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美红 黄冬花 张晓玲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7年第8期546-548,共3页
随着腹腔镜技术迅速发展,妇产科医生腹腔镜下的临床操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LSH)或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SAH)的临床资料,探讨LSH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 临床应用 子宫肌瘤 治疗 子宫切除 腹腔镜技术 妇产科医生 操作水平
下载PDF
手术室五行音乐结合穴位按摩对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建珍 《全科护理》 2017年第4期425-426,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五行音乐结合穴位按摩对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6年8月120例妇科拟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 [目的]探讨手术室五行音乐结合穴位按摩对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6年8月120例妇科拟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给予五行音乐结合穴位按摩。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中的状态焦虑量表(S-AI)对两组病人进行焦虑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当天S-AI测评得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行音乐结合穴位按摩能减轻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病人的术前焦虑,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音乐 穴位按摩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 焦虑 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间疗效比较
3
作者 李晓芳 王丽玲 邢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1期1404-1405,共2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妇女被子宫腺肌病导致的继发进行性痛经及月经量增多所困扰。保留子宫血管的倒三角次全子宫切除术是保留子宫切除后残留卵巢的正常血液供应,延缓卵巢功能提前衰竭新的手术方式。对年轻患者尤为适用。本院开展开腹此... 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妇女被子宫腺肌病导致的继发进行性痛经及月经量增多所困扰。保留子宫血管的倒三角次全子宫切除术是保留子宫切除后残留卵巢的正常血液供应,延缓卵巢功能提前衰竭新的手术方式。对年轻患者尤为适用。本院开展开腹此类手术已十余年,近年,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快速发展,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开展腹腔镜下手术,通过临床观察,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 开腹手术 手术间 疗效 腹腔镜下手术 月经量增多 进行性痛经 子宫腺肌病
下载PDF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缝与不缝腹膜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宫正 彭惠芬 杨海嵘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4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是否需要缝合腹膜。方法取106例子宫良性病变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的患者,分为不缝腹膜组(观察组)和缝腹膜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短期疗效和长期预后的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是否需要缝合腹膜。方法取106例子宫良性病变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的患者,分为不缝腹膜组(观察组)和缝腹膜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短期疗效和长期预后的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疗效的前提下,不缝腹膜减少了手术操作及麻醉时间,减少了患者麻醉风险及住院费用,医患双方均能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 缝腹膜 长期预后 短期疗效 子宫良性病变 宫颈残端癌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卫荔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1864-1865,共2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术后两组患者雌二醇水平较术前均下降,促卵泡激素水平较术前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雌二醇水平及促卵泡激素水平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低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 卵巢功能 子宫肌瘤
下载PDF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多发肌瘤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秦玲 汪莉 +2 位作者 魏春清 张志安 戴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29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多发肌瘤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子宫多发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次... 目的:研究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多发肌瘤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子宫多发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卵巢功能、生活质量及性功能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整体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雌二醇(E)水平、卵巢体积、窦卵泡数量优于对照组,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QOL)、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能有效缩短子宫多发肌瘤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患者术后卵巢功能损伤更小,远期生活质量与性生活质量更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 子宫多发肌瘤 卵巢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丽霞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10期779-780,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方法:随机抽取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50例,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术50例,分析术后发热、残端出血、宫颈残腔脓肿、肠痉挛性腹痛、排气情况。结果:腹腔镜下次全子宫...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方法:随机抽取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50例,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术50例,分析术后发热、残端出血、宫颈残腔脓肿、肠痉挛性腹痛、排气情况。结果: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后残端出血、肠痉挛性腹痛、发热与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术相比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无病变、年轻患者可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避免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 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中宫颈残端与子宫动脉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廖克萍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中患者宫颈残端和子宫动脉的不同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方法在该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实施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依照患者宫颈残端和子宫动脉不同处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对照... 目的探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中患者宫颈残端和子宫动脉的不同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方法在该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实施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依照患者宫颈残端和子宫动脉不同处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对照组患者实施宫颈套扎法处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宫颈残端缝合法处理,对比分析两组画着的手术情况和临床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宫颈残端出血发生率差异均不明显,对比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2.4±14.5)min,术后排气时间为(30.2±2.5)h,住院费用为(14360.2±891.2)元以及术后宫颈残端出血发生率为6.7%,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2.3±13.8)min,术后排气时间为(31.2±2.6)h,住院费用为(14056.2±918.2)元以及术后宫颈残端出血发生率为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5.7±0.4)d和对照组(6.6±3.0)d相比明显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对宫颈残端和子宫动脉实施宫颈残端缝合法处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 宫颈残端 子宫动脉 处理方法
下载PDF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中宫颈残端与子宫动脉的处理方法研究
9
作者 田丁霞 《系统医学》 2016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中不同子宫动脉和宫颈残端处理方法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期间浚县人民医院产2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2例,按照宫颈残端与子宫动脉处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 目的探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中不同子宫动脉和宫颈残端处理方法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期间浚县人民医院产2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2例,按照宫颈残端与子宫动脉处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其中观察A组51例患者行宫颈套扎法,观察B组51例患者行宫颈残端缝合法,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和排气时间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上述两种处理方式均不会带来额外的操作负担。但观察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3±0.9)d及术后宫颈残端出血发生率(1.96%)均明显优于观察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6.9±3.3)d及术后宫颈残端出血发生率(9.8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宫颈缝扎法是一种更为安全的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中子宫动脉和宫颈残端处理方法。结论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宫颈缝扎法可有效对宫颈残端和子宫动脉出血进行预防,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 宫颈套扎法 宫颈残端缝合法
下载PDF
经阴道与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10
作者 王燕 陈洪美 +1 位作者 李宗敏 陈姣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16期2432-2433,共2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操作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经阴道或腹腔镜行次全子宫切除69例,其中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33例(阴式组),经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36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操作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经阴道或腹腔镜行次全子宫切除69例,其中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33例(阴式组),经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36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多于阴式组(P<0.05),阴式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腹腔镜组(P<0.05),阴式组术后最高体温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在一定适应证下,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较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体表不留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子宫切除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及其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李元宏 王齐尔 +1 位作者 白静雯 文燕 《西部医学》 2016年第5期684-686,69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其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44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指征,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其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44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指征,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长、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的卵巢功能和不同时期的性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均分别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两组的E2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的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FSH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上升,但观察组的F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Olson性功能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功能与性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在患者病情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此种术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 卵巢功能 性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次全切除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军欣 岳瑛 +6 位作者 国晓梅 邬绍新 张传英 吴丽芬 姚南峰 曹亚琼 宋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次全切除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4年1月-2010年10月2475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次全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并发症279例(11.3%),其中出血10例、肠道热灼伤4例、膀胱损伤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次全切除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4年1月-2010年10月2475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次全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并发症279例(11.3%),其中出血10例、肠道热灼伤4例、膀胱损伤1例、输尿管损伤1例、皮下气肿118例、感染10例、神经损伤7例、术后肩痛114例、暴露性角膜炎5例、皮肤电损伤5例、输卵管自阴道切缘脱出1例、切口疝3例.并发症中开腹处理1例,再次腹腔镜手术7例.2004-2006年并发症234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1.4%(234/746),2007-2010年并发症45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6%(45/1729).279例并发症中,以皮下气肿和术后肩痛多见,其中204例发生在前三年,28例发生在后四年,发生率分别为27 3%(204/746)、1.6%(28/1729).结论 手术操作技术不成熟、腹腔镜开展初期、术中视野暴露不佳、穿刺口过大、未辨清解剖结构盲目操作、盆腹腔严重粘连、切口异物污染、腹腔内气体残留、穿刺口未避开腹壁血管是发生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术 腹腔镜子宫切除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施行次全子宫切除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贵平 汤伟伟 +1 位作者 姚红梅 叶宇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7期89-91,共3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与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ASH)的临床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50例LSH和50例ASH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LSH组手术时间与ASH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与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ASH)的临床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50例LSH和50例ASH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LSH组手术时间与ASH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导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ASH组(P<0.01)。结论 LSH与ASH比较具有微创、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子宫次全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开腹子宫切除 术中 术后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子宫及次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改变及性生活满意度比较 被引量:33
14
作者 金世华 金万里 《安徽医学》 2018年第6期736-73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与次全子宫切除术(SLH)后,子宫肌瘤患者盆底功能及性生活满意度的改变。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因子宫肌瘤在黄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LH组(25例)与SLH组(25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与次全子宫切除术(SLH)后,子宫肌瘤患者盆底功能及性生活满意度的改变。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因子宫肌瘤在黄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LH组(25例)与SLH组(25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排尿排便时间、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PFIQ-7)评分、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评分,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TLH组患者PFDI-20评分平均为(46.18±6.38)分,术后6个月TLH组患者PFDI-20评分平均为(50.12±7.98)分,均高于S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H与SLH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术后性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切除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 盆底脏器功能 性生活满意度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联合宫腔镜宫颈电切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斌 夏恩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5,14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联合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TCRC)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3例子宫良性病变合并慢性宫颈炎进行LSH联合TCRC与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LISH),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经过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联合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TCRC)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3例子宫良性病变合并慢性宫颈炎进行LSH联合TCRC与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LISH),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经过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LSH联合TCRC组与LISH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2.3±13.16)及(113.7±20.32)min,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出血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LSH联合TCRC组较CISH组出血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 LSH联合TCRC术操作简便,直观安全,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良性病变 慢性宫颈炎 腹腔镜子宫切除 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其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7
16
作者 王红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6年第5期58-61,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其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郫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44例,采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72例为观察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72例...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其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郫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44例,采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72例为观察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7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手术前后的卵巢功能,以及不同时期的性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两组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上升,但观察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月、3月Olson性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功能与性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 卵巢功能 性功能
原文传递
腹腔镜及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秀丽 郭超荣 +3 位作者 潘丽莉 辛凤霞 李婧 李惠兰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3期35-35,4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及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于我院进行腹腔镜及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组)30例和B组(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组)3... 目的探讨腹腔镜及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于我院进行腹腔镜及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组)30例和B组(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的血清P、FSH、LH、E2水平。结果治疗后6、12及24个月B组的血清P、E2水平均高于A组,而血清FSH、LH水平则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对于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传统术式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开腹子宫切除 卵巢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多发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于丽丽 张秀冰 +1 位作者 陈超 任威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707-70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多发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40例子宫多发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n=21)与B组(n=19)。A组行腹腔镜次全...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多发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40例子宫多发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n=21)与B组(n=19)。A组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B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抑制素B(INHB)、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以及平均卵巢体积与平均窦卵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E2、FSH/LH、INHB、AMH、平均卵巢体积、平均窦卵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E2、INHB、AMH、平均卵巢体积、平均窦卵泡数低于A组,FSH/LH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E2、INHB、AMH、平均卵巢体积低于治疗前,FSH/LH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E2、INHB、AMH、平均卵巢体积、平均窦卵泡数低于治疗前,FSH/LH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比较,具有恢复更快、操作简单的特点,对盆底功能及卵巢功能的损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多发肌瘤 腹腔镜子宫切除 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 卵巢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疗效比较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莉 涂怀东 胡蓉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6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疗效比较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有子宫次全切除术指征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前术后不同时间两组对卵巢功能近远...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疗效比较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有子宫次全切除术指征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前术后不同时间两组对卵巢功能近远期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自觉症状缓解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24个月E2、P、INHB较术前比较明显下降,FSH、LH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开腹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E2、P、INHB均较术前明显下降,FSH、LH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开腹组术后6个月、12个月E2、P、INHB水平均较腹腔镜组明显下降,而术后6个月、12个月开腹组FSH、LH水平较腹腔镜组明显提高。结论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能维持卵巢功能,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开腹子宫切除 卵巢功能
下载PDF
27例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萍 刘莉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663-664,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配合体会 护理 手术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