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2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腹腔注射白藜芦醇及雌二醇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黄燕 李钰娜 +3 位作者 宋丽华 牛晓红 冀菁荃 李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27,共6页
目的评价腹腔注射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雌二醇(estradiol,E)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为白藜芦醇作为潜在辅助性治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Sham)组、去卵巢(OVX)组、OVX+RSV组、OVX+雌二醇(OVX+E)组... 目的评价腹腔注射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雌二醇(estradiol,E)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为白藜芦醇作为潜在辅助性治疗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Sham)组、去卵巢(OVX)组、OVX+RSV组、OVX+雌二醇(OVX+E)组,每组10只。OVX+RSV组腹腔注射RSV[10 mg/(kg·d)],OVX+E组腹腔注射β-雌二醇[0.1 mg/(kg·d)]。Sham组和OVX组注射生理盐水,连用12周。每4周进行全身双能X线测量分析,收集骨密度、体脂率及肌肉含量等数据。12周后,收集心脏、肝脏、胰腺、肾脏等相关数据,计算脏器系数;收集血清,测定尿素氮及肌酐水平;收集两侧股骨,分别行HE及Goldner染色。结果DXA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有效防止骨密度的降低,同时保持与正常组一致的体脂率与肌肉含量,其效果与雌激素相当。脏器系数结果显示,除白藜芦醇组肾脏系数显著降低外,肝脏、胰腺及心脏系数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组及去卵巢组相比,白藜芦醇组大鼠空腹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显著降低,雌激素组肌酐水平显著降低。右侧股骨HE染色显示白藜芦醇组与雌激素组较去卵巢组的骨小梁结构均有改善,并且RSV干预后骨小梁数量和小梁间的连接改善更为明显。左侧股骨Goldner染色结果同样显示,OVX+RSV组股骨小梁数量和小梁厚度显著增加,骨小梁分离度显著降低。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RSV的抗骨质疏松作用与雌二醇相当,且未观察到对肝、肾、胰腺及心脏明显的毒副作用,此结果可为其作为临床辅助性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雌二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腹腔注射
下载PDF
腹腔注射攻毒建立蜱媒脑炎病毒感染BALB/c小鼠模型
2
作者 唐万达 彭浩然 +1 位作者 赵平 赵兰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攻毒途径建立蜱媒脑炎病毒(TBEV)感染BALB/c小鼠模型,观察小鼠的感染症状和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复制特征。方法将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未感染病毒对照组、1×10^(3)空斑形成单位(PFU)TBEV感染组(以每只小鼠1...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攻毒途径建立蜱媒脑炎病毒(TBEV)感染BALB/c小鼠模型,观察小鼠的感染症状和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复制特征。方法将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未感染病毒对照组、1×10^(3)空斑形成单位(PFU)TBEV感染组(以每只小鼠1×10^(3)PFU的攻毒剂量经腹腔注射感染小鼠)、1×10^(4)PFU TBEV感染组(以每只小鼠1×10^(4)PFU的攻毒剂量经腹腔注射感染小鼠),观察小鼠的感染症状、体重变化与生存情况。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脑、脾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脑、脾中TBEV蛋白的表达,采用空斑试验检测小鼠脑、脾中TBEV滴度的动态变化。结果1×10^(4)PFU TBEV感染组小鼠于感染后第6天出现弓背、后肢瘫痪等感染症状,1×10^(3)PFU TBEV感染组小鼠于感染后第7天出现上述症状。与未感染病毒对照组小鼠相比,1×10^(4)PFU TBEV感染组小鼠从第5天、1×10^(3)PFU TBEV感染组小鼠从第6天开始体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4)PFU TBEV感染组小鼠第7天开始死亡、第8天全部死亡,1×10^(3)PFU TBEV感染组小鼠第7天开始死亡、第9天全部死亡。H-E染色结果显示,TBEV感染后第5天、第7天小鼠大脑皮质仅出现少量神经元核固缩、深染,未观察到炎症细胞浸润;TBEV感染后第5天小鼠脾红髓轻度淤血、多见中性粒细胞,第7天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TBEV感染后第5天小鼠脑与脾少量表达TBEV蛋白,第7天TBEV蛋白表达量增加。1×10^(3)PFU TBEV感染第7天,小鼠脑内TBEV滴度高达(1.3±0.6)×10^(5)PFU/mL,而脾中TBEV滴度为(1.3±0.6)×10^(3)PFU/mL。结论经腹腔注射攻毒成功建立了TBEV感染BALB/c小鼠模型,TBEV可在小鼠体内增殖并具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媒脑炎病毒 BALB/C小鼠 腹腔注射 感染 致病性
原文传递
腹腔注射同种异体粪便滤液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辉 刘军超 +4 位作者 王伟宝 杜会博 李福龙 牛春雨 赵自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6-242,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注射同种异体粪便滤液建立中重度脓毒症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选择健康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明确同种异体粪便滤液的制备方法,腹腔注射不同浓度(0.5、1、2 g/kg)的同种异体粪便滤液,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生存率与脓毒...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注射同种异体粪便滤液建立中重度脓毒症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选择健康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明确同种异体粪便滤液的制备方法,腹腔注射不同浓度(0.5、1、2 g/kg)的同种异体粪便滤液,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生存率与脓毒症程度;确定最佳剂量后,观察模型成功率、血清炎性因子、D-乳酸(D-LA)、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活体肺功能以及肺、肝、肾组织损伤等指标。结果腹腔注射同种异体粪便滤液24 h后,1 g/kg组大鼠出现发热、呼吸急促、低血压,24 h生存率83.3%,48 h生存率16.7%,2 g/kg组大鼠24 h内全部死亡,确定1 g/kg剂量用于后续实验。注射粪便滤液24 h后,模型成功率为77.8%;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LA、I-FABP水平明显增高;肺组织出现严重水肿和出血等表现,肺功能有功能残气量、动态肺顺应性、前100毫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流量下降以及气道阻力、深吸气量增高等呼吸功能不全表现;肝、肾组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明显增高。结论腹腔注射同种异体粪便滤液(1 g/kg)可造成比较典型的大鼠脓毒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腹腔注射 粪便滤液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作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方式与剂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秋林 林慧婷 +3 位作者 周格 温紫凌 李书稳 甘海宁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最佳方式和剂量。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采用不同方式和剂量(一次性注射50mg/kg;首次注射30mg/kg,后补注射35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以建立大鼠2...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最佳方式和剂量。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采用不同方式和剂量(一次性注射50mg/kg;首次注射30mg/kg,后补注射35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以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观察不同方式和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的成功率及大鼠死亡率。结果: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行链脲佐菌素5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成模率高达93.75%,血糖值达24.70±5.67mmol/L,但死亡率达65.00%,迫使实验终止。而首次注射30mg/kg链脲佐菌素,1周后再次注射35mg/kg的方法,成模率可达92.11%,8周后死亡率仅6.58%。结论: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分次腹腔注射30~35mg/kg链脲佐菌素,是获得稳定的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且具备高成模率、低死亡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链脲佐菌素 腹腔注射 大鼠 方式 剂量
下载PDF
灌胃和腹腔注射鼠李糖乳杆菌对妊娠期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5
作者 李佳豪 李超 +5 位作者 臧长江 孟军 李宏坤 贾怡琪 麦丽克扎提·艾尔肯 唐纳尔·托留别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目的】研究灌胃和腹腔注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GG)对妊娠期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为动物妊娠期生理及肠道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体重相近(23.33 g±1.55 g)、配种日期相同的SPF级妊娠昆明小鼠45... 【目的】研究灌胃和腹腔注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GG)对妊娠期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为动物妊娠期生理及肠道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体重相近(23.33 g±1.55 g)、配种日期相同的SPF级妊娠昆明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15只。在相同饲养管理和饲粮营养水平下,从妊娠的第2天开始,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腹腔注射0.5 mL含有0.125 g LGG的灭菌生理盐水(连续14 d);试验Ⅱ组灌胃0.5 mL含有0.125 g LGG的灭菌生理盐水(连续18 d),试验期21 d。所有小鼠于临产前1 d解剖,采集大肠粪便样品,提取各组粪便样本的基因组DNA,PCR扩增后进行文库构建,对合格文库应用NovaSeq 6000测序平台进行测序,采用Uparse软件(v 7.0.1001)以97%的一致性将序列聚类成为操作分类单元(OTUs)并筛选代表序列。采用Mothur方法与SILVA 132的SSUrRNA数据库进行物种注释分析,并统计门、科和属水平上的群落组成。使用QIQME 1.7.0软件进行Alpha多样性分析,计算Chao1、ACE、Shannon、Simpson指数,并进行LEfSe分析,利用FAPROTAX预测肠道菌群的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Chao1和ACE指数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和Ⅱ组小鼠Simpson指数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门水平上,试验Ⅰ和Ⅱ组厚壁菌门升高;试验Ⅰ组变形菌门升高,试验Ⅱ组变形菌门降低;在科水平上,试验Ⅰ和Ⅱ组的毛螺菌科、乳酸菌科、韦荣球菌科和脱硫弧菌科升高;在属水平上,试验Ⅰ和Ⅱ组的乳酸杆菌属和未确定毛螺菌科属均升高。LEfSe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有2种显著性的菌;FAPROTAX预测出35种肠道菌群的功能。【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灌胃LGG能够显著提高Chao1和ACE指数,且灌胃LGG组OTUs数量高于腹腔注射组;灌胃组小鼠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变形菌门、脱硫弧菌科和乳酸杆菌属较腹腔注射组降低,未确定毛螺菌科属升高。综合比较两种补喂方式,给妊娠小鼠灌胃LGG对妊娠期健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胃 腹腔注射 鼠李糖乳杆菌(LGG) 妊娠小鼠 粪便菌群
下载PDF
腹腔注射α-半乳糖苷神经酰胺对小鼠肺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及亚群的影响
6
作者 彭楠 张景楠 +4 位作者 陈俊玉 滕景芳 孟明 曹彩霞 王彦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α-半乳糖苷神经酰胺(α-GalCer)对小鼠肺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KT)、细胞亚群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从而为治疗相关肺部疾病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方法60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α-GalCer干预组...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α-半乳糖苷神经酰胺(α-GalCer)对小鼠肺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KT)、细胞亚群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从而为治疗相关肺部疾病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方法60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α-GalCer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0只,选择不同时间点观察干预组与对照组小鼠肺iNKT细胞、亚群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组间比较发现,与对照组(3.49±0.25)%相比,腹腔注射α-GalCer可引起肺脏iNKT细胞频率及亚群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GalCer干预组肺iNKT细胞频率前2 d(6.56±0.05)%明显升高而后[d6(2.56±0.08)%、d8(2.64±0.14)%、d10(2.37±0.24)%]降低(P<0.05)。iNKT 1细胞频率低于对照组且呈降低的趋势(P<0.05)。iNKT 2细胞频率高于对照组在第4天肺部iNKT2细胞频率达到峰值,随后降低(P<0.05)。iNKT 17细胞频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2天相比,第4、6、8、10天iNKT17细胞频率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发现,干预组与对照组外周血血清IFN-γ、IL-4、IL-17A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GalCer干预组在不同时间点IFN-γ、IL-4、IL-17A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第2天相比,IFN-γ、IL-4水平于第6天、第8天均降低(P<0.05);IL-17A水平于第6天降低(P<0.05)。α-GalCer干预组的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第8天外,α-GalCer干预组的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第8天α-GalCer干预组的IL-17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注射α-GalCer对小鼠肺组织iNKT细胞和亚群有不同的激活效应;iNKT细胞激活后,会由脉管系统迁入间质;腹腔注射α-GalCer可诱导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提示α-GalCer注射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神经酰胺类 腹腔注射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亚群
下载PDF
小鼠伊文思蓝尾静脉或腹腔注射及视网膜铺片技术的优化
7
作者 邢春涛 余琦 +4 位作者 张璐莎 李珏 关华 王乐 李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3-1098,共6页
目的:对小鼠伊文思蓝静脉推注联合视网膜铺片的技术进行优化,以提高视网膜铺片染色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C57BL/6雄性小鼠尾静脉注射10g/L(1%)伊文思蓝0.3mL后体内分别循环10、20min,处死后摘取眼球,4%多聚甲醛分别固定20、40、... 目的:对小鼠伊文思蓝静脉推注联合视网膜铺片的技术进行优化,以提高视网膜铺片染色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C57BL/6雄性小鼠尾静脉注射10g/L(1%)伊文思蓝0.3mL后体内分别循环10、20min,处死后摘取眼球,4%多聚甲醛分别固定20、40、60min,将不同体内循环时间及不同组织固定时间对于视网膜血管的走形、分布及渗漏的影响进行了优化比较。尾静脉注射失败后,通过腹腔注射1%伊文思蓝0.3mL,体内循环3h,固定60min进行补救,观察视网膜血管的走形、分布及渗漏。同时将尾静脉注射后视网膜血管的走形、分布及渗漏与腹腔注射后的结果进行效果比较,确定最佳的体内循环时间以及视网膜铺片的条件。结果:尾静脉注射后,与体内循环20min,固定20或40min条件下视网膜血管情况相比,伊文思蓝体内循环10min,固定60min,视网膜血管走行、血管分支清楚,血管渗漏较少。尾静脉注射失败后,腹腔注射补救措施结果显示视网膜血管走行、各级血管形态清晰。腹腔注射伊文思蓝体内循环3h与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体内循环10min相比,视网膜血管的走形、分布的效果无明显差别。结论:优化伊文思蓝静脉推注联合视网膜铺片的技术,可提高视网膜铺片染色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为相关视网膜血管病变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铺片 伊文思蓝 血管造影 眼球固定 静脉注射 腹腔注射
下载PDF
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尔斌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第7期27-28,共2页
在当前生猪疫病的防治中,由于养殖户自身防疫工作的误区使得病猪经常会耽误治疗时机而陷入病危状态,这时候的病猪无法进行静脉或者肌内注射治疗,因此腹腔注射疗法逐渐受到兽医人员的青睐,采用该注射方式可以及时为病危猪提供相应的药物... 在当前生猪疫病的防治中,由于养殖户自身防疫工作的误区使得病猪经常会耽误治疗时机而陷入病危状态,这时候的病猪无法进行静脉或者肌内注射治疗,因此腹腔注射疗法逐渐受到兽医人员的青睐,采用该注射方式可以及时为病危猪提供相应的药物支持,还能够增强病危猪对药液的吸收效果,以便尽快地使病危猪恢复健康,因此腹腔注射在当前是兽医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必须明确其应用方法。基于此,本文就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病危猪的干预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注射 病危猪 应用
下载PDF
仔猪腹泻鉴别和腹腔注射药物治疗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国章 赖承启 《今日畜牧兽医》 2023年第4期83-85,共3页
在生猪养殖业,仔猪腹泻是一种常见病。腹泻后仔猪会迅速脱水,仔猪的生理机能出现紊乱。在治疗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影响,一方面血流受到干扰,药物的吸收减慢或不被吸收。另一方面,仔猪的脱水导致各种身体机能的快速衰竭,容易出现高死亡率。... 在生猪养殖业,仔猪腹泻是一种常见病。腹泻后仔猪会迅速脱水,仔猪的生理机能出现紊乱。在治疗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影响,一方面血流受到干扰,药物的吸收减慢或不被吸收。另一方面,仔猪的脱水导致各种身体机能的快速衰竭,容易出现高死亡率。经过数据研究分析,腹泻导致仔猪断奶前死亡50%以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仔猪腹泻的病因很复杂,除了细菌和病毒外,该病往往是由外部环境和饮食因素引起的。因此,通过治疗疾病和改善营养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总结腹腔注射治疗仔猪腹泻的方法,为养殖业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仔 腹泻鉴别 腹腔注射 药理 治疗研究
下载PDF
猪病治疗中腹腔注射的应用解析
10
作者 郭龙 王广亮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第12期23-24,共2页
目前我国猪病种类繁多,其中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还有中毒性疾病是最主要的。这些当中危害严重的是传染病,它传染速度非常快,发病率还有死亡率也很高,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专业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 目前我国猪病种类繁多,其中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还有中毒性疾病是最主要的。这些当中危害严重的是传染病,它传染速度非常快,发病率还有死亡率也很高,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专业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腹腔注射在猪病治疗中的应用。腹腔注射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猪病的治疗中。通过腹腔注射,药物可以直接进入腹腔,有效地治疗猪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注射时卫生条件和注射剂量的控制等。腹腔注射治疗猪病的疗效也是显著的,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注射 猪病 治疗应用
下载PDF
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志强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28期98-98,100,共2页
病危猪如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很可能导致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腹腔注射药物可快速吸收,提高病危猪成活率。该文以山东省东平县猪养殖业为例,探讨了腹腔注射优势与适用范围,明确了病情分析、药物选择、注射器选择、注射位置选择、注... 病危猪如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很可能导致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腹腔注射药物可快速吸收,提高病危猪成活率。该文以山东省东平县猪养殖业为例,探讨了腹腔注射优势与适用范围,明确了病情分析、药物选择、注射器选择、注射位置选择、注射方法选择、注意事项等应用要点,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危猪 腹腔注射 应用优势 适用范围 应用要点
下载PDF
盐酸川芎嗪经腹腔注射在兔眼视网膜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邓新国 胡世兴 +5 位作者 张清炯 杨锦南 林少春 吴珏珩 汤丽芬 钟国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 测定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后不同时间兔眼视网膜川芎嗪的浓度 ,计算其药动学参数 ,研究其药动学特点。方法  4 4只家兔随机分为 11组 ,每只家兔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 80mg·kg-1,在用药前 (0h)和用药后 0 2 5、0 5、0 75、1、... 目的 测定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后不同时间兔眼视网膜川芎嗪的浓度 ,计算其药动学参数 ,研究其药动学特点。方法  4 4只家兔随机分为 11组 ,每只家兔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 80mg·kg-1,在用药前 (0h)和用药后 0 2 5、0 5、0 75、1、1 5、2、3、5、8、12h取视网膜 ,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进行测定。 3P87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后 ,其浓度在正常家兔眼视网膜呈开放型二室模型。理论值高峰浓度 (Cmax)为 1 6 3mg·g-1,达收稿日期 :2 0 0 4-0 1-3 1,修回日期 :2 0 0 4-0 2 -2 8基金资助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张清炯 0 10 7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杨锦南 3 0 3 0 0 467)和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基金 (邓新国 10 40 0 64 )资助项目作者简介 :邓新国 ( 1961-) ,男 ,博士 ,研究方向 :眼科药物的开发、药理、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胡世兴 ( 195 2 -) ,男 ,博士 ,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眼科及免疫学博士后研究员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通讯作者 ,Tel:0 2 0 873 3 0 2 89,E mail:Markhu @2 63 .net峰时间 (Tmax)为 0 32h ,半衰期T1/ 2α为 0 35h ,T1/ 2 β为 2 5 0h ,清除率 (CL)为 7 89g·h-1。实测值 15min为 (1 36± 0 16 )mg·g-1,30min达高峰为 (2 5 9± 0 19)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川芎嗪 腹腔注射 视网膜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腹腔注射对脓毒症大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郝浩 孔立 +3 位作者 韩宁 董晓斌 范开亮 张飞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腹腔注射对脓毒症大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参附组,脓毒症组和参附组分别腹腔注射脂多糖制备脓毒症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参附组腹腔注射20 m L...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腹腔注射对脓毒症大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参附组,脓毒症组和参附组分别腹腔注射脂多糖制备脓毒症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参附组腹腔注射20 m L/kg的参附注射液,对照组、脓毒症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6 h后各组大鼠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 H、PaO_2、PaCO_2和乳酸(Lac),ELISA法检测血清内皮多糖包被的核心蛋白Syndecan-1水平,测算肺的湿干重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与参附组血Lac高、PaO_2低、血清Syndecan-1水平高(P均<0.05)。与脓毒症组相比,参附组血p H高、Lac低、PaO_2高、血清Syndecan-1水平低、肺湿干重比低(P均<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腹腔注射可以降低脓毒症大鼠的肺血管通透性,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内皮多糖包被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 腹腔注射 脓毒症 血管通透性 肺功能 Syndecan-1蛋白 大鼠
下载PDF
腹腔注射全氟化碳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樊毫军 刘书盈 +2 位作者 张健鹏 刘又宁 马洪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全氟化碳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62只雄性Wista大鼠随机分为脂多糖(LPS)组、全氟化碳组(PFC组)、正常对照组(NC组)。PFC组于实验前48 h腹腔注射C8F18 15 ml.kg-1,实验日LPS组、PFC组静...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全氟化碳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62只雄性Wista大鼠随机分为脂多糖(LPS)组、全氟化碳组(PFC组)、正常对照组(NC组)。PFC组于实验前48 h腹腔注射C8F18 15 ml.kg-1,实验日LPS组、PFC组静脉注射内毒素7 mg.kg-1,分别于2、46、h后处死,比较各组肺脏病理、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TNF-α水平。结果PFC组注射LPS后6 h肺泡灌洗液中TNF-α为9.60±0.61 pg.ml-1,明显低于LPS组(10.750±1.095 pg.ml-1)(P<0.05),其余时间点及血清中TNF-α水平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PFC组与LPS组病理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注射C8F18原液可以部分降低肺内的TNF-α水平,这可能可以减轻肺部的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注射 全氟化碳 急性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雨蛙素腹腔注射法建立小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全生 陈晓理 +2 位作者 周总光 刘续宝 张肇达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方法  36只雄性ICR小鼠用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n =6 )和实验组 (n =30 )。实验组予以雨蛙素腹腔注射 ( 5 0 μg/kg) ,每小时注射 1次 ,共 7次 ,并分别于首次注射后 9h、18h、...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方法  36只雄性ICR小鼠用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n =6 )和实验组 (n =30 )。实验组予以雨蛙素腹腔注射 ( 5 0 μg/kg) ,每小时注射 1次 ,共 7次 ,并分别于首次注射后 9h、18h、2 4h、4 8h和 72h各处死 6只 ;对照组予以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于注射后 18h处死。比较两组动物的血淀粉酶值、胰腺重量及胰腺组织学评分分值。结果 腹腔注射雨蛙素后 9h ,小鼠血淀粉酶值升高 ,胰腺重量增加 ,18h达峰值 ,2 4h后逐渐下降。二者与胰腺病理损害程度相一致。 18h胰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腺泡细胞坏死明显 ,胰腺组织学评分值达到最大值 (P<0 .0 5 )。结论 大剂量雨蛙素腹腔注射能诱导ICR小鼠产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该模型制备方法简单 ,无创伤性 ,模型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蛙素 腹腔注射 小鼠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动物模型 实验
下载PDF
高脂饲料联合四环素腹腔注射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聂山文 赵文霞 +3 位作者 石艳芬 董靖 刘晓彦 马素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4-375,共2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的肝脏疾病[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NAFL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甚至出现许多低龄患者[2],并且在某些地区已成为仅次于...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的肝脏疾病[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NAFL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甚至出现许多低龄患者[2],并且在某些地区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同时也是健康体检者转氨酶异常升高的主要原因[3]。由于脂肪肝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急剧上升,且其危害性大、治疗难度高,对本病防治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医学领域的重大课题。本研究通过采用高脂饲料和四环素腹腔注射联合应用,建立符合人类脂肪肝发病特点的大鼠NAFLD模型,旨在为NAFLD实验研究提供一种优良的脂肪肝模型的建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大鼠模型 腹腔注射 高脂饲料 四环素 实验 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 NAFLD
下载PDF
腹腔注射葡萄糖对大黄鱼血液生化指标及糖代谢关键酶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弋 邱红 +3 位作者 侯迎梅 陆游 申屠基康 周歧存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3-733,共11页
为研究大黄鱼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和相关糖代谢关键酶的表达量,选取体质量约为100 g的大黄鱼禁食24 h,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对照组(0.9%的无菌生理盐水,CG组),低剂量葡萄糖组(300 mg/kg体质量,LG组)和高剂量葡萄糖组(1500 mg/kg体质... 为研究大黄鱼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和相关糖代谢关键酶的表达量,选取体质量约为100 g的大黄鱼禁食24 h,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对照组(0.9%的无菌生理盐水,CG组),低剂量葡萄糖组(300 mg/kg体质量,LG组)和高剂量葡萄糖组(1500 mg/kg体质量,HG组)。结果显示,大黄鱼在注射高剂量和低剂量葡萄糖后,血糖均在3 h达到最高水平,且HG组的峰值显著高于LG组,LG组在24 h恢复至正常水平,HG组在24 h仍然高于正常水平。HG组、LG组注射葡萄糖后,HK、GK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升,其峰值出现在注射后9 h。HG组PFK基因相对表达量在注射后6 h达到峰值。HG组PEPCK基因相对表达量在注射葡萄糖后显著下降,其中最低时间点为2 h。HG组G6PD基因相对表达量在注射后6 h显著高于其他各个时间点。研究表明,注射高、低浓度葡萄糖后,均会提高大黄鱼血糖水平,且能维持较长时间。注射葡萄糖后糖酵解途径关键酶如HK、GK、PFK及糖异生途径关键酶PEPCK基因相对表达量受血糖调节,但G6Pase、FBPase表达量并不因血糖升高而下降。导致注射葡萄糖后,大黄鱼不断产生内源性葡萄糖,这是大黄鱼表现为对高血糖不耐受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腹腔注射 糖耐量 糖代谢关键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腹腔注射亚精胺对小鼠卵巢组织多胺含量及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咨余 姜冬梅 +4 位作者 康波 管成 龙诗韵 易治鑫 徐麒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56,共5页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亚精胺对鼠卵巢组织多胺代谢的影响。【方法】给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亚精胺[0(对照组、0.05、0.10和0.15 mg·g^(-1)],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胺代谢关键基因表达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鼠卵巢组织中多胺含...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亚精胺对鼠卵巢组织多胺代谢的影响。【方法】给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亚精胺[0(对照组、0.05、0.10和0.15 mg·g^(-1)],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胺代谢关键基因表达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鼠卵巢组织中多胺含量。【结果】注射0.15 mg·g^(-1)亚精胺时,卵巢组织ODC、OAZ1、SPMS、SSAT、PAOX和SMOX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注射亚精胺组鼠卵巢组织SPDS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注射0.10 mg·g-1亚精胺组鼠卵巢组织中腐胺和亚精胺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注射亚精胺对卵巢中精胺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外源性亚精胺的腹腔注射可导致鼠卵巢组织中多胺含量以及多胺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发生变化,且具有剂量依赖性,提示外源性亚精胺可通过介导卵巢组织的多胺代谢来参与调控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 卵巢 多胺代谢 繁殖 基因表达 腹腔注射
下载PDF
腹腔注射顺氯氨铂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Fos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孔哲 季淑梅 +2 位作者 高萱 陈应城 管振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6-280,共5页
为了研究非呕吐动物大鼠是否存在与呕吐动物相似的呕吐反应区,以及二者之间的异同,给予大鼠腹腔催吐剂-顺氯氨铂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Fos阳性神经元在脑和脊髓内呕吐相关区域的分布。结果发现,在脑干的最后区、孤束核、外侧臂... 为了研究非呕吐动物大鼠是否存在与呕吐动物相似的呕吐反应区,以及二者之间的异同,给予大鼠腹腔催吐剂-顺氯氨铂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Fos阳性神经元在脑和脊髓内呕吐相关区域的分布。结果发现,在脑干的最后区、孤束核、外侧臂旁核和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弓状核有大量的Fos阳性神经元,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催吐剂的刺激可使大鼠脑内Fos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除了与呕吐运动相关的部分区域外,其余分布区域均与呕吐动物一致,提示大鼠脑内也存在类似的、与恶心相关的神经化学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注射 顺氯氨铂 大鼠 中枢神经系统 FOS蛋白 呕吐反应 催吐剂
下载PDF
腹腔注射全氟化碳原液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樊毫军 刘书盈 +1 位作者 张健鹏 刘又宁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03-504,共2页
关键词 全氟化碳 腹腔注射 肺损伤 急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