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UBE-T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MIS-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周毅 陈日高 +1 位作者 于开凡 廖子康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fusion,UBE-T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fusion,UBE-T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UBE-TLIF组(27例)与MIS-TLIF组(4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及临床疗效评价[腰痛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Brantigan标准评价椎间融合率]等。结果 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与MIS-TLIF组相比,UBE-TLI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长,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短(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术前两组实验室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UBE-TLIF组全血C反应蛋白含量较MIS-TLIF组低(P<0.05);术后1、3 dUBE-TLIF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水平均低于MIS-TLIF组(P<0.05)。临床疗效评价:术前两组间患者腰痛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上述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发现各组术后3 d、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腰痛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3、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末次随访优良率,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UBE-TLIF组无并发症发生,MIS-TLIF组发生并发症2例,包括术后切口感染1例及术后下肢麻木1例,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BE-TLIF手术方式可达到与MIS-TLIF手术方式相似的术后腰痛疼痛评分、腿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且较MIS-TLIF肌肉损伤释放的CK更少、组织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 微创 腰椎间融合 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与显微内镜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术在腰椎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张冶 孟磊 +3 位作者 尚军 郭松 张琪 李东风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2期71-78,共8页
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与显微内镜(MED)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术用于腰椎椎管狭窄症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诊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MED... 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与显微内镜(MED)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术用于腰椎椎管狭窄症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诊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MED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UBE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术前、术后1和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ODI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腰痛和腿痛VAS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7.50%,与对照组的9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和MED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术,在腰椎椎管狭窄症中的治疗效果相当,均可有效促进功能恢复,但UBE可更有效地减轻疼痛,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UBE) 显微内镜(MED) 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术 腰椎椎管狭窄症 应用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在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朱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53-0057,共5页
手术是常见的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方法,但是围手术期的护理同样非常重要,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起着重要影响。本研究的重点是探索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主要关注三方面指标,第一方面是围手术期的指标,第二方面是腰... 手术是常见的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方法,但是围手术期的护理同样非常重要,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起着重要影响。本研究的重点是探索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主要关注三方面指标,第一方面是围手术期的指标,第二方面是腰部功能,第三方面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计划对82例在我们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首位患者入院日期为2022年10月1日,最后一位患者入院日期为2023年8月1日。经过临床检查,患者均被确诊为腰椎椎管狭窄症,并且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进行分组,分别将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包括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入院治疗的患者,对照组患者将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包括2023年3月2日至2023年8月1日入院治疗的患者,研究组患者不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同时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接受护理干预后手术指标及康复效果的情况,评估的方式主要依据三个重要指标:围手术期指标、腰部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研究组腰部功能评分显著降低,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均(P<0.05)。结论 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围手术期指标,还能加速腰部功能的恢复。此外,这种护理方法还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为患者的快速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腰椎椎管狭窄症 围手术期 效果
下载PDF
家庭正向行为支持对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静宜 李玉伟 +3 位作者 温艳 杨恬甜 雷清敏 张怡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41-1846,共6页
目的:探讨家庭正向行为支持对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某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48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3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家庭正向行为支持对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某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48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3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正向行为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问卷(SRQ)、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结果:研究组干预后MUIS-A量表的信息缺乏性、不可预测性评分以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2.083,-3.961,-2.286;P<0.05)。研究组干预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2.588,P<0.05);采取面对方式的比例高于对照组(69.86%vs 46.67%,χ^(2)=8.177,P<0.05),采取回避方式的比例低于对照组(χ^(2)=6.207,P<0.05)。结论:对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家庭正向行为支持可减轻围手术期心理应激,消除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从而减少消极情绪,帮助患者积极应对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症 家庭正向行为支持 心理应激 疾病不确定感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经皮大通道内镜下与Wilst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5
作者 陈日高 周毅 +1 位作者 戢文强 申凯元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20-26,共7页
目的 比较经皮大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coaxial large-channe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fusion,PE-LIF)与Wilst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Wiltse-approach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 目的 比较经皮大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coaxial large-channe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fusion,PE-LIF)与Wilst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Wiltse-approach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腰椎减压融合术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手术方式分为PE-LIF组(24例)和MIS-TLIF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全血C反应蛋白(CRP)及术前、术后1 d、术后7 d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含量评估椎旁肌肉损伤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12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指数以评估临床疗效,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两组优良率。采用Brantigan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7.1个月。PE-LIF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天数少于MIS-TLIF组,但手术时间多于MIS-TLIF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全血C反应蛋白含量(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E-LIF组术后3 d CRP低于MIS-TILF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含量(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 d、7 d PE-LIF组血清CK含量低于MIS-TIL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各时间点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椎间融合均达到3级及以上,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2%VS87.5%,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及MacNab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LIF与MISTIL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均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椎间融合效果满意;且PE-LIF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少,对椎旁肌肉的损伤更小,更符合微创脊柱外科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大通道脊柱内镜 Wilste入路 椎间融合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段星宇 母心灵 孙永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4-1146,共3页
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7日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手术治疗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97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7.16±1.62)min,住院时间(7.6±1.7)d。与术前比较,术后3 d、1个月... 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7日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手术治疗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97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7.16±1.62)min,住院时间(7.6±1.7)d。与术前比较,术后3 d、1个月、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为84.5%。在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治疗中,UBE具有临床疗效优、学习周期短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腰椎椎管狭窄症 微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腰椎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海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953-956,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腰椎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新里程安钢总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腰椎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新里程安钢总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ERAS护理,均护理至患者出院。于护理前、术前1 h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状态[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麻醉苏醒后15 min、6 h、12 h,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1 h时,两组HADS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HAD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后15 min、6 h、12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应用于腰椎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负性情绪,减轻围手术期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快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疼痛管理
下载PDF
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术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8
作者 潘俊杰 李广军 敖炜群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L5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连续测量脊柱-骨盆矢状位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变化参数对术前评估的价值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行单纯L5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所有患... 目的探讨单纯L5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连续测量脊柱-骨盆矢状位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变化参数对术前评估的价值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行单纯L5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连续完成两次全脊柱X射线检查,相关参数包括:矢状面垂直轴(SVA)、颈椎前凸(CL)、胸椎后凸(TK)、胸腰椎角(TL)、腰椎前凸(LL)、骶骨斜率(SS)、骨盆倾斜(PT)、骨盆入射角(PI)、T_(1)斜率、C_(2)-C_(4)角度(C_(2-4A))和C_(4)-T_(1)角度(C_(4)-T_(1)),并根据两次全脊柱X射线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患者年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所纳入56例患者的112张脊柱-骨盆矢状位图像,术前两次全脊柱X射线检查之间平均间隔(112±116)天。脊柱-骨盆矢状位相关参数,PI、PT和SS分别为(51.6±12.3)°、(26.7±12.8)°和(25.1±13.1)°,SVA和T_(1)斜率分别为(67.7±56.9)mm和(20.1±7.7)°。亚组分析显示,两次脊柱-骨盆矢状位检查时间间隔超过3个月时,参数SVA、PT、PI和T_(1)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年龄超过65岁时,参数SVA、PT、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参数CL、TK、TL、LL、SS、C_(2)-C_(4)和C_(4)-T_(1)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术前连续全脊柱X射线检查发现,脊柱-骨盆矢状位相关参数SVA、PT、PI可作为单纯L5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时间及年龄均是导致术前脊柱-骨盆矢状位相关参数变化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 脊柱-骨盆矢状位相关参数 单纯L5节段 腰椎椎管狭窄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洪根 孙雁宇 +3 位作者 林清福 林艺靖 朱银乐 梁志平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4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老年患者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于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诊断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7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内镜组行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及... 目的探讨应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老年患者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于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诊断为腰椎椎管狭窄症的7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内镜组行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及椎管扩大减压术(n=38),开放组行开放腰椎间盘切除及椎管扩大减压术(n=35)。对比临床指标及术前,术后第1、3、6、12个月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末次随访时优良率,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ODI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3个月VAS评分以及术后1个月ODI评分均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改良Macnab评分标准,内镜组优良率为89.47%,高于开放组的88.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开放组出现切口相关并发症2例,内镜组无切口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脊柱内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临床疗效好的优势,是一种治疗老年患者腰椎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腰椎椎管狭窄症 老年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10
作者 孙瑞 潘汉升 +2 位作者 赵彦宇 宁子锋 徐杰 《基层中医药》 2023年第4期108-115,共8页
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是指因腰椎椎管、侧隐窝或椎间孔的狭窄压迫到硬膜囊或神经根,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下腰腿疼痛、麻木、乏力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使得LSS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 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是指因腰椎椎管、侧隐窝或椎间孔的狭窄压迫到硬膜囊或神经根,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下腰腿疼痛、麻木、乏力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使得LSS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对于LSS,中医以保守治疗为主,西医以手术及药物治疗为主,两者各有优劣,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将中西医疗法相结合,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本文通过检索PubMed、万方、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就近十年来有关LSS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与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症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腰椎椎管狭窄并发马尾神经冗余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
11
作者 邢可 刘怡 +1 位作者 张梦瑶 郭庆功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腰椎椎管狭窄并发马尾神经冗余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马尾神经冗余征发生的风险模型。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25例50岁以上、结合门诊体检及MRI检查诊断为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其中106例患者的腰椎椎管狭窄伴马尾神经冗余(试验组... 目的分析腰椎椎管狭窄并发马尾神经冗余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马尾神经冗余征发生的风险模型。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25例50岁以上、结合门诊体检及MRI检查诊断为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其中106例患者的腰椎椎管狭窄伴马尾神经冗余(试验组),119例患者的腰椎椎管狭窄不伴马尾神经冗余(对照组)。对患者基本特征资料及影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马尾神经冗余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椎间孔、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对RNRs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性别、年龄、病史、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腰椎高度、椎间孔和侧隐窝是否狭窄与马尾神经冗余的形成有关(P均<0.05);BMI、腰椎前凸角度、最狭窄处所处位置和狭窄类型与马尾神经冗余的形成不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椎管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椎间孔狭窄与马尾神经冗余的形成相关(P均<0.05)。风险预测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 P=11.937+1.107×椎间孔-0.138×矢状径-0.159×横径-0.046×节段长度。ROC曲线分析发现,椎间孔、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联合预测马尾神经冗余征形成的AUC为0.779,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95%CI为0.719~0.840,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77%。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均<0.05)。结论椎管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和腰椎椎间孔狭窄是腰椎椎管狭窄并发马尾神经冗余征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椎管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越短、椎间孔狭窄越明显,腰椎椎管狭窄患者越容易出现马尾神经冗余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神经冗余征 腰椎椎管狭窄 危险因素 MRI
下载PDF
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2
作者 梁旭 吴建临 +2 位作者 李雅君 赵艳东 王文革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983-989,共7页
目的:探讨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95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治疗(观察组)、另外47例患者采用单侧双通... 目的:探讨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95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治疗(观察组)、另外47例患者采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方式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管狭窄症CT影像学参数、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腰部疼痛VAS评分、腿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部及腿部疼痛程度明显减轻,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腰椎间隙椎管矢状径(Sagittal diameter of spinal canal,APDC)、椎管面积(Spinal canal area,CAC)、椎管内切圆面积(Area of vertebral canal,ICA)、硬膜囊面积(Dural sac area,CAD)和硬膜外间隙(Epidural space,LAC)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CT复查,显示患者的狭窄椎管得到很好的改善,腰椎间隙APDC、CAC、ICA、CAD、LAC测定值较本组术前显著的提高(P<0.05);术前,采用ODI对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OD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椎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ODI测定值较本组术前显著的降低(P<0.05);术后统计手术并发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4.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与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方式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前者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所需手术时间及引起的手术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a大通道 内镜手术 腰椎椎管狭窄症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周照华 秦绪强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3期203-204,共2页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LS)多发于40岁以上,是中老年引起下腰痛、坐骨神经痛及马尾神经症状的常见原因。近20年来,随着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的发展及普及,DLS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本研究对此类患...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LS)多发于40岁以上,是中老年引起下腰痛、坐骨神经痛及马尾神经症状的常见原因。近20年来,随着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的发展及普及,DLS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本研究对此类患者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疗效满意。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2月本院共收治的127例DL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 内固定 植骨融合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14
作者 林继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0191-0194,共4页
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指腰部椎管内空间狭窄,导致神经根或脊髓受压引起的症状。中医以保守治疗为主,西医以手术及药物治疗为主,两者各有优劣。中西医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两种医学体系的优势,综合运用中医的整体调... 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指腰部椎管内空间狭窄,导致神经根或脊髓受压引起的症状。中医以保守治疗为主,西医以手术及药物治疗为主,两者各有优劣。中西医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两种医学体系的优势,综合运用中医的整体调理和西医的精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西医的科学诊疗,使治疗更加针对性和有效性。综合利用中医和西医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并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痛苦。因此本共识综合了中西医相关领域的意见和资料参考,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形成了LSS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的推荐意见,希望能为同道临床诊疗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 结合治疗 腰椎椎管狭窄症
原文传递
椎间孔镜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和安全性
15
作者 李存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9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微创手术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椎间孔镜... 目的:探讨小切口微创手术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椎间孔镜手术组、小切口微创手术组两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椎间隙高度、腰椎间疼痛程度、腰椎功能障碍程度、生活质量、腰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与小切口微创手术组患者相比,椎间孔镜手术组患者的透视次数少,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长,术后卧床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间孔镜手术组患者的椎间隙高度、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小切口微创手术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均低于小切口微创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间孔镜手术组患者的下腰痛、腿痛、直腿抬高试验、感觉障碍、拇背伸肌力、行走能力、日常生活评分均高于小切口微创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镜手术组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小切口微创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镜手术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小切口微创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治疗中,采用椎间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较小切口微创手术更好,两种方法的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 小切口微创手术 椎间孔镜手术
下载PDF
探讨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梁勇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20期0022-0024,共3页
目的:观察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04月~2022年04月90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均分为对照组(行单通道内镜治疗)与实验组(采取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 目的:观察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04月~2022年04月90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均分为对照组(行单通道内镜治疗)与实验组(采取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数字模拟VA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X线片腰椎功能活动度以及腰椎功能优良率(97.77%)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效果优于单通道内镜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内镜治疗 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 腰椎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渐进式腰背肌功能训练对腰椎椎管狭窄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小琴 袁红 夏林林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20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腰背肌功能训练对腰椎椎管狭窄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83例腰椎椎管狭窄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 目的:探讨渐进式腰背肌功能训练对腰椎椎管狭窄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83例腰椎椎管狭窄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渐进式腰背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Meyerding滑脱分度、ODI功能障碍评分、直腿抬高试验评分、拇趾背身肌力评分、下肢感觉评分及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研究组Meyerding滑脱分度、ODI功能障碍评分、直腿抬高试验评分、拇指背身肌力评分、下肢感觉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腰椎椎管狭窄术后患者应用渐进式腰背肌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功能障碍和滑脱程度,促进患者肢体与神经功能恢复,促通神经元重建,减轻疼痛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腰背肌功能训练 腰椎椎管狭窄术 功能障碍 腰椎椎管滑脱 功能康复
下载PDF
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腰椎椎管肿瘤手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廉民学 何百祥 +3 位作者 鲍刚 王宁 李传坤 廉海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对比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腰椎椎管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评价两种术式手术情况、并发症以及对于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腰椎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行改良椎管... 目的对比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腰椎椎管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评价两种术式手术情况、并发症以及对于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腰椎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行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48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以及术后3、6、12、24月腰椎不稳发生率、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优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两组间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在术后腰椎不稳发生率比较无差别(P>0.05)。两组在术后3、6、12月JOA评分变化及JOA评分改善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组24月JOA评分变化及JOA评分改善率优于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组。结论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都有很好的术后腰椎稳定效果,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远期神经脊髓功能改善方面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优于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肿瘤 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 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下载PDF
腰椎椎管置管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阳 汪晓军 +1 位作者 潘炜华 温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性 腰椎椎管置管术
下载PDF
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脑脊液中神经肽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长青 周跃 梅芳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2期3348-3349,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脑脊液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多肽(VIP)含量变化以及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方测定35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行走能力,VAS疼痛程度评定,感觉、运动、腱反射改变及直腿抬高试验结果及脑脊液中神经肽含量并进行...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脑脊液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多肽(VIP)含量变化以及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方测定35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行走能力,VAS疼痛程度评定,感觉、运动、腱反射改变及直腿抬高试验结果及脑脊液中神经肽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脑脊液中SP、VI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中SP、VIP水平与行走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疼痛评分呈非常显著(P<0.01)或显著(P<0.05)正相关。临床体征阴性组与阳性组间脑脊液SP及VI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脑脊液中SP、VIP含量明显升高,且行走能力严重障碍升高更加明显。表明上述改变与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的发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临床上是否出现感觉、运动、腱反射、直抬高角度等的改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症 脑脊液 神经肽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