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定钢板联合异体腓骨移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彭伟华 卢忠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51-0054,共4页
分析给予老年肱骨骨折患者锁定钢板+异体腓骨移植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3.1-2023.12期间收治的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利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单纯组(锁定钢板)和移植组(锁定钢板+异体腓骨移植),各15例。对比两组疗... 分析给予老年肱骨骨折患者锁定钢板+异体腓骨移植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3.1-2023.12期间收治的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利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单纯组(锁定钢板)和移植组(锁定钢板+异体腓骨移植),各15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相差不大;移植组并发症发生次数明显有所降低;肩关节功能评分较高;疼痛程度降低;生活质量较为良好,P<0.05。结论 给予老年肱骨骨折患者锁定钢板+异体腓骨移植具有理想疗效,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关节功能,取得良好预后,这一方法值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腓骨移植 锁定钢板 骨质疏松 肱骨骨折
下载PDF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捷 施扬华 +1 位作者 谭桢 薄占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73-3379,共7页
背景: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是治疗股骨头坏死常用的有效保髋治疗手段,但其影响因素仍存在争议。目的:探究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分类和病变严重程度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采集吻合血管游离... 背景: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是治疗股骨头坏死常用的有效保髋治疗手段,但其影响因素仍存在争议。目的:探究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分类和病变严重程度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采集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63例(共73髋)的临床资料及术前、术后髋关节的临床疗效评分。按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分类标准分为激素性、酒精性和特发性3组,参照Ficat分期标准分为FicatⅡ期、FicatⅢ期和FicatⅣ期3组,分析病因分类和病变程度对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后各阶段的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术后各阶段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②在激素性、酒精性和特发性3组中,除激素性组术后2,3年,其余各组术后各时点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③在FicatⅡ期、FicatⅢ期和FicatⅣ期3组中,FicatⅡ期和FicatⅢ期各组术后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FicatⅣ期术后Harri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提示,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减轻患者髋部疼痛和改善髋关节功能;其疗效可能不受病因的影响,而受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保髋治疗 游离腓骨移植 病因分类 Ficat分期 临床疗效 力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联合髋关节外固定架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张玉龙 王猛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究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FVFG)联合髋关节外固定架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50例早中期ONFH患者,其中25例患者进行FVFG联合髋关节外固定架牵开治疗,设为治疗组;另外25... 目的探究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FVFG)联合髋关节外固定架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50例早中期ONFH患者,其中25例患者进行FVFG联合髋关节外固定架牵开治疗,设为治疗组;另外25例仅进行单纯FVFG,设为对照组。观察各组Harris评分、VAS评分及X线分级评定的改善情况,分析相关影像学指征。结果术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X线分级评定显示观察组96%患者有效,而对照组84%的患者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VFG联合髋关节外架牵开治疗早中期ONFH疗效优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 髋关节外架牵开 早中期股骨头坏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桡骨远端瘤段切除后单纯自体腓骨移植与吻合血管腓骨移植重建桡腕关节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4
作者 戚超 黄富国 +3 位作者 杨志明 蔡琰 陈雷 陈进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分析单纯自体腓骨移植与吻合血管腓骨移植在桡骨远端瘤段切除后修复桡骨远端缺损和重建桡腕关节远期效果。 方法  1979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对 15例桡骨远端肿瘤患者行瘤段切除后 ,6例行单纯自体腓骨移植 ,9例行吻合血管腓骨... 目的 分析单纯自体腓骨移植与吻合血管腓骨移植在桡骨远端瘤段切除后修复桡骨远端缺损和重建桡腕关节远期效果。 方法  1979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对 15例桡骨远端肿瘤患者行瘤段切除后 ,6例行单纯自体腓骨移植 ,9例行吻合血管腓骨移植重建桡腕关节。随访 1年 ,参照 Enneking系统及国际肢体修复讨论会所制定的同种 /带血管蒂骨移植的影像学评价方法 ,进行肢体功能、影像学及供区的功能评价。 结果  8例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恢复肢体功能的 80 % ,6个月内完成骨愈合 ;6例单纯自体腓骨移植恢复肢体功能的 6 7% ,其中 4例移植骨在 5 cm以内术后 6个月骨愈合可 ,2例骨移植超过 12 cm者愈合延迟 ,分别为 13个月和 16个月 ;1例术后 2个月行肘下截肢术。 结论 应用腓骨头替代桡骨远端重建腕关节是合适的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重建桡腕关节不受骨缺损长度影响 ,且植骨愈合率高、时间短 ,无骨吸收。可作为桡骨远端肿瘤手术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瘤段切除 单纯自体腓骨移植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 重建 桡腕关节 疗效比较
下载PDF
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可有效促进骨愈合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远辉 杨运发 +4 位作者 胡汉生 张光明 余升华 曾勉东 范震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41-1646,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带血管腓骨移植是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目的:分析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病例中选择非恶性肿瘤、随访20个月以上病例28例,清除病灶后应用带血... 背景:研究表明,带血管腓骨移植是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目的:分析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病例中选择非恶性肿瘤、随访20个月以上病例28例,清除病灶后应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对于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同时用腓骨皮瓣或股前外侧皮瓣覆盖。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随访20个月至6年,移植腓骨后3-8个月与受区骨达到骨愈合,术后10-22个月移植腓骨直径增粗致接近受区骨直径。Enneking系统评价肢体功能:胫骨大段骨缺损平均24.2分,肢体功能恢复81%,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达94%;股骨骨缺损平均26.3分,肢体功能恢复88%,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100%;桡尺骨远端骨缺损平均21.75分,肢体功能恢复72%,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100%。结果表明应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可有效促进骨缺损愈合,降低致残、感染及截肢率,治疗后患者对肢体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腓骨移植 骨缺损 四肢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26
6
作者 郭晓忠 窦宝信 +1 位作者 周乙雄 李玉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97-699,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 方法 1998年6月~2004年8月,采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Ⅰ~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39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22~60岁.术前疼痛时间2~12个... 目的探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 方法 1998年6月~2004年8月,采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Ⅰ~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39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22~60岁.术前疼痛时间2~12个月,平均6.5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5 d,3个月和6个月行双髋关节功能、常规X线片、ECT、CT和MRI检查.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74个月,平均31.4个月.17例临床症状缓解明显,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78分升至术后91.6分.18例X线片显示髋关节形态基本保持完好,无明显坏死进展.ECT、CT和MRI检查均见植骨成骨征象.有2例4髋于1年半后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另有3例4髋症状有所加重,但未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结论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损伤小,术后关节功能2~4周即可恢复或超过术前水平,临床症状改善.其短期疗效肯定,中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坏死 髓心减压 异体腓骨移植
下载PDF
不同侧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胫骨长段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7
作者 曹前来 王臻 +3 位作者 于晓雯 腾勇 章庆俊 蔡靖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比较健侧与患侧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胫骨长段缺损的疗效。方法  1987年~ 1997年对 14例取健侧和 10例取患侧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胫骨长段缺损的患者进行 3~ 13年随访。参照 Enneking系统对患肢进行功能评价 ,以正常肢体功能... 目的 比较健侧与患侧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胫骨长段缺损的疗效。方法  1987年~ 1997年对 14例取健侧和 10例取患侧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胫骨长段缺损的患者进行 3~ 13年随访。参照 Enneking系统对患肢进行功能评价 ,以正常肢体功能的百分数表示 ;对移植腓骨的转归 ,参照国际挽救肢体讨论会上制定的“同种及带血管骨移植放射学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取健侧带血管腓骨移植的患肢功能平均恢复 80 .7% ,移植腓骨平均愈合时间为 14周 ;骨折 1例 ,再手术后肢体短缩 2 .5 cm ;延迟愈合 1例 ;平均 4 3周后移植腓骨明显增粗 ,弃拐行走。取患侧带血管蒂腓骨移位的患肢功能平均恢复 6 8.3% ,移位腓骨平均愈合时间为 17周 ;骨折 3例 ,再手术后 2例肢体短缩分别为 2 cm和 4 cm,另 1例术后感染 ,骨吸收、关节功能严重障碍而截肢 ;延迟愈合 2例 ;平均4 9周后移位腓骨明显增粗 ,弃拐行走。两组患肢功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带血管腓骨移植是修复胫骨长段缺损的好方法。选择健侧带血管蒂腓骨移植 ,有利于移植腓骨正常愈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 胫骨缺损 修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提高80例应用血管化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精确度方面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新凤 董智伟 +2 位作者 鲍海宏 李延超 张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提高80例应用血管化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精确度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80例下颌骨病变患者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上模拟完成病变切除及腓骨移植修复重建,打印出重建后的实体模型及指导截骨和取骨塑形的数字化导...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提高80例应用血管化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精确度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80例下颌骨病变患者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上模拟完成病变切除及腓骨移植修复重建,打印出重建后的实体模型及指导截骨和取骨塑形的数字化导板,并根据模型预弯制重建板。术后1周复查CT,再将患者的CT数据导入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比实际手术与模拟手术截除的下颌骨颊舌侧与腓骨内外侧的长度误差。结果实际手术截除颊侧下颌骨与模拟手术截除颊侧下颌骨误差(MB)为(0.99±1.06)mm;实际手术截除下颌骨舌侧与模拟手术截除下颌骨舌侧误差(ML)为(1.47±1.30)mm;实际手术截除腓骨内侧与模拟手术截除腓骨内侧误差(FM)为(1.41±0.97)mm;实际手术截除腓骨外侧与模拟手术截除腓骨外侧误差(FL)为(1.62±1.46)mm。结论 3D打印技术在血管化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方面可获得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血管化腓骨移植 下颌骨缺损 数字化导板
下载PDF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肱骨复杂性骨不连 被引量:6
9
作者 甄平 刘兴炎 +2 位作者 高秋明 李旭升 傅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17-518,共2页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不连 腓骨移植 治疗
下载PDF
髋臼周围原发性肿瘤切除后一期腓骨移植重建 被引量:6
10
作者 俞光荣 蔡宣松 +6 位作者 梅炯 袁锋 程黎明 李海丰 马仁治 王树清 朱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髋臼周围原发性肿瘤 切除 一期腓骨移植 重建 X线片
下载PDF
游离腓骨移植重建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灶切除后骨缺损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杏泉 王少东 +3 位作者 范清宇 马保安 周勇 张明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重建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灶切除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 2 7例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 ,行病灶彻底切除 ,所遗骨缺损以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重建。移植腓骨长 6cm~ 2 6cm ,平均 14 .2cm。术后随...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重建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灶切除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 2 7例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 ,行病灶彻底切除 ,所遗骨缺损以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重建。移植腓骨长 6cm~ 2 6cm ,平均 14 .2cm。术后随访 2年~ 12年 ,平均 6 .6年。结果 移植的腓骨术后平均 4 .2个月 (3~ 8个月 )达到骨性愈合 ,双下肢等长 ,功能接近正常。结论 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重建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灶切除后骨缺损 ,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结构不良 病灶切除术 骨缺损 游离腓骨移植 吻合血管
下载PDF
吻合血管节段性腓骨移植修复邻近关节巨大腔性骨缺损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兴炎 甄平 +1 位作者 高秋明 李旭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860-861,T002,共3页
目的 :邻近关节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切除后的修复。方法 :依据腓骨血供的特性 ,设计吻合血管腓骨多节段移植 ,修复胫骨上端、股骨下端及股骨近端骨缺损。结果 :临床应用 10例 ,经术后 3个月随访 ,移植骨愈合良好 ,关节功能恢复令人满意... 目的 :邻近关节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切除后的修复。方法 :依据腓骨血供的特性 ,设计吻合血管腓骨多节段移植 ,修复胫骨上端、股骨下端及股骨近端骨缺损。结果 :临床应用 10例 ,经术后 3个月随访 ,移植骨愈合良好 ,关节功能恢复令人满意。结论 :采用该方法 ,修复邻近关节骨肿瘤切除后巨大腔性骨缺损 ,远优于吻合血管或单纯松质骨植入 ,从根本上避免或替代了异体半关节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切除 移植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 腔性骨缺损
下载PDF
腓骨移植监测皮岛设计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郭奇峰 徐中和 蔡维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3-324,共2页
目的 :为腓骨移植携带监测皮岛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以腓骨头尖与外踝尖作连线将小腿外侧从上至下等分为 1/ 5~ 5 / 5 5个区段 ,在 2 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各区段皮动脉的分布 ;10 0侧正常活体成人下肢用双向超声Doppler... 目的 :为腓骨移植携带监测皮岛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以腓骨头尖与外踝尖作连线将小腿外侧从上至下等分为 1/ 5~ 5 / 5 5个区段 ,在 2 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各区段皮动脉的分布 ;10 0侧正常活体成人下肢用双向超声Doppler血流探测小腿外侧皮动脉浅出点的分布。结果 :两组材料综合统计 ,小腿外侧 1/ 5区段有 1支皮动脉及 1个皮动脉浅出点 ,其来源于胫后动脉 ;2 / 5及 3 / 5区段均有1~ 2支皮动脉及 1~ 2个皮动脉浅出点 ,来源于腓动脉 ;4/ 5及 5 / 5区段均有 1支皮动脉及 1个皮动脉浅出点 ,来源于腓动脉。结论 :腓骨与腓骨监测皮岛血供同源 ,腓骨移植可从监测皮岛间接观察其血供情况 ,监测皮岛通常设计在小腿外侧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移植 监测 皮岛设计 解剖学 手术设计
下载PDF
腓浅血管蒂腓骨移植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经南 张发惠 吴水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62-264,共3页
在4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浅血管的起始、走行和分支进行了解剖观测,结果显示:腓浅动脉始于胫前动脉,外径1.4±0.4mm。在肌间隔内,动脉分出1~3支外径为0.9±0.2mm的肌骨支,分布腓骨... 在4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浅血管的起始、走行和分支进行了解剖观测,结果显示:腓浅动脉始于胫前动脉,外径1.4±0.4mm。在肌间隔内,动脉分出1~3支外径为0.9±0.2mm的肌骨支,分布腓骨头及颈以下腓骨体中上段骨膜,并与其它来源的腓骨膜支构成动脉网,有形成以腓浅血管为蒂的腓骨移植,从而为腓骨移植增加一种可供选择的新血管蒂。临床应用2例,全部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浅动脉 腓骨移植 解剖
下载PDF
改进法腓骨移植治疗胫骨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15
作者 甄平 刘兴炎 +2 位作者 文益民 高秋明 李旭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5-187,共3页
改进切取带血管腓骨及其复合组织瓣方法治疗合并胫前及周围皮肤软组织条件不良的胫骨骨缺损。方法:采用改进法行带血管腓骨及复合组织皮瓣的切取,术中先锯断两端腓骨再行带肌袖腓骨的切取和腓动静脉血管蒂的显露。为保障移植腓骨的血... 改进切取带血管腓骨及其复合组织瓣方法治疗合并胫前及周围皮肤软组织条件不良的胫骨骨缺损。方法:采用改进法行带血管腓骨及复合组织皮瓣的切取,术中先锯断两端腓骨再行带肌袖腓骨的切取和腓动静脉血管蒂的显露。为保障移植腓骨的血运,腓动脉两断端均与受区胫前动脉吻合。结果:术中无1例损伤腓动静脉,切取腓骨时间在20~40min,16例腓骨均一期骨愈合。结论:该改进法切取腓骨具有手术出血量少、解剖清晰、手术时间较常规方法极大缩短的优点。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法行植骨的同时可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可对移植腓骨的血运情况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移植 胫骨缺损 软组织缺损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改良游离腓骨移植结合含BMP异体骨治疗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吕玉明 程立明 裴国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85-198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结合含BMP异体骨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10年2月,应用改良的游离腓骨移植技术共治疗股骨头坏死38例(38髋),男29例,女9例;年龄21~57岁,平均42.5岁。根据Steinberg分期,Ⅱ期15髋... 目的:探讨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结合含BMP异体骨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10年2月,应用改良的游离腓骨移植技术共治疗股骨头坏死38例(38髋),男29例,女9例;年龄21~57岁,平均42.5岁。根据Steinberg分期,Ⅱ期15髋,Ⅲ期19髋,Ⅳ期4髋。患者术前Harris评分为45.0~73.5分,平均64.5分。术后行X线摄片、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评价。结果:患者随访12个月~6年4个月,平均28.5个月。患者的X线片显示26髋有不同程度改善,10髋无明显变化,2髋恶化。术后Harris评分为45.0~92.0分,平均76.8分。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结合含BMP异体骨是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有效的保头治疗方法。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功能恢复较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腓骨移植 异体骨 骨形态发生蛋白
下载PDF
腓骨移植术后形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平山 蔡锦方 +1 位作者 曹学诚 梁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892-893,共2页
目的 :研究带血供腓骨移植术后的形态变化。方法 :手术切除大鼠胫骨中段 1cm ,造成骨缺损 ;取腓骨中段约 1.5cm ,保护附着的肌肉和血管制成带血管的腓骨瓣 ;将腓骨两端分别插入胫骨髓腔内 ,用克氏针和钢丝固定 ,术后 1周、1个月和 2个... 目的 :研究带血供腓骨移植术后的形态变化。方法 :手术切除大鼠胫骨中段 1cm ,造成骨缺损 ;取腓骨中段约 1.5cm ,保护附着的肌肉和血管制成带血管的腓骨瓣 ;将腓骨两端分别插入胫骨髓腔内 ,用克氏针和钢丝固定 ,术后 1周、1个月和 2个月切取标本进行X线、大体标本测量和光镜检查。结果 :术后 2个月移植腓骨明显增粗 ,直径与正常腓骨有显著差别 (P <0 .0 1) ,与胫骨之间无差别 (P >0 .0 5 )。移植腓骨的组织形态发生显著改变 ,主要由皮质骨构成 ,中间的皮质骨较松散。结论 :腓骨移植到胫骨缺损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移植 形态变化 实验 带血管腓骨
下载PDF
吻合血管带腓骨头腓骨移植重建肩腕关节 被引量:5
18
作者 蔡维山 郭东明 徐中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865-866,共2页
目的 :扩展活腓骨移植在骨肿瘤保肢手术中的应用 ,特别涉及关节端骨肿瘤保肢治疗的应用。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带腓骨头的腓骨移植重建 10例肱骨头周 ,5例桡骨远端骨肿瘤瘤段切除术后的肩、腕关节。结果 :术后 6个月所有腓骨移植段与受区... 目的 :扩展活腓骨移植在骨肿瘤保肢手术中的应用 ,特别涉及关节端骨肿瘤保肢治疗的应用。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带腓骨头的腓骨移植重建 10例肱骨头周 ,5例桡骨远端骨肿瘤瘤段切除术后的肩、腕关节。结果 :术后 6个月所有腓骨移植段与受区骨端愈合良好 ,骨形态替代理想 ,重建后的肩、腕关节无论从外观或功能方面均获得较好的重建效果。结论 :吻合血管带腓骨头的腓骨移植对肩关节肱骨端、腕关节桡骨端骨肿瘤保肢手术的关节重建中起到较好的替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保肢 肩腕关节重建 腓骨移植 吻合血管
下载PDF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后供侧肢体并发症的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贵和 贺西京 +3 位作者 戴常梅 贺增良 吕惠茹 张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7-498,共2页
目的 :预防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后供侧肢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经小腿前外侧入路行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术 348例 ,对其中 336例患者进行了 1~ 8年随访。对远近期并发症进行了分析。结果 :近期并发症包括术中胫后血管损伤 5例。腓总... 目的 :预防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后供侧肢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经小腿前外侧入路行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术 348例 ,对其中 336例患者进行了 1~ 8年随访。对远近期并发症进行了分析。结果 :近期并发症包括术中胫后血管损伤 5例。腓总神经分支损伤2 8例 ,术后自行恢复 2 6例 ,有 2例留有永久性损伤 ,占 0 .5 9%。术后供侧肢体切口感染 5例 ,占 1 .4% ,经抗生素及换药治疗痊愈。远期并发症包括部分患者外踝出现骨质疏松及轻度上移。但对踝关节影响不严重。运动后踝关节疼痛者 35例 ,占 1 0 .4%。但随访的本组病例中 ,供侧小腿各肌群肌力与对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尽管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可引起一些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 供侧肢体并发症 骨坏死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骨膜下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儿童肢体良性骨肿瘤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蜀新 谢小平 +2 位作者 江伟 刘光大 龚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巨大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骨支架重建的方式。 方法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10月 ,收治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4例 ,动脉瘤样骨囊肿 1例 ,单纯性骨囊肿 1例 ,共 6例。年龄 6~ 14岁。其中位于肱骨 2例 ,桡骨 1例 ,股骨 2例 ,胫... 目的 探讨儿童巨大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骨支架重建的方式。 方法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10月 ,收治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4例 ,动脉瘤样骨囊肿 1例 ,单纯性骨囊肿 1例 ,共 6例。年龄 6~ 14岁。其中位于肱骨 2例 ,桡骨 1例 ,股骨 2例 ,胫骨 1例。依次采用骨膜下病灶骨节段性切除 ,骨膜下自体腓骨游离移植 ,游离腓骨移植长度 4~ 14 cm。骨膜原位严密缝合 ,仅 2例肱骨用克氏针单针固定 ,术后石膏外固定。 结果 术后 6例随访时间 18~ 78个月。骨膜下游离移植腓骨全部达骨性愈合。骨肿瘤病灶无复发 ,切除腓骨处腓骨又重新长出。踝关节功能正常。 结论 骨膜下游离腓骨移植是治疗儿童良性骨肿瘤 ,骨支架重建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下游离腓骨移植 治疗 儿童 肢体良性骨肿瘤 骨支架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