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定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放 时述山 +2 位作者 戴刚 孙天胜 胥少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手术)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比较不同种类的椎间融合技术.方法:本组采用3种PLIF手术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定患者72例,共82个节段.其中椎体滑脱28例,间盘突出合并节段性不稳定19例,不稳定型椎管狭...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手术)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比较不同种类的椎间融合技术.方法:本组采用3种PLIF手术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定患者72例,共82个节段.其中椎体滑脱28例,间盘突出合并节段性不稳定19例,不稳定型椎管狭窄25例.3种椎间融合技术包括:单纯植骨、双侧椎间支撑器、单侧斜行椎间支撑器,术中均采用椎弓根固定系统辅助,后2种方法中在安放内置物的同时,均辅以椎间自体骨屑植骨.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8个月,平均3年6个月.4~6个月后均达骨性愈合,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现象.患者的腰痛、下肢疼痛症状均有明显缓解,绝大多数病人恢复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VAS疼痛分值术前平均为7.4分,术后下降至3.1分.功能评定结果:优41例,良24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为90.28%.结论:PLIF手术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一种可靠手段,只要把握手术适应证,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手术治疗 腰椎节段性不稳定 临床疗效 椎弓根固定系统 下腰痛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樾 张学利 +5 位作者 袁武 江毅 田成瑞 侯振德 祁宁 刘庚辰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 :研究腰椎不同部位对稳定性所起作用及3种不同术式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5具成尸脊柱(L 1-S 1) ,模拟3种不同术式 ,在5个部位 ,以6种状态 ,进行测试。结果 :椎间盘是一个椎节的主要负重结构 ,全椎板切除术对腰椎稳定性影响... 目的 :研究腰椎不同部位对稳定性所起作用及3种不同术式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5具成尸脊柱(L 1-S 1) ,模拟3种不同术式 ,在5个部位 ,以6种状态 ,进行测试。结果 :椎间盘是一个椎节的主要负重结构 ,全椎板切除术对腰椎稳定性影响最为显著。结论 :全椎板切除术极大破坏腰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解剖学 生物力学 腰椎节段性不稳定
下载PDF
HACage在腰椎节段性不稳定手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成福 戴世友 +3 位作者 李林 玄东泽 杨玉宝 金元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腰椎节段性不稳定 手术中 羟基磷灰石(HA) 椎间融合器 腰椎不稳定 融合术 经后路
下载PDF
腰椎节段性失稳的临床表现及稳定性训练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真 王荣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31,共3页
关键词 临床表现 失稳 稳定 腰椎节段性不稳定 训练 放射影像学 慢性下腰痛 症状和体征 腰椎不稳定 常见病症 高复发率 常见类型 腰椎前移 腰椎滑脱 诊断方法 滑脱表现 患病率 多样性 致残率
下载PDF
棘突间稳定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宏光 陈学武 +6 位作者 王弘 刘平 丁国正 黄德刚 王凌挺 宣华兵 姜宗园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337-339,344,共4页
目的:探讨棘突间稳定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5月间,采用上海锐植生产的棘突间稳定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患者7例,腰椎节段性不稳定1例;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38-68岁,平均(53.4±11.... 目的:探讨棘突间稳定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5月间,采用上海锐植生产的棘突间稳定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患者7例,腰椎节段性不稳定1例;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38-68岁,平均(53.4±11.8)岁;病变部位:L3-4节段1例,L4-5节段7例。采用JOA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腰腿痛情况,手术前、后上下终板夹角测定腰椎活动度,中立位腰椎侧位片测量并比较椎间盘高度改变。平均随访(2.8±1.13)个月(0.5-4个月)。结果:术后患者腰腿痛有明显缓解,JOA评分术前20.1±1.46,术后6.9±1.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板夹角术前为24.5°±4.4°,末次随访时为24.3°±3.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高度术前为(10.2±0.64)mm,末次随访时为(11.5±0.71)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合适的病例,棘突间稳定器治疗腰椎退行疾病是一个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间固定 椎间盘突出 腰椎节段性不稳定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治疗
6
作者 罗春山 李波 +1 位作者 田晓滨 赵筑川 《贵州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332-334,共3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因腰椎退行性变而引起的腰椎不稳症患者越来越多。目前,认为腰椎节段性不稳定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它常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存在,其手术治疗不能以一般的神经减压术及椎管成形术解决。若在已有...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因腰椎退行性变而引起的腰椎不稳症患者越来越多。目前,认为腰椎节段性不稳定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它常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存在,其手术治疗不能以一般的神经减压术及椎管成形术解决。若在已有腰椎不稳症的情况下做腰椎后路手术而忽略腰椎不稳定的处理,会加重术后脊柱不稳定,引起临床症状加重,因此常要辅以内固定及骨融合的方法以稳定病变节段。我科自1996年6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48例腰椎失稳症患者,均经正规非手术治疗3~6个月无明显好转,采用后路神经减压、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不稳症 非手术治疗 腰椎节段性不稳定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植骨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变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后路手术
下载PDF
腰椎体滑脱16例治疗体会
7
作者 陈煜东 张陆 刘贤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0年第4期403-404,共2页
腰椎体滑脱是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就其治疗仍有一定的分歧,现将我们收治该症16例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症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53岁。临床表现:本组均有反复腰痛,腰痛为活动后加... 腰椎体滑脱是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就其治疗仍有一定的分歧,现将我们收治该症16例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症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53岁。临床表现:本组均有反复腰痛,腰痛为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或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体滑脱 治疗体会 腰椎节段性不稳定 椎间盘突出 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内固定 神经根管狭窄 手术治疗 下肢痛 椎弓峡部
下载PDF
脊柱不稳的后路器械内固定(附30例报告)
8
作者 袁永集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46-46,共1页
脊柱不稳的后路器械内固定(附30例报告)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矿务局职工医院骨科(417501)袁永集脊柱不稳常伴神经损伤,骨折是脊柱不稳定的主要因素(1),腰椎峡部裂和滑脱成为腰椎节段不稳较常见原因(2)。伴随着脊柱... 脊柱不稳的后路器械内固定(附30例报告)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矿务局职工医院骨科(417501)袁永集脊柱不稳常伴神经损伤,骨折是脊柱不稳定的主要因素(1),腰椎峡部裂和滑脱成为腰椎节段不稳较常见原因(2)。伴随着脊柱外科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进展,脊柱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脊柱不稳 后路器械 哈氏棒 腰椎节段性不稳定 脊髓损伤 腰椎骨折 腰椎峡部裂 胸椎骨折 脊柱脊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