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Ⅰ期腹直肌肌皮瓣重建乳房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圣应 鲁智 +5 位作者 程新德 张荣新 张宗新 田怀杲 韩福生 邓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背景与目的:改良根治术目前已成为早期乳腺癌主要外科治疗方法之一,但术后如何重建乳房及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研究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Ⅰ期腹直肌肌皮瓣重建乳房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背景与目的:改良根治术目前已成为早期乳腺癌主要外科治疗方法之一,但术后如何重建乳房及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研究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Ⅰ期腹直肌肌皮瓣重建乳房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皮下乳腺切除,腋窝淋巴结清除,腹直肌肌皮瓣Ⅰ期乳房再造,最大限度地保留乳房皮肤以及乳头乳晕复合体。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10例早期乳腺癌,术后随访24~48个月,所有病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重建乳房外形良好,乳头乳晕区皮肤无坏死,皮肤无明显萎缩、变硬,半年后乳头感觉恢复,供区无腹壁疝形成。结论: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腹直肌肌皮瓣重建乳房,外形效果良好,对早期乳腺癌要求保持乳房外形的患者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因本研究例数较少,该技术的疗效有必要行更大样本的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腹直肌肌皮瓣 重建乳房
下载PDF
下腹部腹直肌肌皮瓣血供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2
2
作者 邵玉国 周晓云 +4 位作者 胡修全 吴志祥 陈实 李厚硕 施向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77-880,共4页
目的了解与下腹部腹直肌肌皮瓣相关的血管分布情况,促进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腹部肌皮瓣移位乳房再造手术的推广。方法采用福尔马林浸泡未超过6个月的成人尸体15具30侧。上起锁骨下、下至腹股沟韧带,两侧至腋中线的胸腹壁完整切下。腹壁下... 目的了解与下腹部腹直肌肌皮瓣相关的血管分布情况,促进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腹部肌皮瓣移位乳房再造手术的推广。方法采用福尔马林浸泡未超过6个月的成人尸体15具30侧。上起锁骨下、下至腹股沟韧带,两侧至腋中线的胸腹壁完整切下。腹壁下动静脉自髂外动静脉起始处离断。分别用红、蓝乳胶墨水经腹壁下和胸廓内动静脉灌注,使其分支、属支显影。结果腹壁上、下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1.87±0.28mm及2.25±0.32mm。腹壁下动脉的皮下穿支分布有向脐水平逐渐密集的趋势,弓状线以下穿支明显减少,Rand各个区均可见穿支出腹直肌前鞘,排列上外侧穿支距腹直肌前鞘外侧缘、、区分别平均为1.22、1.46、1.57cm;内侧穿支在距正中线、、区平均1.54、1.62、1.66cm。近脐的穿支管径较其他部位粗和密集。腹壁上动脉在与肋弓下缘交界附近发出一肋缘动脉,距肋弓1.25±0.37cm。发出肋缘动脉后67%的肋缘动脉比腹壁下动脉本干粗。肋缘动脉分支分布于腹直肌中、外侧2/3,且与肋间前动脉及营养膈肌的血管间有广泛吻合。胸廓内动脉在发出腹壁上动脉前后还分出一分支营养剑突水平的腹直肌。结论以腹壁上动脉为蒂的横形下腹部肌皮瓣切取过程中,脐以下、弓状线以上保留腹直肌前鞘内、外侧各1cm在腹壁上和区的全部前鞘在皮瓣上,能较好保护腹壁下动脉肌皮动脉不受损伤。将肋弓下2cm以上的腹直肌前鞘和腹直肌完全保留在皮瓣上可有效保护肋缘动脉。肋缘动脉不受损是肌皮瓣成活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肌皮瓣 血供 乳房再造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胸壁放射性溃疡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晓娟 陈越秀 +3 位作者 杜领娣 刘俭 宋慧锋 张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运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检测腹壁上、下血管对腹直肌肌皮瓣覆盖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价值。方法16例乳癌放疗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行胸部溃疡切除、腹直肌肌皮瓣转移术。术前用以CDFI探查双侧腹壁上、下动... 目的探讨术前运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检测腹壁上、下血管对腹直肌肌皮瓣覆盖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价值。方法16例乳癌放疗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行胸部溃疡切除、腹直肌肌皮瓣转移术。术前用以CDFI探查双侧腹壁上、下动脉位置、走行,以二维超声检测双侧腹壁上、下动脉的管腔内径,同时以脉冲多普勒分段测血管收缩最大血流速度。结果16例32根腹壁上、下动脉均成功检测,腹壁上动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出现走行变异、管腔变窄等表现,并为手术证实。结论术前使用彩色超声血管检查仪对腹壁上、下动脉主干及其肌皮穿支检测,有利于筛选手术适应证和选择肌皮瓣的血供类型,同时可指导肌皮瓣设计和确定术中腹直肌前鞘切开游离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放射性溃疡 腹直肌肌皮瓣
下载PDF
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重建血氧饱和度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婷 尹健 +5 位作者 孟扬 李岳 张学慧 曹旭晨 丁海曙 张天浩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37,共4页
为了建立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TRAM)乳房重建皮瓣血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方法.利用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对围术期TRAM皮瓣进行血氧监测... 为了建立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TRAM)乳房重建皮瓣血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方法.利用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对围术期TRAM皮瓣进行血氧监测,以对侧乳房作为参照,并将监测结果和临床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对侧正常乳房rSO_2在术前、术中、术后无明显变化;在结扎腹壁下血管后,TRAM皮瓣rSO_2先快速下降,然后缓慢回升,最后趋于稳定;皮瓣淤血患者围术期rSO_2变化曲线相应出现异常.近红外光谱技术是用于TRAM乳房重建皮瓣血氧无损监测的有效方法,可反映移植术后皮瓣供血状况,在皮瓣血供异常时可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腹直肌肌皮瓣在腹部中线切口疝修补术的解剖学基础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亮 隋梁 +4 位作者 吕国庆 吴日钊 李粤 刘铮 白植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腹壁组织瓣在中、大型中线切口疝修补术的解剖学基础及效果。方法 (1)中线中、大型切口疝48例,年龄介于23~65岁,中型切口疝28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大型切口疝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采用腹直肌肌皮瓣修补;(2)与同期5... 目的探讨腹壁组织瓣在中、大型中线切口疝修补术的解剖学基础及效果。方法 (1)中线中、大型切口疝48例,年龄介于23~65岁,中型切口疝28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大型切口疝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采用腹直肌肌皮瓣修补;(2)与同期52例中、大型中线切口疝开放法肌后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对照,年龄介于20~67岁,中型切口疝29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大型切口疝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结果腹直肌肌皮瓣在腹部中线切口疝修补术与补片修补术相比:(1)在复发率上,其中在中型切口疝中,复发率分别为:7.1%和3.4%,P>0.05,在大型切口疝中分别为:15.0%和4.3%,P>0.05。(2)腹壁异物感及术后慢性疼痛,在中型切口疝观察组发生率分别为:0%和10.7%,对照组分别为:41.3%和95.7%,P分别<0.05;在大型切口疝中,对照组分别为:0%和30%,在对照组分别为:34.5%和47.8%,P分别<0.05。结论腹直肌肌皮瓣在中、大型中线切口疝修补效果与无张力修补术相当,但术后不适及并发症较补片法相比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腹直肌肌皮瓣 中线切口疝.
原文传递
应用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再造乳房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玉生 李森恺 +2 位作者 徐军 李养群 马晓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6-28,共3页
应用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进行4例乳房再造,其中2例为皮瓣带蒂转移,于乳癌根治切除术后即刻完成乳房再造;2例为血管吻合肌皮瓣游离移植,分别于根治术后2个月和5年进行乳房再造。术后游离皮瓣完全成活,带蒂皮瓣分别于术后2... 应用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进行4例乳房再造,其中2例为皮瓣带蒂转移,于乳癌根治切除术后即刻完成乳房再造;2例为血管吻合肌皮瓣游离移植,分别于根治术后2个月和5年进行乳房再造。术后游离皮瓣完全成活,带蒂皮瓣分别于术后2~3周出现脂肪液化,经换药痊愈。4例乳房外形基本满意。随访10个月~18个月,2例游离移植未见异常,1例带蒂转移于术后1年出现腹壁薄弱膨隆,另1例失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再造 腹直肌肌皮瓣 游离移植 带蒂转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彪 庄福连 +4 位作者 陈祥锦 石铮 黄循镭 王美水 郑厚兵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579-1581,共3页
目的:探讨下腹部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als Myocataneous,TRAM)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应用。方法:2004~2007年,对13例乳腺癌患者应用对侧单蒂TRAM皮瓣进行乳房再造,其中Ⅰ期再造7例,Ⅱ期再造6例,乳腺癌根... 目的:探讨下腹部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als Myocataneous,TRAM)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应用。方法:2004~2007年,对13例乳腺癌患者应用对侧单蒂TRAM皮瓣进行乳房再造,其中Ⅰ期再造7例,Ⅱ期再造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12例。1例Ⅱ期进行乳头乳晕再造。9例供区下腹部应用涤纶补片加强腹壁预防腹壁软弱和腹壁疝形成。结果:2例Ⅱ期再造术后TRAM皮瓣小部分坏死,1例Ⅱ期再造术后TRAM皮瓣部分皮下脂肪硬结伴部分液化,1例对侧下腹壁轻度膨隆不适,无腹壁疝。结论:乳腺癌术后应用单蒂TRAM皮瓣乳房再造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简单和安全的方法,应用涤纶补片加强腹壁可以有效预防腹壁软弱和腹壁疝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再造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
下载PDF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7
8
作者 谷晓丽 黄宁 刘锐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4期1554-1556,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乳癌患者在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可造成乳房缺损等畸形,这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会给患者的心理以及生活与工作造成许多负担。随着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通过自体组织移植和自体脂肪移植进行乳房再...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乳癌患者在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可造成乳房缺损等畸形,这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会给患者的心理以及生活与工作造成许多负担。随着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通过自体组织移植和自体脂肪移植进行乳房再造可矫正乳癌患者术后乳房缺损和畸形,消除患者的心理创伤。1982年由Hartrampf提出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以下简称TRAM瓣),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乳房再造法,与皮瓣移植乳房再造相比,白体脂肪移植存在脂肪易吸收和成活率低的缺点。TRAM皮瓣乳房再造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患者思想负担重,因此做好术前访视、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手术配合、精细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措施。我院自2007年1月-2012年6月共行乳腺癌根治术后TRAM皮瓣转移乳房再造术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再造术 术后护理 自体脂肪移植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 TRAM瓣 根治术后 自体组织移植
下载PDF
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M)乳房再造术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来祥 侯祚琼 +1 位作者 王立夫 姚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4-255,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乳房再造的手术效果。方法:5例患者接受TRAM乳房再造术。结果:除1例受区皮瓣边缘延迟愈合外,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TRAM具有丰富组织量、恒定的血管、质地与乳房相近,操作安全等优...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乳房再造的手术效果。方法:5例患者接受TRAM乳房再造术。结果:除1例受区皮瓣边缘延迟愈合外,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TRAM具有丰富组织量、恒定的血管、质地与乳房相近,操作安全等优点,是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理想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再造 乳腺癌
原文传递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增强大鼠横形腹直肌肌皮瓣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立夫 岑瑛 肖海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adenovirusmediated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165,Ad-VEGF165)基因,增强大鼠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rectusabdominismusculocutaneousflap,TRAM)局部缺血区域活力的基因治疗...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adenovirusmediated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165,Ad-VEGF165)基因,增强大鼠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rectusabdominismusculocutaneousflap,TRAM)局部缺血区域活力的基因治疗。方法SD大鼠30只,制备30mm×80mm以下腹部血管作为血管蒂的右侧矩形TRAM皮瓣,随机平均分成5组,分别在大鼠TRAM皮瓣皮下、皮下+腹直肌及腹直肌局部注射Ad-VEGF165(1~3组:治疗组),同时在TRAM皮瓣皮下+腹直肌局部注射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adenovirusmediat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Ad-GFP,4组:重组腺病毒自身对照组)和DMEM培养液(5组:空白对照组),于注射后第7天手术,术后第7天检测各组大鼠TRAM皮瓣成活面积、CD34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insituhybridizationhistochemistry,ISHH)。结果11~3组TRAM皮瓣成活面积分别为14.19±2.77、15.18±2.18、8.30±1.28cm2,均较4、5组4.12±1.86、3.60±1.95cm2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组TRAM皮瓣CD34MVD均高于4、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组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ISHH呈阳性表达。结论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VEGF165基因局部注射,能增加大鼠TRAM皮瓣局部缺血区域成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形腹直肌肌皮瓣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的后期修整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自豪 亓发芝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的后期修整方法。方法: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术后3~6个月随访时若发现乳房或腹壁形态有所欠缺即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各项后期修整。结果:32例TRAM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患者在术后进... 目的:探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的后期修整方法。方法: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术后3~6个月随访时若发现乳房或腹壁形态有所欠缺即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各项后期修整。结果:32例TRAM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患者在术后进行了各项后期修整手术,包括局部抽吸术、局部充填术、腹部供区“猫耳朵”修整、腋前襞形态矫正、变性脂肪硬结切除、瘢痕修整及创缘修整、假体置入体积增大、对侧乳房修整手术等。其中6例为1项修整手术,11例为2项修整手术,10例为3项修整手术,5例为4项修整手术。结论:通过后期修整,再造乳房及腹部供区可以进一步地达到外形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再造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乳腺癌
下载PDF
腹直肌肌皮瓣带蒂转移重建乳房的血供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军 姜会庆 +2 位作者 洪志坚 胡心宝 陈一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84-86,共3页
中图法分类号R655.8腹直肌肌皮瓣带蒂转移重建乳房具有组织量供应充足,供区不遗留继发畸形,有些病例尚可达到腹壁整形目的等优点。国外已有较多的文献报告,国内近年来也有零星报告,但并发肌皮瓣部分缺血坏死的发生率,国外为... 中图法分类号R655.8腹直肌肌皮瓣带蒂转移重建乳房具有组织量供应充足,供区不遗留继发畸形,有些病例尚可达到腹壁整形目的等优点。国外已有较多的文献报告,国内近年来也有零星报告,但并发肌皮瓣部分缺血坏死的发生率,国外为5%,国内也有零星报告〔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肌皮瓣 带蒂皮瓣转移 乳房再造 血供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燕梅 刘建荣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3期1595-1596,共2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乳腺癌最有效方法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如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乳房再造可以矫正乳腺癌术后乳房及胸壁的缺损和畸形,从而对患者形体...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乳腺癌最有效方法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如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乳房再造可以矫正乳腺癌术后乳房及胸壁的缺损和畸形,从而对患者形体及心理进行双重治疗。2011年12月至2013年8月本院乳腺外科为1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施行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乳房再造术,术后恢复较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再造术 围手术期护理 改良根治术后 乳腺癌根治术 双重治疗
下载PDF
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术后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卿黎明 唐举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参照Cochrane协作网的建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RICE、OVID、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2012年1月关于DIEP和TRAM的... 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参照Cochrane协作网的建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RICE、OVID、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2012年1月关于DIEP和TRAM的相关文献,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取试验,提取数据。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vMan5.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DIEP与TRAM术后血管危象、脂肪坏死、局部皮瓣坏死、皮瓣完全坏死、腹部膨隆及腹壁疝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RAM相比,DIEP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脂肪坏死、皮瓣完全坏死的危险度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血管危象:RR=2.48,95%CI 1.23-5.00,Z=2.55,P=0.01〈0.05;脂肪坏死:RR=1.77,95%CI 1.38~2.28,Z=4.48,P〈0.001;皮瓣完全坏死:RR=2.55,95%CI 1.19~5.49,Z=2.40,P=0.02〈0.05);术后发生局部皮瓣坏死的危险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RR=1.70,95%CI 0.92~3.14,Z=1.69,P=0.09〉0.05);术后供区发生腹部疝与腹壁膨隆的危险明显下降(RR=0.52,95%CI 0.32~0.85,Z=2.60,P=0.009〈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相比TRAM,DIEP减少了供区的损伤,但增加了皮瓣本身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危险。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参照Cochrane协作网的建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RIcE、OVID、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2012年1月关于DIEP和TRAM的相关文献,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取试验,提取数据。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vMan5.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DIEP与TRAM术后血管危象、脂肪坏死、局部皮瓣坏死、皮瓣完全坏死、腹部膨隆及腹壁疝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RAM相比,DIEP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脂肪坏死、皮瓣完全坏死的危险度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血管危象:RR=2.48,95%CI 1.23~5.00,Z=2.55,P=0.01〈0.05;脂肪坏死:RR=1.77,95%CI1.38-2.28,Z=4.48,P〈0.001;皮瓣完全坏死:RR=2.55,95%CI 1.19-5.49,Z=2.40,P=0.02〈0.05);术后发生局部皮瓣坏死的危险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RR=1.70,95%CI 0.92-3.14,Z=1.69,P=0.09〉0.05);术后供区发生腹部疝与腹壁膨隆的危险明显下降(RR=o.52,95%cI 0.32~0.85,Z=2.60,P=0.009〈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相比TRAM,DIEP减少了供区的损伤,但增加了皮瓣本身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术后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血流动力学的超声多普勒检测(附5例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述政 狄根红 +2 位作者 潘蕾 纪建松 黄岩花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方法及其在乳房再造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探头对100例健康志愿者200条腹壁下动脉进行检测,同时,为5例乳腺癌术后乳房缺损患者行乳房再造手术。结果: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方法及其在乳房再造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探头对100例健康志愿者200条腹壁下动脉进行检测,同时,为5例乳腺癌术后乳房缺损患者行乳房再造手术。结果:200条腹壁下动脉均显示,PSV、D1各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5例,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皮瓣血流评估,皮瓣均存活,皮瓣血管通畅,再造乳房外观良好。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腹壁下动脉是了解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血运的直观、可靠且无创的方法;术前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皮瓣血流进行评估,有利于筛选手术适应证,同时可指导肌皮瓣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再造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壁下动脉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同期腹直肌肌皮瓣乳房重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汤学良 邹天宁 +3 位作者 徐映光 陈德滇 寸英丽 张勇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4-26,共3页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同期乳房重建的方法及临床应用.对11例Ⅰ~Ⅱa期乳腺癌患者在改良根治术同期采用腹直肌肌皮瓣(纵梭形或横梭形)重建乳房.结果11例病人均获成功.随访05~3a,无肿瘤复发及转移.重建乳房外形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同期乳房重建的方法及临床应用.对11例Ⅰ~Ⅱa期乳腺癌患者在改良根治术同期采用腹直肌肌皮瓣(纵梭形或横梭形)重建乳房.结果11例病人均获成功.随访05~3a,无肿瘤复发及转移.重建乳房外形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1)腹直肌肌皮瓣乳房重建,取材组织量充分,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2)对Ⅰ~Ⅱa期病人,改良根治术同期乳房重建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重建
下载PDF
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爱琴 朱顺娟 杨斐敏 《护理与康复》 2008年第4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重建 护理
下载PDF
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Ⅱ期乳房再造术的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晓琴 罗凤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798-1799,共2页
关键词 横形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再造术 临床护理 Ⅱ期 心理障碍 术后生存率 根治术后 精神负担 护理体会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I期横型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建军 温景亮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163-165,共3页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根治术 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再造术 乳房缺如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胸壁放射性溃疡9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莫冰峰 梁斌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2期2503-2504,共2页
关键词 腹直肌肌皮瓣 修复 胸壁放射性溃疡 治疗 应用解剖 乳癌根治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