应,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脾胃气虚证治疗中可以推广应用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 疾病 脾胃气虚证 四君子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临床效果探讨
10
作者 李明中 胡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153-0156,共4页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其中,四君子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的作用。为了探讨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临床效果,对该方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研讨选取了76...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其中,四君子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的作用。为了探讨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临床效果,对该方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研讨选取了76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用四君子汤医治,对照组选用传统西药医治。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评价目标、症状改进时间及临床医治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前两组所获得的结果并不具有统计意义。但在服药后两组中,症状都被严重低估,被调查者低估了对照组的结果。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诊断只做了短暂的改进,治疗通常比对照组更有效。因此,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瓜汤疗法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给病人提供可靠的治疗。配方的研究和应用应该可以对中医的研发和推广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治疗 中医内科 脾胃气虚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疗效
11
作者 董黎艳 刘飞 +2 位作者 郭闯 张智娟 罗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81-0083,共3页
分析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疗效。方法 通过使用随机抽取法抽取医院在2022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接收治疗的84例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平衡贯序法将其划分为传统组和创新组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各... 分析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疗效。方法 通过使用随机抽取法抽取医院在2022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接收治疗的84例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平衡贯序法将其划分为传统组和创新组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各有42例脾胃气虚患者。传统组采取西药治疗:给予患者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或0.9%氯化钠注射液+泮托拉唑针静滴;创新组采取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给予患者四君子汤,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症状加减。后续比较传统组和创新组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临床治疗效果、病症复发率三项指标。结果 治疗结束以后,创新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低于传统组(P<0.05);创新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高于传统组(P<0.05);创新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将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方法应用于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不仅能够显著缓解脾胃气虚证患者上腹胃脘部疼痛、少气乏力、舌质淡白等临床症状,加强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明显降低患者治疗后的疾病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 中医内科疾病 脾胃气虚证 疗效
下载PDF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储媛 徐惠明 陈小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0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消化性溃疡(脾胃气虚证)患者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收... 目的 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消化性溃疡(脾胃气虚证)患者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四联疗法(枸橼酸铋钾+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46例)患者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较对照组高;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脘隐痛、腹胀纳少、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脾胃气虚证)患者在常规四联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疗效佳,有利于提高Hp根除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胃肠功能,并未显著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 消化性溃疡 脾胃气虚证 幽门螺杆菌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下载PDF
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占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170-0173,共4页
探究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治疗中对症状积分、总体疗效的影响。方法 2022年2月16日至2023年2月16日医院收治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中选取首诊病例96例,遵循计算机序列号随机分组,药物A组实施基础西药治疗,共计48例,药... 探究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治疗中对症状积分、总体疗效的影响。方法 2022年2月16日至2023年2月16日医院收治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中选取首诊病例96例,遵循计算机序列号随机分组,药物A组实施基础西药治疗,共计48例,药物B组实施中医四君子汤治疗,共计48例,观察中医症状积分、总体疗效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食欲不振、脘腹痞胀、神疲倦怠、大便溏软等积分存在同质性,治疗后,两组食欲不振、脘腹痞胀、神疲倦怠、大便溏软等积分较治疗前降低,药物B组食欲不振、脘腹痞胀、神疲倦怠、大便溏软等积分低于药物A组,统计值(P<0.05);基于总体疗效评估,药物B组愈显率95.83%(46/48),高于药物A组,统计值(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药物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药物A组,统计值(P>0.05)。结论 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采用四君子汤化裁,可早期促进症状转归,疗效显著且安全优势突出,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中医内科疾病 脾胃气虚证
下载PDF
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疗效
14
作者 曲锋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5期61-62,共2页
目的:评价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实行四君子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四君子汤治疗及常规方法治疗,... 目的:评价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实行四君子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四君子汤治疗及常规方法治疗,比对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实行四君子汤治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保障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疾病 脾胃气虚证 四君子汤
下载PDF
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
15
作者 亓岁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0145-0148,共4页
在现今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处于快节奏生活背景下,面对着饮食结构的转变,促使脾胃疾病成为各个年龄段的高发疾病。在临床治疗中,脾胃气虚证是最为常见的证候,但是疾病的发作机理较为复杂,导致患者疾病出现的原因较多。在治疗脾胃疾病时... 在现今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处于快节奏生活背景下,面对着饮食结构的转变,促使脾胃疾病成为各个年龄段的高发疾病。在临床治疗中,脾胃气虚证是最为常见的证候,但是疾病的发作机理较为复杂,导致患者疾病出现的原因较多。在治疗脾胃疾病时,大多数采取的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但是治疗方法缺乏针对性,导致个体化治疗效果不突出,患者需要接受较长的治疗时间,最终获取的效果并不理想,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患者承担着较大的痛苦。中医现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且中医内科中将四君子汤应用在脾胃气虚证的治疗中,已经获取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中医内科疾病 脾胃气虚证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和脾胃气虚证与TNF-α及IL-6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锦芳 吴成 柳丽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和脾胃气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白细胞介素 6(IL 6 )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 12 4例 ,辨证为湿热蕴脾证 6 4例 ,脾胃气虚证 6 0例 ,两证型均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加服中药组 ,...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和脾胃气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白细胞介素 6(IL 6 )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 12 4例 ,辨证为湿热蕴脾证 6 4例 ,脾胃气虚证 6 0例 ,两证型均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加服中药组 ,另设健康对照组 30名 ,分别在治疗前后空腹抽取肘静脉血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血清TNF α、IL 6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和脾胃气虚证TNF α、IL 6均升高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证型治疗后TNF α、IL 6均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湿热蕴脾证加服中药组TNF α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 ,脾胃气虚证加服中药组TNF α、IL 6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较脾胃气虚证病情严重 ;慢性乙型肝炎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可明显改善TNF α、IL 6水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湿热蕴脾 脾胃气虚证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扶阳罐配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雪荣 刘晓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838-1839,共2页
目的:评估扶阳罐配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用扶阳罐配合推拿疗法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对食欲食量等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结果:患儿治疗后显示总有效率为95%,主证... 目的:评估扶阳罐配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用扶阳罐配合推拿疗法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对食欲食量等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结果:患儿治疗后显示总有效率为95%,主证食欲和食量,次证腹胀、面色无华、大便不调与治疗前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次证中腹痛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亦有减轻趋势。结论:扶阳罐配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罐 推拿 小儿厌食症 脾胃气虚证
原文传递
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中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库保庆 梁俊燕 +3 位作者 王月 陈立 马聪 王晓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89-89,共1页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 例脾胃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50 例患者采用四君子汤结合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总起效率为96.0%,...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 例脾胃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50 例患者采用四君子汤结合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总起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0000,P 〈0.05);两组均有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但均较轻微,比无明显差异;试验组复发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χ^2=5.2632,P=0.0218).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中医内科疾病 脾胃气虚证 疗效
下载PDF
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探讨胃癌脾胃气虚证中医诊断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继云 李东芳 +4 位作者 侯芳芳 胡亚 徐佳男 唐琪 何寄琴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12期30-34,共5页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建立胃癌脾胃气虚证中医诊断模型。方法:收集346例胃癌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证素辨证,将胃癌患者分为脾胃气虚证及非脾胃气虚证两类,探讨脾胃气虚证与常见临床症状及临床分期、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建立胃癌脾胃气虚证中医诊断模型。方法:收集346例胃癌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证素辨证,将胃癌患者分为脾胃气虚证及非脾胃气虚证两类,探讨脾胃气虚证与常见临床症状及临床分期、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浓度相关性,建立脾胃气虚证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运用ROC曲线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胃癌脾胃气虚证患者临床分期晚于非脾胃气虚证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浓度低于非脾胃气虚证患者,脾胃气虚证诊断模型:P=1/[1+exp(0.182×总蛋白浓度(g/L)-1.003×TNM分期-2.172×胃隐痛-2.846×食后腹胀-3.169×进食无味-4.822×倦怠乏力-2.281×神疲-1.630×脉细-3.669×脉缓-6.977×淡白舌)],预测函数模型整体ROC曲线下面积为0.994,灵敏度98.8%,特异度98.3%,模型检验一致率为98.6%,预测函数模型吻合率高。结论: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所建立的胃癌脾胃气虚证中医诊断模型,吻合率高,对于提高临床脾胃气虚证辨证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脾胃气虚证 中医诊断模型 LOGISTIC回归 ROC曲线分析
下载PDF
香砂枳术颗粒治疗脾胃气虚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锋斌 潘振彬 +1 位作者 薛文娟 朱明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0期136-137,共2页
目的分析香砂枳术颗粒治疗脾胃气虚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该院诊治的50例脾胃气虚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50例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25例实施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实验... 目的分析香砂枳术颗粒治疗脾胃气虚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该院诊治的50例脾胃气虚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50例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25例实施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实验组25例实施香砂枳术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2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72.00%)稍高于对照组(56.0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胃气虚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香砂枳术颗粒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脾胃气虚证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