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腹盆部CT辐射剂量指标的比较及回归方程的建立与分析
1
作者 张见 张晓军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期133-137,171,共6页
目的 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_(vol))与基于水当量直径(Water Equivalent Diameter,WED)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ize-Specific Dose Estimate,SSDE),即SSDEWED,在儿童腹盆部辐射剂量衡量上的差异,探讨基于年龄... 目的 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_(vol))与基于水当量直径(Water Equivalent Diameter,WED)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ize-Specific Dose Estimate,SSDE),即SSDEWED,在儿童腹盆部辐射剂量衡量上的差异,探讨基于年龄预计算CTDI_(vol)、SSDEWED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12月行腹盆部检查的812例患儿CT影像学资料,记录其年龄、CTDIvol,测量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面积(Area of ROI,AROI)及CT值(CT Value of ROI,CTROI)并计算SSDEWED,比较CTDIvol和SSDEWED在衡量辐射剂量上的差异;分析CTDI_(vol)、SSDEWED与年龄间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同时分析回归方程的一致性。结果 812例患儿腹盆部CTDI_(vol)为(2.90±1.20)mGy,SSDEWED为(5.64±1.90)mGy,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DI_(vol)、SSDEWED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指数函数很好地拟合了CTDI_(vol)、SSDEWED与年龄间的相关性。实测CTDIvol为(2.90±1.20)mGy,计算CTDI_(vol)为(2.91±1.05)mGy,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P=0.33);实测SSDEWED为(5.64±1.90)mGy,计算SSDEWED为(5.58±1.35)mGy,二者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83,P=0.07)。基于年龄计算的CTDI_(vol)、SSDEWED与各实测值间均具有强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81)。结论 相较于CTDIvol,SSDEWED更能准确衡量儿童腹盆部辐射剂量,使用年龄来预计算患儿的辐射剂量指标,可以在检查前快速预估其辐射,对于辐射剂量更好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辐射剂量 腹盆部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
下载PDF
腹盆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CT特征
2
作者 孙侠 张璇 +2 位作者 罗成华 郭勇 赵殿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7,59,共5页
目的分析腹盆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增强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例腹盆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增强CT表现,定量评估肿瘤的强化特征。结果12例病灶最大径10.1~... 目的分析腹盆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增强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例腹盆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增强CT表现,定量评估肿瘤的强化特征。结果12例病灶最大径10.1~31.7 cm,平均(15.7±6.7)cm。11例跨盆膈生长,病灶与邻近结构分界不清。CT平扫病灶密度明显低于肌肉,增强扫描不均匀渐进性强化,高密度区动脉期11例呈轻微或轻度强化,静脉期10例呈轻中度强化,低密度区12例两期均呈轻微或轻度强化。10例可见分层征或漩涡征。8例可见明显强化的小血管影。结论腹盆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增强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年轻女性发现跨盆膈生长肿物,不均匀渐进性强化,多见分层征或漩涡征及明显强化的小血管影,认识以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瘤 腹盆部肿瘤 会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腹盆部原发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3
作者 薛良圆 徐磊 +2 位作者 郭晓霖 田春梅 张林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863-867,共5页
目的对照病理分析腹盆部原发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影像特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为腹盆部SFT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4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6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SFT发生于腹腔4例,盆腔5例... 目的对照病理分析腹盆部原发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影像特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为腹盆部SFT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4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6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SFT发生于腹腔4例,盆腔5例,腹股沟区1例,同时位于腹盆腔2例。肿块呈囊实性1例、实性11例,最大径6.3~20.0 cm。CT平扫肿块呈等/低密度,病灶内见钙化灶3例,出血灶1例。MRI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8例,T2WI/T2压脂呈均匀低信号1例,余7例均呈高低混杂信号,特征“阴阳图”4例,瘤内见流空血管影4例。增强扫描:12例均呈不均匀强化,10例呈“地图样”强化,2例呈花斑样强化,其中1例呈持续强化,1例呈渐进性强化,其余10例呈“快进慢出型”强化;6例瘤内见迂曲血管影,即“蚯蚓钻土”征。除坏死囊变区外,将8例行MRI检查的肿瘤实性成分分为两类:A类结节,T1WI等信号,T2WI/T2压脂低信号,增强检查无强化;B类结节,T1WI等低信号,T2WI/T2压脂高信号,增强检查呈轻-中度/显著强化,5例肿块为两类结节共存,3例为B类结节。病理示:5例肿瘤细胞见异型性及核分裂像增多,为非典型或恶性SFT。12例SFT的免疫组化标记物中,CD34阳性率100%,STAT6及Bcl-2阳性率91.7%,Vimentin阳性率83.3%,CD99阳性率75%。结论腹盆部SFT存在特征性影像表现,且肿块内部不同影像特征与病理组织成分相对应。肿块直径>10 cm或瘤内出现不规则钙化灶时,应警惕肿瘤恶变可能。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物对该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腹盆部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体层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腹盆部良、恶性孤立性纤维瘤的CT鉴别诊断价值及病理学基础 被引量:1
4
作者 钱国珍 孙永灿 +3 位作者 纪东旭 张铭 李文杰 张恩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6期153-155,共3页
目的分析腹盆部良、恶性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探讨CT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腹盆部SF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总结CT的影像学特点和术后病理结果。结果34例SFT中良性13例,恶性21例... 目的分析腹盆部良、恶性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探讨CT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腹盆部SF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总结CT的影像学特点和术后病理结果。结果34例SFT中良性13例,恶性21例,平均年龄分别为45.3岁和56.2岁(P=0.01)。肿瘤最大径≥10cm(P=0.038)、动脉期见“蚯蚓钻土征”P=0.002)、静脉期见“地图样”强化(P=0.048)并呈平台型强化(P=0.001),这四种CT征象对于鉴别腹盆部良、恶性SFT具有诊断价值。免疫组化结果:Bcl-2+(28/34)例,CD34+(27/34)例,STAT6+(24/34)例、S-100-(34/34),Ki-67指数≥5%(23/34)例。6例良性SFT复发,7例恶性SFT复发。结论腹盆部良恶性SFT在CT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性。恶性SFT患者年龄多较大、肿瘤体积较大、“蚯蚓钻土征”、“地图征”及静脉期呈平台型强化等特征更常见。同时结合病理学镜下特点和免疫组化结果可提高对SFT的良恶性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腹盆部 CT 病理学
下载PDF
腹盆部滑膜肉瘤的CT、MRI表现与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皮厚山 杨健 +2 位作者 陈瑞芳 许尚文 陈自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 分析腹盆部部滑膜肉瘤(SS)的CT、MRI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盆部SS的患者资料,总结其影像、病理及临床特征。结果 在12例SS中,有9例位于腹腔和腹膜后方,3例位于盆腔内... 目的 分析腹盆部部滑膜肉瘤(SS)的CT、MRI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盆部SS的患者资料,总结其影像、病理及临床特征。结果 在12例SS中,有9例位于腹腔和腹膜后方,3例位于盆腔内;SS表现为实性软组织密度肿块,8例病灶的最大直径>5cm;形态为不规则分叶状的10例,圆形的2例;10例病灶密度/信号不均,病灶内发生囊变坏死;在接受MRI检查的7例病人中,T2WI“三重信号征”可见4例;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较大病灶强化不均匀;肿瘤转移征象出现3例。结论 腹盆部SS虽然相对少见,但恶性程度高,综合分析其CT及MRI特征表现,有助于提高其术前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腹盆部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腹盆部巨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影像诊断研究
6
作者 蓝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045-0048,共4页
以腹盆部巨大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分析对象,予CT、MRI检查,分析表现,探讨价值。方法 研究背景时间为2020.01至2022.12,研究分析对象为60例患者,分析影像表现、病理组织学等,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结果 疾病类型:子宫肌瘤、转移瘤、... 以腹盆部巨大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分析对象,予CT、MRI检查,分析表现,探讨价值。方法 研究背景时间为2020.01至2022.12,研究分析对象为60例患者,分析影像表现、病理组织学等,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结果 疾病类型:子宫肌瘤、转移瘤、淋巴瘤、肝左叶巨大肝癌、腹腔巨大血管瘤/巨大血肿、肠系膜囊肿、输卵管系膜囊肿、腹腔包裹性积液、部分囊腺瘤、卵巢甲状腺肿、畸胎瘤、纤维母细胞瘤/腹腔纤维瘤和胃间质瘤各有6、3、4、4、7、3、4、3、5、5、2、6、7、3例。病变发病部位不同,其密度或信号存在差异性。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开展综合性分析评估,保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论 对腹盆部巨大占位性病变患者,开展CT、MRI检查,能了解病变实际情况(大小、形态等)和影像特点,能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盆部巨大占位性病变患者 CT MRI 临床诊断 影像诊断
原文传递
Embosphere微粒球经导管栓塞治疗腹盆部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立恒 肖承江 +2 位作者 黎超 韦文姜 江桂华 《现代医院》 2016年第8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观察Embosphere微粒球经动脉途径栓塞治疗腹盆腔良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4月共64例腹盆部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脏肿瘤31例,消化道肿瘤13例,子宫附件肿瘤16例,腹膜后肿瘤4例,肿瘤伴发出血20例,全... 目的观察Embosphere微粒球经动脉途径栓塞治疗腹盆腔良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4月共64例腹盆部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脏肿瘤31例,消化道肿瘤13例,子宫附件肿瘤16例,腹膜后肿瘤4例,肿瘤伴发出血2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经导管灌注Embosphere微粒球的方法栓塞肿瘤血管,术中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评估栓塞前及栓塞后目标肿瘤的供血情况,通过CT/MR增强扫描对比观察目标瘤灶术后1个月体积变化及血供情况,评估目标瘤灶的临床疗效,临床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异位栓塞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CT/MR提示目标瘤灶体积较术前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100%(64/64),肿瘤并出血患者首次介入栓塞后出血停止19例,栓塞后再次出血1例,表现为反复便血,复发原因为肿瘤存在多支供血动脉,再次栓塞成功止血;出现异位栓塞1例,并发症率1.6%(1/64),不良反应主要为疼痛、发热,经止痛、退热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可缓解。结论 Embosphere微粒球经动脉栓塞治疗腹盆部肿瘤近期疗效显著,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超选择性肿瘤血管栓塞是减少异位栓塞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bosphere 栓塞 腹盆部 肿瘤
下载PDF
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及MRI表现和不同病理类型能谱CT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黄科峰 伍晓刚 +5 位作者 宋君 程玉清 朱安平 黄华 韩俊玲 蔡晓棠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病)的CT和MRI特征性表现,并对不同病理类型进行能谱CT分析。方法 13例患者均行CT平扫+动态增强检查,启用GSI viewer软件,在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图像上综合观察,然后在动脉期图像上测量相关数据,其... 目的探讨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病)的CT和MRI特征性表现,并对不同病理类型进行能谱CT分析。方法 13例患者均行CT平扫+动态增强检查,启用GSI viewer软件,在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图像上综合观察,然后在动脉期图像上测量相关数据,其中10例患者采用3.0TGE Discovery MRI扫描仪行T1WI、T2WI横轴面及T2脂肪抑制轴位平扫,5例行T1WI动态三期增强。结果 CT平扫9例均呈类圆形等密度肿块,轻度分叶,边缘光滑清晰,4例肿块密度不均并伴有斑点状钙化,动态增强9例均见动脉期显著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期持续均匀强化,4例伴有钙化的肿块呈不均匀持续强化,2例肿块周围可见子灶。10例行MRI检查,平扫呈等或稍长T2、长T2信号,T2脂肪抑制呈明显高信号,5例增强后病灶呈中度强化,瘤灶内均可见中央条索状及小片状低信号区。本组病例中均为局限型,7例位于腹膜后,3例位于肠系膜区,3例位于盆腔,其中1例合并左侧卵巢纤维瘤。10例病理类型为透明血管型,3例为浆细胞型。综合混合能量图像、单能量图像及碘基图图像三种图像能使病灶显示更清楚,不同病理类型在不同keV下其衰减程度不同,其能谱曲线图表现不同。在碘基图及水基图上可见10例透明血管型碘含量明显增高,而3例浆细胞型碘含量明显低于透明血管型,但含水量稍高于前者。结论腹盆部Castleman病具有一定特征性,CT动态增强及MRI对透明血管型诊断不难,而浆细胞型Castleman病临床表现复杂,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仍较困难,需结合病理学检查,但能谱CT分析有助于病理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腹盆部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MRI成像 能谱分析
下载PDF
MR各向同性扫描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动态增强序列在腹盆部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秦昕东 韩景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目的:为了探讨MR各向同性扫描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动态增强序列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腹盆部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MRI平扫检查及各向同性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 目的:为了探讨MR各向同性扫描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动态增强序列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腹盆部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MRI平扫检查及各向同性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动态增强序列扫描检查,并进行相同层厚和层距的多方位图像重组及立体重建,观察图像特点。在平扫的特定层面设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及病灶作为参照物,量取它们各方向的径线长度,使其与相同方位的重组图像中相同层面上的参照物径线相对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腹盆部病变在平扫及各向同性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动态增强序列中都得到明确地显示,后者还同时显示出病变的血供特点及更加直观地展示出与邻近血管和脏器的毗邻关系;平扫各方位上的参照物径线与相同方位的重组图像中相同层面上的参照物径线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各向同性扫描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动态增强序列可以更好的显示腹盆部病变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多方位图像重组和立体重建,可以更直观清晰地显示病灶及其与重要脏器的毗邻,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MR各向同性扫描 零填充插值 LAVA序列 腹盆部病变
下载PDF
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6
10
作者 班晓华 杨秋霞 +2 位作者 许舒航 谢传淼 张嵘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4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及MRI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盆部SFT的CT及MRI平扫及增强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14例SFT中,肝脏2例,胰腺1例,腹壁2例,腹腔内4例,盆腔5例。肿物边界清楚10... 目的探讨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及MRI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盆部SFT的CT及MRI平扫及增强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14例SFT中,肝脏2例,胰腺1例,腹壁2例,腹腔内4例,盆腔5例。肿物边界清楚10例,不清4例。11例行CT扫描,9例密度不均匀,2例密度均匀,8例多期增强扫描均于门脉期强化达峰值并持续性强化或缓慢下降。3例MRI检查均信号不均匀,T_1WI等信号1例,稍低信号2例,T_2WI稍高信号2例,稍低信号1例,增强扫描均见持续强化。SFT的相对特征性表现为腹部及盆腔孤立性肿块,边界清楚,见明显坏死囊变,T_2 WI上病灶内见低信号影,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呈持续性或延迟强化。结论腹盆部SFT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确诊仍需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腹盆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腹盆部结外淋巴瘤CT诊断(附19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忠嘉 范莲春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86-288,共3页
19例腹盆部结外淋巴瘤包括脾8例、肝5例、胃4例、小肠4例、肾1例、肾上腺1例、膀胱1例。CT表现实质脏器内限局性低密度灶,单发或多发,轻度强化,病灶显示更清楚。空腔脏器均表现为壁增厚,范围较广。结论为腹盆部淋巴瘤常... 19例腹盆部结外淋巴瘤包括脾8例、肝5例、胃4例、小肠4例、肾1例、肾上腺1例、膀胱1例。CT表现实质脏器内限局性低密度灶,单发或多发,轻度强化,病灶显示更清楚。空腔脏器均表现为壁增厚,范围较广。结论为腹盆部淋巴瘤常见于脾、胃、小肠、肝等脏器,CT表现形态无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盆部 淋巴瘤 CT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腹盆部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新莲 贺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1-766,共6页
随着公众及专业人员对辐射认识的增加及CT技术的发展使低剂量CT扫描在腹盆部的应用逐渐增多。个体化扫描及新的图像重建方法的应用保证了辐射剂量下降的同时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要求。本文就腹盆部降低剂量的新技术及低剂量CT扫描在腹... 随着公众及专业人员对辐射认识的增加及CT技术的发展使低剂量CT扫描在腹盆部的应用逐渐增多。个体化扫描及新的图像重建方法的应用保证了辐射剂量下降的同时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要求。本文就腹盆部降低剂量的新技术及低剂量CT扫描在腹盆部脏器包括血管、空腔及实质脏器及泌尿系统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盆部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腹盆部空腔脏器癌肿术后局部肿物的螺旋CT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琦 吴沛宏 +5 位作者 陈胜利 刘兵 张静 江新青 古杰洪 曹杰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 :分析腹盆部空腔脏器实体癌肿术后肿物的螺旋CT早期增强表现 ,及评价SCT对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5 4例腹盆部空腔脏器实体癌肿病人术后 3~ 46个月随诊时发现腹盆部肿物 ,即行SCT平扫与增强扫描 ,并测肿物的CT强化值。结... 目的 :分析腹盆部空腔脏器实体癌肿术后肿物的螺旋CT早期增强表现 ,及评价SCT对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5 4例腹盆部空腔脏器实体癌肿病人术后 3~ 46个月随诊时发现腹盆部肿物 ,即行SCT平扫与增强扫描 ,并测肿物的CT强化值。结果 :5 4例病人 ,SCT共发现 60个病灶。SCT增强早期 ,2 2个纤维化病灶强化值为 0~ 8HU ,3 8个复发癌与炎性病变强化值为 13~ 46HU。SCT对纤维化病灶能准确判断 ,对复发癌判断的准确性 88.3 % ,敏感性 10 0 % ,特异性75 .9%。结论 :SCT增强早期对腹盆部空腔脏器实体癌肿术后肿物的鉴别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有助于复发癌与纤维化病变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脏器 实体肿瘤 复发癌 螺旋CT 腹盆部肿瘤 手术疗法
下载PDF
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君 黄科峰 +1 位作者 杨新华 甘红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发生于腹盆部,经病理证实的巨淋巴结增生临床资料,5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5例均为透明血管型,2例伴有子灶,1例肿块内见散在斑点状钙化。CT动态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发生于腹盆部,经病理证实的巨淋巴结增生临床资料,5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5例均为透明血管型,2例伴有子灶,1例肿块内见散在斑点状钙化。CT动态增强扫描,5例均见动脉期显著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持续强化,其中肿块内有钙化的1例不均匀强化。结论:腹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其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腹盆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的MRI表现及相关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嘉玲 张隐笛 +2 位作者 王玉理 李顶夫 雷益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8期15-1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MRI表现与病理特征,以提高术前对SFT非常见部位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研究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盆部SFT的患者的MRI表现及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MRI表现与病理特征,以提高术前对SFT非常见部位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研究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盆部SFT的患者的MRI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13例患者中,7例位于腹部,6例位于盆部;均为良性病变;9例表现为实性包块,4例表现为囊实性包块;8例表现为类圆形,5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分叶状;最大直径为6.9 cm;肿瘤边界清楚,不同程度地压迫、推挤邻近的器官结构;11例于T2WI呈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2例表现为均匀稍低或等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呈快速明显的强化,延迟期仍较呈明显的强化,呈“快进-慢出”的强化方式,短T2区域强化更加明显。在病理学方面,镜下病灶主要表现为呈束状、编织状分布的梭形细胞,呈血管外皮细胞瘤样生长,间质可见丰富红染的胶原纤维;免疫组化可见CD34、Vimentin均表现为强阳性。结论:腹盆部边界清楚的孤立性包块,T2WI呈混杂信号,短T2区域明显强化,“快进-慢出”的强化方式,需考虑SFT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MRI 腹盆部肿瘤
下载PDF
增强CT在检测急诊腹盆部创伤患者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涛 鄢龙 +3 位作者 吴光耀 明建中 相呈县 尚许彬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9年第4期493-498,共6页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DSA)造影对比,评价增强CT在急诊腹部及盆腔创伤中检测活动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间急诊收治的腹盆部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腹盆部增强CT,并于受伤24h内行DSA造影或栓塞治疗,...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DSA)造影对比,评价增强CT在急诊腹部及盆腔创伤中检测活动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间急诊收治的腹盆部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腹盆部增强CT,并于受伤24h内行DSA造影或栓塞治疗,将CT与DSA图像(金标准)对比,得出CT诊断活动性出血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期间共有33名患者同时行增强CT及DSA造影,其中10名患者增强CT与DSA均未发现出血,其中20名患者增强CT和DSA均阳性,有1例增强CT阳性而随后DSA未发现出血,2例增强CT阴性而随后DSA证实有出血。与DSA对比,增强CT诊断出血的灵敏度(SE)、特异度(SP)、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0.9%、90.9%、95.2%和83.3%。结论:增强CT对诊断腹盆部创伤患者活动性出血有较高灵敏性及阳性预测值,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较好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CT 腹盆部创伤 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腹盆部淋巴结少见病变CT诊断(附4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岳丹萍 张忠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3-124,共2页
腹盆部淋巴结少见病变CT诊断(附4例报告)岳丹萍*张忠嘉我院近10余年CT检查发现4例少见的腹盆部淋巴结病变,均经手术及/或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女,24岁。间断性右上腹胀痛1年。体检右上腹深压痛,未及... 腹盆部淋巴结少见病变CT诊断(附4例报告)岳丹萍*张忠嘉我院近10余年CT检查发现4例少见的腹盆部淋巴结病变,均经手术及/或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女,24岁。间断性右上腹胀痛1年。体检右上腹深压痛,未及包块。B超检查肝右前叶近肝门区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后肿瘤 腹盆部 淋巴结病变 CT 诊断
下载PDF
腹盆部巨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影像诊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会 张鹏 +3 位作者 冉慕光 唐美群 王钟灵 李光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9期1638-164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盆部巨大占位性病变(病灶最长径≥10cm)的CT、MRI表现,探讨CT及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影像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确诊的206例腹盆腔巨大占位性病变。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病理主要包括卵巢黏/...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盆部巨大占位性病变(病灶最长径≥10cm)的CT、MRI表现,探讨CT及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影像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确诊的206例腹盆腔巨大占位性病变。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病理主要包括卵巢黏/浆液性肿瘤(含黏/浆液囊腺瘤、交界性黏/浆液囊腺瘤、黏/浆液囊腺癌)、子宫肌瘤、胃肠间质瘤、畸胎瘤、转移瘤,腹腔巨大血管瘤/巨大血肿、淋巴瘤、脂肪肉瘤、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肝左叶巨大肝癌(含原发性肝癌3例、胆管细胞癌1例)、卵巢癌、巨大腹股沟疝/切口疝、肾细胞癌、腹腔包裹性积液、肝母细胞瘤、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甲状腺肿、葡萄胎、子宫平滑肌肉瘤、纤维母细胞瘤/腹腔纤维瘤等;不同的病变好发部位不同,部分病变的信号或密度有其特点,通过临床及影像结合可以准确定位、定性诊断。结论:CT、MRI能准确显示腹盆腔及腹膜后巨大占位病变性大小、形态、邻近解剖关系及影像特点,再结合相关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对大部分病例能做出正确诊断,部分少见病例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盆部巨大占位 CT MRI 卵巢囊腺瘤 胃肠间质瘤
下载PDF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诊断腹盆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Meta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露露 舒健 +2 位作者 何国云 胡艳 蔡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4-259,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观察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增强MRI诊断腹盆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及CNKI数据库,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四格表数据。采用Meta Disc 1.4及... 目的采用Meta分析观察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增强MRI诊断腹盆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及CNKI数据库,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四格表数据。采用Meta Disc 1.4及STATA 11.0软件检验异质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相应效应模型,合并其效应量(敏感度、特异度),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20篇英文文献,1 211例患者,3 583个淋巴结。USPIO增强MRI诊断腹盆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95%CI(0.86,0.91)]、0.96[95%CI(0.95,0.96)],AUC为0.98。回归分析显示异质性可能来源于肿瘤部位;亚组分析显示USPIO增强MRI诊断腹腔肿瘤淋巴结转移敏感度更高。结论 USPIO增强MRI对腹盆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有较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 肿瘤淋巴结转移 META分析 MRI诊断 腹盆部 恶性 超微 COCHRANE
下载PDF
腹盆部大出血CT诊断与介入治疗的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光斌 李江山 《医学综述》 2013年第7期1287-1289,共3页
腹盆部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发病凶险,致死率高。及时对出血进行定位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迅速明确责任血管并实施介入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生命。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不断发展,CT血管成像能够对腹盆部大出血迅速定位、定性... 腹盆部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发病凶险,致死率高。及时对出血进行定位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迅速明确责任血管并实施介入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生命。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不断发展,CT血管成像能够对腹盆部大出血迅速定位、定性,同时能够明确出血的责任血管,对指导介入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